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February 11, 2020

北榮 開發AI腦轉移瘤DeepMets:已申請FDA核准中

台灣醫療奇蹟/AI輔助診斷 精準揪出腦轉移瘤 陳佳佳 20200202 AI成為各行各業顯學的時代,台北榮總放射線部部主任郭萬祐已成功把AI從實驗室帶到醫院臨床,輔助診斷腦轉移瘤,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開發的「DeepMets」系統,在不到30秒的時間,就能在MRI影像上圈選腫瘤區域,協助醫師做出診斷,大大縮短患者等候影像檢查報告的時間。不到30秒完成 準確率86%肺癌很容易轉移到腦部,必須進行腦部影像檢查,過去對於腦部腫瘤的偵測,醫師得自己手動在MRI影像上圈選、標註腫瘤的區域,看腫瘤大小、形狀,一顆腫瘤可能需要510張影像,往往一個患者頭部裡有45顆腫瘤很平常,得花去更多時間。接著再製作報告,因此患者做完影像檢查後,按照醫院正常流程,等個57天才能知道檢查結果是稀鬆平常。如今藉由DeepMets協助,幫助圈選、估算腫瘤大小,患者做完檢查後,就能得知影像檢查結果。郭萬祐主任說,及早知道結果,不僅得以趕緊設定治療方針,患者也可以免除苦等的焦慮。不僅僅是縮短診斷時間,依據對1029個病人、4005個病灶「訓練」過的AI輔助診斷,敏感度達到96%,也就是100個病灶,96個可以被辨別出來;準確度很高,達到86%

未來將應用在青光眼上 AI不會罷工,晚上12點時也不會累」,郭萬祐主任表示,有AI的輔助診斷,這不但是省掉病人的焦慮,能夠加速醫院的流程,也就能節省醫院的成本,提升醫院的競爭力。但是他也感性的說,「就像家裡可能有好幾個外勞當幫手,但是媽媽只有一個」,人工智慧要有人性關懷,醫師的角色還是不可或缺。郭萬祐主任說,DeepMets已向美國FDA申請核准中,但他相信AI輔助診斷腦轉移瘤已開出一條路,相同作法可以適用在其他疾病,而北榮目前也有心房顫動,脊椎骨折等AI輔助門診,未來還會應用在青光眼上,讓醫療科技的演進不再只是實驗室裡遙不可及的理想。

郭萬祐打造DeepMets 為醫療現場帶來新契機 1993年北榮啟用加馬刀後,郭萬祐主任正好自瑞典取得學位歸國,帶著在瑞典取經加馬刀放射手術的經驗,帶領北榮團隊創造治療佳績。郭萬祐主任也是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頒發的榮譽院士,來自亞洲國家的放射科醫師能獲此殊榮相當不易,2018年更爭取到第21屆世界神經放射線學會在台北舉行的主辦權,在醫學舞台「看見台灣」,他並當選世界神經放射線醫學會聯盟(WFNRS)主席。雖然早已是有一身絕世本領的一代宗師,但AI的運用浪潮,讓郭萬祐主任發掘輔助複雜醫學影像診斷,改變醫療現場的新契機,讓上乘武功更臻於化境。從選題、收集資料到演算法建立等過程,要讓AI變得更聰明,正巧北榮過去30年為了加馬刀放射手術,必須精準標註腫瘤大小及位置,所建立的影像成為發展AI的最佳資料庫,成功打造了DeepMets,如今已應用到腦轉移瘤的影像診斷。郭萬祐形容,自己就像是「去少林寺習得一身武功後闖天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