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8, 2016

(NATURE: 兒童水晶體再生) 中國: lens epithelial stem/progenitor cells (LECs, 晶狀體囊皮膜幹細胞/ (可調光學藥物釋放) 台大 陳賢燁: 人工水晶體

水晶體幹細胞 用於 幼兒 白內障 治療

令人「瞠目」!中國「幹細胞再生」治療12名白內障童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約有2000萬人因白內障致盲,其中以年長者最為常見,另外也有些兒童患有先天性的白內障。傳統治療通常使用超音波軟化、震碎水晶體,再將晶體沖出,醫生接著會為患者植入人工水晶體,但這樣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像是術後鈣化、裝置錯位等問題,恐引發二次白內障。中國中山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近日研究出開創性的方法,利用幹細胞再生技術,在眼內長出新的水晶體,成功治療了數名患有白內障的小孩。被英國科學家形容是再生醫學領域的重大成果,令人「瞠目」。 這個最新的治療法透過微小的切口取出混濁的水晶體,但保留外層的「晶狀體囊」。由於晶狀體囊上有很多的皮膜幹細胞,具有修複損傷的功能,科學家希望藉由保存這些幹細胞讓水晶體得以再生。研究團隊先是成功地在兔子和猴子上試驗,接著才為12名兒童進行治療手術,8個月後他們重生的水晶體都達到了正常尺寸。不過參與研究的科學家指出,兒童的水晶體皮膜幹細胞比較年輕,容易再生,而大多數的白內障患者是老年人,因此「這項技術用於標凖治療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試驗」。 以台灣來說,白內障也是目前銀髮族眼科門診就診率第一的疾病。據統計,一半以上致盲的原因便是這種「眼睛水晶體出現混濁的疾病」所引起,然過去人工水晶體治療不夠精準、術後風險也高。 為此,台大化工系副教授陳賢燁率領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創的「新型人工水晶體」,可減少術後鈣沉積,也可操控水晶體上皮細胞生長及調控光學焦距,更擁有高折射率及抗紫外線功能。此新型裝置可因應不同病患、甚至近視患者的需求,進行客製化的精準設計,有效避免二次白內障併發症,大大提升眼疾整體治癒率,預計五年後問世。

台大今發表 新型人工水晶體裝置2015-10-16  14:31〔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台灣大學化工系研究團隊與台大機械系、台大醫院眼科部合作,完成開發全球首創的新型人工水晶體,台大今天宣布,此裝置具備可同時操控光學特性及生物功能性的能力,並在重要光學參數及生物功能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可針對特殊白內障病患之用眼需求進行精準設計,可視為突破現有裝置的瓶頸,為新一代人工水晶體以及生醫光學裝置的未來發展,提供更適合人性化的解決途徑。「這只是一個開端不是結束。」台大化工系陳賢燁副教授表示,此研發成果已於今年9月登上美國化學學會知名之材料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且利用相同技術製作出超薄超小可彎曲型,非球面多焦點型,以及多功能藥物釋放載體型的人工水晶體裝置,將會在不久的未來陸續推出。白內障是目前台灣銀髮族眼科門診就診率排名第一的疾病,常見的治療方式為植入合成的人工水晶體取代病變混濁的水晶體。陳賢燁副教授率團隊花2年時間,開發完成全球首創的新型人工水晶體,透過化學氣相沉積封裝法,合成一種稱為功能性聚對二甲苯的高分子聚合物並且包覆液體製備出一體成型的模式。此新型裝置同時提供了可調控的光學參數及生物功能性,經研究證實可有效減少手術後,由裝置引發的鈣沉積,甚至能進一步主動操控水晶體上皮細胞的生長,對於避免由裝置所引起的二次白內障併發症具有重要的功效。

出國留學經驗訪談-陳賢燁教授 (originated from 生物界面工程實驗室) 2013530 星期四 賢燁是我大二上物化老師,也是系上帥氣年輕的男教授(其他也很帥XD),在一個下著滂沱大雨的下午,我穿著夾腳拖到他的辦公室找他聊聊關於出國留學的事。賢燁說他當時就讀台大化工系時非常愛玩,而且是玩得非常瘋!但也因此大學的成績不太好看。不過由於年輕時有著強烈的好勝心,想要出國念書,所以他還是努力的申請國外的學校,最後申請上了美國密西根大學。對於教授來說,他覺得出國最大的難題就是錢,由於沒有得到學校第一年的funding,他是和學校借貸來繳學費,直到出社會工作之後才還清,而他到美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part-time與尋求有沒有教授願意給他funding,其實他找教授的過程也很曲折,原先願意給他funding的教授沒有錢再資助他,所以他只好又換了一個教授,而很幸運的,這位教授願意給他持續的資助,並且這位教授的研究內容也是賢燁喜歡的,所以才能夠順利的畢業。賢燁認為,念博士主要是在訓練自己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一個想法開始,如何把它變成一個具體的東西。這是和大學截然不同的訓練,從購買藥品、向其他實驗室借儀器,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要靠自己來規劃,這是考驗,也是學習。至於出國念博士班本身,賢燁覺得非常值得,對他而言,到美國之後他知道既然念博士就要"玩真的",他婉拒了其他同學出遊的邀約,待在實驗室裡努力做研究,他希望能夠早日畢業在美國工作把學貸還清,更希望能夠做出研究的成果,興趣加上目的,他做得很有動力。對於現在想要出國的同學,他說現在美國化工的就業不是問題,近年來景氣都還不錯,加上美國化工業的發達,工作待遇都不錯。只不過話題如果又回到是否能只念碩士就在美國工作,和其他教授一樣,他覺得工作簽證和綠卡可能比較難取得,這部分有風險,但是念博士是一定能夠找到工作並且取得居留權。經過和兩個教授的對話,我也更加了解出國唸碩士並沒有很大的機會在國外工作,如果真的很想在美國過生活的話,或許博士真的是最好的考量。不過,其實博士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念。或許很多人對於研究沒有很大的熱忱,有沒有耐心在實驗室待5年的時間取得一個博士文憑。其實戴子安教授也曾說過,念博士是一個很大的投資,但是首先你必須要知道他的投資報酬並非和你念的時間成正比,甚至是很低也說不定,所以每個想要出國念書的學生真的要很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的目標是什麼再出國,如果真的對學術研究很有興趣,那就快點出國念書吧,相反的,你只是希望有個不錯的工作,不一定要出國念書才可以達成。

Source: http://avenger-hank.blogspot.tw/2013/05/blog-post_30.html

(李家同) 國衛院? 沒聽過 ! 中研院…賺大錢

李家同:那孩子說,想進中研院…想賺大錢 2016-04-11 02:07 聯合報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新竹市) 最近我和一位天真爛漫的小孩聊天,他說他將來要念生命科學,而且他要進中研院做事。他的理由使我啼笑皆非,因為他想賺錢。我又問他,還有一個單位也是專門研究生命科學的,那就是國家衛生研究院,他說他沒聽過。在他的腦中,中研院是唯一研究生命科學的地方,而且也是可以賺大錢的地方。我承認一個人想賺錢沒有什麼不對,可是有時候也要鼓勵大家有為全民謀福利的想法。當然有些技術是跟某一個工業產品有關,而這個工業產品也是專門給某一家公司用的,當然也需要申請專利;可是很多人做科學研究其實並沒有想到要發明什麼東西,而完全是基於好奇心,在人類的歷史上,這種研究往往占有極大的地位。這些科學家也很少想到要謀利,如果各位打開中學的教科書,書裡一定會提到好多科學家,包括數學家在內,他們從來不會將研究的結果保密,因為當初他們完全是為了探究自然的奧祕而做研究的。有兩種研究與眾不同,因為關係到人類的重大福祉,一是農業,一是醫學。假如稻種被外國的一家公司獨占了,可想而知,世界上有多少窮困的國家會在食物上發生問題,而且擁有這種科技的國家,可以利用這種科技來威脅其他國家。以台灣而言,農業的研究向來是由國家主導的,研究的結果使全國農民受惠,我們可以說他們的研究就是替全民謀福利。我們現在都不怕天花,因為天花已經絕跡了。應該感激發明牛痘的英國詹納醫生,這位醫生是一位鄉村醫生,在鄉下替鄉下人看病,發現擠牛奶的女孩子不會得天花,因此他建議接種牛痘。可是他並沒有從中獲利,他終生都是自得其樂的鄉村醫生。我從前在美國國家衛生院做過事,我總記得所有新進人員在周一到大禮堂集合,然後宣誓要為全人類謀福利,絕不可以為個人或任何團體謀福利。道理很簡單,畢竟經費來自政府,也就是納稅人的錢,既然是納稅人的錢,就不能為自己謀福利。這個單位的地址是美國華盛頓首都附近的BethesdaBethesda有一個傳說,傳說中天使常常會用他的翅膀來碰到一個池塘,這個池塘就叫做Bethesda,池塘的水就有使病人康復的能力,所以在這裡工作的人應該全心全意想到的是如何治病。當然,問題是製藥必須花大批經費,經常藥廠投資了上億美金經費,最後還是拿不到藥證,所以藥廠常常會提高藥的價錢。最近有一個人將他公司的一種藥提高了六十倍,還被美國國會調查。還有一個例子,有一個藥廠忽然將某一個藥大幅提高賣價,可是這個藥的基本原理來自一位教授,而這位教授也是得到美國國家衛生院的支持才能有此結果,所以美國國會要求這家公司降價,因為這家公司能夠有這種藥,源頭仍然是納稅人的經費。我很希望老師們對我們的年輕人灌輸一種觀念,那就是應該造福人群,不能每次只想到個人的利益。應該告訴年輕人,造福全人類的人才是永遠會受人尊敬的人。

台灣 自費 細胞治療臨床試驗 過關 !!!

細胞治療新規 嘉惠生醫廠 2016-04-18 06:18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14日正式公告新增「人體試驗管理辦法」,讓目前已在進行免疫細胞療法研究的醫師可額外替患者做細胞治療,提供癌症末期、無藥可醫的患者治癒希望。據悉,國內目前正進行或準備細胞療法的公司,包括鑫品、宣捷、永生、尖端醫等,未來都可望受惠於這個法規修訂,加速進行臨床試驗。衛福部醫事司科長張禹斌表示,新規定上路後,醫師或醫院可依規定替病患提出免疫細胞療法的附屬計畫申請。讓患者可自費加入現有的新藥人體試驗接受治療,國內目前約有七到八個免疫細胞療法新藥實驗中。至於費用,張禹斌說,規定中明訂醫院可向病人收取相關費用,但必須以治療成本為限,且事先需經過送審,評估合理價格,不會讓醫院有機會漫天開價,避免修法後的美意被濫用。鑫品生醫表示,該公司搶在衛福部開放免疫細胞療法之前,已經積極著手與兩岸大型教學醫院合作免疫細胞治療,預計今年第2季,已投入的CAR-T 臨床試驗將可能有初步成果。鑫品生醫旗下子公司宇越生醫去年即與國內大型醫學中心簽署研究協議,共同開發最新的UCAR-T 抗癌療法。目前已完成體外實驗測試,呈現顯著毒殺癌細胞的效果,預計今年中完成動物實驗。鑫品董事長潘俊佑表示,目前宇越生醫投入CAR-T技術開發,將攜手合作自體免疫細胞抗腫瘤人體試驗,隨著衛福部的政策鬆綁,不僅提供癌症患者多一個醫療機會,也是未來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在國際發展上的亮點與商機。據了解,國際上新一代免疫療法的技術平台繁多,目前最熱門的兩大研究領域 CAR-T與檢查點抑制劑,都是與免疫系統中T細胞有關的免疫療法,前者能讓免疫細胞精準辨識癌細胞,後者讓免疫細胞不會被癌細胞蒙蔽,能持續攻擊癌細胞。CAR-T 療法目前已經在美國臨床二期,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療法(BTD)的認證,PD-1CTLA-4 抑制抗體更已上市取得數種適應症。美國免疫療法新星 JUNO近期將計畫與英國 AstraZeneca 大藥廠研發 CAR-T 搭配 PD-1 抑制劑共同治療卵巢癌的合併療法,讓免疫細胞同時具備辨識與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嘉寶果 (樹葡萄) 一台斤150~200元

樹葡萄正夯 果樹盆栽也熱銷 2016-04-18 04:57 聯合報 記者歐陽良盈/前鎮報導 樹葡萄外型像葡萄也像櫻桃,最近逢果實採收季,可用來釀酒、製作酵素或食用,其果樹可種在果園或盆栽,在花市很夯。 記者歐陽良盈 嘉寶果俗稱「樹葡萄」,成熟果實外型和色澤與櫻桃相似,春夏逢果實產季,果實可做水果酒、酵素、果醬或直接食用,不少民眾買果實,也有人買樹苗或成樹盆栽,果實和果樹在花市都非常夯。 高雄勞工花市常務理事吳建昌表示,「樹葡萄」連月來銷售量不錯,果實一台斤賣150元到200元,常供不應求;有些民眾喜歡樹葡萄口感或釀製成酵素、水果酒風味。花市老闆蔡乙芳說,嘉寶果是一種常綠灌木,從播種到第一次開花約需8年時間,第一次開花後,視天氣狀況年年都結果。吳建昌說,樹葡萄樹幹像芭樂,果實直接長在樹幹或主枝,依樹的大小每棵果樹從5千元到2萬元都有。吳建昌指出,樹葡萄種植容易,種在地上或大塑膠盆、水泥盆都可以,每年春、秋二季開花,鮮果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果凍、蜜餞、果醬和水果酒,果肉透明、柔軟多汁,加鳳梨或直接打成果汁喝,或把成熟樹葡萄跟雞肉一起燉湯都不錯,消費者接受度頗高。

鐿鈦 蔡永芳: 微創手術器械營收56% (25萬組) 成功轉型生醫公司 !!

鐿鈦醫材出貨 淡季不淡 2016-04-18 02:52:03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精密扣件起家 受惠微創手術器械比重拉升 挹注業績 轉投資有望開花結果 全年EPS上看8.25元以精密扣件起家的鐿鈦科技近年切入醫療器械研發有成,首季受惠微創手術器械出貨暢旺,其第二代產品比重拉升,再加上微波開關主力客戶蘋果在3月啟動拉貨,將扭轉原本淡季情況,促使首季淡季不淡。鐿鈦近年成功切入精密醫材領域,旗下微創手術器械產品成為國際醫材龍頭嬌生(J&J)全球前五大供應商,去年出貨逾25萬組,今年將更上層樓,切入蘋果供應鏈的微波開關3月開始出貨,轉投資牙科及骨科業務也將開花結果,帶動營運衝刺。鐿鈦2004年創立,初期以精密扣件為主要產品,近年切入醫療器械,轉型為醫療手術器械研發廠,主要產品為開腹式及內視鏡腹腔手術器械,2008年通過嬌生總公司認證,歷經四年的合作開發,首批微創手術器械2012年正式出貨,從初期數千組至去年逾25萬組,醫材占營收比重已拉升至56%,是國內成功轉型升級的企業典範。鐿鈦主力客戶嬌生今年起將針對醫材部門進行裁員,並將專注於骨科、外科和心血管領域,由於上述領域使用微創手術器械量大,鐿鈦預期可獲相關轉單效應,雙方將啟動更多合作方案,有利擴大出貨。展望未來營運,蔡永芳指出,自第2季起進入傳統出貨旺季,主力微創手術器械產品集中在23季出貨,另蘋果為因應iPhone7銷售,對微波開關的拉貨力道自3月逐步增溫,至5月達到高峰。據了解,微波開關占鐿鈦營收比重16%,毛利相當不錯,今年在蘋果助威下,占比有望進一步提高。除了醫材之外,鐿鈦董事長蔡永芳透露,近期本業扣件產品也打入德系車廠與美系鎖業的供應鏈,預期今年訂單量將增加,現正和一家計畫搶進美國市場的台系車廠洽商代工合作,預計明年開始貢獻營收。鐿鈦去年微創手術器械受主力客戶嬌生調整庫存影響,直到第4季才挽回頹勢;微波開關業務由於蘋果未有新手機上市,僅靠大陸客戶支撐,去年全年營收18.85億元,年增4.5%,每股稅後純益(EPS7.31元。法人預期,由於今年訂單掌握度佳,全年營收成長雙位數,每股稅後純益(EPS)上看8.25元。

浩鼎 陳純誠 2月19日解盲出爐前…將結果通知張念慈

最早接觸解盲資料 浩鼎醫務長被約談 20160414 04:09 李文正/台北報導 士林地檢署偵辦浩鼎內線交易疑案,檢察官昨傳訊浩鼎公司醫務長陳純誠、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陳培哲、時任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臨床組統計小組長王玫等3人,陳在調查局以證人身分訊問後請回,後2人則以專家證人身分接受檢察官複訊後請回。檢調昨訊問浩鼎公司醫務長陳純誠,主要是陳曾在去年8月替浩鼎背書,強調免疫療法將成為癌症治療的主流趨勢,而219日解盲結果出爐前,他是最早接觸晉加公司傳送的資料,並將結果通知董事長張念慈等人,釐清解盲時程。另檢調為了解抗乳癌新藥臨床實驗的流程,傳喚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陳培哲當專家證人,陳曾在媒體發言,認為「雙盲」臨床試驗,在結果公布前,無法預測結果,不會有洩漏資料的問題。同時為了解浩鼎抗乳癌新藥解盲過程,檢察官傳訊時任醫藥品查驗中心臨床組統計小組長王玫,了解電腦統計流程。至於昨傳出公布解盲的21日上午,浩鼎公司高層有開會,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也參與會議,檢方昨表示無所悉,但會一併進行了解。(中國時報)

浩鼎案 產官學研 潛規則/雨露均霑 (…想繼續混 就得好好遵守)

〈台股青紅燈〉阿里巴巴與浩鼎 2016-04-18自由電子(紅布朗) 中國的阿里巴巴背後大股東,都是中共的太子黨,無獨有偶,台灣的浩鼎,幕後也有一票台灣的黨政要人? 士林地檢署上週五將浩鼎董事長張念慈等5位公司高層主管改列內線交易被告,但依媒體列舉檢方質疑的犯罪證據,讓人懷疑真的辦得倒浩鼎還有它背後的達官顯貴嗎?攤開浩鼎興櫃掛牌前的釋股名單,就是藍綠通吃的超級政商巨獸,除了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家族、中研院長翁啟惠女兒、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楊世緘的創投公司等之外,還有哪些是我們還不知道的政界大咖,也是浩鼎的幕後股東?楊世緘是蕭萬長任行政院長時的政務委員,2000年阿扁執政後,就淡出政壇轉而從商,但從一開始在中國蘇州開發工業區就血本無歸,楊世緘熟悉經貿事務與科技,但是對經商一竅不通,浩鼎大股東中的「永豐商銀託管薩摩亞全球策略公司投資專戶」,我們相信楊應該只是表面上的人頭,那到底誰是藏在楊背後的真正持股者? 藍營大老的人際脈絡是盤根錯節,尹衍樑多錢善賈,經營政商關係的原則,業界風聞都是有錢大家賺,浩鼎既然有炒作的題材,前景又看好,當然是政界有力人士不分藍綠雨露均霑 問題是當碰到像乳癌新藥解盲失敗這種重大利空,股價重挫之後,不能得罪也不能賠錢的達官顯貴持股怎麼解決?依市場規矩,就是公司大股東拉給特定人出,當年鴻源倒閉,很多放錢在鴻源以賺取重利的政要,本金可是一點也沒少拿回來,這是政商界的潛規則,要想繼續混,就得好好遵守。與浩鼎一樣解盲失敗的基亞,股價連續跳空跌停21天才打開,但是浩鼎在第3天,連續3天就有人進場承接且爆出平均7000張的大量,單日成交金額都在3035億元,明明利空罩頂,卻有人敢進場買浩鼎,這真是太詭異了,檢調若真要查浩鼎背後的達官顯貴,就去查22426日這3天,大筆賣單是誰賣出的,答案就水落石出啦?

 

浩鼎案 複訊 有重大突破 ! (張念慈涉嫌內線交易 情節最大)

浩鼎案轉偵字案 張念慈100萬元交保轉列被告 2016-04-16 06:41 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即時報導士林地檢署漏夜偵辦浩鼎內線交易案,複訊後有重大突破,檢方將全案轉為偵字案,浩鼎生技董事長張念慈、總經理黃秀美、研發長游丞德、總管理處協理廖宗智和財務處經理張穗芬等五人,轉列為被告,張念慈涉嫌內線交易的情節最為重大,涉及在解盲失敗公布前,有出脫股票避險,因此檢方諭知以一百萬元交保,而張身邊的特助張穗芬則限制出境,其餘人等請回。張念慈在一小時內請人籌出一百萬元,步出地檢署時,面容憔悴,但面對記者詢問案情,僅不斷說「謝謝」便坐車離去。

浩鼎案 他字案轉 “偵” 字案

檢調下波傳喚 浩鼎案「大咖」將現身 2016-04-17 02:59 聯合報 記者李承穎、張宏業、劉時均/台北報導浩鼎董事長張念慈訊後以一百萬元交保。 記者楊萬雲 浩鼎生技董事長張念慈,在新藥解盲報告出爐前,涉嫌透過兼任浩鼎財務處經理的特助張穗芬替「一名大咖」出脫持股,被控違反證交法;士林地檢署昨天凌晨偵訊後命他一百萬元交保、張穗芬限制出境,其餘三人公司幹部列被告請回。 「大咖」是誰?是否為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女兒翁郁琇?或另有其人?檢調單位不願證實,但下一波偵查重點將是傳喚這名「大咖」到案說明。張念慈昨天凌晨零時許由調查局台北市調處調查官帶進士林地檢署時,面對記者詢問「是否覺得委屈?有無在解盲前出脫股票?」等問題,僅不斷說著「沒有關係」;清晨交保後面對記者詢問仍回答「謝謝關心」,對案情不願多談。檢調單位前天搜索七處所、約談張念慈等十一人,除張念慈胞弟、中裕生技公司執行長的張念原及浩鼎副董事長許友恭未到案外,張念慈、張穗芬及浩鼎總經理黃秀美、研發長游丞德、總管理處協理廖宗志等五人被列為他字案犯罪嫌疑人;檢察官經過六小時漏夜偵訊後,將全案轉為偵字案,五人改列被告。據了解,張念慈等人否認事先知道解盲結果不如預期才出脫持股,也有被告說「單純股票買賣」,還有人強調自己層級雖高,但無法提前知道解盲結果。檢調已查扣臨床試驗資料、解盲紀錄及電腦電磁紀錄,希望確認解盲結果消息揭露的明確時間點,再對照五人供詞,釐清是否涉嫌內線交易。據指出,解盲公布前三個月,黃秀美出脫八十五張、游丞德出脫卅七張,廖宗志出脫六十八張,檢調將調查是否不法。

浩鼎案 解盲前 賣光持股 (13名主管 出脫667張)

【更新】浩鼎13人解盲前賣股 他們全賣光 2016041622:12 (更新:浩鼎總管理處協理廖宗志等 4名內部主管在讓藥解盲前4個月內出清持股)生技股王浩鼎深陷內線交易疑雲,負責偵辦此案的士林地檢署昨天大動作搜索浩鼎生技公司、實驗室及董事長張念慈住處等7個相關處所,並以嫌疑人身份約談張念慈、總經理黃秀美、研發長游丞德、總管理處協理廖宗志、財務處經理張穗芬等5人,及4名證人釐清案情。5名嫌疑人訊問後皆轉列被告,其中張念慈被依涉犯內線交易罪100萬元交保,張的特助、財務處經理張穗芬限制出境,其餘被告訊後請回。值得留意的是,被列為被告的廖宗志,在解盲前4個月內賣股78張,賣股所得4667萬元高居13名主管中之冠,且手上持股全數出清。其他還有協理楊孟慧、協理謝義簧、經理簡志仲也都賣光持股。

■張念慈解盲前未出脫持股 細究浩鼎持股動向,總計13名高層及內部人在接近解盲前賣股禁令期間,出脫持股,啟人疑竇。《蘋果》曾於326日報導,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浩鼎從去年10月到今年元月持股變動,除了副董事長許友恭配偶及未成年子女103股票外,總經理黃秀美也賣了85,而廖宗志甚至已賣光78手上持股,其餘還有10名高階主管,包括副總、協理、經理都有出脫持股,總計解盲前4個月,這13名浩鼎主管一共出脫667張股票。至於張念慈,在上述期間並未出脫任何浩鼎股票。 儘管許友恭自己未賣股票,但透過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總共103;黃秀美也規避每日公告的10張賣股規定,將單日賣股張數控制在9張以內,僅能列入公司月報表內,須仔細查閱細部資訊方能確知。而在解盲前1個月,包括副總孟芝雲、協理廖宗志等人竟然還在賣股。

■廖宗志出清持股落袋最多 觀察浩鼎去年第4季以來的股價走勢,去年10月、11月、12月及今年1月的各月均價約落在391元、503元、696元、598元附近,總計13名主管賣股金額逾3.31億元,許友恭、黃秀美兩人各有超過4429萬元、3681萬元入袋。 若同步比對轉列被告的5名主管,除已知黃秀美在解盲前的賣股紀錄及所得之外,張念慈、張穗芬均無賣股紀錄,另兩名被告游丞德、廖宗志則分別賣股37張、78張,各有1835萬元、4667萬元落袋,且廖宗志不但在今年1月底前出清所有持股,更是在浩鼎解盲前,賣股所得最高的公司主管。 13名在解盲前4個月內賣股的內部主管中,不僅廖宗志出清持股,同為協理的楊孟慧、謝義簧、經理簡志仲也都賣光持股,分別落袋1441萬元、717萬元、1008萬元。此外,浩鼎副總孟芝雲賣股張數雖與黃秀美同為85張,但因出脫時間落在去年11月、12月及今年1月,掌握到浩鼎股價高點,因為進帳達4542.4萬元,僅次於廖宗志。 在掌握相關事證趨於明確後,士林地檢署昨天大動作搜索浩鼎南港辦公室及實驗室、張念慈住所,並經台北市調處偵訊及士檢複訊後,將張念慈、黃秀美等5名嫌疑人轉列被告。(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張念慈的胞弟 (張念中: 統計諮詢) 牽入其中

浩鼎案遭波及 中裕CEO張念原喊冤 2016-04-17 12:40:21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即時報導分享中裕(4147)執行長張念原今日發出聲明表示,浩鼎約談、搜索的「張念慈胞弟」不是他,而是張念中;他強調,張念中被牽入該案,是因為他幫忙浩鼎在新藥有關諮詢統計。 浩鼎案愈演愈烈,檢調近日發動約談與搜索,近日媒體披露,「張念慈胞弟」也遭到搜索與約談,但有人誤以為「張念慈胞弟」就是張念原,殊不知張念慈還有另一位弟弟張念中,為此,張念原特別發出聲明澄清。張念原說,媒體報導浩鼎案有關新聞時提到他的名字,還說他「未到案說明」;他澄清,這裡張念慈的胞弟指的不是他,而是張念中,因為他(張念中)有幫忙浩鼎諮詢統計上面的問題,所以也得牽入其中。張念原抱怨,檢調之前透露這則消息給媒體時,只說是張念慈的胞弟也不說是誰,自然讓大家想到應該是他,但是錯誤的,他必須出面澄清,請有關人士不要再以訛傳訛。

基龍米克斯 副董 周孟賢 辭/ 台原藥 副總 黃景榮

人事異動站 48日至414 20160417 04:09 工商時報資料組輯 ◎基龍米克斯生物科技公司副董事長周孟賢請辭。 ◎台灣原生藥用植物公司副總經理一職,由台新證券副總經理黃景榮新任。

聯亞藥DCB合作 B-Rafinhibitor(UB-941)FDA IND (Q2 2016)

聯亞藥新藥 拚在美IND 2016-04-17 23:45:29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聯亞藥(6562)日前宣布與生技中心(DCB)攜手,並技轉該中心創新抗癌機制產品B-Raf激酶抑制劑(UB-941),進入癌症標靶治療領域,順利的話今年上半年可望搶進美國的人體臨床試驗(IND)。生技中心表示,B-Raf激酶抑制劑為目前熱門之抗癌標靶藥物,而聯亞藥已經將UB-941完成製程、前臨床試驗並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IND申請。聯亞藥成立於20147月,是王長怡創立、聯亞生技醫藥集團的一員,聯亞藥承襲集團經驗,尤其在新藥的開發上有豐富經驗,而獲得生物技術開發中心「RAF激酶抑制劑」全球專屬授權,進軍癌症標靶藥品市場,鎖定「精準化醫療」。B-Raf激酶抑制劑(UB-941)經研究證實,可選擇性毒殺BRAF基因變異的癌細胞,以很低的劑量即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能大幅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聯亞藥表示,UB-941是一種高專一性的小分子新藥,搭配基因檢測,針對黑色素瘤、結腸癌、肺癌、甲狀腺癌等癌症病患中帶有BRAF基因變異者,安全性及效果比市售藥物高,深具國際競爭力。聯亞藥指出,B-Raf基因突變已確定與人類癌症相關,B-Raf激酶抑制劑為目前熱門之抗癌標靶藥物,應用領域包含黑色素細胞癌、甲狀腺癌、大腸直腸癌、非小細胞肺癌、卵巢癌等多種惡性度高、易轉移之癌症。聯亞藥指出,該公司的關係企業聯生藥,於2012年曾獲得生技中心授權,取得一項創新的抗單純皰疹病毒(HSV)單株抗體藥物UB-621,也是生技中心與產業界合作開發新藥的成功案例。

健保給付6000億/ 藥品: 1500億(本土藥廠400億; 外商1100億)

專家觀點/藥品核價 速採三同標準 2016-04-18 02:52:21 經濟日報 陳威仁國內有不少生技公司,早期從製藥起家,胼手胝足發展數十年,產業界近來投入數十億元打造國際規範的PICS GMP藥廠,受到國際肯定,堪稱台灣之光。但面對國際藥廠的競爭,國內的藥品審查、核價政策卻「厚國際、薄國內」,讓台灣製藥產業逐漸萎縮,這對生技業發展毋寧是一個阻礙,也是警訊。以學名藥為例,國際進口台灣的學名藥,不必經台灣查廠,僅須透過書面審查,也不用做「人體相等性」(BE)的試驗即可上市,國際藥品來台還享受「零關稅」的優惠。但國內學名藥則全無這些「優待」,成本相對墊高。製藥產業是民生、國防工業,一般國家莫不想盡辦法墊高進口藥品的進入障礙,以保護自己國內的製藥產業,讓自家藥廠有能力與國外競爭。反觀台灣,國際藥廠的學名藥來台幾乎沒有門檻,而自己國內藥廠的產品要上市,卻受到層層限制。再舉一個例子,國內的藥品若要輸出國外,不僅需要通過進口國的查廠,如美國、日本等,還必須在當地做銜接性試驗或BE試驗,絕無可能僅書面審查就過關,更不用說關稅門檻,兩相比較,國內製藥廠的產業環境之嚴峻,可以想見。若說技術能力,國內製藥廠目前約有120家已經通過PICS GMP的認證,符合國際生產規範,也有不少廠家通過先進國家的查廠要求,技術競爭力堪稱世界級。再者,國內生產的學名藥,都是根據原廠藥的規格數據,並無任何療效、品質上的差異。藥品核價上,國內藥廠也屈居弱勢。國內健保經費每年近6,000億元,給付給藥品的經費達1,500億元,其中,國內製藥廠僅分到約400億元,其餘的近1,100億元的藥費,全都讓國際藥廠拿走。國內藥廠供給台灣75%的用藥,卻僅拿到25%不到的健保經費,公平嗎?。為何會如此?因為國內藥廠大多是「小而美」的中小型藥廠,面對國際如TEVASANDOZ這一類的學名藥大廠,在生產的成本管控上原本就矮了一截,而國內健保核價上,卻開放讓這些藥廠以價格優勢與國內藥廠競標,台灣藥廠當然難以招架。國際大藥廠不僅在生產成本具有優勢,也技術空間去發展孤兒藥或利基產品,在藥品市場已經占有相對優勢,而台灣慢性病用藥是大宗,他們以優勢價格進入台灣後,更強烈壓迫國內學名藥廠的生存空間。產業界的立場是,藥品是用於治療疾病、用於人體,原本就需要嚴格把關,政府縱使不能善盡保護國內產業的責任,理當要讓國際藥廠產品進口來台,也適用同樣的標準,而健保核價上,也應該要做到「三同」,才能讓國內藥廠有喘息空間。就是不論國際或國外的藥品,在健保核價時,應該要秉持「同品質、同規格、同藥價」,這「三同」應該是政府面對國外藥廠的競爭時,最低的標準。我們能體諒政府必須面對國際藥廠團體的壓力,最近,台灣又要加入TPP,相信國內製藥產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政府應該正視的是,未來國際藥品來台的「專利連結、資料專屬權」應該檢討縮短,讓國內藥廠能夠及時搶進。近年來,因為市場挑戰嚴峻,國內藥廠看似出貨量成長,但事實上合併報表卻已經沒有成長空間,以國內較大的老牌藥廠如永信、生達、中化為例,都已經有這樣的危機,其他規模較小的藥廠更是岌岌可危。政策引導產業環境,產業環境是競爭力的基礎。國內藥廠面對這樣「不公」的立足點,仍孜孜矻矻地在國內設廠、創造就業率,回頭一想,若到國際設廠或許還能有更大的「利基」,那何苦一定要留在國內呢?(本文是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威仁口述,記者黃文奇/整理)

日本ルル露露, 台灣露露 成分不同 (dihydrocodeine)

日成藥含二氫可待因「鴉片類」小心吃多成癮 記者薛孝安張允曦/台北報導2016/03/10 18:33很多人去日本玩,會把成藥列為必買清單,像是感冒藥、止痛藥,但藥品成分每個國家規定不同,專家就提醒熱門的止痛藥EVE含有「異布洛芬」,這種止痛成分會刺激胃酸分泌不應該空腹吃,有胃潰瘍症狀的人也要注意。另外感冒藥露露、黃金A微粒則有「二氫可待因」,常吃有癮風險,而這成分台灣也沒有核可。 民眾:「我知道呀,感冒藥跟頭痛藥呀。」 一看到藥就知道用途,去日本不少人會帶藥品回來,但大家知道裡頭的成分嗎?像是止痛藥EVE,感冒藥黃金A微粒跟露露,其實都含有處方藥成分,專家建議不應該亂買,黃金A微粒跟露露都有止咳藥二氫可待因,而可待因類屬於鴉片類藥物容易成癮,高劑量的錠劑在台灣就屬於管制藥品。 EVE裡頭的異布洛芬容易引發腸胃道不適,甚至有胃潰瘍風險,台灣藥局也有賣,但藥師會特別提醒,應該避免空腹吃或搭配胃藥服用。 民眾:「不會空腹吃呀,大家都應該知道不能空腹吃吧。」 台灣民眾習慣吃完飯再吃藥並不擔心,但藥師提醒本身有胃潰瘍,要小心病情變嚴重,或是愛自己買成藥吃的人,也要注意重複用藥。 藥師黃彥儒:「(二氫可待因)劑量過高會讓他有依賴性,他覺得說他吃下去之後,他的精神各方面都好很多,一不吃就覺得比較懶散的感覺,這時候就會慢慢怕有成癮性。」其實日本熱門藥也有台灣版,在藥局屬於指示藥,不用醫生處方也能買,台灣版的露露跟黃金A微粒沒有二氫可待因,改用其他有止咳效果的替代成分,食藥署也呼籲出國玩別把藥當土產買,該吃什麼藥還是應該要有醫師或藥師建議比較妥當

旅客攜藥限量放寬,用藥應謹慎,勿當土產買 (發布日期2015-02-17) 財政部已於216日正式公布實施新的「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藥物限量表」,放寬非處方藥每種可攜帶12瓶,總共可以攜帶36瓶,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從國外購買帶回的藥品,注意閱讀包裝上之用法用量,小心勿過量使用,而導致身體不適。另外,國人喜歡赴日旅遊攜帶之新露露感冒藥(取其品名日文譯音,新ルルーA)及黃金A微粒感冒藥(取其品名日文意義,パブロンゴ-ルドA微粒),由於內含二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成分,該成分屬於鴉片類止咳藥,有致成癮的可能性,請勿過量或長期使用;而另一種日本的藥品EVE止痛錠(取其藥品包裝上英文品名,イブA(EVE)),含有異布洛芬(ibuprofen)成分,副作用可能會引起再生不良性貧血、胃腸出血等症狀、有些人可能會產生Stevens-Johnson症候群,有嚴重皮膚不良反應之風險;而泰國的「強骨力」同時含有類固醇類之迪皮質醇(dexamethasone)成分及吲哚美洒辛(indomethacin)非固醇類抗發炎成分,迪皮質醇可能會影響受損皮膚之癒合,並有淤斑、紅斑及排汗增加等現象、可能有月經週期不規則等副作用,而吲哚美洒辛則有白血球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胃腸出血、尿血症等副作用。藥品並非一般商品,使用有其風險,不應當土產買,也不應當伴手禮,餽贈親友。許多國外的藥品品質未經過政府把關且無中文標示,民眾擅自購買服用、沒有注意正確用量用途、禁忌及副作用等,有可能導致傷害危害健康,且無法申請國內藥害救濟,花錢又傷身。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國人如有身體不適,應就醫或循正當管道取得我國核准之藥品,以保障用藥安全。

台灣直銷163家退出! 營收TOP 1&2: 安麗117.6億元成長5.2%/ 葡眾70億元成長15%

競合力/直銷添新血 安麗啟動第二代計畫 2016-04-04 03:43 聯合報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台灣安麗總經理陳惠雯。 記者陳景淵/台灣直銷業者去年淨減少58家,為近7年最大減幅,顯示去年台灣直銷業出現大幅轉變。值此之際,國內直銷龍頭台灣安麗啟動「第二代計畫」,總經理陳惠雯直言,要把直銷界第一代媽媽打下的江山,傳承給第二代女兒,不僅補上新血,並接續客戶經營。國內直銷產業去年受到景氣衰退、內需不振影響,營運規模小的直銷業共有163家撤銷退出市場,並新增105家直銷商,一來一往去年淨減少58家直銷業者,為近7年新高,此為2007年金融海嘯以後,直銷業面臨最大的危機。國內直銷產業洗牌幅度更大,「集中化趨勢」亦更明顯,更往前五大直銷商集中。去年由台灣安麗以營業額117.6億元、年成長5.2%,繼續穩坐龍頭;據悉,葡萄王集團旗下的葡眾以營收約70億元、年成長15%緊追在後,其餘業者營運數字未對外公布。 陳惠雯認為,產業「大者愈大、小者退出」不僅發生在直銷業,零售、精品產業亦是如此,規模大者「必須創新,自己革自己的命」,才能繼續保持領先;簡單講必須兼顧兩大主力,一是鞏固45歲以上的消費主力,二是開發35歲以下的年輕市場。「以我們共1,100人攀爬雪梨大橋,意義在於要讓業績達高標的人再創高峰,還有展現團隊接棒精神,前面的不往前走,後面的也上不去」,陳惠雯以日前台灣安麗在雪梨締造的記錄為例,用實際體驗的行動告訴36萬名會員,新世代接班的計畫已經啟動,要大家跟上並轉型。為了添補35歲以下的新血,陳惠雯兩路並進,成立「青年俱樂部」力邀公司內直銷父母的兒女輩加入,讓父母過去在直銷產業打下的人際網絡基礎,能全數「世襲」給兒女,並拉高教育培訓資源,協助直銷第二代能順利接棒。此外,台灣安麗調整營銷方式,要用年輕人的思維跟年輕人溝通,創立「行動創業平台」,把銷售、聯繫上下線、即時查貨量、培訓學習等訊息全數放進手機APP裡,把直銷模式行動化、簡易化,要躋身年輕人創業最佳平台之一。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