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醫藥產業併購趨勢洪流 併購大師這麼看 2019-03-25 10:37經濟日報 記者林彥呈╱即時報導 迎接生技醫藥產業併購趨勢,素有「併購大師」美譽的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榮譽理事長黃日燦建議,生醫產業國際併購應該思考善用技術價值「做大做強」,持續深耕利基市場。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經濟部生醫產業發展推動小組、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及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日前舉辦「生技醫藥併購論壇」,邀請專家及產業界探討國內外生醫併購趨勢,分析趨勢洪流下生技廠商的因應策略。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暨生技產業發展團隊負責人曾惠瑾指出,在全球新興療法興起及大藥廠研發能量銳減的趨勢下,生技公司持續透過併購與策略聯盟提升競爭優勢。台灣政府透過精進各項鼓勵政策與開放法規,幫助台灣公司併購優質國際級公司以取得創新產品、布局國際通路及擴大企業營業規模,展現政府推動台灣生醫產業走向國際競爭的企圖。黃日燦表示,全球生醫產業透過併購聚焦創新產品技術,並出售非核心業務等策略已行之有年,近年更興起生技醫療結合電子科技產業趨勢,科技業龍頭透過併購和合資以跨足生醫產業而帶來新的競爭。他分析,近年台灣生技醫藥併購數量與金額呈逐漸成長趨勢,並以醫療器材部門最為活絡、製藥生技次之。在交易形態方面,主要為外資來台併購與國內併購,二者各占四成,而台灣境外併購只占二成。黃日燦建議,生醫產業國際併購應思考如何善用將技術價值進行授權、作股或出售,將有限資源整併以做大做強,持續深耕利基市場。針對台灣醫療器材公司透過整併進行全球布局的經驗,聯合骨科董事長兼總經理林延生分享,聯合骨科設立於1993年,以自行開發人工關節並逐步銷售全球,而自2016年與山東新華醫療集團合資共同開發亞洲市場;2017年併購冠亞生技,取得脊柱產品線,以自有品牌將產品銷售歐美、大陸、日本及東南亞市場,為近年台灣醫療器材主導跨國併購的代表案例。林延生表示,近期全球醫療器材產業併購的策略,已經逐漸從產品併購,進化至完整解決方案的整體策略性思維,尤其是3D列印、手術機器人等破壞式創新領域未來成長最快。林延生分享集團在進行跨境投資合作和整併的考量,首重如何讓併購取得的新產品和通路,與集團既有資源做整合以產生綜效。至於生醫產業的全球佈局策略與整併,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指出,晟德近年透過策略再定位、合併收購及海外募資,帶領集團完成多起大型併購,包括2014年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澳優、轉投資數家澳洲、紐西蘭食品公司,順利擴大國際佈局。而2018年順藥和金樺合併後,以ECC01標靶抗癌新藥作價授權日商LTJ取得逾四成股權。林榮錦也分享晟德於營養品、藥品、醫療器材、農業無人機及多項轉投資生技新興技術版圖的策略與整併藍圖,並透過資本市場、國際資金的挹注、快速的整併,使其集團成長的速度突飛猛進。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執行董事翁麗俐建議,台灣業者必須思考如何由內部成長走向併購投資的外部成長模式。尤其併購交易複雜,必須針對買賣流程建立嚴謹的價值創造計畫,包括收購業務的投資後管控、透過「併購後整合」提升價值、極大化被分割業務的價值與建立合適的合資夥伴關係等,以有效大幅增加成功交易的機率與交易報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