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January 9, 2020

新生兒開放性動脈導管: 心導管微創關閉技術

早產兒呼吸急促又喘 動脈導管恐未閉合 20191224日【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每個嬰兒的動脈導管在出生時是開放的,若出生後持續沒有關閉,就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PDA)。有此症狀的新生兒,占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5%10%,女性是男性的2倍,其中又以「早產兒」發生率為足月兒的4倍,可高至千分之四。黃太太懷有雙胞胎,33周時早產,兄弟出生時體重僅19001800公克,肺部尚未發育成熟,加上「開放性動脈導管」,逐漸有心雜音,伴隨呼吸急促、呼吸喘、心臟擴大、肺壓高、三尖辦及二尖辦等嚴重逆流,心臟擴大等「心臟衰竭」的現象。經中山附醫小兒心臟科郭業文醫師反覆內科用藥,及強心劑、地高辛,利尿劑等多種藥物治療仍無效,且體重發育停滯。在仔細評估後,醫師決定讓出生2週、3週大的早產兒進行心導管手術治療。郭醫師表示,手術後,雙胞胎體重有明顯進步,目前追蹤至4個月大,體重分別增加至6公斤和5公斤,接近一般正常嬰兒的體重。郭醫師表示,動脈導管是一條連接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的血管,是胎兒在母親子宮內,進行胎兒循環所需的重要捷徑之一。胎兒只能依賴母親的血液循環,經由動脈導管,將氧氣及營養輸送到胎兒全身的體循環中。開放性動脈導管的發生率和母親懷孕週數、嬰兒的出生體重成反比。越提早誕生、出生體重越輕的寶寶,發生率就越高。在懷孕週數32週以上的早產兒,有20%PDA;懷孕週數28週以下的早產兒,卻有高達60%PDA。而開放性動脈導管在出生體重小於2500公克的新生兒,發生率有30%;出生體重小於1750公克的發生率為45%;出生體重小於10001200公克的發生率為70 - 80%。因開放性動脈導管而導致充血性心衰竭的早產兒當中,出生體重小於1750公克的發生率為15%;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的發生率更高逹40 50%。開放性動脈導管不僅容易引起心衰竭,還有其它嚴重的合併症,如肺高壓和肺出血等。郭醫師表示,過去治療唯一方法是開刀,由左後側開胸進行動脈導管綁紮手術,但傷口面積較大,嬰兒術後疼痛、且留下疤痕。目前則是以「心導管微創關閉技術」進行治療,是早產兒儘早治療的另一選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