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nday, September 8, 2019

中國試點5G網路 遠端”動物” 手術: 福州孟超肝膽醫院(圖像延遲少於30毫秒)

打破時間空間限制,中國醫院拉開「5G醫療」序幕 新華社港台部 +追蹤 2019-09-08病人將黑色的智慧手錶戴在腕上,手錶可監測病人的每日運動量、生命體徵、飲食熱量等資料,這些資料直接聯入診療系統,自動比照醫生為病人制定的運動飲食方案,一旦體徵資料有超標或不達標,手錶就會發出提醒。這是福州孟超肝膽醫院即將投入使用的「脂肪肝健康管理系統」。「5G網路大寬頻的優勢,解決了穿戴設備上的體徵資料與系統間的交互傳輸問題,」醫院資訊科的張偉科介紹,通過健康體徵即時監測設備,病人可以進行健康自我管理,醫生也能有效開展健康管理和隨訪工作。作為中國首批5G試點城市,5G醫療已逐步在福州市的一些醫院落地。去年12月,福州孟超肝膽醫院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福建聯通等共同開展了全球首例基於5G網路的遠端動物手術。醫生在距離手術室50公里的中國聯通東南研究院,操縱手術機器人的機械臂,為實驗動物進行肝切除。手術室內的內窺鏡進入腹腔,所顯示的腹腔內畫面幾乎同時出現在主刀醫生面前。醫生坐在遠端操作臺旁,通過3D視頻觀察,操縱50公里外的手術機器人,並通過即時音視頻與手術現場助手進行交流。手術持續近一小時,術後實驗動物生命體徵穩定。「完全能達到跟現場手術一樣的效果,手術的成功說明5G技術在遠端醫療上是完全可行的,」孟超肝膽醫院院長劉景豐說。據介紹,5G最大的優點在於解決了遠端手術的時延問題。遠端手術需要大量的圖像即時傳輸,在4G條件下,圖像通常會有延遲,這就有可能給病人帶來生命危險。而5G技術大寬頻、低延時、大連接的優勢,使得圖像延遲少於30毫秒。這意味著,5G技術將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推動遠端醫療的真正普及。劉景豐這樣描繪未來遠端手術的場景:院士專家可以直接參與遠在千里之外的基層醫院、偏遠地區的手術,通過遠端會診、遠端手術,以及遠端醫療監控,基層病人生大病不出縣。隨著中國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越來越多的醫院正嘗試讓5G技術和醫療碰撞出火花。湖北首例5G混合現實雲平臺遠端會診手術在恩施成功實施;武漢的醫生與當地醫院的醫生相隔數百公里,共同完成手術;四川涼山「懸崖村」開通5G智慧醫療,讓村民不出村,通過5G網路就可以在電視上同遠在成都的醫生看病諮詢;浙江省內首家投入使用的縣域醫共體5G遠端智慧病房,能夠為基層醫院的疑難、重症病人實施遠端移動查房、遠端操控會診等診療服務。今年6月,在山東青島舉行的博鼇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上,「5G+醫療」成為熱議的話題,與會專家們認為,5G技術將大大提高醫療服務的整體效能,推動健康服務體系發展和模式重構。(相關報導:美國專家:台海短期內不會走向危機,「蟒蛇戰略」比發動戰爭對中國更有利|更多文章)此外,互聯網診療、遠端醫療和培訓、電子處方+審方、家庭巡診……隨著中國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以及各地的持續探索,「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形態日益豐富。一些業內專家認為,5G技術的應用,將不斷擴大「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外延,並重新規劃醫療服務模式和體系,倒逼醫療服務體系變革。

(大和證券) 台日生技策略模式: 日本技術台灣新創團隊孵化 熟成導回日本產業發展

 

台日生技大不同,合作互利打通國際藍海—專訪大和企業投資 陳播暉副總經理  BY GENEONLINE九月 4, 2019  大和企業投資為日本大和證券集團旗下的獨立投資部門,與台灣密切合作,在2015年時,大和證券集團與國發基金共同成立「大和台日生技創投基金」,投資台灣與日本未上市的潛力生技公司。本次基因線上邀請到大和企業投資 陳播暉副總經理來與我們分享其多年在台日生技產業所見。

台日生技大不同,各具優勢  台灣與日本的生技產業環境,與許多亞洲國家相比之下,更為穩定且成熟,政府亦投入諸多資源支持產業成長,身為亞洲生技龍頭的日本市場,吸引各國爭相搶進、積極合作,鄰近的台灣也有許多廠商躍躍欲試,然而台、日各自的產業結構與格局還是大不相同。陳播暉表示,日本的產業結構其實相當簡單,就是「學研+大廠」,日本生技醫藥的學研基礎相當厚實,從其獲得的諾貝爾獎數量可見一斑,為產業打下穩固基底。而另一端則是由大型企業撐起一片天,日本生技領域的大型企業如武田製藥、Astellas等規模強大,具備與歐美國際大企業競爭的實力。然而學研與大企業間卻出現明顯斷層,中小型階層的公司較為薄弱,且新創意願少,因此雖有些學研成果可技轉給大型藥廠,但大多技術無法順利商品化,只能停留在學術研發階段,實為可惜。台灣恰巧相反,具備一定水準的學術研究基礎,尤其在醫療方面更具優勢,但與歐美日等地相比,較為重視應用面,以致學研深度較淺,而大型企業多以學名藥廠或是銷售型公司為主。然而,介於學研與大型企業之間的中小型企業、新創公司等卻發展蓬勃,尤其近年台灣新創生態逐漸成熟,大家對於投入新創具備相當高的熱情,也成為推動學研商轉的力量。  

產業特性互補,台灣成為跨足國際的首選之地  陳播暉表示,台日兩方的生技產業結構,剛好可以形成對應的互補,因此,近年來逐步發展出一種合作模式:將日本扎實的技術交由台灣厲害的新創團隊經營孵化,逐漸熟成後,再導回日本產業發展。這樣的模式可以幫助日本提高技術成功商業化的比例,同時也讓台灣優質的經營團隊有機會在國際展露頭角,或爭取到日本大型企業的合作。此外,台灣其實也是許多日本企業跨出海外的首選之地,因為台灣普遍英語程度較高,且生技產業界與中國、美國、歐洲等皆建立良好的連動關係,因此將台灣作為進軍海外的首站,再逐漸將觸角伸向國際,已成為日本許多企業的考量重點,甚至有些日本企業採取將台灣設為根據地、設立母公司,並在日本、美國等地設立子公司的方式來佈局未來市場。可見台灣的產業環境已成為在亞洲進軍國際的重要位置。今年的BIO Asia大會,大和投資亦帶領五家的日本廠商來台展示獨特技術,期望能跟台灣產業有更多的互動與合作。  

建立雙方「共同語言」,打破投資冷局面  生技產業領域廣泛,但不論是哪個領域,要立足於市場,從研發、臨床、專利佈局、到上市,每個階段對於資金的挹注皆有相當程度的需求。而在投資氛圍較為冷淡的時期,該如何活絡生技圈的投資呢?陳播暉認為幫助生技公司與投資方建立「共同語言」相當重要。由於生技產業是具有高度專業導向特性的產業,以致於許多投資人對生技的發展與動向相當陌生,不熟悉與不了解造成了低投資意願的情況,使得成功上市的生技公司,可能依舊沒有充足的資金挹注。為突破這種困境、提升投資熱度,陳播暉連續兩年籌組金融投資參訪團,透過事前的協調與溝通,可讓生技公司更了解投資人所需,避開過於專業的科學技術,從資金規劃、財務需求、公司未來走向與技術潛力等方式著手呈現,讓雙方更有共同語言,也讓潛力公司獲得更多被投資機會,搭建起異業間的橋樑。而生技產業中的「熱門領域」如細胞療法、基因檢測等,雖然容易吸引投資人關注,但真正能獲得資金的關鍵還是公司本身的潛力與營運規劃,因此,他建議生技公司在尋求資金時,可把心力著重在呈現公司的潛力、價值與未來規劃,將更能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大江生醫) 從業務員 到 董事長: 目標 2030年營收2000億


大江生醫營收從1億到80 「少年董仔」林詠翔如何做到? 2019-09-03遠見雜誌  / 林宜潔 攝影 / 蘇義傑 2017年,生技產品代工一哥—大江生醫世代交棒,由林詠翔接下董事長,為台灣企業譜下「傳賢不傳子」佳話。兩年來,大江生醫的業績空前亮眼,未來還要如何再創巔峰? 「一二三四」「左蹲右蹲」「一二三四」「左蹲右蹲」。早上9點鐘,來到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上百位大江生醫員工已身著熱情無比、像賽車手般的紅色制服,配合動感健身音樂,充滿活力地跳著早操。在員工正中間的是兩年前剛升任董事長的林詠翔,他頂著一頭招牌捲髮,跟大家穿著相同制服,配上牛仔褲、球鞋,跳得非常賣力。林詠翔談吐活潑,時不時夾帶幾句台語俚語,帶著爽朗草根氣息,絲毫沒有董事長的架子。

罕見專業經理人接班典範 今年43歲的他,18年前進入大江,從業務員做起,一路參與大江生醫從貿易商轉型進入生技產業,如今已成為台灣生技ODM(原廠委託設計代工)產業龍頭,從面膜、保健食品到功能性飲料統統有。2017年,創立37年的大江生醫首度世代交棒,原任總經理的林詠翔從創辦人楊武男手中接下董事長一職,正式成為「少年董仔」。毫無血緣關係的兩人,為台灣企業寫下一段「傳賢不傳子」的佳話,是罕見以專業經理人接班的範例。外界對楊武男的選擇倍感好奇,經常問他,為什麼選上林詠翔?「他不只很努力,本質也很好,」楊武男強調:「尤其對父母十分孝順。」因此,很早就刻意培養他接班。原來,林詠翔到台北工作這十餘年來,固定每兩週回台中探望父母。三年前,父親生病住院時,林詠翔更是天天一大早搭6點半的高鐵回台中,趕在8點會診前與醫生討論病情,再趕回台北上班。直到今天,平常眉飛色舞的林詠翔,談到不在人世的爸爸,還是會突然無聲哽咽。林詠翔家住台中霧峰,爸爸是鐵工。身為家中長子,最記得就讀大三那年,想參加澳洲遊學團,費用高達88000元,父母拗不過他,只好答應。出門搭機那天,他拖著新買的行李箱經過爸爸身邊,爸爸正蹲在地上焊鐵,沒有搭理他的道別。上車後,爸爸突然以無線電跟他說:「歹勢,剛才沒跟你講再見。」頓時他心裡湧現對父親的感謝,一路哭到機場。那次遊學讓他與不同國籍的人交流,大開眼界,逐漸形塑出自己的世界觀。「回頭來看,我今天在這個位置上,做這些事情,或許跟當時有關係吧,」林詠翔說。深感國際觀對孩子的重要性,近年來他自掏腰包,送員工的孩子出國遊學,每個員工的孩子都能有一次補助機會。今年暑假孩子們去英國,平均每人花費20萬,都是他個人支出。接任董事長以來,林詠翔若說有什麼煩惱,就是需求太旺,成長太快。公司設定的年成長目標只有30%,但年年超標2017年大江年營收才40億,2018年已經超過80億,較前一年成長100%。2019Q1Q2,業績成長率也較前一年同期超過六成,每一季每股盈餘皆超過6元。由於去年營收百分百的成長,獲利大幅上升,去年8月時,大江的股價一度衝破600元大關,成為生技類股股后,僅次於精華。但今年4月起,月成長動能明顯放緩,股價也已下修至300元左右。

敏銳業務鼻 提議代工惹議2017年大江員工才500多人,現在已經1100多人,員工來自18個國家,代工客戶則遍布全球54國,連法國萊雅集團(L'Oréal)及全球最大精品集團LVMH旗下的美妝通路SEPHORA都向大江下單。因此今年上半年,林詠翔「閉關」,不太接受活動邀約,就是為了重整公司管理制度、重寫電腦後台架構等,讓管理能跟上成長的速度。從貿易商起步的大江,如今成為生技產品代工一哥。林詠翔雖非創辦人,但大江能有今天,絕對與他密切相關。原名大江興業的大江生醫,原本從事國際貿易,創辦於1980年。2000年,看上生技業未來前景,開始嘗試轉型。大學就讀植物系、先在藥廠工作過的林詠翔,因為大江開始推生技食品,加入擔任業務員。活潑開朗又嗓門大的林詠翔笑說,起初大江員工很少,辦公室很安靜,「你知道什麼叫紙的聲音嗎?紙輕輕飄落在地上會有聲音的,我一講電話,全公司都在欣賞我講電話。」當時楊武男就注意到這個年輕人了。那時,大江推出「安克留」綠茶膠囊,很不好賣,「當時安克留的營收,連每個月廣告費7萬元都打不平,」楊武男說。有一次林詠翔參觀健康食品的製造工廠,突發靈感,為何大江不能做ODM呢?他認為,大江擅長貿易,知道原料在哪裡,客戶在哪裡,若在自創品牌與ODM間選擇,應該選ODM。建議一出,公司內部吵成一團,最後楊武男拍板:好啦,不然你做做看,死馬當活馬醫。沒想到他賭對了。2003年就做1億生意。之後幾乎每年增加1億,直到2011年幾乎達10億。

「成為神話前,先成為笑話」轉型ODM成功,並未滿足林詠翔旺盛的企圖心,反而讓他望向「更大的餅」。隨著全球大健康市場年年上揚,在公司營收1億的時候,林詠翔就喊出2030年營收2000億的目標。這個目標,即便今天聽來都覺得太大膽,更何況當年?林詠翔只好自我解嘲:「在成為神話之前,必須要先成為笑話。」「後來營收卡在10億上不去,」林詠翔解釋,2010年前後,大江首度面臨數年成長瓶頸。眼看每天陪客戶喝的酒愈來愈多,業績卻沒有跟著成長,他十分沮喪。殘酷的現實是,當時關鍵原料都從國外進口,替代性高,客戶發現別家少1塊錢就跑掉。不想再繼續喝酒應酬的林詠翔,建議公司投入成立研發部門,自己研發配方與原料,才能成為無可取代的代工公司。但林詠翔在2010年首度成立的研發部門,撐不到一年就失敗收場。當時高薪挖來好幾位博士,花了數百萬建立實驗室,但研發人員與內部同仁無法磨合,人走光光,還反過來批評林詠翔:「你們公司沒有決心。」隔年,林詠翔捲土重來,竟再度失敗。「既然雞兔不能同籠,第三次我就去中興大學租實驗室,」中興大學植物系畢業的他,決定回母校找機會。「無三不成禮」的嘗試,換來了甜美的果實。大江2012年於中興大學成立「明日實驗室」,2013年就交出亮眼成績。原本是農業廢棄物的香蕉皮,成功製成「超音波冷萃香蕉皮」(Happy Banana)粉劑,特殊成分具有抗憂鬱效果,創新研發獲得瑞士日內瓦發明展特別獎及金牌等肯定。時至今日,研發自有原料已是大江的DNA,「明日實驗室」更是大江目前旗下九大實驗室的領頭羊,迄今已為公司累積拿回123項全球國際發明獎項。最新產品就是今年5月跟鮮乳坊合作推出的TCI633優酪乳,添加獨家能製造玻尿酸的益生菌,甫上市就話題不斷。「我們研究功能型益生菌已經七年了,最近主流趨勢才走向這裡,」對七年前就慧眼獨具的自己,林詠翔顯然十分滿意。現在,大江每年光研發經費就投入4億多台幣,研發人員有200多位,占員工總數近15,開發新素材更只要半年到兩年。「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標,也很堅持。而且他的意志有強大感染力,會讓你覺得一定可以辦到,」與林詠翔認識兩年多、常私下交流的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觀察,林詠翔是目標導向的人,「他常說要邁向世界第一,不是畫大餅,而是只要他相信,絕對會想辦法做到。」天生硬頸性格,忠實反映在林詠翔堅持台灣製造,以「行業界的賓利」自詡的生產信念。剛踏入生技代工產業時,林詠翔第一次出國到香港參展。客人對產品很感興趣,但一知道是台灣做的,馬上掉頭就走,給他帶來很大的震撼,代表台灣跟保健食品完全沒有畫上等號。「那畫面到現在還是烙印在我心裡,我想消掉它,方法是什麼?不停的做外銷,」林詠翔說。時至今日,除了在大陸設廠供應大陸市場外,大江持續投資台灣,八成出口都是台灣製造。為翻轉國外客戶對台灣的既定印象,大江用最高規格建廠。屏東農科園區的大江面膜廠S11,就以世界最高標準管理。2017年啟用,這座廠通過20種以上工廠認證,是全球第一、也是唯一零碳排放的面膜廠,每年可減排528噸二氧化碳,並獲美國LEED綠建築標章認證。大江學院營運長陳彥任補充說,廠內光是濾水設備與管線,就比一般工廠多出至少兩倍的投資。去年,大江生醫成為首家入選國際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的台灣企業,還受邀於聯合國第24屆氣候高峰會(COP24)論壇,分享節能成果。今年年中,大江斥資8億餘元在屏東農科園區打造的最新自動化倉儲廠剛完工,啟用後將另設置每秒10瓶的功能飲料產線,效率之高,連日本都追不上。去年動土時,印尼工業部總處長也特地來參加,儼然成為東南亞國家朝聖工業4.0的取經模範。「別人面膜的零售價是十幾塊台幣,我代工的面膜出廠價最高可到100塊台幣。」現在大江的定位已是無庸置疑,「大家都知道我是出了名的貴,我們就是行業界的賓利,因為我值得,」林詠翔驕傲說。大江能飛躍成長,願意一起向前衝的團隊,絕對是關鍵。一位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產業資訊組研究員,在招商場合感受到大江生醫業務團隊的積極,讓他感到更特別的是,為了符合不同市場的特性,大江還雇用不同國籍的員工,「是一家活潑的公司,」這位研究員評價。

上下一心 目標印在襪子上 進公司六年的陳彥任也說,「我們同事都很有志氣。公司想要邁向世界第一,他們就會一直精進。」大江員工的生產力高,目前人均產值約900萬~1000萬元。實力直接反映在員工薪資,在相關行業上市櫃公司中,大江生醫薪資比同業高出20%~40%。「我們比較像是邪教團體,組織文化很團結,」林詠翔半開玩笑說。核心幹部5060個人,過去三年幾乎沒有異動。下班後,他經常吆喝員工到家裡吃飯喝酒,聯絡感情或開會。即便是屏東廠區也一樣,年資較長的作業員他幾乎能一一叫出名字。為上下一心,邁向世界第一,林詠翔奇招盡出。他拉起褲管,秀出以紅字繡上營收目標的「大江襪」,引起眾人爭相觀看。「這襪子我有20幾雙,」林詠翔咧嘴大笑說,為提醒員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他讓員工每天穿著營收目標上班。歷經18年打磨,林詠翔要以打死不退的志氣與日漸成熟的眼界,帶著大江繼續前進,實現2030年營收2000億的目標。【本文摘自遠見雜誌9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美國可能通過 11款 生物學名藥 (2014~2024年)


生物藥 今年銷量揚逾20 2019-08-31 13:25聯合晚報 第一金投顧 董座 陳奕光 生物藥引領全世界的生技風潮,全球十大暢銷藥品中有八項為生物製劑,成長趨勢可望持續,今年較去年銷售量成長20.2%,顯示生物藥品對全球藥品市場規模的擴張日益重要。世界製藥巨頭的新藥儲備項目均以生物製劑占大多數為目標。與小分子藥物相比,生物藥更具療效之專一性、副作用更少、臨床開發與核准時間更短、專利保護更全面,因而生物藥的價格平均是傳統化學治療藥物價格的22倍。生物相似藥(生物藥之學名藥)產業近年廣受矚目,因2015~2020年間有多數生物藥之專利到期,且醫療成本的持續增長,迫使市場對具成本效益替代品的關注不斷提高。據Express Scripts Research預估,2014~2024年之間,11款美國可能通過

中醫大新竹附醫院: 2020年引進達文西手臂


中藥智慧化倉儲管理 中醫大新竹附醫全國首創 2019-09-02 11:22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智慧醫療也可以透過產官學研攜手的合作,提升病人的就醫安全和品質!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表示,該院引進全國首創的「中藥智慧化倉儲管理系統」,只要藥師刷中藥處方箋上的條碼,正確的藥櫃LED燈號就會出現提示訊號,讓病人的用藥安全更加有保障。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主辦「智慧醫療的現在與未來」論壇,以智慧醫療為主軸,攜手產官學研掌握連結在地醫療發展契機,邀請中醫大新竹附醫院長陳自諒,以「中醫大新竹附醫邁向智慧醫院」為主題,分享「智慧化中藥和西藥庫房倉儲管理系統」,並且規劃明年引進達文西手臂。陳自諒表示,該院為智慧醫院,有全國首創「中藥智慧化倉儲管理系統」,只要藥師刷中藥處方箋上的條碼,正確的藥櫃LED燈號就會出現提示訊號,讓病人的用藥安全更加有保障,這套系統也具有藥品存量的管理功能,並且每日提醒需要回補藥品的數量! 不只中藥環境智慧化,西藥庫倉儲管理1200多種的品項,也啟動智慧化的管理概念,透過電子標籤指引藥師藥品存放的位置和庫存的效期管理,盤點庫存量,有效縮短作業時間。智慧化的中藥與西藥作業模式不僅節省人力,讓藥品調劑更精確,也縮短病患等候領藥時間。陳自諒也說,他常比喻手術1.0 是傳統的開場剖肚,手術2.03D腹腔鏡手術,手術3.0就是達文西手術,該院規畫明年引進達文西手臂,透過微創來協助進行複雜手術,讓病人更安全。竹科管理局長王永壯表示,科學園區是科技重鎮,希望多與醫院合作,引領廠商研發高階醫療器材、新藥疫苗、特色醫療服務,以推動產業發展,尤其向更高端的智慧醫療領域拓展競爭力,進一步打造生技產業為兆元產業而持續努力。

2019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會議: 發展智慧農業


BTC登場 聚焦生技與科技跨域創新五議題 20190903日【記者李明珊/台北報導】2019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大會於今93日至5日為期三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正式召開,以「完善產業生態系,建構國際競爭力」為主軸,展開「趨勢未來、跨域創新、法規布局、資金動能、國際鏈結」五大議題的引言及交流討論,並首次導入線上直播,讓重視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各界人士有機會獲取第一手資訊,擴散外溢效益,活絡產業。 BTC今年的會議聚焦「跨域結合」產生的新興科技生態,帶動跨業合作、引領產業創新,並順應數位轉型的浪潮,推動我國生醫邁向數位、精準及智慧醫療等領域發展,塑造典範轉移。事實上,台灣具有全球最好的健保系統,在醫療水準、創新、資訊硬體製造等方面皆獲國際肯定,透過這些優勢的資通訊技術及醫療大數據,結合AI軟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前瞻應用,台灣有機會在全球的生技產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會議從「全球趨勢 願景未來」拉開序幕,由吳政忠政委開場,引言全球科技的發展趨勢,並強調科技產業與創新發展的關聯性,未來十年,將把〝人〞跟〝物〞串連在一起,除了物聯網外,將構成人聯網;BTC委員-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以「重視基礎研究,開創廣闊未來」為題,期盼呼籲大家重視基礎研究的發展。廖俊智開場引用了比爾蓋茲的一句話:「大部分人們都高估了一年內能達成的事,但通常低估了十年能達成的事。」廖俊智更引用胡適的話表示,「從今後要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呼籲大家要重視基礎研究,將眼光放長遠。本次會議特別邀請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等科技產業專家,從科技界接生醫連結新藍海及人才培育,導引產業新思維;更請唐鳳政委就資通安全與自主權,探討我國產業發展的挑戰與機會。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生衛醫農組組主任劉祖惠則會總報告了政府的「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成果與方向」,她表示去年台灣生醫營業額5,148億元,年成長率達5.6%。睽違四年,本次會議再次導入「農業」議題,研討台灣發展智慧農業的利基以及拓展海外商機的策略模式等;並新增「國際鏈結」議題以強化台灣全球能見度作為努力標的,邀請跨國企業代表包括美時製藥總經理Petar Vazharov、禮來公司副總裁Nicolas Chemali等人,從國際的觀點提出我國切入全球市場的契機;也邀請美國天普大學副校長戴海龍分享以培育國際人才打底充實競爭力。行政院積極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期望藉由本次BTC委員、引言專家、產政學研醫代表等的深入研析與腦力激盪,多層次討論收斂以凝聚共識,提引未來生醫發展戰略;並強化跨部會整合,攜手國內各界業者,打造一個融合的新興生態系,共創產業新格局與新價值,提升台灣在生技醫療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豬瘟疫情) 凝血劑API恐缺貨


中國豬瘟疫情擴散 全球抗凝血藥物恐缺貨 2019-08-31〔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非洲豬瘟疫情肆虐,豬隻大量因病死亡或遭撲殺,影響不僅只於肉品,甚至全世界其它產業也會受到影響,如美國衛生系統藥師協會(ASHP)示警,美國甚至全世界的抗凝血藥物,可能會因為大量使用中國豬隻提煉的原料而導致供給危機。《彭博》報導,抗凝血劑是心臟病患者的重要藥物,主要用來避免血栓發生,由於部分抗凝血劑原料主要由豬腸所提煉,ASHP表示,德國藥廠「費森尤斯」(Fresenius)已經示警,由於中國豬瘟情勢的影響,可能會在未來某段時間出現原料供給緊張,因此相關藥物的供應將受限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則強調,目前抗凝血藥物「整體」供給充足,但也承認部份原料有短缺狀況,而FDA持續關注中;FDA目前點名「百特」(Baxter International)及輝瑞(Pfizer)子公司「赫士睿」(Hospira)的抗凝血藥物原料出現短缺,但2間藥廠不願意承認是否與中國豬瘟有關。費森尤斯則稱多數抗凝血原料來自歐洲及南美,不過也看到了其它藥廠供給短缺而造成的需求成長。美國抗凝血藥物供給短缺的問題已持續許久,主因是2008年百特在中國的藥廠發生汙染事件,導致約200名患者死亡,使美國審查外國製造的藥物更加嚴格,而現在業內人士擔憂由於中國豬瘟疫情影響,短缺問題可能會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