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8, 2013

美時 攜手 浙江海正開發癌症第一學名藥!! 類固醇開發與日本合作 !


美時、因華搶市 「藥」進海外【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2013.03.19 02:45 am 生技股雙傳利多,美時(1795)、因華昨(18)日都公告新合作案,美時宣布與日本、大陸藥廠簽訂新藥合作研發、販賣合約;因華也宣布,簽訂越南區域產品供貨合約,以擴大市場規模。美時昨日股價以45.55元平盤作收;因華興櫃參考價為67元,下跌1.45元。美時表示,和日本藥廠合作的產品為高活性類固醇,在日本之市值約6,700萬美元(約新台幣19.93億元),預計2014年可向日本厚生省送件查登,2015年可進入日本市場;該合約為美時在腸胃道癌藥物後,對日本市場再次搶灘成功。除了日本合作案,美時也表示,公司與大陸知名藥廠浙江海正藥業也簽立合作研發、販賣合約,該產品為肺癌、乳癌用藥,全球口服市值約7,500萬美元(約新台幣22.31億元),且目前無學名藥上市,預計2015年可向全球主要國家送件申請藥證。美時標示,該產品將成為公司首次「兩岸合作研發,進軍全球」的銷售模式。【2013/03/19 經濟日報】

 

外資併購 印度製藥工業 絕對首選!


M&A fever retuns to pharma   Abhineet Kumar   Mumbai  March 18, 2013 Last Updated at 23:30 IST With local companies facing stress in domestic operations, valuations are down. Multinationals are attracted by the generic pipeline of Indian companies. The acquisition of Agila Specialties, the injectibles business of Bangalore-based Strides Arcolab by Canonsburg, Pennsylvania-headquartered Mylan for $1.85 billion, could mark the return of big-ticket acquisitions in the India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fter Daiichi Sankyo of Japan had acquired Ranbaxy Laboratories in 2008 for $4.6 billion and Abbott Laboratories bought the domestic formulations business of Piramal Healthcare in 2010 for $3.7 billion, the sector had gone quiet. But now there are signs of a revival. On February 27, the day Mylan announced the Agila purchase, GlaxoSmithKline Pharmaceutical hinted to analysts at a meeting in Mumbai that the prospects for closing acquisitions in India looked brighter than ever before. The Indian arm of the London-based pharmaceutical giant has about Rs 2,000 crore of cash lying on its books and harbors ambition to grow inorganically in the country. Multinational interest in loca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s riding high because there has been a correction in the valuations expected by Indian promoters. For instance, Mylan has bought Agila by paying around eight times its last year's revenue to get access to its 61 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s (ANDAs) approv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FDA). In contrast, Abbott paid 8.7 times the turnover for the Piramal Healthcare buyout in 2010.

Lucrative buys The market was abuzz with talk that Strides' promoter, Arun Kumar, was initially looking for a valuation of $2 billion for Agila but finally sold it for $150 million less. (The company was earlier in talks with Pfizer of the US after the two had signed a collaboration agreement in January 2010.) The valuations expected by Indian promoters have softened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stress on their balance sheets caused by rising power costs, pricing curbs and other policy uncertainties. So far as price control is concerned, the government wants to increase its ambit from 74 bulk drugs, and all medicine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of these bulk drugs, to over 640 essential medicines.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have argued that this will curb profits. Also, the companies have said,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super-normal profits in the industry, which could have been a ground for increasing the price controls. Some others see a political stamp on it - price controls fits in well with the United Progressive Alliance's plans for free medicine for the poor.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strong lobby at work against acquisition of Indian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by multinationals. As a result, a few proposals from overseas companies to invest in Indian drug makers are stuck at the government, though 100 per ce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allowed in the sector under the automatic route. That's because the domestic lobby has argued that multi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re buying local companies only to stifle competition. The day is not far, they have said, when the Indian market will be controlled by multinationals, and medicine will become prohibitively expensive for the aam admi.

Checks and balances So, guidelines are being formed which will enable the Competition Commission to vet all cases of acquisition of an Indian drug maker by an overseas company. And permission will come with stringent riders: the acquired company will have to take the commission's permission before discontinuing production of an essential drug. The sentiment is reflected in the stock markets. Stocks of Cadila Healthcare and Ranbaxy Laboratories are down over 20 per cent since September 2012 (See chart). "The threshold for valuations in the Indian pharmaceutical sector has historically been high," says Siddhart Nahata, executive director with Morgan Stanley who advised Mylan in its acquisition of Agila. This, of course, led to deals falling through. But with expectations cooling off now, mor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ould happen. In the past, acquisitions in the Indian pharmaceutical market were driven by different reasons. In Ranbaxy's case, the star attraction was the rights it had bagged from USFDA to launch the generic version of Lipitor, the world's largest-selling medicine, in the US ahead of others with six months of exclusivity thrown in. And Abbott bought the Piramal unit for access to the local market. But that's hardly a factor now. That's because the domestic market is extremely fragmented and competitive. Every medicine has hundreds of brands, and gaining market share is not easy.

Formidable line-up Instead, multinational interest this time is meant to gain access to the pipeline of generic drugs being developed by small and mid-sized Indian companies for the US market. "The trend would broadly be to leverage cost-effective R&D and low-cost manufacturing in India through collaborations, with acquisitions taking place when valuation expectations match," Nahata says in a telephonic interview from London. Thus, Mylan, the world's third largest generic drug maker, had acquired Mumbai-based Unichem Laboratories' export-oriented plant in February for $30 million and the manufacturing unit of Hyderabad based SMS Pharmaceuticals for about $33 million in October. The company had also announced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with Bangalore-based insulin maker Biocon for global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sation of its three products.

Generic market According to various estimates, nearly a quarter of the $230-billion patented drug market in the US (it is the world's largest market for pharmaceuticals) is going off patent in the next two to three years. This has made multinationals look at Indian generic companies. "Increased focus on generics adoption globally, the rising number of blockbuster drugs going off-patent, R&D pipelines drying up for innovators and constant demand for reduction in manufacturing costs are some of the driving forces that are attracting multinational players to the Indian market," says Ramesh Swaminathan, chief finance officer, Lupin. This has seen a spurt of inbound acquisition for India generic drug makers who have a robust pipeline for these drugs with pending approvals from the USFDA. Lupin, for instance, has 99 ANDAs pending for approval with the USFDA. This follows the highest 142 from Sun Pharmaceuticals. Aurobindo and Torrent have 91 and 24 ANDAs, respectively, pending for approval. "Pharmaceuticals will remain one of the active sectors for inbound M&A activities, driven by the global majors and others looking to acquire prospective API (Active Pharma Ingredient) pipeline as well as domestic formulations market share," says Anjani Kumar, managing director and India investment banking head of South East Asia-based CIMB. "Club that with activities in biotech and increasingly in healthcare services, and you will find that for most global investment banks India remains a key coverage market," he adds. In India,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about 30 per cent cheaper than that in the US and it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USFDA-approved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outside the US. Besides, the cost of developing a generic drug in India is about half of that in the US. For Indian companies too, collaborations are important. "Capabilities, in terms of developing and manufacturing the product, are there with all Indian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he lacking part is the marketing setup in local geographies," says Hemant Bakhru, analyst with global brokerage firm CLSA. "They obviously have expertise in India but to develop expertise outside India is difficult." This is where tie-ups with multinationals come in handy. Large Indian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such as Sun Pharmaceutical and Dr Reddy's Laboratories have their infrastructure in place in the US because they have got critical mass- each of them is now reaching $1 billion in sales there. They can do pretty much most of the market development on their own as they have tie ups with distributors and retail chains for the sale of generic products. But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such as Lupin, Aurbindo Pharma and Torrent Pharma face a challenge in commercialising the product in the US; as a result, their names as potential acquisitions targets have been doing the rounds. Lupin in fact had about $500 million sales in the US last financial year; despite that it is seen as a potential target. Another acquisition target is Ahmedabad-based injectable drug producer Claris Lifesciences. Many companies, including Teva Pharmaceutical and Pfizer Inc, have evinced interest in the company, according to Mumbai-based brokerage India Infoline.

 

仿制药制造商迈兰16亿并购扩展注射剂业务 发布时间:2013-3-13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227,全球第四大仿制药制造商迈兰(Mylan)宣布,同意支付16亿美元现金并购印度StridesArcolab公司的注射剂业务——AgilaSpecialties公司。迈兰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并购完成后,将增加公司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但将立即稀释公司的每股收益。为完成本次交易,迈兰公司将向银行申请总额达10亿美元的无担保贷款,并且根据某些条款,公司可能进一步向StridesArcolab公司支付2.5亿美元。消息公布后,StridesArcolab公司股价暴跌,当天在孟买股票交易所的股价下跌了4.8%,至938卢比,创3周以来最低水平。227,迈兰公司股价上涨2.4%,至29.25美元,在过去12个月累计上涨了23%。本次交易将进一步扩大迈兰公司的非专利注射剂市场份额。美国非专利注射药物短缺,这类产品一直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去年1128FDA公布了超过120种药物短缺,其中包括了麻醉药注射用丙泊酚(Propofol)和卵巢癌治疗药阿霉素(Doxil)迈兰公司首席执行官希瑟·布雷斯(Heather Bresch)表示,在这个快速增长、前景广阔的细分市场,这笔交易将立即创建一个新的、强大的全球注射剂领导者。StridesArcolab公司表示,出售完成后,公司将向股东分红高达8亿美元,同时还清债务。Bloombery数据显示,截至2012630Strides Arcolab公司的债务有118.9亿卢比(2.21亿美元)

庞大的产品线 去年11月,FDA批准Strides Arcolab公司生产的治疗晚期癌症的奥沙利铂注射剂上市,该药在美国的分销由辉瑞负责。Agila Specialties公司还与葛兰素史克和诺华保持着合作关系。根据该公司网站,Agila Specialties公司在印度拥有8个生产设施。Agila Specialties公司获FDA批准的注射剂仿制药数量最多,从2008年到2010年,共批准了32个。相比之下,在此期间,总部位于伊利诺斯州森林湖的Hospira公司仅被批准了23个注射剂仿制药。本次交易将令迈兰公司的注射剂产品组合从500个增长到700个,同时在全球还有350个产品待批。迈兰公司预计,到2017年,仿制药的年市场增长约13%,同时将进军巴西等新市场。

迈兰的收益 当谈到迈兰公司的未来计划时,西雅图Smead资本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史密德(Bill Smead)表示,迈兰公司将很好地管理其中的风险,创造一个相当强的注射剂产品王国。截至去年12月,史密德的基金持有31.7万股迈兰公司的股票。Strides Arcolab公司创建于1990年,5年后开始生产注射剂药物,2004年进入美国的无菌注射剂市场。2010年,Strides Arcolab公司将旗下的注射剂业务更名为Agila Specialties公司。2012年,Agila Specialties公司的销售额为2.55亿美元,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的收益为8600万美元。Strides Arcolab公司表示,与迈兰公司的这笔交易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

 

Resveratrol (白藜蘆醇) 保護神經幹細胞


白藜芦醇有助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发布时间:2013-3-18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的酚化合物,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以及神经保护作用。胚胎神经干细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可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有研究以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诱导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丢失神经元再生。白藜芦醇是否对胚胎神经干细胞产生影响,从而提高其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能力呢?发表于20132月第6期《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杂志的一项研究"Effects of resveratrol on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in embryonic neural stem cells"表明,白藜芦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可减轻胚胎神经干细胞受到的氧化应激性损害。研究为白藜芦醇对抗氧化损伤,间接提高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效果提供了实验证据。

 

喝咖啡者降低中風風險 (~20%)


常喝绿茶和咖啡可降中风风险 发布时间:2013-3-18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美国心脏病协会主办的期刊《中风》(Stroke)314刊登论文称,日本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常喝绿茶和咖啡的人出现中风的风险更低,如果日常生活中两种饮品都经常饮用,降低中风风险的效果则更佳。日本国立大脑和心血管中心的研究人员对8万多名年龄在45岁至74岁的成年人进行了为期13年的随访,并记录他们的饮食习惯。研究开始时,这些人中没有癌症或心血管病患者。随访期间,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他们的医疗记录,收集心脏病、中风及死因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显示,即使在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后,常喝绿茶和咖啡也与中风风险下降存在关联。与几乎不喝绿茶或咖啡者相比,每天饮用两到三杯绿茶者出现中风的风险低14%每天至少喝一杯咖啡者出现中风的风险低20%此外,后两部分人群出现脑溢血的风险也要低32%。研究人员表示,常饮绿茶或咖啡降低中风风险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不过绿茶内的成分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消炎等功能,咖啡内的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抗菌等功能,它们可能发挥了作用。研究人员认为,茶和咖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常见的饮品,这意味着它们在降低中风风险方面的好处容易推广。

 

宣明智…生醫發展非”園區導向” 而是”臨床醫院”在地化 !


宣明智率產學合作成員 今天到郭綜合醫院參訪 中央日報 (2013-03-18 17:16)蔡清欽/報導 聯電榮譽副董事長、也是宣捷生物科技董事長宣明智,今天率校院產學合作成員參訪台南市郭綜合醫院時強調,台灣優秀的人當醫生,且衛生署要求下對醫院系統評鑑,無論醫療設備、服務人員素質優秀,臨床經驗豐富,有這些基本要素,他認為未來生醫科技的發展有很好的未來。宣董事長所領軍的校院產學合作成員,包括宣捷生物科技副總經理宣昶有(宣明智兒子)、馬偕醫學院教授陳持平、晶基執行董事孫熙文、晶基執行董事兼研發總監周江鴻、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業務部副總劉君豪、業務部經理張佐維、亞洲環宇編譯公司執行長蔡耀銘及商務經理周卓穎,他們抵達郭綜合醫院,受到院長郭宗正及相關人員的熱誠接待,並參觀一樓批掛第一線為病友服務情形及二樓門診、生殖醫學中心等相關設施後,在國欣廳進行意見交流。宣董事長指出,他以往所從事的半導體電子,是台灣發展的前一波,集中在科學園區,但未來朝生醫科技發展,他認為與醫院的產學合作,以醫院的臨床經驗配合很重要,所以在醫院旁設點逐水草而居,和臨床環境的醫院有良好互動,可在標準化、品質效率、時間掌握領先,進而和藥商器材商聯結更有效,使得生醫科技發展更有優勢,他強調,醫療生技交流訊息,可鼓舞做更廣更深的好事,未來生物醫學科技技術結合的特質,可為人類提供有益的好東西,充滿各種機會。而宣昶有認為,所有成員從北到南一路走訪各相關醫院,發現許多醫院優勢,如和生醫科技廠商串連合作,發揮彼此的優點,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而和郭宗正院長頗有交情的陳持平教授指出,宣董事長的構想在台南生醫產業的佈局,是準備和特色醫院發展、研究結合,產學發展,郭院長也希望以該院專長,和生物最新科技廠商合作,共同開發的意願。宣昶有表示,生技產業的發展,結合台灣半導體、電子工業、精密機械、製造業等舉世聞名的優勢背景,以及先進的醫院合作下,未來可發展出具台灣價值的特色醫材。 【中央網路報】

健保價低 難尋替代!! (台灣 世信免疫球蛋白供貨吃緊)


血液製劑-免疫球蛋白價格遭哄抬? 2013-03-19    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依「國血國用」政策,台灣委託澳洲生產血液製劑免疫球蛋白,但因代工廠罷工,衛生署專案開放另一家產品進口,價格卻貴了5。血液基金會指出,所幸代工廠罷工事件迅速排除,免疫球蛋白未如預期缺貨,患者權益不受影響。 台灣每年約需165公斤血液製劑免疫球蛋白(IVIG)治療嚴重感染症,依《血液製劑條例》,民國96年以來便由血液基金會提供國人無償捐血,透過世信公司委託澳洲代工廠CSL製造免疫球蛋白,再以每公克1800元回售台灣,造福廣大患者。 民進黨籍立委陳其邁昨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質詢,血液基金會及世信公司坐享獨家壟斷生意,卻未做好安全庫存量等風險管理,以致去年7月澳洲CSL爆發罷工事件時,國內免疫球蛋白一度陷入斷貨危機。 更甚者,衛生署獲報上述事件,非但未依法追究責任,還為血液基金會及世信「收爛攤子」,找來天行貿易緊急專案進口免疫球蛋白成品;但因天行代理產品每公克報價高達2735元,較國血製劑足足貴了52,故未獲健保局核價給付。 陳其邁說,依《血液製劑條例》第4條規定,「血液製劑原料應以國內捐血而得,原料供應不足時,得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自國外輸入。」此事件與國血原料供應不足無關,衛生署卻大開方便之門,且要以自費市場為主的民眾自掏腰包負擔價差,簡直豈有此理。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表示,食藥局身為藥品管理中央主管機關,當時見免疫球蛋白供應有缺貨之虞,為維護患者權益,才會跳出來居中協調。 血液基金會業務處長林敏昌強調,由於澳洲CSL罷工事件未如預期延燒,截至目前為止,基金會還有3000支免疫球蛋白庫存,接近國人一個月4000支需求量,加上月底澳洲方面又會有2萬支免疫球蛋白到貨,患者無藥可用或被高價剝削的情況,並未發生。

 

台灣 免疫球蛋白缺口 需求 四千支/月


進口血液製劑 只協調未招標/立委質疑食藥局圖利特定廠商 〔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供應我國免疫球蛋白(IVIG)的唯一製造廠澳洲CSL Bioplasma 血漿代工廠去年七月發生罷工,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擔心國內庫存用罄,於去年十一月緊急協調國內廠商,最後只有天行貿易公司能夠緊急進口國外製劑;立法委員陳其邁昨日質詢時表示,食藥局直接出面替血液基金會和世信公司「擺平」合約糾紛,並未公開招標另購製劑,涉嫌圖利特定公司。

採購價暴漲 立委批趁火打劫 立委也質疑,期間廠商要求採購價由目前每公克一千八百元漲到二千七百三十九元,每公克漲幅高達九百元,涉及「趁火打劫」,政府不能讓民眾當冤大頭。免疫球蛋白是感染症臨床治療上非常重要的藥物,過去血液製劑大多直接從國外進口,後來因推行WHO的建議「國血國用」政策,改以國人血液為主要原料,但因國內無法生產,衛生署委託血液基金會,將國人所捐的血液,由世信公司送往澳洲廠商製成免疫球蛋白。

食藥局:緊急進口 沒同意漲價 但澳洲製造廠去年發生罷工,一度引發供貨危機,食藥局長康照洲說,血液基金會和世信公司確實有「委託製造合約」問題,可向廠商求償,但食藥局擔心損及民眾權益,才會主動介入,去年邀請所有國內領有許可證的廠商討論,最後因價格偏低,只有天行公司有意願,所以直接洽談代購。目前緊急進口這批免疫球蛋白,健保也僅給付每公克一千八百元,並未同意業者漲價。食藥局科長郭垂文說明,免疫球蛋白價格從九十五年因全球大缺貨,調漲到每公克一千八百元後,血液製劑價格就從未下修,目前健保給付已涵蓋國內使用量六、七成,只有少部分是自費。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免疫球蛋白在臨床上非常重要,如果斷貨,很難治療嚴重感染、發炎反應過強的病人,對生命造成威脅。血液基金會業務處長林敏昌表示,目前國人每月所需在四千支左右,庫存還有三千多支,目前澳洲廠商罷工問題已解決,三月底就會再從澳洲原廠進口兩萬支,供應不會中斷。

 

國人用藥排行 B肝藥竄升冠軍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13.03.18 08:10 am 2012藥品銷售排行 「貝樂克」第一 / 徐書賢去年藥品銷售排行榜,癌症標靶藥物基利克是第三名。 記者陳立凱/ 國內去年藥品銷售市場大洗牌,連續九年蟬聯最暢銷的降血壓藥「脈優」,首度讓出冠軍寶座,被治療B型肝炎藥物「貝樂克」取代。 另外,癌症標靶藥物銷量往前晉升,擠下三高藥物,躍居第二、三名,使得「脈優」退居第四名;壯陽藥「威而鋼」也因去年經濟不景氣,被擠出廿名之外。寰宇藥品公司調查台灣藥品市場銷售情形,每年固定收集健保給付及自費用藥品項。根據最新出爐的二○一二年台灣藥品銷售排行榜顯示,貝樂克從二○一一年的第三名,去年首度躍升為第一名,全年銷售金額達十七億元;其他藥品銷售依序是賀癌平、基利克、脈優、保栓通、立普妥、冠脂妥、佳糖維、恩博、艾瑞沙。統計銷售前十名中,癌症標靶藥有三項,三高用藥占五項。對於肝病用藥首次奪冠,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分析,近年政府與民間致力肝炎篩檢,健保局於民國九十九年擴大實施B、C型肝炎治療計畫,一方面鼓勵帶原者接受追蹤、治療;另方面則將治療B肝的抗病毒藥物陸續納入健保給付,其中又以「貝樂克」的抗藥性低、效果不錯,使得該藥用量逐年上升。許金川說,政府推動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有效阻絕肝炎母子垂直感染途徑,若能擴大篩檢及治療慢性肝炎,可有效切斷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肝病三部曲」,肝癌死亡率應可大幅下降。他認為,政府及醫界多年積極防治肝病,預估再過廿年,B型肝炎將從「國病」除名,不再威脅國人健康。除了B肝外,包括A肝、C肝及酒精、藥物所引起的肝炎也不容忽視。許金川表示,酒精會直接或間接破壞肝細胞,久而久之恐致肝硬化或肝癌;藥物性肝炎主要與國人常濫用來路不明藥物有關,恐引起猛爆性肝炎,不可不慎。 2013/03/18 聯合報】 2013-3-19

 

1/4整形手術是為補救失敗

 20130314 07:30:05來源: 北京晨報"為了美挨幾刀算什麼!"當下,整形成為很多愛美女性的時尚選擇。有人甚至抱著"沒有最美,只有更美"的心態,恨不得將自己全身上下都整一遍。有消息稱,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整形國家。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火爆的整形市場處處潛藏危機。刀尖下尋美,若不小心,"步步精心"就變成"步步驚心"。

市場火爆伴隨事故頻發 近十年來,中國整形市場迅速成長,甚至被認為是繼買房、買車、旅遊之後的第四大消費熱點。目前,中國整形市場實現產值達到3000億元左右,行業從業人員超過2000萬人,行業年發展速度平均呈40%以上的增長態勢。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徐靖宏是杭州知名整形醫生,他說,他現在每天幾乎都要加班到晚上,手術預約已經排到了兩三個月之後。"以前大家對整容整形很不屑,現在則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記者在杭州另外一家民營整形醫院採訪時看到,來這裏咨詢的人絡繹不絕。這家醫院業務科室的工作人員說,他們一年整形手術的數量超過1萬例,並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現在是整形行業的春天。"該醫院的工作人員吳文靜說。 然而,與"美麗"伴隨的是事故頻發。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統計稱,中國整形業興起的近10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毀容毀形的投訴近兩萬起。2010年,"超女"王貝在做面部整形手術過程中意外死亡的事件,引發全民對整形行業規范問題的熱議。

"韓國醫生"可能是假的 "我做的手術當中,有1/4的人是第一次在別的地方整形失敗了而找我來補救的。"徐靖宏說,多數失敗的整形都是由非法醫療造成的。 徐靖宏說,最突出的問題是,美容院沒有資質開展整形業務,但是部分美容院為了牟取暴利,非法為顧客注射肉毒素、玻尿酸、隆鼻、開雙眼皮等,導致時有毀容事件發生。 記者調查發現,醫療美容執業醫生應該具備三證《醫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醫療美容主診醫生執業資格證》,但一些不正規的整形醫院或美容院存在大量無證上崗的情況。 業內人士還透露,目前整形行業混亂,一些國家從未批準或者被叫停的整形項目,如溶脂針、幹細胞注射美容在市場上依舊流行。"網絡上虛假信息太多了,很多被廣告吹得天花亂墜,而科學信息卻不暢通,導致消費者根本無法辨別。" 此外,現在整形機構以各種噱頭吸引愛美女性,如走在大街小巷,不少整形廣告都號稱自家的整形醫生來自韓國,且是最頂尖的,為很多明星都操刀過。但事實上,業內人士表示,所謂的韓國一流的醫生多數是假冒的,或者僅僅是韓國的"江湖醫生","好的韓國醫生在當地都忙不過來呢,哪有空跑中國來?" 暴利是當下很多整形和美容機構鋌而走險的原因。"成本幾百元的東西,常常賣到上萬元,且收費很亂。"一位業內人士說。 記者調查中發現,同樣的項目,民營醫院的報價要比公立醫院貴三五倍,甚至十倍以上。如當前流行的肉毒素瘦臉項目,公立醫院的收費一般不超過2000元,而在記者咨詢的5家民營醫院中,有4家報價超過萬元,有一家甚至開口要兩萬元。"如果是我們院長做,另外得加兩萬元的專家費。"一家醫院的工作人員說。

來整形的多數是"美女" 曾在公立醫院整形科工作20多年的美容主任醫師譚燕表示,美容整形要營造良好有序的市場發展氛圍,首先需要醫務人員加強自律,使用正規的產品並提高技術;其次,經營者要以誠信的市場營銷引導消費者;更重要的是,衛生部門也應積極制定市場規范,設置技術門檻,加強監督和懲處力度。 專家們還呼吁,女性不要過分追求過度美容。"現在來整形的多數是'美女'。"在採訪中一家整形醫院的前臺稱,現在大家追求的是"沒有最美,只有更美"。 "很多人只是在心理上有障礙,別人看已經很漂亮了,但她自己總是鑽牛角尖,覺得還不夠完美。"徐靖宏說,來找他咨詢的人中有30%是不需要整形的,或者整形沒有多少效果的,對這部分人,他總是想辦法勸她們放棄投資外表,轉去投資心靈。 據新華社

 

國鼎 總經理陳育群 辭職


國鼎生技:公告本公司總經理辭職 2013/3/18鉅亨網提供第三十四條 第61.董事會決議日期或發生變動日期:102/03/182.舊任者姓名及簡歷:陳育群 總經理3.新任者姓名及簡歷:不適用4.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職務調整」、「資遣」、「退休」、「死亡」或「新任」):辭職5.異動原因:辭職6.新任生效日期:NA7.其他應敘明事項:總經理職務由董事長劉勝勇暫代,待本公司董事會另行決議委任。

 

 

國光: 腸病毒疫苗 中國行銷&臨床試驗OK !


立委質疑違反國衛院授權規定/腸病毒疫苗 國光疑技轉中國 自由時報-20130319 上午07:10 〔自由時報記者邱宜君、陳永吉/台北報導〕國光生技公司去年三月與中國的華蘭生物工程公司簽約,宣布共同研發腸病毒七一型疫苗,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還到場見證。立法委員林世嘉昨日於立法院質疑,國光生技的行為不但違反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授權規定,涉及國家防疫工作,構成國安問題。

若違約技轉 國衛院將提告 對此,國衛院院長龔行健強調,國衛院與國光生技的合約載明「只能在中華民國生產」,但就算疫苗在台灣生產,國光與中國公司的兩方合作若有涉及技術轉移或技術延伸,一樣是違約。如果查證確實有違約技轉,國衛院將提出侵權告訴。龔行健說,由於立委過去已有關切,國衛院已在去年九月、今年一月,兩度發文請國光生技解釋,國光都承諾一定遵守合約,疫苗只會在台灣製造。「這是我接任院長後簽的第一份公文!」龔行健強調他對此事非常重視,會嚴格監督。國衛院主任秘書江宏哲說明,國光在台灣生產疫苗再拿去中國賣,或是在中國作疫苗人體試驗,這都沒有違約問題,至於國光生技與中國方面所簽的合約內容,目前只知道是一個意向書。

國光:臨床試驗合作非技轉 國光生技副總高勝凱昨天回應,的確有與中國華蘭生技簽署MOU,是針對雙方在臨床試驗的合作,不是技轉,公司一定會遵守法令規定及國衛院合約,七一型腸病毒疫苗生產一定會在台灣,不會做損及台灣利益的事。高勝凱說,七一型腸病毒疫苗還要好幾年的臨床試驗,才能拿到藥證,進行生產,估計時點落在二○一六年或二○一七年,除了由國光還在興建的中科廠生產外,也會與國內有能力生產的業者合作。腸病毒重症是許多家長的夢魘,其中又以腸病毒七一型最危險,一九九八年的大流行,造成四百多名幼童出現重症,七十八人死亡,目前沒有治療方法,避免感染成為最根本的作法,各界寄望疫苗問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說,目前全世界各國都還沒有研發出腸病毒七一型疫苗,分處於不同的試驗階段,但都未能完成臨床試驗,是生技領域重要競爭項目。

 

2012 華蘭/ 國光 合作EV71腸病毒疫苗


河南華蘭生物公司與臺灣國光生物公司簽訂合作意向 時間:2012-03-30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329鄭州消息 日前,河南新鄉市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臺灣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鄭州簽訂合作意向,共同研發EV71腸病毒(手足口病)疫苗。據悉,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臺灣知名的疫苗生產企業,也是臺灣惟一獲得GMP認證的人體疫苗製造公司,在疫苗的研發和生產方面有著多年的經驗;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從事血液製品研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首家通過血液製品行業的GMP認證,近年來多品種疫苗產品陸續上市。(台灣網、新鄉市臺辦聯合報道)

 

台灣 &中國聯手 開發腸病毒疫苗?????


立委:國光疫苗擬與陸合作不妥【中央社╱台北18日電】 2013.03.18 01:05 pm 台聯立委林世嘉今天說,國衛院研發腸病毒疫苗獲技轉廠商,擬與大陸華蘭生物合作。國衛院和國光生技澄清只有意向未簽合約。林世嘉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上指出,腸病毒71型疫苗由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發,授權技轉給民間廠商,這家廠商去年卻拜訪中國大陸的華蘭生物,簽下合作研發的意向書。林世嘉質詢衛生署長邱文達時說,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之後東南亞發生H5N1禽流感,重大疫情發生時,急需疫苗,防疫是國家問題,台灣研發的腸病毒71型疫苗,授權技轉的廠商卻與大陸業者合作,還有前國民黨高層人士合照為證,「這妥當嗎?」林世嘉辦公室調查,這家業者是國光生技,以「國光生技」與「華蘭」鍵字在谷歌搜尋,可查到簡體字資料,二者在去年3月底簽定合作意向書,當地媒體已有報導。不過,國光生技的官網公開訊息,未提及此事。國衛院院長龔行健指出,國衛院二度詢問國光生技,國光生技均回覆,只是簽訂意向書,並未與華蘭正式簽約合作研發。國光生技發言人高聖凱受訪表示,國光生技與華蘭生物去年323簽訂1年期的合作意向書即將到期,雙方未再有進一步互動。國光生技信守與國衛院的合約承諾。龔行健說明,國衛院與國光生技簽訂的技轉授權合約,明定腸病毒71型疫苗的研發生產過程,都要在台灣進行,如果不在台灣,國光生技有違約之虞。【2013/03/18 中央社】

與大陸疫苗合作 國光:未涉技轉【聯合報╱記者施靜茹、羅暐智/台北報導】 2013.03.19 02:42 am 國家衛生研究院委託台灣國光生技公司製造腸病毒七一型疫苗,昨天立委在立法院指稱,國光和大陸疫苗廠簽署合作意向書,把台灣的智慧財產讓給對岸。台聯立委林世嘉昨在立法院質詢時,指疾病管制局委託國衛院研發腸病毒七一型疫苗,再由國衛院技術轉移給國光生技,合約規定,技轉和製造只能在台灣。但去年三月廿三日,國光生技卻與中國河南華蘭生物工程簽此疫苗的合作意向書;而且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也在場。林問衛生署長邱文達,「這樣妥當嗎?」吳伯雄幕僚表示,吳伯雄去年三月率團到大陸北京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會後即轉往河南,當時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剛好在河南,邀吳伯雄出席簽約儀式,吳伯雄事前並不了解簽約內容,與疫苗一點關係也沒有。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因人在國外,本周四才上班,暫無法取得他的說法。國衛院院長襲行健會後表示知道此事,並於去年九月及今年一月請國光說明;若國光違約,不僅可要求廢約,甚至可對國光提出智慧財產權侵權告訴。「我們絕不可能把疫苗研發技術,拱手給別人。」國光生技發言人高聖凱說,國光當初與國衛院簽此疫苗合約,即載明研發製造,都必須在台灣。對此,林世嘉說:「請國光將和大陸簽的約秀給國人看。」高聖凱表示,雙方的合作意向書,未涉及技術轉移,只討論將來腸病毒疫苗成品或半成品,可出口到中國大陸,純粹是為了拓展市場;況且合約去年三月簽署,效期只有一年,是否續約並不確定。就算真的與大陸合作生產疫苗半成品,大陸頂多只能充填疫苗原液。高聖凱表示,國衛院已完成腸病毒七一型疫苗第一期人體試驗,必須完成三期人體試驗,最快也要二○一六年以後才可能向衛生署取得藥證。【2013/03/19 聯合報】

 

因華 供貨 越南市場


因華(4172) 本公司簽訂越南地區產品供貨合約。 發言時間 102/03/1818:35:45發言人 郝為華 發言人職稱 副總經理 發言人電話 02-87977607 主旨 : 本公司簽訂越南地區產品供貨合約。符合條款第8款事實發生日102/03/18說明 1.事實發生日:102/03/182.契約或承諾相對人:越南地區藥廠3.與公司關係:4.契約或承諾起迄日期(或解除日期):102/03/185.主要內容(解除者不適用):本公司簽訂越南區域產品供貨合約,以擴大市場規模。6.限制條款(解除者不適用):為越南地區產品供貨合約。7.對公司財務、業務之影響(解除者不適用):擴大市場規模。8.具體目的(解除者不適用):挹注財務收入。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以上資料均由各公司依發言當時所屬市場別之規定申報後,由本系統對外公佈,資料如有虛偽不實,均由該公司負責.

 

維生素C壟斷 1.6億美元賠償金


四藥企在美被開10億罰單 石藥認罰1.4 北京新浪網 (2013-03-19 01:45) 王蔚佳 美國紐約東區法院陪審團近日做出裁決,認定中國華北制藥下屬河北維爾康制藥有限公司(下稱"維爾康")等四家中國維生素C生產企業聯合抬升價格,壟斷操控美國維生素C市場,該法院最終裁定,四家中國企業被判支付高達1.6億美元(約合10億元人民幣)賠償金。 此次持續8年最終做出的判決,也正式成為中國製藥企業首次在美國反壟斷訴訟中遭受的處罰裁定。 昨日,負責中國維生素原料藥進出口的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下稱"中國醫保商會")就此裁定發出聲明,表示"對中國企業有失公正,不能接受"﹔而四家涉案公司中,石藥集團(01093.HK)昨日宣布,已與美方達成和解。 "美國法院陪審團的裁決屬於一審裁決,是有悖事實的非公正的判決,作為中國製藥企業將堅持抗拒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堅決依法維護正當權益。"華北制藥公關經理孟蕾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華北制藥和維爾康公司將啟動上訴程序。" 而同石藥集團一樣,迫于訴訟壓力等考慮,這一案件中另外兩家被告公司江蘇江山制藥有限公司和東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也分別在庭審陪審團裁決前先後與原告達成和解。 昨日,石藥集團宣布,該集團就操縱價格訴訟達成和解,需賠償2250萬美元(約合1.4億元人民幣),以全面終止訴訟﹔而江山制藥也在20125月份達成了總額約為1000萬美元的和解,而東北制藥庭外和解具體金額不詳。 "原告所謂的被告開會協商定價及限產行為,是指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以當時實施的'出口預核簽章制度'對維生素C行業的生產和銷售進行的監督管理。"昨日,中國醫保商會副會長許銘向本報表示,"商會認為,這樣的判決對中國企業有失公正,我們不能接受,將繼續支持相關企業上訴。" 中國醫保商會在昨日下午發出的公開聲明中表示:"華藥集團從來不是維生素C分會的成員,且從未涉及本案中的有關行為,因此華北制藥不應該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20051月,美國動物科學產品公司和Ranis公司等原告在美國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四家中國維生素C生產企業,自2001年起通過開會協商定價及限產等方式,操縱出口美國維生素C價格,違反了美國的反壟斷法 目前,以青霉素、維生素C等為代表的中國原料藥產能和出口規模已經位居全球第一,產能進入新一輪擴張期,中國原料藥產量已經占全球總產量的1/5以上。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低谷後,2010年得到恢復,2011年再次開始高速增長,也就是在這一時間段,國際市場對中國原料藥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力度加大。印尼、印度、韓國、南非等國都曾對中國的原料藥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而中國醫保商會的擔心更在於,這一標誌性事件的裁決,"可能在國際市場上給中國原料藥出口樹立一個不利的'樣本',波及到維生素C之外的中國原料藥多個品種,推倒一系列的骨牌。"許銘談道。

 

 

康聯 攜手 台灣 佈局 中國及東南亞牙材市場


F-康聯再傳捷報!入股鴻君 搶中國及東南亞牙材市場 2013318 19:45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中國醫藥平台F-康聯(4144-TW)再傳捷報!董事會通過參與鴻君科技投資案,未來將持有鴻君20%以上股權,為與上海仁度合作投資高階體外診斷試劑IVD市場後,又一進軍醫療器材的重大投資案,未來康聯與鴻君在牙材領域上共同開發大陸與東南亞龐大市場。 F-康聯表示,攜手鴻君主要著眼於大陸人工植牙持續高成長市場,去年全球人工植牙市場高達1000多億元,全球複合成長率約為17%-20%,其中大陸市場成長率更高達30%以上,為全球成長最高的地區,且全球人口老化增加,需求量亦每年持續快速增加。因此在人工植牙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康聯與鴻君的Ti-One101®品牌在國際上與大陸市場仍有廣大的發展空間。 鴻君成立於2006年,主要生產人工牙根,200810月完成『Class1000級無塵室』醫療等級生產廠房,為一家整合研發製造植牙系統,提供牙醫高品質植牙服務醫療器材公司。並於20111月以自有品牌Ti-One101®人工牙根系統上市發表,成為國內第一個自有品牌的人工牙根系統,並於2011年在國內市場銷售,並取得台灣、歐盟CE、美國FDA等認證。 另外鴻君其他骨科產品也已開發並完成GMP認證,將於今年展開TFDA產品認證,鴻君特有的創新表面處理技術(SLAffinity),為特殊植體表面處理,將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活化程度,同時提供纖維網架依附的重要著力,使修復細胞向植體表面移動,促進細胞生長與刺激成骨細胞的代謝活性,可讓植牙恢復時間縮短且更加穩固。 鴻君旗下Ti-One101®更在2011年通過歐盟CE認證(CE0123)2012年通過美國FDA510(k)產品認證,進行國外市場佈局以代理商簽約建立海外據點,並取得台灣TFDA認證後迅速出貨,目前已超過3萬多根的人工牙根的出貨數量;目前大陸部分開始展開SFDA認證作業,未來康聯將取得其產品大陸總代理權,2家公司將成為未來在牙根長期策略合作夥伴。

 

康聯2,000萬元佈局MIT牙材(鴻君)


康聯入股鴻君 跨足牙材【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2013.03.19 02:45 am F-康聯(4144)生醫平台建構再報佳音,昨(18)日宣布跨入牙材領域,將入股鴻君科技,並持有超過二成股權,預估投資金額逾2,000萬元,雙方共同進軍牙材領域、開發大陸與東南亞市場。康聯表示,董事會近期通過參與鴻君投資案,總持股比例約占鴻君20%以上,這是康聯繼投資上海仁度生物科技合作發展「高階體外診斷試劑」(IVD)市場後,再進軍醫療器材的重大投資案。康聯昨天股價收75.6元、下跌0.4元。康聯表示,此次與鴻君合作主要著眼於大陸人工植牙持續快速成長,去年全球人工植牙市場達新台幣約1,000億元,每年複合成長率約20%,其中大陸市場成長率更高達30%以上,為全球成長最高的地區。康聯表示,由於老齡化商機升溫,帶動植牙市場攀高,康聯與鴻君合作主打大陸及東南亞市場,有龐大潛力。鴻君成立於20066月,隔年進駐南科,主要生產人工牙根,前年以自有品牌「Ti-One101」人工牙根系統,目前股本約1億元。鴻君的產品已取得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歐盟衛生主管單位CE、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等認證。康聯表示,鴻君在牙材部分已向大陸食品藥物兼管局(SFDA)申請認證,康聯也將取得其產品大陸總代理權。【2013/03/19 經濟日報】

 

陈竺:抗癌药等将首次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发布时间:2013-3-6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温家宝总理在昨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深化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对此,卫生部部长陈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二版基本药物目录即将公布,药品从第一版的307种扩大到500多种;而且第一版只是基层版,像抗癌药、心血管重症药、神经系统和精神类用药、血浆制品等一个都没有,新版基药目录则基本都有了。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