Pages

Friday, July 13, 2018

《中國製造2025》戰略 下 電影 (我不是藥神) 的 助力


近年來,中國建立了多個生物技術/藥物開發園區:通過資金補貼吸引受過高等教育的科學家、海歸創業,鼓勵風險資本及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生物技術/製藥,並從頂層設計上,將發展生物技術作為《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一部分。此外,中國政府改變了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規定,允許沒有收入的生物技術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在此之前是沒有先例的。過去,中國生物技術公司想上市的唯一選擇是在美國或歐洲通過IPO或反向並購。中國政府願意對生物技術公司開通IPO的綠色通道,可見政府對該行業的重視。據醫藥魔方統計,6月底,信達生物和盟科醫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7月初又出現兩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AOBiome TherapeuticsStealth BioTherapeutics。加上歌禮藥業和華領醫藥,排隊上市的生物科技獨角獸已經有6家。外媒指出,中國各行業IPO市場估值均遠高於西方國家,高估值能否在生物科技領域體現暫時還無法判斷。不過資本市場的高估值,確實為企業股權成本方面提供了明顯的優勢。雖然暫時還不確定生物製藥能夠實現《中國製造2025》宏偉規劃,但就目前來看,中國正在積極創造走向成功和穩定的生態系統。
機會 與西方相比,在中國發展生物醫藥的機遇顯然更大。首先,中國的藥品市場正在崛起,向中國市場出售現有和新藥的動機很高。雖然有定價、智慧財產權,分銷和監管等問題需要處理,但整體機會是積極的,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每種藥物和每家公司的具體情況。此外,即使是成立不久的生物製藥公司,都能夠與西方製藥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通過授權引進在研候選藥物或美國批准的成熟產品。與此同時,中國本土公司也正在以"國際標準"開發越來越多的新藥,其在美國或歐洲的臨床試驗、市場准入以及行銷更傾向於交給西方本土生物製藥公司打理,這能夠增強他們區域監管專業知識,就地銷售和行銷資源,如果有需要,甚至還有里程碑付款的資金。最後,儘管修訂香港聯交所首次公開發行規則將主要使中國生物技術公司首次公開募股受益,但西方生物技術公司也將開放雙重上市,這可能使更多中國投資者獲益。
威脅 威脅顯然沒有機會多。顯而易見的威脅是:有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國生物製藥公司有可能會忽視市場,紮堆撲進某個"最具吸引力的治療領域",成為激進的競爭者;關於基因工程使用等問題的寬鬆標準;通過 "作高估值"來獲得私人和公共股權融資;以及大學研究和畢業生人數的急劇增加,人員的流動性更高加劇了行業不穩定性。雖然中國曾在醫藥中間體/精細化學品和仿製藥生產方面獲得了顯著市場份額,雖然中國政府希望生物製藥行業加快步伐做大做強,但中國生物製藥產業能夠在市場上取得成效,外媒稱目前還不能過於樂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