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資難 生技湧現撤興櫃潮 2019-02-17 04:27經濟日報 記者盧宏奇/台北報導生技股近來掀起撤銷興櫃潮,基亞及浩鼎案導致籌資難度增加,以及香港放寬無盈利生技股上市都是重要關鍵。券商高層建議,台股如能以投資人分級方式因應,或採用基石投資人制度,應有助解決相關問題。生技是蔡政府重點扶植的「5+2產業」之一,但2015年發生浩鼎案後,市場資金明顯撤離,雖然2016年至2018年每年新增生技股IPO維持八至九家,籌資金額卻從2015年的逾100億元高峰規模,腰斬再腰斬。即使已掛牌上市櫃或興櫃,部分生技股的IPO或SPO案卡關,也令圈內人抱怨主事者把關過嚴,只除弊不興利,阻礙產業發展。股價低迷導致籌資不易,加上香港放寬生技股IPO規定,造成近二年有11家公司撤銷興櫃或下市櫃。券商高層認為,台灣投資人較能接受有獲利的醫材股,但無盈利新藥股太複雜與專業,即使充分揭露也不一定看得懂,解決之道在於做好投資人分級,像現行購買高風險ETF需簽風險預告書一樣;用法規過度保護散戶,反而讓有潛力的公司不想在台掛牌。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直言,簽風險預告書不算是投資人分級,且台灣對散戶有種過度保護思維,較務實方式,就是區分上市、上櫃、興櫃、創櫃不同層級市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