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une 6, 2011

世界塑化劑生產大國(中國) 如何看待台灣塑化風暴!!

塑化劑潛伏台灣三十年  2011-06-03 南方周末  塑化劑是致癌物質,並被普遍認為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多家台灣知名食品飲料及制藥企業被檢出產品加入塑化劑。台灣以近三十年的時間建立起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但屢被學界預警的塑化劑怎樣逃過監管?大陸規定塑化劑不得用于油脂及嬰兒食品包裝。但在多種日用品尤其是食用油容器、保鮮膜、玩具、化妝品和洗滌劑中均有檢出。

"安全食品台灣造"淪陷  包括"統一"等龍頭企業在內,涉及飲料、保健品和藥品的超過兩百家廠商涉案。這是台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 "台灣版三聚氰胺"的蓋子被揭開,完全是一個"意外"。揭開蓋子的是一名52歲楊姓女士,台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一名普通檢查員。20113月,在給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稽查檢測時,意外發現了一個異常訊號,這本不屬于她的職責範圍,因為此次檢測主要是探究益生菌食品中是否含減肥西藥或安非他命。然而,這位細心的母親還是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將這個異常訊號與各種物質的圖譜進行了一一比對,她意外發現,這個異常訊號其實就是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塑化劑DEHP(學名為"鄰苯二甲酸二酯")。接下來的消息更令人吃驚:送檢的益生菌食品中塑化劑 DEHP的濃度竟高達600ppm(百萬分之一濃度),遠超過台灣人均每日攝入標准1.029ppm衛生署直接將消息通知了台灣檢方,循著益生菌生產廠商提供的線索,最終查出,一家名為昱伸的香料公司在其生產的食物添加劑"起雲劑"中加入了塑化劑DEHP。塑化劑DEHP被稱為"環境荷爾蒙",早在20069月間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第六屆"政府間化學品安全論壇"(IFCS)就曾明確提出,塑化劑DEHP是致癌物質。此外塑化劑還被普遍認為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523日,當昱伸香料公司的負責人賴俊傑被彰化地檢署帶走後,這個揭蓋近兩月之久的潘多拉盒子終于向公眾敞開。昱伸香料公司是台灣最大的起雲劑供應商,它的淪陷隨即引發台灣食品業的地震。隨著對昱伸公司上下游銷售網絡的監控和排查,涉案的企業和產品數量正與日俱增。涉案產品涵蓋了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漿果醬類、膠錠粉狀5大類食品,此外還包括保健品和制藥企業在內其他行業,甚至這把火還燒到了寶寶吃磨粉藥用的調味糖漿。截止到530日,受台灣"塑化劑"風波牽連的廠商已達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產品522項。台灣食品界龍頭"統一"、悅氏運動飲料、知名藥企"宏星制藥"在內的多個名牌企業都未能幸免于難。台灣股市亦難逃厄運。從526日到30日為止,短短3個交易日,相關的食品、生物科技類個股,總計市值就蒸發掉了近百億元新台幣。

風波遠未結束。為了應對此次危機,台灣"衛生署"發出最後通牒:凡含有"衛生署"確認塑化劑污染起雲劑及其相關產品者,必須立刻下架回收;如使用起雲劑者,須于531日零時前提出安全証明,否則禁售;一旦查獲制造販賣或違法含塑化劑,將依法重罰,且一罪一罰。然而,這項重典的"藥效"並不樂觀。就在531日,全台灣終止食品含塑化劑行動日(D-Day)正式展開的當天,島內各地檢調、衛生機關對5大類食品展開稽查。一批供兒童食用的益生菌、乳酸咀嚼錠"比菲DODO錠"被驗出DEHP濃度高達2108ppm,比官方標准1ppm高出了兩千多倍。一位母親在網上撰文說,"自責到眼淚快掉下來,每天都在給兒子喂毒",更多家長開始計劃成立自救聯盟,要向廠商索求賠償,甚至不排除通過訴訟幫孩子討回公道短短一個星期,台灣30年來苦心經營的食品安全的口碑就被徹底摧毀。台灣食品一度成了安全放心的代名詞,高規格的食品安全標准和完備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不僅讓台灣自豪,也令世界矚目2008年大陸發生三聚氰胺事件時,"安全食品台灣造"的廣告語曾令海峽此岸的大陸人民無比艷羨。"這是全球首例DEHP污染案例,污染規模亦為世界罕見,是台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長期研究塑化劑的台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塑化劑如何逃過監管  塑化劑屬于 "第四類毒性物質",事實上廠商在使用時不需要向監管部門報備。令公眾疑惑的是,這個原本就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DEHP,是如何成為台灣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漏網之魚的?在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看來,DEHP之所以釀成一次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最為關鍵的就是台灣管制架構的失效,"政府沒有辦法管理最新出現的一些化學品"。目前,台灣市面上的化學物質有10萬種左右,大部分都有毒性,而被台灣"環保署"列為毒性化學物質的只有271種,其中只有78種屬于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DEHP就屬于第四類毒性物質,其管理採用"事後報備",這意味著廠商在使用之前是不需要向監管部門進行備案說明的,"潛台詞是相信廠商不會隨便使用",而所謂的事後報備往往就成了不報備,所以,"對于第四類有毒物質,監管只是名義上的"。塑化劑DEHP對人體的危害,在台灣早已有了確定性研究。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李俊璋教授曾對76名體內含有塑化劑的孕婦做過長達4年的跟蹤研究,結論是台灣島內孕婦體內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代謝物濃度過高,是美國孕婦的413倍,這將導致孕婦甲狀腺素分泌過低,恐怕會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在之後3年的追蹤觀察中,65個嬰兒里,有31個嬰兒觀察到有雌性化傾向。"我們對DEHP的毒性認識已經是得到証實的。"李俊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事實上,DEHP早就該被列入第一、二類毒害物質了。如果被列為第一、二類有毒物質,對其使用、買賣的管理都將更為嚴格,該物質的使用、流向,都須在管理部門進行嚴格的登記,如果是使用到食品企業的,就會很容易被發現,"今天的DEHP悲劇或許就可以避免了"。中國大陸三聚氰胺事件以後,國務院辦公廳所要求的從三聚氰胺的生產到銷售到流通環節的全程實名登記制度,就是為了防止三聚氰胺產品及其廢料流向食品和飼料加工企業。詹長權還建議,對于添加到食品里的化學品應實行分類管理制度。"我們竟然允許食品工廠買化學品,這是不對的。如果化學品要放在食品里,就必須另開一個工廠,專門針對食品添加的化工廠。"不過,再縝密、嚴格的監管,黑心的商家總還是有辦法突破防線,此時檢測體系就顯得更為重要。台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將此次事件的矛頭直指檢測制度。"三聚氰胺的含氮量的確很高,所以被用來替代蛋白質,而我們的檢驗方法只是針對氮含量,並不直接檢測蛋白質,所以,三聚氰胺就成了偽裝的蛋白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的檢測既不直接測蛋白質,又不針對測三聚氰胺。"凌永健解釋說,"同樣的,我們的檢測中心也不會檢測DEHP,因為這並不在檢測列表中。"在台灣,通常的食品檢測只是去看肯定性列表的物質是否含有、否定性列表物質是否沒有,至于不在這兩項列表上的物質,通常並不會引起檢測員的注意。然而,正是這樣的小概率事件釀成了影響如此深遠的食品安全事件。"今天只是意外發現了包括DEHP在內的六種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但以後說不定還會有什麼我們不知道或長期忽略的物質出現。""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實驗室檢測制度,加強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實驗室專業檢測,以彌補一般的政府檢測部門所作的例行檢測的不足。"凌永健解釋說。他建議,每年都應做一次例行性的食物檢測,並建立它的酯紋圖庫,後一年跟前一年相比,就會發現有什麼新的化學物質出現。除了提高DEHP一類的毒性物質監管、完善實驗室檢測體系,詹長權認為,還應繼續完善食品追溯制度。台灣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加工食品追溯制度的地區,將食品從原料來源、生產養殖、加工制造、運輸倉儲直到銷售全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視為下一階段的源頭,在各階段進行登記。"衛生署"設立了專門的"加工食品追溯網",消費者根據產品包裝上的追溯碼,可以全面了解生產者、產品來源地、農藥檢驗是否合格等資訊。"詳細記錄食品從農場到餐桌的履歷,甚至是你買一塊肉,刷下追溯碼,就能知道這頭豬是哪個廠生產的、怎麼喂出來的、飼養員是誰。"詹長權說,"但是很遺憾,這個制度只局限于生鮮領域,肉制品、蔬菜、海鮮魚類,且最近3年都是停滯的,如果追溯制度能擴大到其他領域的食品中,或許DEHP早就被發現了。"然而,此次DEHP危機給台灣食品行業最大的打擊,或許是公眾對政府權威認証喪失信心。台灣民眾一直引以為傲的"台灣制造"有一 特有的標識 ,即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微笑認証,這是一種特別注重制造過程中產品質量與衛生安全的自願性認証體系。自從台灣"經濟部"上世紀90年代推行GMP制度以來,一般民眾都認為,GMP微笑標志的食品是絕對安全的,而有關部門確定這些食品安全衛生的方法,就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檢。"過低的抽檢率和對業者自覺的過度依賴是釀成此次大禍的重要原因。"531日,台灣"經濟部"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食品GMP認証產品塑化劑檢驗結果顯示,不合格產品的生產廠家已增至9家,這9項食品的GMP認証資格被立即撤銷。"重新樹立台灣制造在全世界的信用,這對台灣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這是DEHP事件最大的影響。"凌永健說。

"毒"波擴散  問題產品確認輸往香港、大陸、東南亞與美國;香港民眾已檢出含塑化劑血液樣本。重塑台灣制造的世界美譽,首先要消弭此次塑化劑事件所引發的世界範圍內的"毒"波。台灣衛生部門表示,含DEHP的悅氏運動飲料,確認輸往香港、大陸;成偉公司將問題起雲劑外銷到菲律賓與越南;傳佳公司與雲丞公司的問題果汁則輸往美國;統一企業的有毒蘆筍汁據稱也已賣到了大陸……台灣塑化劑事件已然成為了一起國際食品安全事件。香港食物安全中心530日檢測出,台灣制造的"動力運動飲料"和"動力運動飲品檸檬口味"兩款產品的塑化劑的含量在1143ppm之間,遠高于每天可允許攝取量,因此從531日起禁止其進入香港,並停止其在港供應和銷售,直至得到台灣官方的安全証明。更令人震驚的消息在于,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抽取了200位香港民眾的血液樣本,檢驗過後居然發現高達99%以上的樣本含有塑化劑。盡管尚未有任何確切証據証明香港民眾體內的塑化劑和食品有關,這一消息還是在香港島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台灣塑化劑事件還讓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忙碌了起來。 廣州具有檢測資質的檢測單位只有兩家,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是其中之一。527日,該檢測中心的電話一直處于忙音狀態,終于接通後,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這兩天檢測DEHP的人非常多,一般檢測需要5-8個工作日,加急檢測需要3個工作日,如果是在食物中確實檢測出例如DEHP這類有毒物質的話,還需要3天時間複檢,"但現在已沒法加急了,排隊的人特別多"。53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稱,自61日起,將暫停進口台灣方面通報的5大類產品,除非台灣方面提供有資質的實驗室出具的不含鄰苯二甲酸酯的檢驗証明。而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李元平還表示,只是對3月份上海口岸進口的792箱可能含有起雲劑的"悅氏運動飲料"採取了召回制度。李元平稱,近3年大陸未進口過台灣昱伸公司制售的起雲劑。而對于涉案公司是否有在大陸設廠、是否生產過類似的起雲劑,他並未給出更多信息。當聽說台灣食品中添加了DEHP的消息時,陳永泉的反應是"震驚"。這位研究了一輩子食品添加劑的廣東省食品添加劑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說,DEHP用于改善塑料的物理狀態,我實在想不到他們把這個添加到飲料中幹什麼,食品添加劑里面根本沒有DEHP,學術界不可接受。同樣震驚的還有業界。江蘇雷蒙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永芳大呼"太離譜了","塑化劑是純工業原料,在國內塑膠制品中應用較普遍,但要把這種東西加到飲料里,絕對是違法的。"南方周末記者調查數家塑化劑相關企業,均未得到大陸的相關食品生產廠家使用了DEHP的信息確認。而事實上,將DEHP加到食品添加劑起雲劑里的做法,多少算是一個"獨門秘方"。塑化劑本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增塑劑,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可以使塑料制品柔韌性增強;在食品加工中,為取得類似的增稠和柔化效果,則應使用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棕櫚油等混合制成的起雲劑。但因棕櫚油價格昂貴,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卻有毒性的塑化劑取代,加入到"起雲劑"中。根據台灣檢調方公布的信息,目前確認涉案的昱伸、賓漢兩家公司的負責人賴俊傑和陳哲雄,三十多年前曾是賓漢工廠的同門師兄弟,賴俊傑于1994年創立昱伸,而陳哲雄是4年前接手經營賓漢,二人在香料界小有名氣。而目前,除了這兩家頗有淵源的師兄弟企業之外,尚未發現台灣其他企業也有用DEHP生產起雲劑的信息。這對持續蔓延的DEHP風波多少算是一個好消息。

大陸未可高枕無憂 大陸對于DEHP使用也有著比較嚴格的規定,然而這類產品卻廣泛存在于國人的生活中,材料、玩具、鞋子、手提包、沙發面料……截至目前,除了來自統一集團最新的消息稱有一款蘆筍汁主要流入了福建市場,封存500箱,估計還有一兩百箱在市面上流通之外,台灣塑化劑DEHP事件並未給此岸的大陸帶來太大的衝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面對DEHP危機,大陸可以高枕無憂。自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對塑化劑DEHP的致癌性進行了生物鑒定後,DEHP的毒性就引起了各國的注意。美國環境保護總局根據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結果,已停止了包括DEHP在內的6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工業的生產;瑞士政府已決定在兒童玩具中禁止使用DEHP;德國在與人體衛生、食品相關的所有塑料制品中禁止加入DEHP;日本則規定在醫療器械相關產品中禁止加入DEHP,僅限于在工業塑料制品中應用。我國出口到歐盟或者美日的塑膠產品都必須通過一項國際檢測──美國通用標准認証(SGS)SGS具備包括DEHP在內的16種鄰苯二甲酸酯的殘留測定能力。從各種制度上來看,我國對于DEHP使用也有著比較嚴格的規定。在我國國家標准《GB 9685-2008 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簡稱《GB國標》)中,明確規定 DEHP在食品中的最大遷移量為1.5ppm,不允許使用于油脂食品和嬰幼兒食品的包裝材料中。然而,這類產品卻廣泛存在于中國人的生活中,材料、玩具、鞋子、手提包、沙發面料……我國是世界上DEHP的頭號生產、使用大國,超過三分之二的塑化劑都是含毒的DEHP,與DEHP同屬一個系列產品的DBP(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B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等都屬于毒性較大的化學品,在日本,DBP的年使用量為3000噸,而我國DBPDIBP的年產量卻超過了30萬噸。在中國,DEHP幾乎成了泛濫成災的化學品。以PVC保鮮膜為例,國內廠商絕大部分使用DEHP為主塑化劑,這樣的保鮮膜用在含脂肪較高的肉類制品上,或用它包裹食品在微波爐中加熱時,其塑化劑遷移入被包物質的機會將非常大。同濟大學基礎醫學院歷曙光教授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裝食用油中,都檢測出含有"鄰苯二甲酸二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而食用油中的塑化劑,主要源于塑料容器。由于目前國家標准中並沒有將塑化劑列入食用油檢驗的理化指標中,而且也沒有對塑化劑的含量作出規定和要求。這其實只是塑化劑污染的"冰山一角"。不久前,北京一家環保組織針對購買自國內市場上的30款塑料玩具的檢測就發現,有21款產品被檢出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包括DEHP在內的六種鄰苯二甲酸酯,已被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明令禁止使用于玩具,然而我國的玩具中卻未有明確規定,本次檢出的鄰苯二甲酸酯在產品中的含量,大部分在10%以上,最高竟然達到43%。"如此含有高濃度有毒增塑劑的產品,被幼兒拿來把玩並有可能被送入口中吮吸,其對兒童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不堪設想。"該環保機構的污染項目主任說,不僅如此,化妝品、洗滌劑中,使用DEHP更是習以為常,對于各行各業的生產廠商來說,要全面細致了解《GB國標》中的規定,無疑是一件頗具難度的工作。"一本《GB國標》剛出版時都要700塊錢,而國外法規都可在官方網站上免費下載。"周永芳說,"至于購買塑化劑,更是沒有任何限制,隨意購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