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December 9, 2018

中醫大衍生公司: 長陽生醫 (震旦集團) 3D列印醫療器材


提供客製化3D醫療服務 中國醫藥大學衍生公司《長陽生醫國際公司》榮獲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 初創企業獎 中央社/ 2018.12.05 16:3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81205 16:24:54)中國醫藥大學衍生新創公司《長陽生醫國際公司》,利用前瞻的3D醫療科技服務廣大的民眾,市場潛力十足,今年榮獲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初創企業獎,1130日晚由陳炫璋營運長代表接受生策會張善政會長頒獎表揚。長陽生醫國際(Ever Young BioDimension)是由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作為技術後盾,並由震旦集團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創立的客制化醫療輔助用具設計及服務公司,旨在建立台灣及亞太地區最具規模之3D列印創新醫療整合暨在地服務公司。陳炫璋營運長表示,該公司首創結合醫院體系認證的營運模式,協助各醫療科別如牙科、神經外科、骨科、整形外科、復健科……導入3D醫療技術與醫材製造服務,提供醫師更前瞻的技術支持,縮短手術時間、降低病患風險,協助臨床達成最好的醫療品質。長陽生醫國際公司旗下產品多元化,從醫學模型建構、3D列印設備銷售與服務、精準手術器械到客製化醫材,同時,也積極開發生物列印等前瞻產品服務,展望未來,將結合國際大廠、通路,致力成為亞太醫療機構、診所的最佳夥伴。目前,長陽生醫國際公司已於科學園區取得製造業與販賣業藥商許可執照、多項衛署醫材許可證及政府研發精進計畫,並於各大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診所推廣3D列印醫療器材服務與產品銷售等業務,下一階段將在亞洲地區佈建相關人力、產品線、服務能量以期開拓新市場。「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頒獎典禮於1130日晚在台北雅悅會館舉行,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王金平創辦人、張善政會長、評審總召集人楊泮池院士及部會首長授獎,與會貴賓及得獎的國內創新標竿之生醫企業、傑出新創之學研單位及各醫療院所的優秀研發技術團隊超過800人參加,場面隆重氣氛熱絡,共享「創新群雄會」榮耀的一刻。訊息來源: 中國醫藥大學

台北智慧材料公司(3D立體織物 拚 取代石膏&金屬支架): 集資1.2億(美琪瑪/台唐工業/北科創新)


可塑高分子3D醫材織物 獲企業破億投資 更新: 20181204日【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科技部價創計畫,鼓勵產學研籌組團隊合作創業,並將技術成果轉化成產業效益。台北科技大學芮祥鵬教授開發出新世代智慧型3D立體織物複材,擁有輕薄、透氣性佳、可塑性強之特性,能夠取代傳統石膏與金屬支架,這項計畫成果也讓台灣成為繼瑞典之後,第二個擁有此項技術的國家。看準3D立體織物複材在醫材產業的潛力,也讓美琪瑪、台唐工業股份及北科創新等多家企業合計投資新台幣1.2億元,成立台北智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預計將於2019年的第一季商品就能夠正式推出。芮祥鵬教授表示,傳統透過石膏支架支撐,不只重量重、透氣度差且不環保,因為使用過後就丟。此項新型3D立體織物熱可塑支架,除了重量輕、透氣性強特性外,還能夠低溫加熱進行重複塑型使用。未來將可以取代傳統石膏與金屬支架,降低醫療成本,提供傷患更多元的選擇。科技部部長陳良基指出,透過價創計畫目的將能幫助學界進行創新創業,近2年的推動,現在學校相關創業配套法規也已經健全,學校團隊建立新創公司並獲得民間投資人認可出資,雖然仍有些個案正在對外募資中,但相信未來學校團隊的新創公司還會再持續增加。

生技醫療新創加速器培訓: 科脈生技/啓兒寶家庭/網嘉醫療/愛因斯坦人工智慧/伊勒伯/新台北奈米生醫


打造台灣成為亞洲數位醫療入口 比翼加速器舉辦第一屆新創發表Demo Day By 許為傑 Date11 / 29 / 2018 由比翼資本與大仁醫療集團支持所創立,比翼加速器(BE Accelerator)於本月28日舉辦第一屆新創發表會Demo Day,共有6組生技醫療新創登台進行8分鐘短講,展示過去4個月加速器培訓結果。
AI時代「人」還是醫療的核心 活動開場邀請曾在美國知名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服務,協助許多《財富》雜誌評選前500大企業分析龐大醫療數據,現為中國北京創新工場AI+Healthcare負責人的Chirstopher Wing,分享在AI世代,醫療產業會出現的改變。Chirstopher說要發展AI除了需要擁有海量數據外,優質晶片與不斷創新的運算模型也是必備條件,過程中也必須由跨領域專家合作,準確、客觀地標註資料,如此才能使AI落地並真正商轉。他認為,AI智慧醫療的發展除了有機會降低成本,讓更多患者負擔得起醫療服務外,也能推進偵測、改善、預防、治療等各領域醫學發展。但同時也會出現許多過去沒有的挑戰,發展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隱私外洩、數據偏差等問題發生。至於醫療工作者會不會被取代?他則表示AI發展有兩個弱點,一是沒有創造力、二是沒有自我意識,所以應該將重點放在人如何妥善運用AI這項工具,並重視醫療的核心:「人」,落實對患者的實踐關懷,就不需要擔心會被AI取代。
目標打造亞洲數位醫療市場入口 Demo Day共有6組生技醫療新創登台分享,領域橫跨AI影像分析、再生醫學、基因檢測、遠距醫療、醫療創新等項目,此次比翼加速器也特別與臺北醫學大學合作,選在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模擬教育中心舉辦,讓6組新創團隊能運用中心設備展示產品與服務。比翼資本執行董事陳彥諭表示,過去4個月加速器從課程、法規等不同面向提供培訓,6組完成培訓的團隊總計募得資金規模為420萬美金。看準台灣耕耘多年資通訊技術與生技醫療研究成果,比翼加速器目標是將台灣打造成全球數位醫療進入亞洲市場的入口(The gateway to Asia for Healthtech),除了培訓課程、協助創造媒合機會外,也會搭配比翼醫療產業基金,投資部分加速器團隊,提供除了環境、國際資源、商業機會,以及資金的全方面協助。除了連結大仁醫療集團、台北醫學大學等台灣在地產業資源外,今年他們也剛與美國矽谷Stanford Biodesign Program及波士頓MassChallenge加速器達成策略合作,將會進一步國際數位醫療資源,協助新創團隊往更大市場發展。創新醫材、人工智慧、頂尖技術 六組醫療新創輪番展示
科脈生技(ClearMind Biomedical) 科脈生技過去曾參加矽谷知名加速器Y Combinator培訓計畫,針對出血性中風疾病研發創新醫療器材,希望協助醫生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成功率。
啓兒寶家庭工作坊(PenguinSmart) 啓兒寶家庭工作坊將居家治療系統結合人工智慧,以更有效的復健治療,透過賦能與照顧者的方式,提供語言失能者治療。團隊畢業於矽谷加速器 Alchemist,目前發展主力聚焦在發生機率六分之一之兒童遲緩的溝通復健治療。
網嘉醫療科技(TelePlus HealthCare) 網嘉為 Upenn 美國賓州大學全球策略合作的醫療資訊科技公司,鎖定幾大健康領域,包含睡眠呼吸中止症、鬱血性心臟衰竭、肥胖、慢性病照護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提供遠距醫療服務方案與遠距教育服務。
愛因斯坦人工智慧(Deep01) 愛因斯坦人工智慧將腦部電腦斷層分析導入深度學習技術,致力提升腦出血等疾病診斷準確率。團隊預計明年2~3月會取得FDA認證,目前產品準確率大約90%,矽谷知名投資加速器Plug and Play是他們的策略投資人之一。
伊勒伯科技(Winooz) 伊勒伯科技開發出能用全血PCR(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癌症的可攜式體外診斷裝置,使用者運用團隊產品自動指尖血採集裝置採血後,能在幾個小時內得知相關檢測結果。目前已在全球申請多項專利,他們也獲跨國製藥嬌生(J&J)邀請,進駐旗下生技技術育成中心JLABs
新台北奈米生醫(Taipeibio) 新台北奈米生醫鎖定R-膠原蛋白驅動的組織再生科技,創辦團隊具有深厚學術背景,與哈佛與麻省理工學院等研究社群建立緊密關係,目前已發展出骨骼關節再生平台技術,擁有超過160筆人體試驗的臨床資料。

(敏盛醫療) 媒合長照機構(長照網) & 智慧藥品採購: (盛雲採購平台)


KKR仁康醫療活用新科技 打造智慧醫療平台20181203 04:10 工商時報 何英煒/台北報導 KKR仁康醫療董事長楊弘仁表示,移動互聯網及新科技,將會顛覆健康醫療產業,而電子病歷結合智慧採購平台、長照網平台及精準醫學健檢等三大領域是值得關注和布局的發展方向。楊弘仁於「服務創新趨勢論壇」以「移動互聯網時代:顛覆健康醫療」為題,發表演講。楊弘仁同時也擔任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一職,他也以敏盛醫療體系導入新科技的三大方向為例進行分享。 有鑑於目前藥品採購以傳統的業務代表為主要型態,敏盛醫療體系籌建了一個智慧型平台「盛雲採購平台」,媒合200多家藥品供應商,以及1萬多家的診所和醫療機構。目前藥品採購的市場規模每年約有200多億元,楊弘仁表示,目前病歷已經電子化,但是藥品採購仍停留在「打電話給業務」,透過這個智慧電商採購平台,可以讓需求的單位直接向供應商採購,透過大數據給予智慧的採購建議,同時減少採購成本。至於長照網(ALTC),則是仿效Airbnb的共享經濟模式,媒合長照機構及有照護床位需求的民眾。目前該網站的合作機構超過200,平台上會公布釋出床位的訊息,讓有需求者可以找到適住的機構。該平台點擊數超過三萬次,每月不重覆使用者約二萬人,單月瀏覽量六萬人,目前已經媒合成功超過300個個案,已經是全國最大的長照機構搜尋平台。楊弘仁強調,最特別的是首創住民評價系統,可透過消費者評價,提升機構品質。在精準醫療部份則是與資策會合作。敏盛醫療體系提供院區為場域,資策會提供技術規畫與支援,鎖定精準高端、婦幼醫美、外科門診等三大方向;並且規畫創新智慧醫療院區、發展醫療AI相關應用服務,包括影像辨識、診所區塊鏈。 楊弘仁表示,精準醫療的基因檢測可以預測消費者最大的疾病風險機率多少,甚至於可預估活幾歲,透過精準醫療,可以重新定義健康檢查。 (工商時報)

(雃博 投資SLK從代工客戶 演進為 品牌子公司(德國醫材通路)


雃博打天下,強化自有品牌 20181102 11:42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 雃博(4106)全球市場銷售自有品牌產品決心強大,歐洲市場為雃博的首要營收來源區域,現階段整合西班牙、英、法、德國4間子公司產品優勢及行銷策略,複製至全歐Apex品牌代理商,今年10月在美國醫療器材大展首次以Apex自有品牌開始進入美國氣墊床市場,並持續投入IoT發展及服務應用,深耕佈局亞太新興市場。雃博在歐洲以減壓系列產品(Pressure Area Care, PAC)為核心,提供系列相關產品的一次購足TBS(Total Bed Solution)為營運策略;另一方面,雃博在CPAP面罩上突破專利,新款面罩於近期陸續上市,預計將為雃博在歐洲睡眠呼吸照護市場上帶動一波面罩耗材與機器設備的成長力道,藉此由南歐市場逐漸往北滲透。歐洲市場為雃博的首要營收來源區域,現階段雃博持續整合在西班牙、英國、法國、德國四間子公司的產品優勢及行銷策略,複製至全歐Apex品牌代理商,快速拓展市場、成長營收。未來將持續深耕歐洲半邊天,尋找能與TBS營運策略及當地市場通路策略相符相成的策略性併購目標,以強化打歐洲盃的實力。雃博去年董事會通過德國資本支出案,將透過德國子公司,於今年第4季在德國西北大城多特蒙德(Dortmund)近郊購買廠房。雃博2016投資SLK迄今已成功將SLK代工客戶角色轉變成為雃博品牌子公司,扮演雃博在德國醫材平台的通路角色。雃博今年10月在美國醫療器材大展Medtrade中,首次以Apex自有品牌開始進入美國氣墊床市場,藉由產品服務差異化及低成本創造品牌價值,為Apex氣墊床在美國市場元年揭開序幕。 另一方面,著眼於亞太新興市場的高齡化及自費市場趨勢,雃博持續投入IoT發展及服務應用,深耕佈局亞太新興市場。先藉由自建業務團隊深入經營,了解當地市場需求,並同時降低資訊透明度及文化複雜度的風險,爾後再以建立通路據點的模式拓展市場,提供適合當地市場的產品與服務,擴大在新興市場的營收。(時報資訊)

(國研醫材創價聯盟) 磨牙機 市面 唯一不飛針承諾: 台灣微動 (王識鈞董事長)


國研醫材創價聯盟協助 台灣磨牙機躍升國際 2018-11-30 15:48經濟日報 曹松清 磨牙機是牙科診所中最基本的醫療器材,卻蘊含了高精密度機械加工技術,要具備高轉速、保有動態平衡、低噪音等安全及高品質要求,技術門檻很高。新創公司台灣微動研發出低噪音、高轉速、無屑式磨牙機,並透過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偕同「國研醫材創價聯盟」盟友協助,於兩年內取得醫療器材ISO 13485:2016品質驗證、歐盟CE Mark上市許可,及美國FDA 510(k)上市許可,是通過國際市場三項審核最快速的台灣廠商;同時更獲得北美知名牙科器械品牌商AG Neovo Dental偉聯科技公司的採購訂單,成為台灣榮耀,挺進北美市場。
尖端技術自主研發+國研醫材創價聯盟協助 快速通過審核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民眾的牙齒保健意識也提高。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牙科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為281億美元,2021年上看368億美元;其中全球磨牙機市場規模在2020年預估達16.35億美元,產值並將持續攀升。 磨牙機是將磨牙針高速旋轉來將蛀牙處磨掉的機器,若磨牙針安裝得不夠緊,有可能在高速旋轉摩擦牙齒時脫離,稱為「飛針」,會對病患造成傷害。台灣微動公司董事長王識鈞指出,和其他廠牌相比,台灣微動的磨牙機使用了特殊技術,不會因為磨牙針經長久使用、變細、安裝不緊而造成飛針,是市面上唯一確保不飛針承諾的廠商;此外,台灣微動的磨牙機尾端也提供多樣化快速接頭選擇,可以連接各不同廠牌的醫療台,也就是可以替代各廠牌的磨牙機,因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因為有這些特色,台灣微動已獲得北美知名牙科器械品牌商AG Neovo Dental偉聯科技公司的高額採購訂單,可說是獲得了初步的成功。台灣微動的技術係100%自主研發,零件自製率亦高達95%,以確保產品品質。但除了技術與品質外,王識鈞表示,更重要的是「國研醫材創價聯盟」中的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助台灣微動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將醫材品質驗證系統導入,以及TUV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公司的驗證,才能在兩年內通過國際市場三項審核。日後第二代磨牙機系列產品將與同為「國研醫材創價聯盟」盟友的鑫科材料及電檢中心合作,目標是在三年內創造超過新台幣1億元的產值,為台灣經濟貢獻心力。
新創醫材廠商取得國際訂單 進軍北美市場 由於磨牙機具有高技術含量,過去10年(2008~2018)台灣僅三家牙科器械廠商通過美國FDA許可上市。作為一家新創公司,台灣微動在「國研醫材創價聯盟」盟友協助下,快速通過審核,成為第四家可在美國銷售磨牙機的台灣廠商,因此國研院特地舉辦「新創醫材廠商快速進軍國際儀式」,一方面見證台灣微動的初步成功,一方面也再度向各界宣示「國研醫材創價聯盟」對台灣醫材產業確實可以提供具體貢獻,歡迎台灣醫材廠商前來尋求協助。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在「新創醫材廠商快速進軍國際儀式」表示,政府已將生技醫療產業列入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台灣醫材廠商所具有的自主研發能力,是進軍國際市場的優勢。這次發表會是法人、產業、醫師通力合作的成功模式,相信透過「國研醫材創價聯盟」這種資源整合的平台,可以幫助更多醫材產業縮短產品上市時程,締造台灣生醫產業的經濟奇蹟。國研院院長王永和指出,牙科醫材市場需求日趨增加,所帶動的商機與產值也越來越高。國研院建構完整的生醫研發技術服務平台,且透過「國研醫材創價聯盟」專業分工與平台整合,聯手打造產業發展的環境,可有效縮短產品上市時程並降低成本,協助產業界加速取得美國FDA上市許可,提升國內生醫產業國際化,並促成醫材產業群聚效應,讓台灣醫材產業發展一路暢通。 今日也同時舉行AG Neovo Dental偉聯科技與台灣微動採購合約的簽署儀式,是台灣本土醫療器材公司接獲大單挺進國外市場的重要里程碑。AG Neovo Dental偉聯科技董事長俞允指出,2017年全美牙醫師總數約為20萬人,診所數約為12萬家,每家牙科診所磨牙機需求量以10支計,平均每年有2~3支需要維修或汰換,由此可以顯見美國市場的高度需求量。AG Neovo在北美牙醫市場已占有一席之地,對合作夥伴產品的安全性與品質要求非常高,經過多次嚴竣的產品測試,才決定採用台灣微動的磨牙機,進行跨國合作。
國研醫材創價聯盟 協助產業加速前進 國研院於2014年成立「國研醫材創價聯盟」,由國研院儀科中心負責推動執行,透過串接整合醫材上、中、下游產業供應鏈,以大隊接力方式,一次解決產業技術、驗證、法規、臨床的關卡,讓產業可以加速前進,贏得成功的機會與創造價值。被視為台灣下一波經濟奇蹟的生醫產業,在醫療器材產品上市前之安全性檢證非常重要與關鍵。這次台灣微動透過國研院儀科中心的協助及TUV台灣德國萊因的驗證,以嚴格的把關使其取得美國及歐盟的上市許可認證外,也獲得大廠的訂單與搶進國際市場的商機。國研院期盼未來有更多廠商能透過「國研醫材創價聯盟」的平台,加速商品化步伐,將台灣品牌推向世界舞台。

東京大學: 抗寄生蟲藥Nitazoxanide抑制B肝病毒增殖


美國抗寄生蟲藥 治癒B肝新希望2018-12-04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日本「讀賣新聞」三日報導,東京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找到了可「功能性治癒」(functional cure)B型肝炎的候選藥物!相關研究成果,十月廿五日發表在美國《細胞與分子腸胃病學與肝病學》(CMGH)期刊網路版。研究團隊聚焦於B肝病毒(HBV)的蛋白質(HBx)與肝臟細胞的蛋白質(DDB1)結合,造成病毒開始增殖。為找尋可阻止HBxDDB1相互作用的物質,研究人員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許可的八一七種目前做為其他用途的藥物為實驗樣本。結果發現,抗寄生蟲藥「硝唑尼特」(NitazoxanideNTZ)不僅可有效抑制病毒增殖,還有減少病毒數量的效果。試驗結果顯示,NTZ會鎖定一種HBV相關的「病毒—宿主蛋白質相互作用」,可望成為B肝的新治療劑,朝B肝的功能性治癒邁進一步。彙整這項研究的東大講師大塚基之表示,在研究如何使NTZ對B肝療效極大化的方法後,下一步是要探求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功能性治癒與完全治癒(complete cure)不同,即B肝患者的肝炎表面抗原消失,但體內仍存在具有複製能力的共價閉合環狀去氧核醣核酸(cccDNA。B肝為病毒感染引起肝臟發炎的疾病,全球有逾二.五億人為B肝患者,每年約九十萬人因此死亡。估計日本國內的B肝持續性感染者逾一百萬人,其中約七萬人會發病。目前的藥物即使可抑制HBV複製增生,也難以將其清除,例如核酸類口服抗病毒藥物(nucleos(t)ide analogs),且患者一旦開始服藥,就不可貿然停藥。現階段B肝仍無法像C型肝炎一樣根治,前述研究為B肝的功能性治癒帶來曙光。

首案TFDA申請 免疫抗癌細胞治療 12月(2018) 上路


自體細胞療法首案本月可望成立 基亞、訊聯股價抬頭 2018-12-05 12:44經濟日報 記者嚴雅芳╱即時報導 衛福部「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實施後,已有業者向衛福部遞件申請「免疫抗癌細胞治療」案,12月可望有首案正式上路。另,立法院明年上半年有機會通過再生醫療草案,市場看好新興技術產業如細胞治療、再生療法等將逐漸萌芽。受惠指標股包括訊聯(1784)、基亞(3176)今(5)日股價表現強勢,訊聯早盤來到28.2元,漲幅逾8%,基亞盤中來到44.5元,漲幅逾7%。在政府法規改善與加大對生醫投資環境改善下,特管辦法「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已在9月初正式上路,此次衛福部所開放的細胞治療技術在生技產業引爆商機。以幹細胞治療為例,屬於再生醫療的一環,根據權威調研機構Technavio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受惠於幹細胞存儲技術進步、捐贈者增加,再加上自動化細胞處理設備及細胞治療產品成長,全球幹細胞治療市場於2017年至2021年間將以36%的年複合成長率穩步成長,潛在市場規模超過千億美元。國內不少生技業者已有能力提供高品質的細胞生產及儲存技術,可望在未來應用於自體幹細胞移植的醫療服務,或是異體幹細胞儲存與培養技術的生醫產業面,預期效益將在明、後年陸續發酵。工研院長期以來也深耕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不但研發高效增殖人類間質幹細胞無血清培養基,調配出讓細胞生長大又壯的黃金比例;近年來又研發了讓細胞穩定成長、大量繁殖的細胞反應器。工研院IEK也表示,免疫細胞療法、基因治療等為複雜難治疾病帶來新的系統性治療思維,也帶來產業生態的新一波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