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July 22, 2018

(私募基金) 中資 投資 台灣製造 又如何?


美時製藥董事長林群:應開放含中資私募基金 20180720 04:10 工商時報 林昱均/台北報導 美時製藥董事長林群昨(19)日出席資誠(PwC)生技月論壇時指出,台灣生技業過去對有中資成分的私募基金有所卻步,但事實上,私募基金通常都採59年的中長期投資策略,且基金要賺錢就得投資公司,也有助於台灣小規模企業有資金去做研發新藥或醫材。美時是台灣生技史上第一間反向併購公司,公司在2014年時與美商藥廠「艾威群」合併,獲60億元資金,美時也藉此在國際的新藥專利權的官司上獲得艾威群資源,並成功借助其名聲打入國際通路。林群指出,美時也獲得中國私募基金的關注,並順利在中國市場與西藏海默尼簽訂10年抗憂鬱症藥物合約,可說是成績亮眼。近年來私募基金在台灣逐漸吹起旋風,林群分析,私募基金標的可分成5大類:個人化藥品、消費主義商品、數位革命、電子商務與新監管措施。他認為,台灣生技公司多為中小企業,正好符合私募基金「以小搏大」的標準,而且當基金投資了公司就在同艘船上,可以讓台灣生技業獲得資金做研發。台灣生技業長期缺席國際舞台,林群強調,私募基金挹注下,反而會讓台灣公司被國際投資人看到。林群也以數據指出,私募基金2016年在全球投資醫療科技產業的金額為364億美元、2017年則為426億美元,其中有72億美元都是投資亞洲的醫療產業,「即使中國大陸資金參雜又如何?這些錢對於生技業的研發還是有助益。」今年香港證券交易所開放生物科技產業無獲利也能上市櫃的條件,吸引不少生技業前去掛牌。對此林群表示,台灣科技與生技產業若要前往港股上市,恐怕要先擴增其規模,吸收私募基金也是一種方式。(工商時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