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1, 2022

晨暉: 開發 娘家保養品 (2021年營收3.8億元/稅後盈餘5.1元)


晨暉跨足化妝保養品市場 三產品首季出貨 2022-03-31 09:47 經濟日報 / 記者 嚴雅芳晨暉(1271)宣布與民視「娘家」及「蓓朵娜」品牌攜手,首度跨足化妝保養品市場,由晨暉供應NTU 101益生菌原料,並委由代工廠生產三款保養品,自今年第1季起開始出貨。公司預期今年跨足化妝保養品新業務後,隨著客戶強勢廣告逐漸增溫,以及通路更為廣泛,可望貢獻額外營收。晨暉表示,此次推出的三款添加領有多國專利的NTU 101益生菌的保養品,由晨暉供應原料,並委由代工廠製造,第2季起產品將會在線上及實體美妝通路進行販售,為生技業跨足美妝保養市場開創新商機。根據市調機構統計,台灣一年化妝保養品市場規模約為1,200億左右,此次晨暉跨界踏入保養品市場,搶攻美麗百億商機,將有助於公司營運版圖再擴大,公司表示,未來也將尋求更多異業合作的機會,提高旗下益生菌、紅麴菌株產品價值,打造全新菌株商業模式。晨暉表示,目前既有的大紅麴及益生菌產品在手訂單能見度穩定,中國大陸線上通路亦開始推出紅麴新品,歐洲市場近期也新增新的原料訂單,公司正積極尋求海外當地合作夥伴共同推廣菌株原料,期待與國外業者合作開發高附加價值產品。晨暉去年合併營收3.8億元,年增20.97%,且受惠毛利率走升,帶動獲利上揚,稅後淨利1.7億元,年增35.02%,每股稅後盈餘5.1,營收、獲利及EPS均創下歷史新高紀綠。董事會亦已通過去年盈餘分配案,將配發現金股利4.35元,配發率85%。

健保署3千元獎勵: 成功拔鼻胃管 恢復經口進食


健保增拔鼻胃管獎勵  每年1.3萬人受惠 20220415日【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為鼓勵醫療團隊協助腦中風、頭頸癌等長期留置鼻胃管患者復健,儘早移除鼻胃管。健保署15日表示,最快6月起實施每人次3千元獎勵,盼助病人重拾品嚐食物的喜悅。預估每年約1.3萬人受惠。為鼓勵醫療團隊積極協助病人移除鼻胃管,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健保署3月召開「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決議新增「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診療項目。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陳依婕接受電訪時表示,無法以口進食或吞嚥功能異常等病人,就會需要裝置鼻胃管,像是罹患咽喉、上消化道疾病等,鼻胃管主要經由鼻腔、咽喉、食道,最後抵達胃部,將有助於給予流質食物,提供病人身體所需的營養。根據健保署統計,去年全臺有約27萬名患者申請放置鼻胃管,其中約7.9萬人留置超過3個月。陳依婕說,這次新增獎勵的目的,主要是病人若長期依賴鼻胃管進食,勢必會因缺乏咀嚼刺激,造成口腔顎面肌力衰退,也可能導致腦部及心血管功能退化,放置鼻胃管後的照護也令家庭照顧者倍感壓力。陳依婕表示,為鼓勵醫護替患者復健、移除鼻胃管,未來凡是因腦中風、神經、喉部疾病、頭頸部癌症及老年退化等原因,導致吞嚥功能障礙而留置鼻胃管達3個月以上,經醫療照護團隊提供吞嚥或口腔功能評估訓練成功移除管路,並且恢復經口進食超過1個月以上,每人次獎勵3千元(以11元估算)。健保署表示,新給付規定最快61日實施,預估每年約有1.3萬名長期留置鼻胃管病人受惠,健保約增加3,900萬元支出,期盼讓病人從此告別鼻胃管,恢復正常生活機能,重拾品嚐食物的喜悅。

Wednesday, April 20, 2022

友華 引進Contrave(naltrexone + bupropion)減重藥opioid antagonist & antidepressant


友華進軍減重市場 口服新藥獲准在台上市 17:192022/03/30 時報資訊 郭鴻慧 友華(4120)日前引進美國最新機轉減重口服藥Contrave康纖芙,3月剛取得國內衛福部藥證,預計今年下半年上市,這是公司進軍減重市場的首支減重產品。 友華生技執行長蔡孟霖表示,Contrave「康纖芙」的作用機轉在於能將降低飢餓感與對食物的渴望,達到減重目標,據國外文獻報告,在第四週起便可達到較安慰劑更顯著的體重減輕,是國內新的口服新藥,上市後將提供新的治療選擇。友華去年與康霈生技合作代理CBL-514溶脂注射劑新藥,今年取得口服新藥的藥證,蔡孟霖強調,友華的發展願景是追求人的健康與美麗,未來將透過口服和注射等不同使用途徑的產品,積極進入國內專業醫療減脂市場。肥胖不僅影響個人外型,更已被證實與中風、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息息相關,世界衛生組織在1997年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呼籲要重視肥胖帶來的健康問題。而國內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國人受到飲食及生活習慣影響,18歲以上成人之過重及肥胖比率達47.9%,且比率逐年上升。Contrave「康纖芙」於2014年就陸續在美國、歐盟、加拿大及澳洲核准上市,也已在亞洲新加坡及韓國上市,今年國內上市核准用於體重控制,做為低熱量飲食、以及增加體能活動的輔助療法,上市後將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Contrave is an extended-release (ER), fixed-dose combination product containing naltrexone, an opioid antagonist, and bupropion, an aminoketone antidepressant. Each tablet has a trilayer core composed of two drug layers containing 8 mg of naltrexone, 90 mg of bupropion, and excipients, which are separated by a rapid-dissolving inert layer. Inactive ingredients include edetate disodium, hydroxypropyl cellulose,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lactose anhydrous, magnesium stearate, L-cysteine hydrochloride, hypromellose, lactose monohydrate, crospovidone, Opadry II Blue, FD&C Blue #2 Aluminum Lake, and colloidal silicon dioxide.

嘉南藥理大學: 首屆傑出校友


嘉藥56周年校慶 首屆17傑出校友表揚 2022.03.31【大成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適逢嘉南藥理大學56周年校慶,該校於31日舉辦「56周年校慶暨110年度傑出校友頒獎典禮」,不只表揚24位資深優秀教職員工,也為千呼萬喚始出來首屆17位傑出校友頒獎,嘉藥師生、該校校友總會及各地校友會都到場觀禮,現場氣氛溫馨熱烈。嘉藥創校至今56年,12萬名校友遍及全國各產業、發光發熱,有大學教授、政治家、企業家等,各行各業都有「嘉南人」卓越身影;此次傑出校友選拔,經過提名、初審及複審,經過競爭激烈甄選過程,才得以產生17位傑出校友,每位當選傑出校友都有相當出類拔萃表現與成就,更對社會國家有高度貢獻。多位傑出校友現場樂捐獎學金來資助優秀學弟妹,讓更多有志向上學子能在嘉藥圓夢;日藥本舖公司董事長謝德璋、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總裁林進榮分別捐出百萬,而合宇實業公司董事長陳立昌也捐出10萬,讓現場的同學不只觀摩到學長們成功心法,也感受到實質鼓勵,體驗「嘉南人」相互提攜、愛惜後進情誼。全力支持本次典禮的嘉藥校友總會會長,也是現任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許有杉,感謝校方對校友總會一直以來支持,身為「嘉南人」的他,對學校多次獲得國內外認證表揚同感榮耀,他在向今天獲獎傑出校友前輩們致意同時,也以「願意付出,所以傑出」勉勵在場學弟妹,以更遠大寬容胸襟來迎接未來職場、家庭挑戰。校長李孫榮指出,此為第1次選拔傑出校友,是嘉藥歷史性一刻,他特別分享嘉藥榮獲遠見雜誌「2022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榜」、「醫衛/生技」榜第4名佳績,並以此感謝校友在社會上及專業領域中堅持與付出,持續擦亮嘉藥的招牌,而學校也將秉持校訓「真實」精神,以「智慧健康」及「食藥粧安」為發展主軸,培育「樂活創新服務」人才,朝向一流綜合大學目標邁進。

1屆傑出校友資料 (頒獎順序依入學年、若為同入學年,再依出生年月日排列)

(1)林進榮:志光教育科技集團總裁、智基科技董事

(2)吳天賞:國立成功大學藥學系名譽教授

(3)陳茂松:井基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前振樺電子董事長

(4)王文德:前美國惠氏藥廠(亞洲)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總裁、台灣惠氏藥廠董事長

(5)洪瑞河:前兄弟象棒球隊董事長、兄弟大飯店總經理

(6)龔國禎:金國順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7)吳力人:前默沙東藥廠中國區總裁、前輝瑞藥廠法瑪西亞中國區總裁

(8)張明義:恆安製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9)謝德璋:日藥本舖有限公司董事長、德佑藥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前嘉藥校友總會總會長

(10)陳立昌:合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1)陳國明:聯僑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2)許程平:普力藥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前嘉藥校友總會總會長

(13)陳志麟:培力藥品工業股分有限公司-總經理、前嘉藥校友總會總會長

(14)陳耿昱:昱昭藥品公司董事長(藥學科第11)、前嘉藥校友總會總會長

(15)王鑫基:現為臺南市政府勞工局局長

(16)蔡一主:世佑安全衛生有限公司董事長、前嘉藥校友總會總會長

(17)陳文淵:前全國藥劑生公會理事長、信隆大藥局董事長

(生華科胡定吾董事長) 新冠口服藥 輝瑞、默克臨床設計 與時下疫情脫節


輝瑞、默克療效缺口 國產新藥齊發補上  / 蔣濬浩2022-03-30  本文出自 2022 / 04 月號  「何時開放國門?開多快?」是過去一個月來,指揮中心記者會最常聽見的疑問之一,在防疫保護傘下,「正常」的經濟活動何時才能恢復,成為眾所期待,但關鍵的第三劑接種率與2.5萬劑口服新藥,現階段仍嫌不足。 隨著新冠疫情逐漸趨緩,如何在防疫與經濟之間,尋求適當平衡,再次成為國人熱議焦點。但糾結之處,在於國內未曾爆發大規模疫情,加上國人第三劑接種率低落,若真解封、病毒大軍壓境,國人恐怕沒有足夠抗體,力抗病毒 39日,衛福部長陳時中便表示,短期內,台灣無法比照國外,以疫苗接種證明,取代嚴格邊境管制,但若有新型藥物問世,將成為國門加速解封的關鍵。但這席話,也不禁讓人疑惑,台灣不是已有2.5萬份的輝瑞、默克口服藥,難道還不足應付國境解封?答案是,的確不足。對此,陳時中進而強調,當前口服藥的不足,非持有量的不足,而是藥物治療多元性上的不足。進一步分析輝瑞、默克的口服藥使用指南,便能發現這兩藥廠雖然率先搶下新冠肺炎口服新藥市場的灘頭堡,藥物療效上卻也充斥局限。

局限一:僅適用「部分輕症患者」 新冠確診罹病狀況,可簡單區分成輕、中、重、極重四階段。輝瑞、默克的藥物,能滿足哪些需求?一言蔽之,僅輕症患者,而且還只是部分。根據指揮中心的口服藥使用說明,不論是發放輝瑞、默克的新冠藥,醫療院所皆需遵從兩項指標。其一,是確定患者是否為確診初期,且以確診最初期五天施藥為佳;其次,還必須進一步判斷,確診者是否為高齡、肥胖、三高等帶有「重症風險因子者」,因為兩家藥廠在臨床對象收治時,並未納入一般民眾。換言之,輝瑞、默克的口服藥,既無法普及給所有確診者,更無法處理中症以上的確診者。

局限二:臨床實驗,未納入「突破性感染」 不僅如此,輝瑞、默克在口服藥的臨床實驗上,也有明顯局限。根據輝瑞、默克官方報告,兩藥廠的臨床受試者,皆未曾施打疫苗,然而,現況就是全球疫苗接種率已突破六成,且絕大多數確診者都是二度感染,或是接種疫苗後的「突破性感染」。「現行口服藥對突破性感染者是否同樣有效,仍有待觀察,生華科董事長胡定吾就指出,輝瑞、默克的臨床設計,當然有助於辨別藥物的影響,卻與時下疫情脫節。胡定吾進一步分析,輝瑞、默克口服藥物都是透過辨識「病毒蛋白」,來抑制病毒複製,然而,病毒變異時,病毒蛋白也會產生變化,若藥物無法辨識變異的病毒蛋白,等同宣告藥物無效。

局限三:口服藥療效,未與標準療程比較 輝瑞、默克臨床上的局限,更在於無法證實是否優於「標準療程」。所謂標準療程,是指既有臨床上能給予新冠確診者的治療。以台灣為例,在口服藥物尚未問世前,標準療程就包含提供瑞德西韋、單株抗體、抗生素等治療方式。胡定吾指出,既有的口服藥物,雖然證明能降低住院率、死亡率,但弔詭的是,兩家藥廠的臨床實驗,均是將「用藥組」與「無治療組」比較,而非將「用藥組」與「標準療程組」對比。生華科董事長胡定吾指出,外國的口服藥有其局限,且待真實世界臨床驗證。國鼎生技董事長劉勝勇表示,基於人道立場,全球各臨床試驗中心已陸續規定,不宜在口服藥臨床實驗中,放入無治療的對照組,而應在既有療程中,加入口服藥物治療,比較是否有助加快康復速度。心悅生技董事長蔡果荃則表示,從臨床治療來看,感染新冠後,必然會衍伸出多種病症,每項病症都是新市場;而每一種病症,又有多種藥理可以切入,一如治療感冒,每一家藥廠,都可以開發出自己的感冒藥。國際口服藥的極度稀缺,加上既有EUA藥物的諸多限制,也不免讓人期待,在國門漸開之際,國產新藥是否有機會,成為補足新冠治療的關鍵拼圖?事實上,早在2020年初,國產藥廠便已投入新冠用藥。根據財團法人生技中心最新的統計顯示,國內已有11家藥廠投入新冠藥開發,其中更有2家準備邁入臨床三期,距離取得EUA(緊急授權許可),僅一步之遙。

國產藥廠如何搶下新冠藥市場?《遠見》走訪國內六大開發領先廠,歸納出國產藥廠的三大突圍路線!

台廠路線一:瞄準輕症,適用範圍更廣 首先,是與輝瑞、默克相似,同樣瞄準新冠輕症的心悅生醫、昱厚生技。為了不與國際藥廠在市場上強碰,心悅選擇在臨床收治時,就與輝瑞默克作出區隔。相較兩大藥廠收案「確診且健康條件屬高風險者」,心悅收案對象的標準則為「確診且健康條件低風險者」。將收治對象的放寬,將帶來哪些效益?蔡果荃解釋,疫情爆發至今,病毒已逐漸流感化,各國對新藥的需求,不限縮在高風險病患,而是加強開發更廣效新冠藥物。中長期的目標上,蔡果荃透露,由於心悅口服藥能同時抑制數種流感病毒的複製,因此在三期臨床時,將同時收治新冠與流感的確診者,力求在單一藥物上,展現兼具「克流感」與「克新冠」的效果。昱厚生技則是從病毒的感染途徑,切入新冠輕症治療商機。昱厚生技董事長陳璧榮解釋,新冠病毒的侵入,起於上呼吸道黏膜的感染,昱厚投入鼻噴型用藥,就是希望能在感染前期,透過鼻噴,直接從鼻腔處給藥、建立抗病毒機制,加強對感染處的治療。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吳忠勳分析,在輕症口服藥已有國際藥廠切入的狀況下,開發更具效率的投藥方式,如黏膜鼻噴,將成為市場中的突圍關鍵。

台廠路線二:瞄準中症,減緩醫療負擔 至於生華科、國鼎生技、藥華藥,則是力求在治療重症上有所突破。事實上,新冠重症治療的市場,也是台灣臨床最需要的。近來與台灣有著類似疫苗接種率的香港,短期內,就因疫情失控,爆出大量重症、中重症患者,而正是這群病患,造成香港醫療系統快速崩壞。不讓今日香港變成明日台灣,補上中症治療尤為重要。輕症、重症的治療差異為何?簡言之,病毒感染初期,在於抑制病毒擴增;但到了中期,保護細胞不受病毒攻擊,才是治療關鍵。生華科、國鼎、藥華藥三廠的藥理,正是專注在保護細胞免於感染。劉勝勇進一步指出,目前台灣臨床上,對於重症病患的治療,仍是以瑞德西韋為主,但瑞德西韋在定義上,仍然屬抑制病毒藥物,而且無法抗發炎,較屬於前期治療。換言之,臨床上台灣仍是欠缺新冠中症藥物。好消息是,目前這三款國產藥物,都已進入取得EUA的最終衝刺。藥華藥目前正著手三期臨床收案,國鼎甫完成二期解盲,進入三期臨床籌備;生華科則已完成二期中症臨床試驗,正積極與國際藥廠洽談開發計畫。藥華藥執行長林國鐘,目前衝刺三期臨床收案。台廠路線三:力抗併發症,助重症患者與死神拔河 鮮少人知道的是,新冠病患若生命垂危,主因多非直接由病毒本身導致,而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各式併發症。北醫附醫胸腔科醫師郭漢彬便指出,從國內臨床數據分析,新冠病逝者中,約有兩成是死於併發症。指揮中心新冠感染臨床指引更明指,只要確診者出現如敗血症、敗血性休克等症狀,該病患便已進入最危急的「極重度」病況。併發症之一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正是逸達生技切入口服藥市場的路徑。ARDS,是指揮中心名列的四大「極重度」新冠併發症之一。根據美國疾管中心資料顯示,住院確診者中有至少兩成患有ARDS,加護病房確診者,更有超過六成的病患出現ARDS的症狀。逸達生技董事長簡銘達指出,ARDS是由肺炎所引發的一種呼吸功能衰竭,ARDS患者會出現呼吸急促、壓迫感,甚至休克。目前臨床上,主要療法多只能透過呼吸器,協助病患獲取氧氣,並透過類固醇舒緩症狀。截至今年3月為止,全球尚未有針對新冠ARDS患者,開發出相應藥物,若逸達能在臨床實驗成功解盲,將有望成為全球首顆新冠ARDS用藥。台灣邊境解封、接軌國際的時刻,已邁入最終倒數。如今,國產藥廠兵分三路、齊頭並進,若能成功突圍,勢必將為重啟國門,再添一份底氣。

台灣250萬人慢性腎病: 初期多無症狀


德國原裝進口最新型洗腎機 洗腎治療精準透析 20220411 【記者徐乃義 /桃園報導】腎臟就像身體的濾心,會將體內不好的物質排除,並把身體需要的物質回收到體內。當腎臟無法過濾體內有害物質,就需要血液透析治療來替代自身腎臟功能。台灣慢性腎臟病和糖尿病人口密度高居全球之前幾名,大部份病患一旦有尿毒症狀,就可能需要血液透析治療。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許永和院長表示:「國內大約有250萬人有慢性腎病,而慢性腎病初期多無症狀。」。洗腎病人所衍生的社會問題與家庭問題層出不窮,甚且造成許多的悲劇,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許永和院長深切地體認出洗腎病人的痛苦與無助。因此於本月10號參與財團法人桃園市腎友會的醫事衛生系列講座,針對「精準透析」的議題進行解說。「血液透析資訊系統」可充分滿足護理人員之臨床照護需求, 提供各項自動化服務與產出,包含:即時調閱醫囑及病歷、即時傳輸生理量測數值、自動轉錄腎臟醫學會要求之品質量表資料、評鑑報告產出等。本系統以病人照護與病歷管理為中心,可大幅提高醫療機構及人員效能,避免傳統作業之缺點,協助護理人員抽離繁複之文書作業負擔,有效提昇血液透析之臨床照護品質。除降低人員工作負擔與增進就醫體驗以外,數位化的洗腎系統,可減少數據計算錯誤。病患上機前的體重、血壓數據;透析過程中的血壓;下機後的體重與血壓量測後都自動上傳。測量完畢、數據即時上傳、數位計算功能,都能夠避免「洗太多休克、洗太少肺積水」的狀況。此外,在血液透析過程中,都顯示相對應的醫囑,讓護理師更有照護依循。醫療過程當中需要多元系統共同協作,才能讓醫療服務更順暢。由於每位病患的生理狀況與治療需求都不太一樣,所以醫師藉由醫囑作業系統,確定人工腎臟要使用什麼型號;確定藥水、抗凝劑要怎麼用。接著,由於護理師要確立醫囑內容,因此在護理師這端,也會透過醫院資訊系統瞭解每位病患的透析條件為何、確認人工腎臟型號與確認藥水品項。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血液透析室歷史悠久,成立於19897月,醫療服務區域為中壢、內壢、平鎮、新屋和大桃園等地區。台灣腎臟病學會監事暨本院院長-許永和教授和腎臟內科暨血液透析中心鄒居霖主任全天候守護,每日常規門診病房和血液透析治療皆由主治醫師親自查房和照護治療。血液透析中心提供AI智能血液透析治療、瘻管照謢治療,配備德國原裝進口最新型洗腎機,能即時線上偵測生命徵象及清除率,搭配單次使用高透量人工腎臟,確保透析品質穩定。

(胚胎幹細胞) 日本治療黃斑部病變5000萬日幣


邱士華:黃斑部病變新救星 幹細胞是解方 2022/03/27 視網膜受損之後,它不會再生,因為它是神經的一部份,特別視網膜的有十層,這十層的話它非常精細,從它感光細胞到最上面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整個就像是一個很特殊的digital(數位)的照相機底片跟感應系統,其實它不單單是影響的聚焦成像,然後還有最重要是傳輸,所以到現在目前視網膜的功能,還有很多在學界,甚至在一些基礎研究上,還不是那麼清楚。經過過去100多年的一些研究之後,發現視網膜結構還有它每一層的功能,是比較清楚的,在我們當學生的時候,大概30年前,老師們還有臨床上的經驗就知道,視網膜不會再生,如果視網膜大家知道常見的一些疾病,特別在普羅大眾最常見的,就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它的重要性是如何呢?大概15%60歲以上人口,都有罹患的可能性,視網膜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個退化性疾病,真正的成因,可能還是跟老化最有關係,在這麼大的疾病群,竟然也發現它大概有兩大部分,一種是乾式,另外一種是濕式,濕式大概佔10%15%,就是65歲佔總人口大概15%,裡面大概的1成,是所謂的濕式,常常大家聽到老人家視網膜突然,因為視網膜疾病出血,突然失明就是這個造成,這個濕式的黃斑部病變所造成。不管是高度近視,或者是老年造成的黃斑部病變,已經越來越多,可能用眼過度,也可能跟高度近視有關,也有人說跟3C產品,黃斑部這麼重要,它其實範圍非常非常的小,只有0.5乘以0.5公分,那麼小一個地方,又這麼重要,如果受損的話,目前醫學最新研究幹細胞可以治療這疾病。幹細胞現在就像是一個很特殊的魔術膠,比方像這個房屋有一個中間破損,這個幹細胞就可以當這個魔術膠,來充填、補充,甚至修復,甚至再生,走在最前面的大概是日本,日本它目前已經可以用自體的幹細胞,甚至超極同合子的(homozygous 這個叫super donor(超級捐贈者),去異體的大量移植。

自體細胞或血液 可改造成萬能幹細胞iPS用自體的細胞,用自己的血液,經由基因改造,把它我們叫做細胞重新編譯,回到所謂的誘導性萬能幹細胞,又稱作iP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這個細胞就等於是可以回到自己胚胎的時期如果要細胞再生,其實日本已經用這個技術做到心臟,甚至巴金森氏症,甚至準備要做中風或脊椎,那我們今天是在比較聚焦的在視網膜,這個技術最早應用成功的在日本,甚至在美國用胚胎幹細胞,也都是在黃斑部,黃斑部有它的特殊性,非常小的地方,但是如果有修復,不僅是醫生會感受到,病人最真切的感受,因為病患又覺得自己是有進步 ,剛剛講到用這樣技術,為什麼要特別提到iPS或者胚胎幹細胞,因為大家知道神經不會再生,視網膜更是,如果拿一般成體的細胞,或者成體的幹細胞,其實它是沒有辦法再轉換成所謂的視神經視網膜細胞,所以一定要用這種特殊的,剛才講到這個用基因改造過的iPS,或者是胚胎幹細胞。胚胎幹細胞的問題就是,我們拿不到自體的胚胎幹細胞,而且台灣在醫療法定上面,我相信胚胎幹細胞還是會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目前看起來在應用上,特別經由日本成功的這個案例,他們做了在眼睛上已經有很大的突破,所以我們現在也除了藉由跟日本合作,我們也希望在台灣,自己技術建立起「國家細胞庫」,將來造福國人。

幹細胞已使用在返老還童 巴金森氐症黃斑部病變合適的幹細胞的來源去哪裡找?一種是拿自己的血液或者皮膚,日本是拿皮膚,像我們現在也在用血液都可以,大概10cc的血液,裡面的成體細胞,裡面不管是白血球細胞或者是淋巴球細胞,我們可以放基因進去4個基因,那這4個基因又稱叫做Yamanaka factor,就是說山中伸彌factor(基因), 因為山中伸彌博士醫生,他在2006年第一個全世界發生用這4個的組合,這4個基因的組合,可以讓成體細胞重新編譯,其實就是返老還童,從成體回到胚胎,那這技術也就是說,可以取代了不用殺胚胎,而且達不到胚胎自己,也拿不到我自己胚胎幹細胞,就像我也要拿自己胚胎幹細胞的話,今天就不在這邊了,所以一定會受損,所以這個在技術上在倫理上都會,我講的是胚胎幹細胞會有很大的挑戰。我舉例在日本經驗來講,2003年他們做第一個病人,治療黃斑部病變是女性,當時是67歲的女性,相當成功,視力也逐步恢復,植入總手術費用和製造費用,大概是5000萬日幣,當然日本也好,還有台灣這邊,會怎麼想把ˋ這個技術落實,就是讓這個費用更親民,甚至到一定價格的時候,可以用健保來cover一部分,這是我們的想法。那當然這個技術,日本為了要降低成本,他們超極同合子,就是super donor的概念,因為自己做一個,每個病人可以客製化,這當然很好,就像車子一樣,我可以用手工打造,

台灣應建「國家細胞庫」嘉惠全民將來台灣如果能夠用血庫的概念,就像各位都有去過捐血的經驗,O型給大家用,日本就是把這些重要,像日本種族的把這些收集,跟各位報告,我們在台灣正在努力,建立起「國家細胞庫」,一定能造福更多國人。我想政府扮演的角色非常非常重要,從衛福部最近再生醫療三法的草案正在研擬,正在設置,我想很快今年就有好消息出來,那再生醫療三法就對這種尖端的,有很清楚的定位,第一個,如果在用新式治療時他的定位不清楚,或是法規上面沒有一個很清楚的方向的話,其實在往後要追尋上面,不管是業者,是臨床試驗的醫生,當然都會有受到一些,會多花一些時間,如果有很清楚,法令清楚,那整個的環境,這次再生三法也有講到基金這一塊,那還有跟業界將來的投入跟整合,我想這是樂觀以待。

Monday, April 18, 2022

PreS/S基因突變的B肝病毒:健康帶原者 肝癌

慢性B肝健康帶原帶有基因突變,恐罹患肝癌!榮陽交團隊成功研發肝癌危險量表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2325日【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慢性B型肝炎健康帶原者不是什麼都不怕,如果帶有PreS/S基因突變,小心仍然有罹患肝癌風險!臺北榮總最新的研究證實,突變的B型肝炎病毒可以躲避免疫細胞,也較少釋放至血液中,讓抽血檢驗的病毒濃度及肝指數偏低,不過病毒其實大量堆積在肝細胞造成肝癌。慢性肝炎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正常,就是所謂的健康帶原者。但最新發表在《Hepatology(肝臟學)由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研究員梁毓津所做的研究卻發現,帶有PreS/S基因突變的B肝病毒株,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躲避B細胞與T細胞免疫辨識,病毒也無法有效釋放至血液中,反而堆積在肝細胞內質網,引發內質網壓力,鈣離子內流異常,影響粒線體功能,肝細胞凋亡後,最終演變成肝癌三部曲。這項研究提醒,感染B肝病毒突變株的患者,抽血檢查可能有病毒低估的情況。主持研究的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同時也是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特約主治醫師吳肇卿表示,「這項研究修正健康帶原的觀念,部分以往被認為健康帶原的人,仍有發生生肝癌的風險。」他說,過去認為病毒不會破壞肝細胞,而是免疫系統為了殺死病毒才導致肝臟發炎,其實B肝病毒是寄生在肝臟中慢慢破壞肝臟,不太可能完全相安無事現行健保給付抗病毒藥物標準,肝功能ALT大於每升80單位(>80 U/L)、病毒量大於每毫升2000國際單位(>2000 IU/ml)。依據這項研究,將有部分病患可能是肝癌高危險群卻非抗病毒藥物治療對象,恐怕存有很大的治療灰色地帶。 吳肇卿表示,亞太地區約有64%慢性B肝炎導致肝癌的病患在現行治療準則之外,這個數字比根據歐美三到四成來得多,可能是標準相對嚴格所致。國際醫學專家的大多傾向及早治療,並持續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對象。才能進一步降低肝硬化或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榮陽交團隊發展肝癌危險量表,揪出肝癌高危險群據此,吳肇卿也與博士班研究生,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滕威發展出預測肝癌的危險量表,只要大於或等於9分,也就是年齡大於50歲、男性、家族有肝癌病史、體內可偵測到病毒,就是肝癌高危險群。這個簡易不需高貴儀器的量表,可以預測目前不符合健保給付抗病毒藥物的B肝病人發生肝癌的危險機率,與抗病毒藥物對降低肝癌風險的效益。估計約有三成在治療灰色地帶的患者也應該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這個有實證研究基礎的量表,適合醫師評估病人發生肝癌的危險機率與抗病毒藥物的效益,並幫助健保署在較符合成本效益的條件下,擴大B肝病人的抗病毒藥物給付,以達到政府在2025年前,降低肝病死亡率65%的目標。

PreS mutants of HBV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HCC. We conducted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ole of HBV preS mut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CC,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having low HBV DNA or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levels, an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secretion-defective preS2 deletion mutant (preS2ΔMT) on hepatocyte damage in vitro and liver fibrosis in vivo. PreS mut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CC development in patients with CHB, including those with low HBV DNA or ALT levels. Antiviral therapy reduced HCC oc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CHB, including those with preS mutations.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mutated HBsAg induced or promoted ER stress, calcium overloa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mpaired energy metabolism, liver fibrosis, and HCC.

https://doi.org/10.1002/hep.31789

生技中心2022年底 mRNA推廣 委託製造


生技中心三寶 今年開花結果 杜蕙蓉/台北報導 2022326日疫情翻轉生醫熱度。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25日在成果發表會中表示,旗下抗體藥物複合體Tri-mannosy1 ADC,上半年有望授權、CHO-C細胞量產平台,也將分割獨立為新公司。積極籌備的創投基金,預計第三季成立,將募集20億元資金。吳忠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速mRNA疫苗的問世,生技中心已針對長鏈核酸藥物的產製技術,分別就mRNA IVT(胞外轉錄)製程、LNP(脂質奈米微粒)劑型及AAV病毒載體以昆蟲細胞生產,建立研發團隊投入技術開發。目前mRNA技術已能進行公克級試產,最快年底前完成製程標準化,同時也將與政府單位討論未來商業策略,推廣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說,疫情翻轉生醫熱度,為加速與國際接軌,生技中心今年將以強化商化、提早與業界或引進資金投入研發、提早與醫界合作為三大發展方向,力拚台灣生技能量讓國際看得到。吳忠勳指出,生技中心有「三寶」,Tri-mannosyl ADC平台、CHO-C量產細胞株、細胞治療技術,今年都將陸續以技術授權或衍生新創的方式開花結果。Anti-MSLN ADC是第一個經由Tri-mannosyl ADC平台所開發成的抗體藥物複合體新藥,目前Tri-mannosyl ADC平台已取得台灣等六國專利許可,估計今年將授權國內生技公司,而國外授權也在洽談中。CHO-C量產細胞株是亞太第一個擁有自己品牌的CHO細胞量產平台,去年成功進軍日本委託市場。今年CHO-C團隊可望自生技中心的獨立成立新創公司,搶攻上千億美元的生物藥量產市場。細胞治療方面,生技中心開發的人源化PD-L1抗體基因的Globo H CAR-T細胞,對胃癌細胞毒殺效果超過七成,成為醫師眼中的抗癌利器。另一團隊建立iPSC幹細胞分化技術,鎖定巴金森氏症與聽損障礙切入臨床應用,朝眼睛、神經和免疫系統等治療需求發展。

台越 醫療生技產業 交流


新南向醫療團隊成形 台越精準診斷醫療合作會議 焦點時報 2022/03/29【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由衛生福利部和厚生基金會指導,結合台北榮總、秀傳醫療體系、台北醫學大學、工研院、外貿協會、台灣病理學會、台灣臨床細胞學會、國家衛生研究院亞太腸病毒偵測網絡的專家團隊、台灣醫療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和即將成立的台越醫療生技產業協會、越南國際健康聯盟,於26日舉辦「台越精準診斷醫療合作會議」,有越南跨海十多所醫療機構和數十位醫療專家線上參與,會場並有三十位專家學者在場聆聽,也參與討論以熟悉台灣最新診斷醫療專業的發展。秀傳醫療體系國際長張武修表示,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其中重要指標為台灣醫療生技強項如何擴展新南向市場,過去由少數醫界龍頭如台大、榮總、成大等各負責單一新南向國家醫療合作,隨著新南向布局擴展,就和台灣產業及民間往來最密切相關的越南而言,國內團隊已經自動重組轉型,產生多元、多機構,更由公、私合力、學術帶領產業細膩整合的新南向醫療生技產業團隊,已巧妙成為堅強國家隊。開幕致詞的立法院厚生會會長黃秀芳委員特別期待此次台越論壇能加強雙邊在疫情後更進一步於醫療生技上的合作,尤其台越雙方過去多年經貿發展突飛猛進,如果有台灣醫療生技產業積極正面的參與,將有助於越南醫療生技的發展;將成為台灣在東南亞新南向布局的重要指標。越南駐台北文化經濟辦事處副代表陳文錘博士也親自出席大會,並高度期待台越雙方在醫療發展上能更上一層樓,也期待台灣在優勢醫療技術上能提供越南發展的經驗。身兼越南震興醫院特聘顧問、負責規劃此次論壇的秀傳醫療集團國際長張武修教授強調,這一次活動是結合公私立醫療院所,將國內最強的診斷醫療專業,透過綿密的醫療科技上下游的貫串,將優秀有競爭力、台灣最新醫療生技產品能夠快速分享傳播到東南亞國家,同時展示台灣醫療和資訊產業結合的多元創新。他也針對衛福部推新南向國家成立「展示及推廣中心」給予高度期待,並建議可以優先試辦。在越南從事擴展醫療多年的越登醫療集團執行長張忠霖指出,台灣前往越南發展醫療生技需要整合更多的經驗與資源,熟悉越南法規與醫療環境的轉變,才能夠快速紮實生根落腳。外貿協會副主任張雅嬋表示,針對新南向醫療市場的推廣,外貿協會也積極參與,除了疫情前每年辦理的多場臺灣形象展,藉由設置專區推廣臺灣醫療產業外,也辦理多場研討會及論壇,以促進與新南向國家的雙向交流與合作。疫情期間,則藉由辦理線上展、建置線上展館、線上交流與洽談等多元活動,保持與新南向國家,特別是台商最多與台灣互動最多的越南地區之醫療人員及相關業者的互動與交流。在會中參與分享的新學社蘇秉堉博士及聯合檢驗蕭育民博士經理,分別說明研發推廣的最新檢驗產品及創新高流通量檢驗策略,皆對於越南醫療市場的開發抱持著高度信心,並針對2022年疫情終止後,殷切期待台越雙方醫療生技產業的合作發展。

(永信:永鴻生技IPO營收11億元)犬貓寵物290萬隻 高於15歲以下孩童總數


寵物保健醫療市場高速成長,生醫廠搶進MoneyDJ新聞 2022-03-29記者 蕭燕翔 報導全台犬貓數量正式突破290萬隻,超越國內15歲以下孩童總數,市場預期,以單身人口與美國寵物滲透率計算,台灣寵物總數還有持續成長空間,在飼主對寵物醫療保健意識抬頭下,潛在商機也吸引台灣生醫廠商搶進,永信(3705)旗下專責動物用藥子公司永鴻生技,已正式啟動公開發行與IPO計畫,大樹(6469)也跨足寵物用品連鎖通路,訊聯(1784)、健喬(4114)、葡萄王(1707)、生展(8279)也各展所長、加碼投入。 根據相關統計,2021年國內犬貓數量已超過290萬隻,首度超越國內15歲以下幼年人口總數,且還以每分鐘2.4分鐘的速度,成為家庭新成員,超越新生兒增加速度;不過市場評估認為,如果以美國家庭寵物滲透率高達67%估算,台灣還有倍數以上的成長空間,而因飼主多數已將寵物視作家人,對其日常保健與疾病治療的意識抬頭,帶動相關商機,市場估計潛在市場上看數百億台幣,吸引生醫業者搶進。國內學名藥大集團的永信集團旗下的永鴻生技,是先前透過收購外商動物藥廠與整合集團相關事業群成立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年營收已超過11億元,不僅已是集團第二大的營收來源,且也是台灣最大的動物藥廠,成立第一年已開始轉虧為盈;據了解,該公司已正式啟動公開發行的IPO計畫,目標今年公開發行、後年掛牌;創投法人也評估,公司目前營收九成以上還來自經濟動物,但國內高速成長的寵物商機,會是未來可以期待的商機。已是國內連鎖藥局龍頭的大樹,也正式跨足連鎖寵物用品市場,主營業務包括寵物用品的零售與美容服務,目標今年將在苗栗以北開立8家店,現至少在桃園八德與內壢都已有2家實體店面營運中。公司內部評估,未來幾年國內寵物飼養數都會呈現高速成長,現階段該領域的連鎖通路,雖已有東森寵物雲超過百家的線下據點龍頭,但因整體市場還屬相對藍海領域,期望利用前兩年的練兵投資,帶動後續新的成長動能。訊聯過去的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都聚焦在人用領域,但因人類與動物的共通疾病不少,去年底也正式攜手屏科大,將其人類臨床結果用於動物治療領域,第一個選定的適應症是高齡犬貓好發的退化性關節炎,啟動臨床試驗,結果預計今年中出爐,若順利達標,將開始推廣至國內動物醫療市場,未來除退化性關節炎外,也不排除將在人類臨床已有成果的慢性傷口癒合、抗癌、毛髮生長等適應症,引入寵物治療,提供飼主與寵物新的治療選擇。其餘像是健喬透過併購取得的優良藥品,也開始跨足動物用藥領域;葡萄王旗下葡眾也已有犬隻適用的專用益生菌,未來動物用保健品品項也有機會逐年成長;另生展旗下也有專責的寵物醫療保健部;市場也預期,未來將有更多藥廠與保健食品公司憑藉各自所長,加碼搶進商機。

Sunday, April 17, 2022

癌症新藥暫時性給付? 未獲得健保肯定須共同分擔風險??


癌症醫藥費昂貴 民間籲設基金 並由政府、藥廠分擔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2022331日【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設置台灣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對此,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也提出不同主張,近半年來,台灣癌友團體盼成立類似英國癌症藥品基金(Cancer Drugs Fund 簡稱 CDF的倡議呼聲此起彼落,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18年起即倡議推動台灣版CDF,樂見此議題於終於在去年發酵,透過癌友團體齊聲呼籲倡議,希望引動政府與民間關注,以幫助癌友獲得即時適切的治療、提高癌症新藥可近性。雖然癌友病團對成立台灣版CDF的理想一致,不過對於台版CDF的兩項執行細節,包括「CDF給付藥品的定義」以及「病患是否該分攤治療費」有很大的歧異,需要進一步凝聚共識。對於「CDF給付何種藥品?」以及「納入CDF藥品的費用由誰分攤?」的兩項歧見,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訴求如下:

QCDF 給付何種藥品?新藥給付審議重點包括安全性相對療效、藥物經濟評估、財務預算衝擊等,因此價格昂貴、成本效益又有待驗證的新藥,就常被健保拒於門外(健保總額畢竟有限)。但考量其救命急迫性,英國的作法是將其先納入癌症藥品基金(CDF)中進行兩年的暫時性給付,兩年內同時收集真實世界資料,驗證新藥有相對的成本效益,才可以納入常規給付。因此,HOPE建議台版CDF,是針對無法納入健保、成本效益有待驗證、但具潛力的藥品提供暫時性給付

Q:納入 CDF 藥品的費用由誰分攤?專業臨床判斷為「成本效益有待驗證」的藥品,應由政府與藥廠共同分攤費用,如讓病人承受此重擔(評估新藥成本效益)並不合理。政府具備判斷新藥臨床價值與風險的專業,須肩負管理新藥給付的責任;而藥廠研發的新藥未能獲得健保肯定,也須共同分擔風險,以低於市價的方式申請暫時給付,如真實世界資料驗證有好的效益,則新藥就可如藥廠期望的納入健保給付;反觀讓癌友不僅沒有能力和專業判斷風險,以常見自費癌藥年近百萬、分擔 20%-30%來計算,每年支付20-30萬的藥費,是不小的經濟壓力,可能開啟醫療階級大門,更與英國CDF原創(癌友不需支付藥費)、甚至台灣健保的精神大相逕庭。再次強調,CDF 是給付「成本效益有待驗證的藥品」,執行方式有各界共識前,衛福部、健保署等相關單位務必以癌友權益為出發點審慎斟酌,才能確保推動制度的美意不被打折。補充說明:根據陳昭姿主任 2020  10 月統計,從廠商送健保署審查起算治癌症新藥納保生效的中為日數為 555天,相較非癌症新藥中為日數 304 天、多出近一倍的時間。

以英國借鏡:歷經破產、改革 現已擴大辦理 針對具有臨床使用急迫性、療效不確定性高、且會造成財務衝擊的新藥,英國設立「癌症藥品基金(Cancer Drugs Fund, CDF)」來因應。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簡稱NICE)會在90日內對癌症新藥申請案提出醫療科技建議書,以確定是否納入CDF過渡給付,及早由國家給付給需要的癌症病人使用。過渡給付期最長為期兩年,這段期間同時要求藥廠蒐集病人實際的用藥狀況、使用經驗等資料後再次送審,如果證實藥效可納入常規給付;反之,則讓該藥品退出給付,但會由廠商持續提供藥品,確保用藥中的病人權益。CDF2011年執行迄今,雖然歷經破產、改革等變動,但成效仍備受肯定,英國政府甚至承諾擴大辦理為創新藥物基金(Innovative Medicines Fund, IMF),使癌症以外的病人也能早期使用、從中受益。

(心情易受影響與比較) 後醫系須偏鄉服務八年: 一台電腦連團隊與資料庫ok


後醫系熱烈招生中,對學生是如願從醫還是偏鄉陷阱? 30年前倒一片,後醫系捲土重來要如何成功?  / 邱于瑄2022-03-31  30多年前,台大、陽明、高醫、成大與長庚都曾開設學士後醫學系,但除高醫大外,其他學校接連停辦。30年後,清大、中興、中山以平衡偏鄉醫療資源不均為目標,再戰後醫系,但學生對要長時間留在偏鄉、無外援、如何養家等問題多有疑慮,此次是否真的能成功? 今年(2022)大學入學最備受討論的科系之一,莫過於「後醫系」。年初,教育部核准清華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增設學士後醫學系(簡稱後醫系),提供有志從醫的人,循另一個管道成為醫生。3月底一直到4月中,分別是今年新設立的清大(46)、中興(411)、中山(414)後醫系報名截止日期。後醫系招收的學生主要為大學畢業生,但「不限於醫學相關科系畢業」才能報名,包含電機、資工、生科等不同領域學生都是招生對象。此次教育部開放三校成立後醫系,重要目標就是平衡偏鄉資源不均的問題。所以相較於一般醫學系為「六年制+兩年實習」,結束後可以選擇到想要的單位工作;學士後醫學系則是四年學制,但清大、中興、中山目前都是公費生名額,須再至偏鄉服務八年。其實,30多年前,台大、陽明、高醫、成大與長庚都曾開設後醫系,如今除高醫大外都已停辦。高醫大醫學系教授蔡淳娟與團隊就曾發表研究指出,當初後醫系希望培育人才投入偏遠地區或基礎醫學研究,卻事與願違,包含學生適應不良,以及無法選到真正想去的偏鄉服務、或找到願意從事基礎研究的學生等,現象所在多有。學生對於必須花費長時間投入偏鄉、無外援、如何養家等都有所顧慮,當年讓後醫系失敗的問題,成為現今清華、中興、中山再戰後醫系,還是必須面對與考量的挑戰。

從課程設計著手,幫助學生接軌偏鄉 首先,學生最在意的包含需要長時間待在偏鄉,以及畢業後因年齡漸長而有的養家壓力、無法得到訓練等,在在影響學生投入偏鄉的意願。清大醫學科學系系主任陳令儀表示,大家對於公費醫會感到害怕,除了需至偏鄉服務多年外,同儕影響也是問題之一。由於六年制的醫學系中,公費生在一個班級裡只是少數,當大部分人畢業後可留在都會區,公費生必須前去偏鄉,心情上就容易受到影響與比較,而在課程設計上也無法為公費生做提前準備。但清大後醫系有不同的做法,全班都為公費生。從招生面試端,清大就會選擇對於偏鄉服務有熱情的學生,並在之後的課程設計做出調整。像是納入偏鄉醫療史,也會邀請傑出貢獻獎的醫師分享偏鄉服務心得,以及寒暑假帶領學生至偏鄉醫院見習等,從課程端就與偏鄉服務對接,幫助學生接軌。陳令儀也提到另一個改變,後醫系學生投入偏鄉服務八年,其中兩年可以選擇到醫學中心進修,且政府也開始討論對於公費醫的薪資保障,皆是為了改善相關制度,提高學生投入意願。

智慧醫療走入偏鄉,「醫療+科技」為重點 另外,前進偏鄉服務就只能有公費醫生嗎?可以如何為偏鄉醫生增添外援呢?「40年前與現在,我想時代已經不一樣,」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說,現今跨領域應用已是常態,學生在偏鄉服務並不是什麼都不能做,只要有一台電腦,背後就可以連結到跨領域團隊與資料庫。尤其,現今針對醫療人力、資源不足的偏鄉地區,發展智慧醫療,解決當地問題成為重要目標。清華、中興、中山,雖然過去沒有醫學院,但身為綜合大學,跨領域專業整合是一大優勢。薛富盛提到,中興預計結合科技布局智慧長照、精準健康、預防醫學等領域。且現今世界推動「健康一體」(One Health),包含動物、環境、人體的健康,中興以農立校,已有動物與環境健康的教學能量,如獸醫系、森林系等,三者整合讓教學、資源更加完整。陳令儀也表示,清大本身以理工見長,14的老師都曾做過與醫學相關的研究,因此「醫療+科技」上已累積多年能量,清大後醫系就分為自然科學組與智慧資訊科技組,學生可就在地問題出發,如藉由智慧手錶幫助長者做生理監測等,將科技帶入實際場域應用。高雄醫學大學後醫系系主任楊志仁說,後醫學系目前在台灣的醫界中還是非主流,但是學生來自不同科系、心智也較為成熟,較能夠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時也讓台灣的醫學教育更多元豐富。陳令儀認為,現在還需要改變的或許是整體社會氛圍,讓大家更加正面地面對公費生,並使偏鄉醫療得到更多的關注與認識。

Thursday, April 14, 2022

Google開發手機心「聽診」!


Google發表AI醫療領域新進展 將與長庚醫院共同進行臨床研究 戴嘉芬 2022326Google24日在美國舉辦第二屆Google HealthThe Check Up」活動,發表各團隊在健康領域的新進展,包括SearchYouTubeFitbit等。該公司最擅長的AI人工智慧技術,將專注於改善臨床醫生所提供的醫療照護服務,並允許在醫院之外的地方進行醫療行為。自動視網膜疾病評估(ARDA)是最早用於健康領域的AI項目,利用手機鏡頭來掃描人體眼部的視網膜,幫助醫護人員針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視網膜病變的篩檢,因為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如果沒有早期發現並治療,可能會有失明的風險。從ARDA項目開辦之今,已篩檢了近10萬名患者。最近Google並與泰國國家篩檢計畫完成一項研究,進一步證明ARDA的準確性。未來也會跟大型醫療院所包括台灣長庚紀念醫院合作,進行臨床研究,幫助醫生了解透過智慧型手機所拍攝的照片,是否有助於檢測糖尿病和其他非糖尿病的疾病。除了手機鏡頭之外,其他AI技術要如何應用在醫療領域?Google也發表了最新的研究,把手機放在胸前,藉由錄製麥克風記錄心音,像是醫生用聽診器去聆聽患者的心臟和肺部,也就是「聽診」。希望在未來能幫助臨床醫生檢測心臟瓣膜疾病,例如早期發現的主動脈瓣膜狹窄Google Search團隊讓人們更容易透過「搜尋」功能,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醫療保健系統,例如尋找購買保險的醫療保健服務提供者。目前Google已與美國知名連鎖藥妝店CVS旗下的MinuteClinic(一分鐘診所)合作,只要透過搜尋功能,就能直接查詢到住家附近的醫生位置和看診時間,並立即進行預約。此外,YouTube團隊在健康領域也有新進展。繼美國之後,這禮拜包括巴西、印度和日本等地用戶,在觀看YouTube影片時,可藉由影片旁的健康來源訊息告示板來辨別來源是否值得信任。在接下來幾個月,這個功能也將擴展到其他國家地區的用戶。智慧穿戴品牌Fitbit共同創辦人James Park則分享穿戴裝置用於幫助慢性病患者,例如有心房顫動症狀的心臟病患者。藉由50萬名Fitbit使用者進行PPG(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的心房顫動計算,可幫助患者了解自身末稍血液循環情況,並針對心律不整的問題做提醒。

(台灣代工到新藥) 特色藥廠 特色技術 特色代工


新傳輸技術台廠跨入CDMO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03.31 特色新藥(specialty)505(B)(2)新藥是1980年代,台灣生技產業菁英在美國大放異彩的年代,趙宇天、陳志明、許中強、許照惠等都在美國以研發特色新藥大放光彩。最近幾年特色藥廠在台灣百花齊放,已經有三十多家特色新藥公司,陸續掛牌上櫃,儼然成為主流。專注於冷門透皮傳輸技術的泰合生技,與器械合一的MDI吸入劑特色學名藥的益得生技(6461,以下簡稱益得),憑藉對冷門技術的掌握,可望搶食龐大的新藥與CDMO市場大餅。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對上市新藥審查規範有三類,分別為505(B)(1)505(B)(2),以及505(J),也就是「全新藥物」、「特色新藥」以及「學名藥」等三種。505(b)2藥物的開發困難度、所需要資金與風險也隨就介於新藥與學名藥之間。 505(B)(2)為藥物活性成分與505(B)(1)藥物相同,但是吸收途徑(新劑型、給藥方式、適應症或搭配藥物)與505(B)(1)有所不同的新藥。由於部分已上市藥物資料,可提供沿用。因此,可以省下不少成本與時間。若成功掌握市場需求,及時推出產品,還是能搶食市場大餅,創造不遜於,甚至超越新藥的獲利。

搶市靠快狠準 基本上開發特色新藥的關鍵在於掌握藥品的「Target Product Profile」,也就是欲開發的新藥品適應症、病患族群、欲克服的缺失、藥物用法,乃至藥物查登法規、藥物本身與製造以及市場競爭概況,有深入的了解,即使本身不具技術能力,能找到CDMO廠商共同開發,也能夠成功開發新藥搶市。舉例來說,大陸有意開發氣喘吸入劑的廠商海思科(股票代號:002653.SZ),就找上掌握MDI學名藥製造能力的益得生技(6461),開發學名藥劑型。而美時(1795)的戒毒癮特色藥,也是委託國外的CDMO公司開發,再進行臨床試驗,取得藥證上市銷售。

投資老手選擇特色新藥創業 泰合生技董事長李世仁指出,特色藥是一種平衡風險與價值間的藥品開發策略。李世仁自美返台後,曾陸續任職投資銀行(中華開發)、創投(華威)等公司,期間投資多家國內外指標新藥研發公司,也有不少獲利,也擔任過新藥研發公司浩鼎(4174)董事但2010年台灣生技新藥公司興起時,他選擇創辦特色新藥公司泰合生技。李世仁說,新藥研發從藥品發現(drug discovery),到proof of concept階段,需要的費用很高,時間也很長,需要長期而且大型的資金支持,台灣有這種條件的投資人很少。但如果對某一領域的藥品,從研發到市場的各個層面都有所掌握,不一定要從頭做起,風險較小,收益相對學名藥高的特色學名藥就是很好的選擇。

降低高開發風險、避免低獲利殺價 李世仁指出,以貼片與口溶膜藥品為例,由於使用上有極大的優勢,只要選對產品,開發特色新藥,銷售即可大幅提升;而且這類劑型競爭門檻高,無論是透皮貼片或口溶膜劑藥物競爭者都不多,可以避免一般小分子藥物以量制價的激烈競爭。舉例來說,治療阿茲海默症的Exelon貼片,其口服錠劑的年銷售額在專利期間曾達到5億美元,但病患及照顧者較易使用,且不容易忘記用藥的貼片產品推出後,用藥的遵從性(compliance)大幅提高,立刻席捲市場,年銷售額迅速增長達到10億美元;原口服錠劑的年銷售額則僅剩餘3,600萬美元,兩者足足相差了27.8倍。

研發與製造相輔相成 貼片與口溶膜藥品一種是貼在皮膚表面,一種是讓藥物透過口內黏膜進入體內,技術看似不相關,但都是透過藥物設計,讓分子量較小的藥品,透過促進劑(enhancer)與融合膠(adhesive)的配方,讓藥物順利進入體內發揮藥效。兩者製造設備幾乎相通,僅需變動產線部分設備即可。因此,無論研發或製造,都可以發揮綜效。目前全球合乎歐美規範的貼片與口溶膜藥廠不多,可生產製造貼片的GMP廠商不到100家,口溶膜只有20多家。泰合已經掌握透皮貼布與口溶膜的種種關鍵技術,不但建構了藥品開發平台,也透過輔導合作廠商,具備提供合作廠商CDMO服務的能力。過去泰合就協助日本代工廠商Tsukioka,一一克服了化療止吐口溶膜藥物TAH4411的生產製程品管問題,並協助應對日本PMDA相關查廠問題,才順利在日本上市,創下台灣新藥進軍日本首例,Tsukioka也因此成為口溶膜的GMP藥廠。泰合正在評估未來自行建廠,或與代工廠合作,取得專屬產能。除了自行製造,若條件合適,也會與其他廠商合作,提供CDMO服務,將口服錠劑改成附加價值較高的口溶膜或貼布劑型,擴大利基。

益得靠代工進化到做新藥 泰合是從研發特色新藥進入製造領域。益得則是從購買外國大廠在台吸入劑代工廠,接國際大廠訂單開始,累積多年經驗,了解吸入劑製造、市場、技術與藥品查登法規後,再進行自行開發吸入劑特色學名藥。在累積了數十年經驗後,益得看上定量噴霧吸入劑(MDI)的商機,陸續投資了25億元,打造出符合PICs GMP的呼吸道吸入劑專業廠房,成為全球少數,亞洲唯一符合MDI吸入劑製造與研發能力的供應商。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MDI吸入劑市場,前四大MDI吸入劑產品銷售額均達13億美元(約新台幣364億元)以上。其中銷售額最高的為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Z)出品的Symbicort,其銷售額更是高達38. 8億美元,也就是說,其單一藥物銷售總額即高達新台幣1,000億元以上。而全美四大呼吸器產品,益得生技幾乎都有能力開發出對應的學名藥,目前益得即擁有前四大藥品中的3個對應在研學名藥。 研發特色新藥雖然風險較低,但也未必保證成功,何況即使取得藥證,能否通過市場考驗,也在未定之天。不過,從1980年代,台灣生技產業菁英,即憑藉特色新藥在美國市場創下佳績。最近十數年,智擎(4162)的胰臟癌新藥「安能得」、寶齡富錦(1760)「拿百磷」成功上市,以及最近幾家後起之秀,如逸達(6576)、瑩碩(6677)、漢達(6620)幾家特色新藥公司紛紛端出成績單,可見特色新藥已經在台灣站穩腳步開花結果。泰合與益得鎖定百億藥物市場開發產品,能否也端出成績單,值得注意。

【作者小檔案】郭晏銓 現職:生技產業公關顧問經歷:跨領域工作者。曾任上櫃公司公關經理、多家媒體媒體財經記者、中研院資訊所專案經理等職務。

慈濟醫院 發揚中醫中草藥/ 溶瘤病毒療法


當歸萃取物降低腦癌復發 花蓮慈濟抗癌有成 2022-03-24聯合報 / 特約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十多年前花蓮慈濟醫院發現,當歸萃取物可以治療癌症,進而開發標靶抗癌藥物,可有效治療惡性腦瘤,近年再成功研發胰臟癌新藥。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花蓮慈院致力研發各式癌症治療方案,要成為癌症病人的最後希望。林欣榮指出,成立慈濟醫院的目標之一,是讓中醫中草藥發揚到全世界,慈院團隊自2001年起投入中草藥萃取物的研發,從當歸中萃取出小分子正丁烯基苯酞(z-BP),成功開發標靶抗癌藥物。腦癌幾乎被視為不治之症,林欣榮說,當歸萃取出的z-BP可調和人體細胞的穩定性,讓已變異的細胞重回正常運作,且沒有明顯副作用,此即中醫強調的「祛邪扶正」。此標靶藥物已治療十多位腦癌病人,第一期的人體實驗成果也發表在國際期刊。腦癌復發患者使用傳統抗癌西藥,以往只能存活約4個月,但慈濟的病人初步成果平均存活超過17個月。一位43歲腦癌復發患者,經過慈濟開刀治療後,至今存活超過2年。這項發明獲得多國專利,也取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及台灣食藥署的臨床試驗許可。花蓮慈院也開發溶瘤病毒療法,林欣榮解釋,是運用溶瘤病毒來吃掉人體內的癌細胞,一位大腸直腸癌患者,原被判定餘命不到4個月,使用溶瘤病毒療法後,成功存活至今2年多。慈院團隊開發治療胰臟癌的新藥EF-009,動物試驗證實可延長壽命2.2倍,同樣獲得美國FDA和台灣食藥署通過進行人體實驗。針對新冠疫情,花蓮慈院團隊利用本土八種中醫藥草,成功研發可以阻斷病毒的「淨斯本草飲」。林欣榮指出,這些中草藥都是自然物,已生產系列產品;藥粉形態濃縮散更取得衛福部外銷許可,已幫助40多國抗疫。「淨斯本草飲」除了阻斷突變株病毒感染外,並具有恢復心肌功能、調適老化高血壓、平衡血糖、改善巴金森神經退化、抑制抗藥性癌症生長等多靶點、多功能、多效性的潛力。放眼未來,林欣榮說,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計畫設置重粒子中心,照顧花東偏鄉居民外,再結合西醫的標靶藥物、免疫抗體、免疫細胞療法、溶瘤病毒療法,以及小分子新藥,中醫及中草藥合療,成為癌症患者最後的希望。

Wednesday, April 13, 2022

長庚博士班每人500萬元獎學金: 投入 再生醫學、幹細胞、新能源


培養生醫領域博士 長庚大學祭出45百萬獎學金 2022323 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與臺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今天(23)簽署「龍躍博海」獎學金計畫,將資助博士班學生每人500萬元獎學金,支持優秀人才攻讀博士班,並保障未來就業薪資及年資。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表示,「龍躍博海」博士生培育計畫,以產學合作模式,共同培育產學博士。未來從面試、課程規劃、實務參與及出國研究,都會由學校與企業共同合作,指導博士生投入再生醫學、幹細胞、與新能源等國家戰略領域研究。初期預計有10個博士生名額,資助每位學生4年共5百萬元的高額獎學金,此外,特別規劃博士生出國研究一年,進駐國際級研究中心學習,並保障其畢業時可選擇在臺塑企業、長庚醫院或長庚大學等單位的就業機會。

(IND phase II: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葡萄王數位轉型小組: 整合各部門轉型所需資源


葡萄王數位轉型 喚起青年共鳴 【記者夏秀珠、王志誠/專訪】 2022325 「葡萄王有歷史,卻不宜守著老叩叩的形象,品牌再造是時代的趨勢,才有機會喚醒年輕族群的共鳴。」葡萄王公司董事長曾盛麟從父親曾水照手中接下逾50年歷史的葡萄王集團,加入集團12年以來,集團轉型、品牌年輕化的腳步不曾停歇。曾盛麟的數位轉型目標,包括企業全面電子化、品牌年輕化、新通路開發等。他跨部門集結多位同仁,成立「數位轉型專案小組」,親自主導並定期召開會議,在研發、製造、營業、管理等事業處之間建立聯繫窗口,整合各部門轉型所需資源。曾盛麟於英國Strathclyde大學取得企業管理碩士和商業行銷博士,專長於企業策略規劃、文化差異之變革、品牌和產品行銷之管理與執行。曾盛麟表示,在老牌企業中推動改革,並活化當時的資深同仁,這是曾董事長當年被父親召喚回台時最重要的任務。曾盛麟說,於2010回台,當時員工平均年紀46歲、其中三分之二沒用過電子郵件、完全紙本作業、以3.5吋磁碟片傳輸檔案。由內而外進行年輕化,從組織架構、人力資源管理,補足年齡斷層,平衡文化衝擊;接著著手推動公司品牌再造、供應鏈管理、食品安全、海外業務的拓展,進而強化ESGCSR策略、公司治理,到近年全面進行數位轉型。曾盛麟旅居英國15年,曾任精英電腦泛歐區行銷總監,負責該公司於歐洲之品牌重塑和行銷策略之管理、規劃及執行。之後轉至英國倫敦的Proxima採購顧問公司擔任資深行銷經理,領導公司之品牌形象建立及其行銷運作與布局。2010十月回台任職於葡萄王生技公司,開始進行公司轉型之變革及策略規劃10餘年以來葡萄王生技公司在營業額已從32.8億成長至2021109.1億(IFRS15之前);子公司上海葡萄王也表現亮眼,自2015董事長曾盛麟接手後,即著手創新改革,2018年度單一年營業額即超越接手前18年營收總合,2021第一季將接手前18年累計虧損轉虧為盈,為企業成長持續動能。因改革相當具有成效,在2013獲得安永企業家獎之「轉型標竿企業家獎」及經理人月刊百大MVP經理人。2014獲得金峰獎「十大傑出領導人」、2015除國內金炬獎「十大績優經理人」、「傑出食品企業家」之外,更榮獲國際大獎第一屆亞太精神獎之「最佳躍升獎」、2018年榮獲環球生技月刊「2018臺灣生醫企業男性領導人第一名」、2020獲選為「2020年度傑出品牌經理人金獎」、2021榮獲第一屆「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數位轉型領袖獎。

葡萄王公司相關產品 葡萄王生技集團三大事業體,包含台灣葡萄王、傳銷公司葡眾以及上海葡萄王。母公司「台灣葡萄王」現以生產機能飲料、保健食品兩大類為主,是台灣保健食品公司的領導廠商,擁有從原料研發、生產製造到品牌銷售的一條龍優勢,近年來更致力於研究新型多重機能性專利,開發整合式的代工服務。子公司「葡眾」,由母公司葡萄王提供穩健的產品,前三大銷售產品:益生菌系列產品-康爾喜、995生技飲品、樟芝益每年貢獻葡眾半數的營收,而同時葡眾也佔葡萄王集團八成左右的營業額,不斷創新精進開發新產品,讓葡眾穩坐台灣本土第一大直銷寶座。上海葡萄王目前主要以ODMOEM業務為主力,服務橫跨多國逾百餘家客戶,產品主力為液態發酵原料及粉末顆粒,大宗市場為美容、膠原蛋白飲品及益生菌產品。公司未來展望曾盛麟表示,展望未來,短期內集團將持續創新局,台灣葡萄王在兼顧毛利率、營業額均衡發展的前提下,持續在FMCG、保健食品上推陳出新;代工業務也會滿足客戶不同需求新增產線;葡眾除了持續規劃新品外,也將打造更成熟的線上交易平台,帶給會員優質且便利的購物體驗;上海葡萄王在千萬級新客加持下,產能預期陸續發酵。曾盛麟指出,會持續拓展戰線,將觸角延伸東南亞、甚至布局國際,一直是集團進行中的中長程計畫。除了搶攻先進國家保健食品市場,透過參展、參賽增加國際知名度,開拓海外代工商機外,葡萄王也將其20餘年液態發酵牛樟芝菌絲體經驗,於今(2022)年獨立研發植物新藥「GKAC」。曾盛麟說,目前已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FDA)申請進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人體二期臨床試驗審查(IND),若獲得通過,計畫將進行二期臨床試驗,完成後可成為葡萄王集團首例跨出保健食品領域,進行產業升級的植物新藥,更有機會搶攻全球百億美元的脂肪肝市場,進而累計10年內達成300億營收之實力,立足台灣放眼國際願景,也加速葡萄王將保健食品休閒化的新願景,將休閒健康食品導入大眾消費市場,後市樂觀可期。

美時16.3 億買 犀利士台灣權利: 瞄準4億市場


美時將取得犀利士台灣銷售權 年營收貢獻逾4億元 鉅亨網記者沈筱禎 台北 2022320日特殊學名藥廠美時 (1795-TW) 將與 Eli Lilly and Company(美國禮來藥廠簽約,拿下壯陽藥犀利士 (Cialis) 台灣地區產品權利;該藥品在台年銷售額達 157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4.4 億元),且毛利率高於公司平均,有望挹注美時整體營收、獲利。美時斥資 575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16.3 億元),向美國禮來藥廠購入壯陽藥犀利士的台灣區權利,雙方預計本月完成簽約後,美時將可開始啟動銷售、貢獻營收。美時主要銷售學名藥,價格容易受到市場競爭影響,進而衝擊毛利表現,不過犀利士為原廠用藥,其毛利率高於學名藥;美時預期,犀利士上市後,有望帶動整體獲利成長。據統計,台灣前三大壯陽藥包括威而鋼、犀利士、樂威壯,其中,犀利士 2021 年銷售額約 1570 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 4 億元。海外市場方面,美時抗血癌用藥 Lenalidomide 透過與歐洲經銷夥伴的授權合作,已在德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 14 個國家上市,首波訂單金額約 1000 萬美元,後續將於全球逾 90 個國家上市,尚有 30 個國家藥證申請審查進行中,以及 10 個國家在藥證申請文件準備階段。另外,抗血癌藥物 Lenalidomide 在美國的專利訴訟已告一段落,美時將依照合約內容,2026 年前拿下一定市場份額。美時去年受惠產品組合優化,稅後純益 14.03 億元,年增 36.3%,每股純益 5.5 元,創新高。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