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9, 2018

農委會4年研發有成: 搶攻 比目魚 15.3億新台幣大餅


水試所人工繁殖成功 要高經濟牙鮃「請客點得起」 20180717 17:19 中時 游昇俯 國人常吃的「比目魚」這一泛稱中,鰈形目魚類的「牙鮃」(Paralichthys olivaceus),肉質白皙細緻,是日本料理店用來製作生魚片的高檔食材,但要價不菲,每公斤要15001600元。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投入4年研發,今年成功建立人工繁殖技術,可望推廣漁民,為國內水產養殖帶來新商機。據國貿局統計,國內食用市售俗稱「比目魚」的魚類,主要進口自中國、格陵蘭、加拿大等國家,每年進口量多達8500公噸以上,高達15.3億新台幣。比目魚中的「牙鮃」,又名扁魚、皇帝魚,屬於溫水性底棲魚類,經濟價值高,日本、韓國適合養殖,但台灣則因地處亞熱帶,水溫較高受限,故國內市場仍多仰賴進口。國內日本料理店多以活體進口牙鮃,每公斤價格約15001600元左右。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何源興表示,牙鮃養殖成本約與石斑魚差不多,每台斤110120元左右,今年水試所建立人工養殖技術,未來技轉給民間養殖業者,屆時牙鮃每台斤可售至500元,便是相當有利潤的養殖魚類新品系。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自103年,自韓國進口牙鮃魚苗進行培育,已達成熟體型。106年起開始繁殖試驗研究,利用溫差刺激成功誘導種魚自然產卵及受精,何源興說,水試所克服技術門檻,讓牙鮃受低溫刺激,當水溫回暖便會產卵;牙鮃採流水方式養殖,水溫控制在2225C,魚苗約一年時間便可長成成魚。何源興說,研發牙鮃人工養殖,水試所每年約投入50萬元研究,希望增加國內養殖多樣性;他說,國內養殖鮭魚成本每公斤要23百元,魚苗還都是自國外進口,牙鮃這個新品系相當有發展性。何源興更提到,目前牙鮃價格偏高,希望人工養殖發展起來後,讓民眾「請客點得起」。(中時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