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November 23, 2020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 招集生醫專家會議: 首戰 精準醫療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用精準健康數據 翻轉產業創新 2020-11-12經濟日報 記者陳書璿/台北即時報導 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與生醫生態發展辦公室於昨(12)日辦理我國生醫產業發展量能系列會議的第一場「布局臺灣精準健康大未來」。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表示,精準醫療必須反應終端醫療需求,並以此需求作為精準醫療體系的利基,同時亦必須促進生醫與ICT產業相互間的對話,促進我國兩大強項產業的緊密結合。行政院科技政委郭耀煌表示,為推動我國精準醫療發展,必須以數據、創新實證與跨領域合作為三大發展重點,以期為台灣創新服務應用建構更完善的實證環境與支持,並促進生醫、數位科技與材料產業的相互連結。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則認為,後疫情是精準健康和資通訊產業和AI整合之契機,而我國產業目前已掌握AI運算、8K影像處理、IoT五感感測與5G通訊傳輸等的關鍵技術,因此當今最重要的課題即是如何善用健保資料庫資源,來建構精準康大數據永續平台,以精準健康翻轉產業創新。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沛恩指出,台灣具有絕佳利基來針對共同疾病發展精準醫療,並說明台灣精準醫療計畫目前累計參與人數將近35萬人,並已完成近26萬的基因型鑑定,未來則規畫以此為基準,建立疾病風險計算模型與個人健康顧問服務,進一步作為全球14萬華人的健康資料指標。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說明,精準醫療產學研合作新模式應以全人照護為核心共創共享價值,並以精準健康的機會點切入,同時與患者、照護者等多重利益攸關者維持良好關係,營造互信的共創模式。經濟部生醫推動小組吳忠勳主任指出,數據庫為發展精準健康的重要基礎,而全球精準健康發展趨勢即為整合生物數據庫資訊共享與商業化應用。在商業化的整個流程當中,最重要的即是生理數據去標籤化,使其可成為純粹的數據,最終成為廠商可以找到具潛力之可應用標的之依據。為促進我國精準醫療發展,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將於11月辦理我國生醫產業國際發展量能專家系列會議,後續場次包含領航精準健康:BIO+ICT(1119)以及建構精準建康永續基盤(1126),意者請至官網報名。

(癌症精準治療) 行動基因/高醫/華碩: AI醫療大數據搜尋系統

華碩、高醫及行動基因3方攜手 加速實現AI癌症精準治療 2020/11/19 時報資訊 任珮云 華碩(2357)、高雄醫學大學暨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行動基因三方簽署策略夥伴合作意向書,將結合行動基因「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資料庫,以及華碩AI研發中心(AICS)為高醫開發的「AI醫療大數據搜尋系統」,鎖定癌症精準治療,協助醫師快速檢索患者腫瘤基因突變資訊,比對相同癌友病程、診斷治療結果等,還可預測病患用藥治療後,腫瘤大小和標記指數等影響,擬定成效最佳與副作用最低的治療方針。 華碩全球副總裁暨AICS負責人黃泰一表示,「華碩以AI醫療大數據搜尋系統,匯聚台灣醫療院所及醫師臨床經驗與研究量能,並納入基因檢測資訊,為醫療產業打通一條高速公路,成為推進臨床決策品質的關鍵力量,未來還可搭配新藥開發與臨床治療追蹤系統,加速實現精準用藥與治療。」本次合作亦導入AICS獨家「ICD-10編碼AI推薦引擎」,清理、整合分散的異質資料,為傳統病歷奠定結構化、標準化基礎,並依此建置AI醫療大數據搜尋系統,整合電子病歷、醫學影像、生理數據、病理檢查數據,當醫師輸入診斷、藥物、手術與年齡等條件,可立即搜索群體分析與去識別化的個人病程資料,如:患病時間、用藥、療程、成效等,集結原本互不相通的重點資訊,幫助醫師驗證假設、加速及優化診斷品質。高雄醫學大學董事會董事長陳建志表示,「因應巨量數據時代,高醫超前部署,除與華碩、行動基因等實力堅強的夥伴合作,有效、正確地檢測及收集基因體及生物、醫療數據,更著重培養熟稔數據科學、IT專業及生物醫學等跨域溝通人才。」高雄醫學大學校長鐘育志表示,「人工智慧與醫療數據的結合,能針對預防、急性醫療等不同階段,提供客觀、理性的分析預測,大幅改善醫療照護品質。」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亦提及,「AICS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迅速解析病歷中複雜語意,再透過搜尋系統,將原本分散的數據梳理好交還醫師,有如在石器時代得到現代化飛彈導引系統,讓醫師在對抗疾病時能充分掌握完整且精確的關鍵資訊,即時調整對應用藥,提升癌症治療質量。」行動基因執行長陳華鍵博士表示,「運用大數據對抗癌症一直是精準醫療目標之一。行動基因擁有配合臨床需求開發出的廣泛型癌症檢測能力,以及符合美國病理學會(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CAP)與台灣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and Services, LDTS)認證的研究中心,並具備龐大亞洲癌症基因資料庫,搭配AI醫療大數據搜尋系統,將有助於提升臨床決策與執行。」

《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研究》醫療AI集中於: 虛擬助理、醫學影像、輔助診療、疾病風險、藥物挖掘、健康管理、醫療管理、研究平台

醫療AI「兩重天」:巨頭爭相入局卡位 商業化難過臨床關 北京新浪網 (2020-11-18 00:20) 導讀:疫情期間,醫療AI的應用得到了進一步的創新與推廣。但不可否認的是,醫療AI在發展中還有著各種各樣的瓶頸與痛點。如何打破瓶頸尷尬期,進而推動行業向前發展,是擺在醫療AI行業人士面前十分關鍵的課題。從一度火爆到漸入困境,歷經起伏的醫療AI行業,隨著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在疫情中得到多方應用與驗證,這個行業的關注度再度升溫。不論是科技巨頭還是初創企業,都爭相湧入這一賽道。像谷歌、微軟、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已在醫療AI領域投入大量資源,展開密集布局。不過時至今日,雖然醫療AI作為新興科技產業已得到廣泛認可,但其臨床應用難、商業化落地難的窘境依然無法突破,絕大多數醫療AI企業仍擺脫不了「賠錢」的命運。此外,缺乏行業標準的人工智慧醫療還存在可靠性與安全性等隱藏風險。如何讓人工智慧更安全地投入臨床使用,這也是行業目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賽道火熱背後的難題與風險 雖然人工智慧醫療競技場已經略顯擁擠,但不可否認的是AI與醫療的融合仍然是個新事物,尚處於探索起步階段。在眾多AI醫療公司中,美國IBM「沃森」無疑是走在技術和應用前端的先鋒,但同時,隨著時間的深入,沃森也逐漸被貼上「過度炒作」的標籤。2016年,東京大學醫學研究院利用IBM的人工智慧系統「沃森」診斷一位女性患有罕見的白血病,而這隻用了10分鐘的時間。在看到AI醫療發展的希望后,IBM把寶都押在了沃森身上。2017年,投資2.4億美元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建MIT-IBM沃森人工智慧實驗室。同時還計劃投資30億美元打造沃森全球藍圖。但藍圖尚未完全落實,沃森就遇到困境。最近一兩年,沃森被眾多行業專家所質疑,並曝出諸多問題,包括可能開出危險和錯誤的癌症治療方案20187月,美國健康醫療媒體STAT曝出的IBM內部文件顯示,IBM在訓練沃森時,對假想患者推薦的治療方案,是基於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專家的方案,而非醫療指南或真實證據。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生命學院和醫學院兼職教授張學工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道:「對類似沃森的醫療AI發展受阻我並不吃驚,醫療AI如果在技術層面沒有特別優秀的技術,更多只是在媒體和宣傳層面的炒作,很難得到發展。」除了沃森以外,其他投身醫療AI的科技企業也面臨著不少行業痛點等待解決。像我國國內企業在醫療影像方面面臨著數據流轉的問題,患者無法保存和管理自己原始的影像資料。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發佈的《2019中國人工智慧醫療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療AI面臨著醫療人才、數據、器械審批等方面的挑戰。具體而言,包括醫療AI人才缺乏、數據歸屬不明確、數據標準不統一、器械分類要求高等問題。疫情期間,醫療AI的應用得到了進一步的創新與推廣。但不可否認的是,醫療AI在發展中還有著各種各樣的瓶頸與痛點。如何打破瓶頸尷尬期,進而推動行業向前發展,是擺在醫療AI行業人士面前十分關鍵的課題。張學工表示:「人工智慧包含很多的挑戰,不是突破了一個瓶頸,就能解決所有的醫學問題,並沒有那麼戲劇性。而是要一點一滴去完善人工智慧,並使其在醫學領域中解決過去的一些問題,這是一個逐漸的擴展和突破。」阿里健康董事長兼CEO朱順炎1114日在廣州腫瘤大會上表示,醫生與人工智慧(簡稱AI)的關係應該是醫生+AI,即醫生在前,AI是輔助醫生的工具,而非相反。他指出,醫療領域里最重要的是準確度,需要在綜合一系列由人工智慧計算出的指標的基礎上,由醫生來做出最後判斷和決策。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則指出,把人工智慧引入醫學是一種必然的結果。他認為,最好的科技,就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用它來幫助醫學來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這是一種必然。「人工智慧具有廣闊的前景,我們醫生要好好學習人工智慧,借它來為我們更好地服務。」樊代明說。雖然被認為過度炒作,但醫療AI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確實是公認的事實。據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羅蘭貝格發佈的《人工智慧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慧將在中國產生10萬億元的產業帶動效益。其中醫療產業,使用AI預計可帶來約4000億元的降本價值。由此,醫療AI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熱門風口,受到了不少資本的青睞,吸引著無數玩家入局。目前,醫療AI的主要應用場景在肺部CT、眼底篩查及醫療影像等多個方面。今年1月,南開大學與北京推想科技的聯合項目團隊就在疫情初發期研發出新冠肺炎CT影像AI篩查系統。第一時間將此前積累的基於肺炎、肺結核CT影像智能識別技術,部署應用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輔助醫生快速診斷新冠肺炎。而醫療影像則為醫學診斷提供了圖像方面的信息。張學工指出,在醫療AI具體臨床和商業化應用方面,圖像具有清晰易懂的特點,因此在醫療AI領域被率先落地應用,但其仍有局限性,影像並不能把所有生命系統中的數據給予到醫生和病人,歷史的數據、主觀的感覺,各種自然語言的描述,這些都不能通過影像去分析。一些罕見病上並沒有典型的一些癥狀,一般依靠模糊的描述去判斷癥狀。倘若積累了大量病例以後,靠機器去做分析判斷,會比人的判斷更全面,因為人的經驗判斷是有限的。張學工說到這是醫療AI的一大作用。但目前,AI技術甚至在一些有關人體生命安全的醫學領域也有應用,AI系統亦深入到診斷、預測甚至治療康復等環節,開發出了眾多新的AI工具,相應的研究也得以發表在一些權威醫學期刊上。但由於試驗設計質量參差不齊,具體的有效性很難進行比較和評估。沒有統一行業評判的標準,可能會給數百萬患者帶來風險。同時也易助長醫療企業宣傳、炒作AI實效性的火焰。隨著眾多巨頭紛涌而至,AI賽場展示出巨大的潛力,但遊戲規則亟需建立。

交叉領域深度融合或成新發力點 在人口老齡化以及慢性疾病患者數量增長的情況下,如今對醫療技術人員及醫療資源的需求不斷上升。而現有醫療體系在處理需要大量長期診治、病狀複雜的患者等多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此外,優質醫療資源還存在分佈不均的狀況,區域之間差異較大。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2019年國家醫療服務和醫療質量安全報告》顯示,從患者異地就醫情況看,患者流出比例最高的5個地區為西藏、安徽、內蒙古、河北、甘肅,而患者流入比例居前5位的地區為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和廣東。隨著醫療數據量增長迅速,藉助AI大數據可節省人力資源,彌補醫療勞動力短缺的不足。張學工坦言,目前AI醫療也確實需要更多應用在要大量重複勞動去解決的問題上。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人工智慧發展要和生命研究本身結合起來。近年來,深度學習在AI醫療領域再度成為焦點。張學工對此表示:「整個人工智慧的領域要比機器深度學習的領域寬很多,深度學習有強項也有其局限性,並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深度學習上,還要重視基礎知識。從大量數據中去找簡單規律,從少量數據中去找複雜規律,這需要深度學習之外的方法或者深度學習自身去往更好方向發展。」據近日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佈的《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研究》報告表示,現階段,人工智慧在全球醫療領域應用廣泛,風頭正盛。新技術主要集中應用於虛擬助理、醫學影像、輔助診療、疾病風險預測、藥物挖掘、健康管理、醫療管理、輔助醫學研究平台等領域。報告指出,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將推進健康技術革新和醫療服務模式的轉變,促進醫療成本的降低與醫療服務效率的提高;同時,也將有助於形成同質、標準、易於延展的醫療服務體系,優化資源配置,保障需求側,特別是偏遠地區的民眾,人人享有高質量、高標準的醫療服務的權利,促進健康公平性及可及性。未來,AI醫療將延展到幾乎每一個領域、每一個類別。從醫療器械,手術裝備,各類無源類植入體,像人工關節、人工器官、心血管支架等,AI醫療機器人等也將應運而生。AI與醫療器械兩個領域的交叉深度融合發展,需要跨學科團隊整體建設,包括人才培養以及深度融合的課題研究等。AI醫療發展將要走向「快、穩、准」的道路。企業也不應滿足當前的需求,要為未來智慧醫療高速迭代的發展做好準備。(作者:唐唯珂 編輯:徐旭)

(益鼎創投/晟德/玉晟投資) 全福生技(phase II/III乾眼症藥水PEDF-Derived Short Peptides)/先知生技 (新冠肺炎疫苗ASD25X)

聚焦胜肽藥物平台 全福開創幹細胞增生應用新變革 2020-11-19 11:38經濟日報 劉美恩 全福生物科技研發「PDSP胜肽藥物平台」,可廣泛適用於多項適應症,並以BRM421乾眼症的外用眼藥水,作為此平台第一個人體臨床藥效驗證之適應症。研發成果亮眼,已完成美國臨床二期試驗,在3C滑世代,眼部疾病之醫療需求快速增加的社會情境下,將成為藥品開發的生力軍。獲得2020台北生技獎評審肯定,摘下「創新技術獎」金獎肯定。全福生技成立於2013年,以台灣總部為基地,利用轉譯科學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整合虛擬團隊的營運模式,致力於創新藥品的開發。成立7年以來,全福生技從國內外學研界廣泛尋求候選藥物,經過嚴謹的專業選題及開發,目前PDSPPEDF-Derived Short Peptides 胜肽創新藥物開發平台是全福生技發展最快的一項,具有完整的國際專利佈局,獨特作用機轉可廣泛適用於多項適應症。PDSP胜肽創新藥物技術平台具有(1 促進幹細胞增生分化,修復受損組織;(2)短胜肽,具低免疫原性;(3)在多種疾病動物模式顯示早期療效潛力;(4)以固相合成法生產及優化,無內毒素風險且安定性高。平台獨特性可用多種適應症之新藥開發。其中治療乾眼症的新機轉新藥BRM421具有(1)刺激角膜緣幹細胞增殖進而促進角膜傷口癒合,(2)刺激杯狀細胞增殖進而恢復黏蛋白質分泌量並改善淚液品質,與(3)抗發炎與抗氧化功能等作用。因無全身性暴露量(systemic exposure),於2017年二月得以臨床二期(phase 2)設計,進入首次人體試驗(first-in-human, FIH),同年六月完成157位病患之臨床安全性及療效試驗。試驗結果證明BRM421具高度安全性,能顯著改善病患的淚膜品質、灼熱感及視覺功能。在次族群分析顯示,對中重度患者之特定客觀病徵(sign)及主觀症狀(symptom)均達到統計意義,具早期療效(early onset)及改善乾燥感和視覺功能。

全福生技BRM421乾眼症新藥目前正在美國收案進行200位病人(臨床二/三期)之試驗,並且已完成中國、香港及澳門的對外授權與引進策略型投資人,豐厚的授權收入將可望挹注後續針對PDSP技術平台進行其他新適應症的新藥開發,包括規劃BRM423嚴重角膜損傷之臨床試驗及BRM521注射劑型治療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的相關研發,並評估國內外具潛力之新藥之案源,將新藥產品線推展至臨床階段,於人體驗證藥效概念後進行對外授權;透過積極參與國際媒合展會以及透過地方策略夥伴,尋找潛在授權或合作開發之廠商。除此之外,未來透過PDSP胜肽創新藥物技術平台的應用,將可依據不同適應症與病人需求,開發肌肉再生、角膜傷口癒合、骨關節炎等外用藥品及注射藥品,未來市場無限可期。此外,已與合作夥伴簽訂幾項高度創新藥物平台開發案,並以其中兩項成立衍生新創公司先知生技。未來除了仍續積極建立新藥研發產品線,強化新藥研發的風險管控,提高新藥開發的執行效率及成功率之外,全福生技更秉持企業社會責任,培育跨領域創新藥物開發人才串連產業價值鏈,經過優化及育成過程將學研成果推進臨床試驗,以堅定的信念克服新藥開發時間長、風險高及資金需求高的難題,成就台灣本土新藥成功開發的夢想。

中研院與先知生技成功開發新冠疫苗 可快速大規摸量產 2020-09-04 08:41 經濟日報 / 記者謝柏宏/台北即時報導 全福生技子公司先知生技公司昨(3)日宣布,與中研院共同合作新冠肺炎疫苗ASD25X已完成攻毒實驗,最快明年第1季可進行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先知生技執行長兼醫務長黃品諺表示,這項新疫苗最大優勢開發成本低,一批次可量產20億劑疫苗。全福生技是晟德旗下玉晟投資公司持股約一成的生技公司,全福另外再成立子公司先知生技負責新藥研發。黃品諺表示,先知生技目前開發的項目還包括癌症免疫治療、及慢性病毒感染相關的抗體藥物及疫苗。而全福最大股東其實是益鼎創投。先知生技表示,這次與中研院合作開發的新冠肺炎疫苗ASD25X,是由公司提供疫苗技術平台,交由中研究院生醫所研究員陶秘華及其團隊,歷經四個月開發出來的RBD次單位蛋白候選疫苗,目前已完成動物模型攻毒測試,這也是目前國際新冠疫苗研發中,唯一最接近人類重症感染而可以模擬人類新冠重症的動物模式。黃品諺說明,新冠病毒候選疫苗ASD25相較於英美所開發中的疫苗,製程業已優化 、成本可大幅降低,並能快速完成大規模量化生產,一個批次可以量產的20億劑疫苗,接下來將尋找國內外廠商合作量產。黃品諺表示,疫苗平台ASD25X由成大醫學系副教授陳毓宏實驗室所授權,今年初由於大陸爆發新冠疫情,公司於是從3月起與中研院合作,由先知公司提供疫苗技術平台給陶秘華及其團隊,雙方歷經四個月設計、研發、執行,最後 完成新冠病毒 活病毒動物攻毒測試。黃品諺公司將依與中研院之合約,以第一優先人取得此共同開發之新冠病毒疫苗ASD25X,正式向主管機關提出臨床試驗之申請以加速新冠病毒疫苗之開發。

清大 布局醫學系 鄭兆珉教授 指導醫師 攻 博碩士

清大籌設學士後醫明年初招生 多名醫師前進清大跨域研究 NOWnews 2020/11/12新竹清華大學正進行申設醫學系,雖未有醫學系,但已與多名醫師進行跨領域研究;不少醫師到清大攻讀博碩士,鑽研AI人工智慧、大數據、奈米醫材、快篩試片、標靶藥物、或人工器官等領域,且研究成果豐碩。清大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教授鄭兆珉目前就指導四名醫師攻讀博碩士,更有同時取得西醫及中醫執照的年輕醫師。專研快篩、奈米醫材的鄭兆珉最近才研發出全球第一個新冠肺炎(COVID-19)是否轉為重症的快篩試片,數年來,他在實驗室培育及合作的醫師就超過20位。2016年取得清大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博士,今年更獲科技部哥倫布計畫獎助,是國內第一位獲哥倫布計畫肯定的臨床醫師。中山附醫眼科主任許閔彥是鄭兆珉指導的學生,二O一六年取得清大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博士,今年更獲科技部哥倫布計畫獎助,是國內第一位獲哥倫布計畫肯定的臨床醫師。許閔彥表示、為檢測眼病變,臨床上必須抽取病患的眼晴前房液進行分析,但前房液的量很少,只要抽0.2西西,眼晴就塌了,因此,他在清大的研究就專注以奈米工程進行微量檢量,來解決臨床上的問題。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整形外科醫師吳俞鋒也是鄭兆珉實驗室的一員,吳俞鋒說,臨床上他碰到許多細菌感染合併生物膜的慢性傷口,並非手術就能解決,他正與台大總院整形外科醫師鄭乃禎共同研發一種2分鐘就能檢驗出慢性傷口上生物膜的快篩試片,能判斷傷口是否已被細菌製造出的生物膜覆蓋以致藥物無法進入。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心臟科主任洪振瀛是清大第二屆跨院國際博士班學生,他研發出的人工智慧模組,已可準確地預測腦中風患者使用抗凝血藥物引發的腸胃道出血併發症。林口長庚骨科醫師陳俊傑今年2月取得清華大學的化工博士學位,決定加入專研藥物釋放、醫用氣體的研究。清大副校長陳信文指出,近年該校在生醫、化工、電資等系所培育醫師的經驗,也讓清華對申設學士後醫學系有信心,清大爭取設立以公費生為主的學士後醫學系,並非複製傳統模式的醫學系,大學畢業即可報考,入學後修習四年(含實習)可取得醫學士學位,畢業後必須到偏鄉服務至少6年,如申請通過,最快明年即可招生。清大申請「智慧生醫」及「精準醫療」兩個博士學位學程已獲教育部審核通過,明年即將招收第一屆學生,預計明年3月底開放報名;清華科管院第一屆「健康政策與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也即將在下個月開放申請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