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4, 2013

非競爭運動(腹式呼吸) 養身!


正確運動方式 打造健康生活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優活健網)2013-03-1017:00 嗜肉不吃菜,纖維攝取不足小心腸胃過勞,腸癌有機可趁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隨著資訊快速發達及飲食的多元,現代人生活型態已有很大改變,近幾年不斷興起健康生活的新概念,不再只是重視工作事業的生活,健康休閒生活的培養已經是一股急速竄起的風氣,如何規劃休閒生活已經是全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隆市衛生局表示,健康休閒生活除強調均衡飲食及規律作息外,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運動與休閒的規劃。許多研究證實,規律運動對人體除可增強體適能、預防慢性病,運動時腦內會分泌一種類似嗎啡的化學物質,稱為腦啡因,具有止痛和欣快感的作用,可降低憂鬱等負面情緒,進而促進心理健康、減緩憂鬱焦慮及生活壓力。基隆市衛生局指出,有效規律運動以調節情緒、克服壓力可包含以下幾個項目:

一、運動的項目、種類與形式 有效調節情緒的運動方式主要有幾種特質:節奏感的腹式呼吸、在參與的過程中不涉及到競爭的部份、參與的地點為封閉的或可預期的環境、參與的行為為重複且有節奏感的。如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有氧舞蹈等。

二、運動的頻率 在運動頻率方面,定期規律且合適的運動可有效強化生理機能及心肺功能並調節情緒,規律運動以每天運動一次,一周至少35次,最好是隔天進行一次,讓身體有適當的休息以達到身心健康的效果,亦可消除疲勞及減少受傷的可能。

三、運動的強度 運動的強度指的是運動的激烈程度,研究指出中強度運動可有效舒緩情緒及壓力,高強度運動反而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如疲勞、焦慮等。

四、運動的持續時間 每次運動的持續時間與運動強度成反比,強度越強則持續時間短,強度弱則持續時間長,每次運動以超過20分鐘可有效調節情緒的改變,當適應之後可再增加時間,運動時間不可過多。否則易超過負荷造成身體及心理負擔。規律運動可增進體適能、預防疾病、避免憂鬱症、焦慮症、緩和工作壓力,提升睡眠品質。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一起加入規律運動的行列,並尋找合適的運動方法以維持健康身體及有效調節情緒、促進生活品質,邁入全民健康新世紀。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