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智慧醫療 導入AI精準判讀 2019-08-25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成大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針對有心房顫動的患者,設計一套智慧醫療系統,只要輸入患者的相關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高血壓病史和中風病史等,系統就能夠自動算出患者出血與中風的風險系數,如果中風系數高,醫師就會開給抗凝血藥物,讓醫師短時間判讀給藥時機。過去醫師在給予抗凝血藥物時,往往會擔心患者可能因此出血,但不給又怕會血栓中風,成大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劉秉彥說,有這套系統後,醫師開藥的比率從過去的47%提高到63%,患者兩年內再中風的比率也下降8成。醫院也研發一套系統判斷心臟超音波影像,了解患者心臟受損情況,劉秉彥表示,心臟超音波判讀並不容易,即使有經驗的醫師也要花上20到30分鐘,透過這套系統,醫師可在3到5分鐘內判讀,精準度約86%,大幅減少診斷的時間。成大醫院新上任的院長沈孟儒發展院內的智慧醫療,他說,利用AI與大數據等科技發展智慧醫療,達到精準治療的目的,是目前全球醫療界共同的目標,成大2022年將開幕的銀髮智慧醫院,也將導入這些技術。
Pages
Friday, August 30, 2019
衛福部核准僅3家 "免疫細胞" 療法醫院: 三總/中國/花慈
衛福部新增第3家醫院 花蓮慈濟也能做細胞療法 2019-08-28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 今年9月初起,衛福部開放細胞療法,並公布特管辦法,由於施行機構必須要提出完整的計畫書以及合格的實驗室,衛福部從嚴審核,上個月公布2家醫院為三總、中國附醫,可執行2種治療項目,總計12種適應症,今再宣布第3家可執行免疫細胞療法醫院為花蓮慈濟醫院。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最新資料,花蓮慈濟醫院,可執行的免疫細胞療法項目為「自體免疫細胞治療CIK」,與其他2家相同,花蓮慈及可執行的項目為實體癌第4期的肺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結腸癌、乳癌、肝癌、腎臟癌、腦瘤。配合的實驗室為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可執行的醫師為李啟誠、林欣榮、黃威翰、王佐輔、邱琮朗、蔡昇宗。資訊將會隨時更新,民眾若有疑慮可上衛福部官網查詢(https://is.gd/8vxeJs)
台杉 (國家級投資公司) 不只 投資 也辦 教育 (蕭世嘉/許中強/林國鐘/黃文英/黃俊傑/王烽任/張志榮)
為生技產業導入資金活水 台杉開課教投資 2019-08-22 中央社 記者 潘姿羽台北22日電 台杉投資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了活絡台灣生技產業,引入更多資金活水,台杉青年創業學院9月28日起,將開設「生醫新藥產業投資實務課程」,加強學員對生技產業的認識,進而引入更多資金活水。台灣生技產業市值將近一兆,政府將生醫產業視為驅動台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產業之一,而台杉作為國家級投資公司,不只扮演投資領頭羊的角色,更致力於培育人才。「台灣創投界不熟悉生技產業也就不敢投資,沒有活水的支持,產業不會健全,」台杉投資表示,生技投資門檻高且花費時間長,即使是生技產業中的從業人員,懂醫材的不一定懂新藥,但未來是跨域服務,因此希望透過系列課程,讓學員對新藥開發有統整性認識。至於金融創投從業人員,台杉也表示,在老年化、少子化的時代,健康、保健受到重視,生技絕對是個可以投資的產業。台杉去年底創立「台杉青年創業學院」,陸續開設「生醫投資與創業課程」、「創投共通課程」,這次則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合作開設「生醫新藥產業投資實務課程」,9月28日到11月16日,共13堂課,招募學員以現職為金融、創投及生技從業人員有意跨域者為主。由於生技產業應用範圍相當廣,包括應用生技、製藥、醫療器材等,專業度及產業特性也不盡相同,台杉表示,這次授課的講師來自生技、創投及生技中心的專業師資,依上課先後順序,包括育世博生技執行長蕭世嘉、生脈生技執行長許中強、藥華醫藥執行長林國鐘、安基生技執行長黃文英、新源生技處長黃俊傑、寶齡富錦副總王烽任、台康生技副總張志榮等來自生技產業的企業家。另外,也邀請來自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大和企業投資、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等專家,分別從併購、盡職調查等財務、創投及法律相關專業以實際案例內容授課;課程聚焦於產業趨勢、選題、新藥開發、專利授權等專業投資領域。
東洋: 逐步轉型為特殊學名藥/類新藥 (新劑型/新配方/新適應症)
東洋兩新品 將取得藥證 2019-08-21經濟日報 記者陳書璿/台北報導 東洋(4105)昨(21)日舉行法說會,該公司授權到美國市場的兩項藥品,抗癌藥Pegylipoo(Doxil 之學名藥)與全身侵入性黴菌Amphotericin B(Lipo AB之學名藥),最快可在2020年取得藥證。這兩項藥品中,Pegylipoo已在今年第1季認列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35萬元)授權金,Amphotericin B也有機會在今年第4季認列100萬美元。東洋近年來專注在學名藥的特殊劑型研發,擁有全球領先之微脂體(Liposome)、微球體(microsphere)等特殊劑型開發能力,並逐步轉型為新劑型、新配方、新適應症為主的特殊學名藥/類新藥廠。東洋表示,微球型產品Octreotide LAR,將可收取100萬美元授權金,最快今年第4季認列,尚有里程碑款400萬美元,依各階段里程碑達成後認列,上市銷售後則共同分享利潤。Octreotide LAR屬困難學名藥開發案,針對適應症包括肢端肥大症、各類腸胃系統腫瘤,主要市場為美國,由東洋負責技術開發、製造,最快2022年取得藥證。東洋表示,今年除了學名藥之外,也積極往新藥開發領域發展,透過子公司殷漢所開發的多發性硬化症藥物ENX-201,預估2020年上半年可進入臨床二/三期,目標2021年申請藥證,2022年產品上市。東洋表示,東洋持股殷漢約50%,預計2020年前還要再投入2.4億元,屆時殷瀚資本額將增資至3.6億元,東洋持股上升至67%。
Thursday, August 29, 2019
先行試場產業優勢: 台灣,東南亞測試食品與藥 市場
台灣生醫新創指數成長關鍵 AppWorks程九如:數據和聚落 蔡騰輝 2019-08-21 AppWorks合夥人程九如分享生醫新創市場觀察,他表示台灣新創外流的狀況不少,其中不少轉移到新加坡、美國、中國大陸等地發展。然而,這些「出走」的新創,在國外繞了一圈,除了豐富企業經歷以外,也獲取了許多海外市場經驗,反而提高了台灣市場的接受度,包括到香港的資訊安全新創,以及到新加坡的智慧醫療長照新創。在新創的成長關鍵當中,程九如認為,積極應用各式大數據和型塑產業聚落,仍舊是新創成長的主要關鍵。
指數成長關鍵:數據+遠距醫療 每個人、每項物件,每分每秒都在產生數據,而這些數據增加得極快,不斷改變著商業模式與生態環境。程九如舉例,在醫療資料越來越多與在特定領域交換與交易的需求逐漸增加的狀況下,資通訊廠商該如何在提供穿戴等貼身生理數值量測服務的同時,不僅收集資料,更妥善保存、分析這些數據,讓這些智慧知識庫有跨域整合的應用,也會是未來進一步醫療大數據發展的可能面向。醫療數據科技公司未來的資料,將會比醫院還要多,也因此程九如預估,基因檢測、個人化藥品的市場會越來越大。由於基因檢測與健康檢查,都不一定要在醫院才能做,也因此智慧醫療生態圈也將擴大,進而與遠距醫療、在宅醫療與照護結合。此外,也觀察到國外的遠距醫療開始走向集團化,以集團的力量整合設備與週邊服務,包括小兒科、高齡遠距、復健醫療照護。運用遠距醫療分流,促進醫療分級,進而減緩醫學中心的工作負擔。程九如指出:「從線上就分流其實最有效率」,不過台灣即便遠距醫療法已經有部分開放,但以目前的情況觀之,可能尚未有整體產業衝刺的動能。對於台灣新創努力切入的數位診療和線上會診,未來也需要有更多產業配套、統整支付系統、保險系統融合創新醫療服務,才能加速產業落地。
產業要興盛 聚落不可少 程九如認為,「如果在地市場封閉,產業聚落必然會逐漸萎縮」,生醫新創的網路鏈結必須持續開放,智慧生醫產業才有機會。大陸壓低藥價、讓線上醫療服務普及的開放市場態度所帶來的磁吸效應,讓全球智慧醫療人才趨之若鶩。就連美國FDA也已通過非侵入式醫材可以在網路銷售,而這都是市場先行與法規快速跟上,進而加速產業發展的實際案例。 當地的法規友善、技術不斷更新、產業有良好的投資循環,就會形成跨國產業聚落。在金融新創的領域,程九如舉愛爾蘭與愛沙尼亞率先開放數位支付為例,若是之後別的國家也想做數位支付,就都會去上述兩國取經、購買技術、聘請人才。而這,就是先行者與先行「試場」,所能帶給產業的發展優勢。「台灣是東南亞測試食品與藥品最重要的市場」,尤其台灣的醫學臨床試驗品質全球有目共睹,同時藉由台灣市場還可以推算出大陸市場的口味與可能喜好,再加上台灣有近100萬名新住民與東南亞勞工,這些都是台灣在發展智慧醫療與生技產業的優勢。此外,台灣每年也有將近1/3的新藥專利、處方、醫藥製程,都是從健保資料庫比對出來的結果。也因為這樣,程九如希望持續型塑實驗場域、培養人才、快速累積大數據與知識,不僅加速產出新藥與新療法,個人化醫護解決方案也會更多。
林口長庚 懷孕期肝臟移植成功 案例!
台灣首例 孕中肝臟移植成功 14:272019/08/19 中時 賴佑維 33歲牟姓婦女是B肝帶原患者,去年3月懷孕後常食慾不佳、嘔吐,原以為是懷孕關係。狀況持續一陣子後,牟女檢查才發現肝功能指數破千,在醫師建議下,牟女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成為台灣首例懷孕進行肝臟移植成功者。林口長庚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威震醫師表示,肝臟移植本身就是複雜且具風險的手術,在懷孕的狀態下進行更為複雜,查閱國內外文獻,孕期中接受肝臟移植手術者,全世界只有5例,其中僅2例順利生產。台灣過去也無這種案例。林口長庚醫院與桃園市衛生局、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為推廣「器官捐贈」、「病人自主權利法」及「安寧緩和醫療」觀念,19日上午,共同舉辦「我的善終我決定,器捐安寧病主我願意」器官捐贈、病人自主權利法暨安寧緩和醫療意願宣導周,邀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江仰仁及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溫明賢致詞,溫明賢表示,「病人自主權利法」已於去年1月6日正式施行,確保病人有「知情、選擇、拒絕」醫療的權利。
Tuesday, August 27, 2019
合作開發 胸腔X光 電腦輔助判讀系統: 義大醫院+廣達電腦
攜手義大醫院發展智慧醫療 廣達林百里見證 最新更新:2019/08/16 20:06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16日電)高雄義大醫院與廣達電腦合作發展胸腔X光攝影電腦輔助判讀系統智慧醫療,雙方今天下午在醫院簽約,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出席見證,期許雙方攜手共創世界一流的智慧醫療。林百里下午代表廣達電腦與義大醫院簽訂「胸腔X光攝影之電腦輔助判讀系統:外部資料驗證研究」開發計畫,未來將透過大數據的蒐集與彙整,讓醫療器材自主學習人工智慧,這是雙方合作的第一步,未來將進一步在智慧醫療長期合作。林百里致詞表示,台灣同時擁有世界頂尖的醫療人才及資訊科技(IT)人才,相信藉由強強合作假以時日必能共創世界頂尖的智慧醫療;義大有大學,也有醫院,希望廣達電腦能助義大一臂之力,共同發展世界一流的智慧醫療。義大醫療結合科技與廣達電腦在智慧醫療首發的合作「胸腔X光攝影之電腦輔助判讀系統:外部資料驗證研究」開發計畫,由義大醫院一般影像診斷科主任醫師楊中宜擔任計畫主持人。楊中宜希望,藉與廣達電腦合作,將胸腔X光攝影的電腦輔助判讀系統在義大醫院影像醫學部進行安裝與試用,讓影像診斷專科醫師有使用智能輔助軟體的機會,並培養實用經驗,期待因此提升醫療診斷的效率及準確率,也能藉此給予開發團隊使用回饋,幫助改善軟體效能,共創雙贏。(編輯:林沂鋒)1080816
開發 漸凍症 智慧溝通系統: 北科大/實踐/北榮
科技部推科技突圍專案 投入千萬助漸凍症病友智慧溝通 鉅亨網記者劉韋廷 台北2019/08/16科技部今 (16) 日舉辦科技突圍成果發表會,去年9月啟動的漸凍症病友智慧溝通系統專案,迄今有5位病友使用測試,準確率已達85%,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未來還有2項計畫持續進行中,將朝弱勢族群、偏鄉資源輔助,至今共投入約 3000 萬元資金。陳良基表示,去年9月開始推動科技突圍的實驗專案計畫,希望透過政府的輔助與媒合,促使科技進一步協助社會進步,今年也從 30-40 件申請案件中,挑選 2 項計畫來協助執行,加上今日發表成果的第 1 案,目前共計輔助3個專案,而每案也會依實際需求,投入800-1000萬元的資金、資源輔助,至今投入約 3000 萬,希望扮演團隊與企業之間的媒合角色。陳良基進一步表示,科技部推動科技突圍計畫,屬於實驗專案,希望藉由科技協助社會不斷地突破進步,去年 9 月啟動第 1 案「漸凍症病友智慧溝通系統」專案,瞄準智慧醫療輔助,由北科大副研發長劉益宏教授結合北科大工程、實踐工業設計、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等跨領域研究團隊,針對中後期漸凍症病患,開發全球第 1 個智慧溝通系統。而今也進行傳承儀式,第 1 案「漸凍症病友智慧溝通系統」專案將尋找外部企業持支持拓展,而接下來啟動的計畫則瞄準「身心障礙者友善搭公車需求」及「偏鄉早療跨領域專業整合平台」等弱勢族群、偏鄉資源輔助。北科大副研發長劉益宏表示,科技運用關鍵在於後期整合,研發團隊透過與實踐、北醫合作,研發共計 6個子計畫包含腦機介面、智慧眼控、腦波感測電擊帽、語音合成技術、人因工程設計、醫學醫床評估,協助漸凍症病友與外界溝通,透過腦波感測、讓病友的語音重現,是全球第1個針對後期漸凍症病友所設計的智慧溝通系統,目前有 5 位病友測試,準確率已達 85%。劉益宏也透露,目前有國際知名大廠,正積極洽談後續合作開發的可能性,最快今年 9 月就會有所進展。
智慧高齡健康大串聯: 成大前瞻醫材中心+國衛院+力伽/期美
成大前瞻醫材中心 開發AI運動高齡老人照護有福音2019年08月17日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台灣於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比14.1%,預計2025年進展至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占比大於20%,為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成大前瞻醫材中心配合政府推動的生醫產業創新,和智慧照護科技,在蘇芳慶副校長帶領下,研發出樂齡友善的智慧化健康促進運動系統,造福銀髮族。智慧化健康促進運動系統,整合銀髮體適能評估、智慧化上肢手搖車、智慧化下肢健身車、無鍵化界面、互動式遊戲引導、以及遠端專家系統,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AI)提供樂齡長者個人化的智能運動處方。成大前瞻醫材中心今年度與成大樂齡大學合作招募樂齡學員參與智慧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經3個月的智慧健康促進上下肢運動訓練課程,學員們在心肺耐力、肌力、以及柔軟度都有大幅進步,平均身體質量指數也從過重進步到正常範圍。成大前瞻醫材中心郭立杰教授指出,台灣目前的醫療,都是直到生病才開始注意到要保健自己的身體,但往往都為時已晚。據統計台灣病後的長期照護時間男性為6.4年、女性為8.2年,對於自己、家人、社會經濟上都是很大的衝擊,所以著重醫療前段的預防醫學、健康促進部分,避免健康走下坡的狀況,這就是開發智慧樂齡健康促進運動系統的最終目標。成大前瞻醫材中心葉明龍主任表示,隨著新興智慧科技、先進診斷技術、以及高齡化社會來臨。智慧醫療將會是台灣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方向。成大前瞻醫材中心在衛福部及科技部補助的資源及學校的支持之下,同時鏈結國衛院群健所以及本土運動器材相關產業,例如力伽、期美等,也積極規劃佈局未來的智慧健康產業版圖,希望能串接醫療、學校及產業的優勢,從預防與照護需求,整合運用創新產品或健康醫管服務模式,帶動醫材研發及產品化,行銷全球醫療健康市場。近年運動健身的風潮興盛,部分活動中心也有善心人士捐獻的運動設備,而前瞻醫材中心開發了「AI愛穩動」系統,提供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運動處方,讓高齡長者享有更優質的健康照護,即使在居家運動時,也能透過與專業團隊遠距連線方式,邁向健康的樂齡生活。相信,未來透過成大前瞻醫材中心的努力,遠端智能服務不僅只侷限於遠端醫療,AI大數據更提供更能提供高齡長者遠端健康促進的創新模式,讓智慧化高齡健康照護不再遙不可及,進而邁向快樂人生的樂齡生活!
Sunday, August 25, 2019
亞果生醫 公開發行: 十年磨一劍
亞果生醫 進入投資市場 工商時報【高雄訊】隱身於南科高雄園區並以再生醫學吸引美、日、澳大廠爭相合作的亞果生醫,日前完成公開發行送審程序,以股票代號6748正式進入國內投資市場。該公司執行長謝達仁表示,生物醫藥是一項高度結合資金、技術、時間與人力的產業,亞果生醫以十年磨一劍的嚴謹處事態度經營企業,終至讓所新創的組織再生醫學逐漸發光發亮,並且在國際市場打開能見度,吸引國際級的生醫公司及投資團隊進行跨國合作。謝達仁指出,亞果生醫(6748)的公開發行,除增加亞果生醫投資市場能見度,也將讓國人一窺再生醫學現在及未來生醫技術的發展趨勢。洽詢電話:(07)695-5569。
(緩起訴金 總額: 新台幣400萬元) 喬本生醫 代工益生菌酵素錠: 驗出Desacetyl bisacodeyl成分(藥品bisacodyl之活性代謝物)
喬本生醫:本公司及部分員工接獲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緩起訴處分書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2019/08/20 08:000 第2款 1.法律事件之當事人、法院名稱、處分機關及相關文書案號:本公司及部分員工、臺灣 雲林地方檢察署、108年度偵字第2201號 2.事實發生日:108/08/20 3.發生原委(含爭訟標的): (1)本公司為『多燕瘦益生菌酵素錠』產品的代工廠商,主原料「發酵水果植物粉」由委託方提供,本公司收取代工費用。(2)因主原料「發酵水果植物粉」驗出含有「Desacetyl bisacodeyl」成分(為藥品 bisacodyl之活性代謝物)依緩起訴處分書本公司總監洪正昌及廠長黃嘉慶,理應注意在製造過程中是否含有或摻入西藥成分,而依當時之情形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因此違反藥事法第82條第3項、第1項之過失罪;而本公司因受雇人即洪正昌及黃嘉慶執行業務,應依同法第87條之規定科處罰金。4.處理過程: (1)對於委託方所提供之主原料,本公司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要求做衛生檢測,符合驗收標準,另曾於106年11月間主動送經TAF(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之實驗室,依食藥署建議的方法執行西藥336項成分檢測,其檢驗結果為陰性 (未檢出)。(2)本公司乃於事發後至市面上隨機採購二批次完整包裝之『多燕瘦益生菌酵素錠』 產品,於107年12月27日分別委送SGS(執行360項西藥及減肥藥10項之成分檢測),及騰德姆斯公司(執行380項西藥之成分檢測),檢驗結果均顯示陰性(未檢出)。(3)至於食藥署檢測出的「Desacetyl bisacodeyl」成分,並未在食藥署公告檢測的 214項西藥成分檢測之中。 5.對公司財務業務影響及預估影響金額:本公司及總監洪正昌、廠長黃嘉慶應向公庫支付緩起訴處分金額新台幣各250萬元、80萬及70萬整,緩起訴期間均為1年。6.因應措施及改善情形:本公司因接受委託代工事宜配合調查後,並主動陸續修正公司內部關於簽約、品管、生產等流程之控管及稽核制度,以避免未來再次發生。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Bisacodyl (INN) is an organic compound that is used as a stimulant laxative drug. It works directly on the colon to produce a bowel movement. It is typically prescribed for relief of episodic and chronic constipation and for the management of 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as well as part of bowel preparation before medical examinations, such as for a colonoscopy. Bisacodyl is a derivative of triphenylmethane. It was first used as a laxative in 1953 because of its structural similarity to phenolphthalein. (Source from wikipedia)
AI影片輔助診斷: 帕金森氏症 (中醫大新竹附醫+清大)
全球首例影像AI 帕金森氏症手部辨識系統 記者林彥斌 實習記者 陳奕汶/新竹報導 2019年8月20日 為了測試患者是否罹患帕金森氏症,醫生帶著病人,試著做些手部動作,幫助診斷病情。不過為了讓病情更快速且方便診斷,現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跟清華大學合作,引入AI科技輔助,未來患者只要拍攝影片,醫生就可以利用影響分析,診斷患者的病況。民眾拍過來的影像畫面,醫生會輸入到電腦裡面,進行動作的比對,只要醫生高度懷疑患者有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就會立刻轉界患者就醫,目的就是希望盡早治療,讓患者有更高的治癒機會。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最明顯的症狀是手指頭在靜止狀態時,所產生的不自然抖動,不過有時候在症狀初期時,或患者位處偏遠地區,就沒辦法立刻找醫生求診,因此這套系統,就可以改善上述的狀況。
(東協醫療器材展) 彰基+泰國工業院 合辦 台泰醫療產業媒合會
泰國力推智慧醫療 彰基醫院盼導入台灣技術 2019-08-12 中央社 記者呂欣憓曼谷12日專電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其中台灣醫療產業是重要強項,負責泰國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今年多次率領台灣廠商赴泰參展,希望將台灣智慧醫療產業導入泰國,擴大雙方交流。政府從2016年推出新南向政策,衛生福利部2018年宣布「一國一中心」策略,初期選中印尼、印度、菲律賓、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6國為優先重點對象,一個國家由一家醫學中心負責進行醫療交流。負責泰國一國一中心策略的是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從2010年與泰國的醫院展開合作計畫,例如讓台灣的醫療人員到泰北服務,2018年接下一國一中心的任務,負責泰國醫療市場的文獻收集、產業連結、並透過人才訓練和泰國醫院建立合作關係。彰基透過展覽連結台灣和泰國業者,例如7月參加東協醫療器材展(Medical Devices ASEAN 2019),彰基與泰國工業院(Federation of Thailand Industry)共同舉辦台泰醫療產業媒合會,並在東協醫療設備展舉辦台灣智慧醫療創新與應用論壇。彰基海外醫療中心執行長高小玲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泰國政府力推泰國4.0政策,其中智慧醫療是泰國致力發展項目,台灣的醫療科技很強,彰基希望透過和泰國的醫院簽署備忘錄,帶台灣的廠商過來,進一步把台灣的醫療產業導入泰國。高小玲舉例,台灣發展的醫療雲技術相當成熟,病人的藥單和X光片可以上傳雲端,還有像看病流程智慧化,在機器插入健保卡,病人的資料和就醫紀錄都很清楚,這些都是台灣廠商可以導入泰國的醫療產業技術,若泰國醫院有需求,還可以找廠商設計智慧醫療模組。高小玲再舉例,泰國已有好幾家醫院使用一家台灣廠商的數位診斷系統,因為這個系統配置的鏡頭解析度很高,能夠進行遠距判讀,例如在泰北偏鄉的病人不方便到城市就醫,可以透過這個數位診斷系統,把病人的病癥拍下來傳到大醫院,讓醫生解讀。今年9月彰基將再率團參加泰國國際醫療展(Medical Fair Thailand 2019),12月則是邀請泰國醫界人士赴台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高小玲說,透過參展,提高台灣廠商能見度,也有廠商因此接到不少訂單,效益相當不錯。
Friday, August 23, 2019
佐臻智慧眼鏡+北醫 開發主刀者視角3D影像錄影
醫療智慧眼鏡開發快速 匯聚保健臨床賦能應用 蔡騰輝2019-08-14 大廠與新創團隊在智慧眼鏡的開發進度上,有些已經出貨、有些正在醫療院所當中驗證、有些也已跨足到海外市場。術前的診斷,能夠讓病症尚不嚴重就趕緊測出,又或是在病灶發生時,能搶在黃金救援時間內讓醫師救治;術中整合資訊與提供精準手術導航則能體現數位醫療的細膩度;除了術後復健以外,現在也能透過智慧眼鏡追蹤眼球移動方向,來增進人際之間的溝通。
術前快篩與加速急診判斷 醫療智慧眼鏡在救護車、急診、神經內科的急性腦中風應用上,神經元科技推出能夠提供9個方位技術測量的眼球震顫智慧眼鏡。設計概念與使用上,在醫師引導患者眼部移動檢驗時,患者仍舊可以清楚聽見與看見醫師的指引動作;醫師同樣也看得到患者眼球震顫或是其他症狀的表現過程。但是,因為有了智慧眼鏡特殊的鏡片角度設計,攝影系統同時可以清楚地把患者眼球震顫軌跡記錄下來。神經元營運長暨共同創辦人陳維澄表示,在無線版本當中,電池續航力達1小時,這也是與市場其他智慧眼鏡相比,相對領先的部分。目前與台中慈濟和台北三軍總醫院持續收案訓練演算法當中。
術中多重資訊整合與導航入刀更精準 搭載微型化模組的佐臻智慧眼鏡,與北醫婦產部合作透過3D影像錄影功能,將主刀者第一視角的內容,無死角地同步傳給第一助手,同時更能夠成為醫學教學的教材內容。透過置入陀螺儀,系統辨別主刀者頭部左右旋轉時,也能提供不同影像內容,包括病患的術前術中生理數值、或是查找一些臨床可以使用的技術與方法。佐臻董事長梁文隆表示,2年多前智慧眼鏡已經出貨給醫療公司,他希望透過智慧眼鏡,重新定義臨床手術台的技術限制,提供安全、可靠、減少錯誤的新一代智慧醫療輔助相關設備和方案,更希望達到省時、預測、數據分析的多重服務。台灣骨王結合AR/VR技術與臨床手術的領域知識,推出在8分鐘內準備就緒、進而銜接臨床手術的MR手術系統Foresee-X,而近期也推出第二代智慧手術眼鏡Caduceus系統,能夠將手術的誤差範圍縮小在1.5mm以內,同時大幅縮短70%的手術時間。擴增實境手術實際操作上,首先病患在手術前要先經過CT與MRI的影像掃描,系統融合這2種影像,建立3D的立體模型;在手術過程中依照姿態的不同,會再拍2張C-arm影像,協助立體導航;接者醫師使用MR導航系統,在空中投影出虛擬資訊,呈現病患生理數值與皮膚等多項特徵資訊,達成讓臨床醫師在入刀時,可以避開神經與大條血管的功效。
術後復健與中風失語溝通賦能60~70%的中風患者因為長期沒有說話,會罹患失語症(Aphasia),因此Modar AI希望藉由搭載演算法的智慧眼鏡,成為中風患者重新與世界接軌的媒介。智慧眼鏡的鏡頭、麥克風、相機,就等同於人類的最耳朵、嘴巴、眼睛一樣,可以偵測前方物體,後台系統則呈現出對應的文字,像是「a man in a suit and a tie standing in front of a mirror」,目前預期從與北醫腦神經內科合作與語言復健,從臨床實驗來佐證智慧眼鏡有能力輔助語言治療師,讓患者把握黃金恢復期,回家後也能根據治療計畫繼續訓練。森思眼動藉由整合軟硬體的眼動追蹤系統,搭配眼動教師的教學輔導,讓早期療育、成年就學就業、銀髮醫病溝通等3大族群都更有依循。技術使用微小鏡頭感測器整合多元自主開發的軟體內容,提升使用者注意力、增益認知學習、有效傳遞語言溝通內容,同時利用7種不同軟體,讓早期療育、中風復健患者,可以使用眼控滑鼠,從而在圖卡認知學習和眼球復健的過程中,以像是體感遊戲一樣的方式,選擇、停留、確認的方式,與外界溝通,進而與社會接軌。
宣捷: 臍帶間質幹細胞 異體治療 缺血性腦中風 (rt-PA無效病患)
宣捷藥治腦中風新藥 將啟動臨床試驗 11:152019/08/12 工商杜蕙蓉 搶攻細胞治療商機,宣捷藥用於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新藥(UMC119-06),繼陸續獲得美國FDA和台灣食藥署(TFDA)核可人體臨床許可後,宣捷藥表示,將啟動人體臨床試驗,並與雙和醫院合作進行。宣捷藥總經理宣昶有表示,將進行一期臨床試驗的UMC119-06新藥,預計收案9~18人,鎖定的是以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rt-PA)無效的45~75歲的成人病患為主,算是後線藥物,將力拚明年完成收案。宣昶有認為,治療的缺血性腦中風新藥UMC119-06,人體臨床試驗若順利通過,不僅能為病患帶來新希望,也代表著臍帶間質幹細胞將可進行異體治療,可望為細胞治療迎來新的一道曙光。宣捷藥表示,去年9月衛福部公告「特管法」後,不僅讓各國再度重視台灣的醫療水平,更促使許多醫療院所及生技產業的合作。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自體免疫細胞治療,以及可用於皮膚移植、脊椎損傷、退化性關節炎等的自體幹細胞移植。由於「異體」治療需走臨床實驗,過程較嚴謹且耗時,該法規目前僅開放使用自體細胞,也就是來自病人本身的細胞。這樣的侷限也使得一般民眾對於異體幹細胞的大量需求,急需找尋出口。缺血性腦中風目前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三位是國人健康的一大殺手,死亡率高於日本、新加坡及大多數西歐國家,也是成人殘障的第一要因。宣昶有表示,除了UMC119-06外,宣捷藥用於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新藥(UMC119-01)先前已通過美國FDA、台灣TFDA核可一期臨床,並已開始收案,預期以該公司進行藥物開發及製造,均以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之藥品優良製造規範(PIC/S GMP),將可讓更多的民眾受惠。(工商 )
美國VD+綠品生技 合作 食用美容 桑黃多醣體保養品
綠品生技攜手VD 開發桑黃多醣體保健食品 2019年08月15日文.蔡武穆 ViktoriaDeANN(以下簡稱VD)合作,提供桑黃多醣成分開發食品級美容保養品,預計十月開始銷售,總經理謝睿哲預估,透過VD旗下沙龍分店及美容師通路,初期將帶來一年兩百萬美元的營收。美國VD承襲母公司AMP laboratories藥廠成立至今三十五年的生物胜肽技術,擅長利用胜肽轉譯成長賀爾蒙前驅物,驅動細胞DNA自體生成玻尿酸或膠原蛋白,是全美美容師公認第一品牌美妝保養品,年銷量近十八萬套組。過去十多年,美國的美容保養品都以塗擦劑為主,近兩年,食用級的美容產品開始流行,VD注意到此一趨勢,與綠品生技合作開發出食用桑黃多醣體保養品,成為美容套組的一環。桑黃多醣體保養品和VD胜肽產品相輔相成,胜肽轉譯是由外而內的保養,桑黃是由內而外的提供身體能量,除了多醣體的抗發炎能力之外,還有胺基酸、酚類、三萜類多種營養成分,提供身體養分,對應於胜肽的轉譯功能,讓擦劑保養品更有加乘效果。謝睿哲表示,皮膚表面,無論是黑色素沉澱、粉刺、老化或是雷射的傷害,都是皮膚發炎的現象,桑黃多醣體是由內而外的控制發炎,調節身體免疫功能,促進皮膚再生,改善皮膚暗沉,通盤性恢復皮膚的光澤和彈性。桑黃是一種珍貴的真菌,別名桑耳、桑臣,是生長在桑樹上的真菌,為多孔菌科針層孔菌的子實體,其中多醣體中含有一種複雜化學物質PLGL,可以提高人體免疫系統,一九六八年,日本學者發表桑黃的抗癌功效,韓國及中國大陸也有論文研究跟進,但由於無法量產、標準化,藥用價值遲遲未打開。綠品生技過去專注在植物工廠開發,初期栽培水耕蔬菜,謝睿哲自美返台後,認為水耕蔬菜未能有經濟效益,經多方比較研究,決定以食藥用真菌桑黃做為研究方向,利用自家LED光照、室內環控專業及微生物技術,成功量產桑黃子實體,並萃取濃縮多醣體成分達標準階段,除了開發桑黃保健食品之外,目前正尋求產業上下游多方合作的可能性。
健保單一癌藥給付No1: 截剋瘤Xalkori; crizotinib (78.5萬/人)
健保給付藥排行 防中風、血栓藥年用25億連霸 2019-08-12 14:22聯合晚報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國人健康總體檢,健保署統計107年健保給付藥品申報金額,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藥物連續第二年登上給付冠軍,一年用掉25億1065萬元。至於單一藥物使用人數最多的是脈優同成分降血壓藥物,共有150萬7690人服用這類藥物。107年健保給付藥品申報金額前十名為,保栓通類(預防中風、心肌梗塞)、冠脂妥類(高膽固醇)、賀癌平(乳癌)、艾非特第八凝血因子製劑(A型血友病)、貝樂克(B肝)、SOVALDI RIBAVIRIN(C肝)、脈優(高血壓)、基利克(骨髓性白血病)、HARVONI RIBAVIRIN(C肝)、立普妥(高膽固醇)。為何預防中風和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藥物,連續兩年位居健保給付藥品排行之首?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指出,保栓通屬於抗血小板藥物,一般用於心臟支架置放、急性冠心症術後,用來避免血栓,但最多的還是用在心肌梗塞初級預防,一年服用人數達29萬多人。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說,這是人口老化的必然現象,國外也是如此,三高患者越來越多,一旦血管阻塞狹窄,就須終身服用此類藥物。雖說癌症連續三十幾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但在健保給付藥物方面,目前仍以慢性三高疾病相關藥物較多,在前20名藥物中,與慢性三高疾病有關的藥物,就占八名。不過,106年前20名健保給付藥品申報金額品項中,慢性三高疾病相關藥物則占11名之多,健保署醫審及醫材組專門委員黃兆杰說,因去年健保給付C肝全口服新藥、抗愛滋用藥,以致排行榜中,多了兩款C肝新藥、一款抗愛滋病毒藥物。
降血壓藥 多年單一用藥冠軍 與脈優同成分的降血壓藥物連續多年穩居我國單一用藥人數冠軍,107年共有150萬7690人服用。同樣治療高血壓的易安穩(5/80低劑量型)則排行第13名,使用患者45萬人,易安穩(5/160高劑量型)排行第16名,使用人數約30萬。
癌症用藥 前20名肺癌占9項 此外,從健保給付癌症用藥,可看出肺癌對國人的威脅,前20名癌症給付申報金額排行中,與肺癌相關的標靶、化療藥物就占九項,乳癌則有五項、大腸直腸癌四項。107年治療乳癌的賀癌平健保給付金額達22億元,為癌症用藥給付之首,在所有藥品中名列第三。至於單一癌症用藥給付每名患者申報金額最多的是截剋瘤,每人約用掉78萬5190元,該藥適應症為乳癌、轉移性大腸癌、胃癌。
(美時) 2019Q2盈餘不如預期 & 韓國重整開業醫與診所 提列1.2億元 優退金額
美時外銷靚 獲利看增 2019-08-17 00:11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生技業者美時(1795)上半年每股盈餘達1.35元,雖然第2季表現不如預期,但看好外銷業務長期發展,第3季營收、獲利可望回升。特殊學名藥廠美時表示,第2季受到在美銷售的戒癮含片Buprenorphine/Naloxone及韓國業務的營收同步下降,合併營收季減13.24%;另外,韓國重整開業醫與診所團隊,提列1.2億元的一次性優退影響金額,導致第2季獲利大減,EPS僅0.2元,然而,累計上半年EPS為1.35元。該公司昨日下跌1元,收91.5元。美時是國內知名的學名藥廠,主要生產高價值產品線涵蓋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疾病、癌症、女性保健、減肥等,並以錠劑、膠囊及軟膠囊劑型為主;美時也是國際知名的艾威群集團的一員,美時的行銷與業務通路包含直營的亞洲市場及艾威群集團橫跨全球超過30個國家的商業網絡。雖然第2季的獲利表現不好,美時認為,第3季就可望恢復,7月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7.45億元,年增率44.6%。月增是由於全球外銷業務持續增溫,包括銷往美國的舌下戒毒含片與今年陸續在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上市的口服抗癌產品。
國泰人壽 健康品牌四連霸
2019-08-15 10:09經濟日報 黃英傑《Yahoo!奇摩健康頻道×早安健康》主辦的「2019健康品牌風雲賞」,日前舉辦頒獎典禮,國泰人壽榮登「2019健康品牌風雲賞」首獎,連續4年獲得「保險金融類/健康保險」獎項。本屆調查共回收1萬7,000份有效網路問卷,顯示國泰人壽健康品牌的形象深植網友心中。國泰人壽不僅投注心力於商品創新、提供完善的健康保障,也致力喚醒民眾保障意識,提倡保險的重要性,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中也別忘了自身的保險保障規劃。另外,近年大力推廣健康促進活動、擴散全民運動氛圍,獲得民眾高度肯定。除獲頒「健康品牌風雲賞」大獎,國泰人壽再度進入甫於日前公布的Fortune Global 500大企業榜單,為唯一獲獎的台灣保險企業,顯示國泰人壽在保險本業、永續經營等各方面皆獲亮眼成績,未來仍將持續精進,提供更多優質的保障與服務,與大眾共創健康樂活人生。
Wednesday, August 21, 2019
(三陰性乳癌) 抗憂鬱藥 amfebutamone(安非他酮) 有機會治療
交大、北醫跨校抗癌 建癌症膜蛋白調控網路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8 月 09 日訊】台灣的醫療研究又有新成果了,國立交通大學和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共同開發「癌症膜蛋白調控網路(Cancer Membrane Protein-regulated Networks, CaMPNets)」,大規模建立膜蛋白與癌症的相互關係,創下全球首例。更找到抑制乳癌移轉的新制藥物。交大生物科技系教授 楊進木:「交大跟北醫透過大數據的分析,找到了安非他酮這個舊藥,直接就可以針對三陰性乳癌提供有效的治療。」癌症連續37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交大楊進木教授表示,膜蛋白是目前疾病診斷及治癌最重要的標靶,交大團隊透過與北醫跨校合作,以膜蛋白為核心,開發預後生物標記及治療藥物,更成功找到一種抗憂鬱藥物,可有效抑制三陰性乳癌轉移,目前向多國申請專利中。北醫大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 何元順:「我們聚焦這個標靶之後,我們發現事實上膜蛋白它是有交互作用的,那麼在過去的治療都單獨對一個膜蛋白治療,我想這個策略上在未來可能要做一些調整。」為了提高癌症標靶治療的精準度,交大研究團隊運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研究近兩千種膜蛋白對應於十五種癌症的相互關係,建立「癌症膜蛋白調控網路」,有助於從根本找出治癌方法。交大助理教授 林峻宇:「它可以作為未來病人的一個癒後的一個評估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未來醫生就可以拿來判斷,到底病人他應該要增加療程、增加劑量,還是可以減少療程、減少劑量,來讓病人更加的舒適,有更好的醫療品質。」楊進木教授研究團隊也積極提出精準醫療相關技術,並推出「華陀精算(AIP4)」平台,為全球唯一能提供疾病檢測、疾病亞型分析到藥物開發的全方位整合平台。這項創新平台,去年(2018)也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展「未來科技突破獎」及「最佳媒體關注獎」,可望幫助更多癌症患者。
Tuesday, August 20, 2019
美國US$369 million厄他培南 (Ertapenem) 僅 默克&展旺 供給
《業績-生醫》厄他培南添柴火,展旺H1每股虧損降至0.19元 2019/08/08 時報資訊 郭鴻慧 展旺生技(4167)指出,取得厄他培南美國針劑藥證後,營運情形好轉,上半年度稅後虧損為新台幣4,83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大幅減少約1.02億元,每股虧損0.19元。此外,7月營收為新台幣1.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營收呈現持續加溫的態勢。展旺於今年3月取得厄他培南(Ertapenem)美國藥證,隨即於第二季開始出貨,第二季整體毛利率因而提高,公司獲利狀況獲得改善。展旺預期,厄他培南在美國市場的市占率將在今年下半年達到雙位數百分比水準。 據2018年IQVIA(IMS Health)藥品市場資料庫顯示,厄他培南美國市場規模高達美金3.69億元(US$369 million),由於該產品法規及技術進入門檻高,即使該產品的FDA橘皮書(orange book)專利已在2017年11月到期,目前除了原廠默克(Merck)以外,僅有展旺及另一家學名藥廠有能力為美國市場生產供貨,在市場上供給廠商有限的情況下,展旺指出,行銷夥伴Apotex有較大空間將產品售價訂在高檔,以維持雙方獲利水準。根據美國醫院藥劑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Hospital Pharmacists; ASHP)今年7月所公布的醫院藥品短缺資訊,美洛培南(Meropenem)於美國市場短缺情形加劇,展旺表示,美洛培南針劑訂單可望在今年下半年逐步提升,預期在美洛培南及厄他培南針劑持續出貨並提升美國市佔率情形下,今年下半年的表現將逐季穩定成長。(時報資訊)
Monday, August 12, 2019
新光 精準醫學中心 賴泓誌主任: 新式基因檢測&資訊管理 里程碑
尖端醫結盟新光醫院 展示個人化「精準醫療」 2019/08/08 工商時報 張珊珊 尖端醫(4186)與新光醫院本月簽訂MOU,將依「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向衛福部申請「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等,陸續送出細胞治療計畫。日前在南港展覽館舉辦的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聯合展出個人化「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做法,結合「基因檢測智慧平台」與「精準醫療個案管理平台」,加上細胞治療法規的鬆綁,為病患開啟新選擇。尖端醫與新光醫院「首度聯展開幕記者會」,由董事長蘇文龍及院長侯勝茂主持啟動儀式。宣告邁向精準醫療的里程碑,加上全方位細胞服務新時代來臨;該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賴泓誌醫師指出,衛福部開放的自體細胞治療,該中心將結合新式檢測與新式治療,全程監控癌症治療效果,動態調整治療方案與病患並肩作戰。 啟動儀式邀請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吳宜臻執行長、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台北市議員張茂楠等人到場祝賀;現場以醫療情境模擬方式展現掛號、問診、新式基因檢測診斷,新式治療、療效追蹤,並利用資訊管理平台追蹤等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
兒童聽力守護計畫: 掃描30個聽損基因 建 資料庫
台大建立基因資料庫 助提前檢測新生兒聽損 2019-08-07 記者 劉力仁/台北報導 台灣新生兒中度聽損發生率約千分之2到3,在新生兒未能確定造成聽損基因為何之前,醫師往往先裝助聽器,到了3至4歲時,再評估是否動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台大醫院建立「次世代定序」聽損基因檢測平台,搭配聽力檢查儀器(CAEP)檢測,讓部分聽損新生兒1歲時,家長即可決定是否手術裝電子耳,便於早期治療。
1歲可植入人工電子耳 台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振吉表示,因新生兒不會表達,往往家長發現孩子聽力有問題時已3到4歲,錯過黃金治療時期,最好方式是新生兒都進行聽力篩檢,3個月大確定聽損程度,6個月大積極治療,如果助聽器無效,1歲左右植入人工電子耳。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及台大兒醫合作推動「兒童聽力守護計畫」。協會提供200個聽損兒童個案給台大醫院,供台大掃描30個聽損基因,建立兒童聽損基因資料庫,多個聽損基因已能提早確認。台大醫院團隊也增購「大腦皮質聽覺誘發電位」儀,提供兒童及家屬更專業確診,譬如確認聽神經是否退化導致聽損;吳振吉表示,傳統聽損機器約檢查到內耳,台大醫院的CAEP儀器已可深入檢查至耳蝸,再配合基因檢測結果,判斷兒童聽損出自於哪些基因。吳振吉表示,聽損兒童約6成是基因出問題,這些基因出問題的兒童約8成可透過「次世代定序」平台檢測出來。舉例而言,如果確認是內耳毛細胞旁聽神經突觸病變,因已確認致病基因,醫師可立即動手術,早期治療。國際知名醫學期刊GENES已向醫療團隊邀稿,希望台大將經驗提供給其他國家參考。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理事長洪珮珮表示,兒童聽損不僅影響聽力,也影響語言學習及人際關係,「兒慈」22年來在全台推動「聽損兒童音樂律動課程」,除協助台大研究兒童聽損,也提供聽能及語言復健訓練,教導家長居家訓練技巧,落實以家庭為中心之早療理念。
冷水 游泳 刺激食慾 影響減肥效果
台大研究六種運動有效遠離肥胖 游泳單車竟不在榜上 2019-08-08 12:20聯合報 記者羅真╱即時報導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台北榮總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學者8月刊登於「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PLOS Genetics)的研究顯示,慢跑在內的六種運動可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人體的影響,而包括游泳、騎單車在內的六種運動,沒有顯著的效果。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菀俞說明,研究團隊運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當中超過1萬8000名成年人全基因體定型資料,延伸分析一個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增加的基因風險分數。 即便基因風險分數高、屬「喝水就會胖」的天生弱勢也不要緊,因為基因表現量有機會因著後天環境或生活習慣來改善。這項研究顯示,有慢跑習慣的人遠離肥胖的效果最顯著—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基因風險分數,慢跑者比不運動者平均少增加1.02的BMI、少1.76公分的腰圍、少1.3公分的臀圍。其他有效的運動還包括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不過,游泳、單車、氣功、跳舞機、伸展操、太極拳等則未被發現有顯著的緩解肥胖效果。對此,林菀俞說,若以這份研究的限制來看,這份研究納入的對象本就較健康、裡頭沒有癌症患者,研究也未分析與校正這群人的飲食習慣、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因此可能影響這些運動的效果看來較不顯著。林菀俞說,過去有研究發現,在冷水中游泳會特別刺激食慾,反倒使游泳後吃更多,因而影響減肥效果;另有研究指出游泳、單車、氣功、伸展操、太極拳等屬於低負荷量運動,可能因此緩解肥胖效果較差;跳舞機的效果不顯著,可能與在家使用較隨性、使用時間較短有關。什麼樣的運動強度才能達到效果?林菀俞說,以這份研究來說,有慢跑習慣的人平均每月跑15次、每次42分鐘,有爬山習慣的人平均每月爬九次、每次119分鐘,有健走習慣的人每月走19次、每次49分鐘,有散步習慣的人每月走20次、每次47分鐘,有瑜珈習慣的人每月12次、每次70分鐘,有土風舞或國標舞習慣的人每月16次、每次77分鐘。不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慢跑減肥。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表示,慢性病患者或肥胖患者應先從低衝擊運動做起,像是散步、健走,再逐漸慢慢增加運動量與運動強度。
三陰性乳癌治療潛力: 抑制MCT-1/ IL-6-IL-6R阻斷
三陰性乳癌治療新策略~MCT-1致癌基因與IL-6/IL-6R免疫療法 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建檔日期:108-08-05更新時間:108-08-05 近年來,乳癌一直是國內婦女癌症的頭號威脅,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治療特別棘手。所謂的三陰性乳癌是指雌激素(ER)、黃體素(PR)和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三種荷爾蒙受體呈現陰性,代表患者缺乏這些荷爾蒙受體,導致患者大多只能選擇化療,而無法採用荷爾蒙療法以及標靶治療,治療方式相當有限。此外,由於三陰性乳癌具有高度的基因變異性,患者化療後常面臨預後不佳、復發機率高、腫瘤容易轉移到腦部與死亡率偏高等,治療效果不如預期。國家衛生硏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徐欣伶副研究員發現,MCT-1致癌基因(Multiple Copies in T-cell Malignancy 1)可做為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的生物標記,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表達,同時結合IL-6及IL-6R免疫療法,將能夠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效果,可望提供三陰性乳癌患者新的治療方向。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3月份腫瘤領域權威期刊《Molecular Cancer》。徐欣伶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瞭解MCT-1致癌基因的致病機轉。硏究發現,MCT-1致癌基因在各類預後不良的侵襲性乳癌組織呈現高度活躍的表現,推測該基因具有顯著的致癌性。徐欣伶副研究員表示,MCT-1致癌基因高度表達擾亂了正常乳腺管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會刺激上皮細胞間質轉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侵襲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 invasion),造成乳腺細胞進一步惡化與異常增生。另一方面,MCT-1致癌基因高度表達也會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6, IL-6),並刺激IL-6與IL-6受體(IL-6R)進行結合而引發一系列發炎反應,不僅造成癌細胞增生並破壞細胞周邊組織微環境,同時改變免疫系統中巨噬細胞的功能。徐欣伶博士指出,巨噬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角色,藉由吞噬癌細胞來消除其造成的威脅。然而,當MCT-1刺激IL-6與IL-6R結合後,將會誘導腫瘤周邊的巨噬細胞從抗腫瘤M1巨噬細胞變成腫瘤促進型M2巨噬細胞,使得巨噬細胞不但不會攻擊癌細胞,相反地,還會供給癌細胞生長、轉移所需的細胞激素與環境。此外,MCT-1過度表現也會增加乳癌幹細胞數目和功能活性,並且降低腫瘤抑制性小分子核醣核酸miR-34a表現,上述因素都會導致三陰性乳癌的病程持續惡化。因此,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在三陰性乳癌細胞的表現量,將能夠降低巨噬細胞轉變腫瘤促進型M2巨噬細胞的機率,進而削弱癌細胞轉移與侵襲的能力。同時也能減少乳癌幹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降低發生腫瘤異質性(註:癌細胞在複製與分裂時所產生的基因變異)、抗藥性和癌症復發的機率。目前相關研究指出,運用人類化IL-6R抗體(如:Tocilizumab)合併阻斷MCT-1活性的治療方式,確實能夠有效阻斷IL-6與IL-6R結合,進而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能力,同時減少巨噬細胞不良分化的機率,以及改善組織內微環境與減緩腫瘤惡化等,有效降低三陰性乳癌的復發及轉移。期盼這項三陰性乳癌治療的新策略,不僅提供患者更多臨床治療的選擇,也能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研究論文原文:https://molecular-cance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3-019-0988-0
無藥靶點 藥物開發: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ia (PROTAC) 大藥廠~30億美元尋合作
PROTAC技術 催生重磅新藥 2019-08-04 22:56經濟日報 饒宗璇 今年7月12日,2019抗腫瘤藥高峰論壇於上海浦東召開,全會聚焦腫瘤治療新靶點、新技術,其中,靶向蛋白質水解藥物技術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ia,簡稱PROTAC)成為與會焦點。幾天後,在全球失智症最重要的阿茲海默症國際會議中,美國PROTAC新藥公司Arvinas公布:旗下PROTAC藥物成功清除小鼠腦中95%的致病蛋白(Tau)沉澱。因此,PROTAC成為全球聚焦的新藥之一。PROTAC技術近年吸引了包括諾華(Novartis)、羅氏(Roche)、輝瑞(Pfizer)、默克(Merck)和葛蘭素史克(GSK)等巨型製藥公司相繼投入,催生了相關生技新銳公司如Arvinas、C4 Therapeutics和Kymera Therapeutics等。以Arvinas為例,這間耶魯大學於2013年Spin off成立的公司, 2015年獲得默克藥廠4.34億美元的合作案後,2017與2018年相繼與基因泰克(Genetech)及輝瑞,簽訂6.5億與8.3億美元的合約,今年6月,又與拜爾(Bayer)簽署7.5億美元合作案。Arvinas之外,C4 Therapeutics也在今年1月獲得百健(Biogen)高達4.15億美元的計畫支持,共同開發治療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的PROTAC療法。讓藥界巨頭紛紛手捧現金尋求合作的原因是,PROTAC顛覆過去小分子藥的概念,有別傳統的藥物機制。PROTAC起源於以色列科學家Aaron Ciechanover、Avram Hershko和美國科學家Irwin Rose於1980年的研究,當時三人發現細胞中一種被稱為泛素(Ubiquitin)的蛋白質修飾,會決定蛋白質走向被降解命運,因此三人於2004年獲得諾貝爾獎殊榮。耶魯大學Craig Crews與加州理工學院Raymond Deshaies教授,兩人在2001年合成出史上第一個PROTAC藥物(Protac-1)。但由於活性太低而無藥用價值,一直到2012年才迎來真正突破,雷格·克魯斯教授也因此於2013年成立首間PROTAC藥物開發公司-Arvinas。PROTAC的原理是利用雙靶點小分子藥物,一頭結合目標蛋白,一頭結合E3泛素連接酶(E3 ubiquitin ligase),當兩蛋白藉由小分子藥物拉近彼此距離後,E3泛素連接酶會將目標蛋白接上泛素(ubiquitin)修飾,被泛素化(ubiquitination)的目標蛋白如同收到死刑執行令,會被細胞內的蛋白酶(Protease)辨識並分解成胺基酸。藉由此機制,科學家不須特別尋找能抑制活性位置(Active site)的小分子藥物,只須利用小分子藥物的結合選擇性來去除目標蛋白即可。今年3月自然科學雜誌《Nature》為此技術發表專文「Protein-slaying drugs could be the next blockbuster therapies」,認為PROTAC有機會成為下一輪新藥發展的重磅炸藥。文中統計,目前所有人類蛋白靶點中,抗體與傳統小分子藥物能應對的只占二成,有八成的靶點隱藏在大分子藥物難以到達的胞內,或是活性位置難以篩選出小分子藥物。這些小分子與抗體所鞭長莫及的靶點,過去被稱為無藥靶點(undruggable targets)。只能倚靠新一代的核酸藥物如反義核苷酸(ASOs)、siRNA或基因編輯等方式,從基因層面進行抑制。但在PROTAC技術幫助下,未來小分子藥物有希望能用於治療這些無藥靶點。如果說核酸藥物是能關閉疾病基因的機制,PROTAC就是能關閉疾病蛋白的機制,這也是此技術最大立基點。雖然PROTAC的技術充滿潛力,但要廣泛應用於各式靶點,仍有諸多問題尚待克服。目前PROTAC的第一個藥物(ARV-110)已於今年5月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核准進入一期臨床,是由Arvinas公司開發,靶向降解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治療男性前列腺癌的新藥。該試驗預計將持續約九個月,初步數據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爐。Arvinas的另一款新藥(ARV-471)為口服雌激素受體蛋白降解劑,計畫於今年第3季啟動一期臨床實驗。從1999年PROTAC的概念被首度提出後,經過20年終進入人體臨床試驗。未來幾年,這些先驅藥物的試驗結果至關重要。一旦成功,代表的會是新一類小分子藥物的崛起,牽動全球藥物市場改組,須密切注意。(作者是鑽石生技投資研究室研究員)
輔大醫院江清泉副院長+台生材: 創新研發設計 關鍵 (導引腦部血管手術 鎳鈦導絲)
新創醫材征服台美市場 台生材正式上櫃 2019-08-07【撰文/張維君】生醫科技近年出現飛躍進展,台灣具備完善的醫療體系、及亞洲首屈一指的醫療水準,加上製造業高度發展,擁有獨門絕技的隱形冠軍林立,創造出台灣生醫產業的獨特優勢。自工研院新創成立的台生材,創業7年後,靠著精準選題、新穎設計與跨域技術整合,產品「泡沫式人工腦膜」與「腦血管栓塞血塊吸引移除幫浦系統」已分別獲得台、美FDA上市許可,公司將於6月由興櫃轉上櫃,成為工研院醫材領域首家新創上櫃公司。
掌握需求 跨域整合是成功關鍵「醫材新創公司要走到上市,氣要夠長。工研院新創成立的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與其研發團隊,歷經多年努力有此豐碩成果,代表他們不僅氣夠長,還很有力氣,對工研院來說,更是很大鼓勵!」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對台生材讚譽有加,不僅瞄準市場與臨床需求,更翻轉傳統創業思維,打造「台灣研發、全球代工」模式。以「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系統」為例,當中關鍵的鎳鈦導絲,是台生材結合台灣半導體晶圓技術優勢,台灣設計開發,利用美國成熟醫材產業鏈代工製造,再經由美國合作夥伴Incept銷售,將成為全世界唯二的腦血管手術的鎳鈦導絲。劉文雄表示,這證明台灣已具備足夠研發能量,但要走入市場,還是要藉助全世界的醫材生產鏈,把台灣的研發能量帶到國外,這樣的模式值得繼續努力、複製。與台生材有多年臨床合作經驗的輔大醫院副院長江清泉分析,台生材在產品研發過程中,與神經外科、骨科醫生密切合作,掌握臨床上的需求與痛點,再以此做出創新研發設計,是成功關鍵。例如,為解決腦手術後腦膜黏合與腦脊液滲漏問題,「泡沫式人工腦膜」以泡沫髮膠為靈感來源,將二氧化碳打進膠原蛋白形成泡沫,塗在腦部傷口處,膠原蛋白接觸體溫數分鐘即可凝固,不僅不沾黏也容易密合,完美解決術後感染問題。為了尋找裝載二氧化碳與膠原蛋白的鋼瓶,台生材找上台灣的隱形冠軍,將原本用於氣泡水、玩具槍的25元鋼瓶,升級為高單價生醫醫材,帶動傳產升級。
不只Me-only Me-better產品也有大機會 生醫領域不僅比技術、比創意,還要比選題。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表示,泡沫式人工腦膜為全球首創,屬於「Me-only」的產品,有時是靠靈光一閃,但原創產品研發不易,時程較長,其實只要切中市場需要,「Me-better」產品也能大有斬獲。台生材所研發的「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系統」就是一例。美國每年腦中風病人約80萬,9成是由血栓阻塞所引起,傳統醫療多使用化學性的血栓溶解劑,但其效果因人而異;物理性移除血塊,將是未來更好的醫療選擇。此系統由腦血管栓塞血塊吸引移除幫浦系統與導引腦部血管手術之鎳鈦導絲所組成,前者已獲FDA認證,後者也力拼明年取證。僅0.35mm的鎳鈦導絲前段,運用台灣半導體的晶圓切割技術製成,相較於既有的介入性導管手術所使用的彈簧導絲,更具競爭力。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每2人中就有1人患有退化性關節炎。台生材的「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產品」,將受損的軟骨組織於開刀房中取出,浸泡特殊配方酵素,1小時內即可活化軟骨細胞組織,植回原位,於患者體內再生,只需開1次刀,也無須離開手術室,改善過去先開刀取出自體組織,經過複雜的體外培養細胞後,再開刀植入細胞需開2次刀的作法。這項創新醫材預計今年進行人體試驗,鎖定規模高達59億美元的全球市場。從泡沫式人工腦膜到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台生材專注於臨床手術中未被滿足的需求進行創新醫材研發,整合台灣ICT產業、製造業精密工藝與國際高階醫材製造鏈,建立「台灣研發設計、全球代工製造」的商業模式,讓台灣研發能量被看見,引領台灣成為醫材創新的領導者。1991年創刊的《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為工業技術研究院發行之全院性對外出版品,主要提供工研院重大技術發展、相關產業趨勢、技術移轉成效等內容,為一般大眾接觸工研院的管道之一。工研院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不論技術引進、人才培育、育成中心、技術服務移轉,對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Sunday, August 11, 2019
花蓮慈濟醫院 建細胞工廠: 發展 代工 自許台積電
林欣榮:花蓮慈院希望成為細胞治療的「台積電」 2019-08-06 21:07聯合報 記者簡浩正╱即時報導 衛福部去年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積極發展細胞治療。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開放細胞治療將帶動新一波醫療科技產業起飛,花蓮慈院身為後山醫療重鎮,將擴大與產業界合作,將最新治療帶入東部。林欣榮說,幹細胞在醫學上主要應用有兩大方向,一是再生醫學,二是癌症免疫治療。今年堪稱幹細胞治療元年,除了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治療應用包括腦中風、巴金森氏症、脊髓損傷患者的神經修復,還有退化性關節炎及抗衰老等,都將是花蓮慈濟重要的研究項目。針對特管法公布的治療項目,花蓮慈院針對相關研究已送出計畫申請。花慈自建細胞工廠,不但可為病患量身打造自體細胞治療,周邊血或脂肪的間質幹細胞經體外培養放大,都有機會成為治療藥物,花慈希望未來有能力可以發展「代工」,以成為細胞治療的「台積電」自許。花慈院內「骨髓幹細胞中心」每年協助配對、移植骨髓幹細胞,20多年來嘉惠海內外逾5000位患者;近年來團隊結合新藥、新科技等技術,讓全球許多神經損傷患者來院求醫,約七成獲得改善。如「間質幹細胞」具再生、分化能力,可運用於組織修復,近年以患者自體幹細胞治療陳舊性腦中風已有三例,其中有患者評估分數大幅進步3.8分,病情穩定開始復健。專治腦癌、中風、巴金森氏症等,林欣榮認為,癌症、中風或退化性關節炎、抗衰老,這些細胞治療的主要項目都是老化造成的疾病,他認為,年紀大了一定要保持「腦子夠清楚、骨頭夠硬」,年過四十必須靠運動和不斷動腦、維持良好社交減少健康赤字。他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雖可換人工關節,但許多老人因恐懼開刀或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而放棄;花蓮慈院研究臍帶間質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疾病,期讓退化疾病治療無望的患者、甚至漸凍人獲得一線生機。林欣榮說,身為後山醫療重鎮,慈濟醫療團隊努力讓重症患者「昏迷的醒過來、躺著的爬起來、不能走的站起來。」;花蓮慈院近年成立精準醫學研發中心,擴大與產業界合作,將最新治療帶入東部,希望花東地區的民眾不必捨近求遠、翻山越嶺的到外地求醫,在地就能接受更精準有效的最新治療。
中華開發 30 億元銀彈 投資方向: 醫藥產業整合與再成長
中華開發募集第二檔新生醫基金 規模30億元 鎖定三大類投資領域 2019/08/05鉅亨網記者 陳蕙綾 台北 亞洲最大生技展 7 月甫在台灣落幕,開發金 (2883-TW) 子公司中華開發資本表示,已正式對外籌集新生醫基金,為該公司第二檔生醫基金,此次募集規模新台幣 30 億元,鎖定三大類投資領域,分別是創新醫藥與新生技、醫療科技與數位醫療及產業整合與再成長機會,此檔基金更集結專屬案源管道、豐富經驗投資團隊與多元退出等三大優勢。
串接國際生技資源 挖掘優質案源 開發資本創投及私募股權業務在台灣居領導地位,為結合更多海內外產業資源,開發資本生醫健康事業群總負責人暨生醫基金董事長何俊輝表示,除參與國內的台灣生物產業協會,觸角更延伸至全球最大生技協會 BIO,今年不僅贊助首度於台灣舉行的亞洲最大生技展 BIO Asia,與國際產官學意見領袖交流,也加入全球知名跨國集團 Johnson &Johnson Innovation Investor Hub,發掘優質投資案源。
台灣加值策略看好台灣生醫市場前景 中華開發資本表示,美國生醫產業扮演全球領頭羊角色,過去 10 年有眾多突破性診斷與創新療法,例如癌症免疫療法、CAR-T 等,帶動全球生醫產業發展。至於台灣生醫產業,雖受到資本市場短期影響,但整體產值仍穩健成長。開發生醫基金總經理徐大誠表示,展望未來,在政府 5+2 政策支持下,包括細胞治療特管法等的開放,OTC(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對生醫產業 IPO 政策支持下,台灣生醫產業整體市值應可逐步成長至 300 億美元。從生醫次產業來看,除高獲利保健、醫材與醫美股成長良好,在醫藥方面,2019 年已有不少重大授權案,將有助於市場信心逐步回復。至於數位醫療,在蘋果公司、Amazon 等科技大廠已對全球醫療體系產生顛覆性衝擊,未來醫療體系將漸從傳統的以支付方如健保局為重心,轉變為以消費者、病人為中心,此轉變將為台灣廠商帶來機會,由於有優良的醫院臨床水準與 IT 優勢,在電子大廠紛紛投入下,可望成為新投資亮點。 中華開發資本表示,開發資本已累積多年生醫產業投資經驗,延續 2014 年首檔生醫基金基礎,新生醫基金仍將立足台灣,採取台灣加值「Taiwan +」的投資策略,運用台灣人才優勢,連結國際,規劃一半以上投資將布局台灣相關標的,其它將布局亞太與歐美等海外市場。
國際資產管理 團隊案源掌握力強 中華開發資本進一步表示,生醫基金的團隊,已累積投資與生醫產業領域 15 年以上經驗,對產業趨勢及案源掌握力強,開發資本以往成功的投資案例,包括醫藥領域的智擎生技、逸達生技、安成藥業、美時製藥、Apexigen,醫療器材領域的精華光學,與通路服務的盛弘醫藥等公司。 不只大中華區,目前開發資本參與全球逾 40 檔股權基金投資,尤其與國際生醫創投基金合作密切,徐大誠表示,生技醫療投資週期長、前期資金需求大,且台灣一般基金規模較小,海外投資與一流國際 VC(創投)PE(私募股權)基金合作與共同投資是好的投資策略,可提高成功機率。開發金控積極轉型成為全方位金融機構,以壽險、證券、銀行及創投與私募股權為成長動能,其中,中華開發資本更著眼成為亞太地區領先的股權投資及資產管理業者,目前資產管理業務涵蓋生醫基金、創新加速基金、亞洲基金等不同主題,同時也由新台幣基金擴充至美元、人民幣基金,成為國際資產管理平台,2018 年資金規模更居國內金控公司轉投資創投事業首位。
國際醫療保健Health Care Index評分: 台灣 全球第一
國際商業雜誌評比:台灣醫療制度 全球第一 2019年08月09日【記者陳俊村/報導】台灣醫療最近獲得國際肯定!由知名國際商業雜誌所做的2019年評比顯示,台灣的醫療保健指數(Health Care Index)評分最高,就整體而言,是世界上醫療保健制度最好的國家。據《執行長世界雜誌》(CEOWORLD Magazine)報導,該雜誌針對全球89個國家進行醫療保健指數評比,台灣在100分總分中獲得78.72分,成為世界第一,超越第2名的韓國(77.7分)以及第3名的日本(74.11分)。而歐洲國家則囊括了前十名中的一半,其中包括:第4名的奧地利(71.32分)、第5名的丹麥(70.73分)、第7名的西班牙(65.38分)、第8名的法國(64.66分)、第9名的比利時(64.63分)。這家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雜誌指出,醫療保健指數是醫療保健制度整體品質的統計分析,包括:基礎設施、專業人員(醫護人員)的能力、成本、藥品可及性與政府的準備狀態。該指數也考量其它因素,例如:環境、乾淨水源的可及性、公共衛生、肥胖、政府減少菸草製品的風險的程度等。據中央社報導,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在8月8日舉辦為期2天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醫療資訊分享國際研討會,該署署長李伯璋在會中與多國外賓分享台灣醫療獲評世界第一的成果。李伯璋表示,台灣健保的單一保險人制度加上醫界信任是醫療體系順利推動的關鍵。他認為,台灣之所以能在本次評比中勝過韓國,主要是因為韓國僅有50%的醫師加入健保,醫界的溝通不順暢,也經常罷工;而台灣卻有多達93%的醫師加入健保,對於健保的信任度也很高,讓假日看診、分級醫療等政策推動更為順暢,不僅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也能避免醫療資源浪費。
Thursday, August 8, 2019
居家藥品辨識系統: 3D開發&人力成本佔”大經費”
手機就能辨識18,000種藥 榮總醫師陳育群用IoMT提升在宅用藥安全 蔡騰輝2019-07-19為了提升居家用藥安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科醫師的陳育群,與團隊共同研發了居家藥品辨識系統「愛家小藥師」。透過文字搜尋,可以查詢18,000種藥;拍照可以搜尋400種居家常用的藥品。
透過資訊專長 滿足醫療現場需求 擁有醫療與資料分析雙專長的陳育群分享過去建檔歷程,「榮總1,600種藥,光是建檔就需要投注半年的時間」,再整合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等7種公開資訊,最終推出搭載多語、查詢、拍照等3項功能的「愛家小藥師」物聯網醫療系統。系統分為居家醫師和居家護理師使用的專業版,以及轉換多語和查詢功能的民眾版。由於在宅醫療通常都會有外籍看護協助長者或是受傷的民眾療養,也因此「給藥」、「用藥安全」變得十分重要。陳育群舉例,過往曾發生一起案例,長者只是單純胃脹氣,但不清楚中文標示的外籍看護,就將與胃相關的藥餵給長者,最後才發現,看護所餵的藥是胃潰瘍或是胃穿孔才需要吃的藥。類似情況層出不窮,讓陳育群決定要著手進行藥物辨識小幫手的科學化工程。藥品使用方法與適應症的內容翻譯包括英文、越南文、印尼文、馬來語共4種語言。
IoMT的開發過程 陳育群和PCB版公司合作設計開發電路板,現在已經更新至第7代,包括不同亮度的LED燈不斷嘗試設置優化;找出放大倍數剛好可供近拍的透鏡;目前已將9公分的第一代充電板與放電板壓縮至3公分左右,而且僅需靠USB充電。充電一次30分鐘即可充飽,續航力達6小時。陳育群笑著說,「這大約剛好可以支撐一次的家庭訪視時間。」「臨床有好多問題,但是都沒有人處理。」陳育群一句話道出智慧醫療產業發展的無限可能。「尤其是在居家用藥上,AIoT更是幫得上忙。」病患的藥物依從性一直以來,都是醫院門診、急診、加護病房醫師相當希望提升的部分。然而,陳育群也分享開發心得,醫療物聯網(IoMT)產品「可用與好用是兩件事」,要讓產品服務變得人人都想用,使用者介面(UI)與使用者體驗(UX)的人才不可少。智慧醫療科技「不用太高端技術,剛好就好」,這也呼應許多醫學科技專家認為台灣智慧醫療發展層面廣且機會多的說法。陳育群表示,在藥物識別技術上,也曾經有產業人士建議透過3D建模來建置資料庫,然而,建模技術成本高,藥物數量又高達18,000種(顆),部分藥物特徵又很雷同,最終在成本效益不符合之下,最終還是沒有選擇相對來說「辨識準確率可能最高」的方式。然而,「現在捲起袖子先做」,能夠讓基本的藥物都可以有快速的辨識應用,「讓居家用藥安全提升」也就達到開發的初心目標了。藉由3D列印技術生產的愛家小藥師儀器,需要上萬元的成本,未來也希望能夠在持續努力之下,能將成本降低,進而拉升普及率,提升全人醫療安全。從2016年申請科技部的專案計畫以來,目前愛家團隊成員共有4位分別負責醫療護理、資訊管理、美術設計、使用者介面與體驗等工作。其中,3D開發與人力成本佔了大部分的經費支出。
廣達 組 智慧醫療聯盟: 借力 麻省總醫院&哈佛
廣達廣達 組 智慧醫療聯盟: 借力 麻省總醫院&哈佛
廣達攜MIT 攻智慧醫療 2019-07-17 23:43經濟日報 記者吳凱中、謝艾莉/台北報導 廣達(2382)全力成為全方位人工智慧(AI)供應商,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17)日宣布,與麻省理工學院(MIT)第三次合作,瞄準智慧醫療領域,未來目標將結合麻省總醫院、哈佛、廣達及台灣醫療院所等,成立智慧醫療聯盟,為人類醫療科技盡心力。 時代基金會暨麻省理工學院(MIT)全球產研計畫台灣年會昨天登場,台灣電子業巨頭包含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林百里及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皆出席並發表演說,聚焦人工智慧發展。林百里以「與AI共舞」為題發表演說,他表示,自己和MIT有長達20年的淵源,從中獲得很多珍貴經驗,廣達一直在思考下一步要怎麼做,一改過去電腦以科技為中心的模式。看好未來的產業趨勢,就像是當初廣達從專做個人電腦跨足雲端運算事業,現在則是瞄準智慧AI產業,一步步邁向以資訊、知識導向的企業,而非僅銷售單一產品為主。他認為,AI要以人為中心(Human-Centric),才能對世界有更多幫助。林百里進一步表示,目前廣達內部有很多計畫進行中,但AI人才不夠多,近期將持續徵才,台灣是發展AI很重要的地方。此外,面對日韓貿易戰恐又掀起供應鏈供貨問題,林百里表示,日、韓爭端主要在零組件的採購,廣達面板供應不缺貨,因此不擔憂。 展望下半年,林百里表示,整體來說,下半年表現應該還可以。先前市場傳出廣達將把筆電生產基地轉移到泰國,林百里表示,仍以台灣為主,逐步將台灣打造成重要的生產基地,至於是否將在泰國設廠,他未進一步回應。看好MIT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及技術優異,林百里表示,希望成立一個聯盟,涵蓋MIT、廣達及台灣頂尖的醫療院所,打造成為智慧醫療聯盟,並成為世界最好的。攜MIT 攻智慧醫療 2019-07-17 23:43經濟日報 記者吳凱中、謝艾莉/台北報導 廣達(2382)全力成為全方位人工智慧(AI)供應商,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17)日宣布,與麻省理工學院(MIT)第三次合作,瞄準智慧醫療領域,未來目標將結合麻省總醫院、哈佛、廣達及台灣醫療院所等,成立智慧醫療聯盟,為人類醫療科技盡心力。 時代基金會暨麻省理工學院(MIT)全球產研計畫台灣年會昨天登場,台灣電子業巨頭包含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林百里及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皆出席並發表演說,聚焦人工智慧發展。林百里以「與AI共舞」為題發表演說,他表示,自己和MIT有長達20年的淵源,從中獲得很多珍貴經驗,廣達一直在思考下一步要怎麼做,一改過去電腦以科技為中心的模式。看好未來的產業趨勢,就像是當初廣達從專做個人電腦跨足雲端運算事業,現在則是瞄準智慧AI產業,一步步邁向以資訊、知識導向的企業,而非僅銷售單一產品為主。他認為,AI要以人為中心(Human-Centric),才能對世界有更多幫助。林百里進一步表示,目前廣達內部有很多計畫進行中,但AI人才不夠多,近期將持續徵才,台灣是發展AI很重要的地方。此外,面對日韓貿易戰恐又掀起供應鏈供貨問題,林百里表示,日、韓爭端主要在零組件的採購,廣達面板供應不缺貨,因此不擔憂。 展望下半年,林百里表示,整體來說,下半年表現應該還可以。先前市場傳出廣達將把筆電生產基地轉移到泰國,林百里表示,仍以台灣為主,逐步將台灣打造成重要的生產基地,至於是否將在泰國設廠,他未進一步回應。看好MIT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及技術優異,林百里表示,希望成立一個聯盟,涵蓋MIT、廣達及台灣頂尖的醫療院所,打造成為智慧醫療聯盟,並成為世界最好的。
Wednesday, August 7, 2019
(醫療保單新世代) 基因檢測: 減少醫療
保險大咖搶進 精準醫療好風光 2019/08/01 (第一金投信 提供) 國內醫療檢測公司-行動基因近日宣布與全球大型保險集團合作,提供保險客戶基因檢測服務,以提高癌症治療成效、降低醫療成本,突顯精準醫療帶來的價值獲得市場認可。法人指出,有別於傳統製藥、生技產業著重在治療,精準醫療強調疾病預防、精準治療、有效管理與術後照護等全套服務,成為近年醫療產業的發展與投資主流。根據Bloomberg資料統計,代表精準醫療的ETFx健康科技指數,今年來累計漲幅達25.2%,遠超越NBI生技指數的8.7%與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的8.2%,確立其在醫療產業中的領先地位。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精準醫療近年大行其道,就連國內也吹起這一股旋風。以近日為例,醫療檢測公司-行動基因即宣布與知名保險集團AIA合作,設計精準醫療專屬保單,提供保險客戶基因檢測服務,未來可依據個人基因型態,提供合適的癌症治療方式,藉此提高治療成效,減少醫療花費。事實上,醫療與保險業的合作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例如:美國癌症基因檢測龍頭基礎醫學(Foundation Medicine),最早獲得FDA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將檢測服務列入癌症治療標準流程,而廣獲保險公司支持,願意給付保戶檢測費用,降低理賠成本。創新的服務模式,吸引知名藥廠羅氏(Roche)關注,在2015年出資收購。其他如:美國精確支付服務商HMS,透過數據分析工作,為保險公司找出客戶不合理的支付,管理浪費與過度醫療;醫療保健儲蓄平台公司HealthEquity,提供個人保健儲蓄與支出決策,管理個人醫療帳戶;聯合健康保險(UnitedHealth Group)結合AI、雲端技術,提供病患數據分析與個人化的醫療保險服務。觀察自2005年精準醫療指數編撰以來,大多沿著季線上揚,並且在碰觸正2倍標準差後,因指標過熱而出現短期修正。今年來,指數累計漲幅雖達25%,仍僅略高於季線,與正2倍標準差距離尚遠,顯示未有過熱情形,投資人可持續分批進場。
(仁寶) 神寶醫資 開發 醫療物聯網&爭取政府照護專案
結合運動中心 仁寶攜浩鑫推嘉義智慧醫療服務 鉅亨網 記者劉韋廷 台北2019/07/15 代工廠仁寶 (2324-TW) 布局智慧醫療市場,今 (12) 日宣布與浩鑫 (2405-TW) 共同推動嘉義市智慧醫療、樂齡健康照護願景,結合地方國民運動中心,推動體感運動中心。仁寶指出,體感運動中心將在嘉義國民運動中心試營運,場域內包含 2017 世大運與 Stampede 智能運動地墊,以及一體式雲端健康小站,民眾能透過 Stampede 智能運動地墊,量測生理數據,如血壓、體重、體脂肪、身體水分、肌肉量、基礎代謝等。仁寶表示,將與浩鑫共同完成經濟部工業局「居家量測、評估串醫病 - 新智慧健康服務平台」專案計畫,仁寶主要負責嘉義市的體感運動場域建置以及雲健康管理平台研發,浩鑫則深入社區據點及居家,規劃並推動量測服務。仁寶近年積極投入智慧醫療事業發展,透過物聯網應用,結合健康照護與運動風氣,今年第 1 季成立醫療事業子公司神寶醫資,專責醫療物聯網解決方案及政府健康照護專案,目前已在雲林、嘉義實行,預計下一步將拓點到澎湖,4 月則攜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投入 6000 萬元成立宏智生醫,瞄準 AI 腦波輔助系統目標鎖定憂鬱症早期發現、協助醫生診斷。仁寶相關醫療事業群還包括,瑞寶生醫、勤立生技與安勤 (3479-TW),而神寶醫資除了 Stampede 智能運動地墊的,還有推出包含智能病房、智復寶、智能尿濕偵測、離床偵測系統等物聯網醫療服務。
醫事司 將公布核準細胞治療 收費&治療結果
細胞治療疑問多? 將有網站解答2019-07-29聯合報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衛福部去年九月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積極發展細胞治療,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預計年底前推出細胞治療專門網站,提供細胞資料介紹、通過醫療院所、有效期限、收費方式、每年治療結果等,讓民眾在選擇上有所依據。石崇良說,特管辦法開放6項自體細胞治療項目中,包括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自體軟骨細胞移植、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等,醫療機構得擬定完整計畫書提出申請。目前已有25家醫療院所、57個申請案審查中,除了之前核准的三軍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預計月底再通過2案,也將出現非癌症的適應症。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 最大宗 石崇良表示,申請案共有計畫審查與試驗室審查兩項,三總與中國附醫分別通過「自體免疫細胞治療CIK」與「自體免疫細胞治療DC」臨床試驗,目前審查的57案中,包含新光醫院等15家醫院、及10家診所提出計畫申請,以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為最大宗,其次為自體幹細胞移植,用於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等。石崇良說,衛福部對特管辦法醫院申請採開放但嚴格把關的態度,審查過程中,要求申請者提出收案患者條件、收費合理值。收費雖無上限,但會要求醫院依療程分階段收費,以免患者一次得付出大量費用;而計畫實施時,每年必須進行臨床評估,來確保合乎安全、品質、收費合理等要求。不過,石崇良也提醒,目前細胞治療累積的實證資料不如傳統治療多,民眾千萬不可視細胞治療就是萬靈丹。
衛福部把關 確保安全品質 預計年底前推出的細胞治療專門網站,除了提供民眾資訊,也會包含給業者需要的相關資料。未來也將針對已通過審查的醫療院所,每年評估,若發現濫收病人或治療成果與預期差異過大,也可能終止計畫。細胞治療元年,第一場結合產官學研界專家的細胞療法論壇,免疫細胞療法權威林口長庚腫瘤科主任張文震、再生醫學會理事長張至宏、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首波獲衛福部核准做細胞治療的中醫大附醫團隊,包括院長周德陽、副院長徐偉成、細胞治療中心副主任郭于誠、中研院基因體中心沈家寧教您如何用自己的細胞量身訂做救命藥和回春丹。台灣最懂細胞的專家提供最內行的治療選擇建議,一次搞清楚細胞治療的真相,不可不知的細胞經濟學,幫您救命救荷包。
認識你的細胞經濟學論壇 主辦:聯合報、環球生技月刊時間:2019年8月17日(六)上午9時至下午5時(8時30分開始報到)地點:張榮發基金會10樓1001會議室(台北市中山南路11號)
細胞治療 5快問快答 Q1、細胞治療是什麼?A:細胞療法就是把患者本身的細胞,經適當的體外培養後,重新輸回體內進行治療。目前特管法開放6種細胞療法,最受矚目的屬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抽取個案身上的免疫細胞進行純化、訓練、培養後,讓它的功能更強火力更大,再回輸體內對抗癌細胞。
Q2、癌症病人可以不做化療放療,直接做細胞治療嗎?A:依特管法規定,包括血液惡性腫瘤經標準治療無效者或第一至第三期實體癌,經標準治療無效以及實體癌第4期,才適合細胞治療。因此癌患仍應接受標準治療,因為標準療法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有一定的實證依據,但當治療無效或希望合併標準治療者可考慮免疫細胞治療。
Q3、細胞治療是用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細胞?
A:是利用自己的細胞,進行體外純化訓練培養後,再輸回體內。
Q4、細胞治療目前最有效的項目是什麼?A:目前細胞治療用在癌症治療上,多以單一醫院單一細胞單一醫師發表的數據為主,目前以血液惡性腫瘤研究最多;至於實體癌,數據相對混亂,目前仍在累積中。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的Rosenberg醫師臨床治療了約46個案例,雖然只有一例乳癌患者成功,但仍引起科學界討論。
Q5、細胞治療應該去哪裡做?A:想進行細胞治療的醫院機構得向衛福部申請,截至6月底止,有兩家取得核准,一家為三軍總醫院,經核准以自體免疫細胞(CIK)治療「血液惡性腫瘤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細胞治療計畫,預計針對惡性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等惡性血液性腫瘤收案治療。第二家為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則核准實體癌第四期自體免疫樹突細胞治療,針對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及續發性腦瘤(腦轉移癌)、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頭頸癌、肝癌、乳癌和大腸直腸癌等8種第四期癌患為主。近期仍陸續有醫院申請加入細胞治療,最新的核准醫院請上衛福部網站查詢。資料來源╱衛福部、林口長庚腫瘤科主任張文震、三總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戴念梓整理╱記者蔡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