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uly 17, 2017

Diabetic foot糖尿病足 治療費 8000~4.5萬美元


糖尿病足新藥研發 領先全球 2017-07-17 00:18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整理張慧萱 未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是新藥開發的重大價值,其中,病患人數高達6,000萬人,84%病患面臨截肢治療的糖尿病足部傷口潰瘍,是全球傷口治療大廠的夢幻新藥標的,每年全球商機超過百億美元。全世界糖尿病相關之醫療照護支出每年近7,000億美元,佔了全球所有醫療支出的12%。糖尿病無法治癒、長期醫療支出高,且會致使神經及大小血管病變。其中糖尿病足部傷口潰瘍造成的醫療財務負擔大、傷口照護困難,近幾年多款新藥到開發末期全部宣告失敗。糖尿病是身體代謝控制異常而造成的高血糖及其衍生相關疾病,全世界平均每11人中就有一位是糖尿病患,台灣更是高達每八人中便有一位。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努力控制血糖,還會面臨的主要困擾就是其他器官病變,特別是眼部失明、腎臟衰竭與下肢足部傷口潰爛,其中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為嚴重的併發症之一,亟需有效的治療的方法。糖尿病足的可怕在於糖尿病導致神經病變,進而形成足部潰瘍、周邊血管疾病以及潰瘍感染,最後84%的病患會遭受截肢的命運。以醫療負擔來看,單一足潰瘍的治療費用至少8,000美元起跳,若是感染型的潰瘍會到1.7萬美元;至於截肢手術,不只遭受切除肢體的命運,更是高達4.5萬美元的沈重負擔。從流行病學的角度觀之,全世界四億多的糖尿病患中有四分之三以上居住在中低收入之國家或醫療普及性不佳的地區,糖尿病足治療的延誤或無法痊癒,不只降低病患生活品質,往往也重創病患謀生能力或家庭經濟;此外,病患年齡分布多為年長者,也使藥物使用的方便性以及安全性相對一般藥物更為重要。糖尿病足的病理成因主要為高血糖造成的神經、血管或感染問題,因此糖尿病足的傷口治療發展也對應在此三方面。糖尿病足藥物研發趨勢:神經病理類藥物的進展已長期停滯;單純抗菌類藥物現在的挑戰在於提升控制菌膜(biofilm的能力;生長因子類藥物部分,唯一FDA核准的藥物為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recombinant human PDGF),但此一藥物自2008FDA警告致癌風險後,已從許多國家下市,其同類型產品的生長因子也有致癌性的疑慮。細胞療法諸如羊膜細胞療法、ApligraphIntegraGrafix雖已經進入市場,然其醫療複雜度高、操作方便性不佳,更重要的是昂貴的價格,對患者及保險給付者而言都是沉重負擔。近幾年來,多個生技投資界看好的糖尿病足潰瘍藥物,包括合成(胜肽)藥DSC-127、細胞療法CureXcell小分子藥物DermaPro都在臨床三期中逐一宣告失敗。20168月,法國Adocia團隊研發的BioChaperone也宣布其三期大型臨床無法達到預期療效,讓醫界挫折,大藥廠灰心。藥物開發上雖諸多利空,但同時也有利多與突破。因此從傷口癒合各階段的綜合效用來進行藥物篩選與開發,諸如美國研發的合成(胜肽)ACT1剛進入三期、兩個植物新藥-以色列研發的IZN-6D4剛完成二期,又有台灣的ON101完成三期期中分析等,突破過去針對單一機制的藥物設計,為結合抗發炎功能,同時也有表皮與血管細胞新生及抗菌功能的藥物。目前這三個新藥的開發進度已達臨床中後期,且在其他藥物開發失敗後,成為新一波全球市場矚目的焦點。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在各國際皮膚科或傷口醫療學會會議中,天然植物成分藥品的詢問度大幅提昇,尤其受到以女性為主的傷口照護提供者歡迎。在全球6,000萬人的糖尿病足市場,目前尚無黃金療法,一旦出現高效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率先取得藥證,將可望成為病患、醫療院所及保險機構首選。台灣在這個領域的新藥研發居於全球領先地位,且糖尿病高居國人死因第五位,宜加速審查讓安全有療效的糖尿病足新藥早日上市,並優先納入健保給付以嘉惠病足患者,讓台灣自行開發的生物新藥回饋國人健康,並在全球矚目的重磅新藥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作者是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研究員張慧萱,記者黃文奇/整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