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0, 2019

高端健檢細膩化 人工智慧找出基因變異關鍵

 蔡騰輝2019-04-09 由人類iPSC 細胞分化產生之間質幹細胞MSC 可作為細胞治療與組織修復使用。陳彥榮研究室提供 希望維持良好健康狀況的民眾,每年都會定期健康檢查。然而,健康檢查的精細度,以及在預防醫學與精準醫學的技術與實際應用層面日益增廣的未來,健康檢查其實可以進一步與細胞科學、基因檢測、家族病史等資訊內容互相結合。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學系副教授陳彥榮表示,這些都是未來人工智慧可以協助的領域,同時也說,人工智慧不僅讓應用變得多,同時也讓基礎科學變得更加扎實與有價值。

高階健檢的細胞學應用 健康檢查的項目越來越多,可以研究與分析的程度也越來越深,不過現在許多生物化學數據,以及包括大腸鏡等影像分析,目前還沒進入細胞分析的層級。即便如此,陳彥榮說,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透過分離身體細胞或是幹細胞的影像,進而分析細胞型態,作為能夠判斷細胞是否健康的參考,這都是預防醫學環環相扣當中的一環。

再生醫療與抗衰老:幹細胞也會老 此外,許多人都希望在健康檢查的時候,能夠讓身體年齡比實際年齡還要低。抗衰老也成為高齡社會台灣的健康醫療產業的重要命題。再生醫療就是希望能夠延長壽命、在人們生病前就要預防疾病。老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是身體幹細胞庫的枯竭。在再生醫療產業這塊,目前正嘗試透過幹細胞分析,來作為身體老化評估指標。藉由體外幹細胞分化,或是特定標記來分析老化程度。希望能搶在人老化之前、幹細胞變得不足或是老化之前,就進行處置,否則幹細胞不足,也就無法聚集足夠的健康幹細胞來提供修復的功效了。

細胞科學結合AI 協助精準醫療 癌細胞可以透過患部的基因表現差異,以及基因定序、DNARNA定序等變異與診斷位點不同,找出相異的突變,發展出個人化的精準醫療療法。但每個人身上的基因數據量龐大,這時就可以透過人工智慧來分析相關性。基因分析其中一個重要的意義,就在於協助醫師篩選藥物,達成精準醫療之效。

AI跨域特性 讓生物科學更豐富 一般來說,生物研究比較縱向,都是一個步驟接著下一步驟,有先後次序。但陳彥榮分享接觸AI與應用AI的經驗,與以往的縱向研究不同,AI能夠提供更多元的橫向整合。而在這樣同時與多面向合作的過程中,不僅有效提高研究的效率,更增加應用的廣度。不只是醫療過程與醫學指引的文獻內容數據量大,生物科學的基礎理論與每年不斷新增的期刊與發表也很多,也因此透過AI閱讀、歸納、分析大數據,也可以給予研究員統整後的資料結果。舉例來說,細胞型態判讀,就可以透過AI來改善品質與培養細胞;分析生物歧異性,不僅學術單位,藥廠也可以應用。

與醫療團隊合作的細胞科學 目前陳彥榮團隊也與台大醫院等有密切合作,不管是新興腫瘤抗體的開發或是癌症基因分析與形成機制。現在從癌症細胞製作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的過程中,也都可以回溯與瞭解癌症形成的歷程,提供癌症藥物開發治療與診斷的新標的。藉由人工智慧技術,未來在預防醫學與預測上會有很多應用。其中包括了抽血檢測、micro RNA、蛋白質。甚至像是不同種大腸癌、乳癌的RNA分泌,也有不同種狀況與不同數量。這些都是可以藉由AI技術來將RNA的初始回推,進而發現出現哪種生物標記後,會得到什麼病。

FAAH & FAAH-OUT突變: 快樂/忘卻煩憂/ 傷口痊癒


英婦基因突變 無痛感也不會焦慮  2019-03-29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七十一歲英國女子卡麥隆(Jo Cameron)幾乎不會感到疼痛和壓力、覺得焦慮或有恐懼感。在二十八日出版的「英國麻醉學期刊(BJA)」中,探索卡麥隆DNA(去氧核醣核酸)的醫學專家指出,她身上有兩種值得注意的基因突變,其一會抑制疼痛與焦慮,其二則讓人快樂、忘卻身心的痛苦煩憂,還有助傷口痊癒。已知全球僅兩人出現如此罕見的基因突變。
常被燒燙不自知 從未要求開止痛藥 卡麥隆至今有過四肢骨折、刀傷和燒燙傷,並接受多次外科手術,卻幾乎不覺得痛,連分娩時都覺得還「滿愉快的」。醫師查閱其病歷後發現,她從未要求開止痛藥。她使用爐灶時,常被燒燙卻不自知,直至聞到手臂發出的焦味。她在出現走路失去平衡的症狀下,照了X光後,才赫然發現其髖關節塌陷,病情嚴重,但其家庭醫師和醫院長達三到四年都因為她沒有任何痛楚而打發她回家。在她六十五歲時接受一次手部大手術後,醫師發現她幾乎對疼痛「無感」,於是帶她去找「倫敦大學學院(UCL)」及英國牛津大學的疼痛遺傳學者做基因檢測,發現基因突變使她身心從不會感到痛楚,也沒有不安與恐慌。兩年前發生車禍,她還能爬出車外,反過來安慰肇事者,之後才注意到自己受傷。她也一向樂觀、快樂,在壓力及沮喪檢測的得分竟是零。UCL研究團隊在卡麥隆的DNA發現兩種基因突變,第一種突變在一般人之中常見,會抑制名為FAAH的基因活動,該基因製造的酵素,會抑制體內主要與痛感、心情及記憶有關的化學物質花生四烯乙醇胺(anandamide),而她體內的花生四烯乙醇胺是一般人的兩倍。第二種突變則是一種此前未知的新基因,並將之命名為FAAH-OUT,能調控FAAH。研究人員認為,可能還有更多人像她這樣。此一發現可能有助於術後疼痛及焦慮、慢性疼痛、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傷口癒合的臨床研究。
Scientists find genetic mutation that makes woman feel no pain Discovery in 71-year-old Jo Cameron may aid development of new pain relief treatments Thu 28 Mar 2019 00.01 GMT Last modified on Thu 28 Mar 2019, www.theguardian.com/  Jo Cameron has experienced broken limbs, surgery and childbirth with little or no need for pain relief. Photograph: Mark Pinder/The Guardian Doctors have identified a new mutation in a woman who is barely able to feel pain or stress after a surgeon who was baffled by her recovery from an operation referred her for genetic testing. Jo Cameron, 71, has a mutation in a previously unknown gene which scientists believe must play a major role in pain signalling, mood and memory. The discovery has boosted hopes of new treatments for chronic pain which affects millions of people globally. Cameron, a former teacher who lives in Inverness, has experienced broken limbs, cuts and burns, childbirth and numerous surgical operations with little or no need for pain relief. She sometimes leans on the Aga and knows about it not from the pain, but the smell. "I'm vegan, so the smell is pretty obvious," she says. "There's no other burning flesh going on in the house." But it is not only an inability to sense pain that makes Cameron stand out: she also never panics. When a van driver ran her off the road two years ago, she climbed out of her car, which was on its roof in a ditch, and went to comfort the shaking young driver who cut across her. She only noticed her bruises later. She is relentlessly upbeat, and in stress and depression tests she scored zero."I knew that I was happy-go-lucky, but it didn't dawn on me that I was different," she says. "I thought it was just me. I didn't know anything strange was going on until I was 65." The moment of realisation came when Cameron had x-rays for a bad hip. Now and again her hip would give way, making her walk lop-sided. For three or four years, her GP, and then the hospital, turned her away because she was not in pain. When she was finally scanned, the x-rays revealed massive deterioration of the joint. "I'd not had a twinge. They couldn't believe it." Cameron duly had her hip replaced, coping on two paracetamol the day after. But while she was in hospital, doctors noticed that her thumbs were deformed by osteoarthritis. They immediately booked her in for a double hand operation, a procedure described as "excruciating" by one surgeon. Again, Cameron felt almost no pain after the operation. A consultant, Devjit Srivastava, who was overseeing her care at Raigmore hospital in Inverness, was so stunned that he referred her to pain specialists at UCL in London. In a case report published on Thursday i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the UCL team describe how they delved into Cameron's DNA to see what makes her so unusual. They found two notable mutations. Together, they suppress pain and anxiety, while boosting happiness and, apparently, forgetfulness and wound healing. The first mutation the scientists spotted is comm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t dampens down the activity of a gene called FAAH. The gene makes an enzyme that breaks down anandamide, a chemical in the body that is central to pain sensation, mood and memory. Anandamide works in a similar way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cannabis. The less it is broken down, the more its analgesic and other effects are felt. The second mutation was a missing chunk of DNA that mystified scientists at first.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letion" chopped the front off a nearby, previously unknown gene the scientists named FAAH-OUT. The researchers think this new gene works like a volume control on the FAAH gene. Disable it with a mutation like Cameron has and FAAH falls silent. The upshot is that anandamide, a natural cannabinoid, builds up in the system. Cameron has twice as much anandamide as thos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hen the researchers explained the mutations to Cameron, a lot of her past made more sense. The time she broke her arm as an eight-year-old and didn't tell anyone for days, until the bone started resetting at a funny angle. That she could eat scotch bonnet chillies and feel only a "pleasant glow" in her mouth. That she is always ironing herself, and that her multiple cuts and burns heal so swiftly."I was quite amused when I found out," Cameron said. "And then they told me about these other things, the happiness and the forgetfulness. I'm always forgetting things; I always have done. It's good in lots of ways but not in others. I don't get the alarm system everyone else gets." Cameron's mother felt pain normally, as does her daughter. But her son, who carries the second and more important mutation, has a dulled sense of pain. He never takes painkillers and frequently scalds his mouth with hot drinks and food. Scientists suspect that Cameron's father may have passed the mutation on to her. James Cox, a researcher on the study, said that in extreme cases, mutations can lead people to feel no pain whatsoever. "This patient doesn't have a complete loss of pain sensitivity, but we do see that. When they are young, they typically bite off parts of the tongue, and parts of their fingers because they haven't learned that it's dangerous." Cox said of Cameron: "There's an awful lot we can learn from her. Once we understand how the new gene works, we can think about gene therapies that mimic the effects we see in her. There are millions of people living in pain and we definitely need new analgesics. Patients like this can give us real insights into the pain system." Cameron hopes that talking about her condition might boost scientific progress. "There may be more like me who are out there that haven't realised what is different about them," she says. "If they go and help out with the experiments, it may do something to get people off manmade painkillers and on to more natural ways of relieving pain."

(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研院 開發 水凝膠細胞骨架 保存 細胞蛋白活性


果凍細胞保留細胞生物活性 有助於幹細胞研究 健康傳媒 (2019-04-08 08:00)一般而言,細胞膜的界面複雜且脆弱,當細胞死亡後,細胞骨架網絡的分解會破壞細胞質與細胞膜中的支撐,進而導致膜破裂和崩解。過往許多研究若要保留細胞物質活性得經過繁瑣的步驟,而且也不盡然能完整保存。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胡哲銘與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在細胞中注入狀似果凍的水凝膠(PEG)後變成「果凍細胞」,可以在細胞死亡時保存細胞膜上蛋白質、醣類等生物活性,有助於幹細胞研究、免疫治療以及病毒檢測技術研發。研究成果於今(108)年35日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文章標題為「Intracellular hydrogelation preserves fluid and functional cell membrane interfaces for biological interactions」,胡哲銘表示,「此研究突破了細胞骨架網絡會被分解與破壞的先天限制」。胡哲銘研究團隊開發出1種新技術,透過水凝膠化細胞來保持細胞膜的流動性與細胞膜介面活性,藉此保存細胞膜的生物特性長達30天以上,活性不減且具高度穩定性。胡哲銘指出,因水凝膠細胞質地類似果凍,也可稱為「果凍細胞」,不僅能保持細胞膜脂類的排列順序和細胞膜蛋白質移動性,也能維持細胞表面受體與病毒抗原之交互作用。實驗以抗原呈現細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為研究標的,研究團隊將水凝膠注入抗原呈現細胞,再與T淋巴細胞結合。實驗結果顯示,成為果凍細胞的抗原呈現細胞,能有效促進T淋巴細胞的增生,有助免疫治療和病毒檢測的研發。果凍細胞的生產過程相對簡易,研究團隊先將活細胞冷凍並解凍,使細胞表面暫時產生細小穿孔,之後將活細胞浸泡於水凝膠製劑中,讓片段水膠可以滲入細胞。接著照射UV燈,進行光活化之化學反應,使其片段合成水凝膠聚合物,取代自然的細胞骨架網絡,維持原本細胞外型。胡哲銘強調,細胞內注入水凝膠是突破性的新技術,通用於生物膜研究和生物醫學上構建人工細胞的細胞固定方法,將來可望應用於各種細胞膜所產生之交互作用引發的生物功能調控,目前已申請多國專利。

中國醫藥大學 洪明奇校長: 201 (AACR)年會 發表 PD-L1糖基化的關鍵作用


癌症治療研究成果、光耀台灣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獲邀2019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年會發表演講-PD-L1糖基化的關鍵作用 中央社訊息服務 2019/04/04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為國際知名分子生物學及癌症基因研究專家,今天獲邀出席美國亞特蘭大擧辦的2019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年會,對於世人關注的癌症醫學議題,發表最新的癌症治療研究成果「PD-L1糖基化的關鍵作用」演講,與會的世界級科學家們對台灣癌症研究進展迅速表示肯定和讚賞。2019年第110屆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於329日起在美國亞特蘭大喬治亞世界會議中心舉行六天。AACR年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癌症研究會議之一,今年會議主題:Integrative Cancer ScienceGlobal ImpactIndividualized Patient Care ),有來自世界各地約20000名專家學者學術交流並分享癌症研究的成果。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曾擔任2017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會的共同主席之一,他在酪氨酸激酶生長因子受體如EGFRHER-2與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等研究領域為國際知名學者,獲邀發表最新的癌症治療研究成果「PD-L1糖基化的關鍵作用」演講,受到與會的世界級科學家們對台灣的癌症研究進展表示重視。洪明奇院士對癌細胞中的新型信號通路有重要貢獻,並且最近開發了基於機制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檢查點治療的有效組合療法。他獲邀擔任國際多種癌症研究雜誌的編委,最為突出的是癌細胞雜誌(Cancer Cell)創始編委之一、癌症研究期刊(Cancer Research)資深編輯,並曾任美國癌症研究雜誌主編(AJCR),因此今年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會期間,洪明奇院士撥冗參加癌症研究期刊高級編輯會議(Senior editorial meeting for Cancer Research ,a journal of AACR.)掌握世界綜合癌症科學研究以及個性化患者護理領域的進展現況。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成立於1907年,是世界上創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專注於癌症研究的科學組織,目前在120個國家擁有超過42000名會員,AACR的任務是通過研究、教育、交流、協作,預防和治療癌症。AACR以其科學的廣度和卓越的聲譽吸引著該領域的研究人員,促進著癌症研究領域科學家之間新知識新思想的交流,並為下一代研究人員提供培訓機會,提高公眾對癌症的認識。訊息來源:中國醫藥大學

躍獅藥局+資策會 合作 智慧一號店 (人臉辨識 &資料串接)


官學能量集結 打造智慧藥局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1945 人口結構老化是台灣與全球共同面臨的社會趨勢,因應高齡需求,健康生活產業也正產生全新變革,從養老長照、醫療器材、生技產業到互聯網、醫藥電商等領域,藥局更是協助民眾與健康接軌的最近距離。躍獅連鎖藥局與資策會攜手合作打造《智慧一號店》,透過一系列智慧檢測將健康資料連雲,結合由專業藥師、營養師、護理師組成的健康顧問團隊,達到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全人照護,目標為民眾打造個人健康圖譜,提供民眾從醫院到在宅的健康服務。躍獅連鎖藥局總經理陳美孜表示:「躍獅連鎖藥局身為全台灣第一間連鎖藥局,肩負著引領產業發展的責任與使命,不僅作為民眾的社區健康顧問,更是協助政府政策落實與推動。繼去年與盛弘醫藥、敏盛醫院等攜手合作,躍獅連鎖藥局更在今年轉型成為『社區健康顧問』,不僅是為民眾的健康把關,也協助推動台灣健康生活產業服務智能化、實踐為台灣醫療產業鏈深入社區服務的責任。」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卓政宏提到:「台灣龐大的健保資料是健康生活產業發展智慧化的重要利基,資策會秉持著協助政府推動產業數位轉型之使命,持續推動臺灣健康生活產業服務智能化。《躍獅連鎖藥局智慧一號店》成立對台灣健康生活產業將帶來的衝擊不僅是顛覆了實體與線上的界限,透過資訊流的驅動也意味著民眾對藥局通路的認知將從藥事照護、轉型為個人健康圖譜的建構渠道。」躍獅連鎖藥局《智慧一號店》匯聚台灣資通訊科技能量,以領先技術推翻傳統的藥局模式,偕同包括研勤科技、研鼎智能、是方電訊等雲端技術服務業者,合作發展人臉辨識系統與連網量測資料串接,民眾至藥局諮詢時,透過人臉辨識系統將自動帶出會員資料、健康數據及用藥紀錄,由躍獅健康顧問團隊從預防保健、藥物諮詢到維護健康全方位檢視,並將每一次的諮詢數據和量測結果回傳雲端作數據分析,為民眾的健康精緻度大幅提升。除原本的處方箋調劑與保健品銷售外,增加智能體驗區、導入數位看板擴充衛教服務、智慧量測結合人臉辨識系統等,目的是將民眾的健康連雲,達到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全人照護。未來在民眾服務上更將持續加入有ChatbotQR Code連結用藥安全資訊、OCR文字辨識等智能服務,不僅符合社會需求脈動,更可帶動AI智慧量測、揀藥、衛教等服務創新,帶領台灣民眾持續走向健康精準化的大時代。

(過度醫療) 馬偕醫院 施壽全院長:兩難; 子宮鏡/ 肺結節手術/ 心導管手術 (心絞痛/狹心症)


過度醫療:執行手術淪為醫師的高收入來源?2019-04-09 14:35今周刊 【文.鄭閔聲】「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醫師,我肚子很不舒服,吃了藥也沒有好,能不能幫我排個電腦斷層,檢查有沒有腫瘤?」肝膽腸胃科的診間裡,一位中年病患焦慮地望著馬偕醫院院長施壽全。施壽全沒立刻答話,先花了段時間,仔細確認螢幕上的病例與檢驗結果,才轉頭對病患說:「胃鏡和腹部超音波都沒有異常,你也沒有出血或體重下降。我判斷不用做電腦斷層。」「可不可以還是照一下?確定沒有腫瘤,我比較放心。」儘管施壽全反覆說明不該做電腦斷層的理由,病患依舊不肯放棄。溝通許久,病患才同意以自費接受檢查。結果,確實沒發現腫瘤。「在醫學邏輯上,這個病人不必做電腦斷層;如果我安排檢查,事後被健保署抽查,不但拿不到給付,還可能害醫院被罰一大筆錢。但病人一直很緊張,折衷之下,才找出這個能讓他安心、又不浪費健保資源的辦法。」施壽全解釋自己的兩難。他的堅持不是沒有道理。

14%檢查無必要性 根據《今周刊》獨家取得資料顯示,在二○一六到一八年之間,每年皆有約十四%的「電腦斷層造影」(CT)健保點數申請,遭中央健保署駁回(核減)。也就是說,在健保署委託的審查專家眼中,平均每七次電腦斷層檢查,就有一次非屬必要,健保不應付費。除了電腦斷層造影,申報健保點數經常遭核減的項目,還包括磁振造影(MRI)、尿路結石體外震波碎石術、經皮冠狀動脈擴張術(心導管手術)等。抽樣審查健保申報案件,是健保署控制醫療資源合理運用的方式之一。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指出,由於健保支出受總額限制,「審查」不是為了「省錢」,而是想讓民眾享受更好的醫療照顧;因此,評估個別醫療處置是否合理必要,皆以尊重臨床人員判斷為原則,並採「專業雙審」,只有兩位專家持同樣意見,健保署才會核減。換句話說,健保支付案的審查原則類似法庭審判,審查專家必須掌握使人無法懷疑的證據,才得以核減,同時應具體說明理由。台灣當然不會是唯一關心非必要醫療行為的國家。隨著醫療科技發展與人口高齡化,世界各國醫療支出逐漸增加,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各國醫療支出占GDP總額已從一○年的七.九%,上升至一六年的九%,歐美已開發國家紛紛致力於降低不必要醫療支出,以維持醫療品質。然而,判別一項醫療行為是否「必要」,不能只計算它耗費了多少資源,還必須評估它對病患健康有無正面效益,因為幾乎所有醫療行為,都伴隨著程度不等的風險。美國國家醫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就將「潛在傷害可能超過本身利益的醫療服務」,定義為「過度醫療」(Overuse),或「低價值醫療」(Low Value Care)。例如一位超音波與內視鏡檢驗都未見異常的腹痛病患,若執意接受電腦斷層,只有極低機率篩檢出疾病,但勢必得承受檢查過程中的輻射(增加致癌風險),以及施打顯影劑可能產生的過敏副作用,這就屬於潛在傷害大於本身利益的「過度醫療」。不能否認,「過度醫療」有時源於病患要求;但多數時候,由於醫病關係間的專業落差,醫療人員在決策上擁有較大主導權,若未完全以病患角度思考,就可能出現符合機構或醫師個人財務誘因,但對病患不具效益的醫療行為。一七年,林口長庚醫院執行子宮鏡檢查前,僅口頭詢問、未先替懷孕病患驗孕,導致死胎。事後,健保署調查發現,林口長庚執行的子宮鏡檢查占全國醫學中心總量四七.四%,審查後核減一半以上不必要的子宮鏡申報案,就是過度醫療的具體案例。衛福部近期首度公布的《生產事故救濟報告》中,也特別在學習案例中建議婦產科醫師:「侵入性檢查前,應優先考量其他非侵入性之替代治療、保守性藥物治療或超音波檢查。」就是呼籲醫療機構不應草率動用給付較高的侵入性檢查。肺結節(小於三公分的肺部點狀陰影)手術,是另一項被醫界質疑可能過度使用的醫療行為。肺癌由於不容易早期發現,過去八年皆高居台灣癌症死亡率第一位,直到近年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的推廣普及,情況才逐漸扭轉。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的解析度極高,能掌握小於一公分的早期肺癌,但也因為高敏銳特性,平均有四分之一的民眾接受檢查後會發現肺結節,但肺結節不等於肺癌,可能是發炎現象或良性腫瘤,醫師會根據陰影大小、質地、形狀、所在位置等條件,判斷是要切除、穿刺檢驗,或追蹤觀察。

肺結節判斷有灰色地帶 保險起見 乾脆一律開刀?但即使是經驗最豐富的醫師,也很難永遠做出正確的決定。根據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部統計,一六年台大醫院一共執行了一四七二起肺結節切除手術,其中約二六%的病理化驗結果呈現良性。「醫師一般都是認為有很高的機會是壞東西(惡性腫瘤),才會決定拿掉,但沒有人能百分之百說得準,七成準確率是合理的結果。」不願具名的胸腔外科醫師分析,正因肺結節的判斷有許多灰色地帶,醫師動刀前一定會再三確認,以免造成病患不必要傷害,「但有人看到陰影就開,連○.三公分的也在開,就讓人質疑是不是過度積極。」該醫師強調,一般民眾不一定知道肺結節不必然是肺癌,發現肺結節後的共同反應都是恐懼、緊張,這時若有醫師為了手術收入,建議「拿掉比較保險」,病患有很高的機會接受不一定需要的手術,這是台灣醫療很大的問題。「任何治療對人體都是損傷,所以○.六公分以下的肺結節,一般都會建議先追蹤觀察,因為在這階段,就算是惡性腫瘤,也不會發展得太快。○.六到○.八公分的毛玻璃病灶,若實質部分的比例達一半以上要考慮手術切除;一公分以上的病灶,則建議採積極性治療。但這些判斷,有時畢竟滿主觀。」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徐中平不諱言,每位醫師對手術的態度都不相同,有時兩位醫師,對同一起肺結節病例,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結論,建議發現肺結節的民眾可以諮詢第二、第三意見。「我有個親戚,在南部地區醫院照了LDCT,醫師發現有肺結節,建議立刻開內視鏡拿掉。他很緊張跑來問我怎麼辦,我建議多聽一些意見,幫他介紹到高雄長庚。結果高雄長庚醫師說:『這沒什麼,追蹤就好』。 長庚紀念醫院台北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張明揚所分享的這個故事,證明在醫療處置上,民眾確實處於被動。

心導管手術易遭濫用 核減榜上名列前茅 同樣在健保署核減統計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心導管手術,則是另一項充滿「灰色地帶」、容易遭濫用的醫療行為。衛福部統計,一五年台灣一共執行超過八萬七千起心血管手術,但過去三年,約有六%的心導管手術健保點數申請遭到拒絕;被拒絕的理由包括「非必要之手術或處置」、「病例資料無法支持診斷與治療內容」、「申報適應症不符規定」等等。不願具名的心臟內科醫師解釋,心導管這項藉放置支架,撐開堵塞或狹窄的心臟動脈的手術,對急性心肌梗塞病患而言,毫無疑問是救命的必要處置;真正引起議論的,是「穩定性心絞痛」或「狹心症」患者,是否需要為了「預防」心肌梗塞裝置支架實務上,病患心血管必須堵塞達七○%以上,才符合心導管手術適應症;申報病例都會附上心血管堵塞影像,若審查專家判斷堵塞程度明顯未達標準,就會予以核減。「以心導管被濫用的程度,這個核減比率已經很客氣了!」該醫師指出,一條血管的心導管手術,健保給付是四萬四千點,醫師平均可抽三五%費用,屬於高報酬手術。因此有醫師遇到頭暈、耳鳴的病患,就施以動態心電圖檢查,發現血管有點問題,再建議做心導管;但這形同「先射箭再畫靶」,因為動脈硬化是自然老化現象,每個人多少都有堵塞,多數情況只要吃降膽固醇藥就能控制,但總有醫師為了名聲、收入等誘因,浮濫執行手術。一五年十一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的一篇長期追蹤研究論文即顯示,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施以心臟動脈的支架手術或氣球擴張術,僅能暫時性舒緩胸痛,無法預防心肌梗塞或減少死亡率。對此,李伯璋表示,心導管手術的必要性,實務上仍須由最清楚病患狀況、對病患負責的主治醫師決定,但病患也要了解手術的潛在風險,例如萬一過程中弄破血管,病患就得轉往開刀房,由心臟外科團隊接手治療。到這裡,必須回答的問題是:「過度醫療為何發生?」

論量計酬、醫師自保、病患要求 低價值醫療三大前因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郭年真分析,論量計酬的健保支付制度(醫師有做就有收入)、醫師想避免糾紛的自我防衛心態(病患要求就做),再加上民眾渴望確診疾病的需求(多做多安心),三項因素一拍即合,許多低價值醫療或過度醫療,就成了必然的結果。馬偕醫院婦產科資深主治醫師黃閔照分享的案例,恰好符合了郭年真點出的三大因素:「一位子宮長了五公分肌瘤的病患,我告知她肌瘤只有千分之二機率發展成惡性腫瘤,如果沒有出血、腹痛、壓迫、合併不孕這類症狀,追蹤觀察就好,畢竟手術會有出血、沾黏、感染的風險。但假使病患堅持要我保證不拿掉不會有問題,否則還是要切除,這剛好又是符合健保給付的適應症,我就會幫她做手術。」張明揚曾經用超音波,為病患檢查出直徑兩公分的卵巢水泡,當下他判斷這顆水泡沒有迫切的危險性,甚至可能在月經後自然消失,因此沒有立刻動手術切除,僅在說明後叮嚀病患定期追蹤,但病患從此不曾回診。五年後,這名女子在其他醫院檢查,發現當初的卵巢水泡已擴大為直徑五公分,她才因此憤怒地回診指責張明揚:「當初為什麼沒幫我處理?」「我的原則是能不動刀就盡可能不動刀。如果只是兩公分、還可能自然消失的水泡,我開刀,絕對是過度醫療。這也是為什麼我請她定期追蹤,如果水泡繼續長大,當然就要處理。」張明揚無奈地解釋,「但也許看到水泡就拿掉,是最簡單的。」

這些,都還只是「正常」情況 不只一位醫師私下透露,由於部分醫療機構的薪資結構是低固定薪、高診察費抽成(physician fee,在論量計酬的財務誘因下,的確有醫師抱持「能開刀就開刀」、「自費與高給付的檢查、手術優先做」心態,形成過度醫療風險。「如果一家醫院的文化就是盡量衝高給付項目,學生看老師都這麼做,自己獨當一面以後,當然也跟著做。」一位醫學中心醫師說。

研究證明醫療品質能改善 最有效手段:資訊揭露 醫界普遍認為,過度醫療的確是存在於台灣的現象,但郭年真指出,過度醫療不只是「有或沒有」的簡單二分法,沒有任何體系,不存在低價值醫療服務;真正值得重視的,是找到明顯提供較高比率低價值服務的醫療機構、甚至個別醫師,探討現象背後的原因。在他眼中,若健保支付制度一時之間難以改變,降低過度醫療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資訊揭露,例如同級醫院執行特定電腦斷層檢查、心導管手術的比率、個別醫師執行手術後的死亡率、再入院率等資訊,都可以在確保可信度的前提下適度公開,「國際研究已經證明,只要揭露資訊,品質就會改善。」資深胸腔外科醫師建議,假使全國肺結節手術後的病理檢驗,平均有七○%是惡性腫瘤,健保署可以透過資訊整合,公布全國平均值,並警示手術「準確度」明顯低於同儕水準的醫師,即可明顯降低顯而易見的過度醫療行為。心臟內科醫師也直言,健保署絕對有能力統計個別醫院或醫師的心導管病患與門診病患比率,點出執行手術最多的醫師,供民眾了解。其實,健保署近年已透過資訊技術,監控醫療機構與醫療服務項目。施壽全指出,若院內有任何醫師的特定檢驗或手術次數,明顯高於同儕平均,院長就會收到來自健保署的通知,「通知不代表醫師有錯,用意是提醒管理者,注意有沒有異常。」李伯璋也同意,被保險民眾選擇醫療服務時,應具備充分資訊,未來健保署會考慮利用健保大數據,公布各醫院的侵入性檢查與常見手術比率。此外,健保署也會考慮公布健保與自費項目的比較資訊,例如統計關節置換手術五年後,健保人工關節與自費人工關節各自的再置換比率,讓民眾評估選用自費醫材時,有更多依據。充分資訊揭露的下一步,則是藉「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尋找最佳可行的醫療處置。「很多疾病不只有一種治療方式,醫病共享決策的概念,是醫師將所有的實證醫學證據、不同選項的好處與壞處、費用、對身體造成的負擔,都拿出來與病患充分討論,不再是醫師或病人任何一個人說了算。」黃閔照解釋這項由美國引進的機制,但他不忘提醒,台灣醫師一個門診動輒要看四、五十名病患,恐怕難以提供共享決策需要的溝通時間。

醫療處置沒有唯一解答 可朝醫病平權、共享決策努力 因此,折衷的方式,就是由醫學會將專業臨床指引,轉化為一般民眾可以理解的內容,讓病患在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之前,具備基礎認知。例如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正考慮邀請胸腔內科、放射科等相關專業人士,共同針對發現肺結節的後續處置,建立共識指引,讓醫師與病患討論治療方式時,有一致的參考建議。醫療處置沒有唯一解答,唯有醫師為病患與醫療品質著想,病患也在資訊充分的情況下尊重專業建議,才能盡可能避免對人體有害、又浪費資源的過度醫療行為。【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浩鼎 現金增資1.5萬張


浩鼎 發言日期108/04/09 發言人黃秀美 發言人職稱總經理 發言人電話(02)2786-6589 主旨 公告本公司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等相關事宜 符合條款 11 事實發生日108/04/09 說明1.董事會決議或公司決定日期:108/04/09 2.發行股數:15,000,000 3.每股面額:10 4.發行總金額:新台幣150,000,000 5.發行價格:實際發行價格將依「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承銷商會員輔導發行公司募 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自律規則」第6條第1項規定,於定價後另行公告。 6.員工認購股數:依公司法第267條規定,保留發行新股總額15%,計2,250仟股由員工認購。7.原股東認購比例(請註明暫定每仟股認購或配發股數):本次發行股數之75%,計11,250仟股由原股東按認股基準日之股東名簿所載持股比例認購,暫訂每仟股認購 64.98057046股,惟實際認股率以認股基準日股東名簿所載之股數為準。8.公開銷售方式及股數:依證券交易法第28條之1規定,提撥發行新股總額10%,計1,500 股委託證券承銷商公開承銷。9.畸零股及逾期未認購股份之處理方式:原股東認購不足一股之畸零股得由股東在認股基準日前五日內,逕向本公司股務代理機構辦理併湊,其併湊不足一股之畸零股及原股東、員工放棄認購或認購不足及逾期未申報拼湊之部分,擬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認購之。10.本次發行新股之權利義務:與原已發行股份相同。11.本次增資資金用途:支應新藥研發專案支出。12.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1085313.最後過戶日:10842814.停止過戶起始日期:10842915.停止過戶截止日期:1085316.股款繳納期間: (1)原股東及員工股款繳納期間:10858日至108520(2)特定人認股繳納期間:108521日至108523 17.與代收及專戶存儲價款行庫訂約日期:待與銀行簽訂合約後公告。18.委託代收款項機構:待與銀行簽訂合約後公告。19.委託存儲款項機構:待與銀行簽訂合約後公告。20.其他應敘明事項:本次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案業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08325日金管 證發字第1080305202號函核准申報生效在案。

台睿 私募現增 3萬張 (價格未定): 簡督憲/郭盛助/楊姈寬/吳天賞/台耀化學/醫睿醫藥/歐加司塔投資/李秀慧/南元紡織


台睿 發言日期108/04/08發言人朱伊文 發言人職稱資深副總經理 發言人電話(02)2653-5007 主旨 本公司董事會決議以私募方式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 (補充公告)。符合條款 9 事實發生日108/04/08 說明1.董事會決議日期:108/04/08 2.私募有價證券種類:普通股。3.私募對象及其與公司間關係:本次私募普通股之對象,以符合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6 公開發行公司辦理私募有價證券應注意事項之規定辦理。(1)本次私募擬參與應募之內部人或關係人名單如下:簡督憲/本公司董事長 郭盛助/本公司董事 台耀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關係人 醫睿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法人董事 歐加司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法人董事 李秀慧/本公司法人(歐加司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代表人 南元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法人董事 楊姈寬/本公司法人(南元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代表人 吳天賞/本公司法人(南元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代表人之配偶 (2)選擇方式與目的:考量其對本公司相當了解,能提供本公司營運或發展所需之各 項支應。(3)法人之股東持股比例占前十名之股東名稱及其持股比例即與公司之關係A.台耀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程正禹(7.84%)/本公司法人董事代表人之配偶 國泰人壽保險()公司(5.03%) 李秀慧(3.30%)/本公司法人董事代表人 定利開發有限公司(3.26%) 摩洛加投資()公司(2.74%) 歐加司塔投資()公司(2.33%)/本公司法人董事 臺灣永光化學工業()公司(2.12%) 蔡彰人(2%) 方承猷(1.25%) 劉怜君(1.23%) B.醫睿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督憲(19.7%)/本公司董事長兼任總經理 晟德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16.0%) 朱伊文(12.9%)/本公司法人董事代表人兼任資深副總經理 李芳全(8.0%) 宋文寧(7.5%) 莊孝彰(6.4%) 張維斌(5.3%) 李生暉(5.3%) 孫觀豐(4.0%) 簡昭瑛(4.0%) C.歐加司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李秀慧(57.13%)/本公司法人董事代表人 程正禹(14.29%)/本公司法人董事代表人之配偶 程大容(14.29%) 程大悅(14.29%) D.南元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吳天素(19.24%) 吳源次(17.09%) 吳天賞(15.94%)/本公司法人董事代表人之配偶 吳佳南(13.99%) 吳佳霖(13.12%) 趙薇花(7.07%) 楊姈寬(5.46%)/本公司法人董事代表人 吳佳哲(2.48%) 吳佳鴻(2.43%)吳佳賢(2.05%) 4.私募股數或張數:發行總數不超過30,000仟股額度內,並於股東會決議之日起ㄧ年內分次辦理。 5.得私募額度:本次私募額度不超過30,000仟股額度內,每股面額10元。 6.私募價格訂定之依據及合理性: ()本公司若屬興櫃股票公司,以定價日前三十個營業日興櫃股票電腦議價點選系 統內該興櫃股票普通股之每一營業日成交金額之總和除以每一營業日成交股數之總和計算,並扣除無償配股除權及配息,暨加回減資反除權後之股價;或定價日前最近期 經會計師查核簽證或核閱之財務報告顯示之每股淨值,以上列二基準計算價格較高者為參考價格,以不低於參考價格之八成訂定之。()本公司若屬上市或上櫃公司,以定價日前一、三或五個營業日擇一計算普通股收 盤價簡單算數平均數扣除無償配股除權及配息,並加回減資反除權後之股價;或定價 日前三十個營業日普通股收盤價簡單算數平均數扣除無償配股除權及配息,並加回減 資反除權後之股價,以上列二基準計算價格較高者為參考價格,以不低於參考價格之八成訂定之。()惟實際定價日及實際私募價格,擬提請股東會於不低於股東會決議成數之範圍內,授權董事會依日後市場狀況與洽特定人情形訂定之。7.本次私募資金用途:因應公司營運所需、支應新藥各項適應症臨床試驗及開拓國際市場。8.不採用公開募集之理由:為因應公司營運所需、支應新藥各項適應症臨床試驗及開拓國際市場,及未來長期業務發展之需求。如透過公開募集發行有價證券之方式籌資,恐不易於短期間內順利取得所需資金,並考量私募方式於籌集資本方面具有籌資迅速簡便之時效性,較低之發行成本,加上私募有價證券之轉讓時點、對象及數量均有嚴格限制,且三年內不得洽辦掛牌交易,流動性不足,將可確保本公司與應募人間之長期合作關係,爰擬透過私募方式向特定人籌募款項,以免影響公司正常營運。9.獨立董事反對或保留意見:無。 10.實際定價日:俟股東會決議通過後授權董事會決定之。11.參考價格:俟股東會決議通過後授權董事會決定之12.實際私募價格、轉換或認購價格:擬提請股東會於不低於股東會決議成數之範圍內,授權董事會依日後市場狀況與洽特定人情形訂定之。13.本次私募新股之權利義務:本次私募之普通股,權利義務原則上與本公司已發行之普通股相同,惟依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8規定,除符合該條文規定之轉讓對象及條件外,於交付日或劃撥日起滿三年始得自由轉讓。另本次私募之普通股,依相關法令規定,於發行滿三年後,依相關法令規定向主管機關補辦公開發行及申請上()櫃交易。14.附有轉換、交換或認股者,其換股基準日:不適用。15.附有轉換、交換或認股者,對股權可能稀釋情形:不適用。16.其他應敘明事項:本次私募計畫之主要內容,除私募訂價成數外,包括實際發行股數、發行價格、發行條件、計劃項目、及預計達成效益等相關事項及其他未盡事宜,擬提請股東會授權董事會視市場狀況調整、訂定與辦理,未來如遇法令變更、經主管機關指示修正或因應市場客觀環境而須訂定或修正時,亦擬請股東會授權董事會全權 處理之。

台田藥品 (田邊三菱製藥 台子公司)推動TPMMA會務 獲醫藥行銷師認證比例高


台田藥品積極強化學術交流 獲頒MR認證比例高2019-03-28健康醫療網/記者 曾正豪報導 MR (Medical Representatives醫藥行銷師)認證制度於1995年推動,推行至今已逾20年,旨在提昇藥品行銷暨管理、培訓及獎勵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促進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體系的健全,協助藥業經營者培養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今日頒發傑出MR證書給台田藥品公司,表彰該公司對醫藥產業發展的付出。

推展MR認證 TPMMA提升整體醫療水準 TPMMA理事長高孟熙一行人今日前往台田藥品公司,頒發傑出MR證書給該公司朱宏祥總經理;高孟熙理事長表示,TPMMA推動醫藥行銷師(MR)認證制度行之有年,目標是強化藥品行銷人員人力,進而提升整體醫療水準,保障國人健康,期盼藉醫藥行銷師(MR)認證制度的推展,建立健全的醫藥行銷模式,完善醫藥行銷體制,提升形象與競爭力。

台田藥品致力導入優良藥品 積極促進中日學術交流 台田藥品為日本「田邊三菱製藥」在台子公司,多年來持續將優良的醫藥產品導入台灣市場,並藉由專業的醫藥行銷及服務團隊,協助醫師解決病人在治療上所面臨的問題。

台田藥品以「守護民眾健康」為企業使命 朱宏祥總經理表示,感謝TPMMA的鼓勵與支持,台田藥品的願景是「矢志成為最受台灣社會信賴、績效卓越的幸福企業,致力提供優良的醫藥產品與服務,守護民眾的健康」,為了確保守護民眾健康的企業使命,因此非常重視藥品專業訓練及人才培育。本身在營業處長任內,曾獲「傑出藥品專業經理」的榮譽,且公司多位主管亦獲得「傑出藥品專業經理」及「傑出藥品中階主管」的肯定。此外,台田藥品也經常主辦或協辦各種學術研討會,邀請國際知名學者蒞台演講或邀請國內的專業醫師參與國外的學術研討會,尤其對於促進中日學術交流不遺餘力。

協助推動TPMMA會務 團隊獲MR認證比例高 台田藥品公司亦積極參與及協助TPMMA的會務推動,賴宗成前副總經理曾擔任過兩屆的TPMMA理事長,積極鼓勵同仁參與MR認證,公司目前取得MR認證的同仁共有36位,佔所有直接參與產品行銷從業人員的43%。除此之外,公司的行銷及營業主管亦在TPMMA的各個功能執委會擔任主委、副主委、理事及常務理事的職位,協助相關會務的推動,回饋貢獻產業的發展。

基亞 享有 新台幣46.15億元 授權利益 ??


基亞與日廠合作新藥138億授權 股價鎖漲停 最新更新:2019/04/09 09:58(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9日電)基亞生技與日本Oncolys共同開發的抗癌新藥OBP-301Telomelysin)授權金高達500億日圓(約新台幣138億元),激勵基亞今天股價強鎖漲停,委買逾20萬張,母公司云辰同步漲停。基亞與日本合作夥伴Oncolys合作開發的抗癌溶瘤病毒藥物OBP-301Telomelysin),由Oncolys簽約授權給國際大藥廠羅氏(Roche)旗下中外製藥(Chugai Pharmaceutical Co Ltd),合計總授權金額為500億日圓。基亞今天受到授權案利多消息激勵,股價直接以漲停價67.3元跳空開出,漲停委買張數高掛超過20萬張,帶動母公司云辰也同樣以跳空漲停價開出,漲停價13.6元強鎖逾12萬張,激勵生技新藥股今天普遍紅盤表現。根據Oncolys與中外製藥授權內容,獨家授權地區為日本及台灣,授權範圍含再授權、研發、製造及銷售。中外製藥擁有選擇權可取得全球其他地區授權(不含中國大陸及港澳),包含里程碑金及執行上述選擇權,中外製藥應付總授權金達500億日幣或以上。授權合約簽約前金(upfront)為5.5億日幣。OBP-301如順利上市銷售,中外製藥另依實際銷售金額再行支付銷售權利金(sales royalties)。中外製藥同意認購Oncolys新發行普通股股票約8億日圓。合約授權金開始支付及Oncolys新股發行預定日期為今年424日。依據基亞與Oncolys2008年簽署的「策略聯盟與授權合約」,基亞可享有約1/3利益,因此500億日圓(約138.46億台幣)授權案,基亞可享有約新台幣46.15億元授權利益。基亞補充說明,依生物醫藥授權交易慣例,授權案授權金為分次收取,簽署授權合約不保證授權金總額500億日圓皆可收取,須在合約所約定的條件或里程碑實際達成時方才收款Oncolys與基亞為長期合作夥伴,共同合作開發OBP-301已超過10年。目前OBP-301在日本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驗證食道癌合併放射治療療效;在美國則進行合併免疫腫瘤製劑Keytruda治療食道癌與胃癌的第二期臨床試驗;在台灣OBP-301也在台大醫院和韓國國立釜山大學醫院,進行肝癌的第一期臨床試驗。中外製藥是羅氏集團重要子公司,羅氏持股比重61.25%2018年營收為5800億日圓,獲利920億日圓。(編輯:張均懋)

(日本OBP-301授權) 基亞 外資反手賣超 !台大醫院OBP-301肝癌phase I臨床進行中….


 基亞捷報 新藥140億授權羅氏 2019-04-09 00:38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基亞昨(8)日與日本合作夥伴Oncolys分別公告,雙方合作開發的抗癌溶瘤病毒藥物OBP-301Telomelysin),授權給國際大藥廠羅氏(Roche)旗下中外製藥(Chugai Pharmaceutical Co Ltd),合計總授權金額500億日圓(約新台幣140億元),創下台灣生技業授權新紀錄。根據雙方合作協議,基亞可分得此授權案三分之一的權利金,約47億元OBP-301如順利上市銷售,中外製藥另依實際銷售金額再行支付銷售權利金(sales royalties),基亞仍可按比例分得三分之一。另外,中外製藥同意認購Oncolys新發行普通股股票約8億日圓。基亞昨天收61.2元,小漲0.2元,外資反手賣超。Oncolys是日本東京證交所上市公司,該公司董事會昨日通過並公告授權予日本中外製藥,授權OBP-301全球權利(不含中國大陸、港澳),其權利含再授權、研發、製造及銷售,授權金額500億日圓,其中,簽約前金(upfront payment)為5.5億日圓(約新台幣1.54億元)。此次基亞與Oncolys合作開發的抗癌藥物OBP-301授權中外製藥,創下台灣史上最大筆生技產品授權案,也是日本近年最大藥品授權案,為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創下新里程碑。上述合約授權金開始支付及Oncolys新股發行預定日期為今年424日,換言之,基亞在4月下旬可先認列第一筆簽約金。Oncolys與中外製藥都是日本東京證交所上市公司。羅氏持股中外製藥比重逾六成,2018年營收5,800億日圓,獲利920億日圓,作為羅氏集團的重要成員,中外製藥積極在日本及海外投入藥物研發,積極搶進抗癌創新療法。其中,此次中外製藥獲得授權的OBP-301為溶瘤病毒治療藥物,為經過基因修飾的第五型腺病毒,可專一性感染癌細胞,於癌細胞內繁殖,最終溶解破壞癌細胞。目前OBP-301在日本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驗證食道癌合併放射治療療效;在美國則進行合併免疫腫瘤製劑Keytruda治療食道癌與胃癌的第二期臨床試驗;在台灣OBP-301也在台大醫院和韓國國立釜山大學醫院,進行肝癌的第一期臨床試驗,目前已進入收案最後階段。

(日本OBP-301授權) 基亞10年 投資1000萬美元 分潤約57億台幣?!


張世忠神壓寶 10年海賺20 2019/04/09 工商時報 杜蕙蓉從2008年與日本Oncolys合作開發溶瘤病毒新藥OBP-301(Telomelysin)10年來基亞合計投入研發約近一千萬美元,但OBP-301在二次授權合計約170億台幣,基亞享有的1/3利益,分潤約57億,賺了約20倍,還有未來藥品上市後的銷售分潤,基亞董事長張世忠的壓寶,眼光確實獨到!法人認為,OBP-301的授權,基亞享有的利益,雖低於當年智擎胰臟癌新藥安能得合計的2.665億美元(約80億);不過,以OBP-301還在一、二期臨床,即能高價授權,足見其潛力。其實2006年台灣生技展,當時日本Oncolys正處於錢快燒光的窘境,來台參訪生技展尋求資金奧援時,國內生技業對溶瘤病毒十分陌生,當時對於是否要投資此領域,基亞經營團隊就分成二派,台大教授陳培哲認為,技術太新風險高,但只要成功很可能是天下第一,結果張世忠就「賭了」!於是他選擇與 Oncolys進行一對一對接,雙方一拍即合,並在2007年宣布合作聯盟,2008年開始共同開發該新藥。創立於2004年的Oncolys,比基亞年輕4歲,二家新創公司採取分工策略,由基亞專攻肝癌臨床;Oncolys則專注於食道癌、胃癌和黑色素細胞癌等領域,並同時開發OBP-301運用於癌症早期檢測與術後復發監控。張世忠表示,溶瘤病毒療法能破壞癌細胞後所釋放出來的腫瘤蛋白質分子具免疫致敏性,很可能讓PD-1PD-L1免疫療法效果加乘,過去10多年來,利用溶瘤病毒的組合式療法僅有10件,但近二年就超過30件,足見此療法的潛在商機。由於溶瘤病毒的合併治療效益突出,BMS藥廠2016年以9.36億美元,取得正在臨床前開發的溶瘤病毒NG-348的全球專屬授權。此次中外製藥(Chugai Pharmaceutical)500億日幣取得OBP-301的全球權利,也備受關注。在日本生技藥品頗具優勢的中外製藥,2001年被羅氏製藥以日幣1550-1980億收購50.1%的股份,目前羅氏擁有中該公司61.25%的股份。中外製藥2018年營收為5800億日幣,獲利920億日幣。

台灣 不孕比例 上升: 20% 花慈 試管嬰兒中心 攜手 中國不孕不育醫院 (廣州/福州/深圳)


兩岸攜手好孕到 花蓮慈院簽署合作約定 慈善新聞網/TCnews慈善新聞網 2019.04.10撰文/黃思齊高齡化社會是全球都面臨的危機,而少子化就是造成的原因之一,除了低薪造成的經濟壓力之外,不孕比例升高也是重要因素。台灣地區不孕比例從二十年前的10%上升到現在15-20%,相當於每五至六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為了因應這個問題,花蓮慈濟醫院生殖內分泌暨試管嬰兒中心(以下簡稱:生殖中心)從1997年就開始努力,近年來每年都幫助一百多個家庭喜獲新生,這項成果也獲得廣州好運不孕不育醫院、福州市博愛中醫院及深圳市龍孕醫療健康有限公司的認同,四月九日下午,與花蓮慈院簽訂醫療暨學術合作約定。「許多健康問題在胚胎誕生的時刻就決定了。」花蓮慈院婦產部主任朱堂元表示,經過現代醫學驗證,品質優良的胚胎能孕育出健康的胎兒,而要找到並培養出好的胚胎需要很多先進的設備與優良培養環境,所以,花蓮慈院不光是引進了新進的醫療器材,同時還結合了中西醫合療,幫助有不孕問題的夫妻能解決問題,並且得到更好的成果,根據臨床經驗分析,利用中西醫調理身體的方式,大約就可以幫助20%的不孕夫妻,廣州好運醫院總經理黃亦加表示,這代表還有80%的不孕夫妻,需要用包含試管嬰兒等其他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次選擇與花蓮慈院簽署合作約定,就是希望能藉由花蓮慈院世界級的醫療水準,以及富有溫度的醫療人文,進而幫助更多不孕夫妻,圓滿他們對家庭的夢想。花蓮慈院生殖中心主任陳寶珠醫師表示,近年來大陸開放二胎化後,需要生殖醫學協助的夫妻人數也大幅增加,主因是多了許多高齡的夫妻,而這些接近四十歲,甚至超過四十歲的夫妻,本身就不容易懷孕,所以,要從自身的精卵細胞中找出品質好的細胞,進而提供優良的技術與環境培養,這點就變得更加重要。在團隊的見證下,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與黃亦加總經理代表簽下合作約定。林欣榮院長表示,慈濟醫院的人本醫療不只是以人為本,對象也涵蓋了所有年齡層,希望能藉由專業醫療的合作交流,成就每對不孕夫妻圓滿家庭的夢想,守護每個孩子能健康成長。

科懋 新竹生醫中心 開發TGF-β抑制劑&促進劑


科懋進駐生技園區 目標2~3年開發新藥 出版時間:2019/04/01科懋生技(6496)子公司科進製藥今日宣布進駐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科懋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澤民表示,未來不僅與中研院密切合作,也與美國聖路易大學研究技轉,將專利引進台灣,希望2~3年內能發展新藥。科懋集團長期致力於罕見疾病用藥開發和服務,2016年投入轉化乙型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新藥開發領域,在科技顧問黃榮三教授的指導下,於新竹生醫園區成立研究中心開始篩選TGF-β 抑制劑或促進劑的相關候選藥物分子。科懋擴大乙型轉化生長因子研究中心,獲准進駐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能結合中央研究院的創新研究人才與研發設備,也與產官學研藥物開發相關單位的合作,進一步開發相關適應症的新藥。期望未來短期2~3年間能開發出特定治療適應症的新藥物分子並申請專利,包括促進傷口癒合和器官及組織纖維化相關疾病。科懋表示,所謂乙型轉化生長因子是一種具有多功能的細胞激素,在體內參與許多重要的生理過程,例如胚胎發育、細胞生長及分化、傷口癒合、細胞凋亡、血管新生及免疫調控。而TGF-β參與許多疾病的機轉,包括自體免疫疾病及發炎、組織纖維化、癌症、血管硬化及神經退化疾病,是新藥開發的重要標的。TGF-β抑制劑中可作為促進傷口癒合,減緩組織纖維化的產生;TGF-β促進劑則可預防粥狀動脈硬化,改善阿茲海默氏症引起的神經細胞死亡的藥物。這是所謂的反向醫學,透過瞭解疾病的原因、機制,再據以設計出治療疾病的藥物,以提高藥物篩選的成功率。(林巧雁/台北報導)

公懲會: 翁啟惠僅2項違失成立 (6項不成立)


翁啟惠捲浩鼎案 公懲會記申誡 更新: 20190403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被控在浩鼎案涉貪,士林地方法院日前判決無罪定讞,不過經監察院調查後,認為有8項違失,發動彈劾並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處理。公懲會昨(3)日作出判決,認定翁啟惠僅2違失成立,判決最輕處分「申誡」,全案確定。監察院於20177月間通過彈劾翁啟惠,認為翁啟惠任職中研院院長期間,購買民營公司股票謀利,並協助無償取得中研院研究成果,嚴重損害政府聲譽,違法失職情節重大,共列舉8項違失。但經審理後,公懲會只認定翁啟惠應依《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申報己身與關係人的財產,但在2012年進行財產申報時,卻未據實申報浩鼎股票,顯有違失;此外,翁啟惠未依法揭露可能發生利益衝突的情事,違反《中研院科技移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也屬有重大違失,最終僅判決最輕處分「申誡」。至於監察院認定的其他6項違失,包括同意收受張念慈提供150萬股浩鼎公司技術股、低價認購3,000張浩鼎股票、委託浩鼎董事長張念慈買股票、與潤雅公司簽訂不當材料移轉契約、讓潤雅不當取得中研院的醣分子研究成果、解盲新藥時發表評論影響股價等,公懲會綜合評擬後判定均不成立。

日 Radiomics 布局 人工智慧醫療影像分析技術

日本展開放射影像AI分析實例學習范仁志2019-03-28 因制度分工確立,人工智慧協助診斷在日本快速發展,臨床實驗規模與深度迅速擴大。圖為腦部MRI影像。法新社 藉由IT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AI)協助,進行放射線影像診斷的醫療技術,成為全球醫療界積極研究的智慧應用發展項目。隨日本醫療界認識到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的能力後,日本厚生勞動省已確定準則與責任歸屬,現在各大醫院均積極引進,有多種技術都已進入臨床測試階段。現在日本最重視的領域,是以人工智慧進行核磁共振(MRI)影像的癌症分析,癌症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有辦法在對身體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提前治癒。但早期發現的困難,不只在病患通常沒有察覺而不會赴醫院檢查,還有病灶不明顯而疏忽,甚至更麻煩的,從重症部分轉移的癌細胞沒能及時發覺,嚴重時已難處理。日本東京板橋區的私立大學帝京大學(Teikyo University)醫學部教授古德純一,就是研究用人工智慧分析腦部核磁共振影像,藉以判別是否有其他部分的癌細胞轉移到腦部的技術,由於頭蓋骨影響,只有特殊狀況醫生才會選擇切開腦部檢查,通常只能仰賴核磁共振等影像,對初期轉移的癌細胞很難確認。古德純一表示,人工智慧對醫生判斷癌細胞種類與發展狀況,是很好的輔助工具,不僅正確度已超過90%,避免人為疏忽,還能節約醫療費用,減輕患者身體負擔。原本廠商擔心,診斷失誤責任是在廠商還是醫生,而日本厚生勞動省在201812月定義,人工智慧只是輔助診斷工具,最終診斷還是要由醫生負責,同樣也禁止純靠人工智慧的診斷醫療事業,讓醫界與廠商有明確分工,現在臨床實驗開始加速進行。當分工明確後,日本醫界隨即提出要求,希望人工智慧能有說明診斷原因的能力,因為醫生不能信任判斷模式黑箱化的技術,醫界可以提供資料學習甚至認證,但也希望廠商能提出讓醫生了解判斷機制的方式,這就成為IT廠的下一個努力方向。日商Radiomics最新進行人工智慧醫療影像分析技術,是結合放射線影像技術與基因技術的Radiogenomics,藉由分析癌症患部影像,以及另行採取的特定MicroRNA濃度,進行更精密的癌症分析,目前日本由千葉縣及千葉大學(Chiba University)進行合作研究,預定2022~2024年可實用。癌症外科手術後通常還需配合化療,而化療很傷身,要仔細調整,MicroRNA濃度本身是很重要的參考資料,而Radiogenomics可讓檢測時間縮短為6~7小時,現在被視為全新的癌症治療方法,特別對現有治療方法很難處理的胰臟癌有效。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