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華抗癌藥試驗 躍進 2015-12-01 04:03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因華生技(4172)昨(30)日宣布該公司「OralPAS口服Gemcitabine」抗癌新藥臨床試驗,已完成人體臨床試驗一期,其結果在臨床及藥物動力學皆符合預期,將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試驗二期試驗,邁入新里程碑,單挑國際大廠禮來。Gemcitabine口服劑型是因華自行研發的平台技術,OralPAS可自微乳化奈米技術,將原廠為禮來藥廠(Eli Lily)旗下的「健擇」(Gemzar)注射劑型改為口服劑型,這種有別於傳統的新治療方式,預料將會受到醫師青睞,用於有關病患的治療。未來因華僅需進行小規模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即可快速進入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因華的口服新劑型不僅可降低原注射劑型的化療副作用,提升患者之生活品質,亦可降低醫療成本。據悉,禮來的Gemzar是當前非小細胞肺癌、胰臟癌、膀胱癌、乳癌、卵巢癌、膽道癌等多項癌症的一線用藥,上市後,可望逐步取得取代原注射劑型,並應用於新適應症之市場,預估潛在市值超越20億美元。
Tuesday, December 1, 2015
資本市場大者恆大確立: 新藥勝利方程式 (浩鼎/中裕/智擎)
浩鼎漲停676元 登台股三哥 2015年12月01日 04:10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MSCI光環發威,浩鼎(4174)持續上演傳奇戲碼!昨日以漲停價676元,再創天價,並榮登台股三哥寶座;由於引爆資金排擠效應,目前浩鼎連袂中裕(4147)和智擎(4162)組成的新藥勝利方程式,已吸走店頭生醫族群逾6成資金,讓其它個股只有羨慕的分。已成為盤面焦點的生醫股,昨日店頭類股指數再上漲1.31%,以198.07點作收,再創新高點,成交值更以164.5億元高占整體類股的56.53%,不過,光是浩鼎、中裕和智擎即吸金上百億元,已呈現眾星拱月的局面。指標股的浩鼎,受惠乳癌新藥OBI-822第二、三期臨床試驗,將在明年2月底前解盲,加上入選為MSCI全球標準指數成分股,浩鼎近月來在外資天天買超,且有尹衍樑看好生醫股並將持續加碼,該股即使被列為處置股,昨日仍奮勇以漲停板價擠下精華(1565)成為生技股股王,也超越碩禾 (3691) 榮登台股三哥寶座。另外,以愛滋病新藥開發為主力的中裕,挾著TMB-355(Ibalizumab )靜脈注射愛滋病新藥,可望在明年1月底前完成三期收案,明年第3季在美國上市,將為台灣拿下第一張台灣品牌新藥藥證下,股價攻勢凌厲,昨日以214元作收,再創新天價,漲幅達6.2%。TMB-355靜脈注射愛滋病新藥預計高峰時,年營業額上看1~1.5億美元,若加計可望在後年拿下皮下/肌肉注射劑型藥證,潛力市場每年則不低 於3.4億美元。至於智擎則因胰臟癌新藥ONIVYDE(安能得)已順利取得台灣和美國藥證,美國也已順利上市開賣。此外,安能得也開發包括腦癌、胃癌、肺癌、大腸直腸癌和乳癌等 適應症,現都已進入一期臨床中。生技股近日成市場焦點,但在新藥族群在浩鼎、中裕持續創新天價中,其它生技股的市值從最高價至今卻是大縮水,基亞(3176)已跌破300億元外資投資的雷達區外,台微體(4152)更是掉至100億元以下,另外,寶齡(1760)、醣聯(4168)、杏國(4192)市值都呈現腰斬。今年漲勢則是涇渭分明,寶齡和太景即使有藥證利多,股價漲勢卻十分有限。法人認為,以這一波的漲勢來看,資金有集中化的現象,未來強者恆強的趨勢將越趨明顯。(工商時報)
(非勝利方程式) 生技高價股縮水&腰斬(基亞/台微體/寶齡/醣聯/杏國)
浩鼎漲停676元 登台股三哥 2015年12月01日 04:10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MSCI光環發威,浩鼎(4174)持續上演傳奇戲碼!昨日以漲停價676元,再創天價,並榮登台股三哥寶座;由於引爆資金排擠效應,目前浩鼎連袂中裕(4147)和智擎(4162)組成的新藥勝利方程式,已吸走店頭生醫族群逾6成資金,讓其它個股只有羨慕的分。已成為盤面焦點的生醫股,昨日店頭類股指數再上漲1.31%,以198.07點作收,再創新高點,成交值更以164.5億元高占整體類股的56.53%,不過,光是浩鼎、中裕和智擎即吸金上百億元,已呈現眾星拱月的局面。指標股的浩鼎,受惠乳癌新藥OBI-822第二、三期臨床試驗,將在明年2月底前解盲,加上入選為MSCI全球標準指數成分股,浩鼎近月來在外資天天買超,且有尹衍樑看好生醫股並將持續加碼,該股即使被列為處置股,昨日仍奮勇以漲停板價擠下精華(1565)成為生技股股王,也超越碩禾 (3691) 榮登台股三哥寶座。另外,以愛滋病新藥開發為主力的中裕,挾著TMB-355(Ibalizumab )靜脈注射愛滋病新藥,可望在明年1月底前完成三期收案,明年第3季在美國上市,將為台灣拿下第一張台灣品牌新藥藥證下,股價攻勢凌厲,昨日以214元作收,再創新天價,漲幅達6.2%。TMB-355靜脈注射愛滋病新藥預計高峰時,年營業額上看1~1.5億美元,若加計可望在後年拿下皮下/肌肉注射劑型藥證,潛力市場每年則不低 於3.4億美元。至於智擎則因胰臟癌新藥ONIVYDE(安能得)已順利取得台灣和美國藥證,美國也已順利上市開賣。此外,安能得也開發包括腦癌、胃癌、肺癌、大腸直腸癌和乳癌等 適應症,現都已進入一期臨床中。生技股近日成市場焦點,但在新藥族群在浩鼎、中裕持續創新天價中,其它生技股的市值從最高價至今卻是大縮水,基亞(3176)已跌破300億元外資投資的雷達區外,台微體(4152)更是掉至100億元以下,另外,寶齡(1760)、醣聯(4168)、杏國(4192)市值都呈現腰斬。今年漲勢則是涇渭分明,寶齡和太景即使有藥證利多,股價漲勢卻十分有限。法人認為,以這一波的漲勢來看,資金有集中化的現象,未來強者恆強的趨勢將越趨明顯。(工商時報)
潤泰集團, 浩鼎未實現利益>300億元!!
浩鼎飆上676元 登雙股王 2015-12-01 04:01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新藥股王浩鼎昨(30)日股價上漲61元,來到676元,超越精華光學榮登傳產股王及櫃買市場股王,同時在高價股中也擠下碩禾,一連超越兩家公司,躍居台股高價股第三名。不過,業內人士表示,生技短期內恐有過熱的現象,尤其以浩鼎為首近期漲多的個股,要特別注意漲多回檔的可能,應該注意投資組合多方布局,以降低投資的風險。台股昨日尾盤爆大量,浩鼎股價也在尾盤急拉,最後一盤湧進4,300餘張大量,以漲停作收,股價再創新高,市值也來到1,153億元,單日市值增加104億元。以昨天成交量10,727張、均價661.7元換算,成交總額突破70億元,占櫃買成交總額344億元逾20%,再寫新猷。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是浩鼎單一最大股東,持股比重占三成,換算現有市值,潤泰集團因浩鼎一檔股票,就得到340億元的利益,扣掉前後投入的30餘億元,潤泰在浩鼎的未實現利益,超過300億元。業界指出,此波浩鼎大漲,外資持有張數多維持在2.2萬張左右,並未顯著增加,近日買盤主要來自中實戶及散戶。業界人士提醒,浩鼎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今年前三季稅後虧損6.8億元,每股淨損4.13元,新藥開發在未開盤前,仍有失敗的可能性;即使該公司抗乳癌新藥明年順利取得藥證,以台灣市場來看,第一年仍難損益兩平,遑論台灣乳癌市場仍需與國際一線大廠競爭,未來變數仍多。以市場規模而言,雖然抗乳癌藥物市場全球號稱上百億美元規模,但浩鼎未來仍需繼續啟動美國臨床三期試驗,收案病人將遠多於台灣收案人數,保守估計臨床試驗時間至少三年以上,投入的金額是台灣臨床的數倍,這三年內還必須承受其他藥廠新藥問世、臨床失敗的風險。業界認為,當前不少生技新藥公司,雖然沒有富爸爸加持,但在技術平台、臨床進度均有具體進度,投資人可留心有潛力的個股,妥善運用資金。
浩鼎高股價(>600元) 贏得 燒大錢高門檻!
業界:浩鼎有本錢啟動併購 2015-12-01 04:01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浩鼎股價大漲,業界認為,浩鼎可趁此股價處於高檔之際,啟動過去擘畫已久的「合縱連橫」策略,展開垂直與橫向的併購,壯大未來打國際盃的實力。浩鼎董事長張念慈日前表示,浩鼎一直都想要進行橫向、垂直的整合,對此抱持開放態度,國內外的對象都有考慮;不過他也認為,機會可遇不可求,考慮先垂直整合,鎖定國外有一定規模、品牌的藥品銷售通路,若時機成熟就買下來。張念慈指出,對於國內的橫向整合,做法可能是技轉、合併同類型的公司,但時機尚未成熟,未來兩三年或許有機會。業界認為,台灣生技股目前雖然大漲,但不少公司還「太便宜」,浩鼎可在此時談藉由換股來合併,提升台灣生技在國際的競爭力。業界也建議,浩鼎可在高價之際啟動募資,因應未來美國臨床三期啟動後必須「燒大錢」的高門檻;浩鼎資本額僅17億元,只要推3,000萬股的募資計畫,以每股600元發行,即可募得180億元,未來就有充足銀彈。
健亞 受健保藥價調降衝擊 !
健亞 挑1至2元商品 2015-12-01 04:03 經濟日報 記者魏興中整理健亞(4130)受健保藥價調降影響,營運業績、獲利同步下滑。但某項品牌管制藥將進行藥證轉換,12月代工訂單順勢增溫,第4季營收有機會逼近首季表現,年增率超過15%。展望明年,代工、品牌將雙增長,化療止吐貼片GranPatch也力拚明年底上市,將帶動營運再攀高峰。健亞營運分為代工、品牌學名藥營收占比各半,代工訂單貢獻占比超過五成,今年訂單穩健;而品牌藥市場今年出貨量雖成長,惟受健保藥價調降影響,前三季業績貢獻度下滑。展望明年,代工產品在既有客戶訂單增長下,業績將穩健增長,品牌藥也可望有個位數的增長。健亞指出,成長力道端看口腔用抗生素滅菌靈切入大醫院的成效,今年第4季已積極進行前置作業,明年將有成效顯現。2017年看好新劑型新藥化療止吐貼片GranPatch,先前已循特殊法規的規範進行臨床試驗,目標明年第2季取得藥證。昨(30)天健亞股價表現強勢,上漲4.1元,漲幅7.6%,收盤價57.9元,成交量達1.2萬張。元富證券新金部建議,挑選權證,可從價格介於1至2元左右著手,挑選價內外15%,90天以上的相關權證,並選擇穩定隱含波動率之權證造市券商。市場發行健亞的認購權證,符合相關條件共有24檔,其中如PY元富(721449),剩餘天數124天,有效槓桿有2.6倍,屬價內7.6%;或是接近價平的TX永豐(720796)或凱基XX(721597),投資人均可參考。
黃達夫: .. 不容易承認醫療極限的 過度醫療!!
醫療愈進步,善終卻愈難? 2015-12-01 02:49 聯合報 黃達夫 美國知名醫師兼暢銷作家葛文德醫師(Gawande),在他的最新力作「凝視死亡(Being Mortal)」一書中,探討每個人遲早都必須面對的衰老與死亡議題,強調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好好活、有尊嚴地活到最後一分鐘。吊詭的是,在醫學進步、經濟狀況普遍改善的現代社會,卻反而產生不得善終的矛盾。
治癒不難 科技卻有極限 回想1960年代,當我在美國投入癌症醫療這門新興的專科領域時,在癌症診斷與治療,剛開始有一些發現與進展,我們所能提供給癌症病人的多半是一些實驗性的治療,當時能夠治癒的把握並不高。但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癌症的治癒率也跟著提升,經過四、五十年的歷程,今天從事癌症專業的醫護人員手中擁有很多新藥、新技術來幫助癌症病人,因此有愈來愈多延長壽命的可能,病人的期望也隨著提高。相對的,對於新一代醫師而言,似乎不能提供病人更多的新藥與科技,就是醫療的失敗,而愈來愈不容易向病人承認醫療的極限,導致產生過度醫療。這些年來,雖然有不少研究證實,當癌症病人病情進展到不可逆轉的階段時,如果醫師與病人能夠一起商討剩下的日子如何好好的活,接受支持性照顧,病人所受身心痛苦反而比較少,而且存活時間往往較持續接受積極治療的病人更長,生活品質更好。當病人過世後,親人也比較容易走出失落與悲傷。
過度醫療 徒讓病人期待 在這同時,另外的研究卻發現,即使在提倡安寧及緩和醫療比台灣早了三、四十年的美國,今天仍有40%的癌症專科醫師承認,他們曾經提供給癌末病人連他自己都覺得不會有什麼幫助的治療,因為他們不知如何告訴病人,自己已經沒有錦囊妙方了!這是一個現代醫療的困境。醫藥科技的進步,即使克服許多疾病所帶來的威脅,卻無法扼止人類的病老與死亡。這讓我想起25年前,創立和信醫院時的情境,當時癌症已經連續數年是國人死因首位。人人談癌色變,認為癌症是絕症。那時,我們創立國內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來服務國內的癌症病人。當初,我們理所當然地掛上Cancer Center(治癌中心)的招牌時,許多醫界與社會人士都認為不妥,深怕沒有病人會上門。接著,當我們要推行把實情告訴病人的做法時,還得先說服家屬容許我們這麼做。我們醫院也是第一個推行簽署「放棄急救(DNR)同意書」的醫院。
正視死亡 尊嚴走完生命 雖然25年過去了,許多觀念逐漸改變。但是,直到今天我們還是不斷地學習如何去傳達威脅生命的壞消息。更進一步的,也不斷反思用什麼方法去引導末期病人,讓他們願意與醫療團隊一同規畫如何尊嚴走完生命最後的旅程。這種正視死亡的觀念的形塑及實踐,不論是對醫護人員或是病人、家屬而言,一直都是非常困難而需要學習的課題。既然衰老與死亡是沒有人能夠逃避的生命歷程,就須要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個人認真定義各自「好好的活」的樣貌。然後,一起為台灣創造一個能夠好好的活的終老環境。那麼,葛文德醫師的「凝視死亡」,就是一本人人必讀且非常有用的課本。(本文作者黃達夫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Nature Materials) 微環境 ”軟硬” 影響幹細胞命運
Changing the fate of stem cells Mon, 11/30/2015 - 12:00pm In th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 stem cells can be seen cultured on the novel fast-relaxing hydrogel. The properties of the hydrogel will direct the stem cells to differentiate into bone cells. The new hydrogel could potentially have important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 bone regeneration, growth and healing. In th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 stem cells can be seen cultured on the novel fast-relaxing hydrogel. The new hydrogel could potentially have important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 bone regeneration, growth and healing. Researchers at the Wyss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ly Inspired Engineering at Harvard Univ. and the Harvard Joh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SEAS) have developed a new, more precise way to synthetically control differentiation of stem cells into bone cells by leveraging bioinspired hydrogels. This new technique has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the realm of bone regeneration, growth and healing. The research led by David Mooney, PhD, Wyss Institute Core Faculty member and Robert P. Pinkas Family Professor of Bioengineering at SEAS, was published in Nature Materials.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a microenvironment of proteins and polymers that surrounds and connects cells, impacts a range of cellular behaviors including differentiation. For about a decade, researchers have been able to direct the fate of stem cells by tuning the mechanical stiffness of synthetic microenvironments such as hydrogels. Stem cells in more flexible hydrogels have been shown to differentiate into fat cells while those in stiffer hydrogels are more likely to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genic (bone) cells. But tuning stiffness alone is not precise enough to overcome many of the challenges in differentiating and prolifer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stem cells. Only tuning the stiffness of a cell's microenvironment assumes that the natural extracellular matrix behaves elastically like rubber. When force or stress is exerted on an elastic material, it is stored as energy, and when that force is removed the material bounces back to its original shape like a rubber band. In nature, however, extracellular matrixes are not elastic—they are viscoelastic. Viscoelastic materials, such as chewing gum or Silly Putty, relax over time when force or stress is applied. "This work both provides new insight into the biology of regeneration, and is allowing us to design materials that actively promote tissue regeneration," said Mooney. Mooney and his team decided to mimic the viscoelasticity of living tissue by developing a novel hydrogel containing tunable stress relaxation responses. When they put stem cells into this viscoelastic microenvironment and tuned the speed at which the gel relaxed, they observed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behavior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ells. "We found that by increasing stress relaxation, especially combined with increased stiffness in the hydrogel, there is an increase of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said Luo Gu, Postdoctoral Fellow at SEAS and Wyss and co-first author on the paper. "With increased stress relaxation, there was also a decreas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fat cell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ve observed how stress relaxation impacts cell differentiation. "Not only did increased stress relaxation dramatically increase early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but those cells continued to develop toward full–fledged bone cells. One reason that fast–relaxing microenvironments promote more osteogenesis is that cells inside these matrixes can more easily change shape and proliferate, said Ovijit Chaudhuri, a former Postdoctoral Fellow at SEAS and Wyss and co–first author on the study. It may seem counterintuitive that bone cells need fast–relaxing environments to grow into fully–formed strong, stiff bones. However, the team observed that the natural microenvironment around bone fractures is very similar to the fastest–relaxing hydrogel the team developed in the lab. "Coagulated bone marrow and blood near a fracture are very viscous," Gu said. "This is a good indication that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hen a bone fracture is healing, it needs a really fast–relaxing matrix to assist in bone growth. "Although no single microenvironment parameter alone controls differentiation, Gu said, combined tuning of hydrogel stress relaxation responses with stiffness properties provides a new way to more precisely contro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next stage of the research is to test fast-relaxing hydrogels in vivo, to see if they promote bone healing. Source: Wyss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ly Inspired Engineering at Harvard Univ.
Cell-mediated fibre recruitment drives extracellular matrix mechanosensing in engineered fibrillar microenvironments. Nat Mater. 2015 Dec;14(12):1262-8. To investigate how cells sense stiffness in settings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native extracellular matrices, we designed a synthetic fibrous material with tunable mechanics and user-defined architecture. In contrast to flat hydrogel surfaces, these fibrous materials recapitulated cell-matrix interactions observed with collagen matrices including stellate cell morphologies, cell-mediated realignment of fibres, and bulk con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creasing the stiffness of flat hydrogel surfaces induc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spreading and proliferation; however, increasing fibre stiffness instead suppressed spreading and proliferation for certain network architectures. Lower fibre stiffness permitted active cellular forces to recruit nearby fibres, dynamically increasing ligand density at the cell surface and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focal adhesions and related signalling. 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 a departure from the well-describ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stiffness and spreading established with hydrogel surfaces, and introduce fibre recruitment as a previously undescribed mechanism by which cells probe and respond to mechanics in fibrillar matrices.
脫水 造成血液 黏稠 影響 能量水平!
為什麼你每天總感覺困困困?原來是這些東西在作怪! 2015-12-01文:JJ Club467有沒有一種感覺。 就算再怎麼早睡,第二天始終很困。想睡又不能睡的痛苦誰人能懂?然而究其原因,還是這些壞習慣在搞鬼!
沒有喝足夠的水 即使是輕微程度的脫水(只缺少2%的正常體液)也會影響能量水平。脫水會造成血液更黏稠,降低了心臟向各個組織器官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的效率。建議:為了計算正常的飲水量,可以將體重轉換為磅(1千克≈2.2磅),然後除以2,再乘以28.35,就得到了每日需要的飲水毫升數。
鐵元素攝入不足 缺鐵會影響氧氣向肌肉和細胞的流動,導致遲鈍、易怒、身體虛弱和無法集中注意力。建議:可適當多吃瘦肉、豆腐、雞蛋、深綠色葉菜、堅果等,並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以增加吸收量。此外,輕微缺鎂也可能導致疲勞。每天適當吃些香蕉、土豆補充鎂,有助於把蛋白質、脂肪、醣類轉化成能量的來源。
喜歡吃垃圾食品 這會引起血糖水平驟升驟降,從而導致疲勞。建議:多吃富含復合碳水化合物的高纖維食物,比如全麥穀類、全麥麵包和蔬菜等,有助於維持血糖平衡。少吃油膩的食物,把飲食中飽和脂肪的量控制在10%以內。
早飯吃得不健康 早飯吃得好才能激發新陳代謝,使人一整天有足夠的能量,不吃早飯則會讓人感覺慵懶。建議:豐富的早餐應包括全粒穀物、蛋白質、水果和健康的脂肪。
累了就不再鍛鍊 這種做法會適得其反。研究發現,習慣於久坐但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每周進行3次鍛鍊,每次20分鐘,6周後他們就不再感覺疲勞,反而更有精力。經常鍛鍊能增強身體力量和耐力,有助於心血管系統將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各處。建議:幾乎所有活動都有助於緩解疲勞,比如唱歌、深呼吸、散步等。實在提不起力氣時,可以平躺下來,把枕頭墊在腳下,使雙腳略高於頭部,可以使血液向頭部流動,從而保持清醒。在印度,很多人用這種方式來驅除疲勞。
周末熬夜睡懶覺 這會導致周日晚上難以入睡和周一早上起不來。建議:周末也應在固定的時間起床。如果想要打盹兒,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否則醒後會更疲倦。
躺在床上玩手機 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的顯示屏所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擾亂人體自然的生理節奏,從而造成疲勞。 建議:至少在睡前半小時關機。
臨睡前小酌一杯 酒精會降低血糖含量,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鎮靜效應,最終擾亂睡眠。這是因為酒精在代謝過程中會造成腎上腺分泌紊亂,讓飲酒者在夜間很容易醒來。建議:睡前3-4個小時內不要飲酒。
易因小事而焦慮 如果你總是感覺到壞事情要發生,就會被焦慮所困擾,這種心理困境會讓人身心疲憊。建議:焦慮時不妨做做深呼吸,然後問問自己最壞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到戶外去活動、與好友探討這一問題,有助於更好地應對現實。
不懂得拒絕別人 總是滿足別人的過分要求會讓你在體力和幸福感上付出代價,更糟的是,時間久了它還會導致憤怒和怨恨情緒的產生。建議:適時對不喜歡的事情說「不」,遇到無法滿足的請求時不要逞強。
辦公桌凌亂不堪 研究發現,凌亂的辦公桌會分散人的注意力,限制大腦加工信息的能力。建議:將文件等按照工作習慣分門別類整理好,收拾得井井有條有助於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工作。為什麼你每天總感覺困困困?原來是這些東西在作怪!
12種食物提神防困1、扁桃仁 許多提神的零食里都有扁桃仁。據《營養素(Nutrients)》雜誌的一項研究表示,扁桃仁是最富營養的果仁之一。扁桃仁富含維生素E和鎂,以及許多蛋白質,可以幫助你整天保持活力。2、三文魚 魚肉中富含蛋白質、胺基酸,有提神健腦的好功效,尤其是三文魚、鱈魚等深海魚的魚皮,含有胺基酸、色氨酸等物質,能起到舒緩神經的作用,從而緩解抑鬱情緒。3、菜花 菜花是良好的B族維生素「聚居地」,其中維生素B1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況,精神經常處於緊張狀態的人尤其需要它;維生素B2與B6一起還有助於緩解疲勞及提神醒腦,維生素B6在蛋白質的代謝過程中起調控作用,它有助於能量的產生,讓人感覺精力充沛,被稱為提神營養素。4、香椿 香椿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甘氨酸、谷氨酸的含量居蔬菜之冠,有助於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強人體應激能力。常吃香椿可消除春困、排散毒素、提升精力。5、豆芽菜 黃豆、綠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鈉、磷、鐵、鈣等人體必需的飲食微量元素。豆生芽後,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質,而且增加了維生素的含量,有利於消除疲勞。豆芽中的葉綠素可以防治直腸癌。6、草莓 草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能幫助吸收鐵元素,細胞能充分吸氧,因此多吃草莓能使人精力充沛。7、大蒜 大蒜具有強大的殺菌力,能消滅侵入體內的病菌。但你知道嗎?它還有助維生素B1的吸收,促進糖類的新陳代謝以產生能量,並緩解疲勞。瘦肉和大蒜一起煮食用可 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身體維生素B1的析出量提高,延長維生素B1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以及儘快消除身體疲勞、增強體質。8、菠蘿 菠蘿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B1,因此可以消除疲勞,讓人感覺更加的精神,平時感覺有些疲勞的時候吃上幾片新鮮的菠蘿,立刻感覺人精神了很多。9、檸檬 檸檬中含有的豐富枸櫞酸具有緩解疲勞的效果,因為枸櫞酸能夠在體內作為能量的一種支持人體活動。當人的機體感到疲勞時、大量出汗過後或口渴時,飲用一杯檸檬汁能夠有良好的緩解作用。10、橘子 吃橘子能解疲倦。因為橘子含有豐富的鉀,能為人體補鉀,而且橘子是酸的,既能提神,又可以開胃。胃口好了,攝入的食物豐富,鉀就吸收得充足。橘子皮里還含有黃酮、新陳皮甙、柑橘黃甙、橙皮黃素等成分,具有抗缺氧、抗疲勞的效果。所以用橘子皮泡水飲,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11、葡萄柚 葡萄柚不但有濃郁的香味,更可以凈化繁雜的思緒,提神醒腦。葡萄柚所含的高量維生素C,不僅可以使身體有抵抗力,還可以抗壓。最重要的是,在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時,維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12、青椒 青椒的維生素C含量比多數的蔬菜高。它含有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P和礦物質鉀、鐵、鋅的量也較豐富。常吃青椒能提神,有抗疲勞的作用,會令人精神振奮、情緒高漲。吃什麼不犯困?這個時節除了應注意休息、適當運動外,還可以同時適量吃些水果等甜味食物,來緩解「困」。但也得注意,甜食或高熱量的食物也不是越多越好。
眩暈症or小腦萎縮症: 中醫 治療多管齊下 (補腎滋陰/氣血循環)
罕病「小腦萎縮症」 3大徵兆透露警訊 【健康傳媒 吳思奕/台北報導】2015.11.30 張賜興醫師 一般而言,西醫視小腦萎縮症為不治之症,不過張賜興醫師認為,中醫能協助治療與改善症狀,但須有耐心和毅力持續對抗病魔。 一名55歲男子,10年前經常感到天旋地轉,站都站不穩,因此就醫檢查,經診斷為眩暈症後,一直以藥物治療但效果不彰。3年前在朋友建議下轉赴大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最後確診為罕見疾病「小腦萎縮症」。醫師告知他僅能以藥物控制延緩病情惡化,需要與病症和平共處,讓他難以接受。無計可施下只好轉而尋求中醫協助,治療後症狀改善很多,讓他重新燃起對抗病魔的決心。收治這名患者的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小腦萎縮症又稱作「脊髓小腦失調症」,普遍認定為遺傳疾病的一種,症狀一般包含頭暈、走路不穩、平衡感異常、表達與吞嚥困難、手部動作失調、眼睛活動失調等。這類患者發病後,走路會搖搖晃晃,所以又被稱為「企鵝家族」。但若患者於初期僅出現單一症狀,如頭暈,加上部分患者沒有遺傳病史,就像上述案例一樣,臨床上確實常見誤診的情形。雖然目前西醫視小腦萎縮症為不治之症,多數患者也因此放棄治療,但在中醫的觀點認為,小腦萎縮與腎精虧損、氣血虧虛有關。因腎藏精、主志、主骨、主腦髓,所以影響多在言語表達、四肢活動,若虧損會引起頭部暈眩、下肢無力、步態不穩等症狀。所以只要補腎滋陰,調節腎精,改善氣血循環,增加腦部血氧供給量,多數患者可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張賜興醫師說,以前述的個案為例,患者在就診時有說話含糊不清、咀嚼無力,加上暈眩等問題。雖自述病史長達10年,但因陸續都有接受中、西醫的治療,病情惡化較一般患者來得緩慢。經過衡量後,決定同時施以外敷、內用、針灸與推拿等方法治療。外敷即為敷貼特殊藥膏,將藥膏貼片敷於脊椎、尤其著重頭頸部高位,間接刺激腦脊髓液回流,達到活絡血液的目的。而內服則是以腦萎祛瘀湯、補腎益隨湯為主方,並佐以血府逐瘀湯、通竅活血湯、左歸丸、右歸丸等中藥,以活血袪瘀、補腎填精為主。並搭配適度的針灸及推拿,內外兼治達到治療的目的。而患者在接受多方治療約1週後,經門診觀察,口齒已較清晰。自述除了平衡感有進步、吞嚥動作較順暢之外,再也沒有出現暈眩情形。病情有明顯改善,而且連高血壓及鼻子過敏的症狀也跟著改善很多,因此決定持續接受中醫治療。然而,張賜興醫師強調,上述個案屬於進展較快速的例子,在過去多年的臨床經驗裡,一般要有顯著的改善,甚至好轉,至少都需約半年至1年的時間,患者要有足夠的耐心配合,才能真正擺脫病症的糾纏。最後,張賜興醫師提醒,一般小腦萎縮常見的症狀有眩暈、走路時平衡感不佳、語言表達障礙等。其他如突然無法正常使用筷子、寫字變得混亂,眼球或身體不自主震動等,都有可能是小腦萎縮的徵兆,民眾千萬大意不得,應趕緊就醫,尋求診斷與治療。
診斷產業風雲起 早年IVD熱 近期 “智慧’ 檢測 瘋 !
智慧分子診斷系統 揪出病魔 2015-11-30 04:33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整理以往許多棘手疾病,因為生醫科技水準未到,往往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或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隨著生醫科技的進步,工研院開發兩方面的技術,分別涵蓋不同的市場需求(有些需極精準,有些則需要快速),以提供臨床診斷所需的不同技術與產品。在精準醫療方面,工研院開發尖端創新的精準分子診斷技術與智慧標靶藥物;而在快速檢測方面,則是建置於既有基礎上,兼顧國內產業需求,研發出智慧型分子快速診斷系統,不但可針對細微的基因變化來判斷病因、讓病因快速現形,更可對症下藥,進行個人化醫療。期望高智能、小而美的檢測系統,未來能進軍新興與全球市場,提升國產醫材競爭力。分子診斷就像疾病診斷的新導航技術,能夠較精準的找出分子病因、輔助疾病判斷並且提供最適化的醫療決策參考,也因此近年來生技領先國家都大量投入分子領域的探索;尤其在分子診斷技術中,因為需要抽絲剝繭、找到差異並加以放大,需整合生化學、分子生物學、醫技、與光機電、資通訊等跨領域專業,才能開發出完整的分子診斷醫材系統。台灣擁有ICT資通訊優勢與光機電及生醫生技的強項,在開創自主研發的行動醫材與智能化快速診斷系統有良好基礎。生醫所幾年前開始投入預警與診斷醫材開發系統,聚焦在開發相對較小型、智慧型、高效能且操作簡易的診斷系統,能開創新穎性且具產業化潛力的醫材平台。同時也對中小企業提供技術、關鍵生技原料、試劑、與機台上的協助,希望台灣擁有創新且自主研發醫材的能力,提升國產品競爭力,搶攻國際診斷醫材商機。近年來工研院開發生化、免疫、和分子層次等類別的檢測系統。智慧型分子快速診斷系統是屬於核酸分子類型的檢測系統,可以針對檢體內之人體基因或病源體基因執行分子檢測,進而實施診斷與輔助治療決策。因其具有體積小及微量檢測的優勢,因此過去單在專業檢測可能需耗時三到五小時,加上檢體的運送與實驗室流程更耗費時日,而透過智慧型分子快速診斷系統在現場約30分到1小時內即可得到篩檢的結果,可以被廣泛運用於診斷醫療院所及衛生所。智慧型小型化的檢測儀器系統除攜帶方便,檢測方式簡便外,對偏鄉地區或缺少大型精密檢測儀器的小診所助益良多,不但在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可進行診斷,更可省去患者長途跋涉的辛勞,而在大型醫院也可協助急診室與病房醫護運用。除建置技術平台服務產業外,工研院也主導成立「診斷照護醫材聯盟」,提供不同產業背景的企業及跨領域人員了解診斷照護醫材的最新趨勢,促成國內廠商間同業與跨業合作,希望成功建立更多自有品牌。若台灣醫材能藉著ICT的優勢及生醫與生技的強項,開發創新型的高智能小而美檢測系統,未來應能成為新興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叩門磚,提升國產醫材價值與競爭力。
皇將 吳啟民 辭 (財務主管、會計主管、代理發言人)
皇將:公告本公司財務主管、會計主管、代理發言人異動 鉅亨網 2015/11/30 15:02 第三十四條 第11款1.人員變動別(請輸入發言人、代理發言人、重要營運主管、財務主管、會計主管、研發主管或內部稽核主管):財務主管、會計主管、代理發言人2.發生變動日期:104/11/303.舊任者姓名、級職及簡歷:吳啟民/經理/本公司財務主管、會計主管、代理發言人4.新任者姓名、級職及簡歷:待董事會通過再另行公告5.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職務調整」、「資遣」、「退休」、「死亡」或「新任」):辭職6.異動原因:個人職涯規劃7.生效日期:104/11/308.新任者聯絡電話:待指派9.其他應敘明事項:待董事會通過再另行公告
超級食物 超級營養??
超級食物:營養價值高 病患者亂食成催命符 11月30日(一) 20:46 【on.cc東網專訊】 近期被標榜為營養價值極高的「超級食物」大行其道,卻暗藏危機!屬芥蘭近親的羽衣甘藍,因含有豐富鉀質、維他命C及K,被健康一族捧為新寵,但竟是腎病及服用薄血丸病人的催命符;有減肥神物之稱的奇亞籽,有人食用後連日腹痛,事後才知奇亞籽含大量非水溶性纖維,進食時飲水不足會肚脹。 屬十字花科植物的羽衣甘藍,它含豐富鉀質、維他命C及K,近期成為沙律菜必然之選。惟每100克羽衣甘藍含有447毫克鉀質,鉀質過盛或成為腎病病患者催命符。台灣曾有一名要接受洗腎的腎病患者,因一星期內每日進食含豐富鉀質的蔴芛番薯湯,結果身體無法排出鉀質,出現肌肉無力,心律不正等,需送院救治。 羽衣甘藍中的維他命K,亦可能危及服用薄血藥(華法林)的病患者。維他命K用作促進凝血效果,而華法林用作抑制維他命K,若病人進食過多維他命K食物,將抵銷藥效,加劇病情。據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2011年時的調查,逾50%病人不知需避吃哪些食物,26%曾誤食相沖食物引致副作用,更有10%曾因此入院。 心臟科專科醫生梁達智指出,華法林用作制維他命K抗凝血,供安裝人工心瓣、冠心病及心律不正等病患使用,防止血塊在血管或人工心瓣中凝固,而進食多維他命K食品,會令藥力減弱。醫學會前會長蔡堅則表示,部分腎病患者難以排出鉀,當過多鉀在身體積聚,會造成高鉀症,可導致心律不正甚至心臟停頓。市民食用健康食物須清楚食物特性,切勿跟風。 奇亞籽亦是近年減肥人士熱捧之物。陳小姐有便秘煩惱,在網上接觸奇亞籽資訊,購買後沖一湯匙奇亞籽飲用,非旦未能通便,更肚脹整天,後來才得悉奇亞籽含大量非水溶性纖維,進食時飲水不足會造成肚脹。 此外,屬藜科的草本植物藜麥,含豐富蛋白質、鐵質、維他命B、鎂及纖維等,是近年興起的超級食物,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它列為完美營養食品,故有不少人以藜麥代替米飯,希望達到減肥效果。 尚營坊高級營養師黃凱詩表示,藜麥營養雖然豐富,但所含蛋白質並不足以供一日身體所需,素食者要配合進食大量腰豆及豆腐等豆類食品,「單靠藜麥提供蛋白質,會搞到唔夠營養,甚至貧血。」
藥商缺藥 6個月前通報 (違反30萬元以下罰鍰)
偽藥、禁藥致死 最高可罰2億 2015-11-18 〔記者張筱笛/台北報導〕近來偽藥、禁藥猖獗,連家庭常備治胃的胃散也摻有工業用碳酸鎂。為嚇阻不肖業者,立法院昨三讀通過「藥事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全面提高相關罰則,明定製造或輸入偽藥、禁藥者,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從一千萬元提高至一億元;若偽、禁藥致人於死,最高可罰兩億元。 今年3月全國大掃蕩,調查局破獲多處販售偽藥的店家。 除加重製藥商責任,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從五百萬元提升至五千萬元;若販售偽、禁藥致人於死,最高可罰一億元。 另為確保必要藥品存量充足,未來藥商若供貨困難,至少要在六個月前通報主管機關;若逢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藥商的事由,也應於事發卅天內通報。如果藥商違反通報規定,得公開該藥商名稱、藥品名稱與違反情節;情節重大或再次違反者,得處六萬以上卅萬元以下罰鍰。 提案修法的民進黨立委陳節如說明,現行條文針對必要藥品與罕見疾病藥品,並沒有規範基本存量,以致藥商因價格或市場機制而供貨困難時,將直接影響民眾用藥需求,甚至危及罕見疾病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提案修法。
蔣丙煌: 健保藥價每年1200~1300億 (擬藥品差額負擔試辦)
缺藥潮!健保砍太凶 醫院找嘸鐵劑、抗生素NOWnews今日新聞 2015年 11月 18日11:35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大砍藥價給付,缺藥潮再起?身兼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國民黨立委蘇清泉今(18)天在立法院質詢時再爆,目前在醫院連基本的口服鐵劑、第一代抗生素都缺藥,健保砍藥價「砍的太過分了」連第一代抗生素都只肯給十幾元,這種藥打了會有效嗎?衛福部長蔣丙煌則允諾會督導健保署進行檢討。蘇清泉說,醫院用於一般感染、使用量非常大的第一代抗生素,從最早1支70元被健保狠砍到只剩17、18元,比礦泉水還便宜,甚至有口服藥給付只剩下一毛錢,口服鐵劑也從原本4、5元變1元,健保藥價砍的太過分了,根本荒唐。砍藥價造成缺藥,蘇清泉舉日前才因視網膜剝離住院的蔣丙煌為例,即使貴為部長,在台大醫院治療時,想用原廠藥竟沒得用,用健保藥只怕眼睛會瞎,自食健保砍藥價的惡性循環惡果。蘇清泉表示,藥價約占健保總額的24至26%,但健保總額目前每年成長率不過2至3%,根本不及國外建議的經濟成長率2倍以上的4至6%,沒錢又要高品質醫療,下場只好亂砍藥價,造成藥廠不想做、不想賣,醫師用不到藥,苦的是民眾。蘇清泉要求衛福部應重新考慮日前提出的藥品差額負擔試辦計畫,不要因為外界有反彈就縮回去,讓民眾在「保命」為主的健保藥之外,也能自負差額用到國外原廠藥。蔣丙煌回應,健保藥價每年僅約1200至1300億,藥價持續在檢討中,由於每年都有大部分預算放在引進新藥,捉襟見肘,不得不在藥價上做處理,但他會督導健保署,絕對不會讓缺藥潮發生;健保署則強調,廠商若認為藥品核價太低,可以提出再討論。
蔣丙煌: 國外藥廠積極搶攻台灣市場
抗生素竟比「瓶裝水」還便宜...衛福部長看病也拿不到「原廠藥」2015/11/19 14:41:00 發表於 | 健康 立委蘇清泉舉例,就連效果極佳的某種國外原廠胃藥價格,也從27元被大砍到7元,索性退出健保,使民眾必須自費、嚴重影響權益。 新聞整理:李牧宜立委蘇清泉於18日社福及衛環委員會質詢時表示,藥價不斷被砍,許多藥廠都做不下去、紛紛退出藥品市場,讓病人無藥可用。衛福部長蔣丙煌回應,已研擬「藥品差額負擔計畫」,民眾若想用新藥,可自己負擔差額,但上路期程有待確認。蘋果報導,常見感染症(如蜂窩性組織炎)使用的第一代抗生素,健保核價從70多元砍到17、18元,比瓶裝礦泉水還便宜,另外口服鐵劑也從5元砍到1元多,蘇清泉表示「實在不像話!」。因健保總額有限,許多國內學名藥廠都撐不下去,蘇清泉舉例,就連效果極佳的某種國外原廠胃藥價格,也從27元大砍到7元,之後索性退出健保。蘇清泉再舉例,蔣丙煌日前到台大醫院治療視網膜,即便身為衛福部長,一樣用不到原廠藥,只能以院內有的學名藥治療,擔心因此眼瞎,理當對缺藥感同身受。他強調,目前每年健保的財務缺口約400多億,將來不論誰執政都得解決,否則用不到藥受害的是民眾。 健保署主秘陳寶國回應,蘇清泉提到的第一代抗生素、口服鐵劑都有可替代的藥品,若缺藥且是必要藥品,會提高藥價給付,食藥署也會評估國內藥廠生產狀況,必要時開放專案進口藥品。對此,蔣丙煌表示,健保署對藥價處理仍穩健,目前是採「動態管理」。若遇缺藥,會依必要藥品的原則提高藥價,增進廠商生產意願。蔣丙煌解釋,衛福部每年都在健保上撥出6千億元預算,其中藥費就佔了25%,約1千5百億元。雖然新藥價格較高,但對國人有效的藥物如抗癌、標靶治療等,確實有引進的必要,而一些在台灣通行已久的「成熟」藥品,就必須在可行範圍內壓縮價格,挪出預算給新藥使用。不過衛福部在藥價的控管上,基本上不該有缺藥的情況。蔣丙煌說,目前藥價的處理仍處於「動態平衡點」上,國外的藥廠也沒有因為台灣的低藥價而不敢入台,依然非常積極搶攻台灣市場。
健保費降幅明天拍板,預計民眾每月少繳16元 中時報導,健保財務大好,繼健保補充保費股利等4項收費下限由5千元大幅提高到2萬後,共18名健保委員(超過半數)提案調降健保費率。預計一般健保費率將從4.91%降為4.41%,補充保費費率也連帶從2%降為1.8%,明天衛福部健保會將闖關。 衛福部又表示,若明年就調降費率、讓民眾有感,試算健保費率最高為4.76%,補充保費費率則為1.94%;若以平均投保薪資34,800元計算,民眾每月將少繳16-19元。但衛福部預估,若依此調降方式,後年就要上調至5.06%、補充保費費率2.06%,等於民眾在「受惠」1年調降費率後,健保費將逐年增加。另外截至10月底,健保安全準備金達2165億元,估計年底可達2292億元。健保會委員何語指出,若一般費率降為4.41%,截至2020年,健保安全準備金仍能有3個月。 何語強調,現在已有過半數委員同意此降幅,若在健保會上無法形成共識,將要求動用表決,且以其席次上的優勢,將可表決過關。
(罕病藥增列) 原發性肺動脈高血壓: selexipag
修正「適用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之藥物品項」,並自即日生效。 【發布日期:2015-11-06】 :藥品組 主旨:修正「適用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之藥物品項」,並自即日生效。依據: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第三條第二項及第二十三條。公告事項:新增認定「selexipag」(film-coated tablet;200mcg, 400mcg、600mcg、800mcg、1000mcg、1200mcg、1400mcg、1600mcg)為適用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之藥物,適應症為「原發性肺動脈高血壓」。
金門醫院 北榮分院破局 (採共同經營)
金醫三方經營 終極目標零後送 發稿時間:2015/11/20(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20日電)金門過去因缺乏心導管設備,每年約有80人必須後送台灣;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心導管室今天開幕,縣長陳福海希望未來金門病患不但不必後送到台灣,連廈門病患都要送到金門醫治。金門醫院共同經營簽約揭牌儀式暨心導管室開幕典禮,今天在金醫醫療大樓前廣場舉行。衛福部長蔣丙煌坦承,衛福部對金門特別好,加上台北榮民總醫院全力支持和縣長陳福海的重視,金醫設備一流,許多台灣的醫院還比不上。不過,蔣丙煌說,金門醫院每年約有80多名病患需要藉由直升機緊急轉診後送赴台,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約占1/3。他希望金醫能達到完全在地醫療的終極目標。金門醫院院長王必勝報告指出,金醫已在月初完成第一起金門在地的心導管手術,相信縣府、北榮和衛福部金門醫院三方共同經營金醫,可以讓金門醫療腳步前進更快速。在蔣丙煌與退輔會主委董翔龍見證下,陳福海、王必勝和北榮院長張德明共同簽約,確定金醫三方經營模式。三人隨後並和金門籍立委楊應雄、金門縣議會議長洪麗萍等人共同為金門醫院新招牌揭牌。陳福海表示,雖然榮總分院破局,但三方共同經營創造三贏局面;他希望在明年5月20日總統馬英九卸任前,金門醫院能夠成為榮總分院。金門醫院原本規劃成為榮總分院,楊應雄談到其中轉折說,由於北榮經費和人力的考量,金醫成為榮總分院破局,改由三方共同經營。他說,不管如何,這是好的結果,期盼未來金門不但可以減少30%的後送,而且是其他地區病患後送到金門,讓醫療成為金門另一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