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20

E2A-PBX1融合蛋白 結合RUNX1: 幹細胞停止分化

陽明破解白血病致癌機轉 找出關鍵影響基因 最新更新:2020/09/12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傳真 109912日(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2日電)血球幹細胞會不正常分化導致白血病,陽明大學團隊發現主宰血球幹細胞生成的RUNX1蛋白被「挾持」,「綁匪」就是E2A-PBX1融合基因,成功破解白血病致癌機轉。陽明大學新聞稿指出,染色體錯位產生的基因突變會導致白血病,其中一個重要例子就是第1號與第19號染色體錯位,這兩個染色體錯位產生E2A-PBX1融合基因,表現出致癌性的融合蛋白,也是急性淋巴白血病元凶,但其致病機轉一直是個謎題,也讓藥物研發受侷限。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博士畢文潔與指導教授陳威儀,發現E2A-PBX1就是造成白血病中RUNX1基因網路過度活化的關鍵,在血球幹細胞分化過程不斷結合RUNX1,造成血球幹細胞停止分化,最終走向癌化一途。過去科學家認為E2A-PBX1融合蛋白的致癌性,可能是透過阻斷E2APBX1下游的基因網路而抑制細胞分化。陳威儀團隊利用先進全基因體定序與重組蛋白技術,發現E2A-PBX1就是挾持血球幹細胞主宰RUNX1的幕後藏鏡人,破解困擾血液腫瘤科學家30年的謎題。陳威儀提到,E2APBX1蛋白在正常情況下各有表達時序及參與調控的基因網路,但因染色體錯位,使兩者融合產生一個全新功能的融合蛋白,改變各自的生化特性,也阻礙所控制的基因網路;新的E2A-PBX1融合蛋白不但阻斷預定的細胞分化路徑,還活化原本未知的致癌基因網路。陳威儀表示,急性白血病的癌症預後較差,目前使用的化學療程易引起腦部病變,揭露融合蛋白綁架挾持的目標後,就能做為研發新藥物及治療策略的重要依據。這項研究由陽明大學與美國洛克斐勒大學及北卡羅來納大學合作,論文刊登在血液腫瘤學權威國際期刊Blood,並獲選重點論文。(編輯:管中維)

北醫大: 導入PSBH(R)問題解決、促進健康方法學

北醫大攜手大同、北科 舉辦跨校國際問題解決2020-09-11 16:04經濟日報 黃英傑 臺北醫學大學近年來致力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及企業家精神,更積極推動促進國際連結,邁向國際頂尖大學。北醫大自林建煌校長上任後更創立跨領域學院,積極培養為未來而教的人才,更於今年獲得THE全球大學排名台灣排名第二、私校第一的佳績。北醫大自2017年起更與紐約德雷弗斯健康基金會(Dreyfus Health Foundation)和康乃爾大學羅格森醫學中心(現已擴大為德雷弗斯健康政策與研究中心Dreyfus Health Policy and Research Center, DHPRC)開始深度合作,導入PSBH®問題解決、促進健康方法學,更於吳介信副校長、朱娟秀副校長、梁有志教務長及張佳琪院長支持指導下,於跨領域學院特別開設「PSBH國際問題解決松」2學分選修課程,課程首創結合由場域出題、實際場域踏查與專家業師訪談、設計馬拉松式問題解決動力學系列課程,並於PSBH國際問題解決松之後繼續執行一整年度問題解決專案計畫,真正進行解方設計並能實際應用於場域中,進行解方施作前後測評估。 PSBH國際問題解決松課程主授教師許怡欣教授、楊雅婷執行長,五年來以產學共授形式授課,親自前往美國紐約等地與康乃爾大學附屬羅格森醫學中心德雷弗斯健康基金會,經歷一年時間多次互訪、會談及討論,終於選定北醫大作為台灣PSBH培訓基地。奠基於兩年扎根基礎,今年北醫大更攜手大同大學與臺北科技大學,擴大舉辦四天三夜72小時不斷電課程活動設計,成為全台最大跨校國際問題解決松,三校共250位同學匯聚,包括北醫大10學院14系所118位、大同4學院8系所91位及北科大6學院10系所41位,更有超過111位跨校長官、貴賓、指導老師及八個場域業師共同參與,包括北醫附醫、萬芳醫院、雙和醫院、長庚醫院、啟明學校、啟聰學校、慈芳關懷中心及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場域業師,結合醫療健康照護、新媒體科技、設計創作等多元領域專長共同投入,課程活動分為醫療創新組與社會創新組共50組,超過361位師生齊聚共同解決50道真實世界場域問題,課程活動前兩天於北醫大進行,包括開幕式、議題探索、場域踏查、業師訪談、大堂講授及解方設計等課程,第三天分流至大同大學創客工廠與北科大億光大樓點子工廠,進行3D列印、模型製作等原型設計製作課程,並於第四天匯流於大同大學進行展演賽事。北醫大生技EMBA與德雷弗斯健康政策暨研究中心自20187月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解決問題、促進健康(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 PSBH)」項目迄今已推動完成包括新進護理師筆記本、提升術前訪視率、預防管路脫落、創新護理鞋設計等25個專案,結題後解方設計除了持續於場域實際使用,更將使用之施測成果匯集整理,撰寫成學術海報與期刊文章,投稿國際學術研討會與國際期刊,如今年其中6篇入選全球最大護理國際會議2020年護理國際年會(International Nurse Conference, INC)學術海報發表、另有1篇入選今年學術海報入選率低於1%的歐洲最大醫學教育會議「歐洲醫學教育年會AMEE(Associ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in Europe)」,另有兩篇PSBH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健康照護品質期刊(IJQHC)》及《醫學教育期刊(Medical Education)》。除了擴大辦理全台最大跨校國際問題解決松,北醫大今年亦獲得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及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肯定,將與國際盟校澳洲西雪梨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進一步深化PSBH X SDGs國際永續發展指標相關議題探索及合作學習,亦更希望能擴大邀請媒合產官學研醫領域菁英共同參與,在Covid-19後疫時代來臨之際建構學習新常態,培養新一代北醫人強化問題解決能力,讓跨域共創更具改變世界量能,每個人都能為美好生活提案貢獻心力。

全世界第一針新冠疫苗: 武漢2020年3月16日施打

陸學者稱:全球首劑新冠疫苗 316日已在武漢施打 2020-09-12 16:35 聯合報 / 記者林則宏/即時報導根據武漢《長江日報》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12日在一場座談會上透露, 全世界第一針新冠疫苗早在今年316日,就已經在武漢進行的一期臨床試驗中施打。陳薇同時也是大陸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擁有少將軍銜。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陳薇即率領團隊展開基因工程的疫苗研發,316日重組新冠疫苗在武漢啟動一期臨床試驗,這也是全球第一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冠疫苗。目前陳薇研發的該疫苗已經獲得俄羅斯與巴基斯坦批准,開展第三期臨床試驗。陳薇也因為在疫苗研發上的成就,日前被大陸官方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長江日報報導,大陸全國政協委員專題視察團12日上午在武漢舉行座談會議,陳薇在會中表示,全世界第一針疫苗316日就在武漢施打。陳薇稱,當時她對於要在武漢展開一期臨床試驗也有點猶豫,一方面疫苗還有很多未知因素,而且當時武漢已經封城,她也擔心要到哪裡找接受人體試驗的志願者。陳薇指出,湖北省委、省政府對此給予很大的支持,武漢志願者們也讓她非常感動。原本預計招募108名志願者,結果2天時間就有5,000多人報名。陳薇日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這款疫苗大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代表日後疫苗投產應用時,將能以更低的價格讓大陸民眾在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獲得接種。她指出,316日開展的全球首個一期臨床試驗結果,已於522日在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上公布,接種的108人全部產生抗體。720日,陳薇研究團隊又公布二期臨床數據。陳薇表示,一、二期臨床試驗都證明其團隊研發的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6月起這款疫苗已經開始在特定人群中接種。她透露,這款疫苗未來將可年產3億劑。日後一旦正式推出,陳薇認為,一線醫護人員、病毒相關研究人員、海關一線工作人員,以及患有基礎性疾病的民眾,應作為優先接種對象。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