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9, 2014

“台灣創業園區” 強化 外籍白領人才進用

國發會、中小企業處接連推出創業育成政策 撰文者:郭芝榕  發表日期:2014/10/30 政府開始往發展創新創業的方向前進,繼國發會15日宣布成立創業拔萃方案的創業諮詢委員會之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舉辦的2014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會議29日也剛落幕。會中召集產官學研各界在兩天大會討論五大議題,共提出46項重大結論,經濟部將協調各部會積極回應,朝「維新傳統產業」、「鞏固主力產業」及「育成新興產業」三大方向推動政策。其中,與新創公司最有關的政策建議,不外乎創業法令鬆綁,與國際接軌,育成及投資等。 2014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會議則是由中小企業處主導,除了創新之外,鎖定的對象是廣大的台灣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升級、國際化、世代交接等等挑戰。創業拔萃方案是由國發會主導,特別聚焦在高成長性、具有領頭羊指標的新創公司。針對兩個單位提出創業規劃的角色角位,也參與此次中小企業發展會議的創業拔萃方案諮詢委員黃耀文指出,中小企業處提的「高成長中小企業」部分,就會是創業拔萃方案中針對的新創公司。黃耀文說,「我個人覺得,會以網路、軟體、大數據等新發展趨勢居多,要看題目本身的規模可伸縮性和成長曲線,判定是否為高成長的公司。」選擇新創團隊時,會參考所有委員的意見。

1、精進法制環境 優質租稅:檢討現行公司法強制票面金額股及特別股制度等規定,檢視營所稅查核準則及所得稅法,考量中小企業經營特性等。經驗傳承:鬆綁外籍白領人才進用,及外籍熟練技術人員之工作年限、永久居留取得等相關規範,並推動跨部會實習教育制度調適。社企型公司:調適社企型公司基礎法制環境、引導各類型社會責任資金參與社企型公司營運。

2、開拓國際市場 特色育成:推動育成拔尖、國際接軌,並連結校內學研成果應用,促進市場效應。國際加速器:深化跨國共同培育機制、聚焦早階資金媒合機制。高成長中小企業:引導接軌國外先進技術、商業模式與通路,強化國際智財布局與管理。

3、創造創業生態圈 科技創業:檢視大專校院教師績效指標、設計創新驗證機制、發展特色創業社區。創業法令:檢視人口(含移民)與人才政策、強化學研機構創業能耐與動機、增加創業者取得資金管道與募資工具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