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September 6, 2018

張有德&楊啟航 開啟 台灣醫生 學習 矽谷創業經驗


走出白色巨塔 台灣醫師到矽谷學創業 2018-09-04 23:32經濟日報 文╱蔡立勳 近幾年,台灣醫界掀起一股創業潮,隨著STB計畫在台扎根,已朝向如同矽谷的醫材生態系努力。這些醫師跳脫舒適圈,走出白色巨塔,背後的關鍵是什麼?脫下白袍,走出白色巨塔,近幾年來台灣正掀起一股醫師創業潮。他們不像過去離開醫院體系而獨立開診所的醫師,反是創業去。瞄準的項目是結合過去醫療背景的高階醫療器材、智慧醫療領域。

環境驟變 醫師探索新可能 為什麼這些醫師甘冒高風險、跳脫舒適圈,投入創業?「醫師的工作不像以前滿足感這麼高;工時長、reward(報酬)漸漸比較少、健保(給付)的關係,很多醫師受到擠壓,」益安生醫董事長張有德觀察,大環境促使醫師尋找新可能,「剛好碰到創新創業的環境,大家就出來了。」不過,要追溯這波醫師創業潮,得把時間拉回到2003年。故事起點是美國的科技重鎮——矽谷。現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兼任資深顧問的楊啟航,當時是國科會(現為科技部)駐舊金山科技組組長。初到矽谷的他,結識了在當地闖蕩20年的張有德。學材料科學出身的張有德,年輕時就踏入醫材產業,是點滴用「軟針」(靜脈留置針)、心血管內超音波的發明人,因此素有「台灣醫材教父」之稱。在張有德介紹下,楊啟航走了一圈矽谷。讓他驚訝的是,匯集各界精英的史丹福大學,方圓50公里內,竟然就有近400家醫材公司。這些公司大多專攻高階醫材研發,善長結合臨床醫師與擅長技術的工程師,兩者相輔相成。「台灣的醫師、工程師都很優秀,卻各走各的,」楊啟航想,若能讓國內的醫師、工程師實地參訪矽谷醫材生態系,或能為台灣另闢ICT產業以外的新道路。但,到底該怎麼做,遲遲找不到切入點。直到2007年,張有德在寄給楊啟航的電子郵件提及,印度政府花了2000萬美元,與史丹福大學簽訂一項五年的醫材人才培訓計畫,「這刺激我沉思了兩天,」楊啟航說。兩天後,他一進辦公室,就埋首在座位上寫報告。他以印度為依據,只取印度的110,約200萬美元,希望政府提供經費,五年內送40人到史丹福大學進行醫材人才培訓。報告傳到當時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逢慶,以及時任國科會主委、現為副總統的陳建仁手中10天後,拍板定案。

跨域設計課 在台前所未見 張有德也動用矽谷的多年人脈,找來好友,身兼醫師、創業家、創投以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的彼得·費茲傑羅(Peter Fitzgerald)擔任導師,讓史丹福大學點頭招收台灣學員。2007年底,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STB計畫,Stanford-Taiwan Biomedical Fellowship Program)正式誕生,每半年招募三至四名學員,以醫師、工程師以及生命科學領域人才為對象,接受一年訓練。隔年,STB計畫第一批兩名學員飛抵矽谷;隨著計畫知名度漸增,2010年,出現了首批醫師。台北馬偕醫院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劉天仁、前台大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洪偉禎都是代表。這兩個醫師後來分別創辦宇康生科、亞拓醫療。參加STB計畫的學員,多數是為了上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保羅·尤克(Paul Yock)規劃的Biodesign醫材設計課程。劉天仁解釋,這堂課一次開放48個名額,半數是工程背景的學生,醫學、生命科學領域是12人,剩餘名額則給商學院學生;以211的方式分成12組,每組四人。「他們會給你篩選過的(臨床)未被滿足需求,透過六個月課程,一路變成完整的商業計畫,」劉天仁說。像這樣跨領域、讓概念發展成醫材的設計課程,在台灣前所未見。吸引不少台灣在臨床上有設計、改良醫材經驗的醫師們躍躍欲試。「但真正的重點是課堂外,」首批學員之一、之後創辦萊鎂醫材的學員陳仲竹強調。他曾是工研院生醫所研究員,參加計畫後,為了創業,不僅辭去工研院職務,也放棄清華大學的職缺。張有德回憶,學員報到的第一天「大部分是嚇壞了。」史丹福提供印著「訪問學者」字樣的名片,讓學員能在矽谷觀摩名醫開刀、四處拜訪創業家,「放牛吃草,強迫他們思考,為什麼要來這裡、想學到什麼?」除了一張「通行證」,「我會給他們一袋資料,裡頭有三本書,還有灣區的博物館、星巴克地圖;然後,對他們說:『去融入矽谷吧!一個月內我不想看到你。』」費茲傑羅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

創業要有狼性 大膽且獨立 走在創業風氣興盛的矽谷街頭,和你擦身而過的,可能就是個創業家;街角的咖啡館,或許下一秒就有人擦出火花,迸出新想法。比如同樣是計畫學員的安盛生科三位創辦人蔡東孟、陳彥宇,以及陳階曉,就是在咖啡館達成共識,一起創業。「(STB計畫)沒有幫你設計要做哪些事,想要什麼可以自己嘗試,」陳仲竹說。「他們做了很多吃喝玩樂的事,創業過程第一個是social networking(社交關係),」本身也是連續創業家的張有德觀察。平日,學員找創業家喝咖啡;假日,則相約出遊,時時討教創業經。也因此,STB計畫學員通常是「比較有點狼性的,」張有德告訴《遠見》記者,若無大膽、獨立的人格特質,「大概馬上就陣亡了。」劉天仁則以醫師作家侯文詠的著作《不乖》為例。他認為,會到矽谷的人就像這本書,「骨子裡帶有一點不是傳統醫師的特質,想做些不一樣的。」這個「不一樣」,引領台灣的醫師創業潮。截至今年6月,STB學員共創立了18家公司,有近六成(10家)的創辦人或共同創辦人是醫師。台中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後來也創辦谷盺生物科技的林佳緯直言,醫師不見得會做生意,但醫材創業,醫師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年邁入十週年的STB計畫,已培訓43名學員。催生的公司,有些逐漸開花結果,有些剛萌芽。讓楊啟航欣慰的是,STB學員像個大家庭,逢年過節會相聚,工作上不吝協助彼此。劉天仁與交大合作,將史丹福的Biodesign課程導入該校EMBA;台大、陽明、成大等校也開設類似課程。STB計畫帶起的創業潮已如漣漪般,在台灣擴大。希望台灣有朝一日能打造出如同矽谷的醫材生態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