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December 9, 2018

生技醫療新創加速器培訓: 科脈生技/啓兒寶家庭/網嘉醫療/愛因斯坦人工智慧/伊勒伯/新台北奈米生醫


打造台灣成為亞洲數位醫療入口 比翼加速器舉辦第一屆新創發表Demo Day By 許為傑 Date11 / 29 / 2018 由比翼資本與大仁醫療集團支持所創立,比翼加速器(BE Accelerator)於本月28日舉辦第一屆新創發表會Demo Day,共有6組生技醫療新創登台進行8分鐘短講,展示過去4個月加速器培訓結果。
AI時代「人」還是醫療的核心 活動開場邀請曾在美國知名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服務,協助許多《財富》雜誌評選前500大企業分析龐大醫療數據,現為中國北京創新工場AI+Healthcare負責人的Chirstopher Wing,分享在AI世代,醫療產業會出現的改變。Chirstopher說要發展AI除了需要擁有海量數據外,優質晶片與不斷創新的運算模型也是必備條件,過程中也必須由跨領域專家合作,準確、客觀地標註資料,如此才能使AI落地並真正商轉。他認為,AI智慧醫療的發展除了有機會降低成本,讓更多患者負擔得起醫療服務外,也能推進偵測、改善、預防、治療等各領域醫學發展。但同時也會出現許多過去沒有的挑戰,發展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隱私外洩、數據偏差等問題發生。至於醫療工作者會不會被取代?他則表示AI發展有兩個弱點,一是沒有創造力、二是沒有自我意識,所以應該將重點放在人如何妥善運用AI這項工具,並重視醫療的核心:「人」,落實對患者的實踐關懷,就不需要擔心會被AI取代。
目標打造亞洲數位醫療市場入口 Demo Day共有6組生技醫療新創登台分享,領域橫跨AI影像分析、再生醫學、基因檢測、遠距醫療、醫療創新等項目,此次比翼加速器也特別與臺北醫學大學合作,選在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模擬教育中心舉辦,讓6組新創團隊能運用中心設備展示產品與服務。比翼資本執行董事陳彥諭表示,過去4個月加速器從課程、法規等不同面向提供培訓,6組完成培訓的團隊總計募得資金規模為420萬美金。看準台灣耕耘多年資通訊技術與生技醫療研究成果,比翼加速器目標是將台灣打造成全球數位醫療進入亞洲市場的入口(The gateway to Asia for Healthtech),除了培訓課程、協助創造媒合機會外,也會搭配比翼醫療產業基金,投資部分加速器團隊,提供除了環境、國際資源、商業機會,以及資金的全方面協助。除了連結大仁醫療集團、台北醫學大學等台灣在地產業資源外,今年他們也剛與美國矽谷Stanford Biodesign Program及波士頓MassChallenge加速器達成策略合作,將會進一步國際數位醫療資源,協助新創團隊往更大市場發展。創新醫材、人工智慧、頂尖技術 六組醫療新創輪番展示
科脈生技(ClearMind Biomedical) 科脈生技過去曾參加矽谷知名加速器Y Combinator培訓計畫,針對出血性中風疾病研發創新醫療器材,希望協助醫生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成功率。
啓兒寶家庭工作坊(PenguinSmart) 啓兒寶家庭工作坊將居家治療系統結合人工智慧,以更有效的復健治療,透過賦能與照顧者的方式,提供語言失能者治療。團隊畢業於矽谷加速器 Alchemist,目前發展主力聚焦在發生機率六分之一之兒童遲緩的溝通復健治療。
網嘉醫療科技(TelePlus HealthCare) 網嘉為 Upenn 美國賓州大學全球策略合作的醫療資訊科技公司,鎖定幾大健康領域,包含睡眠呼吸中止症、鬱血性心臟衰竭、肥胖、慢性病照護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提供遠距醫療服務方案與遠距教育服務。
愛因斯坦人工智慧(Deep01) 愛因斯坦人工智慧將腦部電腦斷層分析導入深度學習技術,致力提升腦出血等疾病診斷準確率。團隊預計明年2~3月會取得FDA認證,目前產品準確率大約90%,矽谷知名投資加速器Plug and Play是他們的策略投資人之一。
伊勒伯科技(Winooz) 伊勒伯科技開發出能用全血PCR(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癌症的可攜式體外診斷裝置,使用者運用團隊產品自動指尖血採集裝置採血後,能在幾個小時內得知相關檢測結果。目前已在全球申請多項專利,他們也獲跨國製藥嬌生(J&J)邀請,進駐旗下生技技術育成中心JLABs
新台北奈米生醫(Taipeibio) 新台北奈米生醫鎖定R-膠原蛋白驅動的組織再生科技,創辦團隊具有深厚學術背景,與哈佛與麻省理工學院等研究社群建立緊密關係,目前已發展出骨骼關節再生平台技術,擁有超過160筆人體試驗的臨床資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