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6, 2020

(柳營奇美醫院) 基亞NK細胞抗癌 一療程150萬元

基亞NK細胞治療計畫 獲准 2020-10-01 00:22經濟日報 記者陳書璿/台北報導基亞(3176)昨(30)日公告,與台南柳營奇美醫院合作的「自體NK細胞治療計畫」,依「特管辦法」申請細胞製備場所認可案,獲衛福部品藥物管理署(TFDA)函覆認可,將可開始執行治療、貢獻營運。基亞表示,目前已有花蓮慈濟醫院、義大醫院和柳營奇美醫院獲得許可,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收案進度延遲,貢獻營收有限。目前國內獲得GTP實驗室製備免疫與再生細胞許可的公司,包括基亞在內,還有尖端醫、長聖、向榮、長春藤等,其中,基亞為唯一用NK自然殺手細胞培製抗癌細胞的生技公司。基亞表示,在治療程序方面,由柳營奇美醫院收入病人,抽取患者的血液,再由基亞萃取、製備NK自然殺手細胞,一個療程打六劑,一個療程收費約150萬元,再由基亞向柳營奇美醫院拆分,認列營收。

台大生醫園區 引進 複合式手術室: 4個月 已完70台手術

手術進行導航 台大生醫分院複合式手術室啟動 台灣好新聞 2020/10/01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台大醫院生醫園區分院建置新一代複合式手術室,並引進多軸式機械臂錐束斷層造影系統,運用精準數位影像導引,大幅提升手術精確度,30日由余忠仁院長主持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R)開幕記者會,邀請新竹縣衛生局殷東成局長、立法委員林為洲秘書以及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蔡孟昆副院長等貴賓參與。複合式手術室運用精準的數位影像導引來大幅提升手術精確度,特別針對需細微精確手術治療的早期肺癌、心血管或神經疾病等,記者會也邀請病友徐老師透過影片分享接受治療的心路歷程。余忠仁院長強調,生醫分院率先於大新竹地區建置新一代的複合式手術室,並引進多軸式機械臂錐束斷層造影系統,能在手術中提供即時的二維平面影像,以及三維立體影像。複合式手術室除了具備多種影像造影功能以外,還能藉由影像工作站將擴增實境(AR)的技術應用在手術中的影像定位,能大幅提升各式手術的精準度。對於各界期待能夠成為醫療科技展示平台的生醫分院,集合多種尖端科技的複合式手術室,更是國內各式新創醫療導入臨床應用的最佳場域。胸腔外科楊順貿醫師分享徐老師的治療經驗,在國小任教的徐老師於108年在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接受胸部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右上肺葉有一顆1.2公分的疑似惡性結節,另外右側的前縱膈腔也有一個4公分大小的病灶,同時左側也有一顆0.8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於是徐老師在去年於新竹分院接受支氣管定位胸腔鏡手術,切除了右上肺葉的結節及縱膈腔病灶,病理報告也證實了是早期肺腺癌及良性的縱膈腔囊腫。左側的毛玻璃狀結節在經過一年的影像追蹤之後有出現實質狀的變化,在與徐老師討論過後決定再次進行定位手術,將左側的病灶也切除。由於生醫分院剛啟用的複合式手術室具備電腦斷層造影系統,能夠直接在手術室完成一站式的「麻醉、定位、手術」流程,因此安排徐老師這次至生醫分院接受手術治療。手術團隊在複合手術室中利用擴增透視導引系統,在病人已經接受麻醉的狀態下進行支氣管定位,清楚標示病灶位置,並隨即以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病灶,病人在手術後隔天即順利出院,病理報告證實左側結節同樣也是早期的肺腺癌。無法請假參加記者會的徐老師,也特別錄一段影像分享健康檢查發現罹病的心路歷程,並表示這次的手術住院天數比上一次更短,體力的恢復也更快。生醫分院外科部何明志主任說,複合式手術室自今年6月啟用以來,已順利完成超過70台手術,含括心血管外科、胸腔外科、一般外科以及神經外科。現階段適合在複合式手術室進行的手術及治療包括:肺部定位手術、介入性支氣管鏡、經皮穿刺肝()腫瘤消融、主動脈及週邊血管支架置放、顱內血管瘤治療以及微創脊椎手術,未來配合開心手術,更能引進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等先進技術。

(工研院/台灣美精技/博晟) 10年收案90例: 一次性自體軟骨修補系統

自體軟骨修補 打造新「膝」望 2020-09-10經濟日報 李珣瑛 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因老化與運動造成的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膝關節膝蓋退化或膝關節卡卡已成為國人熱門關心話題,為解決廣大膝關節病患困擾,工研院與臺大醫院攜手研發的「一次性自體軟骨修補系統」已取得TFDA認證上市,為國人提供新的膝蓋治療選擇,打造樂活人生新「膝」望。軟骨損傷一向是骨科領域中的難題,由於軟骨組織沒有神經,受到傷害不會修復或痛覺,等到開始覺得疼痛時,已傷到硬骨。工研院在1998年注意到美國新型軟骨重生技術問題,加上當時在臺大醫院擔任骨科主任的江清泉醫師(現為輔大醫院副院長)對軟骨細胞特性深入探討多年,因此,當年工研院找上臺大醫院,基於相同的關注焦點,雙方一拍即合,就此展開合作研究。由於人體是最好的培養環境,因此,採用人體培養與在手術室完成所有程序為研發前提,經過密集討論與反覆來回驗證修改,一次性自體軟骨修補系統也因此誕生。而從開始就參與該計畫的博晟生醫副總經理陳俊男,曾在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擔任專案經理,陳俊男表示,常見的關節軟骨磨損療法各有缺點,例如玻尿酸注射只能短期減緩疼痛,消耗完又得重打。細胞療法是在體外培養細胞,需動兩次手術,歷時久且昂貴;人工關節使用效期雖長,卻必須犧牲其他正常組織,不適合所有患者。即使是現行軟骨治療方法,仍要先取病人少量健康軟骨培養約四周再植回體內,除了可能無法與人體完全吻合,動兩次手術也會增加感染風險。「一次性自體軟骨修補再生技術」能克服以上所有缺點,只要擷取病患少量自體軟骨,經由切碎等特殊處理,以微創手術植入關節軟骨損傷處,不僅傷口小,手術約40分鐘可完成,快速且省成本。工研院持續進行小規模人體臨床,更在2008年技轉台灣美精技Exactech),2010年獲TFDA核准進入第二階段臨床研究申請。經過十年收案期,終於完成90餘名患者測試,讓患者生活發生新變化。陳俊男副總經理表示,有位媽媽因膝關節受傷不良於行,只能由先生一人帶著女兒逛花博園區,在接受治療後終於恢復健康,得以參與孩子成長重要時刻。雖然「一次性自體軟骨修補系統」研發過程漫長又艱辛,但技術真正能幫助人才是團隊最欣慰的事,未來工研院仍將持續與博晟深化合作其他再生醫學產品進軍國際市場,造福更多患者。

浩宇: 聚焦超音波+ Avastin (2021年Q1-2啟動 史丹福 臨床試驗)

浩宇生醫血腦屏障合併藥物試驗啟動 獲國際關注 2020-09-14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 健亞生技(4130)轉投資的浩宇生醫表示,該公司一項執行中的臨床試驗「聚焦式超音波開啟血腦屏障合併癌思停(Avastin)於復發腦瘤治療」,本月10日獲美國聚焦式超音波協會(FUSF)報導了試驗最新進展。在報導中,這項在8月於林口長庚醫院起跑的試驗,首位受試者已在六周間進行了三次血腦屏障開啟合併癌思停治療,核磁及正子造影顯示,血腦屏障開啟與腫瘤狀況穩定,且無不良反應發生,將持續治療及追蹤至病況惡化或九個月試驗期結束。浩宇表示,FUSF長期推動聚焦式超音波醫療產業的發展,過去幾年間協助浩宇、與國際聚焦式超音波產業社群交流,並提供經費補助這項非侵入式大分子藥物傳輸試驗,看好其可應用於泛抗體、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細胞治療等大分子傳輸用途。FUSF協會主席Neal F. Kassell醫師表示,這項可反覆開啟血腦屏障的創新醫材,將加速缺少有效治療方法的腦瘤及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漸凍人症等),開發出新的治療方式,造福廣大的病患族群。另外,浩宇與史丹福大學醫師團隊在7月底時與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舉行了送件前審查視訊會議,就同款「聚焦式超音波開啟血腦屏障合併癌思停(Avastin)治療」之復發腦瘤臨床試驗,與FDA就試驗設計、已有確效及驗證報告等環節進行溝通,會議順利完成並已接獲FDA的會議記錄回函,浩宇團隊已著手準備送件文件,希望於年底前完成送件申請,明年上半年開啟史丹福的臨床試驗。浩宇總經理龍震宇表示,透過這項試驗,可推動浩宇產品進入療效驗證階段,也將挑戰執行美國臨床試驗,透過浩宇的創新產品力與執行力,串連美國合作網絡以尋求授權機會,協助浩宇競逐世界的舞台。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