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February 26, 2018

全球三億人憂鬱症: 富裕國家1/6得到有效治療; 貧窮,中等所得國家僅1/27


抗憂鬱藥有效 但非最佳療法2018-02-23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科學家藉由一項跨國的龐大研究發現,抗憂鬱藥的確有效,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認為,這項統合分析已平息醫學上長久以來針對這類藥物究竟有無療效的重大辯論。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涵蓋廿一種常用抗憂鬱劑,分析取自十一萬六四七七名患者共五二二次試驗的資料數據,發現相較於安慰劑,這廿一種包括學名藥和較新的專利藥在內的藥,在舒緩成人的中度到重度憂鬱症症狀上都更有效果。但主持研究的牛津大學副教授席普里阿尼(Andrea Cipriani)提醒,這並不代表服藥就是憂鬱症的最佳療法,也不該被解讀為藥物對每名病人都會有效。他表示,僅約六十%的患者,症狀在用藥後改善,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則沒反應藥物治療應與心理治療等其他選項並進。研究團隊的一員、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約安尼季斯(John Ioannidis)則指出,抗憂鬱藥在全球廣泛使用,惟其藥效及耐受性(指長期用藥後藥效逐漸減弱,為達成同樣效果而必須增加藥量)上仍有很大爭議。根據世衛組織資料,全球約三億人患有憂鬱症,但在富裕國家裡,卻只有六分之一的病患得到有效治療,貧窮及中等所得國家中,比例更銳減到廿七分之一。研究另顯示前述廿一種藥間的差異,一般而言,較新的抗憂鬱藥由於副作用較小,耐受性通常也較佳,而在症狀的減輕上,一九五○年代問世的安米普林(amitriptyline)療效最好,「百憂解(Prozac)」等知名抗憂鬱症藥物雖效果較弱,但優點是耐受性較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