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生技股下挫,台灣新藥股還行不行? 精實新聞 2013-11-04 09:13:31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上週智擎(4162)胰臟癌新藥的策略夥伴Merrimack傳出單株抗體新藥用於卵巢癌二期臨床受挫,股價當日重挫近二成,加上Teva明星藥專利即將到期的疑慮,引發美國生技股全面重挫,台灣新藥族群臉色也鐵灰。台灣的生技新藥股行情是否提前告終,或也無需如此悲觀,只是在國際大廠都難免遭遇選題的失誤下,台灣投資人得更習慣新藥公司產品Pipeline的起落,投資組合上也得更重多元性的風險分散。 在旅美生技專家楊育民在今年BTC論壇中,提出生技泡沫的預警後,台灣新藥股雖表面上仍維持一路創高吸睛的強勢表現,但另方面對於生技泡沫何時到來的討論卻也更多;事實上,這波台灣新藥股由寶齡(1760)腎病新藥合作夥伴Keryx今年8月在美送件、10月FDA正式受理到FDA宣布明年6月初前可望確定發放藥證與否的消息,激勵該股股價一路創高,最高甚至一度衝上400元,其他新藥股自然也雨露均霑,幾周內股價市值大漲二、三成的,不乏人在。 這樣的情況自然引發憂心,主要是恐市場忽略「機會」與「風險」的平衡。其實,多數投資人應可接受,在生技股、特別是新藥股的評價上,本益比的意義不大,重點在於現有產品的Pipeline,市場願意給予多少的「價值」,也就是說,相對於本益比,「市值」與實際價值的關係,反倒更為重要。以目前台灣生技股來說,上月已有6家總市值超過10億美元、換算台幣超過300億元的公司,其中半數有「研發型藥廠」的色彩,安成(4180)屬特殊學名藥廠,F*太景(4157)及浩鼎(4174)2家則為純新藥,此在美國純新藥的掛牌公司中,已屬中型以上規模;而市值100億台幣的公司中,新藥也占了大宗,這樣的市值規模究竟合不合理?個別公司差異很大,舉例而言,如果新藥公司瞄準的是5-10億美元的目標市場,且有高度把握可取得藥證、並在市場銷售取得絕對優勢,這價值就可被主流市場所接受。 現在較常被創投等長期資金所討論的是,台灣投資人不見得有將新藥的「風險」納入投資評估中;根據一項中性的統計,新藥從進入人體臨床到完成(Phase I到Phase III),成功率大約僅一成上下,即使已進入三期臨床,恐怕還有三成以上的失敗機率,此次Merrimack在MM121的投入上即為一例,即使有強大的Sanofi做後援,臨床結果未達預測值,還是得面臨市場的殘酷考驗,換句話說,即使是叱吒「藥」壇數十年的藥界龍頭,都可能面臨選題的失誤,對於一般不具有專業背景的投資人來說,又如何分辨這些新藥的成功機率?更何況現在多數投資人恐怕忘了在計算價值的公式上,導入可能失敗的折價;在新藥成功與否不可控下,於是乎,只能就Pipeline的風險分散性、既有團隊的過去經驗、外部顧問團的陣容、甚至是臨床所需資金等條件,進行「防禦性」的檢視。 不過,在這要提的是,新藥的臨床結果,通常不會是零和遊戲,以Merrimack在MM-121卵巢癌的中期臨床試驗來說,雖生存期未達預期,但該單抗在Biomarker(生物標記)上的功效,已有評論認為或有可能發展成另一個個人化醫療的技術平台,也就是說,MM-121的價值對Merrimack乃至Sanofi並沒有歸零,這也是新藥公司的特色,即使曾被宣判過「Fail」,也不代表絕對是死刑,更多的可能是發展新的適應症、劑型設計的改變或其他應用等。 而一顆純新藥開發期動輒10-15年,即使是採劑型改變的「類新藥」,時間至少也有6、7年,此時不斷募集臨床所需的資金,就是資源不夠的中小型新藥廠的基礎門檻,且因新藥廠資產負債表多還處弱勢,恐難獲得銀行奧援,多數的方法包括在市場籌資或前期授權以取得與大廠結盟的資源等,都是常見的方式。這也是這幾年旅外達人對台灣生技界發展一致抱較正面看法的面向,因台灣資本市場對生技股的友善,提高了籌資效率,讓有夢的新藥廠越來越容易在市場募得所需資金,進行下階段的臨床,不過在此同時,投資人自然也要學會更以國際觀點放大檢視新藥公司的里程碑(Milestone)達成情況,以求投資組合適時的汰弱換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