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DNA製成光電元件 清大團隊研發技術獨步全球 2018年12月12日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面對日益嚴重的污染,必須降低對石化原料的依賴,許多國家投注大量資源,研發創新且極具功能性的材料,其中以生物基質最備受矚目。科技部工程司司長徐碩鴻表示,前瞻的材料的創新應用,也會帶來許多研究專利,未來在新創公司的建立部份,機會也將大大提高,科技部對於這項的新創應用也是很支持的。台灣清華大學的電機系暨光電所教授洪毓玨團隊,透過跨界結合生化、材料、化學、奈米及電機領域,開發出了一項技術,他們從魚卵跟魚膘萃取出DNA,最後製成光電元件材料,減少了電子廢棄物所帶來的污染。洪毓玨表示,魚類生物DNA不僅量多易取得,此項技術未來除了能應用在感測應用外,透過DNA分子與金屬離子結合,並進一步結合光照所產生的還原反應,將成為一種新的光電元件材料。DNA光電材料的應用面也相當廣,除了太陽能電池、感測器及發光元件外,也可以應用在奈米到微米等級光學薄膜和光電元件製作上。洪毓玨表示,現階段此項技術,仍處於開發製程平台的階段,未來將持續進行元件研發並提升製程效率,希望最後能與產業合作,讓此項技術產業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