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大學新發現可治腦退化疾病記者賴淑敏徐啟峰張國樑台北報導(2012-02-2220:00)而事實上,這種遺傳性疾病,目前仍無藥可醫,臨床上也找不到治療的方法,不過陽明大學歷經八年研究終於發現,這種疾病是因為特定突變基因,產生具有毒性的蛋白質,才導致腦細胞凋零死亡。學者表示,像「亨氏舞蹈症」及「小腦萎縮症」,都是所謂的「腦性退化疾病」,初期症狀包括走路不穩、寫字困難;到了末期,更因為神經退化嚴重,連吞嚥功能,以及呼吸系統的肌肉也開始萎縮,最後很可能因心臟衰竭而死亡,目前全台大約有兩千多名患者。從酵母菌實驗中,證實SPT4這類基因,可以做為治療腦部退化疾病的標靶分子,學者說,這項全球首次新發現,已經被刊登在國際期刊上,而且正在申請多國的發明專利,相關的動物實驗及藥物開發也正積極進行中,相信未來對於患者的臨床治療,將有重大突破。
Pages
Sunday, February 26, 2012
陽明大學研究登Cell 有望治療小腦萎縮!!
陽明大學發現延緩發病關鍵蛋白質/腦性退化遺傳病患可望延壽20年〔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對於目前無有效藥物可根治的小腦萎縮症等九種腦性退化遺傳疾病,陽明大學生化所副教授鄭子豪和博士生劉珈榮,投注九年時間研究,終於發現可延緩發病的重要關鍵因素Spt4,若順利開發抑制Spt4的藥物,有機會把發病時間往後延長廿年,增長患者壽命。
預估全球有數十萬人受惠此一重大突破獲得全球頂尖權威期刊《Cell》採用,引發歐美關注,全球預計有數十萬名患者將來可望受惠。陽明大學昨由校長梁賡義陪同召開記者會,鄭子豪說明,Spt4是腦部的一種蛋白質,卻也是「幫助」有缺陷的基因產生有毒蛋白質的「共犯」,有毒蛋白質積聚在人腦,腦部細胞死亡,患者的腦部因此出現空洞,例如小腦萎縮症、亨氏舞蹈症等,目前醫學界尚未有積極治療的藥物,病人在發病之後,通常只能任由病情惡化,走向死亡。小腦萎縮共同症狀是因小腦萎縮、小腦功能不良所引起的緩慢漸進性的身體運動協調功能不良,包括口齒不清、吞嚥困難、手部細緻運動不良及步履不穩,發病的年齡多半都是在青壯年廿至五十歲之間,有變異的基因已經遺傳給下一代;亨氏舞蹈症則因部分大腦神經細胞死亡,導致整合失衡,認知困難,以及身體出現不自主的顫抖、抽搐、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失禁及記憶力消失等。日劇《一公升的眼淚》和國片《帶一片風景走》,都描述了腦性退化疾病患者和家人所承受的痛苦。目前此研究已進行到動物實驗及設計新藥階段,也申請全球專利。鄭子豪舉例,此研究的發現就像是車子失控衝下坡,為減緩下衝速度,採取拉手煞車或放開油門等措施,有機會研發新藥,延緩發病時間、增長壽命,例如從四十歲延長到六十歲,讓患者生活更有品質。鄭子豪表示,腦性退化遺傳疾病,歐美發生比率為一萬到二萬人中有一到二人、約萬分之一,台灣的發生比率則為一百萬分之一,且以小腦萎縮症為多,只要父親或母親一人有此缺陷的基因,其子女就有五十%得病機率,如果有機會事先預防,或許能給患者更多的希望。博士生劉珈榮是此篇論文第一作者,他表示,從讀碩士到現在讀博士第七年,都在研究此題目,利用酵母菌建構模擬平台,進行遺傳篩選,很高興結果顯示Spt4是可做為治療腦性退化性疾病的一種標靶分子。
華人特有病新藥市場!
華人特有病新藥台廠搶先機2012-02-27工商時報 兩岸醫藥合作研究華人特有疾病聚焦,而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中,創新藥也為中國生技醫藥將高達4兆人民幣商機的五大重心產業下,SIC(超級育成中心)最高顧問蘇懷仁和健亞生技董事長陳正都認為,由於資料的完整,加上研發技術的逐步成熟,國內生技廠商最有機會在此領域中脫穎而出,屬於華人特有疾病的新藥最有機會由國內生技廠商成功研發。 蘇懷仁說,華人特殊疾病的資料台灣生醫業最完整,而國外藥廠也不會有興趣,像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就有很強的肺癌研究團隊,若產、官、學資源能完整整合,將很有機會成功開發新藥,成為本土煉鋼最佳範本。 陳正也表示,由於人種基因不同,加上文化習慣和飲食,即使是相當普遍的糖尿病或高血壓,華人的病史和治療都與歐美地區不同,所以,國際大廠研發的新藥不一定適合華人,因此,第一個由台灣生技廠商開發的新藥最有可能是屬於華人特有的疾病,這是健亞定位在投入開發華人疾病用藥的主因。 健亞投入開發的新藥包括新劑型抗血栓用藥PMR,初期鎖定5億美元間歇性跛行症市場,預計今年進入二期臨床,而與東洋等共6家藥廠共同開發的降血糖新藥DBPR108,則進入FDA一期臨床。 就國內生醫廠商開發的新藥來看,目前傾向以肝癌和C肝藥為主,速度最快的是基亞和瑞華,都已分別進入臨床三期,瑞華的ADI-PEG20其實是由母公司美國北極星負責開發,而瑞華未來則負責生產和銷售亞洲市場,在預期ADI-PEG20有機會拿到美國FDA藥證下,瑞華已在竹北生技園區興建蛋白質藥廠。 另外,基亞則因研發的肝癌藥利基,中國大陸SFDA也通過讓PI-88直接進入三期臨床,讓基亞和北極星互別苗頭有機會在2014年取得新藥上市藥證。 至於最近因鳳飛飛的過世,而成話題的肺癌,國內是由國鼎生技最投入。國鼎生技認為,肺癌死亡率最高,在現行藥物僅有效延長存活期間約3~10個月下,該公司的hocena已在美國FDA進行一期臨床,未來該藥品也將陸續延伸至乳癌、攝護腺癌等。 除了肺癌外,由於社區性肺炎感染嚴重,尤其是中國大陸,太景研發中的奈諾沙星抗生素即是針對此疾病的治療。
女性為何常乾眼??
乾眼症嚴重可致失明患者群女性居多〔鳳凰網〕 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惠川表示,一位70多歲的阿?,因視力減退到醫院求診,檢查發現原來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乾眼症,角膜溶解、穿孔嚴重影響視力。他說,引起乾眼症的原因相當多,這位阿?的乾眼症係因風濕免疫疾病導致淚液品質改變或不穩定所致。根據過去醫學統計,乾眼症在總人口中,盛行率約為15至20%,其大多有眼睛乾澀、灼熱感、流淚、搔癢、異物感、疲勞、畏光和視力模糊等症狀,依此推估,國內約有四4百萬人為乾眼症所苦。鄭惠川指出,臨床上偶而會看到,眼瞼腺炎及紅斑性狼瘡、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因為淚液分泌不足引起乾眼症。藥物也可能是乾眼症的凶手,如抗潰瘍、抗憂鬱、降血壓、抗心律不整及抗組織胺等藥物者,也會造成乾眼症。他用過去臨床經驗分析,國人乾眼症以淚液分泌不足造成的乾眼症較多,其中以女性居多,如長期配戴隱形眼鏡者或更年期的女性,長時間看書、打電腦、看電視、開車,或是長期處在空調系統中,都會導致乾眼症的症狀更明顯。鄭惠川提到,乾眼症跟男性荷爾蒙的缺少有關,因此,女性通常比男性罹患乾眼症的比例高上許多,停經婦女隨著年紀增長淚腺功能退化,更有可能出現乾眼症。此外,角膜手術也是乾眼症的高危險群,依據統計,做過角膜手術的人,有一半以上的人會出現短暫乾眼症。鄭惠川強調,角膜手術引起的乾眼症大都是短暫性,患者通常使用人工淚液3至6個月可獲得改善。他建議,乾眼症病患若在角膜手術前,最好先完成乾眼症治療,對術後視覺品質與手術結果都有較高的滿意度。1995年,國際專家對乾眼症了解尚不完整,認為乾眼症頂多引起眼睛乾澀、搔癢等不適症狀,因此建議只需補充人工淚液即可。隨著醫學進步,2007年時國際專家重新定義乾眼症,認為乾眼症是種多重因子的疾病,其通常伴有淚液的滲透壓升高及眼球表面發炎的現象,且將乾眼症的治療方式依症狀輕重不同分為四級。第一級輕度乾眼症,為淚膜不穩定。需要改變生活習慣,消除環境的影響,避免使用會造成乾眼的藥物、使用一般人工淚液、控制過敏症,以及補充Omega-3脂肪酸。第二級中度至重度症狀,為角膜週邊有點狀角膜上皮缺損。治療建議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或凝膠、環孢靈素、類固醇眼藥水(短期)、淚點阻塞或口服四環素(脂質缺乏)。第三級重度乾眼症,為角膜中央有點狀角膜上皮缺損或絲狀角膜炎、除原有的二級治療,如環孢靈素之外,如有必要,則可再加上淚液分泌促進劑、自體血清,及保濕護目鏡。第四級嚴重乾眼症的患者,則因角膜潰瘍,導致嚴重影響視力。除了原有的治療外,像是環孢靈素、保濕護目鏡之外,必要則需考慮加上全身性的免疫抑制藥物,有時甚至進行手術眼瞼縫合、羊膜移植來治療。鄭惠川表示,引起乾眼症的原因相當多,避免乾眼上身,平常應少熬夜、補充Omaga-3,養成生活規律才是正確之道,如有必要,則需加入藥物治療。他提到,過去此類患者會以類固醇等抗發炎藥治療,副作用是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青光眼或白內障等眼部疾病。新一代的眼用乳劑,含抗發炎成份cyclosporine(環孢靈素),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鄭惠川說,深受乾眼症困擾的前副總統呂秀蓮,曾因為角膜破皮怕引起感染復發,包著紗布出席公眾場合,使用cyclosporine(環孢靈素)之後,乾眼症已獲控制。環孢靈素眼用乳劑已於2006年獲衛生署核淮上市,是目前市面上所有乾眼症藥物中,唯一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審核,證實其對淚液分泌量有增加效果的藥物,可減低眼球表面的炎症反應,且自去年8月1日健保局亦開始給付於第四級嚴重患者使用。而國外的報告則指出,使用半年至一年環孢靈素的眼用乳劑可治癒或改善7成以上的乾眼症。
台灣褐藻醣膠研討會3/6舉行
2012/02/24【台北訊】為協助台灣褐藻醣膠的研究與發展,由台灣褐藻醣膠發展學會主辦,中華海洋生技、台北市防癌協會、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協辦的「台灣褐藻醣膠(Fucoidan)生理機能調節研發技術說明會」,訂3月6日舉辦,歡迎報名參加。台灣海域蘊藏豐富褐藻資源,經過學研單位動物實驗研究顯示,台灣褐藻醣膠不僅對於腫瘤具有抑制作用,同時對於腫瘤所引發的惡病質具有改善作用。另外在自體免疫疾病及寵物疾病之臨床運用也有一定功效。此次研討會邀請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黃培安博士、陽明大學醫學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許先業、國防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科主任周志中、東林動物醫院院長楊清文,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陳忠仁主講,以不同觀點共同探討褐藻醣膠之研究成果,及台灣褐藻醣膠於人類及寵物生藥或保健領域之運用,更期望藉此產、官、醫、學的合作模式,促使台灣特有生技產業能有更好的發展。
眼睛初老症
過度用眼「初老症」提早報到2012/02/25長期盯著電腦螢幕,就連吃飯、等紅燈也不忘趁空檔拿智慧型手機「打卡」按讚,當心眼睛提早出現「初老症」。專家建議可補充富含葉黃素、枸杞萃取物、花青素、類黃酮素及維生素A、B、C等成份的護眼營養品,有效維護眼睛健康。賀寶芙營養諮詢委員會暨營養研究中心主席DavidHeber博士指出,眼睛保養非靠單一營養素達成,草本的營養成份取得較容易且安定,包括:枸杞萃取物、花青素、葉黃素、類黃酮素及維生素A、B、C等成份,可以交互作用,並廣泛保護眼睛,建議長時間閱讀或上網的學生、耗眼用電腦的上班族或注重保養的熟齡族群應加強補充。北醫保健營養學系黃士懿教授表示,一般常講的吃魚補眼睛,即是指DHA(n-3脂肪酸),因為DHA為視網膜構造成分之一,可促進眼睛桿狀細胞的生長,不僅因對兒童神經系統和視網膜發育有影響,在發育期一定要足量攝取。他指出,現代人忙碌又外食比例高,很難真正達到「蔬果5、7、9」,建議可補充富含葉黃素、枸杞萃取物、花青素、類黃酮素及維生素A、B、C等成份的護眼營養品,有效維護眼睛健康。賀寶芙新產品HealthyI賀視愛營養錠,內含豐富的花青素、葉黃素以及維生素A、B、C、E及枸杞萃取物,結合多種護眼的草本營養成分,提供護眼的營養補充。
左旋麩醯胺酸: 緩解放射線治療口腔疼痛
健保醫療雲 恐造成保險公司拒保??
醫療雲洩個資消基會擬打團體訴訟2012-02-25中國時報 行政院日前宣布全力發展「醫療雲端運算系統」,有意將全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完整醫療資訊,透過去個人化、將身分欄加密,預計將發展出卅種潛在商業營運模式。但民間團體質疑未來民眾的個人隱私恐怕將全都露,要求政府應修法從嚴把關,否則不排除提起集體訴訟,控告政府侵害個人隱私。 但健保局回應,目前行政院「醫療雲端運算系統」尚屬研議溝通階段,健保局尚未提供任何資料,若未來《個人資料保護法》及《人體研究法》上路,也會檢討現行的作業規範,做好資料的保護措施。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及勞工代表昨在健保監理委員會例行會議中,抗議政府濫用健保資料庫。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會後表示,個人身分即使透過「加密」或「去連結」,未來健保資料庫一旦和藥廠、研究單位、保險公司連線,難保從身高、性別、居住地等相關資訊,任何一個人、族群的就醫資料不會被摸透,民眾隱私等於攤在陽光下,且特定族群的醫療資料一旦曝光,難保不會成為保險公司拒保的理由
健保醫療雲獲利 民眾減免保費?
蔡瑞芳與iPhone 的關係??
臨床抉擇與醫療倫理2012年2月24日 臨床醫師最難之抉擇在於:如何在最適當的時機,宣布放棄執行讓自己賺大錢的手術;並選擇「急流勇退」封刀!這也就是為什麼健保遲早會「倒店」的理由。眼科蔡瑞芳教授在當年「最紅」之時,從醫學中心「急流勇退」,然後走「自己的路」。現在又面對多個接受雷射近視手術在多年之後,視力減退且呈現併發症的病人,宣佈不再執行眼科雷射近視手術?這種宣示對一位很會開刀的名醫,無異是斷了自己的「財路」。醫界曾經有種笑話,某開業醫培養出來經醫學中心訓練出來的女兒醫師,竟然嫌自己的開業醫父親-「用藥不夠精準」?為什麼一次可以看好的「小病」,卻要分好幾天、好幾次?才能看好病人。原來是女兒不知道自己醫學院的學費,就是自己開業醫的父親利用這種方式「賺」來的?!由於手術的方法與醫療設備日新月異,所以醫療費用指標也跟著水漲船高。外科手術的傳統與微創,成為醫師手藝與技能是否「先進」之指標?醫院對醫師的薪水或分紅當然也隨著其手術方式是否新穎、小傷口、大切除、住院天數少、健保給付高、病人滿意度等,都是決定使健保醫療費用越來越多的原因。然而健保制度的「論量計酬」卻永遠是醫療總額給付費用高漲之誘因!微創式內視鏡手術的給付,高於傳統式開刀(有傷口)的手術方式;年輕醫師在執刀之際,在選擇病人能否選用某種手術方式時,能夠「見義忘利」者其實自己心裏很明白。內科醫師根本不知道開刀房裏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外科醫師間,也是「隔行如隔山」;懂女人的筆者就未必懂「男人」!能夠如蔡醫師在執業之餘,不怕得罪同道且敢講「真話」?這種人似乎不多。醫療會變成「產業」,才能興利。但是要變成產業的「國際醫療」,仍舊要靠醫師的手術技術-越精深愈好!愈微創越好!住院成本愈低愈好!病人自費付的醫藥費用等,當然就要越高越好。這樣的國際醫療才能稱之為「產業」,才能賺錢。然而病人的副作用(無論因手術後、或其他因素等)呢?好像過去就鮮少醫師會向蔡醫師一樣的主動向病人提及。手術技術愈是精湛的名醫,當然會「水漲船高」似的,逐年改變或改良及選用更精密的醫療儀器;正如醫美行業的雷射機器,幾乎就如同蘋果愛瘋手機-每半年就換新機型?其實真正賺醫美錢者,應為「雷射脈衝光儀器商」!醫師看診在健保制度下,已經很少會見到願意對病人溝通手術必要性與可能之併發症的醫師。病人若要求開刀或檢查,醫師們很少會不答應的。真正像蔡醫師一樣,肯說真話的醫師似乎也愈來愈少見了!因此醫改會等才會鼓勵手術病患於術前應多方打聽「第二意見」(second opinion)。名醫能如蔡醫師者將賺錢行業之「執業之道」的核心價值-以「病人為中心」而思考而身體力行的診斷及手術,現階段早已鮮見矣!
金可隱型眼鏡 歐美日查廠通過 將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金可回台掛牌PK精華光2012-02-2400:55工商時報 F-金可(8406)挾著轉投資海昌隱型眼鏡在大陸市佔率第一,創下去年EPS高達9.9元的氣勢回台掛牌,該股上櫃價格約在180~200元間,且今年仍維持3成以上成長動能,預估將與精華光(1565)掀起生醫股的股王爭霸,而高價獲利股的比價行情亦深具想像空間。 為了宣示集團強烈企圖心,海昌在中國大陸上海展中,以一號片、一個攤在上海世博會場中搶盡風頭,更斥資800萬人民幣(約台幣4千萬元)宴請1,400多位兩岸經銷商,並請來蔡依林、羅志祥、黃子佼、高凌風等在晚宴表演。金可國際集團董事長蔡國洲表示,將以深化中國大陸市場、提高台灣市佔率和拓展海外市場三管齊下,啟動3年內營收複合成長率3成以上的目標,2014年業績要挑戰70億。海昌執行副總經理陳健修表示,金可國際已積極在兩岸擴建生產線,大陸的生產基地丹陽廠今年將投入興建二期工程,預計將增加11條隱型眼鏡生產線;至於台灣的中科廠,預計3年內增加8條生產線,海昌今年兩岸產能約2億片。海昌總經理蔡國源表示,中國大陸眼鏡市場產值約350~400億人民幣,隱型眼鏡市佔率15~20%,而台灣的眼鏡產值約200億台幣,隱型眼鏡市佔率30%,中國大陸隱型眼鏡的成長率約10%,而海昌過去的年成長率都有50%,未來即使股本增加、競爭更激烈,但仍有成長30%的動能,加上台灣今年將全面舖貨搶進,而海外在歐盟認證已通過,今年中科廠可望獲FDA查廠通過,明年亦可通過日本認證下,金可未來營運樂觀。據了解,金可國際去年EPS約9.9元,由於該股以第一上櫃掛牌後,股本將膨脹至9億元,為了控制股本,加上今年將擴建兩岸產能,經營階層已傾向配發約3元現金股利。由於精華光去年EPS逾20元,且今年也有2成以上的成長實力,在籌碼面和獲利面的相互較勁下,法人認為,精華光和F-金可的股價PK大賽可以預期,而生技高價獲利股亦可望沾光。
防癌保險規劃 強化戰勝癌症!!
癌症十大死因之首 一次給付險立即理賠 卡優新聞網 2012-02-25老牌藝人鳳飛飛、卓勝利和徐華鳳等近來相繼因癌症辭世,除了讓粉絲大感震驚與不捨外,更喚醒國人對於癌症險的重視。相較於市面上「實支實付」型的癌症險保單,有業者推出「一次給付型防癌險」,只要保戶經確診罹癌後,就能領到一筆保險金,減輕抗癌的治療負擔。隨著高齡化與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讓國人罹癌人數不斷攀升。根據衛生署統計,平均每7分鐘有1人被診斷出癌症,每13分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已連續29年高居十大死因之首。大致而言,罹患癌症可能衍生的費用項目,包括為了確診進行的電腦斷層掃描等精密檢查,長期住院、手術、化學和放射線治療,以及標靶、特殊藥物等費用。雖然住院、手術、門診和化療及放療,均屬於全民健保的給付範圍,但部分像是口服標靶藥物、新型手術或放射治療技術,不僅須自費,更不在傳統型癌症險理賠項目裡,對於患者或家屬來說,著實是相當大的負擔。中國信託人壽則是針對癌症險推出「一次給付型保單」,一旦被保險人確診罹患癌症後,將可從「當年度末之保單價值準備金」、「所繳保險費總和」與「保險金額」中,取其大額者做為癌症給付保險金。此外,如患「特定低侵襲性癌症」(如原位癌),就可先獲得5%的保險金理賠;若罹患肝癌,則另外再給付20%保額。同樣推出一次給付的還有國泰人壽的「康福防癌定期保險」,肺癌、肝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與女性專屬子宮頸癌,額外給付最高60%保額;若未罹癌,還可在保障期滿、身故或完全殘廢時,領回1.06倍的保費,形同儲蓄退休金一般。國泰人壽數理部經理黃景祿認為,「一次給付型的防癌險」,在確定罹癌時即獲得保險金理賠,提供患者靈活運用,可減輕保戶經濟上的負擔。以30歲女性繳費20年期,保額100萬元為例,年繳保費約3萬元左右,假若51歲不幸罹癌,可獲得190萬元理賠金,為自己提供最佳經濟援助。不過業者也強調,購買保險最重要還是衡量自身經濟條件量力而為,若是經濟較不寬裕的民眾,建議透過「簡易壽險」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同樣也能獲得基本保障。
Se comprueba eficacia en el tratamiento con Células Madre
La transplantation des cellules souches, l’option de l’équipe médicale
le 26.02.12 | 01h00 Réagissez La prise en charge des maladies inflammatoires chroniques de l'intestin relève d'une équipe multidisciplinaire spécialisée, où le rôle de chacun est important selon le Dr Julian Panes de (Hospital Clinic Barcelona) un hôpital d'enseignement et de professeurs d'université reconnu comme le principal centre de recherche clinique en Espagne. Après avoir présenté l'unité des MICI dans cet établissement hospitalo-universitaire public d'excellence, où des journalistes ont été invités à une visite guidée, Dr Panes est revenu sur l'évolution de la prise en charge de ces maladies dans son unité. Il a souligné que depuis sa création en 1998 à 2000, les traitements étaient pratiquement chirurgicaux et à la corticothérapie. L'arrivée des médicaments biologiques ont révolutionné les choses et offrent aux malades une meilleure qualité de vie, en faisant référence aux anti-TNF introduits depuis l'an 2000 au sein de la clinique. «Le recours à l'IRM pour le diagnostic et l'évaluation de la maladie a également été une des approches adoptées au sein de notre clinique à laquelle s'ajoute la chirurgie en 3D, depuis 2009 à ce jour. Cela nous évite d'effectuer une coloscopie dans de nombreux cas et l'IRM fournit plus d'informations en l'occurrence sur la présence de complications», a souligné le Dr Panes après avoir présenté une vidéo de cette opération chirurgicale sur l'intestin. Il signale que son unité offre aux patients des soins complets de qualité, grâce à l'action coordonnée de ses professionnels de la santé qui ont une vaste expérience dans leurs domaines respectifs. Les gastro-entérologues et des infirmières spécialisées jouent un rôle de coordination ainsi qu'avec les chirurgiens, les radiologues, pathologistes qui forment le noyau de l'unité. L'Unité des maladies inflammatoires de l'intestin à la Clinique hôpital, a-t-il ajouté, a apporté de grandes contributions dans le domaine de la recherche pour ouvrir de nouvelles perspectives dans les deux techniques de diagnostic et de traitement de la maladie inflammatoire de l'intestin. Dans le domaine thérapeutique, l'unité maintient un programme actif de transplantation de cellules souches hématopoïétiques chez les patients atteints de la maladie de Crohn qui sont réfractaires aux traitements médicaux disponibles. Ce traitement a considérablement changé l'évolution de la maladie d'un nombre significatif de patients et a par conséquent amélioré la qualité de vie du patient.
China Biotech In Review: Newsummit To Stage $80 Million IPO On NYSE
by: ChinaBio Today February 26, 2012 Newsummit Biopharma Holdings, a Shanghai-based CRO offering pre-clinical drug development services, filed to raise up to $80 million in a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IPO (see story). The company has offices in five technology parks around China. Newsummit aims to be a one-stop solution for bringing a drug candidate or medical device through an IND (or NDA) filing, after the initial work on the product has been completed. The company uses a network of 99 service providers for most tasks. Pfizer (NYSE: PFE) and Zhejiang Hisun Pharma (SHA: 600267) will put $545 million of assets into their branded generics JV (see story). The investment will consist of off-patent drugs, manufacturing sites and cash. Hisun will contribute $295 million of these assets for a 51% stake in the JV, while Pfizer's portion will be $250 million for the remaining 49%. The two companies signed a MOU to set up the JV in June 2011, and they have now made progress by approving a framework agreement and releasing the financial commitments of each party. Pfizer wants to keep pursuing "opportunities" in China and India to expand its portfolio of generic drugs (see story). The company made the declaration soon after announcing its generic JV deal with Zhejiang Hisun Pharma. According to an unnamed Pfizer spokesperson, Pfizer is open to business development deals of all types, including partnerships, with China and Indian pharmas to help Pfizer attain this goal. Shanghai Fosun Pharma (SHA: 600196), a prolific dealmaker, bought an 18% stake in SD Biosensor, a Korean company that makes in-vitro diagnostic devices. Fosun will become SDB's China distributor as part of the deal. Fosun said SDB's products would add rapid diagnostic tests to its existing portfolio of diagnostic kits. SDB's major revenue-generators are tests for blood sugar and blood lipids. BGI, the China genomics sequencing giant, added another project to its expanding collection of global relationships. The latest collaboration is with Asia Cancer Research Group, a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 comprised of global heavyweights Eli Lilly (NYSE: LLY), Merck (NYSE: MRK) and Pfizer (NYSE: PFE). ACRG is seeking to discover new treatments for Asia's most common cancers. The organization will share its findings with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advance treatment of these diseases.
Government and Regulatory As part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China's ruling State Council will raise the healthcare insurance subsidy for farmers and non-working urban residents by 80%. The increase, which will be put in place by 2015, will take the subsidy up to 360 RMB ($57).
Trials and Approvals Hutchison MediPharma, the drug discovery company subsidiary of Chi-Med [AIM: HCM], began a first-in-human Phase I clinical trial of a cancer drug, volitinib (HMPL-504), in Australia. Volitinib, the fourth cancer drug that the company has put into clinical trials, is a novel inhibitor of the c-Met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 December 2011, Hutchison MediPharma entered a co-licensing agreement for the molecule with AstraZeneca (NYSE: AZN) in a $140 million deal. AstraZeneca assumed responsibility for developing volitinib outside of China. Access Pharma (ACCP.OB) announced that MuGard, its treatment for oral mucositis in cancer patients, received SFDA marketing approval. RHEI Pharma HK Ltd. handled the regulatory process for Access, and Jian An Pharma will market the product in China and Taiwan. Access out-licensed China rights for MuGard to RHEI Pharma in 2008. Dynex Technologies of Virginia received SFDA approval for its DS2R 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machine. According to Dynex, the DS2 is a smaller, though still automated machine intended for clinic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with lower levels of demand. The DS2 handles two 96-well microplates and up to 12 different assays per assay run.
Burrill來台成立辦公室 目標中國市場!!
Burrill & Company to open office in Taiwan
2012/02/25 Washington, Feb. 24 (CNA) Burrill & Company, a U.S. life sciences merchant bank that focuses exclusively on companies involved in bio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medical industries, said Friday it will set up an office in Taiwan as part of a global investment plan. "Taiwan is in a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region that offers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said G. Steven Burrill, CEO of Burrill & Company, in a statement. By investing in Taiwan, the company can broaden its access to emerging markets in China and East Asia, the San Francisco-based company said, adding that the office will also offer Taiwanese companies a window on innovation in the West and can help them grow into players on the global stage. Marietta Wu, general manager of Burrill & Company's greater China operations, will serve as manager of the office and will be in charge of investments in Taiwanese firms. Burrill participated in a BioBusiness Asia forum held by the semi-offici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n 2011 during his last visit to Taiwan. With an eye on the great business potential in the China market, Burrill has suggested that Taiwan take advantage of its relations with China to enter the market. The 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said last year the company, with US$1.5 billion in assets under management, has agreed to a US$30 million investment in Taiwanese firms.
震波溶脂已核淮; 冷凍溶脂未核淮!!
冷凍溶脂塑身衛署未核淮【2012/02/24聯合晚報】2012.02.2402:55pm日前有醫美診所以「冷凍溶脂」,低溫「凍」死脂肪細胞遭民眾檢舉。衛生署說,目前並沒有核准任何「冷凍溶脂」的醫療器材。報系資料照不動刀的溶脂,瘦鮪魚肚、大腿,讓不少愛美人士心動,但醫師建議,消費者溶脂之前,一定要先檢視問診醫師是有合法執照,更也應確認治療時使用的儀器,是否經衛生署核准,避免發生糾紛,更要小心「溶」出問題。擔心傳統抽脂手術的風險,號稱雕塑曲線的溶脂近來風行,不少醫美診所都推出溶脂療程,除了雷射溶脂以雷射光熱「溶」掉脂肪細胞,日前也有醫美診所以「冷凍溶脂」,低溫「凍」死脂肪細胞,但遭民眾檢舉,衛生署特別出面說明,目前並沒有核准任何「冷凍溶脂」的醫療器材。最近更有醫美診所引進新的震波溶脂,如同超音波震碎體內結石的原理,破壞脂肪細胞。開業醫美診所醫師鄭孝威表示,震波溶脂已獲得衛生署認可,如同體外超音波震碎泌尿道結石的方式,利用特定波長,對皮下1.5公分處破壞脂肪細胞。破壞後的脂肪細胞則會被身體「回收」、代謝,以消掉鮪魚肚,或是能緊實大腿。鄭孝威也說,震波溶脂屬於非侵入性治療,因此比起雷射溶脂,沒有傷口,也較不會造成瘀青,但目前蝴蝶袖及雙下巴等部位仍不適用。對於冷凍溶脂的爭議,鄭孝威建議,消費者除應檢視診所牆面是否有問診醫師的執照,同時也應確認治療時使用的儀器,是否有衛生署核准的適應症與治療用途,避免發生糾紛。
類抽脂術: 聚焦震波技術
標靶震波溶脂掀起非侵入式溶脂風潮[記者謝雨澄台北報導]近年,歐美的醫美體雕市場,已經從傳統侵入式抽脂手術轉為非侵入式整形,成長率高達600%,其中又以「類抽脂術」為發展最快的治療項目—治療時間、恢復期皆短、無傷口、瞄準脂肪細胞作用達長期性效果的種種優點,讓愛美人士趨之若鶩。許多過去以上健身房當作維持身材的時尚都會女性,針對無法靠運動解決的頑固性脂肪區域,都開始選擇接受類抽脂體雕治療--標靶震波溶脂。「標靶震波溶脂儀-UltraShape」是目前全台唯一針對「脂肪細胞膜破壞」的整型外科手術設備。美麗境界診所曾忠仁醫師表示,「標靶震波溶脂儀-UltraShape」,使用非熱能式的聚焦震波技術,以隔山打牛方式將能量集中在皮下1.5公分處的脂肪層作用,精準消滅脂肪且不會對皮膚表層造成熱傷害,進行過程不會傷害任何細胞周圍的神經、血管與結締組織,2周即可看見體圍改變,臨床研究顯示脂肪平均減少在3.5~6.3公分之間,效果可以持續三年,不會有市面上同樣標榜非侵入式身體微整型的其他治療技術所產生的發炎反應、反黑、神經損傷的現象。由於標靶震波溶脂儀-UltraShape是針對脂肪細胞消除,而脂肪細胞有著重量輕體積大的特點,在治療過程後,雖然體重並無顯著的變化,但是身材明顯小一號,特別針對囤積於腰部、腹部與腿部無法單靠運動或減重等方式消除的脂肪細胞進行改善。(2012/2/25)
為何接觸性皮膚炎找上你?
治療接觸性皮膚炎先找刺激因子‧聯合新聞網2012/02/26台北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詹融怡指出,接觸性皮膚炎的成因很多,常見的是戴耳環、項鍊等飾品或手錶,皮膚對鎳、鈷金屬過敏;也有些人擦了首次購買的化妝品或保養品,整張臉都出現過敏反應。台北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詹融怡指出,接觸性皮膚炎的成因很多,常見的是戴耳環、項鍊等飾品或手錶,皮膚對鎳、鈷金屬過敏;也有些人擦了首次購買的化妝品或保養品,整張臉都出現過敏反應。
接觸性皮膚炎外在刺激占8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宜菁表示,接觸性皮膚炎分兩大類,外來物質的刺激占8成,過敏體質引起的則占其餘2成。外來的刺激物相當多,年輕女性或家庭主婦最常碰到的是化妝品、保養品、項鍊、耳環及清潔劑。拿金屬製的項鍊及耳環來說,大都含有鎳、鈷等金屬,和皮膚接觸久了,引發皮膚炎的機率就相對增加。此外,像陳先生塗敷來路不明的中草藥膏,或是在皮膚傷口上貼了OK繃或膠帶,也常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另外有些喜歡戶外運動的民眾偶爾也會出現類似狀況,經進一步追查,才知道是不小心接觸到某些有毒植物的樹幹、葉片或汁液,皮膚受到刺激而泛紅發癢。
金屬框鏡架易引發皮膚炎在諸多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的因子中,詹融怡發現,眼鏡是另一個常被忽略的「兇手」。一般說來,金屬框的鏡架比塑膠框鏡架還容易引發接觸性皮膚炎,這是因為鎳、鈷等金屬較易對皮膚造成刺激反應,而不少金屬框鏡架都含有這些金屬成分。針對龐大的近視族群,張宜菁建議選配眼鏡時,不妨選質輕的非金屬鏡框;挑選項鍊及耳環等飾品時,白金、黃金及銀等純金屬材質,又比合金來得好。張宜菁表示,接觸性皮膚炎不見得只出現在和外物接觸的部位,有時也會擴散到其他地方。她就碰過有年輕女孩戴了耳環後,除了耳垂發炎潰爛、濕濕黏黏的,臉頰也冒出一顆顆紅疹子,羞得不敢出門。
新買化妝品先擦手肘試用如何才能避開接觸性皮膚炎?張宜菁建議少碰以前沒用過的化妝品、保養品及金屬飾品。如果真要擦這些化妝品或保養品,也應先小面積擦在手肘內側的皮膚上,觀察皮膚變化,連續擦幾天都沒事後,才可擦到臉上。詹融怡提醒常用這些化妝品、保養品的女性,一但使用後出現皮膚小面積泛紅、發癢或起紅疹,務必盡快就醫,及早找出過敏源,避免過敏症狀反覆發生。
隱型眼鏡市場進入資本大戰
隱型眼鏡商機大科技業爭相卡位[2012-02-26]Share精華光、F-金可年年創造的高獲利水平,吸引廠商卡位,大立光、華碩、仲琦、佳士達亦積極投入;由於目前各家公司對海外市場尚不熟悉,加上為國際大廠代工認證也不易,法人認為,初期廠商將先在兩岸市場競逐,使得島內隱型眼鏡市場今年起將是戰火連天。由於近年來科技大廠都面臨產業結構大洗牌和代工競爭激烈下,紛紛轉向跨足品牌、通路和生技產業等領域發展,其中於全球軟型眼鏡市場,近4年增長率約25%至26%,同期日拋產值成長五成,更是吸引科技廠商爭相卡位分食商機。其中,華碩集團轉投資的晶碩、光學廠大立光轉投資的星歐、網通廠仲琦轉投資的昕琦、佳士達與明基材料轉投資的視陽,都陸續加入戰場。
API轉單商機 需時間醞釀!!
台股3月平均漲逾2%生技領頭2012-02-2501:05旺報【記者葉文義/台北報導】 即將進入3月天,根據群益投信統計,從2001年以來,台股3月平均漲幅超過2%,類股部分以生技股漲幅超過5%居冠,而店頭指數也以4.5%的表現領先加權指數,整體來看,呈現傳產優於電子的走勢。
中概股有表現機會 群益投信分析,主要是3月適逢各公司宣布股利政策,而傳產殖利率向來優於電子,也影響股價漲跌走勢。 針對傳產股走勢,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認為,傳產股營收與獲利向來較為穩健,大陸3個月內2度調降存準率,短線有利資金流向,加上兩岸題材也會因ECFA、投保協定維持熱度,中概股也都還有機會上攻。 台股昨日持續在年線附近震盪,顯示短線漲多市場轉趨謹慎,收盤上漲22.04點,漲幅0.28%,以7959.34點作收,成交量為1077.28億元。上周上漲64.98點,漲幅0.82%,已連續7周上漲,周K線則收出十字星線。2月以來,台股已上漲442.26點,漲幅達5.88%。 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陳明勛表示,加權指數進入密集套牢區間,上檔因面臨8000至8300點跳空缺口,構成近來狹幅震盪、消化區間賣壓走勢。不過因台股月線技術指標已由低檔黃金交叉向上,以台股近10年來幾次主要修正,月KD值黃金交叉後都代表長期底部確立,若2月底收盤指數在7800之上,將可確立月KD值長線轉多。
籌碼面尚無疑慮 以籌碼面來看,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李穗佳表示,雖然融資餘額攀升至2000億以上,但相對大盤增幅仍低,且投信及政府代操持股水位亦未偏高,籌碼仍無疑慮。就法人心態來看,前十大特定人台指期部分持續淨多單,且外資於今年初至今,快速湧入亞洲市場,目前雖略有停滯,但離去年匯出的金額尚有一段距離,短期抽出機率不高。 李穗佳認為,在全球進入降息風、大陸再度調降存款準備率,帶動充沛的資金行情,加上多數產業於第1季落底,預期台股漲升行情可望延續至第1季底,上攻目標區可挑戰8200至8500點。
生技類股提前發動 近期中小型股表現突出,摩根JF台灣中小基金基理人陳慧宜表示,在全球央行一致維持低利環境,有助於小型股企業體質改善,在成長性與獲利爆發性加持下,小型股往往會跑贏大型股,漲幅差距也將擴大。再者,具題材面與業績後盾的中小型股漲升機會濃厚,包括蘋果概念股、低價手機供應鏈、IC設計,以及受惠電信展題材的網通股,今年以來有機會維持良性輪動。 群益安家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今年生技類股有提前發動的現象,不過長線來看,生技產業是馬政府6大新興產業之一,未來政府政策上仍然是輔導扶植為主,另外,歐、美醫療支出已對緊迫的政府財政造成相當大的壓力,未來將進一步鼓勵學名藥使用,原料藥、學名藥廠將有轉單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