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29, 2021

益得(健喬) 終止 安成藥 合作: 自行執行美國 臨床/查登


益得生技終止與安成藥合作 拿回SYN011美國市場所有權2021-07-27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益得(6461)今(27)日宣布,基於全球佈局考量及安成藥業公司政策改變兩大因素,終止與安成藥簽訂的急性氣喘疾病定量吸入劑SYN011合作案。益得生技目標一年半後,自行搶攻年364億元市場商機。益得生技是健喬(4114)集團子公司,公司強調為全台唯一符合美國MDI(定量噴霧吸入劑)生產規範製造廠。益得生技表示,公司與安成藥在20174月簽訂合作協議,以美國市場為目標,由益得完成產品研發、臨床試驗批生產製造,體外BE測試、上市後大量商業製造;安成藥負責在美執行相關臨床試驗、專利訴訟、查驗登記及通路建構及銷售。商業約定則由安成藥持有藥證,益得生技將獲得產品上市後的淨利分潤。但隨著2019年安成藥下市,公司持續修正相關政策走向。經過多次協商,益得生技表示現已無法達到雙方約定精神,決定終止與安成藥的合作。雙方同意在不損及彼此利益下,並不負任一方賠償責任。合約終止後,益得生技取回SYN011在美藥證所有權及市場權利。益得生技表示,SYN011案日前已宣布,經數據統計判讀可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之PK(藥物動力學)規範,也已遞交FDA申請Bio-IND三期臨床試驗(Pharmacodynamics簡稱PD),近期若獲FDA核准,將開始為期九個月的臨床試驗,預計2023年底或2024年取得美國藥證,搶占原廠藥在美國年13億美元(約新台幣364億元)零售市場。益得生技在取回SYN011藥證所有權後,因分潤結構改變及合作佈局調整,可能對益得生技財務報表有顯著的影響和貢獻。益得表示,SYN011多家接觸者的實力都相當不錯,未來的合作層面也更廣,將加速並有助於全球佈局。法人預期,合作終止後,藥證所有權回歸益得生技的這項決定,尤其在PK數字統計判讀結果發表後,已陸續有不同國際大廠積極接觸,這也使得SYN011在美上市後的營收表現更加充滿可期待性。

循環腫瘤細胞/癌症檢測晶片: 醫華生技 獲不起訴處分


醫華生技發聲明:癌症檢測晶片涉抄襲案 獲不起訴處分 2021-07-21 19:09經濟日報 楊鎮州 醫療設備技術開發商-「醫華生技公司」在2019年被檢舉「癌症檢測晶片竊自美國名校」一事,經新竹地檢署兩年司法調查,獲不起訴處分,該公司今(21)日發出聲明,感謝司法遲來的正義還醫華生技公道。醫華生技所開發的「稀有細胞擷取分析系統」,是一種新式單細胞捕捉、分離與分析技術,該技術利用全自動化的操作平台及標準化檢測流程,結合架構於生醫晶片的半導體微結構晶片來辨識及捕捉目標細胞,可以有效地在大海中找到那根針,也就是「循環腫瘤細胞」。醫華生技表示,未來公司將秉持企業對守護全民的責任,戮力於癌症檢測平台之開發與精進,同時利用台灣半導體之優勢,堅持百分之百台灣研發製造,結合特殊晶片與AI技術,提供尖端精準之醫療檢測,共同為促進台灣精準醫療發展而努力。

(募資7000萬元達標) 清大 林彥穎/ 張大慈 創立 捷絡生技 (3D病理影像AI平台)


清大教授創捷絡生技 3D數位影像AI平台獲7千萬投資 2021-07-19 11:08 經濟日報 /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 由兩位清華大學老師創立的捷絡生技,聚焦打造全球首創3D數位病理影像暨AI分析平台,今(19)日宣布Pre-A輪募資以新7,000萬元超額達標,並獲得生物科技、電子資訊、光學設備及金融機構多家上市櫃策略投資人的支持挹注。捷絡生技執行長林彥穎表示,此次募資順利完成,除了歸功於技術創新之外,公司成立初期就以上櫃公司標準建構經營管理制度,強化財會分離與內控內稽制度,也令投資者信心倍增。新資金將用於竹北生醫園區內打造全球第一的3D數位病理檢驗實驗室。捷絡生技是由兩位清華大學教師,清大腦科中心的林彥穎、與清大分生所張大慈共同創立,兩人放棄教職,在清大首次執行科技部價創計畫後,成功孕育創立捷絡生技。捷絡成功研發的3D數位病理影像暨AI分析平台,整合病理組織處理、高速顯微影像掃描及AI輔助分析等創新專利技術,正跟台北榮總、林口長庚、台大醫院、台北馬偕、北醫、高醫、奇美合作臨床驗證,目前已能提供醫師用電腦AI智慧分析比較檢體3D特性,看到多100倍的組織細節,輔助病理醫師做出更好的臨床決策,成為尖端的精準癌症診斷及治療利器。林彥穎表示,捷絡自成立兩年以來,已有監控藥物傳輸相關的成果刊登於科學期刊報導,今年也受邀在世界最大的臨床病理年會(USCAP2021)、美國臨床癌症研究年會(AACR2021)發表3D病理優勢。其中跟台北榮總病理部周德盈主任合作的「3D腫瘤免疫標記影像系統」能完整呈現病理組織的3D細節,清楚看見並分析腫瘤細胞型態和多項腫瘤生物標記(Biomarker)立體分布,引起相當大的迴響。預期可應用在藥物穿透性、早期前列腺癌病變診斷、篩選適合PD-L1標靶藥物的肺癌病人、分析腫瘤微環境等方向。捷絡策略長張大慈表示,儘管這兩年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捷絡生技團隊仍全力衝刺發展商業化的產品,已獲得多家醫學中心、研究機構及生技公司人員採用。創業團隊並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先進產業策略性落實計畫、生醫商品化中心、科技部國研院科政中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清大產學營運總中心等單位對於經營管理、行銷推廣及高階人才培訓等方面之輔導,才能讓團隊無後顧之憂,專注於產品開發加速成長。展望未來,捷絡生技將進一步取得LDTS實驗室認證,提供醫療級的臨床檢驗產品與服務,擬切入10億美元標靶檢驗市場商機。公司團隊相信,未來3D病理診斷會成為晚期癌症精準制定治療方案的超級技術,捷絡生技致力要用最先進的技術搶救最危急的病人。

陽明+交大 = 陽明交大?


遠見/陽明交通大學醫工強強聯手 跨域邁步大未來 華視新聞 (遠見雜誌提供文.謝明彧 2021/07/26工程名校聯手醫科頂大,如此夢幻組合終於成真!背負著所有人的期待,陽明交大首任校長林奇宏宣示,學校不僅要做未來領域的獨角獸,更要透過「跨域創價」的實踐,進一步「發明未來」!2021年,台灣高教界最重要的大事之一,莫過於21日正式合校的陽明交通大學,工程名校聯手醫科頂大,被視為劍指最有機會成為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的「智慧醫療」產業。陽明交大的合校,看似強強聯手、風光無限,但其實,外界也不是沒有暗地看衰的聲音。某頂大前主管就不諱言,兩校距離、科系、校風都有差,到底真的會變成「一所」陽明交大,還是光磨合就拖上好幾年,淪為「兩個校區各自為政」的陽明+交大?

一樹百穫計畫,塑造新人格 扛起重責的,是陽明交大合校後的首任校長林奇宏,曾任陽明大學微生物暨免疫學教授及研究所所長,也曾任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教授、交大臺聯大系統副校長,以及台北市和新北市的衛生局局長,是少數兼具兩校服務經驗及政府行政歷練的學者。在就任典禮上,林奇宏表示,目標100天後產生「具10年願景的3年計畫藍圖」。71日,就將滿百日(以工作天計),到底陽明交大將走往哪個方向?「我們不只要做未來領域的獨角獸,而是『發明未來』!」在《遠見》專訪中,林奇宏開宗明義地說出他對未來陽明交大的人才想像。林奇宏認為:「陽明交大不只醫學和工程兩個學院,學校的未來,更不應該只由校長個人的專長來定義。」醫工強強聯手,確實是陽明交大的一大優勢,但要達成這個目標,更寶貴的是「跨域創價」的人格養成。台灣高教對於學生的培育,過往著重在「專業養成」,但如果陽明交大的未來,是希望透過跨域整合,進軍潛力產業,那就不能只有專業,更要培育「願意做夢的人」和「能夠整合的人」。「當專業、做夢與整合結合在一起,才會具備『跨域創價』的能力,這也才是讓陽明和交大能夠成為一所偉大大學的核心,」林奇宏強調。 這個名為「一樹百穫計畫」的陽明交大未來藍圖,共具備十個面向,鎖定的不只是科系跨域,更多是對未來人才的養成。林奇宏舉例,9月開始,陽明交大將全面改造「博雅教育」,以「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研習教育」和「社群教育」的四位一體架構,從學生的人格開始形塑起。「專業教育」包括原本的主修、選修、跨域或不分系課程和學程,是累積本門專業基礎;「通識教育」以「人文與科系互補」為核心,包括語言、寫作、溝通等,帶領學生理解本門專業未來怎麼運用;「研習教育」則包括實習、講習等服務課程,讓學生接觸社會議題與使命責任;最後的「社群教育」,則是住宿、體育、藝文、國際視野等生活素養的培育。林奇宏進一步解釋,很多人以為醫工聯手是單純兩種專業的結合,但應用最後都是在「人」身上,「如果不了解人性倫理、團體合作,醫工聯手只會淪為空談。」林奇宏曾有第一線的政府行政經驗,看到要做好醫療,不只是醫學,還有法規、財務、保險、政策、公衛等面向,「如果只是期待學生當一個每天看病的醫師,或許hardcore的醫學教育就夠,但如果目標是跨域創新、智慧產業,就必須擁有各種周邊認知,這樣才會做夢、懂整合。」

從單向垂直到矩陣跨域 回到一樹百穫計畫,林奇宏表示醫學與工程會是未來核心優勢,但不代表跨域創價只能有「生醫×工程」的選擇。例如科法所可以成為相關領域的倡議者;或智慧醫療熱門,但產品要成功,不只技術專業,財務規劃、行銷推廣,都需要管理學院的人才加入;而人文背景去參與預防政策、社會服務等面向,更能讓防疫全面有成。「但陽明交大的師生,能否想到這些機會點?願不願意投入?」林奇宏說,這不只要專業,更需要理想,並連結不同專業人脈,「這就要靠博雅教育來墊基,也是為何一樹百穫計畫,最先推動的是博雅教育改造。」林奇宏說,未來陽明交大,學習會從專業面、工具面,轉向議題面,引導師生一起想像「可以做出發揮的議題」,透過議題貫穿不同學院,讓學生發現自己在當前社會議題上,能做出哪些貢獻。把過往單向垂直式的學習路徑,轉化為矩陣式(matrix)橫向連結。林奇宏語重心長地說,大學應該是創造新價值的地方,不是量產工作者的工廠,這也是未來大學特色化,最根本應有的精神。

Wednesday, July 28, 2021

慶鴻 贈 行動型口袋超音波設備


慶鴻挺醫護 贈中榮高階醫療設備 2021-07-21 09:27經濟日報 吳青常 工具機經營楷模慶鴻機電,延續口罩國家隊的熱血精神,在拚經濟之外更不忘投入防疫,日前捐贈台中榮總醫院多項高階醫療儀器與快速型PCR試劑,提供醫護人員防疫利器、守護健康。台灣放電設備龍頭慶鴻機電為挺醫護,近日更捐贈台中榮總急診用高階設備,含行動型口袋超音波高階設備、影像式插管套組、快速型PCR試劑等,提供醫護人員防疫利器。慶鴻機電副總經理王陳鵬表示,慶鴻透過慶鴻守義教育基金會,捐贈防疫物資及平板電腦給弱勢學童協助線上學習外,更攜手集團旗下企業-舜鵬科技,共同捐贈台中榮總高階醫療儀器。慶鴻機電成立逾45年,董事長王武雄指出,此次捐贈的行動型口袋超音波設備,利於急診室加入可攜式超音波後解決跨區移動的問題,加速醫師正確診斷治療,減輕病人痛苦。另一方面因其輕巧的機型,除了高機動性,還能更方便消毒,在急重症場合、防疫時期,更展現其優點。

大江生醫 掌控 和康 跨入膠原蛋白 玻尿酸 醫材、保養品


大江入主 林詠翔任和康生新董座 2021712日【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和康生(1783)今日舉行股東會並全面改選董事,大江(8436)拿下半董事席次,宣告正式入主,和康生新任董事長由大江生醫董座林詠翔新任。和康生今日股東會選出4席董事及3席獨董,大江生醫拿下3席董事及3席獨董,新任董事包括大江生醫代表人林詠翔、大江生醫代表人傅珍珍、大江生醫代表人黃振嘉以及中加投資發展代表人李(糸秀)緩,獨立董事為廖松淵、曾仲銘及李世明。大江集團的國際商業通路已廣佈56國,並仍在快速擴張中,林詠翔說,未來發展人才是關鍵,目前大江集團員工平均年齡32歲左右,多數已歷練並面對世界第一流對手,結合新進集團公司,即是迎接更多元人才。接下來將密集進行同仁橫向交流,共享科研技術與業務資源,協力發揮綜效。林詠翔表示,集團旗下包括大江基因、大江生活、司碼瀷、光騰新藥等公司,隨著和康生加入集團後,雙方同仁將密集橫向交流,共享科研技術與業務資源,齊心發揮綜效。

台康: 2021年全 權利金>4.6億元/ 2022年~15億元


第四階段相似藥授權里程碑達標,台康生技本月估進帳2.5-3億元 2021721日【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台康生技(6589)乳癌生物相似藥EG12014 (Trastuzumab Biosimilar, also called EGI014)與大廠Sandoz AG的授權銷售合約,今日宣布達成第四階段里程碑,法人預估,7月就可認列新台幣2.5-3億元,全年權利金挹注將超越去年的4.6億元。台康生技是目前在台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將研發中生物相似藥成功授權給國際大藥廠的生技公司,EG120142019年與大廠Sandoz AG簽訂除台灣及中國以外之全球專屬授權銷售合約,簽約金及里程碑金額總計達7000萬美元,也負責承接藥品上市後之生產並享有授權區域之銷售分潤,結合與Sandoz AG在全球生物藥品滲透市場及銷售能力加成,未來發展值得期待。20196月台康生技收到簽約金500萬美元外,陸續依授權合約達成前三階段生物相似藥授權里程碑,於今日再次達成授權合約的第四階段里程碑,法人預估,第四筆權利金收入達成,7月就會先認列2.5-3億元,所有完成之階段里程碑也已依會計準則逐期認列營收,今年全年的權利金進帳金額可望高於去年的4.6億元,明年可認列金額更上看15億元。

(檢測Delta 病毒) 瑞基 POCKIT Central上陣支援


瑞基海洋生技 PCR檢測系統續旺  李其芳 2021.07.21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許多民眾第一次聽到 PCR 核酸檢測,事實上 PCR 技術源自80年代美國生化學家 Kary Banks Mullis,此項偉大的發明還因此獲得諾貝爾化學獎。PCR(聚合酶鏈鎖反應)被廣泛用在檢測病毒和細菌的感染,PCR 在反應的過程中不斷地複製而產生大量病毒的部份基因序列,因此可靈敏地檢測到病毒。Ct 值為複製倍數,Ct 值越低代表病毒量越高。抗原快篩則是抗體和抗原結合的檢測,因不具有訊號放大的效果,且易與其他冠狀病毒甚至非冠狀病毒產生交叉反應 (Cross reaction) ,發生偽陰性和偽陽性的比例較高,因此法規上,快篩檢測後皆需再做PCR檢測進行確認。瑞基海洋生技董事長劉正忠表示,過去 PCR 也經常用在遺傳性疾病的診斷與精準醫療的配合檢測。而這一次 COVID-19 全球大流更使得 PCR 成為病毒檢測的主流,因為 PCR 在檢測靈敏度和專一性上,相對於傳統的抗原檢測要高很多。核酸檢測系統廠瑞基(4171)於1995年首先將 PCR 技術帶入水產養殖業,開發各種魚蝦病毒的檢測試劑。2011 年更以 PCR 技術整合精密機械、電子、電機、軟體、光電學,發展出簡易自動化的檢測平台,包括試劑和設備,是國內第一家專注發展 PCR 現場檢測系統的生技公司。屏東縣 Delta 病毒群聚事件,亦採用瑞基 POCKIT Central上陣支援三大專PC擴大篩檢計畫,加速PCR檢測效率,快速圍堵 Delta 病毒。瑞基於去年4月成為第一家獲得衛福部緊急認證授權的 PCR 系統廠商,COVID-19 疫情爆發至今國內外出貨約有1千台。目前衛福部認證的特約合格檢測單位已增至207間,使用瑞基新冠產品之檢測單位達76間,全台佈建了超過150台的檢測設備,於國內防疫供應鏈中居重要位置。目前台灣內部仍有不明感染源與傳播鏈存在,居於防疫第一線的高風險醫護人員,應提高風險管控意識,進行定期的PCR檢驗。除了合規的檢驗機構,在各鄉鎮區的地區醫院甚至衛生所,也需儘快建置PCR檢驗量能,除供應醫護自檢需求,並給予住院患者與陪病家屬最即時的服務之外,未來若疫情再起,亦能於第一時間加入防疫檢疫行列。劉正忠認為,在疫情較嚴峻的階段大型系統的使用會比較多,下半年台灣疫情趨緩,大型系統需求應該會持平,社區要清零加上對外也勢必會開放,需求應會轉移到常規的檢測,並將以中小型簡易系統為主。當前防疫作為除疫苗施打外,抗病毒藥物的研發也正進行中,現階段已有國際藥廠的抗病毒藥物進入三期臨床試驗,未來搭配精準靈敏的PCR檢測,便能在診所使用,於最短時間內緩解病情。瑞基新一代全自動核算檢測系統應用模擬圖更輕巧、檢測更快速、價格更親民的新一代全自動核算檢測系統,將讓PCR檢測更為方便普及地佈建於各診間與現場檢測站,使得PCR檢驗網更為完備。針對在更小醫療單位使用PCR的需求,瑞基自去年便投入下一代新產品的開發,朝更小型、更輕巧、檢測更快速,同時價格更具競爭力的方向發展。此新一代產品原型機於本週亞洲生技大展首波線上展登場。瑞基6月合併營收達1.1億元,年增54.2%,上半年營收5.08億,6月和上半年營收皆創下新高。瑞基有多項產品獲得 CEIVD 體外檢測試劑認證,日本目前積極進行認證,將成為重點經營的國家。另外,東南亞、中東、歐洲、南美…等地區之業務也積極拓展中,未來營運持續看旺。

Tuesday, July 27, 2021

晨暉生技 獨董: 謝震武


解除晨暉生技新任獨立董事競業限制案 中央社 2021713日公司名稱:晨暉生技 (1271) 旨:解除晨暉生技新任獨立董事競業限制案發言人:曾騰賢說 明:1.股東會決議日:110/07/132.許可從事競業行為之董事姓名及職稱:謝震武 獨立董事3.許可從事競業行為之項目:謝震武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合縱連橫工作室負責人4.許可從事競業行為之期間:110/07/13 ~ 112/11/305.決議情形(請依公司法第209條說明表決結果):經主席徵詢全體出席股東無異議照案通過。6.所許可之競業行為如屬大陸地區事業之營業者,董事姓名及職稱(非屬大陸地區事業之營業者,以下欄位請輸不適用):不適用7.所擔任該大陸地區事業之公司名稱及職務:不適用8.所擔任該大陸地區事業地址:不適用9.所擔任該大陸地區事業營業項目:不適用10.對本公司財務業務之影響程度:不適用11.董事如有對該大陸地區事業從事投資者,其投資金額及持股比例:不適用12.其他應敘明事項:

奎克生技 規劃microRNA基因檢測: 判斷受孕時機 & 肺癌用藥監測


試管嬰兒補助放寬 奎克生技進軍生殖醫學 2021-07-19 18:38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 精準醫療廠商奎克生技今(19)日表示,隨著7月政府試管嬰兒擴大補助方案上路,人工生殖需求看漲,奎克在今日登場的亞洲生技大會線上展覧會中,以個人化生殖醫學基因檢測為主軸,展出全球第一個微小核糖核酸 microRNA)用在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的新型基因檢測,受到許多關心不孕症民眾及醫療人員矚目。奎克生技事業長楊博鈞表示,在晚婚、不婚及少子化趨勢下,新生嬰兒數目持續下滑,試管嬰兒已成為不孕症的重要救星,政府在此時推出擴大補助方案,對許多期待生育的夫婦是很大的鼓舞,相信對未來台灣人口結構的改善,也會很有助益。楊博鈞表示,以微小核糖核酸作為分子標記使用在生殖醫學檢測,是一項領先全球的嶄新技術,也是精準醫學的新應用。他指出,台灣人工生殖醫學在國際上有很好的評價,奎克生技也希望以最新的生物科技全力加碼,和醫學界強強聯手、再創佳績,也為年輕一代帶來更多希望。奎克生技表示,這次展出的檢測「蜜瑞納」(MIRA®),是新一代的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由於微小核糖核酸具有調控基因表現的功能,因此可以從其標記群的表現狀況,判斷子宮容受胚胎最合適的時機,進而提高胚胎著床的成功率。奎克已經在醫學專家群指導及合作下,完成多項臨床研究,也在國際頂尖的生殖醫學期刊發表。目前奎克生技已與國內外超過30家以上醫療院所合作,並規劃在短期內擴大至海外包括歐美和東南亞地區。在亞洲,除了在中國大陸與指標性檢驗實驗室合作,也將在今年第3季,展開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進行臨床試驗,預計在明年取得IVD認證。至於歐洲,奎克已在今年順利取得歐盟CE IVD mark,並和西班牙醫療單位進行產品測試中;美國部分也同時在進行產品測試與FDA認證申請,積極佈局全球市場。整合生物科技與光電半導體技術,奎克生技團隊專注投入於開發次世代「多基因即時檢測診斷技術」,及其在各種精準醫療檢測應用。除了在生殖醫學檢測外,在此次在線上也展出應用於癌症精準醫療檢測之多項解決方案,包含肺癌用藥監測的MoDEL及運用microRNA 開發基因檢測之共通平台mirSCAN兩項產品,這些檢測也都已與國內大型醫療院所進行合作,期望在臨床精準醫療應用上,提供即時、精準、高成本效益的檢測。

台塑生醫 申讓 聯亞藥2,000張 (聯亞生 子公司) 賣壓沉重


疫苗股虛累累 生醫族群乏力 2檔獨步衝 工商時報 2021.07.12 台股今日大漲250餘點、生技展下週登場,但生醫類股多頭攻勢不強,擁利多題材的個股漲勢居前,友霖(4166)降血脂新藥授權京新藥業簽約金里程碑金上看1.2億元,晨盤強漲7%以上;美時(17956月營收衝上13.6億元刷新1年半新高,晨盤衝至漲停125元,未能鎖住,漲幅縮至3%;疫苗股近日備受討論列疫苗優先施打惹爭議,再加上傳出BNT疫苗1,000萬劑有機會來台,高端疫苗(6547)、聯亞生技股價壓低整理。特殊學名藥廠美時受惠外銷業務亮眼,6月自結合併營收13.6億元,創近18個月新高,月增加17.8%,年增3成,第2季合併營收更連5季成長,達36.76億元,季增10.6%,年增37.3%,再度創下單季營收新高。上半年合併營收達7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近6成,持續改寫歷史新猷。友霖生技積極拓展大陸心血管用藥市場,自行開發的降血脂複方新藥,技轉浙江京新藥業生產銷售,簽約後友霖將獲得包含簽約金及產品開發里程金以及銷售里程金上看12,000萬(約2,800萬人民幣),另在授權市場擁有銷售里程金及銷售分紅。疫苗研發製造公司符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範(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之第二類「維持防疫量能」類別,引發外界議論。高端疫苗表示,員工名單造冊送交主管機關核定,惟公司員工期待公司取得緊急使用許可後,得以施打高端新冠疫苗,以維繫疫苗生產作業不中斷。迄今,除一名員工因懷孕以第六類人員身份接種一劑莫德納疫苗外,並無任何員工依本公司經核定造冊名單接受公費疫苗(AZ或莫德納)接種。台塑生醫公告申讓聯亞生技子公司聯亞藥2,000張,今日聯亞藥賣壓沉重,在興櫃市場開低走低,跌幅在1成以上。聯亞藥母公司聯亞生技表示,尊重指揮中心的施打順位安排,但集團所屬各公司未考慮優先施打順位,也未將員工名單造冊向衛福部申請優先施打進口疫苗。(時報資訊 郭鴻慧)

(健眾細胞) 細胞潛力保養品: 生肽精油/外泌體


台日二細胞專家發現「保養的關鍵」 2021-07-21 18:11經濟日報 邱四珍 疫情期間,幹細胞研究市場於保養品跟生技之間,受到關注,中國2017年產值525億,2019年增值到900億,醫療照護與生技領域2019年交易強勁增長,2019年初至11月,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年增長了40%,幹細胞常見來源有臍帶、臍帶血、脊髓、牙髓、脂肪、羊水等。細胞專家張薏雯博士,現任健眾細胞生醫公司總經理,在媒體報導及Youtube上都有相關的各種細胞資訊分享,長期致力於癌症與幹細胞研究,獲得專為表揚台灣醫學頂尖傑出研究者的「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傑出論文獎」。幹細胞在臨床上包含癌症、糖尿病、腦神經、膝關節等保養運用都有很好的臨床實驗。張薏雯博士表示,自己在細胞領域上有所耕耘,是希望細胞資訊與應用以數據跟臨床實證可以讓大眾受惠,而細胞在保養品市場中,臨床實驗跟細胞研究團隊的驗證相當重要,將會是未來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因為消費者也精打細算。比價格更會比較成分,在保養美容市場,細胞領域有一定的潛力,細胞的問題細胞解決,可以期待全球細胞美妝保養、美容市場的崛起。市面上保養品牌百百款,很多品牌重於包裝,但內容成分卻是來源不清,才是最大問題點。張薏雯博士日前也投入「細胞未來式」的顧問團隊,而外面幹細胞保養最貴花費百萬,細胞未來式開發的「ceo煥生肽精油」屬吸入式保養,由羊水中的幹細胞提煉而成,外泌體也讓許多民眾有感,另外還有「青春奇肌煥活面膜」、「髮現奇蹟活萃」,也針對皮膚、頭皮狀況有問題的做研發,消費者現在也很聰明,除了看包裝也看成份,且還有背後的醫療、研發、製造團隊。日本NHK前日發表了新冠特輯,在新冠病毒期間AI解讀與分析所有論文中,其中一名耶魯大學醫學院畢業防疫研究第一人的岩崎明子教授,特別介紹吸入式相關的產品,「加濕器」可以提升呼吸道的保養。「細胞未來式」相當有洞見,在疫情期間於呼吸道保養與研發走在前面,民眾要保養身體或保養皮膚或購買商品,提醒要找專業的醫療團隊。

(治療COVID-19) 泰國RAMA醫院 使用訊聯 臍帶間質幹細胞


訊聯:全球疫情居高不下 催生細胞治療10倍速成長 2021-07-21 19:08 經濟日報 / 記者嚴雅芳/即時報導 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1)今日開幕,今年涵蓋先進療法等主題,其中,「細胞治療於疫情/後疫情時代之臨床應用」國際學術論壇,因為集結了亞洲6國重量級醫師分享跨國間質幹細胞(MSC)治療臨床實務而備受矚目。訊聯(1784)表示,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細胞治療幾乎10倍速成長,且在醫界響應下,也催生跨國大合作,同時讓台灣的幹細胞產業與醫療技術,加速打開國際市場。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表示,特管法的開放,讓台灣幹細胞領域打開國際知名度,疫情則是讓台灣的幹細胞產業與醫療技術,加速打開國際市場。訊聯表示,變種病毒突襲亞洲,泰國每週平均死亡數不斷攀升,相對於4月第一週,過去一週爆增100倍,也對泰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因此泰國當地的重要醫學中心-拉瑪鐵菩提(RAMA)醫院,不僅使用訊聯生技去年輸出的臍帶間質幹細胞,近期更緊急向訊聯追加第二批間質幹細胞申請。除了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孟加拉、印尼等其他國家亦積極洽詢。此外,印尼近期取代印度成為亞洲疫情新震央,本月至今已超過百名醫師染疫不治,且COVID-19重症相關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急需突破性療法,因此將間質幹細胞治療COVID-19提交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是亞洲首見幹細胞用於EUA申請,代表印尼當局對幹細胞的肯定。

法德藥: 新任董事 _詹惠如/貝南謀/黃宏基/鍾曜唐/許光陽/葛之剛


法德藥:公告本公司110年股東常會董事全面改選當選名單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灣證券交易所2021/07/22 61.發生變動日期:110/07/222.選任或變動人員別(請輸入法人董事、法人監察人、獨立董事、自然人董事或自然人監察人):法人董事、獨立董事3.舊任者職稱、姓名及簡歷:董事:薩摩亞商Boxy Limited代表人:詹惠如/法德生技藥品()公司總經理 董事:英屬維京群島商Sandex Group Limited代表人:鍾裕民/台安生物科技()公司副總經理 董事:英屬維京群島商Wise Asia Group Limited代表人:貝南謀/祥翊製藥()公司董事 董事:黃宏基/法德生技藥品()公司監察人獨立 董事:鍾曜唐/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座教授 獨立董事:溫肇東/大同世界科技()公司獨立董事 獨立董事:許光陽/瑩碩生技醫藥()公司獨立董事4.新任者職稱、姓名及簡歷:董事:英屬維京群島商Sandex Group Limited代表人:詹惠如/法德生技藥品()公司董事長 董事:洲信有限公司董事:英屬維京群島商Wise Asia Group Limited代表人:貝南謀/寬譜醫學科技()公司董事 董事:黃宏基/喬集偉思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獨立董事:鍾曜唐/法德生技藥品()公司獨立董事獨立 董事:許光陽/瑩碩生技醫藥()公司獨立董事 獨立董事:葛之剛/易威生醫科技()公司獨立董事5.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或「新任」):任期屆滿6.異動原因:110年股東常會依法全面改選7.新任者選任時持股數:董事:洲信有限公司:603,000股獨立董事:葛之剛:08.原任期(例xx/xx/xx ~ xx/xx/xx:107/06/19~110/07/229.新任生效日期:110/07/2210.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本次變動係因任期屆滿全面改選,非屬同任期之變動,故不適用。11.同任期獨立董事變動比率:本次變動係因任期屆滿全面改選,非屬同任期之變動,故不適用。12.同任期監察人變動比率:不適用13.屬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請輸入是或否):14.其他應敘明事項:

 

Monday, July 26, 2021

衛福部EUA核准 異體臍帶間質幹細胞: 治療COVID-19重症


搶救新冠疫情 宣捷幹細胞新藥治重症工商時報 杜蕙蓉 2021.07.21 全球新冠風暴未止,變種病毒持續強襲各國,本土新冠疫情拉緊報,繼疫苗後,台灣生技業也投入新藥治療,宣捷幹細胞生技(4724)以新藥UMC119-06攜手雙和醫院,投入新冠重症治療。新冠病毒新藥的批准,對生醫界來說是一大新的進展與突破,這次特別專訪到宣捷幹細胞董事長宣昶有、總經理吳世揚兩位新藥的重要推手,說明申請恩慈療法的經過與想法。Q:衛福部於6月初緊急核准異體臍帶間質幹細胞新藥(UMC119-06)用於治療重症患者,宣捷幹細胞將攜手雙和醫院,以100劑間質幹細胞產品UMC119-06予用於治療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對此,能否請您們加以說明。宣昶有答:去年有一名乳癌的病人已是COVID-19確診案例,我們第一時間看到病人有呼吸衰竭症狀,便想要救這名病患,於是趕快申請恩慈療法。後來因為申請時間太長,病人還等不到我們投藥就不幸去世。但是此之前,我們的技術已經衛福部認可。恩慈療法申請流程在疫情期間並沒有改變,但是批准的速度是有加快的。以前批准恩慈療法大概要40天到2個月的時間,這次宣捷幹細胞的間質幹細胞新藥UMC119-06參與醫藥品查驗中心「CDE can Help」專案認可,已於64日獲得衛福部通知核准於雙和醫院進行緊急病患提供專案申請之恩慈療法。這次衛福部只花了兩天就審核出來,恩慈療法在細胞療法很先進。對宣捷幹細胞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我認為,在COVID-19疫情下,最先進的藥物還是間質幹細胞(MSC),MSC雖不能用於「預防」,但能夠治療重症,重症病人是我們最不樂見的情況。幹細胞的特性比較不一樣,它的應用領先於法規,而法規的角度也不是從限制出發,而是站在幫忙開路的角色。衛福部啟動了緊急使用授權(EUA)又替幹細胞治療開了一條大路。我們的細胞治療可以變成領先全世界的一個示範點。 因應疫情需求,宣捷投入間質幹細胞新藥UMC119-06,希望能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圖/宣捷幹細胞提供 吳世揚答:一般來說,新藥開發的一期臨床試驗重點在於安全性,在收到510位病人就結束了。在正常的臨床試驗狀況下,原本收病人就是有難度的,要一位、一位慢慢等。而肺衰竭疾病本來就是我們長期鑽研追蹤的領域,因為疫情的關係,病人會有呼吸衰竭的症狀,讓我們有機會加快收案速度,並不是因為疫情才轉而研發肺相關新藥。為因應突如其來的疫情,非常感謝衛福部願意接受我們前面的流程,讓我們可以用前面已完成的基礎往下走,加快收病人的速度,在前後條件的設定幾乎一樣。如果條件大改的話,就要從頭送審,再花上1940天,所以我們只做了一些小幅度的滾動式調整,就符合醫院的收案標準。如此一來,讓本來可能為期一年的臨床試驗速度縮短成三個月到半年就完成。新藥開發一定要按照流程一期、二期、三期來走,不能跳步驟的。對於新藥開發,縮短每個階段時程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時間一拉,不僅資金在燒,大家也會懷疑成功的可能性。可是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一步、兩步往前跳,代表我們對自己的藥很有信心;再者,因為我們前面提供的數據完整、漂亮,讓臨床醫生安心,使他們對我們的藥產生信心,他才敢連續收病人,加速後面收案速度。我們很希望造福同胞,讓死亡率降下來。問:UMC110-06是什麼時候開始做的?從研發到臨床花了多少時間?宣昶有答:10年了!從2011年開始研發至今。藥品研發最重要的要看安全性,然後再看有效性。所以光要確定安全性這件事,宣捷就花了一番功夫,斥資40006000萬元去美國做毒理實驗,把細胞毒理學回來,目的就是強化藥物的安全性。我們常說十年磨一劍,前面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摸索如何做到藥物性安全性,而且過程必須符合國際標準,才造就了我們現在能夠容易順利地與國際合作。至於為什麼會發展到肺衰竭適應症,這一路走來,有許多專家學者和醫生給予的建議,同時我們也看到空氣污染對人身健康是長久以來的問題,於是決定先從最少藥廠投入的新生兒肺發育不全開始著手,這就是孤兒藥(Orphan drug)。宣捷願意從這裡開始照顧這些小朋友,漸漸發現慢性肺阻塞的病患不少。於是我們把劑量、配方做些許調整,才慢慢把新藥的適應症擴展到成人慢性肺阻塞,現在幾個臨床試驗的效果非常好,開始思考往急性呼吸窘迫適應症發展。我們在還沒有COVID-19的時候就已經朝肺部疾病這條路走。前面該走的路、該做的流程,我們都準備好了,剛好這波COVID-19,讓我們看到這就是急性的症狀,讓我們加速完成任務。 因應疫情需求,宣捷投入間質幹細胞新藥UMC119-06,希望能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圖/宣捷幹細胞提供 問:這十年來,請問幹細胞有什麼優勢是現在醫療界急需要的?是宣捷能幫忙的?宣昶有答:間質幹細胞大致有三種來源:脂肪、骨隨和臍帶胎盤,年齡最輕的是臍帶胎盤,年齡大的是脂肪跟骨隨。從年齡上來看,優勢就差很多,但是這三種幹細胞在呼吸衰竭上都有臟器救贖的功能,急性病都很厲害,效果不相上下;但是針對慢性病的話,脂肪、骨隨的效果不如臍帶胎盤,因為臍帶胎盤是比較幼稚的組織,擁有比較佳的存活能力以及活性,所以在治療慢性疾病上,臍帶胎盤佔再生絕對的優勢。不管是COVID-19、流感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只要在臟器衰竭的時候,MSC就會去抑制發炎。發炎得越嚴重,MSC對免疫的調節越厲害,這是MSC的特色。當肺在發炎的時候,幹細胞就是非常好的藥物。問:在幹細胞應用益趨廣泛的前提下,宣捷幹細胞未來的布局策略為何?吳世揚答:宣捷在全球布局早就開始了。從我們一開始,就決定要取得FDA認可。在進行FDA認可程序中,我們也開始向國際上專門管理智慧財產的公司尋求好的技術和標的進來。全世界有很多公司或研究單位把研究做出來後,不知道後續的流程該怎麼走下去,這些智財管理公司在全世界去收這些技術,然後進行媒合配對,讓這樣的技術可以真正落實,進而擴大發展。我們現在開始取得國際授權技術進來,比如與香港商Orilitia Biopharma的合作關係也是依循上述方式。宣捷是研發幹細胞新藥的廠商,如何篩選到優質的幹細胞來用,是我們很重要的專利,也是國際廠商為什麼要跟我們合作,並非單看資金或名氣,主要是看上我們有這些專利,能夠讓這個幹細胞新藥技術獲得加乘效果。我們不會只定位在台灣,同時也會洽談合作國際授權事宜。當然,國際廠商也很聰明,一開始也不會全球授權都釋放出來,於是宣捷先談定了東南亞九國授權。宣捷是製藥規格,符合製藥的安全規範流程,除了自主研發專利以外,我們經GTP查核通過,還有ISO17025、美國FDA的幹細胞CMC認證等等。宣捷具備這些條件,國際的技術跟資源才會跟我們合作 我們也藉這個機會往國際踏出去。問:針對國際布局,董事長和總經理如何分工合作?宣昶有答:在宣捷創辦的時候,吳總是宣捷工號前3號員工,是不折不扣的宣捷人。更早的時候,吳總在做醫療器材的騰旺公司,我請他來宣捷開拓做醫療器械業務,宣捷那時候設有醫療器械部。宣捷當時還在摸索核心業務,涉及的業務包涵化妝品、醫療器械、藥品、幹細胞等都有佈局。後來當時的董事長宣明智認為醫療器械和幹細胞需要分拆,所以創立了一個公司─互貴興業,吳總也是互貴興業的創辦人。未來吳總的角色就是把互貴和宣捷將通路及服務都整合在一起,他也會參與國際授權事務。吳總是一個全方位的總經理,對整個醫療相關領域滿了解,往後主要會著墨在業務跟授權這兩大主軸。

(視網膜病變) 宏碁 協助 眼科AI診斷VeriSee DR


宏碁基金會協助醫護 2千套抗菌鍵盤滑鼠組 中央通訊社 2021721日(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1日電)宏碁基金會今天宣布將捐贈2千套抗菌鍵盤滑鼠組,開放全台地區級以上醫療院所申請,同時提供視訊診療軟體Acer TeleMed與眼科人工智慧(AI)輔助診斷軟體VeriSee DR免費使用6個月。宏碁基金會董事長陳俊聖表示,疫情以來,前線醫護人員無不挺身而出,為全台民眾守護家園;宏碁基金會希望為醫護送暖,捐贈抗菌鍵盤滑鼠組及醫療輔助軟體予全台醫療院所。宏碁基金會將捐贈倚天酷碁公司新推出的無線抗菌鍵盤滑鼠組2千套,凡通過審核的醫學中心即捐贈100套,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提供50套。宏碁智醫旗下軟體Acer TeleMedVeriSee DR同步開放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申請免費使用6個月。Acer TeleMed由醫護提供連結後,可進行視訊診療,減少基層醫護約診負擔及疫情接觸風險VeriSee DR 透過電腦邊緣計算技術,可縮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檢測時間。(編輯:楊蘭軒)1100721

大江 子公司 光騰新藥: 電腦新藥開發


跨入量子科技 大江擬運用量子運算開發新藥 鉅亨網記者沈筱禎 台北2020/12/29 看好未來量子科技發展,大江生醫 (8436-TW) 透過既有技術平台植物萃取方式開發出化合物,擬運用量子運算研發新藥,有望跳過繁瑣的臨床前試驗;盼隨著量子電腦技術成熟,新藥開發也能開花結果。大江表示,目前超級電腦高速運算,已可替開發中新藥測試在人體內可對抗的疾病,或是人體用藥後可能出現的反應,雖然相較一般研究更快速,但更看好量子科技開發新藥速度能優於超級電腦。大江已成立新子公司光騰新藥 (Quantum Biology Inc.),盼借重台灣電子優勢打造新藥開發新模式,加上大江以植物幹細胞萃取做為產品開發,目前也已透過既有技術平台,從植物萃取物開發出化合物,後續擬運用量子運算,針對人體潛在癌細胞開發新藥。大江坦言,近期已接觸過台大、高速電腦中心等專業單位,儘管量子科技理論談論多時,但目前演算法架構尚未成熟,且人才也有限,預期透過量子運算開發出的新藥仍需要多年時間,期盼隨著科技成熟,新藥也能有初步結果。台灣政府也為提升量子科技實力,2021-2025 年擬投入 40 億元在量子電腦技術研發上,中研院、經濟部規劃 5 年內投入 2218 億元,且經濟部、中央研究院等跨部會合作,共同規劃國家隊計畫。

Sunday, July 25, 2021

(澳/紐/台 臨床試驗) 降LDL-C &總膽固醇 複方新藥: 友霖 開發; 浙江 京新藥 銷售


友霖技轉降血脂複方新藥給大陸公司 開拓兩岸市場2021-07-09 17:43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 友霖(4166)今(9)日宣布,自行開發的降血脂複方新藥,技轉給大陸浙江京新藥業生產銷售,簽約後友霖將獲得簽約金、產品開發里程金以及銷售里程金上看1.2億元,未來另可獲得授權後市場擁銷售里程金及銷售分紅。根據市場資料,中國35歲以上人口有三分之一血脂異常,市場潛力大,今年與浙江京新藥業公司合作降血脂複方新藥的生產銷售,將讓友霖在大陸市場的產品佈局將更完整。友霖生技表示,京新藥業是一家具有研發、生產及銷售實力的醫藥上市公司,長期深耕心腦血管、消化道和精神神經等三大領域。透過雙方合作,能將這項降血脂複方新藥在中國進行註冊、生產及銷售,共同推廣。友霖的發展策略之一是要將自行開發生產的產品積極拓展市場,與京新藥業的合作能幫助友霖達到這項策略性目標。」浙江京新藥業說,京新聚焦精神神經和心腦血管領域,積極打造核心競爭力,在心腦血管領域已有降血脂藥物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鈣、匹伐他汀鈣等一系列產品,本次簽署合作協定引進此複方新藥將進一步豐富公司心腦血管產品線,提升市場競爭力,對京新藥品業務產生積極影響。這項降血脂複方新藥目前正在澳洲、紐西蘭和台灣進行第三期臨床研究,預定下半年完成。這是友霖運用獨特的「微粒技術」,將兩種不同機轉的降血脂用藥結合為複方新藥,劑型設計可提高藥物的安定性,預期在調節低密度膽固醇(LDL-C)以及總膽固醇(TC)的效果上可優於單一藥物,並能減少病人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情況,提升服藥順從性,同時因為有效控制血脂預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進而提高生活品質。

Thursday, July 22, 2021

文大快篩: 偽陽4.5%/ 壹電視快篩偽陽3.1%


醫用快篩遭質疑陽性率高 食藥署要查 民視新聞網 2021618 指揮中心開放居家快篩試劑,除了三款國外試劑通過審核即將來台,第一款國產居家試劑也核准,泰博的試劑還宣稱準確率達到94,但另一款安特羅生產的醫用快篩,卻被投訴陽性率偏高,現在食藥署也將介入調查,要求業者說明。產線上一個個快篩試劑,不只要送往醫療前線,現在也將前進各大藥局,617日食藥署宣布,核准國產第一款「居家」快篩試劑,就是由泰博科技,生產的「抗原快速檢驗套組」,起初只給醫事人員使用,現在調整使用方式,改居家快篩,號稱和PCR檢驗相比,陽性一致率達到94%,陰性準確率達99.8%以上。泰博科技董事長陳朝旺表示,「用鼻腔的部分,其實就好像挖鼻孔一樣,它只要3公分2.5公分左右,比一般的PCR安全,因為採集得到的病毒,我們有一個萃取液,萃取液的目的就是把病毒殺死,取裡面的蛋白質所以一般市面上,所看到各式各樣變種病毒,以我們的快篩來講基本上它都可以偵測到。」

醫用快篩遭質疑陽性率高 食藥署介入調查 包括已通過的3款國外試劑,共有4款將販售,但泰博預估鋪貨速度會比進口的更快。國產的安特羅快篩試劑,同樣投入第一線,提供快篩站使用,不過食藥署最近卻接獲投訴,偽陽性偏高,以近期文大快篩為例,314名住宿生,14人篩陽,PCR都驗陰,偽陽性率約4.5%,壹電視快篩結果355人,11人偽陽,發生率約3.1,安特羅在緊急授權名單中,食藥署也表示會展開調查。食藥署醫粧組副組長錢嘉宏表示,「準確率都還是有達到96%以上,目前還可以符合我們的,對這類產品審查上的要求,但還是會請業者來說明。」

醫用快篩遭質疑陽性率高 食藥署介入調查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我們這些快篩試劑在上市的時候,它都是在實驗室去,測試它對其他病毒的一個交叉反應,可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除了病毒干擾外,也可能受到我們呼吸道黏液裡,某些物質的干擾產生偽陽性現象。」不過未來篩試劑還有新選擇,6月底還有3款進口居家快篩試劑,達雅和萊鎂,都是核酸檢測試劑,準確率高達90%以上,且萊鎂最快628日就能抵台,另外還有一組是台灣羅氏的抗原快篩,陽性一致率約82%,三者都是鼻腔快篩,30分鐘能得出結果。快篩量能再擴大,及早揪出前再感染源,盼台灣重回「嘉玲」時代。

(晟德) 育世博 : 楊育民 蕭世嘉 開發異體細胞製劑 / 自然殺手細胞


育世博生技醫療長、策略長上任,細胞治療先鋒再拓國際級經營團隊 中央社/ 2021.06.1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615 10:00:49)業界重量級專家的加入將為育世博生技經營團隊帶來深厚業界經驗與資源,並深化公司透過專利技術,持續耕耘細胞治療領域的扎實根基。育世博的創新與技術優勢不僅獲得國際創投機構的青睞,於今(2021)年初甫完成47百萬美元(約新台幣13億元)的募資,更得到資深業界人士的注目。該公司宣布於今(2021)年5月,由前艾伯維(AbbVie)癌症早期研發副總裁Thorsten Graef出任醫療長,並由前富國證券(Wells Fargo Securities)的醫療健康投資銀行事業群董事總經理Michael Brock出任策略長。「這些具備豐富經驗與成就的高階主管加入我們策略性擴張的國際級經營團隊,將扮演公司持續探索與發展新世代自然殺手細胞治療的重要推手。」育世博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蕭世嘉博士指出。新任醫療長Graef博士擁有超過十年的藥物研發國際領導經驗,經歷橫跨數間世界級生命科學公司,並曾於艾伯維管理20多項的臨床試驗;新任策略長Michael Brock至今已累積超過20年的醫療健康領域策略投資經驗,對於募資、併購、商業發展與策略規劃均擁有深厚的專業實力。此外,育世博於早先也宣布由賴佑明(Jimmy Lai)先生出任財務長,出生於花蓮的賴佑明先生在36年的職業生涯中,曾協助三間亞洲公司赴美上市,分別於美國與亞洲均有卓越的企業運營經驗與專業成就。隨著經營團隊的持續擴大與強化,為育世博注入更多的國際商業發展經驗與產業資源,將有助於該公司在細胞治療市場的快速發展。「育世博今年持續在企業營運與臨床發展上達到重要里程碑,我們致力建構一頂尖架構,讓人才與關鍵能力的建構持續幫助公司成長。」育世博共同創辦人暨執行董事楊育民博士總結道。Graef博士先前在艾伯維擔任癌症早期研發副總裁,掌管臨床試驗,包含超過20項臨床計畫的執行與法規遵循。此前,他曾擔任美商默沙東(Merck Sharp & Dohme)醫學總監。進入生技業界之前,Graef博士是德國杜塞道夫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與免疫科的主治醫師。在杜塞道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學學位(M.D.)以及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Ph.D.)之後,Graef博士於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完成他的博士後研究。「Graef博士深諳國際法規環境,且具備專業臨床藥物研發知識,是公司探索與發展抗體連結細胞的創新療法的貴重資源。」蕭世嘉表示。 在加入育世博的前十年,Brock擔任富國證券的醫療健康投資銀行事業群董事總經理,負責範圍涵蓋上市與私人生醫製藥公司。在此之前,他曾任美國銀行美林證券(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醫療健康投資銀行事業群的管理董事。Brock先生於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獲得理學士學位(B.S.),並於威廉與瑪麗學院梅森商學院(Mason School of Business at the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取得企業管理碩士(MBA)學位。「Brock先生幾十年來協助指引上市與私人生技製藥公司的經驗,是公司財務與營運上重要的資產,這將使我們整體策略的發展、聚焦與執行得到更好的幫助。」蕭世嘉提到。

關於育世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世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楊育民博士與蕭世嘉博士於2017年共同創立,是一間研發尖端細胞治療抗癌藥物的生技新創公司。透過蕭博士在加州柏克萊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所發明之抗體細胞連結技術(Antibody-Cell Conjugation, ACC),該公司掌握各項細胞治療抗癌藥物的關鍵優勢,並以此發展多項針對不同標靶的治療藥物,其中ACE1702已在美國展開一期臨床試驗。

晟德轉投資 又拿到授權約2020-07-16 02:18 經濟日報 /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晟德轉投資的再生醫學公司「育世博」昨(15)日宣布,與藥明巨諾(JW Therapeutics)簽訂旗下所開發兩項「異體細胞製劑」授權合約,已取得授權前金。知情人士說,整體授權金上看6億美元(約新台幣180億元)。育世博表示,無法揭露授權細節,僅指出「整體授權金額符合市場規格與預期」。業界估,若以6億美元的授權金規模推算,授權前金應落在3,000萬到4,000萬美元間(約新台幣9億到12億元間)。這也是晟德繼所轉投資的新藥公司加科思之後,再一筆重大授權案。育世博為旅美生技專家、國際大藥廠羅氏(Roche)前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所創辦,主要股東結構包含玉山創投、國泰創投、中加投資、益鼎創投、DEFTA Partners與晟德集團等。育世博的合作夥伴「藥明巨諾」是大陸生物藥巨頭、被譽為醫藥界華為的「藥明康德」與美國細胞治療大廠巨諾合資成立的子公司,今年將在港上市。巨諾於2018年則被美國生物藥巨頭賽基(Celgene)以90億美元收購,為全球細胞治療領域重大指標案。至於授權內容,育世博指出,旗下開發的自然殺手細胞(oNK細胞)產品ACE1702ACE1655,近期與藥明巨諾完成「專屬優先授權合作協議」,已先取得簽約授權金,未來將依約陸續取得里程碑金及銷售權利金。藥明巨諾將優先擁有上述技術在大陸、香港及澳門市場相關權利。前此,大陸南京傳奇生技公司將旗下CAR-T細胞治療技術,授權給嬌生旗下公司楊森藥廠,授權預付款就支付3.5億美元。業界說,育世博產品的競爭力,更勝南京傳奇

(晟德) 貝達藥業 加科思藥業 王印祥 將獲 AbbVie 2,000萬美元 里程金


晟德轉投資加科思藥業,AbbVie二千萬美元里程碑金將入袋 2021618日【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晟德(4123)轉投資加科思藥業(1167.HK)於在港交所公告稱,研項目SHP2抑制劑JAB-3312已分別完成與PD-1抗體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以及MEK抑制劑比美替尼(Binimetinib)用藥臨床實驗的首例患者給藥,合作夥伴艾伯維(AbbVie)將給付2,000萬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加科思藥業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印祥博士表示,加科思的SHP2抑制劑是全球第二個獲得美國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的專案,自從與艾伯維展開合作以來,雙方一直在共同努力,希望能加速SHP2抑制劑的全球開發。此次的里程碑付款為我們後續的研發注入信心,同時也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持。據諮詢機構ChinaBio統計,2020年中國藥企和海外藥企的跨境交易達到271起,相較2015年增長300%。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以對外授權(license out)的形式爭取海外市場份額,其中加科思藥業是走在創新藥出海趨勢浪潮前沿的企業之一。加科思20205月底與艾伯維(AbbVie)達成超過8.55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協定,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小分子抗腫瘤藥向海外市場進行專利授權金額最大的一筆交易之一,此里程碑款為雙方合作以來,繼首付款之後的第一筆里程碑付款。受惠於這項交易,加科思在2020年產生4.86億元的收入,是港股生物科技公司少有的在商業化之前就能產生收入,擁有「造血機制」的公司。隨著專案不斷推進,加科思將收到最多8.1億美元(約52億元人民幣)的里程碑付款。產品上市後,加科思擁有大中華區的全部商業化權益,合作夥伴負責海外市場銷售,加科思將收到百分之十幾的銷售額作為銷售提成。高盛在一份研報中預測,加科思SHP2抑制劑的銷售額在2030年或達到55億元人民幣。加科思成立於2016年,SHP2抑制劑是公司的首個進入臨床的項目。據王印祥回憶,PD-1當時已是業界熱門靶點,若在2016年才著手研發PD-1為時已晚,因此團隊在海量的科研論文中,順著PD-1信號通路下游尋找有潛力的靶點,當時他在學術期刊《Cacer Research》的一篇論文中發現了SHP2這一過去三十年都未能成藥靶點的潛力。王印祥是貝達藥業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中國首個Me-too小分子抗腫瘤藥藥鹽酸埃克替尼的發明人。這段經歷讓他對產業發展規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他認為創新藥的行業轉捩點已經出現,快速跟進式(fast follow)創新的紅利已經不多,未來十年,行業機遇屬於有能力研發面向全球市場的原創新藥(first-in-class drug)的企業。因此加科思選擇靶點之時,就明確了「核心項目授權給大型藥企,以獲得全球市場份額」此一戰略方向。目前,除了SHP2抑制劑之外,加科思進入臨床階段的項目還有KRAS抑制劑JAB-21822BET抑制劑JAB-8263另有五個處於臨床試驗待啟動(IND-Enabling)階段的在研項目,以及五個臨床前階段的項目。

侯友宜 亞東醫院 組織 快篩快打部隊


亞東快篩快打部隊 金山出擊2021-06-18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亞東醫院在外界眾多需求與壓力中,迅速積累動能,由前端醫護行政人力的動員、資訊系統的簡化與整合,到後勤物資及行政流程的整備,逐漸組建出「亞東醫院快篩快打部隊」能在接獲政府、企業需求後,迅速整備出發並完成任務。615日新北市冷區金山突然出現6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係家庭群聚所致,市長侯友宜宣布16日上午即派出金山機動快篩隊到當地進行普篩,希望能夠盡快將潛伏在鄉間的感染者找出,杜絕感染源,而這支臨危受命,在不到半天時間即整裝出發的機動快篩隊就來自「亞東醫院快篩快打部隊」。

亞東快篩快打部隊 機動深入偏鄉 早在5月下旬,亞東醫院就參與新北市政府的民眾普篩計劃,經營三重亞東快篩站,6月初推出巡迴 COVID 19篩檢車,以機動的方式深入新北市偏鄉提供服務並逐漸擴增站點,在67日侯友宜市長推出「安心企業會篩計劃」時,就接獲許多企業的要求到廠區或是辦公室提供快篩服務,日服務量可達千人以上。亞東醫院在外界眾多需求與壓力中,迅速積累動能,由前端醫護行政人力的動員、資訊系統的簡化與整合,到後勤物資及行政流程的整備,逐漸組建出「亞東醫院快篩快打部隊」能在接獲政府、企業需求後,迅速整備出發並完成任務。

9人團隊 日篩近5百位 16日為例,前一天下午接獲新北市政府請求支援金山社區篩檢開始,就由醫務秘書林子玉醫師領軍,迅速整合相關人員,16日一早六點出發到達金山,以 兩線醫師,團隊共9人就完成432位民眾的篩檢。17日持續服務,預計篩檢500人以上,而同時亞東另有一隊醫護人員正在台北市東區某企業辦公大樓中進行整棟大樓約1000名員工的篩檢。避免疫情擴散的方法除最好個人防護、低度活動之外,普篩可以杜絕社區隱形傳播鏈。「亞東醫院快篩快打部隊」精神類似軍隊的特種部隊,因為平時就在各站點提供服務,所以組隊速度快,因為具有許多經驗,所以無論甚麼環境都能迅速規劃出合適動線,並配備資訊機動能力,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馳援,配合社區、企業、政府的需求,「亞東醫院快篩快打部隊」一日突擊快閃服務,掌握防疫先機。

National Resilience, Inc 募資8億美元: 年產1.12~6.4億劑mRNA疫苗


CDMO新趨勢 打造生技台積電 工商時報 杜蕙蓉 2021.07.12 新冠病毒疫情重創全球經濟,衝擊生技產業大洗牌,有能力生產複雜高門檻產品的廠商當紅,委託研發及生產代工(CDMO)成新趨勢!繼旅美生技專家楊育民今年1月創立的韌力,首輪募資即達8億美元,5月更獲加拿大政府投資1.63億美元生產mRNA產量後,台美TIFA談判,政府也將新冠肺炎藥品、疫苗技術授權代工列為重心下,打造「生技業的台積電」將成疫後新契機。楊育民三年前即極力鼓吹台灣生技產業應建構高技術門檻的CDMO廠,他認為,以美國的資金、法規、市場、技術和人才,結合台灣的人才、自動化和半導體供應鏈、生醫實力,打造「生技業的台積電」,是生技產業贏的方程式之一。楊育民表示,對普通藥物而言,研發複雜性有80%在於臨床開發,可是在發明細胞和基因療法後,研發製造複雜性就被顛倒了,現在的新藥複雜性大概80%是製造,而只有20%是臨床開發部分!有能力生產製程困難的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抗體等最新的複雜藥物,將在世代競爭中具備「發語權」,台廠應及早布局此領域。 挾著前羅氏技術營運總裁的光環,楊育民今年1月與全球知名的生物技術風險資本大咖羅伯特.尼爾森(Robert Nelsen)等國際大咖,創立韌力生物製造公司,首輪募資即達8億美元(約224億台幣);5月更獲得加拿大政府青睞,由加拿大策略創新基金(Strategic Innovation Fund)資助1.63億美元,擴張韌力生物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密西沙加市(Mississauga)工廠在mRNA的生產量能,目標是每年生產1.12億到6.4億劑mRNA疫苗。由於有複雜生產門檻的新技術已成各家爭相布局領域,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莫德納(Moderna)、輝瑞/BNT開發的mRNA疫苗更成當紅炸子雞,但該疫苗需要在攝氏零下20度到70度的超低溫冷鏈,運輸和保存成為藥廠量產的大考驗,因此,不僅韌力等廠商積極投入此領域,第11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中,台灣也極力爭取能取得莫德納授權代工。 業界認為,目前除了國衛院正積極建立疫苗技術平台,規畫以49.52億元經費新建上萬坪的生物製劑兩廠外,台廠也應投入大量研發資金投入生產由病毒(例如基因治療)或遺傳材料(例如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或患者自己的細胞產生的高效新藥,才有機會和國際接軌。

韌力董事會尼爾森創辦人董事長、楊育民創辦人副董事長兼技術長、Rahul Shanghvi為執行長、Sandy Mahatme營運長、Rich Stoner科學長。前亞馬遜網絡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全球負責領導人之一的門馳克(Elliot Menschik)為首席數位科學官。比爾蓋茲基金會的前首席執行官戴斯蒙德·赫爾曼(Susan Desmond-Hellmann)、美國前食藥品管理局(FDA)局長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前參議員和前內布拉斯加州州長凱瑞(Bob Kerrey)、諾貝爾獎得主阿諾德(Frances Arnold)、普渡大學校長丹尼爾斯(Mitch Daniels)、前Cardinal Health首席執行官巴雷特(George Barrett)和In-Q-Tel的首席執行官達比(Christopher Darby)等國際知名人士,也都是韌力的董事成員。

Wednesday, July 21, 2021

安盛生科 安必測(R)新冠肺炎抗原檢測 : CE-IVD認證


安盛生科展現醫療檢測實力,15分鐘令病毒無所遁形  /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1-06-18 推出運用智慧手機就能做為醫療檢測儀器服務的安盛生科股份有限公司(安盛生科),於疫情爆發之際,藉由執行經濟部工業局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產業創新平台特案補助)的協助,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迅速研發出新冠肺炎智慧分析儀,成為分擔醫療院所檢驗量能的生力軍。嚴峻的疫情不僅對人們的生命造成威脅,也考驗著企業的生存能力。隨著全球微生物耐藥及病原體突變問題增加,傳染性疾病體外診斷已成為各大醫藥科技公司發展熱點,因傳染性疾病盛行,即時檢測需求日益擴大。

快速檢測攔截社區感染源 安盛生科擁有醫學工程、生物化學和資訊科技的研發整合團隊,所研發的「安必測血糖監測系統」(PixoTest®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能夠將智慧手機化為實驗室等級的醫療檢測儀器,提供醫療專業人員用於定點照護和消費者居家自我檢測,在2017年通過美國FDA核准,成為世界第一個以行動裝置相機獲此認證的血液檢測產品。安必測®新冠肺炎抗原檢測系統及新冠肺炎智慧分析儀。當新冠肺炎在全球迅速蔓延,安盛生科立刻決定投入新冠病毒檢測的研發工作,目的是以更快速的方式找出潛在的病毒感染者,並透過分散式檢測,分擔醫療院所沉重的檢驗量能。總經理陳彥宇表示,面對疫情期間物料價格波動且交期延長之外,許多相關的檢測及驗證工作,皆須依規定在專用實驗室中進行。此外,由於我國去年疫情控制得相當不錯,所以在國內不易進行臨床測試上,也都是研發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數位健康通行證落實防疫最精明 由安盛生科所研發的「安必測®新冠肺炎抗原檢測系統」目前已取得歐盟CE-IVD認證,其準確度符合歐盟快速抗原標準,在巴西完成的臨床實驗報告指出,安必測®在症狀顯現後0-7天內,鼻咽樣本展現95%的靈敏度和98%的特異度;於美國完成的臨床驗證回顧性研究中也顯示,前鼻腔樣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2.8%100%。「安必測®新冠肺炎抗原檢測系統」不僅具有優異的準確度,同時也是一項智慧化的抗原快篩解決方案。只有一個手掌大小的安必測®新冠肺炎抗原定點檢測分析儀非常輕便,能夠在快篩站等醫院以外的社區場域進行篩檢,而且從篩檢到得知檢驗結果只需要約15分鐘的時間,便可客觀、精確地判讀檢測數據,有效協助醫療機構和企業組織減少偽陰性的風險,另外還可以結合數位健康通行證App,包括檢測結果和疫苗注射證明都能迅速上傳,有助於落實防疫與安全控管。陳彥宇總經理表示,雖然安盛生科的研發團隊具備成熟豐沛的專業能力,但如果沒有執行工業局的產業創新平台特案補助計畫,也不可能讓原本兩、三年才有機會完成的計畫,縮短至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功達陣,讓安盛生科在最佳時機點踏入分子檢測的領域。陳總經理誠摯地說:「這份成就不只是安盛生科的努力所獲得,更要感謝工業局與特案的審查委員,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建議,讓我們能快速排除各種阻礙,還有許多了不起的合作夥伴鼎力支持與配合,才能使必須和時間賽跑的研發計畫如期完成。接下來,我們一定會竭力讓這個創新的技術平台有所發揮,為守護大家的健康盡一份力。」

中醫大校長洪明奇: T淋巴細胞 分泌PD-1外泌體 抵抗腫瘤細胞PD-L1的免疫抑制作用


對抗癌細胞新機制 台研究成果登國際知名期刊 2021712日(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對癌症治療有新的進展,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帶領的國際科研團隊與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研究發現,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T淋巴細胞(T細胞)可藉分泌含PD-1之外泌體,阻斷癌細胞表面以及癌細胞外泌體上的PD-L1分子,進而促進T細胞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以抑制腫瘤生長,此一研究成果將為癌症外泌體治療提供了全新策略方向,從而造福癌症病患。洪明奇帶領的國際科研團隊,最新發表名為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發現活化T細胞可分泌PD-1外泌體以抵抗PD-L1介導的免疫抑制功能之探討—Activated T cell-derived exosomal PD-1 attenuates PD-L1-induced immune dysfunction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論文,榮登國際知名期刊《癌基因》(Oncogene),受到醫學界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如PD-L1PD-1CTLA-4等抑制劑,為癌症免疫治療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但如何進一步提升免疫治療的效果,科學家們仍持續不斷的在基礎研究中找尋蛛絲馬跡。其中,對於癌細胞產生外泌體以影響治療效果的研究,逐漸地受到科學界重視。

T細胞可以像發射飛彈般遠距攻擊癌細胞 現今已經知道癌細胞會表現出一種叫PD-L1的分子,可與人體免疫系統T細胞上之PD-1受體結合,進而關閉T細胞消滅癌細胞功能。洪明奇國際科研團隊先前更發現,癌細胞更會像發射飛彈一樣,以外泌體的型式將PD-L1發射出去,在遠程就抑制T細胞的抗癌功能。然而,T細胞是否有類似的反制機制,尚不得而知。在此最新研究發現,免疫T淋巴細胞同樣也可以分泌攜帶PD-1的外泌體,抵抗腫瘤細胞PD-L1的免疫抑制作用。不但可遠程抑制癌細胞上的PD-L1,更可中和癌細胞所發射出的PD-L1外泌體,從而有助於T細胞反制與清除腫瘤細胞的攻擊;也就是說,T細胞也可以如發射像飛彈一般遠距攻擊癌細胞。研究團隊這項外泌體之於腫瘤免疫領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對免疫系統克服癌細胞的生物功能之全新認知,為開發治療性外泌體提供了全新理論基礎,有助於未來的外泌體和免疫治療研究,期創造新的癌症治療手段,從而造福癌症病患。洪明奇說明,在之前研究中發現,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可以分泌攜帶PD-L1分子的外泌體,「遠程打擊」免疫T細胞,通過結合PD-1受體使T細胞失活,喪失了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相對的,那麼T細胞是不是也有可能的配備「防禦系統」,以外泌體來反制癌細胞的PD-L1「飛彈攻擊」呢?在這個研究中,團隊發現了T細胞不只有防禦性的「愛國者飛彈系統」更也可做為「飛毛腿飛彈」直接攻擊癌細胞。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抑制性免疫檢查點受體PD-1的抗癌作用: T細胞可以將生成的PD-1分子以外泌體的形式「發射」出去,通過佔據癌細胞表面PD-L1位點以及中和癌細胞分泌的PD-L1外泌體,來抵抗癌細胞利用PD-L1介導的T細胞失活,從而維持了T細胞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在臨床應用層面,治療性外泌體是癌症靶向治療的一大熱點。外泌體具有體積小,穿透性強,生物穩定性高的特點,並且可以利用其囊形結構包裹小核酸及化療等藥物,被視為良好的癌症治療載體。此項研究指出外泌體除了作為載體之外,更可創新性的在外泌體表面增加抑制性免疫檢查點分子,以進一步加強抗癌效果,這將為未來外泌體與癌症治療的領域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

Tuesday, July 20, 2021

醫院 自費收入: 健檢 最多 (新光4億)


私立醫院財報新規定 須揭露前10大自費項目 2021-06-13 09:00中央社衛福部祭出新規定,要求私立醫院申報財報時須揭露前10大自費項目、交易對象等,強化透明。醫改會呼籲,應追蹤錢是否用在社福金或改善醫護待遇,並加強解讀財報數字。衛生福利部醫事司近日公告新版「醫療法人財報編製準則」,要求私立醫院向衛福部申報財報時,除了申報收支盈餘、短絀以外,也新增須揭露前10大進貨交易對象、其他支出、自費醫療項目,新規定即日起實施。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醫院財報公開時,私立醫院賺多少錢經常備受矚目,為讓財報資訊更透明公開,未來更要公布進貨與支出對象以及健檢、醫美等自費醫療服務,明年醫療法人私立醫院向衛福部申報年度財報時,就須公布上述資料。至於公立醫院,劉越萍說,公立醫院比照公部門,早已有一套監督管理機制。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醫療法人私立醫院屬社會公器一部分,衛福部要求揭露更詳盡的交易對象,如主要與哪些藥廠或醫材廠商往來等,有助防弊;至於自費項目,主要包括掛號費、病房差額費、健檢或醫美等,以新光醫院為例,自費收入以健檢為最多,每年約4億多元,而掛號費每年約1.8億元。不過,財報揭露多以大項目為主,即便公布,恐怕也難從財報中看出細節。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說,衛福部原本就派會計師查帳或專案審查,也強調法人資訊公開透明確實是趨勢。「揭露並非壞事。」洪子仁認為,醫院經營本來就可受公評,且社會大眾都期望資訊公開透明。他也提到,健保點值稀釋、醫療成本不斷提高,醫療本業獲益不斷下降,透過資訊揭露,有助讓外界了解醫院經營困境。縱使新規定可讓醫療院所財務資訊更公開,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仍提出兩大疑慮,一為財報正確性,二為如何解讀相關數據。醫改會研究員吳奎彥表示,之所以對財報正確性提出質疑,主要是近年曾有藥局提供的收入、支出總額剛好是0,但健保署卻一問三不知,呼籲對於醫院財報必須以抽樣等方式展開稽核。另外,吳奎彥說,以往健保署對於醫院財報都只公布、不解讀,民眾根本看不出這些數字代表的意義,也不知道醫院賺的錢究竟用到哪些地方。吳奎彥強調,健保總額一年超過新台幣7500億元,其中年領健保費超過2億元的220家醫院,領走近66%的健保總額,影響力不容小覷,健保署身為健保主管單位應有責任監督醫院,包括是否將賺到的錢來提高醫護待遇、社福金支出等,並解讀財報數字,才能讓民眾不只知道哪些醫院賺最多、賠最多,而是真正理解醫院是否把錢用在對社會有助益的地方。

韓國 代工4種COVID-19疫苗: AZ、莫德納、Sputnik V、Novavax


韓國拚亞洲疫苗生產基地 台廠代工能量比一比 2021/7/11(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11日電)韓國已經成功取得AZ、莫德納、Novavax4種國際大廠疫苗代工或協議;台灣目前除已向莫德納表達意願外,日本、越南也積極探詢國際疫苗大廠合作機會。為了解決供應荒,亞洲正掀起疫苗代工競賽。國衛院日前已進行台灣量產能量的盤點,並透過經濟部積極洽談中,包括東洋、國光、台康生都是潛在合作對象。除了向美國莫德納爭取授權生產mRNA疫苗外,蛋白質次單位的Novavax也在規劃之中。從目前國際疫苗進展狀況觀察,如果台灣要爭取國際大廠疫苗代工,單純後端充填分裝都可以快速上線;至於前端的原液製造,最有機會快速上手的應該是同屬蛋白質次單位系統的疫苗,其次是腺病毒載體的病苗,難度最高的是mRNA疫苗。不過,專家分析,若從較長遠的生醫技術發展來看,mRNA是目前台灣最缺乏、也是各國爭相爭取授權補足的一塊全新領域,台灣不應該缺席。尤其mRNA技術在疫苗的成功,已吸引國際藥廠積極擴大應用在癌症及罕見疾病等領域,未來有可能取代蛋白質、小分子藥物成為新主流。疫苗產製可分為疫苗原液(Drug Substance)與成品(Drug Product)製造兩大階段,可於不同藥廠分階段完成,一般而言,疫苗原液的技術較為複雜、競爭門檻高,其中又以mRNA疫苗生產製造門檻最高,製程包括提取病毒DNA並送入微生物、微生物發酵、DNA純化、DNA轉錄、mRNA純化、脂質奈米顆粒(Lipid-Nano Particle)包覆等主要步驟。東洋日前即表態將積極爭取疫苗代工機會,東洋總經理施俊良表示,東洋已累積超過20年的微脂體劑型藥品的量產經驗及高規格的無菌生產線,在mRNA的技術上有很大的機會,如果國際大廠有意願授權,除了充填端外,也很有興趣爭取前端製程技轉授權。國光生技對於政府積極洽談代工合作機會同樣樂觀其成,國光生表示,國光的核心能力就是生產疫苗,工廠也已經取得美國和歐盟的GMP認證,很願意,也有能力爭取國際疫苗代工,不過,依現有設備的配置,比較適合的還是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包括Novavax等都是鎖定的方向。國光生表示,Novavax的疫苗進度上雖然較慢,但外界給予極高的期望值,為了因應變種疫毒,追加劑亦或混打試驗都在進行中,預期全球對疫苗的需求量仍存在缺口,期盼政府能促成代工合作的機會。從目前已獲得WHO認可的6款疫苗的生產製造廠觀察,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全球經WHO認可的生產廠有16座,是生產基地最多的疫苗,且已廣布歐、美、亞及東南亞地區;其次是嬌生(J&J/Janssen)的9座。輝瑞(Pfizer/BNT)生產廠也有8座,主要集中在德國、美國、瑞士及比利時,雖然韓國積極爭取,但輝瑞目前在亞洲還沒有生產基地。至於莫德納(Moderna)的生產則在美國、瑞士、西班牙、法國及韓國,共計6座。韓國已取得代工生產4COVID-19疫苗的協議,分別是AZ、莫德納、俄羅斯的史普尼克5號(Sputnik V),同時也取得生產最有機會獲得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的第一支蛋白質次單位疫苗Novavax。不僅如此,由於輝瑞(Pfizer/BNT)目前在亞洲沒有生產基地,韓國也正在積極洽談代工,由此可見韓國政府成為亞洲疫苗生產重鎮的企圖心。美國Novavax公司開發的COVID-19疫苗,自2020525日進入臨床1期階段,並於2021630日發表臨床3期試驗結果,疫苗的防護力達90.4%,對預防中、重症及變異病毒株都有效,Novavax採蛋白質次單位技術,和台灣高端和聯亞公司使用相同研發技術。Novavax預計今年第3季申請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UA),第3季結束前每月生產1億劑疫苗,在今年底前提升至每月15000萬劑,並參與COVAX配發機制。(編輯:林淑媛)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