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6, 2010

原料藥廠(西南合成) 提高毛利之道: 結合醫藥通路(北醫) 轉型為製劑藥企!!

西南合成:收購北醫醫藥為了延伸產業鏈

(2010-12-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西南合成(000788)日前公告擬向實際控制人北大國際醫院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北京北醫醫藥有限公司100%股權,並將於1227召開股東會審議此議案。公司表示,此次收購不僅增加了新的利潤點,延伸了產業鏈,減少關聯交易,而且有利於現有醫藥製造業務產品結構的調整。

醫藥銷售成新利潤點

北醫醫藥是以中成藥、化學原料藥、西藥製劑、醫療器械等銷售為主的專業醫藥銷售及物流公司,是方正集團擁有的重要醫藥物流銷售平臺,目前已經成為以北京、河北、天津為中心的北方地區的藥品物流配送中心,以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等地區為中心的國際高端檢驗試劑品牌綜合代理商,下屬全資子公司武漢葉開泰在武漢及周邊地區醫藥高端市場有較為完善的銷售網路,已成為武漢及周邊地區三甲醫院藥品銷售配送的主要供應商,佔有武漢市醫療機構中成藥約80%的市場份額。目前北醫醫藥銷售網路在北京地區覆蓋了50多家大型綜合醫院,在山東及東北地區覆蓋了50多家大型醫院和20多家二級代理商,在武漢地區覆蓋了120多家醫療機構和150多家醫藥批發及連鎖店,依靠"北醫"品牌,公司在醫藥採購、招投標、政府事務等環節擁有一定的優勢和資源。今年前三季度北醫醫藥的銷售收入3.7億元,淨利潤1275萬元;根據相關盈利預測,此次併入西南合成後,每年西南合成的銷售收入和淨利潤將分別增長40%20%以上。公司表示,西南合成一直以醫藥生產為主,但醫藥銷售網路的規模卻較小,也主要以銷售自身產品為主,收購北醫醫藥後,醫藥銷售成為獨立的業務,將成為醫藥製造之外另一個利潤增長點,並使產業鏈得以延伸。屆時西南合成將形成以重慶為藥品生產基地,重慶、上海、北京、武漢等地區為主要銷售平臺的全國性架構。

產品結構轉型高附加值

公司表示,此次收購的北醫醫藥100%股權的價格為1.35億元,單純從資產大小而言,與西南合成16億的總資產相比並不突出,但北醫醫藥完善的醫藥銷售網路對西南合成產業鏈所帶來的潛在價值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促進西南合成醫藥生產與流通兩大業務的協作和協調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這是不能單純用資產規模來衡量的。據瞭解,西南合成的產品以原料藥為主,原料藥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超過80%,製劑只占15%左右,原料藥的銷售對象主要是成品藥企業,產品毛利率低於製劑產品。公司表示,未來西南合成的產品戰略是以原料藥為基礎、以製劑為重點,即在鞏固磺胺類和頭孢類原料藥優勢的同時要積極發展附加值高、面向終端消費者的醫藥製劑和成品藥等產品,逐步提高製劑等產品的比重。因此要想發展製劑等產品,必須要有面向終端消費者的醫藥網路,北醫醫藥正好具備這樣的條件,其完整的銷售網路能夠幫助製劑等產品順利進入醫療機構和流通市場,此次收購完成後,製劑銷售的規模將會逐年增加。據瞭解,北大國際醫院集團下屬方正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依託北京大學醫學部,主要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為北大國際醫院集團醫藥產業補充高附加值製劑及原料藥品種,這對西南合成發展高附加值產品提供了有利條件。據瞭解,西南合成是方正集團醫藥板塊的產業整合平臺,本次收購北醫醫藥後,方正集團醫藥生產和流通的核心業務已經基本注入進西南合成。 (記者 周渝

醫藥流通: 北京九州通結合蜜蜂醫藥網

北京九州通攜手蜜蜂網舉行臨床產品交流會

中國江西網:  2010-12-16日前,北京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聯合蜜蜂醫藥網共同舉辦了醫院市場產品推介研究與探討的臨床產品交流會。"讓廠家臨床品種能找到好出路,讓推介商容易找到好品種"成為本次會議討論的熱門話題。北京九州通總經理龔力、醫院事業部總經理王弘、蜜蜂網網站CEO羅勇、國內各知名廠家及醫藥界藥品推介精英共200余人參加了此次交流會。龔力對前來參會的廠家致以謝意,並就如何進一步做好北京藥品招標配送的下一步工作進行了探討。蜜蜂網網站CEO羅勇對蜜蜂網的品牌、電子商務功能及其傳播媒介等也做了詳細介紹,部分廠家對產品做了詳細介紹,進行了積極的互動交流,讓醫藥廠家和藥品推介精英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效果良好。 此次會議的召開,為生產廠家和藥界精英搭建一個有效的溝通平臺,為北京九州通的業務開展拓展了新管道,也為藥品配送迎來了一個新機遇。

 

全中國醫藥佈局: 上海醫藥收購的策略!

上海醫藥38億完成兩項重大收購 醫藥資產整體上市 

20101215  證券時報網 提前一年落實重組承諾注入抗生素資產,控股收購中信醫藥半月內塵埃落定   上海醫藥(601607)(601607)今日發布公告,公司將出資14.87億元,收購以新亞藥業為核心的上藥集團抗生素業務和資產;同時,公司出資23.28億元收購China Health System Ltd.CHS65.24%控制性股權取得突破性進展,並簽署正式股份購買協議。上述兩項並購交易的完成,標志著上海醫藥向大型綜合性醫藥產業集團的發展目標又邁出堅實一步。上海醫藥集團董事長呂明方稱,在各方的支援配合下,H股發行前期工作也已取得重大進展,預計本次兩項重大並購交易也將為公司H股發行帶來積極影響。

醫藥資產整體上市   上藥集團抗生素業務資產主體主要包括新亞藥業、新華康藥業和新先鋒藥業。本次收購主要包括三項交易:上藥集團向長城公司購買其所持有的新先鋒藥業39.01%的股權,上海醫藥以現金向上藥集團和新先鋒藥業購買合計新亞藥業96.9%的股權,並以現金購買上藥集團持有的新華康醫藥100%的股權。本次收購的總對價達14.87億元,上藥集團將其重組後持有的新先鋒藥業100%的股權以及全部資產和業務委託新亞藥業管理。其中,新亞藥業是成立於1926年的百年老廠,是國內抗生素品種齊全、規格豐富並各有特色的抗生素專業工廠,新華康為抗生素的專業銷售平臺。上海醫藥此次收購的抗生素業務企業,為國內五家最大的抗生素制藥企業之一,佔全國市場份額的3.8%此次收購,將豐富和完善公司現有的產品結構,可增加26個重點品種,進一步夯實公司在國內抗感染類藥物領域的競爭優勢,強化集團工業資源的集中集聚,推動產品結構調整與升級,對實現公司醫藥工業業務跨越式發展產生極為深遠的積極影響。上海醫藥於今年3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公司控股股東上實集團和上藥集團將除抗生素業務外的其他經營性醫藥資產全部注入上海醫藥,而抗生素業務資產因未能符合上市公司相關法律和財務要求而未納入該次重組範圍,同時,上海醫藥承諾在重組完成後的24個月之內完成對集團抗生素業務的收購。此次提前整整一年履行了重組承諾,在實現醫藥資產整體上市的同時,充分體現了重組後公司高效的市場執行力。

CHS收購塵埃落定   上海醫藥曾於1130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收購CHS(實質資產為中信醫藥)的控制性股權,公司已在1129通過其注冊於開曼群島的全資子公司上實醫藥科技作為收購實體,收購Northern Light Venture Capital II Ltd.持有的CHS2.63%的股權,同時與百奧維達中國基金、禮來亞洲風險基金、NEA基金達成不可撤銷的排他性收購意向書,將收購上述私募股權基金手中CHS55.45%的股權,並將在盡職調查後確定最終的交易價格。根據上海醫藥今日發布的公告,除上述交易完成最終定價外,上海醫藥又收購了Biomedical Sciences Investment Fund Pte LtdSagamore BioventuresLLC.兩家股東合計持有的CHS7.15%的股權。至此,本次收購並正式簽署股份購買協議的CHS六家基金持股的交易總對價達23.28億元,交易完成後,上海醫藥將控制性持有CHS65.24%的股權。中信醫藥在北京市場佔有領先地位,其中醫院純銷業務達70%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凈額43億元,凈利潤0.95億元,今年預計全年銷售突破60億元,1-9月凈利潤已超過1億元。此項收購完成,上海醫藥在北京市場的佔有率可望一舉進入前二。上藥集團董事長呂明方指出,控股收購CHS的完成,標志著上海醫藥將在華北地區尤其是北京市場實現歷史性戰略突破,對公司加快全國性醫藥分銷網絡佈局帶來非常積極的示範效應。同時,上海醫藥基於醫藥全產業鏈的工商協同優勢,也將在未來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中進一步體現。 

 

從雲南白藥洩密事件看複方中藥美國市場前景?

雲南白藥洩密遭遇質疑 複方成分或阻中藥國際化

中國經濟時報 20101227  業內人士認為,雲南白藥等中藥只能以膳食補充劑和食品的形式進入美國等海外市場,而不能以藥品身份進入國外的主流醫藥市場  洩密或涉雙重標準遭質疑  對雲南白藥保密配方是否在美國洩密一事,中國經濟時報記者24日致電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總經理魏波,被告知"雲南白藥沒有違反保密原則"。此前,網友"mdoctor"發表的《雲南白藥,對誰保密?》帖子稱,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網站上的一個檔列出了"雲南白藥酊"的成分與含量,其中清楚地注明了散瘀草、苦良薑等中草藥在內的7種成分和含量。而在國內銷售雲南白藥的說明書中並沒有列出雲南白藥的具體成分。至於雲南白藥是否在美國洩密,魏波則沒有正面回答,但魏波告訴本報記者,"雲南白藥集團高層已經在前幾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回應,對外國人不保密的雙重標準是不存在的。"有專家指出,"處方""成分"不是一回事,衛生部通知要求保密指的是"處方",並不是"成分",換句話說,即使知道藥品的成分,但由於不知道藥品的劑量、工藝等資訊,同樣製作不出真正的藥品。但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登錄ChineseNaturalHerbscom等網站,輸入關鍵字"baiyao",均可以找到關於雲南白藥具體成分,並且輕易地看到成分的具體劑量。

中藥通常以保健品身份進入國外  19848月,國家醫藥管理局(國家藥監局前身)將雲南白藥配方與工藝列為國家絕密。據雲南白藥集團網站顯示,雲南白藥產品以雲南白藥系列和天然藥物系列為主,共19個劑型、300餘個品種。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顯示,"雲南白藥""雲南白藥膠囊"目前都是"一級保護品種"。根據《中藥品種保護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中藥一級保護品種的處方組成、工藝制法,在保護期限內由獲得《中藥保護品種證書》的生產企業和有關的藥品生產經營主管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及有關單位和個人負責保密,不得公開。"本報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這兩種"一級保護品種"之外,諸如雲南白藥創可貼、雲南白藥牙膏等雲南白藥系列藥品的成分也被冠之以"國家保密配方",貌似有搭便車之嫌。有不願具名的人士指出,國內一些醫藥企業為了符合FDA的規定,或是為了迎合特定國外消費者的特殊需求,出口的同類產品可能修改產品配方,借此獲准以保健品等身份進入美國或者其他海外市場。而以藥物身份進入,則需要通過三期臨床試驗才可能被批准上市。

 "複方"成分或阻中藥國際化  生物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發寶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圈外人看到的都是是否存在洩密等表像問題,而專業人士看到的則是那些折射出普遍存在於中醫藥國際化中的關鍵問題。本報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均指出,雲南白藥要想進入國外主流的醫藥市場,必須以藥品的身份進入,而中藥一般以膳食補充劑和食品的形式進入美國等海外市場,但市場狹小。據本報記者瞭解,雲南白藥想進入西方醫藥的主流市場很難。"修改外國的相關法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複合成分則是中藥的固有特色,從這種意義上講,雲南白藥國際化之路便進入一個兩難的困境"張發寶指出。業內人士稱,雲南白藥近期正在進軍藥妝市場,由於"洩露門"事件的影響,這一步伐或將推延,雲南白藥相關產品的調價措施亦有可能順延。

 

台灣CRO整合背後的故事….

新藥研發費時 CRO趁勢崛起

2010-12-27 工商時報 委外CRO正夯!QPS不只買下生技中心的毒理實驗中心,還併購華鼎生技,QPS董事長簡銘達在慶祝會上非常開心、笑得合不攏嘴。新藥研發曲線太長,委外研發的CRO臨床產業正夯,預估2015年全球CRO總產值將達332億美元,全球掀起一片整併風;其中,QPS一口氣買下了生技中心的毒理實驗中心和華鼎生技,推波國內CRO公司打進國際競技場。  此外,國內還有Parexel2007年以17.85億元收購國際精鼎,潤泰集團今年則與Watson(華生)製藥趙宇天合資7,000萬元持有民生生技過半股權,國內CRO也摩拳擦掌、準備進入戰國時代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s)的產生,主要是新藥研發過程長達15年,為了降低成本和節省時間,便與專業「委外研發服務」合作。 CRO的服務在新藥的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新藥的開發、臨床前研究,以及臨床第一、二、三期的研究等。 近年CRO公司成長快速,主要是大藥廠為了節省成本,在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醫療健保改革,大幅降低醫藥價格等利多下,大藥廠也紛紛尋找CRO公司協助,以便能更快、更省成本的達成開發新藥的目標。因此,好的CRO公司已成為大藥廠及新興生技公司多方爭取的合作對象。 根據Frost & SullivanWilliam Blair & Co.的調查與估算,2008CRO總產值約165億美元,年成長率為13%。受到金融風暴及製藥產業裁員風的影響,許多大藥廠將一些研發項目束之高閣,而中小型生技公司亦因募資不利而暫緩研發。William Blair & Co預估2009年的成長率僅有6%,一直要到2011年以後,才會恢復過去兩位數成長的標準;預估2015年全球CRO總產值將達332億美元。 QPS董事長簡銘達表示,CRO產業集中度不高,全球現約有1,100餘家大大小小的CRO,有些提供新藥探索服務、有的提供臨床前或臨床試驗的服務、有些則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由於CRO的競爭十分激烈,因此在擴大專業服務績效下,CRO已經由過去「按件計酬」的服務提供者角色,轉變為「一站到底」的整體服務,甚至是「合作開發者(collaborators)」的角色,大者恆大將成為趨勢。 健亞生技總經理陳正也認為,台灣在亞太臨床試驗的重要性與CRO在臨床服務的商機,逐步加溫,且屬兵家必爭的戰國時代,而與國際級的CRO公司結盟,才有機會創造利基。 而據統計,國內的CRO公司近年也陸續被整併,2007Parexel以每股高達85元價格收購國際精鼎(更名為百瑞精鼎),潤泰集團也與美國前3大學名藥廠Watson(華生)製藥創辦人趙宇天合資7,000萬元持有民生生技過半股權,而最積極的是由台灣人簡銘達創辦的QPS,今年則分別在荷蘭、印度和台灣吃下4起合併案,而併購荷蘭CRO公司就斥資7億元台幣。 簡銘達說,CRO市場目前以美國最大,但面臨的競爭最激烈,次大的市場則是歐洲;而亞洲雖然成長較快,但市場還是比較小。相對而言,CRO在台灣的競爭小,但台灣想要發展CRO得要克服一些困難,因為大的製藥公司希望能和提供多種技術的CRO公司合作,所以台灣需要多個CRO公司合作,至於大陸在新藥發現、合成藥方面發展快,但在實驗數據質量方面要提高,因此業者應結盟國際CRO公司,聯手進軍大陸卡位。

Optimer (浩鼎生技)之乳癌醣疫苗_ 張念慈& 翁啟惠

生技風雲路-台灣浩鼎寫紀錄

2010-12-27 工商時報   今年1215日台灣浩鼎宣佈,該公司第一類乳癌新藥OPT-822獲得衛生署許可進入第/期臨床試驗,這項首宗以台灣為主導的跨國人體臨床試驗,將在台灣、韓國、香港和新加坡,針對轉移性乳癌患者,收取約350名病患。 這個透過特有的OPopSTM多醣技術平臺進行癌新藥研發的構想,是台灣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和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在1993年底就架構的。 橫跨化學與生物科學領域,在生物有機化學及醣分子科學有獨到研究的翁啟惠,是台灣大學生化科學研究所碩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他曾在德州農工(Texas A&M)大學擔任化學系教授,是該系創立以來最年輕的教授。 翁啟惠被美國化學界公認為酵素有機合成及醣類研究的權威,早年他開發的「酵素抑制劑」,1987年技術移轉給美國第一大農業生技公司孟山都(Monsan-to);另外開發的「醣類合成技術」,也在1994年技轉給費城的Neose醣類製造公司。1998年,翁啟惠將自己創辦的Combichem公司,以「高速化學平臺」賣給杜邦製藥,售價高達2億美元。 至於擁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資深研究博士及美國布蘭戴斯大學有機化學博士的張念慈,曾擔任世界頂級藥廠Merck, Sharp & Dohme藥化部副主管及Rhone-Poulenc Rorer藥化部主管,當時他在醫藥界服務已達15年,有感於在外資藥廠這樣的職位幾乎已到頂,很難再有新的突破下,決定和翁啟惠一起合資創業。 不過,當時全球經濟不景氣,資金募集很不順利,努力了6個月後決定放棄,而後張念慈1995年在舊金山創立Pharmanex,投入中草藥健康食品領域,沒想到一炮而紅,1998Pharmanex被如新集團(NU SKIN)以13,500萬美元收購,而張念慈也一直都是如新集團首席科技顧問。 不過,始終無法忘情醣類研究的翁啟惠,這時再度找上張念慈,兩人在1998年又重起爐灶,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創立Optimer(浩鼎)生技公司,並在200729獲准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Optimer是以每股7美元上市,首次公開發行700萬股,當天以8.5美元收盤,市值達1.91億美元。 雖然Optimer是如願在美國成立,但一直很想為台灣生技製藥產業打開一扇門的張念慈和翁啟惠,還是心繫台灣生醫業的發展,2002年他們決定在台灣募資,成立Optimer臺北子公司。 不同於1993年的狀況,Optimer挾著翁啟惠是第一位在實驗室成功合成醣類的專家,更是第一位將相關研究應用在商業化的專家,而張念慈在藥界完整的經歷,加上有成功創業Pharmanex,並被高價收購的案例。20024Optimer來台募資2,000萬美元,竟然造成業界轟動;最後敲定的股東包括中華開發、台灣工銀、誠信開發、和通創投、國泰人壽、玉山銀行與東聯化學。同年5月,Optimer在臺北設立分公司,取名為台灣浩鼎生技。

 

FDA若加強血糖儀的國際安規,華廣將勝出!

華廣︰技術領先 本益比高於同業

最近以95元高價掛牌生技醫療類股的華廣(4737),事實上其前三季每股獲利還比不上同樣生產血糖儀的五鼎(1733)、泰博(4736),但現在華廣在興櫃價格已經超過百元,高於五鼎及泰博,究竟華廣有何本領本益比能高於同業。以下是專訪華廣生技董座黃椿木(見圖,記者陳永吉攝)主要內容:

問:華廣的核心價值為何?

答:華廣的核心技術為嵌入式貴金屬電化學式生化感測試片,這是屬於個人擁有的專利,但無償讓公司使用,這個技術讓華廣的試片具有高精密的電極工作表面積,由於平整度較一般拋棄式碳印刷電極表面為高,創造更精確的量測準確度,根據2009年德國第三公證單位IDT發表的市售「27型血糖儀的系統準確度評估報告」,在這27型中有16款血糖儀的產品準確度符合現行ISO 15197的國際規範,有七款產品100%符合安規,華廣就佔兩個,而業界最難的技術瓶頸為低血糖的量測準確度,於低血糖的高標誤差±10mg/dl(毫克/分升)規格時,只有華廣100%達到。全程技術整合最強 另外華廣最強的就是全程技術整合,因為早期配合專利技術,必須自行開發生產設備,導致早期費用是同業的一倍,但是設備研發成功後,現在八成生產都已自動化,從過去人工生產一天只能組裝一千支試片,現在全自動化後一台機器一天可以生產五、六萬支,而一個員工一天可以管理五台機器,成本大幅降低。

問:血糖儀全球市場未來商機如何?

答:2009年全球居家用血糖檢測產品市場規模約為107億美元,成長率為9.1%,如果照此成長速度,10年後市場可成長至200億美元,但現在光是全球前五大廠市佔率就超過90%,台廠市佔率僅4%,也就是說台廠的商機還很大,如果台廠可以形成聚落效應,提高生產能力、降低成本,10年後可以搶到30%的市佔率,產值就可達新台幣千億元。

問:目前華廣的營運概況如何?

答:華廣目前自有品牌的營收比重將近91%,其中歐洲市場比重約佔53%、美國20%、中國9%,除了中國以醫院為主要銷售通路外,在全球其他地區還是主攻零售市場的連鎖藥局,不過現在專業市場部分,也已經陸續打入長期照護及醫院領域,其中在中國醫院的市佔率應該排行前五名。今年獲利小幅成長   目前華廣生產工廠都在台灣,一個月試片產量超過1,200萬片,今年前三季已經銷售1.36億片,去年以試片銷售量來說,華廣在全球市佔率約0.5%,今年可以成長至0.6-0.7%,但相信很快可以到1%。至於今年獲利,由於匯損影響,不過應該還是可以比去年小幅成長。

問:華廣明年營運成長性何在?

答:目前ODM的比重佔整體華廣營收還非常小,不過全球五大廠的行銷通路最廣,未來還是難免要與五大廠合作,由於華廣握有特殊專利,與五大廠的合作機會很多,公司正在研究一種新的合作模式,希望很快就會有好消息,所以明年ODM的成長性可能達40-60%。至於地區別方面,歐洲市場目前佔華廣營收比重最大,明年還是有機會成長3成,不過成長性最大的地區將會是美國及中國,希望未來美國市場比重將從20%提高至40%。

問:美國FDA似乎有意要加嚴管控血糖儀的國際安規,對產業的影響為何?

答:現行的規定是血糖值高於75mg/dl時容許20%的誤差,但是舉例來說,血糖值126mg/dl以上就算糖尿病,110mg/dl以下則是正常,但這區間誤差範圍只有14%,也就是說,如果血糖正常,也可能被誤認為糖尿病,這豈不是在開玩笑;又以低血糖來說,如果量出來的血糖數字為65mg/dl,若容許誤差為15mg/dl,要知道50mg/dl會昏迷,80mg/dl則是正常,結果相差甚遠,如果FDA要在2012年將規範加嚴,若低血糖高標誤差訂在±15mg/dl,恐怕會有半數廠商淘汰,但對技術品質較佳的公司,則是一大利多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