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3, 2011

中國9大城市抗癌藥銷售快速成長!

醫院抗腫瘤中成藥獨家品種領風騷

2011-04-06醫藥經濟報 20108月在深圳舉辦的第21屆世界抗癌大會上,由國際抗癌聯盟發佈的資料表明,2008年全球有1270萬人患癌,死亡人數高達760萬。世界範圍內因癌症死亡的人數,比愛滋病、瘧疾和結核病加起來還要多。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預計到2030,每年將出現2600萬新增癌症病例,癌症死亡人數將達到1700,中低收入國家將成為癌症肆虐的"重災區"。 衛生部部長陳竺在此次會議開幕式發言中提到,癌症已成為中國城市和農村居民的第一位死因。我國癌症發生率正處於快速上升期,過去30,中國癌症死亡率增加了80%,每年癌症發病人數約260,死亡人數約180萬。

樣本醫院用藥穩步增長  根據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廣州標點醫藥資訊有限公司"中國藥品醫院市場用藥分析系統"(下稱HDM系統)資料顯示,在北京、成都、廣州、哈爾濱、南京、瀋陽、西安、鄭州、重慶9大城市(下簡稱9大城市),2007年至2010年抗腫瘤中成藥的採購規模逐年遞增(見圖1),年平均增長率為23.67%,高於9大城市醫院終端所有中成藥的平均增長水準,處於快速增長階段。

廣州採購金額最大  HDM 系統監測顯示,在各城市中,醫院終端抗腫瘤中成藥除鄭州在2010年的採購金額略有下滑外,其他8個城市均逐年遞增。從2010年採購規模來看,9大城市中,採購金額最大的是廣州,北京第二,成都第三,而瀋陽位列末位。但從年均採購增長率來看,瀋陽年均增長率最高,45.72%,這和瀋陽採購基數較低,同時2010年大幅增長有關;其次是北京,年均增長率為36.09%(見圖2)

 

獨家品種始終占優 抗腫瘤中成藥品牌眾多,競爭激烈。HDM系統監測顯示,9大城市醫院終端近年採購的品種達180多種,生產廠家更是高達280多家,但在2007~2010年連續4年前10大品牌中,佔據前5席位的均為獨家品種,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始終占優。抗腫瘤中成藥市場集中度比較低,2010年前4大品牌的市場份額合計不足35%。在醫院終端抗腫瘤中成藥市場,10大品牌的銷售額及銷售量均持續增長,但從圖3可以看出,5大品牌的市場份額波動較大,排名頻繁變更,可見競爭激烈。在醫院終端抗腫瘤中成藥市場中,吉林長白山制藥的康艾注射液在2007年至2010年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其銷售額和銷售數量雖然一直持續上升,但其市場份額在2008年達到11.09%的高峰後,2009~2010年均呈下降趨勢。貴州益佰的艾迪注射液增長強勁,銷售額排名由2007年第5位躋身至2010年第2位。麗珠集團的參芪扶正注射液在2010年也出現銷售額增長,但市場份額略有下滑的情況。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同仁堂的西黃丸,2007~2009年其市場份額一直在0.5%左右徘徊,但是2010年其排名躍居第7,市場份額達到3.51%,其實力不容小覷。(見下表1)

 
 

中國十二五規劃開發15個生物新藥!

集中度太低 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標準放緩

2011-04-25第一財經日報對於此前最受關注的行業集中度問題,《規劃》則對標準有所放緩——設定"2015年,銷售收入居前100位的企業占到全行業銷售收入的40%以上"。"原來是說前50家的企業達到40%的目標,但因為行業集中度太低,對這個目標有所放緩。"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副院長俞雄談道。  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或將於下月正式對外發佈。受限於行業整體集中度過低的現狀,此前《規劃》中原定"前50家企業行業集中度40%"的目標,將最終被"放寬"至由前100家企業實現。而對於目前業界關注的基本藥物制度,《規劃》明確指出,將確保主要品種的前20家生產企業所占市場份額達到80%以上。

集中度放寬 "不出意外的話,《規劃》將在56月間最終發佈。"日前召開的第65屆全國藥品交易會上,參與《規劃》制定工作的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研究員鐘倩透露。《規劃》設定,"十二五"期間,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2015年達到3萬億元。對於此前最受關注的行業集中度問題,《規劃》則對標準有所放緩——設定"2015,銷售收入居前100位的企業占到全行業銷售收入的40%以上"。 "原來是說前50家的企業達到40%的目標,但因為行業集中度太低,對這個目標有所放緩。"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副院長俞雄談道。來自中國醫藥管理協會的資料顯示,2010,國際制藥50強已經占到全球70%的市場份額,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中國最大的醫藥集團年銷售僅為全球最大制藥公司輝瑞的2.2%,市場份額懸殊。行業本身發展受制約外,高密度的政策調控也直接影響著市場集中的進程。 "政策的進一步調控,特別是價格緊縮的趨勢下,企業的市場集中將會整體放緩。"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認為,隨著定價政策的進一步收緊,行業整體集中度的提升將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101~12,全國重點制藥工業企業經濟運行平穩,但在國家藥品價格政策和招標採購政策的雙重擠壓下,盈利空間正在不斷縮小,重點制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雖僅低於整體行業1.6個百分點,但利潤增幅卻低於行業平均增幅的12.2%,整體盈利能力仍然偏低。 "現階段全國4800家藥品生產企業整體產能過剩,20%-40%產能閒置,1000多家小企業甚至是不開工的。"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王波談道。

產業轉型  產業整體面下,細分子行業中,由於生物產業的高科技、高利潤特點,生物醫藥產業被業界普遍看好。在醫藥行業的子行業中,主營業務收入年超千億元,化學藥品製劑、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和生物生化製品工業和醫療器械工業等五大子行業實現利潤超百億元,其中生物生化製品工業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增幅高於平均值,盈利能力最強,收入利潤率為14.5% "十二五中,中國可能有20~25個原創藥物實現產業化,因為之前做了大量技術轉移的投入,其中15個都有可能是生物藥,會在中國投產。"于明德告訴記者。記者瞭解到,伴隨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國際化加速,製劑銷往歐、美、日等主流醫藥市場,包括南通聯亞、華海藥業和深圳東陽光等公司將實現製劑出口超40億美元,隨著新版GMP的推進,100家製劑企業將躋身世界主導市場。 "十一五期間,我們做了比較大的調整,從原料藥向製劑轉變,所以整體增長比較緩慢,"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康勤透露,"在高新科技引導的政策下,高附加值的製劑業務將成為海正十二五期間盈利的主要來源。" "之前我們在美國建了公司,接下來在歐洲也要開公司,完成在全球主流市場的網路佈局。"朱康勤說。與此同時,《規劃》對於目前行業焦點的基本藥物也提出明確的數位指標,保證主要品種的前20家生產企業所占市場份額達到80%以上。

台灣無效醫療的認知與教育

《社論》無效醫療與臨終關懷 

人間福報2011/4/18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公開談論醫學界最大的禁忌:「無效醫療」,他指出台大每年光是葉克膜的耗材費就要一億元,這還未包括藥材等其他費用,人工延長患者不一定有意義的生命。研究發現急診患者死亡當天,逾半數還在抽血、照X光、洗腎、強心針等一連串醫療處置,統計死者生前一個月的醫療花費高達二十八萬元。柯文哲的這番話昨天媒體都大篇幅報導,因為他將最禁忌的話題搬上檯面,也是國人與醫界必須公開面對的問題;今年初通過的二代健保,首度列入「無效醫療」規範,這將是二代健保最容易起爭議的地方。現行法令規定,患者若沒有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當疾病進展到不可治癒的末期狀態,且陷入意識不清,已經插管、依賴維生系統,醫療人員或家屬都不可以撤除,只允許放棄還沒採行的急救措施。但未來在末期患者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授權最近親屬可以代為表達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拔管。實際上實行起來非常困難,在家屬方面很難「放手」,急診室常可聽到:「醫師,你一定要救他!花多少錢、用什麼特效藥,盡量用,只要能救活他」的淒厲哀求;明知救不回了,一絲絲的希望卻不肯就此罷手。在醫生方面,患者即使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醫師擔心日後衍生醫療糾紛等問題,通常都會幫病患急救,這是每天急診室上演的人性與理性的拔河。這種「無效醫療」,用一些殘忍的延長生命方式,往往讓病人在臨終前接受折磨與痛苦,造成病人、家屬、醫師、國家四者均輸的局面。「無效醫療」不只浪費醫療資源,而且排擠到其他病人的醫治以及病床。因此柯文哲反省:「今天的困境已經不是病人怎麼活下去,而是怎麼善終,讓病人在往生前少受點折磨」。要家屬選擇放棄急救時,確是一種痛楚的煎熬,是抉擇的掙扎,是難捨的痛楚,少有人會理性思考什麼「無效醫療」;對於即將離開的親人,讓他們有尊嚴的離開可能是最好的選擇,讓他們不再受醫療折麼的離開可能是病人的願望。國人講「善終」,其基本精神是「生命的尊嚴」,讓病人有尊嚴的離去,才是真正的「善終」。在進入實質的「無效醫療」階段,更重要是建立完整的「臨終關懷」體系。以前一直認為「盡量延長患者的生命」是醫生唯一的使命;其實面對罹患重症、瀕臨死亡的病人,如何透過醫療和信仰,幫助病患解除身心的痛楚,在人生最後階段活出「有品質的生命」,這才是臨終關懷的最大目標。對許多瀕死病人,往生並不可怕,反而是病中的苦楚、病時的掛念、病程的煩惱、急救的痛苦,都比病還要可怕。如果世緣已了,親屬也不必在已垂死的生命中,透過醫療儀器給予勉強的搶救,應思維如何讓病者身心安樂,無苦而終,才是臨終關懷

地方生技發展須結合特色產業!!

劉憶如:彰化西南可發展生技 

時間:2011/4/26中央社 國光石化不落腳彰化大城,經建會主委劉憶如26日表示,當地盼發展增加就業和促進繁榮產業,經建會將優先解決淹水及聯外道路問題,並考慮彰化西南區發展與生技有關、避免高耗水產業。國光石化確定不蓋在彰化大城鄉,在馬英九總統指示下,經建會成立「彰化西南地區經濟振興專案小組」,劉憶如上午赴大城鄉與專家、鄉民進行座談。劉憶如晚間表示,當地本來對國光石化在大城落腳有「非常高期待」,認為對於各種環境評估,很多時候要有更多當地人聲音,而不是外界替他們決定。不過,劉憶如指出,地方也不是非要國光石化不可,而是希望要有「就業機會」和「當地繁榮」產業,且希望政府不要提出規劃,最後又沒進行。 劉憶如表示,經建會將優先解決淹水及聯外道路問題,並考慮彰化西南區發展與生技有關、避免高耗水產業。另外,劉憶如26日也前往彰化田尾鄉,當地希望有觀光旅館和會展產業。劉憶如表示,有許多旅館要來台投資,也可以推薦到田尾鄉。

邱文達: 醫事人員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

回應本報 衛署開支票 明年增編20 調整護士待遇

2011-05-02 中國時報 本報昨天披露小護士的一天,毫無喘息的「被病人追著跑」,凸顯護理人員缺額嚴重,導致長期超時工作的不合理現象。衛生署長邱文達一日承諾,明年將增列預算,由健保局加倍編列保留款達廿億,保障護理品質,年底前全面檢討醫師、三班護理人員工時規範,改善醫事人員工作條件。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盧孳艷指出,醫院評鑑沒有列入大夜班的護理人力標準,夜班護理人員常缺額,工作超量、常態加班,促進會昨拋出籌組護理人員工會的議題,藉此要求雇主改進護士超長工時、過勞現況。邱文達昨天發出一封公開信,以「醫事人員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為題,向醫院經營者喊話,希望大家一起改善整體醫療結構。 邱文達說,今年有九成醫院招不滿護理人員,對於越來越嚴重的護理人力荒,健保局已編列十億元護理品質保留款,明年還會加碼到廿億元,醫院須全部用在護理部門,增聘更多護理人員,及調整護士薪資待遇。 至於醫事人員執業環境,邱文達認為可從工時、工作量、待遇三方面著手改善,對於醫事人力配置,十四類醫事人員團體都同意調高人力配置標準,一般病床由每四床一人以上,改為五十床以上醫院每三床一人以上。 邱文達並承諾,今年底前,完成所有醫事人力配置標準及醫院評鑑基準修正,包括增列醫師工時規範,三班護理人員數與工時數等,落實改善醫院工作服務品質。 至於醫師過勞事件,邱文達表示,醫師因業務的特性,難以適用勞動基準法,為不讓醫師太累,醫院評鑑明定,住院醫師照護病床數在十五床以下,值班至多三天一班,並要求醫院定期評估各科醫師合理醫療服務量。另外,今年醫院評鑑已把七類醫事人力列入必要項目,不像過去醫院可取巧只算評鑑當天,是以三、四年的人力平均數為計算基礎,若未達標準就評為不合格。

諾華中國總裁易瑉 將如何做人!!

易瑉:做有品質的領導者

2011-04-12醫藥經濟報  "企業是由人組成,社會是由企業和人組成,所以你要從做人開始,才能把企業做好。"在諾華2011年新聞發佈會上,上任14個月的諾華中國區總裁易瑉不僅展示了公司亮麗的業績報表,還強調要讓諾華成為有品質的公司,在他看來,一個有品質的領導團隊才能造就一個有品質的公司。 

諾華中國區總裁易瑉  對於已經在中國市場上佔據一定地位的諾華而言,堅持做一家有品質的公司是其一貫追求。"企業是由人組成,社會是由企業和人組成,所以你要從做人開始,才能把企業做好。"在諾華2011年新聞發佈會上,上任14個月的諾華中國區總裁易瑉不僅展示了公司亮麗的業績報表,還強調要讓諾華成為有品質的公,在他看來,一個有品質的領導團隊才能造就一個有品質的公司。"世界上有很多有品質的公司,他們除了做一個商業實體外,還要花很多的資源投入社會責任。一個企業如果只有優秀的業績,不注重做人和踐行對社會的責任,這個企業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層面上,也很難進步。"

真正的挑戰是"人" 醫藥經濟報:您之前在BPGE都工作過,之後出任諾華中國區總裁,是什麼原因使您決定加入諾華?加入諾華14個月以來,您的感受如何?易瑉:我在BP做了19,在這19年的時光裏,我更多的是和能源行業打交道。當我進入GE,GE全產業鏈的模式讓我接觸到了能源之外的很多東西。而諾華帶給我的是一種非常貼近做人的工作體驗,這樣的"以人為主"的企業文化很適合我,因此,我相信諾華的平臺跟我個人的平臺非常吻合。加入諾華使我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行業,當面對一個新領域時,我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學習。因為行業及外在環境都在發展變化,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來適應新的環境。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一直堅信一個道理,企業的管理者級別越高,越需要體會如何做人。因此,我相信我們真正面臨的挑戰都是一個字:人。因為對任何一個企業而言,不論有多少資產,不論研發和銷售情況如何,最終都要依靠"人"來發揮作用。"人"的這個挑戰解決好了,其他的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醫藥經濟報:上任諾華中國區總裁以來,您做得最多的工作是什麼? 易瑉:對我而言,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解決資訊的不對稱性。現在,中國已經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每一家公司都對中國市場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一方面,很多國外企業不瞭解中國市場的情況,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對走向世界有很高的期許,但同樣缺乏足夠的瞭解和準備。而我就致力於解決這樣的問題:把中國真正的需求告訴總部,增進公司對中國市場的瞭解。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諾華診斷部開始在血液安全領域與中國血液中心合作,積極參與衛生部的核酸檢測試點工作,進一步促進中國血液使用安全。

培養諾華的接班人   醫藥經濟報:諾華的高層管理團隊很有特點,很多管理者都是從基層做出來的,諾華是如何選拔和培養接班人的?易瑉:一個高素質的領導者,要對基層的工作有全面的瞭解,他的經驗以及處理國際問題的能力都來自基層的鍛煉。對於管理團隊的培養,首先我們一直在培養中國領導者的團隊;其次,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要致力於發現具有領導潛力的中國員工,使他能夠成為諾華未來的領導人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