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7, 2018

(エーブィエ バイオファーム) プロテイン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NEWグルコサミン_膝関節の可動性(曲げ伸ばし)


NEWグルコサミン」で機能性表示受理 -プロテインケミカル- プロテインケミカル㈱(東京都千代田区)は今月11日、グルコサミン塩酸塩を関与成分としたサプリメントNEWグルコサミン」(C410)が機能性表示食品として受理されたと発表した。「グルコサミン塩酸塩は膝関節の可動性(曲げ伸ばし)をサポートし、膝の不快感をやわらげることが報告されており、膝関節の動きに悩みのある方に適しています(抜粋)」と表示。今後販売会社へのサポートも積極的に行っていく。同社はこれまでにもグルコサミン塩酸塩を関与成分とした機能性表示食品「グルコサミン」、「グルコサミンdeうるおいキープ」の2品で受理されたが、今回の表示内容は従来と異なる表現に刷新。グルコサミン塩酸塩の機能性表示食品については、一連の撤回騒動があったが、同社ではエビデンスを補強した研究レビューを実施し再評価するなど、迅速な対応を行った。同社では、週刊誌などで指摘されるグルコサミンの過剰なネガティブ情報に対し、「正しい情報や知識のもと、公平で客観的な評価・判断を仰ぐことが重要である」とし、特にグルコサミンの有効性について、「グルコサミンの有効性判断には、まず変形性関節症重症度における評価法(マーカー)の開発と客観的な軽症者を用いた臨床試験の実施が重要なポイントである」と指摘。「グルコサミンは長い研究歴史を経て、安全性も証明されている。超高齢社会において、グルコサミンが果たす役割は大きい」と期待を込める。


(エーブィエ バイオファーム) 日本製粉: 真っ赤なアマニオイル


日本製粉、アスタキサンチン配合、「真っ赤なアマニオイル」を発表 -発表会レポート- 日本製粉㈱(東京都千代田区、03-3511-5307)は5日、本店大会議室で「2018年 春季家庭用新商品発表会」を開催、新商品55品を発表した。日本製粉、アスタキサンチン配合、「真っ赤なアマニオイル」を発表健康食品分野では、アスタキサンチンを配合した「真っ赤なアマニオイルシリーズ」、国産ケールを原材料に製品化した「ケールのスムージー」のほか、家庭用グロサリー商品でも、シールド乳酸菌配合の「オーマイPLUS 乳酸菌入りお好み焼き粉」、「アマニ油入りビーツドレッシング」など、機能性素材を配合した新商品を発表した。「真っ赤なアマニオイルシリーズ」(90g1,500円)は、プレーン、ゆず風味、しょうが風味の3 アイテム。栄養機能食品として製品化、1日目安摂取量3gで、α-リノレン酸1.9g、アスタキサンチン2mgの摂取が可能だ。43日から出荷スタート、百貨店、高級量販店、DgS、調剤薬局等で展開していく。なお、アスタキサンチンは富士フィルム社製を採用した。同社では、「アマニの市場規模は2016年で60億円弱に拡大した。その後、ブームは落ち着いているが、ドレッシング、マヨネーズなど、アマニ配合の加工食品は伸長している」とする。


(エーブィエ バイオファーム) 6月7日は緑内障を考える日


緑内障に関する啓発と情報発信、患者やその家族との交流と情報交換を目指して活動を行っている緑内障フレンド・ネットワークが2005年に67日を緑内障を考える日に制定し、日本記念日協会が認定した。失明の原因として最も多い緑内障について広く考え、1年に1度は緑内障の検診を受けるように呼びかける。日付は67で「緑内(りょくない)」と読む語呂合わせから決めた。緑内障は視神経と視野に特徴的変化を呈し、眼圧を下降させることにより視神経障害を改善しうる疾患で、日本での有病率は約5%である。早期発見・早期治療できれば失明に至らずに済むが、緑内障があるのに気付かず過ごしている人も多い。緑内障には開放隅角緑内障、閉塞隅角緑内障があり、開放隅角緑内障の方が多い。閉塞隅角緑内障では禁忌の薬剤が多く、PL顆粒®(総合感冒薬)、デパス®(精神安定薬)、ポララミン®(抗ヒスタミン薬)、レンドルミン®(睡眠導入薬)、フランドルテープ®(虚血性心疾患治療薬)、ブスコパン®(鎮痙薬)、バップフォー®(尿失禁・頻尿治療薬)、トリプタノール®(抗うつ薬)、トラベルミン®(鎮暈薬)、リスモダン®(不整脈治療薬)、マドパー®(パーキンソニズム治療薬)、アトロベント®(気管支収縮抑制薬)、トクレス®(鎮咳薬)、サノレックス®(食欲抑制薬)などを処方するときは注意が必要である。


台杉(翁嘉盛) 生技基金 會超標 (50億)


台杉進度超前 2檔基金規模衝破百億元 2018-06-06 中央社 台北6日電國家級投資公司進度超乎預期,台杉總經理翁嘉盛今天表示,第二檔生技基金6月底可完成募資,屆時光物聯網、生技基金規模合計便可超過百億元,尤以金控及壽險業投資最踴躍。國家發展委員會為了帶動國內投資能量,提升經濟成長動能,去年8月宣布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並規劃物聯網、生技、其他(五加二創新產業為主)等3檔基金,規模合計約新台幣100億元;而台杉去年底便已募集完成第一檔物聯網基金,募資金額46.5億元。翁嘉盛今天表示,第二檔生技基金預計6月底前可以完成募資,「目標50億元,但會超標」。按此進度推算,光是第一檔物聯網基金、第二檔生技基金合計規模便超過100億元;翁嘉盛笑說,企業非常支持,使得成果超乎預期,而資金來源以金控、壽險業最踴躍,顯見台杉確實幫企業找到了明確投資標的。翁嘉盛說明,募資完成後,便會開始尋找不錯的投資對象,以國內優先,但若國外有標的可以連結台灣的人才、技術或是團隊,增進產業合作,台杉也願意投資。翁嘉盛最後表示,台杉投資最終目的是讓台灣產業與國際達成雙向交流,把國外好的技術跟團隊帶來與台灣合作,並讓台灣優秀的團隊被國際看見;目前募資成果已經超乎預期,也正照著台杉最初設定的使命與目標前進。


台歐 醫材 法規 研討會


台歐盟醫材法規研討會 提升我國際競爭力 20180606 【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為掌握國際醫療器材法規發展趨勢,以促進相關國際合作及與先進國家法規調和,協助國內業者進軍國際市場,衛福部食藥署6日與歐盟成長總署(DG GROW)合辦「2018台歐盟醫療器材法規研討會(Conference on EU-Taiwan Medical Device Regulation)」。研討會邀請歐盟成長總署副總署長Mr. Antti Peltomäki擔任開幕嘉賓,健康科技暨化粧品組副組長Mr. Erik Hansson擔任講師,講解歐盟2017年發布《醫療器材法規》(Medical Devices Regulation, MDRRegulationEU2017/745)及《體外診斷醫療器材法規》(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Regulation, IVDRRegulationEU2017/746),並邀請多位歐盟國家產業代表,分享歐盟業界對於新法所採取因應措施。食藥署表示,歐盟為台灣醫療器材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雙方合作也非常密切,從2001年開始雙方簽訂「中歐醫療器材技術合作換文」,到2013年建立「第二代台歐醫療器材查廠報告交換技術合作方案」(TCP II),雙方基於等同品質系統管理要求共識,據以奠定資訊交流基礎。食藥署推動台灣「醫療器材管理法」立法程序之際,與歐盟同時期推動《醫療器材法規》革新,透過該研討會和歐方交流,吸取歐盟經驗,進一步提升台歐交流量能;也會使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界獲悉歐盟最新醫療器材法規內涵,更加了解歐盟法規變化,提升台灣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


把脈台灣新創生技公司: DCB 攜手Mass Challenge


生技中心與Mass Challenge 簽合作備忘錄 20180606 【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由執行長吳忠勳於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期間,與全球最大的新創事業加速器 Mass Challenge 總裁麥可‧拉瑞特(Mike LaRhette)簽署合作備忘錄,協助台灣數位健康科技新創鏈結全球創業社群。Mass Challenge創辦人為MIT史隆管理學院校友及資深創投業者約翰‧哈桑(John Harthorne)指出,Mass Challenge過去在短短8年期間,公司的創業加速器競賽計畫成功復興了波士頓城市和麻州的創業環境,更催化全球創新創業生態系的成長。他說,如今在麻州政府、波士頓市政府、以及產學界領袖的攜手努力下,Mass Challenge2016年最新啓動的數位健康計畫,將再一次翻轉全球的醫療體系。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表示,過去幾年生技中心旗下育成中心藉由累計將近10多年的競爭優勢,提供多家新創生技公司多元化的育成加值服務,且持續投入大量資源,預計20172018年內將推動23家生技公司上市櫃,育成速度已較過往快上數倍。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支持下,今年年初正式啟動國際數位健康加速器Taiwan Phoenix Project,就特別邀請到Mass Challenge總裁麥可‧拉瑞特(Mike LaRhette)首度訪台,並與國內創投及業師共同選出入選今年加速器計畫的15隊團隊。為敲響未來生技中心與Mass Challenge合作鐘響,生技中心今率領10家入選台灣新創公司至波士頓參加Mass Challenge精心設計的同儕輔導 (Peer Mentoring) 創業訓練,另20189月下旬,Mass Challenge亦將在台灣舉辦全球創業家大會(Global Entrepreneurship Congress) 期間,邀請5位國際級企業導師和經驗豐富資深主管到台灣舉辦Mass Challenge創業輔導營,共同為台灣新創生技公司把脈。生技中心非常期待和Mass Challenge 一起在台灣及亞洲,在生命科學領域啓動創業浪潮下,扶植並培養具有社會創新精神的次世代商業領袖,實踐精準醫療及數位健康的願景。吳忠勳指出,生技中心除了身為研究型法人本身必須具備的藥物研發核心能量,同時肩負帶動我國生醫產業發展、推動藥品商品化之重要產業發展任務,今年已全面進駐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協助發展南港新藥開發聚落,期待未來與Mass Challenge共同攜手,透過Mass Challenge的全球創新創業平台,積極幫助台灣的生醫新創站上世界舞台,讓全球投資人和生醫大廠看見台灣新創生技公司的創新能量與科技實力。Mass Challenge2010年因應全球金融風暴經濟蕭條與失業問題所創立,當初成立主要宗旨即為扶植具有重要社會影響力或發展潛力的早期新創事業,透過Mass Challenge所建立之全球加速器網路,提供全球新創事業所需創業資源及育成輔導。


台灣共振波&新台北奈米生醫 北美創新會議 No.1 & 3


北美生技展台灣團 RESI創新挑戰賽奪冠 發稿時間:2018/06/06(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5日專電)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率團參加年度北美生物科技展,推動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創新發展與國際接軌。台灣團廠商在RESI創新挑戰賽中奪冠,展現台灣生醫新創公司的實力。2018年北美生物科技展(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47日於波士頓舉行,台灣生技相關產官學界250多人組成代表團,和25家生醫廠商打造形象館,展現台灣研發能量。這是政府構築五加二創新產業的國外拓展活動之一。駐波士頓辦事處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吳政忠3日率各部會代表,和波士頓台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近百名成員進行早餐聯誼,說明台灣生醫產業環境和相關制度,並鼓勵年輕學者返台就業或創業。同時段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與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合辦的台灣生技商機論壇(Taiwan Biotech Forum 2018),聚焦數位轉型及精準醫療、醫療保健與生醫創業創新,邀請業界人士發表專題演講。為強化生醫產業發展藍圖規劃並凝聚共識,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4日舉行「行政院生技產業諮議委員會議(BTC)海外委員座談會」。吳政忠在會中表示,資通訊科技(ICT)產業一直是台灣強項,將ICT成功應用到醫療照護上,是台灣產業升級的重要契機。因此,資料庫整合、推動數位醫療法規制定、醫藥科技軟體人才培育及國際接軌,是當前政府應努力的目標。此外,台灣團這次有10家公司參加「重新定義早期投資會議」(RESI)創新挑戰賽。這項北美規模最大生醫早期投資會議提供舞台,讓新創團隊在創投及潛在投資人前展示新概念與臨床數據。RESI大會、藥廠與創投業者票選,台灣共振波研發股份有限公司及新台北奈米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0家各國創新創團隊中脫穎而出,分別摘下挑戰賽第一、三名,顯示台灣生技醫療新創公司具世界一流水準。(編輯:廖漢原)


(牛蒡新藥IND) 生技中心 協助 康力生技 2021年進入FDA


台康力與生技中心 簽署牛蒡新藥契約書 【大紀元20180606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專精於牛蒡生技產品研發的康力生技,在牛蒡植物新藥領域,又邁出一步。康力生技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簽署「牛蒡植物新藥開發委託服務契約書」,未來雙方將結合各自的強項與資源,合作開發全球第一支與消化道功能相關的牛蒡植物新藥。現任大仁科技大學研發長、康力生技牛蒡植物新藥研發計劃主持人陳福安表示,康力生技的牛蒡研發團隊,早在20年前就已形成,並一直專注於牛蒡生技保健品的研發,除了開發出台灣第一支牛蒡健康食品外,更累積了三十餘篇的產學合作報告及學術期刊發表,以及涵蓋台灣、中國、美國及日本地區,牛蒡的相關專利超過20個,牛蒡研發的技術能量在台灣甚至全球,都居於領先的地位。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表示,政府已將生技醫療列入五大新創產業,足見政府對生技產業的重視,生技中心秉持扶持產業宗旨,在植物新藥已建立15年以上專業之團隊,累積近10項之植物新藥通過IND之實力,透過與國內廠商成立植物新藥研發聯盟的平台,協助台灣植物新藥廠商快速踏入全球植物新藥市場。生技中心化學製藥研究所所長紀威光指出,生技中心這次特別挑選本土種植的牛蒡為材料與康力生技合作開發牛蒡植物新藥,憑藉生技中心過往的經驗與研發能量,將可協助康力生技在2年半內,完成美國IND申請,順利將牛蒡植物新藥推展至臨床試驗階段,讓全世界見到台灣植物新藥的驚人研發實力。康力生技總裁黃進典說,近三年來康力生技開始加快在植物新藥開發的腳步,除了與大仁科技大學簽署植物新藥產學合作合約外,更獲得經濟部認定為植物新藥研發生技廠商,並獲准進駐屏東農業科學園區,成立植物新藥研發中心。今年四月間,更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簽署「牛樟芝萃取物調節Th17細胞技術及專利專屬授權合約」。加上與生技中心簽訂牛蒡植物新藥的開發合約,在植物新藥開發的的佈局上也已大致成型,因此公司內部,也將今年定位為「康力生技植物新藥元年」。康力生技子公司迪弘生技董事長孫中曾指出,康力生技一直以「原料自產、研發自有、生產自主」三大原則,積極在牛蒡產業上進行垂直整合,從牛蒡原料、牛蒡綠色食品、牛蒡保健食品、牛蒡健康食品,一步一步穩健研發,再跨入牛蒡植物新藥領域。


2018 ASCO發表: ADI-PEG 20+pemetrexed+cisplatin 治療眼睛黑色素癌


北極星藥業-KY 發言日期107/06/05發言時間16:07:11 發言人吳伯文 發言人職稱執行長發言人電話02-2656-2727 主旨本公司於2018ASCO年會發表ADI-PEG 20用於治療眼睛黑 色素癌的臨床試驗數據 符合條款第43款事實發生日107/06/05 說明1.事實發生日:107/06/05 2.公司名稱:北極星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聯屬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若前項為本公司,請填不適用):不適用 5.發生緣由: (1)本公司於美國時間201865ASCO(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年會,以海報(Poster)方式發表ADI-PEG 20聯合pemetrexed cisplatin用於缺乏ASS(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的眼睛黑色素癌的一期臨床試驗數據。(2)ASS是人體尿素循環中合成精胺酸的重要項目,缺乏ASS的腫瘤無法合成精胺酸,而ADI-PEG 20將體內經由食物攝取的精胺酸分解,腫瘤無法從外部取得精胺酸,沒有精胺酸的腫瘤因而凋零。(3)本臨床試驗收錄10位病患,病患最好的反應是病情達到穩定控制,疾病控制率 Disease Control Rate)為70%(7/10)。另外,12個月的生存率為50%,中位總生存期為11.5個月,1位患者存活期達27.1個月。(4)目前已核准用於眼睛黑色素癌的系統性治療,具抗藥性、腫瘤反應率低、生存期也低的結果,顯示此類癌症有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需要新的有效、安全的治療藥物。6.因應措施:在之前幾項ADI-PEG 20單一用藥治療黑色素癌的研究中看到了療效,此聯 合用藥試驗的初步結果顯示進一步的療效,因此,公司計劃將ADI-PEG 20聯合使用 免疫療法的檢查點抑製劑進行眼睛黑色素癌的臨床試驗。 7.其他應敘明事項:新藥開發時程長、投入經費高,投資風險相對較高,投資人應審慎 判斷謹慎投資。


台灣農業…. 缺乏長遠產銷政策規畫 (民主制度太自由)


專家:台灣農業政策 太短視近利 2018-06-04 14:35聯合晚報 記者 彭宣雅╱台北報導農委會推估,今年全年香蕉產量為361,422公噸,春夏蕉產量占一半,183,908公噸,現在正是全年香蕉最盛產的時機,靠企業賣香蕉是否能解決問題?專家認為,我國缺乏長遠的產銷政策規畫,過度保護農民,也放任農民隨意栽種,無法根本解決產銷失衡問題。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前主任秘書、宜蘭縣蘭陽金柑生產合作社顧問李念宜表示,台灣香蕉在外銷最暢旺的時代,外銷量可以達七、八成,現在早已沒有當年榮景,但我們卻連國外消費市場如消費力、產品需求等都沒弄清楚,甚至對國內消費市場資訊分析如市場定位、價格制定等基礎農業工程都沒有做。李念宜直言,台灣民主制度太自由、也太過度保護農民,導致農民能夠隨心所欲,但產銷一旦發生問題就賴給政府。他說,國內農民有很多補貼政策,但拿了補貼,就應該配合計畫生產、比如契作、產銷履歷等等,若老農不會記帳,政府就找人幫助你,配合政策的才能有政府的幫助,這樣才能預估可能的生產量與消費量;而不是白拿補貼,然後下一次豐產,又惡性循環無限輪迴。他感嘆,台灣的農業政策大多短視近利,沒有長遠規畫,往往為了顧選票變來變去。他認為,不論是找企業來賣、還是研究加工,都只是應付一時問題而已。像近年一窩蜂做果乾,平時卻未做如何達到足以外銷的等級與品質等基礎研究,何況台灣是亞熱帶國家,生鮮水果都這麼便宜了,誰還要吃加工品,又要賣到哪裡去?對農產運銷非常熟悉的農業社團「Linbay 好油」版主好油表示,現在產地的上等青蕉是6元,要先扣除耗損,然後還有催熟、洗選、分級等處理費用每公斤68元不等,運送到拍賣市場要運費每公斤12元,還要把紙箱成本也計算進去,保守估計,農民從產地把青蕉催熟處理後送到拍賣市場,每公斤要15元以上才有利潤。


台灣 病人自主權利法2019年執行: 預算在哪再議?! 病人自費諮商…


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上路,最大絆腳石是什麼? 天下雜誌649期文 林怡廷2018-06-05 台灣要邁向善終社會,立法是一步,保障每個人有權選擇告別世界的方式。但有了法律之後,要如何執行、如何達到成效,從目前的醫療體系到政策規劃,都須加速跟上改革腳步。 「善終的最大絆腳石是醫療專業,」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反思。過去台灣醫界多「搶救到底」,有些醫師則認為「我跟死亡不相關」,但從急診、各專科到安寧,任何專業的漏接,都會讓病人無法善終。

制度挑戰:從醫療端到長照的善終整合,仍是空白 一連兩個週五,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緩和療護病房護理長蘇秋敏,不到清晨五點半就出門,她要北上參加「病人自主權利法核心講師」培訓。如她一般,坐在教室取經的醫療人員已累計近千名;這群人多是安寧背景,但也擴大到感染科、放射腫瘤科、神經外科等。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主任謝宛婷曾是一員,她以幫病人善終為榮,「當死亡是病人人生必經的結局,那我就陪他面對;若不能陪他走到最後一刻,那才是我的失敗。」她帶領的安寧團隊是去年ACP的試辦醫院之一,更以VR、遊戲創新,讓諮商更順利。但謝宛婷坦言,他們的成果是有條件換來的:院方高層願意給資源、撥人力,即便試辦計劃結束,仍能繼續推動,但並非所有醫院都如此。奇美醫學中心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認為,準備善終,也是全人醫療的一部份,「生命的最後一段,我們也預先幫他準備好。」但他話鋒一轉,「這確實不是傳統醫療——治病、開刀;也不急迫,而是未來的事,」他說,「這就需要政府支持。」 尤其,要達成病人心願,不只要諮商,政策也得鼓勵醫界執行預立醫療決定。例如,病人送到急診的因應、腦神經外科的判定、拔管後由誰照顧、如何照顧等;但目前政策仍不明,許多醫院也仍在觀望。(延伸閱讀:這些問題,幫你思考善終)就連末端的長照機構也得配合,但投入安寧多年的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翁益強擔憂,「長照機構根本連推動18年來的安寧都還沒熟悉,更何況是病主法?」長照和醫療端如何整合,至今仍是未知數。從醫療到長照迫切需要完善制度,替善終接軌。「距(法案)上路時間有點壓迫,可是也沒辦法,這都需要教育一點一滴的累積。」翁益強建議,「要建立正向循環。」

財源挑戰:政府沒預算,政策恐將裹足不前 錢,是推動新政策的東風,但東風哪來? 4月公布的草案,民眾得自費諮商費用。楊玉欣回應,「這是重要國家政策,若(健保)不願意給付,就不能玩了。」 這將會降低民眾和醫院的投入意願。醫改會去年曾調查,76%的台灣民眾願意參與ACP但若須自費約2千元的諮商費(參考加拿大支付標準),這意願降到9%台灣人早已習慣「包山包海」、「俗又大碗」的醫療。這觀念得扭轉,當多數民眾不願掏腰包、健保不給付,就會降低醫院的改革動力。「對醫院來說這不會賺錢,」楊玉欣說。諮商耗時耗力,每次1小時跑不掉,且要醫師、護理師、社工或心理師等至少3人投入。他們光是原先的臨床、教學與行政就忙不完了;反之,使用葉克膜、洗腎或呼吸器等,則有穩定的健保給付。當新政策沒誘因,改革如何進行?楊玉欣呼籲,該重新檢討健保資源配置,減少後端無效醫療、增加前端的預防受苦。例如,光是加護病房的臨終前無效醫療,1年約耗費35.8億健保花費。石崇良回應,諮商費用將視執行狀況再另議,非馬上打開健保大門,「若投入大筆經費做諮商,但民眾臨終前輕易撤除,反倒造成浪費。」 但他表示,「確實需要點把火才能燒。」衛福部將從今年下半年起投入經費佈建資源、培訓人員,輔導每個縣市至少有一家醫院設ACP門診,並提供獎勵金。去年,全台共有近600個家庭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試辦計畫。在近1小時的會談中,民眾漸了解死亡到底是怎麼回事。但衛福部將撥多少預算?穩定財源哪來?皆尚未定案;就連公務預算是否真能到位,也備受質疑。去年,衛福部原訂提撥一定經費,作為法案上路前的醫院試辦、推廣與醫護人員培訓費,最後卻因計劃時程延宕等因素,遭立法院核刪近4成經費。 「這都代表政府做事,沒有整體的思考、規劃跟執行力。國外立一部法律會連同預算、相關配套都一併考慮,」致力推動法案的台大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孫效智說,「這有點可惜。」「當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先思考死亡議題,如同從暗處看向亮處,對生命會看得更清楚,」黃勝堅說。法案的上路,正倒數計時;它能否落實?又將如何改寫台灣人的生命篇章?考驗政府、醫界和民間,捍衛善終的決心。(責任編輯:吳廷勻)


農試所 解決 ”種電“ 成本效益: 全年可種蔬菜 (小白菜、青梗白菜)


農試所找出太陽能板下的適種蔬菜 獲利能比賣電多 2018-06-05 23:36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光電設施和農業生產結合常有「假農作真種電」的問題。農委會農試所今天公布8種蔬菜,在光電設施下仍能達到平均產量,獲利甚至比賣電更多!農試所所長陳駿季指出,依據「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規定,農地上的光電設施覆蓋面積不能超過40%農試所耗時2年,在屏東枋寮進行試驗,評估光電設施下適種的蔬菜品項和栽培模式,提供給農民參考。陳駿季說,希望未來農地種電不是表面上合乎法規,卻不注重農業生產,農業生產和光電兩者可以雙贏的。鳳山分所長陳甘澍指出,包括小白菜、青梗白菜全年都適種以外,夏季可種青花菜、花椰菜以及芥藍,秋季可種莧菜,冬季菠菜和茼蒿。陳甘澍說,每公頃溫室和光電設施成本約2000萬元,分10年攤提,全年累計發電量約38萬度,以每度電4.3元計算,售電收入約163萬元;小白菜保守估計一年14作,生產成本約238萬元,年產量可達21萬公斤,以有機蔬菜拍賣市場的平均價約每公斤20元,粗估收益420萬元,扣掉生產成本,收入可達182萬元,高於售電收入。陳甘澍指出,光電設施採挑高型,最高處離地可達6公尺,有助於通風散熱,最高溫僅有攝氏3637度,比起一般溫網室最高溫可達攝氏40度來得低,2年來也挺過數個颱風,蔬菜的損害也很輕微。陳甘澍說,夏季幾乎沒有國產青花菜,農試所自行研發的青花菜「台農亞蔬3號」品種和花椰菜「161104」品種,具有耐熱早生的特性,但一般溫室的溫度還是太高,光電設施下反而剛好,能順利結球,口感甜嫩細緻,芥藍「161232」則沒有一般甘藍菜的苦味,汁多味甜,在夏季蔬菜市場相當具有優勢。鳳山分所蔬菜系主任王三太表示,試驗多種蔬菜,每種都試驗10個不同品種,總計嘗試過上百種,產量以要達到農業年報3年平均量的7成為基準。且試驗全以有機栽培。栽培模式是以穴盤苗培養3週,再種到田間,2週即可收成,能縮短收成的間隔,提高產量。王三太說,試驗過程中發現,在不影響蔬菜產量下,在光電設施下減少光照量,反而讓蔬菜更嫩、纖維更少、口感更佳。下一步將再嘗試從番茄、甜椒和苦瓜等對光較敏感的瓜果類,找出適種在光電設施下的品種。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