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開發 高獲利也有高風險 2014-08-15 經濟日報 楊育民 楊育民/藥華醫藥獨立董事 生技大咖楊育民,為前國際藥業巨擘羅氏(Roche)全球技術營運總裁,目前擔任藥華醫藥獨立董事,專長是蛋白質藥、單株抗體的生產。 1948年出生的楊育民,是前台北市長楊金欉的長子,畢業於交通大學,後來出國拿到俄亥俄州立大學電機博士學位;他曾任通用、默克、基因(Genetech)、羅氏大藥廠,是華人少有的國際藥廠層峰人物之一。基亞事件風雨未歇,身為一個生物科技參與者,我想提醒投資人,應該瞭解新藥開發有很大的風險,看見風險並能接受失敗,才能享受成功。 生技諮詢公司Bain(Bain Consulting)在2003年發表了一個「藥物發展經濟學模式」,該模式雖是十年前發表的,至今仍適用。他們指出,新藥開發成功率從臨床前到進入臨床一期的概率是70%,從第一期到第二期則為55%,若從第二期到第三期則約40%。即使是從第三期到新藥核准,成功率也僅有一半。無論如何,生技公司的投資者都應該體認,新藥開發成功率有限,並非人人有獎。台灣生技產業有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灌輸了極大心血,加上投資者的支持,才有如今蓬勃的榮景,每個進入臨床三期的新藥,都帶給我們很大的希望和興奮。但別忘了,即使新藥在臨床三期,到最後成功核准上市銷售的成功率也只有50%。這意味新藥成敗是常理,失敗才是成功之母。說實在話,新藥開發永遠不敗才是奇怪,我們應該在基亞事件中,肯定科研人員的努力和耐心,不該一味責怪,應該為他們從失敗中學習而鼓掌。在美國,新成立的生技公司因為新藥開發失敗,而造成股價大跌是很平常的事情。換個角度說,投資生技應有更謹慎的態度、更多元的選擇,而不只投資一家公司,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雞蛋不能全放一個籃子,必須把錢和投資組合做有效地規劃,才是投資之道。生技公司的責任則是敬業經營,保持謹慎的態度,對投資者完全透明,並且盡職管理風險,當然,在做出預測和前瞻性聲明時,除了誠實也得保守,不要過於樂觀。雖說新藥開發成功可能帶來極大利益,但過度樂觀,常帶來更大失望。若要舉失敗的例子,2008年加州南舊金山市的Cell Genesys公司的前列腺癌藥物,在第三期臨床失敗。該公司原本有5億美元(約新台幣150億元)市值,在新藥失敗後面臨幾乎破產的窘境,市值僅剩3,500萬美元,公司一夕間從皇宮變成廢墟,令人慨嘆。另外,今年初KaloBios的呼吸道疾病單株抗體產品,在二期臨床宣告失敗,公司股價一天暴跌三成;去年8月,美國聖地亞哥生技公司Vica的抗癌藥在臨床三期失敗,市值一天蒸發四成,20多年心血灰飛煙滅。這類故事何其多,說不完的歡笑與血淚。這些公司的科學家們,不乏我的好友,但新藥研發失敗是常態,我們憂傷、無奈,卻不可因挫折而氣餒,我呼籲,「抗病尚未成功,同志還要努力」。回頭過來看台灣,基亞事件提醒我們,新藥研發是高風險、高獲利、大資金的投資;此外,從對人類疾病的防治角度看,它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投資。如果投資者能堅持自己的投資目標,了解風險和報酬,用心管理他們的投資組合,那麼生物技術可以是很好的投資項目。我們一定不要忘記感謝基亞全體員工,他們的努力和創新,值得我們大家掌聲鼓勵。我知道他們很失望,但不要絕望!再說一次,抗病尚未成功,生物科學家們必須繼續努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