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April 19, 2012
科技部 是要做事還是聽命(科技會報) 行事??
朱敬一PK張善政 張善政暫時領先
朱敬一、張善政科技角力戰高層也驚動【2012/04/20聯合報】馬政府為發展生技、雲端及寬頻科技,陸續延攬朱敬一、張善政入閣,希望為台灣產經、科技注入兩支強心針,不過,兩位前後任科技政委,現在為了科技會報的角色功能,陷入「小三」與「太上皇」的爭奪戰。政府組織改造尚未全面上路,行政院科技會報、科技部的角力戰先行上演,戰場甚至還延伸到國會,藍綠立委主張廢除科技會報、由科技部長兼任科技會報副召集人,已驚動政院高層,正密切觀察後續效應。行政院成立科技會報,讓它未來掌管一年近一千億元的科技預算分配權,還兼負審議國家科技發展政策的重責,是各部會以外,分量最重的組織,經濟部、科技部、衛生署等部會的科技預算都由它分配。立法院昨天審查科技部組織法,大部分立委傾向廢除科技會報,讓科技部成為「大科技部」,也有人建議科技會報新增一位副召,由科技部長兼任,兩派主張不盡相同,卻都是讓科技部奪回主導權。據了解,在學界、科技界輩分都非常高的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非常堅持,科技部長不能掌管科技會報,否則會造成預算分配不公。知情人士透露,劉兆玄當初向馬總統建議延攬張善政擔任科技政委,就是相信耿直的張善政,必定能扮演一位客觀中立的仲裁者;馬總統當時也大力支持,還說「這個人太好了!」一向作風強勢、不怕得罪人的朱敬一,則是很受馬總統重視的閣員,陳冲重組內閣時,他原本被安排接任財經政委,最後被高層欽點接掌國科會,當時的國科會主委李羅權被矇在鼓裡。科技會報、科技部的角力戰,讓兩位受不同高層肯定的閣員頗尷尬,朱敬一、張善政有意無意透過立法院大PK,牽動近一千億元的科技預算的流向,各部會都屏息觀戰。
楊志良風格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推拿與民俗調
楊志良:民俗調理屬非醫療行為 2012-04-19【中央網路報】 衛生署規定非醫事人員不得執行醫療行為,民俗調理屬非醫療行為,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與前衛生署長楊志良19日召開記者會,強調中醫傷科推拿與民俗調理應分流。 中央社19日報導,衛生署已經訂出來的2年緩衝期,期限是到4月底,因此5月1日起民俗調理人員需退出中醫院所,衛生署副署長賴進祥日前在立法院表示,只要相關人員能夠遵守原則,推拿人員將可繼續從事現有業務。 楊志良表示,醫療行為就是醫療行為,僅能由醫事人員執行,不能由非醫事人員執行,而推拿屬醫療行為,僅能由中醫師與醫事人員執行;沒有受過醫學、醫事相關訓練者、沒有通過國家考試屬非醫事人員。 楊志良表示,醫療行為與非醫療行為應分清楚,希望衛生署堅持原來決議,若衛生署以可以同地址、同號碼將民俗調理機構設在旁邊或以內部隔間區隔,則這是「走回頭路」。 楊志良說,這樣那些依法規定,離開的非醫事人員(包括推拿師)怎麼辦,「是不是要申請國賠」;此外,原本沒有設置民俗調理區的中醫院所是不是也應該全部都設置,這樣才能與大家一同競爭,「我覺得這是非常不妥的」。 楊志良談到,當時也曾受到立法委員施壓,現在也有,但這只是少數利益團體的作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於衛生署決議沒有意見,然而,醫療行為與非醫療行為應區分清楚,不得混淆。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孫茂峰表示,同情且支持民俗調理人員爭取生存權與工作權,但他們應向內政部爭取。民俗調理行為屬非醫療行為,例如坊間的養生館也屬民俗調理。 孫茂峰說,職業沒有分貴賤,醫療行為涉及人體健康,即使按摩技術非常好,但是不能取代診斷疾病。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目前政策都還沒有定案,預定在下週四(4月26日)將再開會擬出相關要點,並在27日公布。
生技中概股…
就市論勢/生技中概可留意【經濟日報/鄭凱元2012/04/20(倫元投顧分析師)】本周適逢4月台指結算,因盤面仍處低量氛圍,故論趨勢漲、跌均屬不易,短線或許金融因外資空單仍鉅,而電子主軸台積電、鴻海也趨於震盪,故需暫避外,可特別著眼的題材包括:一、生技掛牌的比價效應;二、中概族群。另外依近日盤面量、價關係比較,雖突顯出買氣仍舊欠缺;但若依結算後選擇權PUT/CALLRATIO達1.12,短線隱含買盤仍舊優於賣盤。操作建議從型態上來看,M頭頸線處7,824.45點,配合月、季、年線反壓洽巧處於附近;操作上,若漲而無量,股票、台指需減碼以控風險;反之,若跌而無量,股票、台指則可逢低介入買進為之。偏多族群則可著墨:一、生技股:主要因4月底至5月分別有F-龍燈、東生華、F-金可及國光生技接連掛牌上市櫃,可望對生技族群掀起比價效應。二、中概通路:大陸4月有消費月、5月有五一假期,估對內需消費可維持正向激勵,配合相關個股波段皆已存在相當跌幅,反彈之跡可期。
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提供,為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香港 企圖改革私人醫院”產業模式”!!
蘇偉文﹕私家醫院與醫療產業(蘇偉文: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長)–2012/04/20.【明報專訊】香港說要發展醫療產業已有一段時間,早前政府已預留多幅土地用作興建私家醫院,到最近終於推出位於黃竹坑及大埔兩塊土地供業界招標。在招標過程裏,當局表示在評審時會以服務承諾為重點項目,並且會在招標裏引入多項限制性條款,從當局這等安排來看,其如意算盤是用新的規範模式來改變傳統私家醫院的市場生態,一旦新規管模式證明可行,現行的私家醫療體系將會面對改變壓力,也會對香港的醫療產業增加動力。現時私家醫院一個常被人標籤的地方,就是其收費不透明和以盈利為目標,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感覺,就是私家醫院有濫收費之嫌,因為小至一塊棉花,大至注射的藥物都有很清楚的紀錄,對比公立醫院的單一價格「全包宴」式的收費模式,私家醫院就顯得收費不透明,而且往往令病人大失預算。而現在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盛行,私家醫院的婦產科?位都給雙非孕婦佔據了,本地媽媽苦無?位生育,私院也給人一種只顧賺錢的感覺。
新私院土地招標引入新規定 所以當政府要在新私家醫院土地招標時引入新規定,最少三成的病要收取套餐價、婦產科位數目少於兩成,以及預留半數位給本地人等,就顯得當局是針對目前私家醫院的狀?。平情而言,私家醫院按病人使用資源多少來收費也有其道理,因為每個病人所需的診治成本都不一樣,逐樣收費按用者自付原則,看起來有其合理性,套餐價是拉上補下式的以單一價格收費,當中就有部分少用資源的病人多繳交費用,來津貼使用資源較多的病人的可能,這情?就有點像購買保險,有部分人付了保險金而不用索償,而且也有可能每個套餐內醫療機構都會因成本封頂而虧本,這也是醫療機構不認同套餐式收費的理由。然而,病人和醫療人員處於不對等的位置,醫療人員對病人要怎樣的治療有很大的影響力,從而令病人或接受多了非必要的診療,也多付了醫療費。在過去好一陣子這問題都因有醫療保險而沒有太大的質疑和迴響,但現時的醫療保險費用日高,政府又有意提出自願醫療融資計劃,私家醫院的收費問題又再次在視線範圍裏。從另一個角度看,政府要求投標私家醫院去符合這樣的條件,其實就是想藉此去完善現在的私家醫療體系。這種套餐收費在新私家醫院一旦實行並且成功,就可以成為有力的論據,去說明套餐式收費其實是可行的,而引伸開去,在市場競爭情?下,其他私家醫院在套餐收費上也會漸漸普及,先前提到的收費問題也會自然解決。而更深層次的可能,是私家醫院的運作會有大改變,變得令私家醫院在收費上和醫療融資上較為配合,也令醫療產業可以在一個較有規範的環境下萌芽。
First gene linked to common form of psoriasis identified
Autworks: A Web-Based Tool to Diagnose Autism
國光生技承銷價38-40元!!
國光生技明起申購掛牌價暫訂38-40元鉅亨網 2012-04-19亞洲唯一歐盟認證的流感疫苗大廠國光生技(4142-TW)將於明(19)日起開始公開申購,為期3天,承銷價落在38-40元,搶搭四月底的生技掛牌熱潮,公司將於5月3日掛牌上市。國光今年已獲Crucell北半球流感疫苗訂單,目前研發中的腸病毒疫苗可望於2017年領先全球開始出貨,正式啟動第二階段的成長動能,法人預估,今年每股虧損可望縮小至2元以內,明年可望賺錢。國光生技今年將擺脫去年營運谷底的陰霾,加上未來要供應Crucell抗原的臨床試驗已於歐洲完成,今年已獲Crucell北半球流感疫苗訂單,未來一年可穩定貢獻營收;由於Crucell已經打入嬌生通路,未來國光除了提供抗原之外,等待充填廠完成後與Crucell的合作模式將轉為提供成品,未來將成為嬌生的疫苗主要供應商,可望成為國光成長的新成長動能。另外,國光相當看好腸病毒疫苗,目前正在申請科專計畫補助,預計在2016年就可完成臨床試驗,最晚在2017年上市,成為全球第一隻腸病毒疫苗,國光的未來營運前景看好。
從三星的”行動力” 來對比…..!!
時間Time
|
主題Topics
|
講員Speakers
| |||
08:40 – 09:00
|
報到Registration
| | |||
09:00 – 09:15
|
開幕致詞
Welcome & Opening Remarks
|
李鍾熙,董事長,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Dr. Johnsee Lee, Chairman, DCB
| |||
09:15 – 09:20
|
VIP group photo
| | |||
09:20 – 10:50
|
Overview of Biologics and Biosimilars
- Historical view
- Global Regulation
- Biosimilars and novel products
|
Dr. David T. Lin
Senior Consultant, Biologics consulting group, Inc. (BCG)
| |||
10:50 – 11:10
|
休息Coffee break
| | |||
11:10 – 12:00
|
Key element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 commercialization
|
Dr. Trent Carrier
Executive Director, BCG
| |||
12:00 – 13:30
|
午餐及休息Lunch break
| | |||
13:30 – 14:10
|
台灣在亞洲之生物製劑產業發展角色
The adaptive roles of Taiwan in regional biologics business development
|
賴博雄,副執行長,生策會/ 董事長,冠亞生技
Dr. Por Lai, Deputy CEO,IBMI
Chairman, A-Spine Asia Co., Ltd.
| |||
14:10 – 15:00
|
Portfolio Management
-Project selection/ -Deal structures, terms/ -Selection of right partners
|
Dr. Trent Carrier
Executive Director, Biologics consulting group, Inc.
| |||
15:00 – 15:20
|
休息Coffee break
| | |||
15:20 – 16:00
|
台灣經驗分享 Taiwan experiences:
Challenges of biopharmaceutical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manufacturing
永昕生物醫藥 Mycenax Biotec Inc.
|
紀威光 副執行長,生技中心
Dr.Wei-Kuan Chi, VP, DCB / Director, CGMP biopharmaceutical pilot plant facility
溫國蘭 總經理
Dr. Karen Wen ,President
| |||
16:00 – 17:50
|
綜合討論Panel Discussion
|
汪嘉林,執行長,生技中心
Dr. Jeff Wang, President, DCB
| |||
16:50 – 17:00
|
閉幕 Closing Remarks
| ||||
血汗醫院不能說的低成本??!!
Miles van a China por dudosas curas con celulas madre
台灣被新加坡應引以為鑑!!
陸白領薪資超台不爭的事實2012-04-1700:55旺報 日前,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在新加坡當地一場演講提到,別阻擋人才前往新加坡就業,否則就會和台灣一樣,人才流失,所得下降。台灣的案例,新加坡應引以為鑑。台灣人才外流急迫,連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還發表人才宣言,直指台灣淪為「高階人才輸出國」,若政府再不正視人才失衡的空前危機並盡快改善,十年內台灣恐無人才可用。 人才外流和薪資過低的困境,逼得馬英九總統緊急召開國安會議,研擬應對方案。
呼弄待遇反遭挖苦 當官方尚在擬定對策之際,卻有個不爭的事實,悄然降臨在台灣眼前:大陸主要城市白領階級的年所得已默默追上台灣上班族,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台灣社會或西方社會,薪水待遇多算個人隱私。較少有人直接問朋友(除非熟到不行):「你現在一個月多少錢?」 但在大陸,就算不是頂熟的朋友(只照面幾次),當聊到薪資待遇時,仍總會有人直問:「你一個月工資多少?」起初,我還頗不習慣。久了,只好「呼弄」一個數字給對方。
不呼弄則已,一呼弄,反覺得羞愧。 小航,一個從外交學院畢業的28歲的財經類記者,因沒考上外交官,在民間的一家頗有名氣的財經媒體幹了4年多的記者。 去年,她轉戰到另一家財經媒體任職。道地北京姑娘的小航問得直率:「你們台灣記者每月的平均工資多少?」據我瞭解,我和小航認識不到一個月。 「啊!那不多啊!」當小航得知台灣基層記者的平均待遇,和業界普遍的「責任制」生態後驚呼:「我一個月就有1.4萬元人民幣啦(台幣6.5萬元),你們(台灣記者)也太累了吧!」 接著,她撂下一句半挖苦的話:「台灣人的性價比挺高的嘛!」
灰色收入不及備載 類似的話,另一家知名財經報紙記者阿河也曾如此驚訝過。阿河,一個2010年從大學畢業的菜鳥媒體人,月工資(含稿費)已有1.1萬元(台幣5.2萬元)。他頗為訝異說:「你們台媒太慘了吧!」好吧,別只拿媒體業作比較。一位前年剛從復旦大學法學院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小靜,目前在上海的一家商務律師事務所擔任助理。 最近,她總是不斷抱怨客戶多麼難搞,連國定假日也要被老闆叫去深圳出差,薪水和工作負擔不成正比。「那妳一個月薪水多少?」這次終於換我不客氣地反問。「普通,『才』人民幣1.2萬元」。小靜或許不知道,她的薪水傷害了多少台灣廣大白領族的脆弱心靈。月薪1.2萬元,足以養活2個台灣的法務助理。 這算誇張嗎?一點也不。一個在北京某銀行擔任職員的友人,一個月工資大約5000元。但他興奮地和我分享,下個月去歐洲自助旅遊的計畫行程。「歐洲?你要玩幾天」,我問著。 「10天吧!我準備好3萬元的預算」,他說道:「今年初的年終獎領了16萬多,還沒好好犒賞自己呢!」 在中國社會,年終獎通常不以月薪作計算標準。獎金多寡,端視公司的「佛心」而定。 這位在國有銀行工作的白領族,毫不客氣、心安理得地領了台幣70多萬的年終獎金,生活「滋潤」極了。 除了上述的名目收入,存在已久的「灰色收入」,更是「族繁不及備載」。
起薪不高年年調薪 值得一提的是,大陸大學生儘管平均起薪不高(約人民幣3000至5000元不等),但每年薪水調漲幅度卻足以讓台灣大學生「望穿秋水」。 5年前,剛進中關村擔任基層軟體工程師的研究生小趙,稅前工資不過是3700元,但歷經幾乎年年調薪,並在前年擔任專案經理後,現年29歲的他,月薪已漲到1.5萬元,獎金提成另計。小職員之外,在教育訓練行業欣欣向榮的中國,眾多「喊水會結凍」的講師或教授,每月在各地「作育英才」,也完全不愁吃穿。 一位在北京知名民營集團擔任教育訓練主管的台灣友人掐指一算:「我們聘請北京清華大學的教授來授課,一天大約人民幣一萬元。有的重量級教授講課費更貴,高達2萬元。市場行情亂得很。」
評估效益謀定後動 大陸官方統計,2011年,北京人均所得約1.24萬美金;上海人均所得1.27萬美金;廣州和深圳人均所得雙雙突破1.3萬美金。大陸一線城市全部跨進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 然而,台灣人也別抱著口水直流的羨慕眼光,看待對岸的白領族。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這意味著:重稅。 以每月領1.4萬元薪水的小航為例,她就抱怨,扣除五險一金、所得稅,她每月只能實拿不到1.1萬元。更令她氣結地,大陸政府幾乎不實行所得稅「退稅」,更甭提所謂的「列舉扣除額」了。 一個在北京知名外商公關公司任職、月領1.2萬元的小星說:「我的年所得超過12萬元,政府還要另外多扣一筆稅」。 她語氣不滿地痛罵,大陸政府「搶」了她那麼多錢,卻做得那麼爛,又被一堆官員貪汙,「你就知道,越高薪的人對政府越不滿了吧!」 這些還不包括物價水平、租金價格均已超越台北市的大陸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 因此,在考量所得、前景、稅率、規費、生活成本及風險等綜合因素後,準備躍躍欲試、前往大陸闖蕩江湖的台灣白領族,恐怕仍得掂掂斤兩,評估成本效益,謀定而後動。
新加坡不要重演台灣故事!!
經濟日報社論----人才外流的轉機思維【中央網路報】http://www.cdnews.com.tw 2012-04-1908:21:22 經濟日報19日社論「人才外流的轉機思維」內容如下: 台灣人才流失問題日趨嚴重,不只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等人頻頻呼籲政府正視,還成為新加坡引以為鑑的對象,星國副總理尚達曼日前即直指,台灣面臨人才流失問題,又阻止外國人才進入,才導致國民平均所得下降,新加坡不要重演台灣故事。此話一出,在台灣引起的效果比新加坡還大。 行政院長陳?回應說:「值得我們深思,請相關部會研究,在育才、留才做重要參考。」結果,相關部會沒有答案,只有不著邊際的意見:教育部認為,推動高等教育須避免保護主義與平均主義,才能延攬人才並增加國際競爭力,因此推動頂尖大學計畫,推行彈性薪資方案;勞委會官員說,台灣薪資太低,所以人才不來;經建會則指出,薪資提升之前,個人附加價值也要先提升。 這些意見或限於時間、篇幅而無法完整述明,但相關部會面對人才問題各說各話且本位思考的現象依然未改,因而台灣人才流動問題的釐清與解決也仍是無解。主政官員們如果翻翻過去的相關研究就會發現,各種研究幾乎可用汗牛充棟形容,新加坡更是典範學習的對象,但成果卻是台灣外來人才越來越少;究竟是新加坡的方法學不來,還是我們自己人才引進定位有問題,政府若沒弄清楚,又如何談人才策略? 照理說,台灣與新加坡的人口及人才條件不同,人才引進的目的與定位也應有不同。以往新加坡很羨慕台灣能夠培養出這麼多的理工人才,事實也是如此。根據統計,2009年台灣研發人員達11.9萬人,幾乎是新加坡的三倍,占總就業人數比率達11.6%,不僅高於新加坡的10.2%,在全球亦是名列前茅。新加坡求才若渴,近年大量引進中國大陸籍的人力與留學生,更曾引發內部批評。相對於新加坡不斷地補充人才,台灣不只需要國際人才,更需要尖端的領導人才,台灣既要留住廣大的中階人才,還要吸引更多個張忠謀回來。因此,對於台灣人才引進政策,政府確實應該認真檢討,但也不必妄自菲薄。 此外,與人才政策相關的部會則應真正深思與自我反省,國科會或教育部如果真的認知到高等教育必須避免保護主義與平均主義,那就請具體擬定開放國際名校來台設立分校等相關政策;勞委會方面,也請不要再在薪資上打轉,以薪資定義人才,完全曲解了人才的意涵,也喪失吸引國際優秀潛力人才來台的機會;至於經建會,則應優先把國家短、中、長期的人力規劃做出來,了解台灣的人力需求與供給不足究竟何在。 依去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在58個受評國家中,台灣「人才留用」項目排名11、「人才外流」排名30、「外籍專業(高技術)人力」排名25,顯示台灣人才外流問題確實嚴重,但這樣的現象也非完全負面,端看我們如何規劃,早年大量的留學生外流,不正是成就後來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政府人才政策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這些外流人才有機會成為國際間重要的知識傳遞者,倘若我們不把外移的人才當做是人才流失,而是積極營造這些人才可能回流的機會與條件,那麼,台灣就有機會成為亞洲人才交流中心。 再要一提的是,歸納新加坡吸引外籍人才的三項優勢,一是完全國際接軌的法令環境,二是英語優勢,三是誘人的經濟條件(包括高待遇與福利政策)。第一、三項,或因爭議及困難而須逐步推進,但第二項卻是台灣不得不面對的挑戰。記得當年經續會討論時,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曾是朝野間少有的共識意見,但迄今只做到路標加註英文而已,如何強化英語優勢,政府應有進一步行動。
小三科技部?
科技部公婆多?立委批小三朱敬一苦笑【2012/04/19聯合晚報】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審查科技部組織法草案,朝野立委認為,科技部上頭還設有科技會報,並由科技會報主導政策方向和預算,科技會報成為科技政策的太上皇,根本不受立院監督。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質詢時更表示,當初一手規畫科技會報的朱敬一,如今淪為「小三」。柯建銘說,從他進到立院,就認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科技部有成立的必要。但是,根據科技部組織法,未來科技部成立既沒有決策權,連預算都無法主導,根本不是獨立部會,屆時,現任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轉任科技部長,根本沒有實權,要如何推動國家科技發展。柯建銘指出,朱敬一擔任行政院科技政務委員時,推動成立科技會報,由行政院長擔任召集人,科技政委擔任副召集人,科技部長充其量只是「小三」。朱敬一聞言只能苦笑。朱敬一回答立委答詢說,規畫科技政策的單位,絕對是科技部,學界希望科技政委、主委是同一個人。
難啊!! 私人診所藥店納入醫保
醫改新政私人診所藥店納入醫保范圍 鉅亨網 2012-04-19工作安排提出,將肺癌等12類大病納入保障,同時要求,將符合條件的私人診所等非公立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并積極探索利用基本醫保基金購買商業大病保險或建立補充保險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
12類大病入救助試點研究制定重特大疾病保障辦法,積極探索利用基本醫保基金購買商業大病保險或建立補充保險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全面推開尿毒症、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乳腺癌、宮頸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藥肺結核、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等8類大病保障,將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裂等12類大病納入保障和救助試點范圍。
醫療救助基金將啟動市民政局介紹,本市重大疾病醫療救助主要針對惡性腫瘤、終末期腎病、重性精神疾病、I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器官移植(心臟、肺臟、肝臟、腎臟)等九大病種,本市四類人員可以享受該救助項目,即城市"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供養人員、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難補助人員、享受城鄉低收入救助人員。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開始,民政等部門又出臺意見,除了城鄉低保人員、農村五保供養人員在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時可獲得政府資助外,本市城鄉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殘人員和老年人,參保所需的資金也將由政府全額買單。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政策出臺后,約有近萬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者受益。此外,今年北京市慈善協會正在籌建啟動"北京市慈善醫療救助基金"。與政府救助不同,慈善醫療救助基金除了可對患重特大疾病的低保低收入人群、城鄉困難人員給予救助,還將首次針對非京籍、在北京工作、生活5年以上,且具有良好納稅記錄和參保記錄的外省特困人員開放申請。
私人診所將納入醫保 完善差別支付機制,支付比例進一步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鼓勵使用中醫藥服務,引導群眾首診到基層。將符合條件的私人診所等非公立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納入醫保定點范圍。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倍以上、當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全國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8倍以上,且均不低於6萬元。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70%以上和75%左右,逐步縮小與實際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之間的差距,門診統籌支付比例進一步提高。探索通過個人賬戶調整等方式逐步建立職工醫保門診統籌。
需防非公立醫院騙保 關於將符合條件的私人診所等非公立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納入醫保定點范圍,人社部相關負責人稱,將更多非公立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納入醫保定點范圍,無疑會方便參保者就醫和買藥,但同時這也需要增加更多的管理成本,提高有關部門的監督能力。據介紹,相比公立醫院,這些非公立醫療機構民營資本投資較多,需要經營利益最大化。近一段時間以來,本市查處的涉及騙保問題的機構,恰恰以非公立醫療機構居多。因此目前防范騙保正是本市有關部門的工作重點之一,隨著納入醫保定點范圍機構的增多,更需要有關部門調動可利用的所有力量,而且難度也不小。
健檢旅館,,,政策與對策!!
健診中心變旅館賺錢?署花醫急澄清 東森新聞2012-04-19醫院變成了旅館嗎,民眾檢舉,到署立花蓮醫院附設旅遊健檢中心,不是去健檢,而是去住宿,因為家庭房只要1200元,比市面旅館還便宜,衛生署官員也批評讓病人和民眾一起入住,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但院方也跳出來澄清,絕對合法沒有問題。到花蓮旅遊找旅館,來到這棟建築,牆壁上幾個大字「旅遊健檢中心」,這是署立花蓮醫院附設單位。就有民眾投訴,健檢中心把病房當成旅館賺錢,租給旅遊民眾,醫院趕緊跳出來澄清,只開放給健檢的民眾。院方澄清絕對不是病房,也不會交叉感染,還帶記者到房間裡,看看像這樣一張大床的雙人房,有電視還有美景,衛浴設備也一應俱全,平日一個晚上只要800元,就算是四人房,兩張大床,一個晚上也只要1200元,只是到底要入住,還是得做些什麼檢查。但只做最基本量血壓,身高、體重和衛教諮詢,就可入住也不用加價,這樣就算健檢的條件,難怪會鬧出風波。而且像平日住宿,雙人房800元,假日加100,和同樣條件的國軍英雄館相比,一晚1300元,假日加200還要便宜多,更讓其他旅遊住宿業者不滿,就像是要搶生意一樣,而如今遭到檢舉,院方也考慮改回宿舍,不再租給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