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March 26, 2020

喬山 布局 醫療器材: 併購60%股權 (日本富士醫療器)

喬山併富士醫療器 達陣 2020-03-14 00:42 經濟日報 /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喬山健康科技(1736)以62.4億日圓(約新台幣18億元)收購日本富士醫療器公司60%股權案,昨(13)日正式完成股權交割,即日起富士醫療器將併入喬山集團合併認列營收。喬山董事會於去年12月中通過收購日本朝日集團旗下富士醫療器60%股權,昨天完成股權交割,正式納入集團體系,喬山集團與朝日集團將攜手合作,透過橫向整合,將「FUJIIRYOKI」品牌推向世界舞台。喬山總經理羅光廷表示,據估算健身器材全球市場規模約55億美元,而按摩椅市場亦有51億美元。從全球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按摩器材產業穩定增長,近十年市場規模增速約8%10%,極具潛力。尤其,健身器材與按摩椅的銷售通路具有高度重疊性,未來可透過喬山旗下32家行銷子公司,及現有銷售通路進行按摩椅販售,發揮最大綜效,進一步拓展健康事業版圖。羅光廷說,健身器材與按摩椅的銷售通路有很高的重疊性,目前富士醫療器在海外營收占比不高,相對於喬山旗下健身器材品牌深耕全球,兩者的強項互相整合,可發揮最大綜效,進一步拓展健康事業版圖。法人指出,喬山今年營運有兩大成長動能,首先為收購日本富士醫療器公司,今年開始貢獻營收,目前富士醫療器年營收約60億元;二是成功打入美國大型連鎖健身房供應鏈,預期今年起訂單可持續放大。喬山自結2月合併營收16.0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創同期新高;累計前二月合併營收32.14億元、年減3.5%。目前客戶訂單需求並無明顯變化,而隨著富士醫療器營收合併認列,預期對第1季業績成長將有正面助益。羅光廷強調,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但喬山全球倉庫備有安全庫存,大陸工廠也已已復工,且喬山垂直整合度高,各地製造廠生產不太受到影響,器材的供應無虞。另一方面,這次肺炎疫情事件,預期會再度提升人類對於健康的注意,有助於健康相關產業的成長,加上喬山今年新產品上市展望佳,以及越南新廠投產後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公司對今年營運仍維持正向看法。

新冠新藥開發 瑞德西韋: 台耀 可量產供約2萬名病患

抗疫藥開發 中研院 國衛院 醫院聯盟互別苗頭 04:102020/03/14 中國時報 李侑珊、陳志祥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中研院與國衛院大動作投入藥品瑞德西韋合成,並傾力研發快篩試劑與疫苗,陽明大學則攜手交通大學與台北榮總,共同開發抗病毒藥物,更豪語盼能量產,國內各大醫研單位積極研發競逐互別苗頭,爭搶表現意味十足。 這次防疫過程,醫研單位主攻方向,分別是製藥、研發疫苗與快篩試劑。製藥重點藥物當屬瑞德西韋,中研院打頭陣,由院長廖俊智召開記者會,強調僅兩周便成功合成百毫克藥物,純度達97%。陽明大學、交大與台北榮總共組防疫聯盟,並與心悅生醫、台耀化學兩家生技公司合作其中台耀化學評估具備自製瑞德西韋潛力,只要完成授權,便投入量產,預估每月可提供約2萬名病患的治療需求。陽明大學副校長康照洲提到,目前中研院與國衛院研發的瑞德西韋僅是少量,藥物要量產仰賴藥廠生產,透過產學合作方式,最後可能採取台美藥廠委託製造的方式,讓台灣藥廠成為代工廠,加速藥品推出。快篩試劑部分,國衛院利用抗SARS病毒抗體為基礎,挑選可辨識新冠病毒的抗體,19天便研發出來,預計3月底公布檢驗試劑開發結果,之後透過技轉廠商、人體實驗,最遲年底前可使用。中研院也研發新冠病毒專用快篩試劑,檢測時間可從目前核酸檢驗方式約需4小時,縮短至1520分鐘,若能在34個月內量產,可快速提升檢疫需求。至於疫苗,國衛院正進行重組病毒疫苗、DNA疫苗與次單元疫苗。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說,6月初應可選定最佳候選疫苗,接著完成毒理研究、動物實驗,不過臨床實驗至少花費1年。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胡哲銘指出,醫藥研發成本,需要非常龐大的經費,院方雖積極爭取政府補助,但以目前情況來說,使用的都是來自院內經費,「速度已超過世界級的研究」。

林榮錦: 2025年 聚焦 公司市值250億以上 (沒有就清理掉)

砍九成產線反搶下七成市佔率!林榮錦三招讓瀕臨破產老藥廠翻身百億企業 天下雜誌694 李妍潔 2020-03-23 成立近61年的晟德大藥廠,1998年一度面臨破產危機,在董事長林榮錦的重整下,老藥廠起死回生,攻下七成市佔,更讓營收一路衝破200。他是如何讓老藥廠成功轉型?1998年,林榮錦接手已成立39年即將面臨破產的晟德大藥廠,重新策略定位,大刀砍掉九成產品線,只聚焦在處方箋的水劑,在10年內轉型成台灣水劑藥品廠龍頭,高峰時市佔率突破70%2008年,林榮錦再度帶領晟德轉型為「生物科技工業銀行」,透過併購與策略投資,提前達成五年內市值百億的目標。掌舵晟德,林榮錦將目光放在五年後,擘劃長遠佈局,採取經營「最適當化」原則,釐清企業定位與目標。以「減法」刪除沒競爭力的產品線,集中火力發展重點產品,讓公司轉虧為盈。同時間,林榮錦靈活運用併購手法,買進一家家生技公司,整頓後股票上市2014年,晟德併購澳優乳業後,林榮錦改造這家嬰兒配方奶公司,成為晟德集團的金雞母。在中國中信銀行與農業基金希望入股時,卻也不戀棧地出售部份持股,將最大股東位置交給新金主。「他的著眼點都是資產配置,」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暨董事長黃日燦強調,林榮錦常在企業發展到頂峰時,毫不戀棧地該退則退,在對的時間點俐落「斷捨離」,積極開拓下一個目標。黃日燦觀察,台灣很多成功的企業都是做代工出身的,有著埋頭苦幹的特質,常自我設限在既有框架而看不見下一步。但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看後天」,看了後天就知道明天該做什麼,也會知道今天如何預做轉變。林榮錦如何掌握局勢、「看見後天」?又如何不斷讓企業「適當化」?率領一度面臨破產危機的傳統藥廠蛻變重生,走向跨領域的創新路。

以下是黃日燦(簡稱問)與林榮錦(簡稱答)對談的精彩摘錄:

問:你在1998年接手經營晟德時,它還是傳統藥廠。你進去以後做了一個大調整,把晟德變成一家專業水劑公司,而且接下來幾年一路翻轉,出現許多拐點。最近幾年,你打算把晟德轉型「生技工業銀行」,從一個非常傳統的藥劑公司,到最前瞻的生技工業銀行,這過程中,你做對什麼?做錯什麼?答:大家都在講「最適當化者生存」,但當企業處於不同環境,面對不同市場和定位時,「適當化」都要重新定義。在我接手前,晟德經營30幾年,原本活得很好,為什麼會突然在1998年面臨破產?因為前30年台灣製藥業競爭不劇烈,而且標準較低,晟德能存活30幾年,是整體環境給的機會。

拐點一:砍產線,讓目標明確 但是後來台灣製藥界為了跟世界接軌,例如去取得GMP認證(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整個台灣花在醫療的錢就愈來愈少。資源減少帶來了競爭,「適當化」的問題也來了。大家都認為業績要增加,所以藥廠都競逐成長,讓產品愈來愈多,想說「加減賺」,但加減賺造成「複雜化」。當你什麼都要,複雜化跟經濟規模的適當化就起衝突,結果公司產品愈來愈多,多到後來已經失控。接手晟德後,我先釐清誰是競爭者、要進入哪個領域。當時我給晟德的定位是,我們要進入一個沒有人的領域,雖然那時營業額很小,大約8000萬元,而且一年現金流虧損約3000萬。我學藥出身,很清楚藥廠的資本支出,只要取得最難的GMP後問題就不大了,後續變動成本在藥廠適當化後,現金流就不可怕了。所以當時就把晟德定位只要做水劑就好,讓一切單純化、目標明確,也因此讓我們成為台灣處方用藥的水劑之王。

問:你決定大砍產品線時,如何說服大股東?答:從我開始重整晟德、聚焦水劑產品6個月後,公司業績從8000萬降到剩45000萬,董事們開始緊張了,他們不知道,我們要先蹲下後才能再跳高。到了年底,業績回升到約8000萬,因為我把原本110個品項降到只剩10個,讓公司聚焦在將這10個品項做好,進入標準化和自動化,這改變了生產效率和成本結構,也強化了現金流。到了大概2008年,公司營收大約是46億元,當時台灣兒童的處方用藥中,10張處方用藥大概56張都是我的產品,可是台灣也才兩千多萬人,而且小孩也不多,於是我們就開始做老人用藥,慢慢增加方便吞嚥的水劑藥。因為台灣藥價比較低,加上我的產品已經佔了市場五到六成,所以我開始想公司未來怎麼辦。

拐點二:發展生技工業銀行  問:一開始你很勇敢,把晟德的業務「切」到只剩水劑,但你不是亂切,因為你會預想5年後的樣貌。接下來,水劑市場到了極限,你開始去探尋,思考哪裡有競爭力。最後,你認為自己有投資經驗,找幾個人就可以掌握轉型「生技工業銀行」的方向,這一次轉型遇到哪些經營困境?答:我的運氣很好,2007年台灣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吹起生技東風。我投第一個案子時,就把晟德定位為「生物科技工業銀行」,我認為這樣才能接觸到各種公司的人才,而不會一直受限。但是因為晟德在適當化之後,整個企業文化DNA已經太深了,不容易改變。當時我旗下大部份的公司都能IPO,我等於在進行生技投資,大概用四到六人就可以管理好這些公司。到了201314年,我發覺台灣的生技產業有泡沫化跡象。當時很多人找我投資,但估值都高得很可怕,我第一直覺是產業出現泡沫化。剛好這時候智擎也上市成功,智擎的總收入10億美元,估值接近300億台幣,我就想,為何不剛好把它處理掉呢?

問:在那種氛圍中,很多人會捨不得走下來,因為300億可能會變600億,但你居然能在「催上去」之後見好就收!答:2014年,我發現晟德的市值雖大,但幾乎都是股票,現金不多,我覺得這樣的現金流跟資產配置有風險,因此我想找現金流較強的公司來幫我們。

拐點三 :跨足乳業,佈局全球 當時正好香港做嬰兒配方奶的澳優乳業復牌成功,找我去幫忙。我做過荷蘭皇家菲仕蘭的My Boy台灣區總代理,也曾是將嬰兒配方奶的銷售通路,從量販店轉移到藥房和母嬰店的推手之一,所以我很清楚這套商業模式。當時我發現澳優乳業的現金流很強,就在香港找最大股東直接把它買下來,重新幫澳優乳業對焦,包括在中國跟全球的市場佈局、企業定位與策略,還有未來5年、10年的願景和使命。我還創立了企業內部虛擬的「澳優大學」,把各部門的知識數位化、快速培養人才,調整好企業的DNA。把澳優的品牌梳理清楚後,大家就群狼奔馳,業績持續成長,股票市值也變高。

問:你的著眼點在企業策略、定位跟資產配置,進去一家公司後就是把它最適當化,需要併購就併購、需要切割就切割、需要調整就調整。等做完這些,成績出來了,你也不會戀棧,跟李嘉誠講的一樣:成功的企業家千萬不能跟自己的企業戀愛。股票該換鈔票時就換,該投資股票時就投資。答:我會跟使命戀愛,因為做這件事就是快樂嘛!

看準時機,找下個東風問:你還有投資其他公司,也經過很多轉折,那你的下一步是什麼?答:雖然我自己投資的公司定位都很清晰,可是過一陣子會發現,整個世界跟產業的局勢又變了,如果企業或CEO不懂因應環境重新定位,通常會出問題。以生技產業為例,現在健康經濟學高度抬頭,整個產業變化很大,未來商業模式絕對不一樣,如果企業在對的時間點不懂得快速轉變自我,真的會完蛋。要先想未來510年環境會變怎樣,像AI醫療、細胞治療等。如果情況比較困難,我會自己回鍋做總經理或CEO,把企業策略跟理念梳理清楚後,再慢慢退下來。

問:未來5年,晟德會怎樣?答: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必須思考下一步要什麼。我目前聚焦在幾間有非常高全球進入障礙的公司,假如不是全球性投資,我大概會把它們整併掉。目前我打算把手上的投資案整併成幾個大的。希望2025年時,我聚焦的那78家公司市值能到250億以上,沒有的話我就會清理掉。一般來說,企業發展到頂峰時,就必須思考如何再定位,假如產業發展已經進入「勢頭」階段,就該 跳到下一個東風。

复宏漢霖收取6.92億美元: 授予印尼KG Bio東南亞10國權利 (抗PD-1單抗&聯合療法)

重磅品種即將進入全面收穫期 創新成撬動复宏漢霖估值的下一個支點 2020.03.24 重磅生物藥持續發力,臨床在研進展順利,創新研究百花齊放,复宏漢霖(02696.HK)出色的商業化與創新能力最終被2019年亮眼的成就所驗證。323日,复宏漢霖公佈了其2019年年報。財報顯示,隨著中國首個生物類似藥——漢利康上市銷售的不斷推進,截至201912月末,公司營業總收入達9,090萬元,同比增長1125%;公司當期確認研發開支達到14.07億元,同比增長44.66% 身為中國生物藥研發領域的領頭羊,复宏漢霖一直擔負著業界和資本市場的雙重期待。如今,創新研發成果的不斷湧現以及商業化實力的不斷攀升,賦予了公司以更高的價值,讓其估值區間有了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創新:撬起估值的下一個支點 了解生物藥公司的投資價值與升值潛力,最重要的便是把握公司估值邏輯的核心——創新。在研判生物藥公司未來發展走向的指標上,創新比利潤更重要。如若公司能夠擁有強大的創新實力,自然也就具有充分的投資前景。作為國際化的創新生物醫藥公司,复宏漢霖豐富的創新研發管線、自有的創新性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平台、創新性生產技術以及全面的國際化佈局便是衡量其投資價值的重要標尺。與很多行業一樣,生物藥研發最後必須落實到產品上,而豐富的創新研發管線正是複宏漢霖內在價值的集中體現。在可商業化的重磅生物藥領域,除了已獲批上市的漢利康,HLX03(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與HLX02(注射用曲妥珠單抗)也已先後獲國家藥監局新藥上市申請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值得關注的是,复宏漢霖率先走出國門,HLX02現已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上市申請受理,成為國內首個到歐盟報產的生物類似藥。根據最新消息,HLX02目前已通過EMA GCP核查,GMP現場核查也已完成並按照既定計劃向前推進。此外,HLX04(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已經完成3期臨床試驗病人入組,正籌備向國家藥監局遞交新藥上市申請。這三大產品均為全球範圍內市場規模超60億美元的重磅品種,意味著复宏漢霖可商業化重磅藥物即將全面進入收穫期。重磅品種即將進入全面收穫期 創新成撬動复宏漢霖估值的下一個支點 除了這4款商業化階段產品,复宏漢霖的臨床在研以及臨床前創新研究領域還有10個產品、8個聯合治療方案同步在全球範圍內開展20多項臨床試驗。從靶點來看,复宏漢霖目前涉獵的靶點有CD20VEGFEGFRVEGFR2PD-1PD-L1HER2c-MetDRCTLA-4CD73CD47CD27以及OX40等。近日,复宏漢霖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創新型抗c-MET單抗HLX55用於對標準治療耐藥的晚期實體瘤患者的1期臨床研究(HLX55-001)已在中國台灣完成首例患者給藥。c-MET靶向治療手段有望為c-MET異常激活驅動的腫瘤患者以及因c-MET異常激活而出現獲得性耐藥的腫瘤患者帶來更加精準有效、便於聯合的治療選擇。這類患者的巨大治療需求亟待滿足,但目前全球尚未有c-MET特異性抑製劑獲批上市,HLX55有望成為同類首款抗c-MET單抗。值得注意的是,包括c-MET靶點在內,复宏漢霖產品管線覆蓋的靶點大多為市場前景廣闊的熱門靶點或對應國際知名的創新藥大品種,在國內有望具備30-60億元及以上的銷售峰值潛力。這也就意味著這些藥物一旦落地,將為公司的業績帶來極大提升。可見,复宏漢霖在臨床在研領域緊貼全球最前沿的治療方向,選取最具臨床價值的領域開展研究且多為生物創新藥品類,充分體現出公司研發「創新高效」的特點。 之所以能擁有高質高量的研發儲備,得益於復宏漢霖在創新性抗體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等方面掌握了許多業界領先的技術,在單抗前期篩選、細胞株開發、細胞培養工藝研究到下游蛋白純化、製劑開發、生產規模放大等過程中均建立起了創新所需的核心平台和能力,例如噬菌體表達文庫、抗體工程、雙特異性抗體技術平台、體外及體內藥效學評估體系、質量分析及結構確證的方法開發、產品生產工藝開發以及GMP中試生產等。复宏漢霖現已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平台,依託於這樣的一體化創新「引擎」,公司即能高效地開發創新型生物藥產品,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型PD-1單抗HLX10已相繼獲得美國、中國台灣及中國大陸的臨床試驗批准,單藥現已進入II期臨床試驗階段,有望憑藉針對MSI-H/dMMR(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錯配修復缺陷)實體瘤的2期研究於2020年底/2021年初申報上市。在全產業鏈平台的推動下,公司已陸續就HLX10與自有產品HLX04(貝伐珠單抗注射液)、HLX07(抗EGFR單抗注射液)等單抗以及化療聯用開展多項腫瘤免疫聯合療法。复宏漢霖正在全球範圍內積極推進共計8項針對不同實體瘤的HLX10免疫聯合療法的臨床試驗,其中大多數已進入2/3期臨床試驗,覆蓋肝癌、胃癌、肺癌和宮頸癌等多個重磅腫瘤品種。這也正是複宏漢霖圍繞HLX10開展的「Combo+Global」(聯合治療+國際化)差異化戰略的最好實踐證明。前瞻性佈局創新管線、開發創新性全產業鏈平台和創新生產工藝、依據自身特點開展差異化戰略,無疑讓复宏漢霖具備了長期競爭優勢。而公司之所以具有較高的投資潛力,在於其努力打造先進的全球研發平台,推動創新生物藥研發管線落地的同時,還建立起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生產基地,積極推進國際化開發與商業化,將前沿技術轉化為公司估值的「真金白銀」。

積極開展國際化開發與商業化 在全球生物創新藥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擁有自主核心創新技術,能讓公司在確立技術優勢的同時在前沿治療領域取得突破。但生物藥企的競爭優勢不僅體現在技術先進性上還體現在國際化開發和商業化能力上。近年來,复宏漢霖在研究、開發新產品,不斷豐富產品管線的同時,也在積極推進國際化佈局、完善自身的商業化運營能力。之所以復宏漢霖未來成長確定性較高,具有較高的中長線投資價值,便在於公司創新高效的國際化開發和商業化運營能力。在研究方面,复宏漢霖建立了一體化全球研發平台,公司分別在上海、台北和加州建立了三大研發中心。這三大研發中心密切合作,高效推動研發進展且兼顧成本效益。同時,公司還全面佈局國際市場,積極推動產品的國際商業化進程,通過與全球領先的醫藥公司達成戰略商業化合作,迅速佔有全球市場份額。重磅品種即將進入全面收穫期 創新成撬動复宏漢霖估值的下一個支點 截至2019年,复宏漢霖已就3大重磅產品HLX01HLX02HLX10AccordCiplaBiosidusJacobsonKG BioFarma De Colombia等知名國際製藥企業達成合作,覆蓋歐洲、拉丁美洲、東南亞、中東、北非等近100個國家及地區。20196月,公司攜手Accord成功向歐盟遞交了針對HLX02(注射用曲妥珠單抗)的營銷授權申請並獲受理。如前所述,目前HLX02已順利通過EMA GCP核查,並完成了GMP現場核查,正按既定計劃向前推進。同年9月,复宏漢霖宣布與印尼製藥公司PT Kalbe Farma, Tbk旗下控股子公司KG Bio達成合作共識,授予KG Bio就复宏漢霖自主研發產品HLX10(抗PD-1單抗)的首個單藥療法及兩項聯合療法在東南亞地區10個國家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借助該分銷渠道,公司將加快HLX10產品在東南亞地區市場拓展的步伐。據悉,KG Bio將向复宏漢霖支付的主要款項預計可達6.92億美元。2019年公司在該項合作服務上的收入約為260萬元。重磅品種即將進入全面收穫期 創新成撬動复宏漢霖估值的下一個支點 此外,复宏漢霖還分別授予阿根廷生物醫藥先鋒企業Biosidus和哥倫比亞製藥企業FARMA DE COLOMBIA在拉丁美洲共計8個國家的HLX01利妥昔單抗獨家商業化權利;授予英國全球性製藥公司Accord Healthcare在歐洲、中東、北非地區和部分獨聯體國家共計70餘個國家,世界頂級製藥企業Cipla在亞太和拉丁美洲地區部分新興國家市場,雅各臣藥業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對HLX02曲妥珠單抗的獨家商業化權利。公司通過先後與國際知名藥企合作,借助其分銷渠道,將產品銷往更多新興國家市場,惠及更多病患,現對外授權已覆蓋近100個國家和地區。不難看出,复宏漢霖現已鋪建了一張足以支撐其規模變現的商業化網格,未來變現能力不容小覷。對於一家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而言,不斷的創新和進步才是保持領先的核心要素。在未來,憑藉卓越的創新藥研發實力、一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以及強大的國際化開發和商業化實力,复宏漢霖的投資價值定將進一步得到體現,向投資者兌現更豐厚的回報。

健喬2019年1.9億併瑞安/ 2020年 瑞安觀音廠 全部停工

健喬:瑞安大藥廠擬430日全部停工 2020323日【時報-台北電】健喬 (4114) 補充說明子公司瑞安大藥廠()公司基於以下緣由:(1)集團產品線整合規劃,(2)減少重複產能,(3)提升效益,故瑞安大藥廠()公司之觀音廠擬定於民國109331日部分停工,預計於民國109430日全部停工。預計於民國109430日全面停工後,產能歸於零。原產量轉往健喬集團之健喬廠及委外代工廠優良化學製藥()公司生產,並透由瑞安大藥廠()公司銷售;因目前健喬集團之健喬廠及委外代工廠優良化學製藥()公司之產能足以吸納瑞安觀音廠停工後所需產量,故不影響健喬之總產量。(編輯整理:龍彩霖)

健喬信元1.9億收購瑞安(8.05/

(金萬林+AGI) 新冠病毒檢測拚上市: FDA EUA 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金萬林與美AGI合作 開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 2020-03-25  經濟日報 記者陳書璿/即時報導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延燒全球,歐美各國疫情嚴峻,國內基因檢測公司金萬林(6645)今(25)日宣布與美國知名基因檢測公司AGIArbelos Genomics Inc)合作開發新冠病毒檢測與自動判讀套組,預計在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之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後,即可加入美國本土篩檢行列。預估第一批合作研發產量為6000套,每套可篩檢48人,合計可篩檢28.8萬人。金萬林表示,有鑒於新冠病毒的高度變異演化,經由公司之平台技術研發設計,此套檢測試劑可篩檢不同變化型態的新冠病毒,涵蓋了歐、亞、美洲的病毒株,排除在地化病毒差異,以降低因病毒演化所造成的檢測偽陰性。金萬林擁有系統化基因檢測實力,以系統化模式配套新冠肺炎檢測,大幅提高感染性檢測效率及安全性。此外,公司亦整合系統提供生化全自動比對系統,出具E化檢測結果報告,可減少人工比對的時間,提升效率。AGI基因檢測公司位於美國加州,是金萬林在國際推展基因檢測市場的合作夥伴,AGI主要業務項目是為美國小型健保醫療體系服務的實驗室,因FDA已啟動了因應公共衛生需求緊急狀況的緊急使用授權(EUA)途徑,讓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及醫療相關對策可以更迅速的通過審理;FDA並於上週同意變動監管許可權,讓各州有權批准州內實驗室研發病毒檢測工具。因此,AGI在美國當地獲得許可後,立即可進行檢測新冠病毒服務。台灣生技產業領先亞洲許多國家,不但擁有分析方法、產程開發與末端製造的能力,且相較歐美更具成本優勢,日前,AGI已經簽署與金萬林合作之開發計畫,積極研發針對新冠病毒檢測與自動判讀套組。金萬林表示,本次合作案主要是由於公司在整合基因檢測能力獲肯定,並導入自動判讀套件,提高檢測效率並兼顧安全性及穩定性,研發產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套組。金萬林深耕分子檢測市場十多年,將移植分子檢測市場的成功經驗到臨床檢測服務,將臨床試驗中心的研發能量,轉為臨床可用的醫療輔助工具與數據分析基礎。面對全球嚴峻的疫情,主攻精準醫學的金萬林亦致力於協助防疫工作,公司亦擁有美國賽默飛(Thermo Fisher)的台灣區代理權,賽默飛已成功量產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目前已受中國及歐美多國採用,在新冠肺炎檢測試劑需求日漸增溫下,金萬林期許能為全球防疫貢獻心力。

泰福生技 完成美國800人收案: TX05 (參考藥物Herceptin)

泰福生技治療乳癌用藥TX05三期臨床試驗完成收案 Moneydj理財網 2020319 泰福生技(6541)宣布,其於2017年底開始的TX05人體第三期臨床試驗,已在美國時間昨(18)日完成收案;此項臨床試驗之受試人數800,受試對象為被診斷出HER2(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陽性之成年女性早期乳癌患者。泰福表示,TX05人體第三期臨床試驗採隨機、雙盲、平行設計,以公司產品TX05與經美國FDA核准之原廠參考藥物Herceptin (原廠藥物開發商Roche)比較其有效性,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此款藥物主要為治療乳癌之用。泰福並指出,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近200萬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而乳癌也在目前常見癌症中排名第2,其中約有20%30%之乳癌患者為HER2陽性患者。依照IQVIA之數據,Herceptin之美國市場2019年銷售額約為2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