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August 15, 2018

雅祥 生物藥4巨頭: 鄭宏志/徐世昌/張鴻仁/黃金鼎

雅祥四大靈魂人物 個個有來頭 2018-08-13 00:00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雅祥生醫沉潛逾十年,該公司成立迄今有四大靈魂人物,包括創辦人鄭宏志、大股東徐世昌、董事長張鴻仁、總經理黃金鼎,在此四傑的同心協力下,雅祥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雅祥是徐世昌跨入生醫領域踏腳石,據悉,近十年華碩共同創辦人徐世昌,在投資首個生醫案雅祥後,逐漸對生醫領域開啟興趣,其後,陸續以天使投資人的身分,支持多個新創生醫案源,鼓勵不少年輕的創業家。鄭宏志90年代末期投入脊椎損傷的手術與藥物治療試驗,歷經困難終於完成一期試驗,2006年又向親友集資,投入GMP先導工廠建構,就在2008年銀彈耗盡之際天使降臨。鄭宏志與徐世昌算是舊識,徐認為這是救人的事,因此大方伸出援手,也讓ES135完成臨床二期。此間,原任當時健保局總經理的張鴻仁屆齡退休、轉戰民間,2004年榮總拜託張鴻仁協助法規溝通與協調,多年後,張鴻仁出任雅祥董事長,並找來他的老朋友、台灣藥物動力學權威黃金鼎擔任總經理。黃金鼎擔任藥學領域教授35年,在台大藥學系任職兩年後轉赴成大協助建構醫學院,並在成大藥學系任教33年,去年退休後受邀赴雅祥擔任總座。據悉,台灣藥物動力學的規範主要由黃主導完成,擔任藥物審評工作已久,過眼藥物無數,經驗豐富。

 

 

(慕康生技) 曾天賜 無預警、未同意 下遭撤換!!

曾天賜:慕康董座職務突遭撤,疑公司怕被調查經銷商結構20180813 15:57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 由連接器產業跨入生技醫療的慕康生技醫藥(5398)上週公告解除曾天賜擔任董事長乙職,對此,曾天賜今日指出,自已未獲正式通知、無預警、未同意的情況下遭撤換真大投資公司(本人為董事之一)法人董事代表職務,感到錯愕不解,並質疑管理階層中,是否有集體串聯抵制、杯葛公司營運不當情事存在,以及怕公司調查經銷商相關結構等事。曾天賜指出,本人和真大投資公司合力接手力瑋電子初衷,是引入生技產業,並改造為台灣前段班的生技公司。這期間也辦理兩次私募,並改名為慕康生技在案。曾天賜說,慕康生技前身力瑋公司原為連接器電子廠商之一,主力業務是在大陸的電子廠。為依規定維繫其業務,經由董事會授權委由大股東鍾蘇添董事(電子業務背景)負責,台北總公司依建制委由執行長負責督導、調查度,但其業務一直未見起色,且在去年發生呆帳風波!公司除對倒帳人莊峰榮、計小冬兩人在大陸及台灣分別提起刑事求償,並在台灣對鍾前董事提出連帶行政責任訟訴。相關開庭均在進行中。曾天賜說,正當公司改革、推動組織再造及新業務發展如火如荼之際,自已發覺併入慕康的三家藥品銷售公司原有的品項營運情況在民國107年上半年大幅衰退,應著手對該等品項的經銷商股東結構及相關佣金進行了解。(這一部分本公司獨立董事朱逸()先生也曾私下向本人詢問,並要求在董事會中請相關主管作專題報告)但幾經要求安排,卻一直曠日費時,無法取得相關資訊或見到所有的負責人等。曾天賜說,曾多次在公司工作會議中要求行銷團隊調整或引進新的品項、檢討目前各品項的營運效率,但成效有限。另,慕康原有意聯合友廠共同成為首批在國內引入日本硼中子癌症治療系統(BNCT)的醫療公司,簽約在即,並欲與大統貿易公司合作取得韓國甫取證之異體幹細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專案技術,俾期公司能從傳統的學名藥銷售公司搖身升級為一研發型生技醫療公司。惟前述兩重要投資案均遭遭到杯葛。曾天賜指出,自已未獲正式通知、無預警、未同意的情況下遭撤換,為對私募股東及眾多小股東負責,感痛心且有義務發此聲明,向所有支持者及辛苦參與公司改造工作的同仁,作一說明。(時報資訊)

 

 

 

 

 

 

金可鏡架事業 3億重建彰化秀水廠

集團未來3年目標成亞洲市占NO.1隱形眼鏡 金可旗下鏡架事業 擬在陸掛牌 201883 上午5:50 工商時報【劉朱松╱彰化報導】金可集團的事業「起家厝」彰化秀水廠,斥資近3億元(不含2期土地費用),進行原廠重建,和新建2期大樓,旗下金可國際(8406)、海昌、昌駿光學、國棟國際等多家公司,最近陸續遷入辦公。金可集團董事長蔡國洲透露,旗下大陸江蘇丹陽的光學鏡架事業年產值達3040億元,未來計畫在大陸掛牌上市。穩居大陸市占率第一的金可隱形眼鏡,在台布局短短4年,躍升第二大品牌,僅次嬌生,希望今年拿下第一;金可集團1992年也投資大陸江蘇丹陽,設立光學鏡架廠,從款式設計、模具開發、零件設計製造、焊接組合、表面處理,至組裝調整等製程,一貫自動化生產,目前年產值3040億元。蔡國洲期許集團未來3年內,再超過日本某家業者,成為亞洲市占率第一品牌的隱形眼鏡公司。長期目標則放眼世界彩色隱形眼鏡鏡片市占率第一的隱形眼鏡公司。金可集團新的秀水廠占地面積逾1,800坪(含二期購置週邊土地),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2,500坪。蔡國洲表示,金可集團旗下鏡架事業群相關公司進駐新的秀水廠一、三及四樓;海昌的生化部門化妝品進駐二樓;五樓將做物聯網事業及倉庫使用。金可集團成立於1981年,在蔡國洲帶領下,從事光學眼鏡批發、經銷,1985年在彰化設立金可眼鏡實業,生產、製造各類高級光學眼鏡架,及太陽眼鏡。因應業務快速成長,加上工廠產能不符市場所需,金可集團19923月擴廠遷移彰化縣秀水鄉,廠區占地面積逾2,500平方公尺(約756 .25坪),年產量100萬付,讓當時金可成為台灣光學眼鏡製造大廠之一。為了塑造秀水廠園區的眼鏡鏡架氛圍,曾任台中市亞太經營家協會理事長蔡國洲,央請該協會會員藝術家余燈銓做出「 超大眼鏡造型」銅雕,擺設在新的秀水廠大廳門口旁,與新大樓眼鏡鏡架事業相互輝映。

 

 

 

 

 

 

 

醫療AI精準 新視野 產業創新拚勝出 !

商業興觀點/發展精準醫療 AI幫大忙 2018-08-14 00:04經濟日報 范慧宜Healthcare IT News研究指出201786%美國醫院已導入AI,只是導入程度與方式不同;另依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18年發布的「2018關鍵議題:數位科技引領北美健康照護產業」,提出39%健康照護產業經理人表示組織正在投入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而AI主要能為企業帶來的效益包括虛擬助理、數據分析、溝通機器人、資訊收集與報告、流程與績效分析等。2017年世界資訊科技大會也以「精準醫療與AI」為主題,大談AI從診斷到追蹤、從風險預測到個人化治療的協助。顯見繼智慧金融快速發展後,AI將大舉應用於健康醫療產業。未來AI醫療已成為產業投資熱點,但消費者是否真的願意使用呢?Northstar Research PartnersARM合作,調查國際4,000名民眾(台灣403名),其中有37%民眾認同創新科技能幫助人們,尤其於醫療領域。有六成民眾認為AI可使用在初期的醫療疾病診斷,到202557%民眾願意讓AI醫生檢查眼睛;41%民眾願意讓AI醫生執刀進行腦部手術。由此顯示,民眾對醫療數據分析應用於個人化的預測、初期診斷、追蹤等醫療服務接受度最高。若由消費者觀點出發,智慧醫療首重醫療數據分析與應用,包含個人化醫療初診斷與預防醫學等。個人化醫療初診斷是指將每日大量患者病理與醫學影像資訊,透過AI精準分析,提供醫生初步診斷建議,提高準確性及效率,使醫生能服務更多病患。預防醫學應用可分為二類,一為結合感測載具、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透過即時數據化管理與回饋機制,使民眾自我落實疾病預防;二為利用人類行為資料進行未來健康狀況風險預測,讓民眾在疾病前採取積極作為,提早關注健康問題。智慧醫療發展同時也帶動保險業轉型,當未來透過大量資料預測消費者的健康風險狀況,會使得保險公司對客戶特性有更完整的瞭解,有助於保單產品設計、風險設定,保費設計等,實際反應個人風險,使民眾獲得更具效益的保障。由此可見,個人健康狀況風險預測是消費者接受智慧醫療的最佳敲門磚,同時也是帶動醫療、保險產業轉型重要的核心技術。(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數位創新系統服務中心主任,本專欄每周二刊登)

 

 

 

 

 

 

AI智慧醫療 尹衍樑捐10億助攻 陽明大學

尹衍樑捐10 打造陽明醫學院智慧醫療研發中心 20180814 11:12 旺報 簡立欣 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昨日舉行交接典禮,北榮心臟內科名醫陳震寰接下陽明大學第十任醫學院院長印信,同時宣布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將在未來十年內捐贈新台幣10億元,打造陽明醫學院成為智慧醫療研發中心。陳震寰說,尹衍樑是陽明大學榮譽醫學博士,長期捐贈陽明大學,除了成立尹珣若教育獎學金、醫師科學家獎學金外,目前陽明大學校門口的頂尖醫學大樓守仁樓,也是他捐助興建。「陽明大學一直是國內生醫人才培育的重鎮,尹衍樑先生有感於培育台灣生醫人才的重要,今年起連續十年將每年投入一億元,分項投資在師資、獎學金、軟硬體與研究中心。」陳震寰除了感謝尹衍樑對陽明大學以及醫學院的支持,也承諾將善用這筆經費帶動醫學教育轉型。他表示,醫學院過去從醫學1.0以培育仁心仁術的醫師為主軸,後來有了尹衍樑捐助獎學金培育醫師科學家,傑出校友葉采衢就是最好的例子;人工智慧是醫學3.0年代,醫學教育應該培育醫師工程師(MD-Engineer),讓醫師有能力針對病患需求,研發新的診斷工具與治療方法,甚至是醫學4.0的生醫科學家與公共衛生領袖,打造陽明醫學院成為智慧醫療研發中心。陽明大學醫學院執行副院長林寬佳表示,台灣正面臨高齡社會,未來醫療保健需求將大幅增加,除了延攬卓越人才外,醫學院預計用3年時間促成3個國家級的跨領域研究團隊,期望資金挹注能提升產學研發量能,培育優秀生醫人才。(旺報 )

 

 

 

 

 

 

 

 

教育部 3 鼓勵教師 研究 落實職涯發展

補助3 教學研究成果納升等 更新: 20180814日【記者張原彰/台北 報導】教育部鼓勵教師多元升等,推動「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今年通過補助的計畫共1,034件,教育部表示,總共有134校教師獲補助,每位教師平均補助額度為25萬左右,總補助經費核定近3億元。教育部表示,今年是該計畫推動的首年,共收到2,174件申請計畫,這些計畫來自包括:通識(含體育)、教育、人文藝術及設計、商業及管理等10個學門,最終通過審查1,034件,通過率為48%教育部表示,針對獲補助教師他們會提供整體教學資源,如:規劃專責單位提供諮詢協助、辦理主題工作坊或座談、建立校務資料庫、追蹤學生學習成效等。教育部表示,為鼓勵教師以教學實踐研究為其職涯發展,將引導學校整合校內教師考核制度,比照教師獲得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同樣可獲得升等、評鑑及獎勵等各面向的誘因,逐漸引導學校建立教師專業分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