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March 21, 2019

花蓮慈濟: 東台灣首例 血型不相容活體腎臟移植


17歲女兒天天洗腎!勇媽決定這樣做 三立新聞網 2019314日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不捨女兒四年來飽受洗腎之苦,血型AB型的蔡媽媽,222日,捐腎給血型為A型的女兒蔡嘉琳,這是東區首例「血型不相容活體腎臟移植」。手術當天是蔡媽媽的「生日」,更是女兒的「重生日」。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陳培榕、副院長徐中平、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明哲、一般外科主任陳言丞、腎臟內科主任徐邦治,在今(14)日的「世界腎臟日」為母女慶祝重生。與母親及醫療團隊切下象徵重生的蛋糕,二十一歲的蔡嘉琳,正值青春花樣的年華,四年前開始流鼻涕、咳嗽、發燒,以為只是一般感冒,但久久未癒,又身體虛弱,蔡嘉琳表示,當時每天都很疲倦、嗜睡、走路速度很慢、還會喘,心情也很低落。當時蔡嘉琳在台南念護理專校四年級,在桃園工作的母親陳美玲,憂心的帶她到台南及桃園兩地的診所及醫院求醫,發現尿蛋白很高,直到腎臟科看診,發現左右腎臟萎縮,確診為慢性腎衰竭,並從2015年開始天天洗腎,因為身體虛弱,只能先休學,回到花蓮老家休養,並由花蓮慈院腎臟內科主任徐邦治醫師收治,嘉琳每天洗腎之外,也等待有機會能夠換腎。「用我的腎可以嗎?」蔡媽媽得知花蓮慈院有不同血型活腎移植的技術後,急忙向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明哲醫師表示要捐腎給女兒,儘管女兒擔心,蔡媽媽還是努力說服,並說:「我是一個媽媽,只要我可以,我都要想辦法讓我的孩子身體變得更好」,醫師安排一系列檢查,血型AB型的媽媽可以捐出右側腎臟給女兒使用。李明哲醫師表示,血型不相容腎臟移植,在世界發展已經三十年,但是在過去手術前減免治療必須切除受贈者的脾臟,再進行藥物治療後才能進行移植,對病人來講手術風險大,同時對腎臟的創傷也是嚴重的。現今藥物的進步跟醫療技術的改良,腎臟移植技術,不受限於相同血型,但困難度提高,李明哲醫師說,為了克服血型不相容的問題,受贈者必須在手術前一週進行雙重過濾血漿分離術、特別免疫抑制劑計畫,來降低血中抗體濃度。經過五次的雙重過濾血漿分離術,蔡嘉琳進行腎臟移植手術。之後由李明哲醫師、一般外科主任陳言丞醫師等醫療團隊,合力為母女進行活體腎臟移植手術,術後恢復良好,蔡媽媽在術後第三天,225五日出院。一般外科主任陳言丞說,使用腹腔鏡取腎手術,相較於過去傳統手術,傷口約2025公分長,縮短為四指幅的傷口,就能將腎臟摘取下來,對捐腎者傷口最小,恢復期也快。「生活品質變好了」術後第二週,蔡嘉琳就發現身體不沉重了、走路變快了、皮膚顏色也變得正常不暗沉、胃口變好,腎功能指數也恢復到正常,37日開心出院,蔡嘉琳也發願之後要重返校園,完成學業,出社會工作,回報母親。重獲新生的蔡嘉琳表示,「很感謝醫療團隊,也很感謝母親」,因為母親平時以打零工養育她與兩個弟弟,加上自己長期洗腎,還有血型不相容活體腎臟移植手術費用,對家裡經濟負擔很大,但母親不放棄任何希望,也要讓自己脫離洗腎之苦,很心疼母親。母親陳美玲也說,還好有花蓮慈濟醫院及慈濟基金會補助醫藥費用,解了燃眉之急,很感恩也很感動。李明哲醫師提醒,受贈者需持續服用抗排斥藥物,抵抗力較差,在生活作息及運動上,盡量避免會產生創傷的活動,也要注意飲食及定期回診追蹤,若有排斥情況發生,像是尿量減少、發燒、血壓高、水腫等等情況,必須盡快回診。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花蓮慈院擁有東區唯一「血型不相容活體腎臟移植」技術,期待能造福後山腎臟病友,縮短他們等待移植器官的時間,並且有更多機會重獲新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