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10, 2013

大學眼科 強化 中國醫師&本土信任 !!

大學眼科延攬陸籍醫師 拚在地化【聯合報╱特派記者吳父鄉/上海報導】2013.08.22 04:18 am 醫療專業人員穩定度,是台資醫療機構在大陸面臨的首要問題。大學光董事長歐淑芳說,大學眼科的策略是延攬本地醫師,及開發大陸醫學院台生,讓醫療從業人員「本土化」。大陸籍醫師在當地教學醫院享有豐富資源,尤其在公立醫院服務者,鮮少願轉往台資醫院服務。但大學眼科提供赴美進修機會,及專業分工管理,讓醫師專心從事醫療行為,吸引醫師轉任。以此號召,大學眼科最近剛成功延攬原任職上海交大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的副主任醫師李俊。「醫師荒」是兩岸醫院共同危機,唯兩岸發生「醫師荒」成因不同,大陸緣於醫病關係緊張,因大陸患者不信任醫師,導致有意願從事醫療服務者較少。但對台灣菁英學生而言,醫學院是第一志願,一些沒能考上台灣醫學院的學生,只好轉赴大陸就讀。礙於學歷承認問題,大陸醫學院台生遲遲無法返台工作。不過,大陸醫療環境正逐漸進步,醫療服務市場也越來越大,反而替這些無法返台的醫學院學生提供極大機會。「過去是『不能』,現在是『不願』。」歐淑芳說,大陸醫療市場越來越大,大學眼科正積極向這類醫療人才招手。她也說,醫療從業人員「本土化」沒有捷徑,就是把大陸籍醫師全都訓練成「美國標準」,提升醫療品質,建立病患信任感。最近,有關「假日飛刀手」的報導,在台灣掀起醫療人才外流的話題。本身也是眼科醫師的歐淑芳說,據她了解,這只是極少數個案。考量醫師體力,往返機票、住宿成本,以及當地醫院抽成,報酬微乎其微。加上能負擔起高昂醫療費用的市場畢竟有限,她認為醫療服務終究還是得「本土化」。【2013/08/22 聯合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