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January 30, 2018

趙可式博士 推動台灣安寧療護路 (曾當8年修女)


【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專訪之二】她考上台大 父親卻笑她以後要當高級下女 文|李振豪2018.01.29 07:02結果聯考時發高燒,只考上台大護理系,被父親笑:「畢業後就是當高級下女。」她一心想重考,卻在大一下學期改變了主意。「那時的醫院實習課程,我把一個醫生6年勸不動的病人顧到願意復健,那個經驗太美好,我覺得我能做很多醫生做不到的事。」她來到父親過世的台北榮總當護理師,「因為父親生前在這受到很好的照顧。」不料卻開啟了一連串的震撼教育。她曾說:「病人是最好的老師。」但那些病人總因苦不堪言的病症而自殺。譬如一名鼻咽癌病人,某日忽然消失,大家分頭尋找,她帶著病人的太太和9歲兒子來到一間教室,打開教室門,立刻轉身要擋住小孩,因為病人已上吊多時,臉黑了、舌吐了、眼凸了…譬如罹癌末期的病人腹脹不適,索性拿起刀朝自己腹部一刺、一轉,護理師見狀拔起刀子,血水噴得滿臉,趙可式聞聲趕到,馬上用手壓住病人腹部止血。早就不怕血了,見證過一幕幕分明可以避免的悲劇,現在的她,怕的是以如此痛苦的手段自盡、不得善終的病人會一再出現。

溝通理念軟姿態說服醫生 她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在進入榮總前,曾在修道院當了8年修女,但修道生活的空檔,她仍游牧民族般四處照顧病人,「癌症病患比比皆是,光是親友我都接不完。」最後忙到無法配合修道院作息,神父對她說:「也許上帝給妳的使命不在此。」但上帝給她的使命,真的只在醫院裡嗎?一個人生的病,往往是他一生的縮影,她照顧病人看似如送行者,只在不可逆時盡力,但訪談過程,她留意到記者吃飯使用衛生筷強烈建議別再用了吧。記者用餐先吃飯,她又忍不住說:「要先吃水果,消化才好。」發現我們第二次拜訪時全按規矩來,她微笑說:「你們真乖。」像在稱讚病人。也真是這樣在對待病人,只要是能讓他們好過些的事,她都會盡力做。40歲,她申請獎學金出國念書,年紀最大的她,一度被奚落:「我們只想給還有很多可能性的年輕人。」但年輕人出國都是為文憑,只有她是為病人。面試官問她:「沒拿到獎學金會怎麼做?」她答:如果是上帝要我做的,祂就會想辦法給我錢。」結果拿到唯一名額。美國6年,她一路念到博士,同時當研究助理、到醫院打工,賺取暑假到英國探察安寧療護實務的旅費。回國後,醫院不想請博士當直接照顧病人的護理師,她只好回頭做居家護理,同時四處演講,理念被當時的國大代表江綺雯聽見,她又著手推動政策,在2000年通過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2015年又通過了《病人自主權利法》。被譽為台灣安寧療護之父的賴允亮醫師說:「安寧療護不該由制度帶領,而該是由病人的需要帶領。」身為趙可式在台灣推動安寧療護路上的夥伴,他說:「我們經常互相安慰彼此的挫折,那挫折不只一次,也不只以前。什麼挫折?在這條路上,最困難的究竟是什麼?趙可式說:「就是醫界本身。醫生的天職是救人,病人死亡,好像等於醫療失敗。所以有肉就割,有洞就開,有管子就插,有藥就給,對這些人,我一點辦法都沒有。」認識她20年的台中榮總緩和療護病房主任黃曉峰說,趙可式講話偶爾會有娃娃音,那就是面對難突破的醫生時,必須用軟姿態的說服技巧,「她還是很有韌性的」。

趙可式小檔案 1948年出生於上海 1972年台灣大學護理系學士 1989年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腫瘤護理碩士 1993年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臨終照顧與安寧療護博士 2004年獲第14屆醫療奉獻獎之特殊貢獻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