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uly 31, 2017

東洋 (董事長蕭英鈞) 目標成為國際藥廠 員工規模至少1-2萬: 上市櫃公司 應 避免家族企業 色彩/ 無私也有私 !!!


東洋董座專訪/東洋大併購 鼓勵內部創業 2017-07-31 02:01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台灣東洋董事長蕭英鈞接任董座三年多以來,帶領公司營運回穩、獲利創高,他表示,短線目標採「整併之路」,將透過整併產品線、公司,壯大公司營運規模與廣度。 長線來看,他期望帶領東洋走向世界級藥廠,他希望,未來20年內東洋能夠與國際大廠如輝瑞等看齊,希望打造一家具備研發、製造、品牌與銷售能力的一條龍生技旗艦。蕭英鈞認為,作為一個企業的經營者,有責任每年都帶領公司營運成長,而東洋未來也以此自許,他相信,長線的投資人將不會對東洋失望。以下是蕭英鈞專訪紀要:
問:你接任東洋三年成績不俗,請簡述未公司當前的大方向。答:東洋目前的主軸是聚焦困難學名藥,部分也切入新藥開發;困難學名藥部分,小的市場由東洋自己做,大的市場則規劃與國際公司合作。對於較小的市場,一年預計要切入三個國家,譬如,今年希望打入韓國、印尼、墨西哥等。至於比較大的市場,如歐美日等,也希望每年推出產品。至於新藥,東洋採取比較不一樣的模式,除了合作夥伴外,公司也鼓勵人才內部創業。由於新藥開發較學名藥風險大,東洋才會選擇這種「外包」的方式,譬如近期東洋與荷蘭商2-BBB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多發性硬化症」產品,就是一個例子。
問:請問你對員工內部創業的想法。 答:這是因應新藥開發領域,而產生的政策。新藥本來就比一般產品風險高,因此這樣做一方面希望分擔風險,另一方面則是鼓勵有能力、有企圖心的人才,發揮所長。再者,東洋是老牌企業,公司治理規範完整,創業環境也夠成熟,人才成長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希望有所突破,內部創業是最佳方向。東洋也不吝於分享,譬如內部創業的人才,我們按公司規章,會給一定的股份,以鼓勵同仁向前衝,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重視績效 推動公司成長 問:你對公司發展短線、長期的目標是什麼,怎麼做?答:短線而言,作為企業經營者,責無旁貸的每年都要推動公司成長,客觀上不一定每年都做得到,但我是盡力而為,我認為,如果公司連續三年都沒成長,那麼公司的掌舵者應該辭職。從公司獲利的角度看,經營者看的是績效,盯財務報表當然是第一要務。以外商而言,當年的業績成長目標,都是去年成長幅度再加15%,我也是這樣要求自己,但要求員工則是「合理」,否則員工也容易疲乏。長期來看,我們一直在找商業上的新模式,包括尋找新產品線,進一步整併國內外生技公司,甚至也不排除被併購,目標就是要把公司做大。從長遠的目標來看,我希望東洋未來能夠成為國際一線大廠,員工規模至少1萬到2萬人起跳,雖然東洋目前僅是個500人的中小型企業,但未來20年我希望能達到這個目標。在達標前,我認為國際合作是方法,合作能創造更大的機會,做法上則可透過結盟、投資或者併購。當然,藥品產業的擴充不是一蹴可幾的,必須要循序漸進。另外,東洋也繼續切入一般保健品市場,未來也會找這類的大宗保健產品來合作,目前都在洽談中。東洋過去幾年的毛利維持在70%因為我們做的都是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下一步則會切入量大的產品領域。
留住人才 三年加薪一倍 問:你一直強調人才的重要性,東洋在這方面有什麼做法?答:選才、育才、留才,都需要公平公正公開,讓同事明白目標的同時,也要讓同事願意留下來。從年報來看,東洋在過去三年內,中高階主管薪水平均調高50%100%我們鼓勵員工在身心無負擔的情況下,盡最大的努力,達到業績要求。因此,我也持續調高同仁的待遇,就是為了讓他們無後顧之憂,也能在合理的範圍內要求他們。另外,前面所說的「內部創業」也是一項,用足夠的誘因,譬如配發技術股,讓有能力的人繼續成長、為公司做事。
誠信經營 避免家族色彩 問:你認為企業長治久安的關鍵為何?答:企業要永續,就是透明、開放。誠信是經營的基礎,觀念上不能官僚、僵化。再者,以東洋為例,本身是上市櫃公司,理當對公眾開放,因此不能有「家族企業」的想法,進一步說,我認為只要是上市櫃公司,都應該避免家族企業的色彩,才能納入活水。因此,我規定自己的小孩不能進東洋做事,避免製造裙帶效應,而影響公司效率,甚至逼走人才。
問:你接任董座三年來,公司營運成績有目共睹,你的經營心法是什麼?答:我希望可以做到無我,換言之就是無私。我擔任東洋董事長三年來,並未支領薪水,我常開玩笑說,如果公司不賺錢,那我第一個會「GG」(死翹翹),但我並不擔心會有這麼一天,因為我相信,公司經營到一定的進度與規模後,物質的富足最後必會伴隨而來,這也是我經營公司的信念。
他,創辦育幼院 兒女成群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每一個傑出的企業創辦人,都有傳奇的一面,有些人勤奮不懈、部分人天賦聰明,這些人經營的能力、執行力固然不在話下,但在企業經營之餘,能夠終其一生都投入慈善且樂在其中者卻是少見,東洋董事長蕭英鈞算是一個。蕭英鈞一頭白髮,說話帶點台灣味,而他的善心更讓他「兒女成群」。他膝下除了自己生育的五個子女外,還認養了七個孩子,每年他以個人名義捐助數千萬元獎學金,協助失親、失學的兒童、青年回歸正途,他的義舉,有家人的支持,讓他持續捐資助人、救人。蕭英鈞以個人名義創辦育幼院,在陽明山上創立「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非拉鐵非兒少之家」;他是虔誠的基督徒,「非拉鐵非」的典故就是來自聖經,即「弟兄相愛」之意,他盼望這些失親的兒童與青年,都能在愛裡成長也能互相友愛、扶持。每逢周末,蕭英鈞會親自前往育幼院探望這些孩子,也曾帶著小孩出遊,自掏腰包幫他們購買書籍、玩具。蕭英鈞認為成功的企業家,回饋社會解囊時更該「慷慨」,但回歸公司治理,就必須嚴謹,他對成本管控極精,該花的錢不少花,不該用的錢絕不浪費一分。他的嚴謹,從2014年上任東洋董座以來,極少對外發言,務實做好本業,可見一斑。進一步看,蕭英鈞對公司治理更是「仔細」到家,不明究理的人,甚至認為有些矯枉過正。譬如,他極少接受媒體採訪,一來他認為公司經營應該專注本業,有成果才能對外說,即使做得不錯,也不應該敲鑼打鼓。其次,即使對外發言,他一定請公司相關主管與會,被問到敏感問題時,第一時間一定轉頭問同仁「這個能講嗎?」因為,幾番生技風暴後,主管機關緊縮生技公司對外發言,蕭英鈞作為董座,自我訂下更嚴規範。蕭英鈞多年前入主東洋後,雖然身為大股東、董事,卻為自己設下極為嚴謹的條款,絕不讓自己的親屬、兒女進東洋任職。即使現在受到股東的推舉成為董座,他仍然不打破自己訂下的規範。他認為,上市櫃公司必須對廣大的投資人負責,而公司治理不應有私心,若讓自己的親人進公司任職,即使無私也有私,將破壞公司運行的常軌。他認為,公司應該培養頂尖人才,而人才的聚合,有賴透明、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下一步,蕭英鈞認為,東洋的定位應該要邁向國際,他甚至訂下未來十年甚至20年的目標,希望把公司帶向真正國際化的生技大廠,與國際企業比肩。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這樣的理念之下,東洋國際化應該使指日可待之事,投資人或許可以慢慢驗證,看蕭英鈞如何帶領東洋破繭而出。

日本政府 推動藥廠整併 ! 台灣 能?!!


整併 或成台灣製藥廠下一步 20170729 04:11 邱柏綱 人才、法規、技術與資金,是生技產業的要素。技術是跟著人才,資金也會被人才吸引,所以人才十分重要。除了吸引國外的人才來台灣,提升台灣產業的健全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本土人才的培育,如法規人才以改善現行法規的不足,或在製造上的品保、品管人才等,都應從學校的課程上著手加強。現今新興療法的發展,帶給新創小公司很大的機會,如日本的細胞治療發展非常好,連世界各國都願意前去取經,關鍵在於其政府將法規定得非常清楚。「你若盛開,蝴蝶自來。」若政府能加速剷除現行法規上的障礙,讓產業能有所本,自然而然能持續發展下去。在技術上,我們常常陷入不知道該如何找到學術界研究經驗的窘境,因此期盼台灣能夠出現更多學術界的資料庫平台,以促成產學間更多良性互動,也提供小型新創中心可用的資源。而關於資金,雖然台灣製藥產業產值萎縮,但未被淘汰的往往都是有心的公司,即便一個臨床失敗還是堅持繼續做下去,「好的決策來自經驗,經驗來自錯誤的決策」,相信資金最後還是能回收到這些公司上。台灣的製藥產業過去以學名藥為主,這十幾年來已經看到許多新藥公司,陸陸續續有拿到藥證的產品。但反過頭來,我們必須要思考的是「下一步是什麼?」日本政府現已在該國推動藥廠整併,他們希望自己能有更多家公司擠進世界前20大藥廠。瑞士人口比台灣少,但在全球前10大藥廠中卻能占了2家。因此,對於台廠而言,整併或許是未來可以思考的發展方向。(工商時報)

台塩生技 越南總代理:天鈺盟威 (直銷商)


台塩生技新品 越南亮相 2017-07-29 01:12 經濟日報 特派記者 吳馥馨/胡志明市28日電 台塩實業28日在越南的台灣形象展展出25項美妝及生技產品,台塩董事長陳啓昱表示,在越南銷售的產品預計從台灣進口,考量關稅問題,需要一個「積極主動促銷商品的通路」來協助。在外貿協會安排下,台塩昨(28)日與越南直銷商天鈺盟威跨國策略聯盟簽約。陳啓昱說,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台灣在東南亞市場與印尼、泰國等國家合作,印尼預計投資新台幣40億元在當地建廠,引入海水生產食鹽以及包裝飲用水;泰國與當地生技業者合作,進口台灣半成品在泰國加工成生技產品,以台塩生技品牌在當地銷售;越南專注在銷售生技產品。陳啓昱坦言,台塩的政策是一定要走出台灣,企業才能永續發展。但台灣產品要走進國際,面臨關稅問題,競爭力就相對弱勢,因此在越南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合作夥伴。至於會否考量將台塩生技在泰國製造的生技產品銷往越南,陳啓昱說,泰國產線也還在「試水溫」,還不是非常成熟,將來若泰國產線已成熟,也不排除以泰國製品輸銷越南。陳啓昱說,透過越南台商會和台灣生技業者促成,大約二個月前開始與越南天鈺盟威洽談合作,也還沒有長期明確的合作目標,目前初步規劃是由天鈺盟威總代理台塩生技產品;但由於28日只打算簽署「合作意向」,因此對每年可達成的銷售目標,還沒具體評估。

台灣製藥PIC/S GMP高品質 (但產值反而下降) !!!


產值降進口增 藥廠面臨困境 20170729 04:11 邱柏綱 杏國公司在2008年成立,起初就是母公司杏輝集團接受了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兩項癌症用藥的技術轉移,成為台灣產官學研合作開發的成功範例之一,政府也可持續透過這樣的模式,讓好的產學研合作政策繼續在好的模式下執行。然而在產學研的合作中,往往會出現學研界認為目標階段已達成,但產業界卻認為研究深度還不夠,還需要補做許多符合法規要求的實驗。建議政府在產學研合作上應多介入輔導,尤其在初期雙方合作規畫時建立平台等配套方案的協助,讓學研界的充沛能量能有更符合產業界需求的發揮。中國大陸新藥產業市場相當大,他們在專業技術與想法上,或許並未如台灣業者們的深入,但其在中央政策鼓勵下,足以讓他們「願意做的都能做」。相較國外大廠,台灣的藥廠資本不足,發展新藥較為不易,以「老藥新用」及「罕見疾病」治療的模式,可能是業者可思考的策略。而根據近年經濟部資料,台灣生醫產業的營業額雖為成長態勢,僅醫材產業占大宗,製藥產業產值是往下掉的。此外,資料中也顯示,藥品的進口額持續成長。在健保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假設進口藥品數量愈來愈多,政府若不正視此一問題並給予協助,台灣藥廠將持續陷入困境。如今我國藥廠在PIC/S GMP制度下,數量愈來愈少,製藥品質已達國際標準,但製藥產值反而下降,這是製藥產業很大的警訊。當然,政府也僅僅是輔助業者的角色,業者不能永遠只依賴政府,業界內部也應要先做好自我檢視,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統。並運用公部門已具有跨國臨床試驗、法規審查及國際授權談判業務等經驗或人才,協助業者提升公司競爭力,或是藉由與國外大廠的合作研發機會,提升產品開發效益。正因資金有限,無論開發中草藥、新藥,更應事先規畫好藍圖,在過程中一步步擬定策略,才能在最後有所回饋。(工商時報)

 

TFDA食藥署 稽查GDP (800多家藥商運輸品質): 僅148家通過評鑑 !


把關用藥安全 食藥署稽查800藥廠 2017-07-26 20:04台灣醒報 記者蔡旻豪╱台北報導為把關民眾用藥安全,健全藥品出藥廠後的儲存及運輸品質,食藥署2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自去年71日開始稽查西藥製劑廠及販賣藥商是否符合「西藥藥品優良運銷規範」(GDP)安全標準,期間查獲中榮、天良公司不法行為的藥廠,將要求限期改善。食藥署修訂藥事法規定,並於614日公告實施。明定經營藥商批發、輸入及輸出業者實施西藥優良運銷規範,將所有執行藥品批發運銷之藥商納入GDP管理法源。為此,稽查人員預計將花費2年半時間相繼完成800多家藥商運輸品質的查核。至718日止,僅148家通過GDP服合性評鑑,還有500多家待檢查。GDP檢查項目包括保持藥品的品質,從生產到消費過程中,始終使其處於恆定低溫狀態,也是查核的重點項目之一。食藥署風險管理組科長謝綺雯表示,業者藥品運送保存的冷藏溫度需維持在2~8c冷凍依藥品種類不同至少需於負20c以上標準值。謝綺雯說明,稽查重點會放在每家藥廠的批發行為,藥廠是否都有投資或委外配置專門運輸藥品用的冷鏈物流車,專門做於運輸藥品用途。她進一步說明,藥廠委託物流業者運送的話,會注意藥廠是否有簽約證明以及物流車需符合GDP需求。前幾年的「仿冒藥品事件」及「藥品改標延長效期事件」造成民眾對於用藥安全產生疑慮。食藥署指出,透過這次公告實施「西藥藥品優良運銷規範」施行項目,讓業者有法規可以遵循,使民眾能夠安心用藥。

長庚 (羅綸洲) 每年義診援助100多位唇顎裂患者


長庚醫療團隊超強 1次手術解決印尼童嚴重唇顎裂 2017-07-29 18:57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即時報導 出生患有嚴重雙側唇顎裂的印尼9歲男童諾維爾,怪異的外型難以被父親的家人接受,視諾維爾是「怪獸」、「惡魔」,認為諾維爾是帶著詛咒的孩子,父親難以承受外界異樣眼光,常常對諾維爾拳打腳踢,諾維爾的媽媽帶著諾維爾到處求醫,但動了3次顎裂手術仍再次裂開,直到今年7月初被轉介到台灣,長庚醫療團隊僅進行一次手術就大幅修復諾維爾的唇顎裂情形。「被詛咒的孩子」是諾維爾從小對自己的印象,諾維爾的父親對於他的外型,總是投以責怪的眼光,他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父親的拳頭下過活,諾維爾的媽媽為了保護他在他小時候與父親離婚,雖然逃離父親的暴力,他的外型仍讓他承受同學們無理的嘲弄,媽媽則是常責怪自己「是自己害了兒子,賦予他奇異的外型」。但是諾維爾的母親從未放棄治療諾維爾的機會,到處求診,輾轉得知當地專門協助唇顎裂組織的蘇門答臘孩童之家,諾維爾分別1歲、4歲、6歲、7歲時,接受荷蘭、美國義診團隊的唇裂、顎裂手術,其中顎裂雖然修補成功,但是唇部每次手術都再次裂開,義診團隊也相當不捨諾維爾飽受唇裂的痛苦,轉介他來台灣接受長庚醫院的治療。收治諾維爾的林口長庚外科部長羅綸洲說,諾維爾的上顎突出、雙側唇裂、鼻歪塌陷,加上營養不足、3次手術都失敗,原本評估應該要動2次刀,長庚醫療團隊經過團體討論跟評估後,嘗試一次手術協助諾維爾一次處理唇顎裂的問題,沒想到手術相當順利,不到2個多小時就完成手術。術後,諾維爾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臉部也能像一般人一樣,不敢置信地看著鏡子好久好久,諾維爾的媽媽看見兒子能有正常人的臉龐,不斷哭著對醫師說謝謝,目前諾維爾也已經回國,術後狀態非常好。羅綸洲說,長庚醫院每年都會針對唇顎裂的孩童進行援助,平均每年會出國一次進行義診,每次出診能協助至少25個病人,1年大約能援助100多位患者。

生技總裁學院 開課 智擎認可/ 投資人關注


生技總裁學院 智擎8月相挺 20170730 04:11 台北訊 金融家月刊「生技總裁學院」一直都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金融家月刊在2014年初次開班授課,就呈現高詢問度供不應求的盛況。今年8月第三度開課,生技巨擘智擎生技(4162)力挺參與總裁學院,更是使活動熱度持續攀升。

生技高速進步,引爆投資人學習慾望 原因就在於生技產業的高速進步。近年各國生技市場競爭劇烈,生技產業朝向亞洲發展的態勢明確,而在亞太區中最受關注的國家,便是被稱為「醫療王國」的台灣。我國不僅擁有全亞洲最健全的制度和醫療資源,還全力發展生技技術並投入頂尖人才,數十年的深耕,使發展速度遠遠超越各國,也因此投資人需要隨時更新資訊了解生技產業的發展!課程共分成四大領域:「新藥研發、臨床實驗系列」、「醫療器材、醫美系列」、「行動醫療、精準醫療系列」、「農金生技、食品安全系列」,共有6堂的課程。每一堂課皆經由學界、企業洽談溝通後,訂定好課程大綱與討論題材。

智擎力挺「生技總裁學院」 具有重大意義 身為台灣獲利最佳的新藥公司,智擎在生技產業的地位高超,是生技投資人無時無刻關注的對象,台灣前19大醫療中心之中有11家都是智擎的合作夥伴(預計將於明年19家將全數與智擎合作),加上近來新藥的進展,更是讓人無法忽視智擎未來的可能性智擎決定率先參與今年的「生技總裁學院」活動,代表對活動認可,也引起其他企業的注目,同時更促進企業方與投資人、學界的的深入交流的發展性,同時此類交流也加速了三方同心的流程,對於醫療發展的前景有著重大意義。此次消息一出,雙方的合作引起熱烈的議論,畢竟一是生技界的指標性龍頭公司,另一是投資人最為關注的產業學界跨領域合作,此次合作能激盪出什麼火花,我們樂見其成,其他生技總裁陸續加入中。「生技總裁學院」預計於85日(六)812日(六)開課,上課時間:9001700名額有限,火速報名,報名專線:(027701-8898限額60人),更多活動重點細節請撥打專線或上金融家月刊臉書網站查詢。(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內容細節之權利。)(工商時)

fumarase deficiency (延胡索酸缺乏症) 高100萬倍!一夫多妻制&近親結婚


恐怖「近親之城」 實行一夫多妻致罕病遺傳2017073017:20 一種會令兒童五官異常、無力坐立、智力有問題的隱性疾病,本來相當罕見,美國一條小村卻變成「常見」病,發病率比世界其他地方高100萬倍,只因小村多個世代以來盛行一夫多妻、近親結婚,把患病基因一代代「傳承」下來。 「延胡索酸缺乏症」(fumarase deficiency)本是罕見疾病,患者缺乏一種把能量運送到細胞的酶,嚴重影響大腦和新陳代謝,病童往往缺乏部份腦部,不能自行站或坐,語言能力不足,智力通常只有25,距離一般人90110相當遠。病童通常額頭突出,耳朵位置較低,眼距較寛、小顎。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罕見兒童疾病專家塔拜醫生最早於1990年發現美國有兩個小鎮似乎出了問題,他確診一名10歲男童患上這個疾病,他當時認為全球只有13宗病例,患病機率是4億分之一,但令他驚訝的是男童的姊妹同樣患病,再研究下去,竟還有8名兒童患病,年齡介於20個月大至12歲,全都有相同的臉部特徵,而且不能走路。這兩鎮的人患「延胡索酸缺乏症」的機率,比世界其他地方高100萬倍!歸根究底,是因為這社區的人實行一夫多妻、近親結婚,不只外人難以進入,有些男童更被趕離,令留下的男性可以擁有更多妻子--而禍根來自兩個男人。 巴洛(John Y. Barlow)以及杰索普(Joseph Smith Jessop)1930年代在亞利桑那州和猶他州交界創立兩個社區︰希爾戴爾(Hilldale)和科羅拉多城(Colorado City),奉行摩門教基要派(FLDS),實行一夫多妻制,以及近親結婚,直至現在,社區內大部份人都有親戚關係。追溯之下,發現「禍源」在杰索普,他帶有「延胡索酸缺乏症」基因,而巴洛又娶了杰索普其中一名女兒,加上一夫多妻制,令情況不可收拾。「延胡索酸缺乏症」本是隱性疾病,要父母兩個人都帶有致病基因才會令下一代染病,但由於這兩個社區近親結婚,八成人口都跟巴洛或杰索普有血緣關係,於是把這個基因傳了下來,結果相信7700人之中有數千人有這個基因。(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挖礦 ! 延燒 基因檢測 產業~ 技術 與 市場 拉鋸戰 (華大/諾禾致源/葯明康德/金域檢驗/達安基因/迪安診斷/艾迪康/安諾優達)


華大基因上市,基因產業將轉向何方?大陸資訊 0730 本文首發於《財經》雜誌,略經虎嗅刪編。文 孫愛民編輯 王小 華大基因上市,是近年來A股最受關注的IPO之一。這也是近年備受資本與輿論熱議的基因測序行業的一個縮影。從2015年資本對基因產業的追捧,到2016年的小幅度理性回歸,再到2017年上半年投資熱潮趨緩,基因測序行業熱點頻出。作為中國基因測序行業龍頭老大的華大基因,被稱為基因測序的「埔軍校」,被迫告別了一家獨大的日子,迎接眾多競爭者,尤其是與自家出來創業的近80家「華小」公司在全產業鏈與細分領域的競爭,市場與技術的暗戰接連不斷。

華大上市,是否會改變現在的競爭格局?「華大上市,更多的投資人會投基因測序公司,尤其是非醫療領域基金,這會催生更多的創業機會。」濟峰資本創始合伙人余征坤分析,華大的基因測序收入本就是中國第一,上市前後的競爭格局不會有太大變化,但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是利好的。如今基因測序產業的發展態勢,很像2000年以前的互聯網產業。與當年互聯網產業不同的是,半瘋狂狀態的基因測序產業,已經有一些紮實的應用、成型的商業模式產生。「華大上市會給投資者一個信號,基因測序是一個造福人類的產業,國家很支持。」法國凱輝基金執行總監楊海鼎稱,這會刺激資本。這個行業已有的泡沫需要擠掉,資本能否保持冷靜,從技術、商業本身的邏輯出發,逐步認清整個市場狀況,讓熱潮退去,還有待觀望。

紅海之戰 儘管國內競爭格局早已形成,醫療創新企業與互聯網公司不停進場參與競爭,華大上市,仍然算得上2017年基因測序產業的大事件。自2006年,第二代測序技術推出,DNA測序成本以「超摩爾定律」之勢急速下降,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從30萬美元下降到1000美元,而且有望未來幾年降至100美元。測序成本的下降,催生了市場的繁榮。國際著名投資諮詢機構BCC Research數據顯示,全球基因測序市場總量從2007年的 7.94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59億美元,2020年將達到13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8.7%。與全球發展同步,中國的基因測序行業呈現了群雄逐鹿、百花齊放之勢,各細分領域競爭激烈。短短十幾年時間,200多家公司進入該行業包括此次上市的華大基因與2016年底借殼上市的貝瑞和康,以及新三板掛牌的18家基因企業。隨著基因測序成本的不斷下降,在華大與貝瑞和康上市之前,基因測序行業已經發生了重大變革。在發展初期,國內的測序公司幾乎採用同一個套路,即引進國外的基因測序儀,用於開發中下游的應用。基因測序的產業鏈上,上游為測序儀器、設備和試劑供應商;中游為基因測序與檢測服務提供商;下游為使用者,包括醫療機構、科研機構、製藥公司和受檢者。

華大基因上市,基因產業將轉向何方?作為現代生物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基因測序是對目標DNA進行鹼基的序列測定,並進行各種相關分析。基因測序行業的用戶為科研機構、醫療機構與個人終端用戶。在中國,面向基礎研究的服務商,大多為大型測序服務公司,以華大基因、諾禾致源、葯明康德等為代表;面向個人終端用戶,提供臨床、醫療類的基因檢測服務提供商,主要為醫學獨立實驗室,以金域檢驗、達安基因迪安診斷、艾迪康、安諾優達等為代表。無創產前DNA檢測,是公眾接觸最為廣泛的基因測序服務。此外,藥物靶向治療檢測、遺傳缺陷基因檢測、致病基因檢測、腫瘤基因檢測、病原微生物檢測、疾病風險評估等,是面向個人終端的醫療服務,同時也是測序企業扎堆的領域。在美國,基因測序行業每個細分領域往往只有四五家公司競爭,中國則不然,每個細分領域都吸引了眾多公司參與。通過查詢各個公司官網的服務介紹,《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僅提供疾病風險評估服務的公司就有近40家。最早進入測序行業的華大基因、貝瑞和康、諾禾致源、安諾優達、達安基因等,處於行業競爭的第一梯隊。它們往往在全行業上中下游全面布局,並且擁有自己的一個或幾個主打產品,後進入的公司往往在某個細分方向做開發。基因測序行業的中下游領域,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大部分公司缺乏核心技術與競爭力,只是服務提供商。和玉另類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玉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分析,這個產業以後會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投資機構看重公司的全盤戰略,「沒有長期競爭力與固定價值觀的公司,可能就會消失」。中晴藍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何岩則傾向於沒有資本支撐的中小企業將會更加困難,已經有產品上市、有資本支持,並能獨闢蹊徑的基因檢測企業可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對於整個行業,大批公司扎堆細分領域有利有弊。「幾年前,有的公司連測序儀器都沒有,買台印表機就能出報告。」安諾優達CEO陳重建說,企業扎堆可以快速地拓展、教育整個市場,而且行業的繁榮會加快監管機構規範市場。不可避免,扎堆也會帶來價格競爭、服務混亂。比如,不少基因檢測公司與醫療機構進行合作,由醫生開方子,通過醫院的腫瘤科、檢驗科、病理科等科室,以臨床試驗的形式為個人開展諸如癌症基因檢測、遺傳病基因檢測等服務。這屬於產業的灰色地帶。「行業仍需監管部門的進一步規範。」陳重建說。站在這個行業的第一梯隊的企業,已擁有成型的商業模式、穩定的現金流,而且完成了全產業的布局,看上去一切就緒,但仍欠東風。在中國,基因檢測產品要在臨床醫療使用,需要得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的批准,提供基因檢測診斷的醫療機構則需要國家衛生計生委批准。目前,CFDA只批准了無創產前檢測的註冊證,其他的臨床應用都沒有註冊證。於是,之前一些企業只能將注意力停留在科研上。隨著測序儀價格下降,很多研究機構自行購置測序設備,再加上來自諾禾致源等公司的競爭2016年,華大基礎科研類服務營收下降逾25%,佔主營業務收入不足五分之一。從成立之初到2014年,基礎科研類服務一直是華大主營業務收入的最大貢獻板塊,動植物分子育種、動物克隆、資料庫、生物技術外包等服務,帶有強烈的科學家辦企業印記。但受上游供應商鉗制導致缺乏自主定價權,以及競爭對手的興起等,2014年到2016年,華大在這一板塊的收入每年以超5000萬元的速度下降。單純從上游供應商購買設備,B2B面向研發機構,提供簡單的測序報告就能輕鬆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基於測序數據,研發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醫療臨床與健康應用,才能在未來競爭中佔得先機。

上游卡死了脖子 像中國的行業突進一樣,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基因測序產業也異常繁榮,甚至GoogleIBM、索尼、三星等都在積極進軍基因產業。美國基因測序行業分為兩類:提供商業化收費服務的公司,與提供臨床階段服務的公司。個人基因組測序代表企業有23andMeKnomeFoundation Medicine。其中,23andMe是少有的可以向健康人提供基因測序服務的商業化公司。4月,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23andMe個人基因組服務遺傳健康風險檢測用於10種疾病或病症的檢測,這是FDA批准的首個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檢測。和三年多前的光景完全不同,那時FDA叫停一度被追捧的23andMe的服務,稱其違反了聯邦法律,只有獲得FDA批准的醫學測試才被允許做基因檢測。FDA的顧慮是,疾病檢測具有一定風險,萬一檢測失誤,人們由於恐懼將來會得乳癌就做了乳房切除手術,人們的健康損失,誰來擔此責任?在給出一系列的數據證明后,23andMe終於回歸基因測序市場。23andMe公司此前出售的基因檢測儀器使用試劑僅為99美元,聲稱被檢測者只需採集自己的唾液即可分析出DNA特徵,可檢測是否患上糖尿病、心臟病、乳腺癌等240多種健康預測。「23andMe屬於互聯網科技公司,只是提供便捷的途徑,而華大基因等本質上是基因科技與生命科技公司。」曾玉認為,23andMe與國內第一梯隊的基因測序公司,雖在產品表現形式上有相同之處,但不足以對後者構成威脅。美國公司對中國測序行業最大的威脅,來自於上游測序儀器的絕對優勢。全球基因測序行業的上游設備供應,被數家美國公司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2015年,美國IlluminaLife TechnologiesPacific Biosciences三家公司,在全球基因測序儀市場中合共佔據94%份額,Illumina老大。

華大基因上市,基因產業將轉向何方?由於缺乏自主研發能力,中國的基因測序公司,使用的二代測序儀器,主要由美國公司提供。測序儀的壟斷,使中下游的服務提供商寢食難安,不僅失去測序服務的自主定價權,還會受到供應威脅。為擺脫上游供應商的鉗制,國內基因測序公司做了不同的嘗試。華大併購了美國測序儀製造商CGComplete Genomics)。與測序儀龍頭「和平共處」、合作開發,也是一種可行之道。貝瑞和康、安諾優達和諾禾致源,分別與Illumina公司簽署合作研發測序儀的協議。貝瑞和康旨在推出基於中國市場的高通量基因測序系統解決方案,安諾優達致力於與Illumina聯合開發臨床和學術延展應用的高通量測序平台,諾禾致源則開發應用於生殖健康和腫瘤的二代測序平台20153月,貝瑞和康與Illumina共同研發的NextSeq CN500,獲得CFDA審批。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貝瑞和康與Illumina「聯姻」,直接促成了前者商業模式的轉變,由購買儀器做測序,轉成直接將測序儀和試劑提供給醫療機構,公司的市場網路覆蓋迅速追上華大,大有超越之勢。華大招股書顯示,華大基因在國內的服務範圍覆蓋了31個省區市的1500多家科研機構和800多家醫療機構。貝瑞和康的官網則顯示,其「市場網路覆蓋國內30多個省區市超過2000家醫院」。20173月,安諾優達發布與Illumina共同研發經CFDA認證的新款桌面式高通量基因測序儀NextSeq 550AR。「研發測序儀,是全產業鏈布局的必然過程。需要有一個學習、技術積累、創新的過程,先進行複製、移植式的創新。」陳重建說,安諾優達可能會等到測序儀更小,到像pad、優盤一樣便捷的時候,布局自主研發。除了收購與合作開發20158月,紫鑫葯業所屬的中科紫鑫發布了BIGIS二代測序儀,並稱是「中國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實用型國產測序儀」。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的測序儀,還是Illumina的更優一些,「CG的讀長太短,短期內中國想要生產出自主研發的、比Illumina技術更好的測序儀,比較難」。

哪些細分領域是「黑馬」經歷了2015年的熱捧,2016年的資本小幅理性回歸,2017年上半年的熱潮趨緩后,泛泛的基因測序已經無法吸引資本的目光,未來的行業熱點將在於技術突破,或者商業模式的突破。做一次全基因檢測,會產生100G海量數據,其中能被用於科研與臨床應用的,只是蛋白編碼基因與少量的非蛋白編碼基因,佔整體數據的1-2%之間;而這部分數據中,被研究透徹的、能將之與疾病關聯后得以應用的,佔1%。「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潮流。人們的檢測理念已經改變,以前只是測個血等,現在通過蛋白看到更多的個體差異,來制定特定的治療方案和健康方案,設計藥品的原理也發生了改變。」楊海鼎說。基因檢測最被看好的臨床應用市場,在腫瘤領域。Illumina預測,基因測序在腫瘤診斷與治療應用方向的市場容量為120億美元,是基因測序最大的應用市場。基因測序技術應用於腫瘤個體化治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腫瘤易感基因檢測,即利用DNA測序技術,確認導致患者患病的基因或者受檢者是否攜帶有腫瘤易感基因,尋找患者適用的腫瘤靶向治療藥物或者其他適宜的治療手段;二是腫瘤靶向葯靶點檢測,即在分子靶向葯使用之前檢測病人是否攜帶藥物靶點,實現腫瘤的個體化治療,以提高用藥效率,達到最佳療效並減少治療費用。「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也就十幾年的時間,現在分子靶向葯也就幾十個,等有幾百個的時候,很多疾病可能都要先測基因,再用藥。」余征坤說。在靶向藥物的選擇方面,基因檢測行業在一代測序時代就已經開展,升級版的高通量二代測序,在業內也得到廣泛認可。此外,基於ctDNA(腫瘤患者血液中遊離的來自腫瘤的DNA)的基因檢測,對腫瘤進行動態監控的應用也比較成熟。在腫瘤的早篩方面,Grail公司正在融資,針對不同的癌症進行數據積累、構建演算法,以提升腫瘤預測的精準度。2015327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發布了第一批腫瘤診斷與治療項目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試點單位名單。據不完全統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深圳華大臨床檢測中心、廣州達安臨床檢驗中心、杭州迪安醫學檢驗中心、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等20家機構入選。腫瘤的基因檢測應用不同於NIPT,是一個領域,而不是單一的產品,況且存在不同的腫瘤、不同的發展階段,未來整個領域的服務產品將呈現多樣化,這對監管也提出了挑戰。此外,很多疾病與微生物有密切的聯繫。「微生物的基因檢測,將會是另外一個重要分支,藉助高通量測序技術,可以解密微生物跟疾病、健康、營養的關係。」陳重建說。醫療產業是一個具備防禦性的行業,資金量的注入非常大,相比其他行業,波動性不大。「不像AR/VR,熱點來得快、退潮也快。」楊海鼎分析。

下一件大事情 其實,仍處於初期階段的基因測序行業,未來還有很多可能的發展路徑。那麼下一個顛覆性的創新、下一件大事情可能發生在哪些環節?「基於基因測序的傳統服務,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去進行一些機器學習、分佈學習,在基因測序基礎應用之上的迭代、升級,是未來的大方向。」曾玉說,無論是矽谷,還是中國的互聯網巨頭,普遍認為基於基因測序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大數據應用,「是下一個大事件」。事實上,已經有不少互聯網巨頭跨界進入基因市場。如譽衡基因和京東合作開展基因健康業務;IBMIntel、阿里、華為等將基因大數據作為雲平台戰略重要組成部分。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的落地,促進臨床大數據和基因數據的結合,極有可能獨立成為一個跨界產業。陳重建十分看好「基因+大時代的到來。「人的生命周期這麼長,基因檢測未來應用的領域很廣,未來可以實現基因加保險、動植物改良、加健康、營養、運動等。」在美國,出現了多種針對基於基因檢測的NIPT商業健康保險,購買保險的消費者可以由保險公司買單支付NIPT費用。國內也有嘗試,2015年,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與華大基因,聯合推出首款互聯網基因檢測保險計劃「知因保」,將互聯網保險與基因檢測技術「聯姻」,為用戶提供前端風險預防、中端風險管理到後端風險處置的健康管理方案。未來,這一領域上游的測序儀機器會變小,甚至像pad、手機、U盤一樣大小;從現在的B2B端到未來B2C端;在中游,大數據的積累,基因測序技術會與AI等數據挖掘技術的結合,如今雲計算、AI來的改變,都會在基因大數據上發生;下游的應用層面,更多演算法的開發,能夠確定基因與各種疾病的關聯度,惠及疾病的診療、預測。英國的測序新秀Oxford Nanopore,研發出了一種平板大小的台式測序儀PromethION,已經上市的攜帶型測序儀MinlON,更是只有U大小。如今國內應用市場,仍以二代測序儀為主,三代測序儀在科研機構少量使用。短時間內,二、三代測序儀將并行存在,但未來一定是屬於三代測序儀乃至更新版本的天下。「中美等國實施的精準醫療戰略,不只是疾病的精準診斷,是基於每個人的基因對健康實施精準策略,給每個人建立基因檔案,就需要更便宜、速度更快的DNA檢測儀器。」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何大澄說,現在的基因檢測對於個人來說是「有能力實現,但需要花大價錢」。與前兩代測序儀器不同,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器屬於單分子測序、測序過程無需進行PCR擴增,未來技術優化與商業化后,能做到更快、更便宜測序,個人全基因組測序甚至會降至1000以下。不過何大澄強調,不管是未來基於基因測序的精準醫療的實現,還是測序行業本身的產品市場化,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個人數據的隱私問題。「基因數據背後是個人的疾病風險、藥物風險等,這對於個人的就業、婚姻、社交等都是不適合披露的。」何大澄說,在科研中,他會將樣本的個人數據進行技術處理,使之不可回溯到個人。「未來不管是在健康管理,還是在藥物研發領域,都需要法律法規來規範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國內的基因測序公司,多在中下游布局未來。20多家公司在基因資料庫與分析方面布局,40家公司在研發基因數據與各種疾病的關聯度,70多家公司鎖定腫瘤相關領域。基因測序行業,從剛開始的不規範,變成了一個走向規範、為資本市場和大眾接受的行業。當經濟放緩時,醫療的增長反而是健康的,來自房地產、能源等行業的資金都可能向醫療產業轉移。

明基三豐(陳其宏)/ 明基聽力(沈勝龍) 投資助聽器通路: 虹韻聽力中心(王安) 20年經驗, 19家門市


明基三豐子公司明基聽力結盟虹韻聽力瞄準中國助聽器市場 勁報 2017/07/30【明基三豐醫療器材()公司】子公司「明基聽力()公司」,看準戰後嬰兒潮已跨入65歲門檻,帶動健康照護產業,投資台灣前三大助聽器通路「虹韻聽力中心」,切入助聽器市場,以通路先行,挹注品牌行銷、財務管理及研發資源,極致聽力輔助市場的服務力及品牌力,突破台灣及中國6~10%低配戴率之瓶頸,降低因聽力退化所導致的失智症及社交障礙,建立更完整的醫療服務業。虹韻聽力中心王安總經理表示,虹韻聽力中心成立20年,目前在台灣擁有19家門市。20年的門市經驗,看到很多客戶配戴助聽器之後,重拾生活樂趣及笑容,這也是虹韻一直打拼的目標。很期待虹韻加入明基聽力這個大家庭之後,能強化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信心,同時藉由集團資源讓虹韻營運更透明、體質更健康,未來會更深耕於跟消費者對話,進階專業力、服務力及信譽。明基三豐陳其宏董事長表示,瞄準戰後嬰兒潮產業興起,尤其是健康照護商機,根據統計,台灣助聽器市場約有11億台幣商機、中國為32億人民幣、亞洲則上看32億美金。明基三豐積極布建銀髮服務商機,如:牙科、耗材、手術設備及聽力等市場,同時也希望透過更完整的照護服務回饋給社會。明基聽力沈勝龍總經理提及,虹韻聽力中心成立20年,近幾年產品服務及加值策略成功,公司整體營運健康成長,明基聽力希望藉由虹韻穩紮穩打所建立的通路實力,先從台灣切入並結合其他合作夥伴,未來再將觸角伸至中國及東南亞市場。明基三豐(4116)簡稱明基醫,成立於1989年,總部位於台灣,專業研發自製各種醫療設備儀器,並代理多項精密、專業的國外品牌醫療設備;以專業的經營,展現了傲人的實力。產品陸續獲得GMPISO9001ISO13485CEETL…等國際認證,產品品質優良,暢銷全球50餘國,成為國內業界中最具實力與信譽的佼佼者。

關於明基友達集團 明基友達集團旗下共有近20家獨立公司,近一年營收超過250美元,經營據點橫跨三十餘國,擁有超過100,000名員工,組成公司涵蓋各項產業,包括液晶顯示器、綠色能源、精細化學品和先進材料、照明、IC設計、精密組件、系統整合,品牌經營和服務等,擁有跨產業的整合價值鏈以及領先的關鍵技術,不僅可透過垂直分工、水平整合創造最佳綜效,並利於掌握市場先驅,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打造高附加價值之產品服務。集團深入各產業的完整佈局,旨在實踐「實現科技生活的真善美」的品牌願景,進化消費者的生活形態和方式,因此讓集團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並期許在長期經營擘畫之下,能夠為消費者打造「真善美」的美好生活願景。明基友達集團包括:BenQ明基電通、友達光電(全球頂尖大型液晶顯示螢幕設計產銷公司)、佳世達科技、達方電子、明基能源技術、明基材料、明基逐鹿、明基醫院、明基三豐、明基口腔醫材、達興材料、達宙通訊系統、達運精密、隆達電子、怡安醫療器材、瑞鼎科技等。

台灣生技指數 啟動 (浩鼎/中裕/藥華/東洋/康友/金可/神隆/中裕/金可…)


上市櫃生技指數 今天上線 2017-07-31 00:35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台灣生技指數是台灣指數公司編製的眾多指數之一,也是繼寶島指數之後,第二個跨市場編製的指數。由於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是蔡總統競選以來,一再宣示要推動的重點產業本項指數的推出備受期待。法人表示,指數正式上路後,下一步,就是要邁向商品化,雖商品化時程尚不明朗,但如要ETF資金實質進駐相關成分股,指數商品化相當關鍵。這波台股上漲的過程中,生技股屬落後補漲股,直到櫃買中心宣布生技指數問世後,生技股的多頭訊號終於點燃,列名台灣生技指數主要成分股中,包括浩鼎、中裕、藥華藥、東洋、康友、金可及神隆,13日以來均上漲,尤其中裕、金可,漲幅甚至直逼兩成。指數的成分股中,排名前兩大的浩鼎、中裕,皆有潤泰集團為大股東。上周五(28日中裕股價甚至已超過浩鼎,形成黃金交叉。台股指數公司表示,台灣生技指數的特色是涵蓋上市、上櫃兩大市場的生技醫療股票,融合對新藥產業的期待,並藉由穩定的醫材及成藥製造等產業,提高指數的穩定性。

生活作息正常/ 無家族病史/ B、C型肝炎 仍有肝癌風險 !!


每天慢走1小時早睡養肝 竟罹肝癌 2017-07-29 19:30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即時報導 55歲毛姓金融業者生活作息正常、規律,飲食均衡,每天晚餐後還會慢走1小時、晚上10時就寢,有天午睡醒來覺得肚子卡卡的,觸摸肚子發現有腫塊,就診發現肝臟長了一顆17公分如小玉西瓜般的腫瘤,經手術切除腫瘤後恢復良好,他今天出席病友會現身說法,建議病友勇敢面對疾病,擁抱嶄新人生。台中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天舉辦「肝動人生」病友健康講座,吸引許多病友、家屬參加。住台南的毛姓病友分享抗癌人生。他說,他罹癌前,生活作息都很正常,也不菸不酒,沒有罹肝癌的危險因子,直到摸到身上有硬塊,確診罹患肝癌,腫瘤有17公分大,醫生告知要右肝全切,只剩25%肝臟,他擔心引發急性肝衰竭,開刀前陣前退縮,徵詢第二意見。毛姓病友指出,他在親友介紹下,向中山附醫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求診,經檢查後,右肝葉的靜脈血管不需切除,切除部分右肝葉,保留左肝葉,術後恢復良好。術後醒來看到家人,對人生充滿信心,出院時看到陽光,整個人都快活起來,擁抱新生。彭正明指出,5%的罹癌患者,本身無家族病史、BC型肝炎,肝功能指數正常,但卻罹患肝癌,若是感覺到肚子悶悶的或莫名疲累,應就醫檢查,40歲以上應定期健檢,透過超音波檢查了解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