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December 17, 2020

新冠臨床失敗: AZ治療自體免疫BTK抑制劑Calquence (phase II)/ Novartis Canakinumab(phase III)

中裕、國鼎、生華科、逸達股價驚漲驚跌...台灣生技概念股發光機會? 2020-12-04 作者: 饒秀珍全球新冠疫情持續惡化,住院與死亡人數激增,再加上秋冬季節天氣轉冷病毒感染與傳播力大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前局長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在11月初提出警示,12月分將是最艱難的1個月。幸好,11月輝瑞與BioNTech發表疫苗BNT162b2 3期最終數據,有效率高達95%;而 ModernamRNA-1273期中數據也有94.5%。臨床試驗數據出乎意料得好,的確讓大家鬆了一口氣。不過,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佛奇(Anthony Fauci)表示,臨床試驗在7月末開始啟動,疫苗保護力有效期限並不確定。同時,現階段研發的新冠疫苗並不是阻止病毒的感染,而是防止發生嚴重病症的產生,下一個階段的疫苗才是防止病毒的感染。

信心不足 接種疫苗意願低 最須關注的是,至少必須要有70%85%的人口透過感染或接種疫苗,才能產生群體免疫。以疫苗來說,雖然在12月有機會取得FDA緊急使用授權(EUA),但有限的產量僅能供少數人接種,而最大問題是由於民眾對短期研發疫苗的信心不足,市調顯示,美國人大約只有58%願意接種疫苗,而其中有70%更表示,要等待9個月以上才願意接種疫苗。由於短期內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不如大家的高預期,現在還是必須聚焦在新冠治療藥物上,只是這些無論是舊藥新用,還是新研發的藥物也都遭遇到問題。在疫情爆發初期曾大紅大紫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療程高達7萬美元,吉利德董事長奧德(Daniel O'Day)還說該藥無法治癒新冠肺炎;但在無藥可醫之下,無論是台灣或日本都還是積極搶藥,日本更在57日特例批准使用瑞德西韋治療重症患者。8月美國FDA正式擴大了瑞德西韋緊急使用授權的範圍,從原先僅治療重症患者,擴大至不論疾病嚴重程度均適用此一藥物治療。不過,10月世衛組織(WHO)的臨床試驗中期結果顯示,瑞德西韋無法顯著影響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率或降低患者對氧氣的依賴,同時也不會影響住院時間。只是市場對治療藥物的需求殷切,對治療新冠肺炎沒有顯著效益的瑞德西韋,上季也為吉利德帶進超過250億元台幣的銷售。

治療藥物 連傳臨床失敗瑞德西韋從全球的高期望,到被WHO宣布無法顯著治療新冠,也讓大家對能夠結合病毒辨識宿主細胞位置,進而抑制病毒感染的抗體藥物寄以新希望。雖然抗體有量產和成本高昂的問題,也不是人人都用得起,但研發早在今年3月就啟動了。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BARDA)與美國再生元製藥(Regeneron)合作,更贊助八○%的研發與製造來開發多種單株抗體,期望這些抗體可以被單獨或組合使用於治療新冠肺炎。該藥還曾因美國總統川普染疫住院成為首選藥而聲名大譟,並帶動公司股價上漲。再生元的科學家從成千上萬種抗體中選出兩種最能有效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組成名為REGN-COV2的抗體物。該公司宣稱這項抗體雞尾酒療法具有預防和治療感染的潛力,的確令市場興奮。6月,再生元宣布啟動首批人體臨床試驗,9月也宣布抗體雞尾酒REGN-COV2 1/2/3期臨床第1批數據,顯示該藥可以減少病毒載量,並減輕了非住院患者症狀,同時REGN-COV2還顯示出可減少就診次數,市場更信誓旦旦認為該藥有機會在秋天上市。禮來(Eli Lilly & Co.)大藥廠在8月也宣布,從美國第1位康復的患者血液樣本中,發現並研發出可以阻止病毒附著和進入人體細胞,從而中和病毒、預防和治療的藥物LY-CoV555,並隨即啟動3期試驗。

台灣4家廠商 動作也不慢不幸,兩家大藥廠的抗體藥物10月都傳出部分臨床暫停的惡訊。獨立數據監視委員會(IDMC)對再生元提出因「安全性訊息」與風險/效益評估不大,應等待現有參與者的數據都收集、分析完成後,再考慮是否重新啟動臨床。同一週,禮來大藥廠也表示,基於安全考慮,由美國政府資助的新冠病毒抗體治療臨床試驗已暫停。接者,阿斯利康大廠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的BTK抑制劑Calquence,也無法增加新冠患者存活而宣布2期臨床失敗;諾華的Canakinumab 3期臨床試驗的期中分析,也無法提高新冠病患存活率。全球治療藥物都還在早期或是後期臨床試驗面臨暫停或是失敗,這是否給了台灣新冠治療藥物研發一個新的機會?投資人可以密切追蹤分別處在申請臨床試驗、進入2期臨床和即將進入2/3期臨床試驗的4家公司—中裕、國鼎、生華科和逸達。處於最早期的中裕,今年8月取得哥倫比亞大學何大一團隊從住院重症病體內分離出9個抗體的其中1,代號為2143的單株抗體;預計20214月進入臨床1/2期試驗,期望年底完成美國FDA的緊急使用授權。10月底,公司公告顯示才剛向FDA申請Pre-IND,後續還需要觀察臨床試驗的設計內涵和啟動時間。 國鼎的小分子新藥Antroquinonol Hocena),早在6月獲FDA核准執行隨機、雙盲有安慰劑對照體的2期臨床試驗(IND),用以治療住院的中輕度新冠肺炎病患。該臨床試驗設計預計招募174人,治療主要指標為第14天存活且無呼吸衰竭患者比例。10月公告2期臨床試驗已完成第1位病患之收治,現在先必須觀察收案速度。生華科新藥SilmitasertibCX-4945),與美國最大醫療系統之一的BannerHealth 新冠醫療團隊的合作,已於10月底正式向美國FDA送件申請Silmitasertib用於新冠肺炎2期人體臨床試驗。該設計採開放性、隨機之雙臂並以標準療法與支持性療法為對照組規畫,預計收治40人。另外與合作夥伴美國喬治亞州先進研究和教育中心醫療機構向FDA申請2期人體臨床試驗正式獲准執行,預計收案20人。收案的速度也是關鍵觀察指標,同時是屬於開放型試驗,是否隨時會傳出治療成果,也是投資人可以密切追蹤。至於剛公告FP-00112000萬美元授權給中國,同時明年第1季有機會完成美國授權的逸達,在新冠治療也沒缺席。今年8月已向美國FDA申請FP-025之臨床試驗前諮詢會議,以確認FP-025進入新冠臨床試驗。在與FDA討論後,為加速臨床試驗結果,預計在今年第4季會正式向FDA遞送新冠肺炎2/3期臨床試驗申請,預計最快可以在2021年第1季開始進行病患收案,順利的話,2021年第2季即可完成2期的收案準備進入3期。

吉利德股價起伏 投資殷鑑此外,台灣研發新冠疫苗的1期臨床數據,也有機會在月底或12月中發表部分數據。屆時,如果衛福部同意將隨即進入2期臨床試驗,雖然還不知效果,投資人可以追蹤對股價的激勵。國際疫情未歇,新冠肺炎病毒詭譎多變,雖說疫苗臨床試驗有了很好成果,現在最大挑戰是分發與施打意願;此外,治療藥物也遇到大廠臨床失敗或是治療效果不佳的困難。以治療藥物瑞德西韋來說,研發公司吉利德的股價也隨著臨床數據起落,最終在WHO表示該藥對治療無顯著效益下,股價跌落今年新低,這對投資人來說是一個警訊。投資人必須謹記上述國際大廠研發的歷程以及對股價的影響,同樣必須緊盯台灣公司公告或是國外研究報告,以了解每一階段的發展。興奮之餘必須謹慎,如果遇到波折也可能隨時再起,再三確認來檢視手中持股的價值。台灣研發新冠治療藥物的公司,可說是在沒有政府資金協助下,獨自在全球市場與國際大咖競爭;如果數據足以與國際競爭,相信對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將是一大激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