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1, 2019

(台灣最大醫院體系 長庚) 醫療AI: 科技太快遠超需要 (已砸10億不會回收/用電量 超過 質子中心)


長庚AI實驗室負責人郭昶甫:醫療AI能幫醫生「看見病人」 天下編輯部2019-07-18 去年,林口長庚醫院以4500萬成立「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這個15人的團隊,目前正著手超過20個計劃。為AI在醫療場域應用把關的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主任、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郭昶甫,在2019天下經濟論壇(CWEF)時指出,AI很難介入醫療的本質,但可以幫醫生減輕負擔、時間的浪費。除了醫療法規、資料取得、基礎建設等挑戰之外,醫護人員的訓練也是一個大工程。長庚,現在是台灣最大的醫院,100萬床,每年200萬就診人次,7個醫院橫跨整個台灣。我們在引進新科技的時候,碰到很多問題。其中醫療AI領域是很重要的議題,因為人命關天,所以一定要確保病人的安全。當醫療界碰到很多問題的時候,大家會問為什麼動作這麼慢,沒辦法引進新科技?長庚算是勇敢跨出了一步,因為嚴格說起來,醫療AI相關技術還沒有真正在臨床上使用,只是輔助醫生,而現在有些也開始拿到FDA認證了。

醫療AI準確性有限,服務需要延續性 所以在AI進入醫院的時候,我們要問三個問題 首先,AI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我認為,減少醫生的負擔和干擾,改善醫病關係是一大核心。病人安全是個大問題,不只是用藥會改善,任何介入都會有安全性因素。而每次病患看到醫生的時間可能都只有35分鐘,便利性也是個問題。其次,醫療AI可以處理什麼問題?很多研究發現,目前為止能解決的問題不多,大部份集中在疾病與病患分類、流程預測,以及治療病人相關的類別。雖然現在FDA核准的項目很多,但現在AI應用相對簡單。第三,醫療AI可以多好?我們從《Nature》上的發表來看,AI可以接近人類,但準確率只有80%,甚至60%,這樣的結果,我們可以接受嗎?現況是如此,某些醫療應用可以與人接近,某些程度一致性提高,但應用十分有限。醫療服務需要延續性,不是單一產品就能取代。大家都看過醫生,我們都知道醫生跟病人互動,提供直接服務,很難用科技介入。因為大家都希望跟醫生談半小時、1小時,說清楚發生什麼事、有什麼選擇。醫病雙方一起討論,該做哪些介入措施,這是AI不容易介入的部份。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是間接服務,例如大家看不到X光診斷等等,還有其他支援性的服務也含有許多規範。比方說,為什麼掛號、住院、抽血等,護理師都需要跟病人詳細解釋,是因為有安全、感染控制等問題。在醫療間接服務的部份,或許AI可以介入,但病人是看不到的。此外,醫院運作也跟公司一樣,有人事、費用等問題。而且醫院不是單獨存在的組織,要跟外界結合,關於健保、社福體系、金流等,都是醫院必須要做的事,但病患一樣看不到,卻也都是AI可以發揮的空間。

AI減少醫生的干擾,就診前先提供資料 真正的醫療是醫病關係的距離。在這短短的距離,我們要做多少事情?病患提供個人資料與疾病歷程之外,還想問很多問題。醫生要做的是,把病患所有檢測和背後資訊彙整,做出醫療決策,並跟病人一起做決定。這是醫療最重要的本質,AI很難介入,但我們可以減少醫生浪費的時間。以前我們去看門診,醫生是邊寫病歷邊跟你聊天,現在醫生是邊看電腦邊跟你講話。但醫生有沒有看到你?花的時間佔了多少比例?其實你看醫生的35分鐘裡,他可能有一半時間都在看電腦,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如果醫療AI可以介入,減少醫生的干擾,就能讓他們把目光放在病人身上。所以我們協助溝通,透過穿戴裝置、流程整合,減少醫生彙整資料的時間,在病人到診前就把該做的都做好。事先把資訊提供給醫生,一旦溝通順暢,服務價值自然提高。現在有些產品,如Apple Watch,就是先做好監控,到診前就讓醫生知道。如癲癇管理、中風影像偵測等,間接醫療服務就是醫療AI應用的一大熱點。目前這35FDA認證的醫療器材,基本上都是診斷用。比方說,長庚做的鼻咽癌影像檢測,就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或是當你骨折去急診,關鍵問題就是要在很快的時間內做出正確診斷。再來,抽血時針對全血球的簡單辨識,健保給付才100多台幣,但急診每天要花費3個醫檢師的人力,半夜等在那邊做這件事。或是免疫螢光自動判讀,醫生要看100張影像分類。技術不難,但非常繁瑣。此外,醫院防止病人跌倒、控制感染領域也很重要。因為其實醫院是很危險的場所,所有嚴重的疾病與感染源都在這裡。而醫院也常碰到病人半夜需要急救的狀況,但若有預警機制,就有機會可以把他們救回來。若套用AI技術,有些運算法可以連續性監控病人身體狀況,提前預測其可能的死亡機率做預防性服務。醫院要生存,還要跟健保打交道,要顧慮人事、預約、繳費、保險申報等。比方說,DRG申報的好壞,可能會造成結果產生30%40%的差距,甚至從賺錢到虧本。所以最佳化申報,或許也是AI可以做的事。這些都是很大挑戰。像長庚在推展的過程中,第一個碰到的就是醫療法規的問題。我認為醫療界必須符合法規要求,任何還沒有FDACFDA等認證的,都不適合公開說可以用在醫療領域。醫療器材軟體的臨床評估(SaMD)下,有些產品可以到FDA,但這是重要的程序。我們尊重程序,為的不是準確率,而是對於病患的風險的控管

醫療AI引發爭議,你願意被連續性監控嗎?然而AI到底可以看到什麼,跟醫生看到的內容一樣嗎?這是一個黑盒子,其實我們都不知道。有些技術可以藉此發現某些問題,但醫院做了很多測試,卻發現電腦看到的不見得跟醫生一樣,有些甚至差距很大。因此即使AI做出來的準確度高,可是大家可以接受嗎?另外,資料取得也是問題。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產生的資料量是好幾個TB(兆位元組)。乳癌病人需做醫療影像,一個病人就要10幾張,不要說CTMRI,很難整合串聯。再來,資料合法嗎?不是說用公開資料來做就可以,要合法,還要有病人同意才可以做成醫療器材或是運算法。因此隱私權也是大問題。我們從運算法可以看出用藥有沒有改善,但大家可以接受嗎?連續性監測對隱私的介入,可以用在醫療領域嗎?基礎設施也是大問題。長庚醫院做了一個實驗,成立核心實驗室,花了1.5億台幣。接下來建立電子病歷也要花4億多台幣,精準醫學又是4億多台幣;現在已經砸了10億台幣,而且完全不會回收。另外還有網路速度,平常傳照片沒問題,但檔案變成20倍會碰到什麼問題?醫院每天都在處理。AI不是做做伺服器就好,網路傳輸全部都要更新,並不是小工程。實驗室剛開始,計算量就佔了長庚整理運算量的97.6%。為了要做簡單的幾件事,用電量就超過長庚質子中心,這是合理的嗎?儲存量是我們過去2011年到2018年的59倍。最後,我們怎麼讓醫生理解這些事情?我們跟台灣AI學校合辦2梯次的教育訓練,總共訓練250位醫護人員,但長庚總共22千人,也就是說我們花了1年多才訓練了5%人員。我認為醫療AI對醫療管理和服務都會有正面影響,而不是科技層面,科技走太快,遠超過醫療界的需要。即使很多挑戰很基本,還是很難快速解決,這都需要時間。所以長期還是會內化到醫療服務,不會看到AI在什麼地方。

瑪旺 聯手 Denova Sciences 開發 human skin equivalents (皮膚等效組織)


瑪旺人工皮膚等效組織送樣 有望帶動業績成長 2019718 上午5:50 工商時報【文╱利漢民】致力於皮膚來源細胞研究的瑪旺幹細胞醫學生物科技繼618日宣布與新加坡 Denova Sciences 合作開發人工培養皮膚等效組織(human skin equivalentsHSE,進軍國際皮膚檢測市場,該產品於711日已向DeNova Sciences送樣,若測試順利,將馬上與國際客戶對接,近期可望小量出貨。瑪旺今年上半年業績主要來源為醫療器材血小板血漿收集容器套組(PRP)及細胞儲存銷售。今年營收預計較去年成長1.5倍。對此,瑪旺行銷長洪唯倫醫師指出,為增加瑪旺獲利來源,已於今年與新加坡 Denova Sciences 合作開發人工培養的皮膚等效組織,若順利放量,將有望帶動瑪旺業績加倍成長。洪唯倫醫師進一步指出,在國際規範實施禁用動物試驗之後,歐盟於2013年率先全面禁止進口及販售經動物實驗的化妝品和原料,隨後不少國家在歐盟影響下,跟進禁止化妝品動物實驗其中包括台灣,因此透過體外皮膚等效組織產品進行刺激性等安全性評估,將成為化妝品原料及產品上市前的必要檢驗項目的另一種替代方案。中國大陸也逐漸放寬動物測試相關政策,效益逐漸發酵,將帶來顯著業績貢獻。根據SGS調查:在台灣,每天約有3500隻動物被使用於各式各樣的動物實驗。在全球,每年更有高達11500萬隻的動物實驗。因此若能將以體外皮膚等效組織產品取代動物實驗,則可拯救更多可貴生命,以醫師的角度來看,不論是人類或動物,生命都是可貴的。洪唯倫也表示,台灣地區禁止化妝品使用動物試驗將於今年11月正式施行,而目前台灣相關業者為符合國外規定都須仰賴國外檢驗機構以皮膚等效組織產品,進行新原料、配方之安全性測試評估,不但價格昂貴且與華人皮膚特質有明顯差異,因此希望透過雙方合作,開發華人特質的皮膚等效組織,以協助護膚化妝品廠商產品開發,未來也將結合瑪旺現有毛囊及黑色素細胞技術,開發各種皮膚等效組織,以因應業界需求Denova Sciences擁有多種人工培養的皮膚等效組織產品技術及合作的國際客戶。Denova Sciences選擇瑪旺為海外策略合作夥伴,主要是看中瑪旺多年於皮膚來源細胞的研究開發經驗,如纖維母細胞、皮膚間質幹細胞、毛囊乳突細胞、角質細胞、表皮細胞等,其中纖維母細胞在臉部皮膚缺陷已完成台灣臨床二期試驗,也是亞洲唯一擁有皮膚間質幹細胞技術的公司。洪唯倫表示,與Denova Sciences除了產品合作,未來也將透過不同皮膚等效組織組合,為客戶提供護膚化妝品安全性及有效性測試及新成分篩選服務,以提高附加價值。除了與新加坡Denova Sciences合作開發人工培養的皮膚等效組織外,瑪旺還積極與國內外廠商洽談其他細胞產品合作。

(相對剝奪感) 頸椎間盤突出 自費20萬人工椎間盤disc VS 健保4萬元椎間融合術醫材cage


健保若不全給付 不妨納入差額 2019516 上午5:50 中國時報【魏怡嘉╱台北報導】一位頸椎椎間盤嚴重突出病患,壓到神經疼痛難耐,醫師評估需手術,卻陷入選健保還是自費的痛苦兩難,若用健保給付的椎間融合術醫材(cage),術後不僅頸部活動度限縮,8~10年後亦可能出現鄰近節病變,屆時嚴重恐怕要再開一次刀,自費人工椎間盤(disc)雖然沒有這些缺點,但一個就要20多萬,由於年輕未來日子還長,只能含淚掏錢選擇自費,且無法扣除原來健保給付cage的錢,相對剝奪感令病患感嘆更深。「我很想選健保,但到後來實在選不下去。」一位已做頸椎人工椎間盤置入的病患說,因為有三節要換,全選用健保等於固定三節,活動度會更差,雖然可以一節用健保,另二節自費做disc,但想到還有鄰近節病變問題,最後決定三節全自費,前後花了80萬,扣掉保險,也自付50多萬;只是有對民眾好的醫材,為什麼健保不納入?至少讓民眾可以付差額,多少也可以減輕民眾負擔。一位神經外科醫師表示,隨著醫材及手術的進步,對病患的術後復原及行動能力有很好的幫助,以disc為例,其活動度的優勢,當病患需做三節以上時,完全改善採用融合固定的角度受限問題,且其在年輕病患身上所能發揮的效益最佳,這些病患對disc的需求高,健保應納入給付考量。這位醫師又說,即便是cage,現在也有很不錯的醫材,可大幅降低鄰近節病變的問題,且價格在5萬元左右,與健保給付的塑料及鋼片價格4萬元相差不遠,健保實在沒有道理不納入,即便不全給付,納入差額相信對民眾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浩宇生醫 聚焦式超音波NaviFUS臨床: 藥物合併復發腦瘤完成6例/ 頑性癲癇1例


健亞(4130)轉投資浩宇,血腦屏障復發腦瘤合併藥物臨床明年初啟動 2019/07/16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 健亞生技(4130)轉投資之浩宇生醫,聚交式超音波裝置系統(NaviFUS)入圍2019台北生技獎,已獲邀於今年台北生技館得獎展區展出。董事長陳正表示,開啟血腦屏障之復發腦瘤臨床試驗已於6月完成全部六例試驗,與藥物合併使用的下階段療效驗證(Proof-of-Concept),預計第四季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提出申請,預計明年初啟動。浩宇產品初步已驗證於人體使用之安全可靠,於林口長庚進行的「聚焦式超音波開啟血腦屏障」之復發腦瘤臨床試驗,已於今年6月完成全部六例試驗,所有受試者均未出現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將於8月份完成結案報告。總經理龍震宇博士表示,下一步將驗證開啟血腦屏障遞送藥物進入腦部之療效,並使治療腦瘤成為浩宇產品線之領頭羊,開發一年16億美元之腦癌市場。聚焦式超音波與藥物合併使用的下階段療效驗證,已偕同醫藥品查驗中心(CDE)進行多次諮詢會議,並完成這項試驗的臨床設計,待長庚結案報告出爐後合併彙整送件資料,將於第四季向TFDA提出申請,可望於明年初啟動這項試驗。另一受矚目的神經調控應用,浩宇亦於今年第一季獲TFDA許可於台北榮總進行「評估NaviFUS系統於患者使用的安全性與耐受性」之頑性癲癇臨床試驗,6月剛順利完成第一例試驗,未見相關副作用發生。全球癲癇治療市場具一年10億美金規模,持續進行癲癇應用開發,將可驗證浩宇產品於神經調控用途的安全及可行性。而浩宇生醫於去年底展開的美國史丹福大學合作案,該校放射醫師Dr. Max WintermarkDr. Raag Airan及癲癇權威Dr. Robert Fisher已互訪浩宇人員多次,創辦人劉浩澧教授此刻正於史丹福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合作,雙方將進行臨床前及臨床試驗之規劃討論,針對腦瘤及癲癇等浩宇開發標的,進行研究並將展開與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之諮詢,期於明年底前完成美國的首次臨床試驗用醫療器材(IDE)

台灣亞洲生技大會 伴隨上漲商機: 訊聯5年新高/ 中裕3個月新高


生技展即將開展 生技股股價先暖身 2019-07-18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即時報導 亞洲生技大會下周登場,可望創造新一波國際合作商機,上市櫃的生技股逆勢上漲近1%。上市的個股當中,漲幅達2%以上的個股包括五鼎(1733)、寶齡(1760)、中化生(1762)、和康生(1783)、科研(1786)及佳醫(4104);上櫃全宇 (4148)、易威(1799)、優盛(4121)及訊聯 1784)盤中一度攻上漲停;新藥研發表現較強,中裕(4147)、基亞(3176)股價漲幅都達2%以上。隨亞洲生技大會倒數,生技股股價走強,法人預期中裕下半年Trogarzo需求將持續成長,在外資買超加持下,今天盤中股價一舉站上172.5元,寫下近3個月高點。訊聯也在生技月推波下,盤中一度攻漲停,改寫5年新高價;基亞在細胞治療題材火熱,早盤一度上漲5%。法人指出,亞洲生技產業最大盛事,「2019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24日起至28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這個有助於國內生技股的人氣聚焦,在全球BIO共同宣傳下,展覽、論壇參與皆創新高,共有600參展商、1700攤位,並有25國代表參與論壇。首次來台的全球BIO總裁葛林伍德(Greenwood)也將以「投資生物科技,帶動亞太成長」(Biotech as the Next Growth Engine for Asia)為題演講預期將帶來新一波國際合作商機。亞洲生技大會籌委會主席李鍾熙表示,今年大會創許多紀錄,包括18個國家地區如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比利時、義大利、韓國、印度、澳洲、紐西蘭、波蘭、泰國、奧地利、香港、德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設立國家館,吸引超過100個國外廠商參展。

新光醫院 與 尖端醫 簽訂MOU: 參與2019生技展 & 細胞治療業務


尖端醫:公告本公司與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2019/07/17 10:400 81.事實發生日:108/07/172.契約或承諾相對人: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3.與公司關係:4.契約或承諾起迄日期(或解除日期):108/07/175.主要內容(解除者不適用):與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共同參與此次2019 BioAsia生技展;並針對「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項下合法之細胞治療技術進行細胞儲存與培養業務建立合作6.限制條款(解除者不適用):7.對公司財務、業務之影響(解除者不適用):透過雙方未來共同合作,促進細胞治療及再生醫療等各類專案與業務之開展。8.具體目的(解除者不適用):透過台灣生技公司與醫療單位之合作,共同提供符合特管辦法服務。9.其他應敘明事項:

(石斑) 中正大學 開發 光纖感測器 20分鐘即知魚塭病毒量


養殖業福音!20分鐘測魚塭病毒 20190717日【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台灣養殖業除了看天吃飯,更令人擔憂的還有病原體感染。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科技研究中心針對嘉義縣高經濟價值的石斑魚養殖,研發「即時養殖池水病原體監控」技術,只要0.1毫升池水滴入感測器晶片,20分鐘內即確認池水是否受到病毒感染。「坊間的智慧魚塭是利用各種感測器監控養殖水體的溫度、鹽度、溶氧量及氨氮汙染等指標,再根據感測器的回饋,養殖業者就能知道要用什麼方法應對。」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科技中心主任王少君說,但僅依溫度、鹽度等環境指標無法直接看出是否含有病毒或細菌,而採樣送到實驗室檢驗花費數日,檢驗結果出來時養殖水池可能早已爆發疾病感染,造成大量魚類死亡。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科技中心與工研院合作,研發的「光纖式奈米生物感測器」,利用貴金屬奈米粒子獨特的光學性質,結合光纖偵測放大訊號,當樣本滴入晶片後,貴金屬奈米粒子偵測與辨識到特定蛋白質時,就會引起光訊號的變化。「使用的汙染池水就算病毒濃度只有原來檢測方法的千分之一,甚至是萬分之一,就可以檢測到病毒。」王少君說。王少君指出,中正研究團隊的技術可在魚塭現場採取0.1毫升的池水直接滴入感測器,20分鐘內馬上顯示檢驗結果。此外,中正大學研究團隊2年多來也親自來回往返嘉義在地合作的魚塭,架設感測器並反覆測試、記錄研究結果,只為了讓感測器的檢驗效果更貼近實際養殖環境。中正大學奈米生物檢測科技中心發展光纖式奈米生物感測器的相關技術長達十餘年,除了可針對不同魚種疾病做客製化篩檢,像是農藥殘留、抗生素殘留、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蘭花病毒、胡瓜嵌紋病毒等攸關食品安全、農作植栽層面,都是這項技術可應用的範圍。王少君表示,目前生物感測器已技術移轉,由廠商完成商品化,中正研究團隊也正持續進行魚塭相關研究,並與農科院等機構洽談合作。

開發1次性DNA定序:體學生技+中研院 發表 Thermococcus sp. 9°N DNA聚合酶


中研院用海底嗜熱古細菌研發加速基因定序技術 20190718日【記者賴玟茹/台北 報導】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院士蔡明道表示,各種動植物的DNA都是由ATCG四種鹼基對排列組合而成,但大小順序都不同,若要進行讀取,就要將DNA定序。而目前市面上常用的DNA定序法主要有兩個侷限,首先是必須分二階段進行,另外,就是必須使用化學藥劑,也因為這樣讓定序的成本增加、速度變慢,讀取DNA鹼基對的數量也較少。體學生技公司在2016年提出一套改良構想,利用dNTP(3'酯化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以及一種來自海底嗜熱古菌、名為「Thermococcus sp. 9°N DNA聚合酶」的酵素,即可一次性完成定序反應,不過,此構想是在與中研院主導的「台灣蛋白質計畫」合作後,才在近期得到證實。同時論文也於620日刊載於自然科研通訊-生物學期刊中,是產學合作新突破。蔡明道表示,研究過程中利用不同顏色的螢光標記後發現,一次即可進行到約450個鹼基對,關鍵在於反應過程中能夠直接利用同一種酵素(dNTP)進行去酯反應,無需中斷定序反應,免去了分二階段進行定序。預估全球DNA定序市場商機在2024年將高達220億美元。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