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July 1, 2020

(價格天花板?) CP值高醫材 退出台灣市場?

【新聞稿】健保醫材政策暫緩!醫師工會發言 2020/06/13 資料來源: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 本會今日受邀參與健保署會議,代表會員表達對於本將上路之醫材政策意見,最終本政策由衛福部長陳時中裁示暫緩,未來再召開會議處理,並將另行研擬更細緻之醫材分類,以及強化使醫材價格透明之措施。

本會理事長黃致翰醫師之發言內容如下:首先我要引用陳時中部長在媒體上所說的話,「陳時中表示,他特別看過健保公告的8352項的表格,他舉例,其中有個大部分價格落在510萬,上限就不會訂到一定只能收5,真正被限制到的是那些收15萬、20萬的人,他反問,如果大部分的人都落在510萬,那收20萬的合理嗎?」。然而根據健保署的公開資料,以自付差額的心臟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為例,所有的支架品項在各個醫院,總共居然有997個品項醫院是大於天花板價格53101元的,小於53101的只有137個品項醫院。陳部長說的明顯與事實有落差。之所以醫界,甚至許多民眾,都對健保署自付差額天花板這政策反彈,最大的原因,就是擔心會不會天花板一設下去,很多價格雖然超過天花板,但其實CP值很高的醫材,因此退出台灣市場,或者未來本來想要進來台灣市場的,因為這個政策而卻步,或晚個好幾年才進來?這當然不是一定會發生,但問題正在於政府讓醫界以及民眾完全沒有信心。為什麼沒有信心?原因在於第一線的醫療工作者及病患,真心感受到過去許多好用的藥物、醫材,慢慢地有錢也用不到了,其中某部分很可能跟健保藥價太低有關。我舉加拿大的研究當例子,加拿大在1998年施行了一個政策,就是第一個上市的學名藥,價格必須是專利藥的7折以下,第二個上市的學名藥,必須是第一個學名藥的9成以下。結果研究就發現,因為這個政策,藥廠的確比較不想進入加拿大市場,也比較容易退出加拿大市場。藥物或醫材價格需要接受合理管制,只是,政府身為管制的一方,必須要肩負提供證據的責任,給醫界及民眾信心,這個醫材自付差額天花板的政策,不會讓某些醫材退出台灣市場,或者將來新研發的醫材不會因為這個政策而不進入台灣。或者就算有些醫材退出台灣市場了,政府也必須證明這些醫材的廠商就是真的成本效益不合理,而不是口說無憑。

本會理事張詔程醫師發言如下:我們認為,這個政策是要解決醫病資訊不對等的問題,而我們目前已經有資訊非常透明的醫材比價網了。我困惑的是,訂定價格上限是種非常強制的手段,為了解決資訊不對等的議題是否需要如此強制之手段?我們能否以更積極的方式去告知民眾相關資訊,不曉得衛福部有沒有其它嘗試?我是工會理事,我們的發言都須經會員檢驗;在座各位醫界前輩想必也是都要回去跟學會成員和醫院同仁交代,特別我相信部長跟健保署長官也承受非常大的壓力。而這個壓力很大是來自於各方都有很強的情緒,也因此讓我們彼此溝通與妥協的空間變得非常非常小,而我相信現在的情緒很大是來自於大家對處理過程感到不透明、不民主、不被尊重,在來之前我們已經得知眼科與心臟科醫學會發文表示他們並沒有被告知,那這是不是代表我們的決策過程出了相當大的問題呢?所以關於這次的決策流程和日後如何改善,也希望部長能夠有所回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