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aturday, June 15, 2013

雞胚OR 細胞? 中研院何美鄉…生產疫苗無整合 延誤時效!!!

H7N9密碼,新型流感疫苗的挑戰鉅亨網新聞中心2013-06-0516:40 4月起,運蛋車開始頻繁進出國光生技公司位在台中潭子的疫苗廠,每兩天送一批,每批2629萬顆特製雞蛋。若無意外,這些雞蛋確定會全數作成季節性人類流感疫苗,可年產1,000萬劑。變數,取決於H7N9禽流感疫情的發展。

H7N7練兵 國光生技擁有台灣唯一的人用疫苗廠。這座斥資台幣30億元,依照歐盟PIC/S GMP標準設計、興建的廠房,2009年落成後的第一仗,就是A(H1N1)新型流感疫苗的趕製,與瑞士諾華、澳洲CSL等國際大藥廠進行研發及生產的競賽。當時全球之所以對疫情保持高度警戒,即因A(H1N1),是由來自人、豬、禽三種病毒的基因,重組而成的新病毒,人類一旦傳染,將引爆全球大流行,後果難以收拾。這場A(H1N1)戰役,也是國光生技從流感疫苗原液代工分裝廠轉型、升級後,首度從疫苗株開始,徹頭徹尾自主完成流感疫苗的產製。之後,國光每年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病毒選株建議,生產季節性流感疫苗,成為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採購的大宗,並與全球流感疫苗第六大廠荷商Crucell公司,訂有疫苗原液合作生產計畫。因此,H7N9疫情引爆,對國光生技來說,並不是第一次面對具全球大流行潛力的流感病毒。但與A(H1N1)型流感不同的是,這個病毒目前仍是禽流感病毒。國光生技公司總經理、工研院生醫所前所長留忠正表示,為了提早準備H7N9變成人傳人的人類流感病毒,國光生技透過與世界衛生組織有合作關係的國際製藥協會聯盟(IFPMA),提出疫苗株的申請,除了H7N9之外,也申請H7N7「靶子」病毒練兵。流感病毒入侵生物細胞的關鍵,在於病毒表面抗原血球凝集素(HA),舉例來說,即H7N9H7部分。在人類過去的經驗裡,遭H7病毒感染的紀錄出現過3次,分別是H7N2H7N3H7N7。為了掌握此次全新病毒H7N9的習性,全球的病毒學家與藥廠無不先從其他H7流感病毒著手瞭解。根據《經濟學人》的報導,美國學者研究指出,其他H7病毒的抗原並無法啟動足夠的免疫反應。對此,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表示,這並不意謂其他H7病毒毫不可取。留忠正也說,利用H7N7測試什麼狀態可引起較好的免疫反應,未來即使無法百分之百把該狀態複製到H7N9,但「先預演,等真正的演員到了,就正式上場。」

秋冬恐爆第二波疫情 留忠正所說的「真正演員」,就是H7N9疫苗株。留忠正表示,6月初就會收到向美國疾病管制局申請的疫苗株,「拿到之後,會先在實驗室做放大、培養,最快7月就可投入生產。」H7N9疫苗的生產方式「跟其他流感疫苗沒什麼不同,」留忠正說。國光生技用雞胚胎培養流感病毒,一顆雞蛋可養10億顆病毒,平均一批次26萬顆雞蛋,可產製大約20萬劑疫苗。從雞蛋到疫苗,約需6道步驟:病毒接種與培養、病毒採收、純化病毒液、裂解病毒顆粒、去除病毒活性,及分裝充填。國光生技目前正在生產季節性流感疫苗的雞蛋,去年夏天就已訂妥。留忠正表示,當然不希望H7N9人傳人,但若不幸發生,「我們是有準備的,雞蛋可以馬上投入,隨時可以switch over(轉做H7N9疫苗)。」除了國光生技準備投產,根據《經濟學人》的報導,世界衛生組織也已提供經費給分布在14個國家的流感疫苗廠進行研發與生產的工作,其中4個已蓄勢待發,包括已對媒體宣布的諾華公司。事實上,對世衛組織及全球藥廠而言,要不要即刻啟動H7N9疫苗生產,除了取決於疫情是否達人傳人的潛勢,或許還得擔心病毒發生變異。美籍流行病學專家、前世衛組織官員大衛‧海曼(David Heymann4月初接受國際媒體訪問時表示,按照當時的疫情發展,不宜太早開始生產疫苗。作為台灣唯一的人用疫苗廠,國光生技有它既定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生產排程,此刻即使拿到了H7N9病毒的疫苗株,若沒有衛生署疾管局的採購承諾,在有限資源(雞蛋)之下,也不敢貿然大量投入H7N9疫苗的生產。

雞胚vs.細胞培養 台灣目前必須仰賴國光生技一年1,000萬劑疫苗的產能,來因應任何可能發生的流感大爆發。衛生署擔心未來一旦重演H5N1禽流感導致雞隻大量死亡,雞蛋來源會是問題,因此日前決定將補助以細胞培養方式生產流感疫苗的研究。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表示,未來雞胚生產與細胞培養將同時進行,「不會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國家衛生研究院是國內唯一擁有流感疫苗細胞培養技術的單位,利用狗腎細胞(簡稱MDCK)培養抗原。針對H7N9病毒,國衛院也已向美國疾管局及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申請疫苗株,預計6月初就會拿到。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主任蘇益仁表示,細胞培養是比較先進的作法,「禽流感疫情期間通常大量撲殺雞隻,沒雞、沒蛋,怎麼做疫苗?」台灣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黃立民也說,「流感病毒很特別,在雞胚胎裡長得很好,但這是一個老的技術,許多疾病如德國麻疹、腮腺炎等,都已用細胞培養方式生產疫苗。」他認為,預期隨著細胞培養技術的提升,用在流感疫苗研發,前景樂觀。然而,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擔心,以台灣有限的疫苗臨床試驗資源,一旦爆發流感疫情須趕製疫苗時,若同時用兩種方式生產疫苗,資源恐怕無法有效整合,反而延誤了時效。雖然國光生技公司也以細胞培養方式發展其他疫苗,但針對流感疫苗,仍以雞胚胎方式生產,總經理留忠正表示,以國光生技每26萬顆雞蛋可生產20萬劑疫苗來說,欲達同等產能,至少需用到2,000公升的細胞培養液,與雞胚蛋疫苗廠相比,生產效率顯然較低。此外,雞胚胎的生產較有彈性,可視疫情變化擴大或縮小投入的規模;反之,細胞培養的生產方式則較無彈性。「全球9成的流感疫苗,還是維持以傳統的雞胚胎方式生產,」留忠正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系教授文森‧拉肯耶洛(Vincent Racaniello),多次為文呼籲美國政府:在雞胚胎與細胞培養之外,「我們需要發展全新的流感疫苗生產方式。」何美鄉建議,以基因工程重組流感病毒抗原蛋白質製成的次單位疫苗,是我國政府未來可考慮研發的方向。

疫苗政治 一旦爆發流感大流行,對疫苗的需求就是國安層級的問題,民間業者也樂於與政府配合,只要政府保證採購。反之,如果政府擔心因預購囤積疫苗而形成浪費,沒有把購買疫苗的支出視為沉沒成本的決心,那麼,業者在商言商,也很難放膽投入量產。總之,針對如H7N9新型流感,何時開始生產疫苗,該生產多少,是時機拿捏的問題,也是政策智慧的問題。 「流感病毒真的很tricky(難以捉摸),」留忠正說。面對這種病毒,疫苗業者與政府防疫決策,雙雙陷入兩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