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醫結盟新光醫院 展示個人化「精準醫療」 2019/08/08 工商時報 張珊珊 尖端醫(4186)與新光醫院本月簽訂MOU,將依「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向衛福部申請「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等,陸續送出細胞治療計畫。日前在南港展覽館舉辦的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聯合展出個人化「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做法,結合「基因檢測智慧平台」與「精準醫療個案管理平台」,加上細胞治療法規的鬆綁,為病患開啟新選擇。尖端醫與新光醫院「首度聯展開幕記者會」,由董事長蘇文龍及院長侯勝茂主持啟動儀式。宣告邁向精準醫療的里程碑,加上全方位細胞服務新時代來臨;該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賴泓誌醫師指出,衛福部開放的自體細胞治療,該中心將結合新式檢測與新式治療,全程監控癌症治療效果,動態調整治療方案與病患並肩作戰。 啟動儀式邀請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吳宜臻執行長、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台北市議員張茂楠等人到場祝賀;現場以醫療情境模擬方式展現掛號、問診、新式基因檢測診斷,新式治療、療效追蹤,並利用資訊管理平台追蹤等提供個人化治療方案。
Monday, August 12, 2019
兒童聽力守護計畫: 掃描30個聽損基因 建 資料庫
台大建立基因資料庫 助提前檢測新生兒聽損 2019-08-07 記者 劉力仁/台北報導 台灣新生兒中度聽損發生率約千分之2到3,在新生兒未能確定造成聽損基因為何之前,醫師往往先裝助聽器,到了3至4歲時,再評估是否動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台大醫院建立「次世代定序」聽損基因檢測平台,搭配聽力檢查儀器(CAEP)檢測,讓部分聽損新生兒1歲時,家長即可決定是否手術裝電子耳,便於早期治療。
1歲可植入人工電子耳 台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振吉表示,因新生兒不會表達,往往家長發現孩子聽力有問題時已3到4歲,錯過黃金治療時期,最好方式是新生兒都進行聽力篩檢,3個月大確定聽損程度,6個月大積極治療,如果助聽器無效,1歲左右植入人工電子耳。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及台大兒醫合作推動「兒童聽力守護計畫」。協會提供200個聽損兒童個案給台大醫院,供台大掃描30個聽損基因,建立兒童聽損基因資料庫,多個聽損基因已能提早確認。台大醫院團隊也增購「大腦皮質聽覺誘發電位」儀,提供兒童及家屬更專業確診,譬如確認聽神經是否退化導致聽損;吳振吉表示,傳統聽損機器約檢查到內耳,台大醫院的CAEP儀器已可深入檢查至耳蝸,再配合基因檢測結果,判斷兒童聽損出自於哪些基因。吳振吉表示,聽損兒童約6成是基因出問題,這些基因出問題的兒童約8成可透過「次世代定序」平台檢測出來。舉例而言,如果確認是內耳毛細胞旁聽神經突觸病變,因已確認致病基因,醫師可立即動手術,早期治療。國際知名醫學期刊GENES已向醫療團隊邀稿,希望台大將經驗提供給其他國家參考。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理事長洪珮珮表示,兒童聽損不僅影響聽力,也影響語言學習及人際關係,「兒慈」22年來在全台推動「聽損兒童音樂律動課程」,除協助台大研究兒童聽損,也提供聽能及語言復健訓練,教導家長居家訓練技巧,落實以家庭為中心之早療理念。
冷水 游泳 刺激食慾 影響減肥效果
台大研究六種運動有效遠離肥胖 游泳單車竟不在榜上 2019-08-08 12:20聯合報 記者羅真╱即時報導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台北榮總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學者8月刊登於「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PLOS Genetics)的研究顯示,慢跑在內的六種運動可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人體的影響,而包括游泳、騎單車在內的六種運動,沒有顯著的效果。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菀俞說明,研究團隊運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當中超過1萬8000名成年人全基因體定型資料,延伸分析一個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增加的基因風險分數。 即便基因風險分數高、屬「喝水就會胖」的天生弱勢也不要緊,因為基因表現量有機會因著後天環境或生活習慣來改善。這項研究顯示,有慢跑習慣的人遠離肥胖的效果最顯著—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基因風險分數,慢跑者比不運動者平均少增加1.02的BMI、少1.76公分的腰圍、少1.3公分的臀圍。其他有效的運動還包括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不過,游泳、單車、氣功、跳舞機、伸展操、太極拳等則未被發現有顯著的緩解肥胖效果。對此,林菀俞說,若以這份研究的限制來看,這份研究納入的對象本就較健康、裡頭沒有癌症患者,研究也未分析與校正這群人的飲食習慣、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因此可能影響這些運動的效果看來較不顯著。林菀俞說,過去有研究發現,在冷水中游泳會特別刺激食慾,反倒使游泳後吃更多,因而影響減肥效果;另有研究指出游泳、單車、氣功、伸展操、太極拳等屬於低負荷量運動,可能因此緩解肥胖效果較差;跳舞機的效果不顯著,可能與在家使用較隨性、使用時間較短有關。什麼樣的運動強度才能達到效果?林菀俞說,以這份研究來說,有慢跑習慣的人平均每月跑15次、每次42分鐘,有爬山習慣的人平均每月爬九次、每次119分鐘,有健走習慣的人每月走19次、每次49分鐘,有散步習慣的人每月走20次、每次47分鐘,有瑜珈習慣的人每月12次、每次70分鐘,有土風舞或國標舞習慣的人每月16次、每次77分鐘。不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慢跑減肥。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表示,慢性病患者或肥胖患者應先從低衝擊運動做起,像是散步、健走,再逐漸慢慢增加運動量與運動強度。
三陰性乳癌治療潛力: 抑制MCT-1/ IL-6-IL-6R阻斷
三陰性乳癌治療新策略~MCT-1致癌基因與IL-6/IL-6R免疫療法 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建檔日期:108-08-05更新時間:108-08-05 近年來,乳癌一直是國內婦女癌症的頭號威脅,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治療特別棘手。所謂的三陰性乳癌是指雌激素(ER)、黃體素(PR)和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三種荷爾蒙受體呈現陰性,代表患者缺乏這些荷爾蒙受體,導致患者大多只能選擇化療,而無法採用荷爾蒙療法以及標靶治療,治療方式相當有限。此外,由於三陰性乳癌具有高度的基因變異性,患者化療後常面臨預後不佳、復發機率高、腫瘤容易轉移到腦部與死亡率偏高等,治療效果不如預期。國家衛生硏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徐欣伶副研究員發現,MCT-1致癌基因(Multiple Copies in T-cell Malignancy 1)可做為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的生物標記,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表達,同時結合IL-6及IL-6R免疫療法,將能夠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效果,可望提供三陰性乳癌患者新的治療方向。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3月份腫瘤領域權威期刊《Molecular Cancer》。徐欣伶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瞭解MCT-1致癌基因的致病機轉。硏究發現,MCT-1致癌基因在各類預後不良的侵襲性乳癌組織呈現高度活躍的表現,推測該基因具有顯著的致癌性。徐欣伶副研究員表示,MCT-1致癌基因高度表達擾亂了正常乳腺管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會刺激上皮細胞間質轉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侵襲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 invasion),造成乳腺細胞進一步惡化與異常增生。另一方面,MCT-1致癌基因高度表達也會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6, IL-6),並刺激IL-6與IL-6受體(IL-6R)進行結合而引發一系列發炎反應,不僅造成癌細胞增生並破壞細胞周邊組織微環境,同時改變免疫系統中巨噬細胞的功能。徐欣伶博士指出,巨噬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角色,藉由吞噬癌細胞來消除其造成的威脅。然而,當MCT-1刺激IL-6與IL-6R結合後,將會誘導腫瘤周邊的巨噬細胞從抗腫瘤M1巨噬細胞變成腫瘤促進型M2巨噬細胞,使得巨噬細胞不但不會攻擊癌細胞,相反地,還會供給癌細胞生長、轉移所需的細胞激素與環境。此外,MCT-1過度表現也會增加乳癌幹細胞數目和功能活性,並且降低腫瘤抑制性小分子核醣核酸miR-34a表現,上述因素都會導致三陰性乳癌的病程持續惡化。因此,透過抑制MCT-1致癌基因在三陰性乳癌細胞的表現量,將能夠降低巨噬細胞轉變腫瘤促進型M2巨噬細胞的機率,進而削弱癌細胞轉移與侵襲的能力。同時也能減少乳癌幹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降低發生腫瘤異質性(註:癌細胞在複製與分裂時所產生的基因變異)、抗藥性和癌症復發的機率。目前相關研究指出,運用人類化IL-6R抗體(如:Tocilizumab)合併阻斷MCT-1活性的治療方式,確實能夠有效阻斷IL-6與IL-6R結合,進而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能力,同時減少巨噬細胞不良分化的機率,以及改善組織內微環境與減緩腫瘤惡化等,有效降低三陰性乳癌的復發及轉移。期盼這項三陰性乳癌治療的新策略,不僅提供患者更多臨床治療的選擇,也能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研究論文原文:https://molecular-cance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3-019-0988-0
無藥靶點 藥物開發: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ia (PROTAC) 大藥廠~30億美元尋合作
PROTAC技術 催生重磅新藥 2019-08-04 22:56經濟日報 饒宗璇 今年7月12日,2019抗腫瘤藥高峰論壇於上海浦東召開,全會聚焦腫瘤治療新靶點、新技術,其中,靶向蛋白質水解藥物技術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ia,簡稱PROTAC)成為與會焦點。幾天後,在全球失智症最重要的阿茲海默症國際會議中,美國PROTAC新藥公司Arvinas公布:旗下PROTAC藥物成功清除小鼠腦中95%的致病蛋白(Tau)沉澱。因此,PROTAC成為全球聚焦的新藥之一。PROTAC技術近年吸引了包括諾華(Novartis)、羅氏(Roche)、輝瑞(Pfizer)、默克(Merck)和葛蘭素史克(GSK)等巨型製藥公司相繼投入,催生了相關生技新銳公司如Arvinas、C4 Therapeutics和Kymera Therapeutics等。以Arvinas為例,這間耶魯大學於2013年Spin off成立的公司, 2015年獲得默克藥廠4.34億美元的合作案後,2017與2018年相繼與基因泰克(Genetech)及輝瑞,簽訂6.5億與8.3億美元的合約,今年6月,又與拜爾(Bayer)簽署7.5億美元合作案。Arvinas之外,C4 Therapeutics也在今年1月獲得百健(Biogen)高達4.15億美元的計畫支持,共同開發治療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的PROTAC療法。讓藥界巨頭紛紛手捧現金尋求合作的原因是,PROTAC顛覆過去小分子藥的概念,有別傳統的藥物機制。PROTAC起源於以色列科學家Aaron Ciechanover、Avram Hershko和美國科學家Irwin Rose於1980年的研究,當時三人發現細胞中一種被稱為泛素(Ubiquitin)的蛋白質修飾,會決定蛋白質走向被降解命運,因此三人於2004年獲得諾貝爾獎殊榮。耶魯大學Craig Crews與加州理工學院Raymond Deshaies教授,兩人在2001年合成出史上第一個PROTAC藥物(Protac-1)。但由於活性太低而無藥用價值,一直到2012年才迎來真正突破,雷格·克魯斯教授也因此於2013年成立首間PROTAC藥物開發公司-Arvinas。PROTAC的原理是利用雙靶點小分子藥物,一頭結合目標蛋白,一頭結合E3泛素連接酶(E3 ubiquitin ligase),當兩蛋白藉由小分子藥物拉近彼此距離後,E3泛素連接酶會將目標蛋白接上泛素(ubiquitin)修飾,被泛素化(ubiquitination)的目標蛋白如同收到死刑執行令,會被細胞內的蛋白酶(Protease)辨識並分解成胺基酸。藉由此機制,科學家不須特別尋找能抑制活性位置(Active site)的小分子藥物,只須利用小分子藥物的結合選擇性來去除目標蛋白即可。今年3月自然科學雜誌《Nature》為此技術發表專文「Protein-slaying drugs could be the next blockbuster therapies」,認為PROTAC有機會成為下一輪新藥發展的重磅炸藥。文中統計,目前所有人類蛋白靶點中,抗體與傳統小分子藥物能應對的只占二成,有八成的靶點隱藏在大分子藥物難以到達的胞內,或是活性位置難以篩選出小分子藥物。這些小分子與抗體所鞭長莫及的靶點,過去被稱為無藥靶點(undruggable targets)。只能倚靠新一代的核酸藥物如反義核苷酸(ASOs)、siRNA或基因編輯等方式,從基因層面進行抑制。但在PROTAC技術幫助下,未來小分子藥物有希望能用於治療這些無藥靶點。如果說核酸藥物是能關閉疾病基因的機制,PROTAC就是能關閉疾病蛋白的機制,這也是此技術最大立基點。雖然PROTAC的技術充滿潛力,但要廣泛應用於各式靶點,仍有諸多問題尚待克服。目前PROTAC的第一個藥物(ARV-110)已於今年5月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核准進入一期臨床,是由Arvinas公司開發,靶向降解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治療男性前列腺癌的新藥。該試驗預計將持續約九個月,初步數據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爐。Arvinas的另一款新藥(ARV-471)為口服雌激素受體蛋白降解劑,計畫於今年第3季啟動一期臨床實驗。從1999年PROTAC的概念被首度提出後,經過20年終進入人體臨床試驗。未來幾年,這些先驅藥物的試驗結果至關重要。一旦成功,代表的會是新一類小分子藥物的崛起,牽動全球藥物市場改組,須密切注意。(作者是鑽石生技投資研究室研究員)
輔大醫院江清泉副院長+台生材: 創新研發設計 關鍵 (導引腦部血管手術 鎳鈦導絲)
新創醫材征服台美市場 台生材正式上櫃 2019-08-07【撰文/張維君】生醫科技近年出現飛躍進展,台灣具備完善的醫療體系、及亞洲首屈一指的醫療水準,加上製造業高度發展,擁有獨門絕技的隱形冠軍林立,創造出台灣生醫產業的獨特優勢。自工研院新創成立的台生材,創業7年後,靠著精準選題、新穎設計與跨域技術整合,產品「泡沫式人工腦膜」與「腦血管栓塞血塊吸引移除幫浦系統」已分別獲得台、美FDA上市許可,公司將於6月由興櫃轉上櫃,成為工研院醫材領域首家新創上櫃公司。
掌握需求 跨域整合是成功關鍵「醫材新創公司要走到上市,氣要夠長。工研院新創成立的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與其研發團隊,歷經多年努力有此豐碩成果,代表他們不僅氣夠長,還很有力氣,對工研院來說,更是很大鼓勵!」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對台生材讚譽有加,不僅瞄準市場與臨床需求,更翻轉傳統創業思維,打造「台灣研發、全球代工」模式。以「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系統」為例,當中關鍵的鎳鈦導絲,是台生材結合台灣半導體晶圓技術優勢,台灣設計開發,利用美國成熟醫材產業鏈代工製造,再經由美國合作夥伴Incept銷售,將成為全世界唯二的腦血管手術的鎳鈦導絲。劉文雄表示,這證明台灣已具備足夠研發能量,但要走入市場,還是要藉助全世界的醫材生產鏈,把台灣的研發能量帶到國外,這樣的模式值得繼續努力、複製。與台生材有多年臨床合作經驗的輔大醫院副院長江清泉分析,台生材在產品研發過程中,與神經外科、骨科醫生密切合作,掌握臨床上的需求與痛點,再以此做出創新研發設計,是成功關鍵。例如,為解決腦手術後腦膜黏合與腦脊液滲漏問題,「泡沫式人工腦膜」以泡沫髮膠為靈感來源,將二氧化碳打進膠原蛋白形成泡沫,塗在腦部傷口處,膠原蛋白接觸體溫數分鐘即可凝固,不僅不沾黏也容易密合,完美解決術後感染問題。為了尋找裝載二氧化碳與膠原蛋白的鋼瓶,台生材找上台灣的隱形冠軍,將原本用於氣泡水、玩具槍的25元鋼瓶,升級為高單價生醫醫材,帶動傳產升級。
不只Me-only Me-better產品也有大機會 生醫領域不僅比技術、比創意,還要比選題。台生材總經理廖俊仁表示,泡沫式人工腦膜為全球首創,屬於「Me-only」的產品,有時是靠靈光一閃,但原創產品研發不易,時程較長,其實只要切中市場需要,「Me-better」產品也能大有斬獲。台生材所研發的「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系統」就是一例。美國每年腦中風病人約80萬,9成是由血栓阻塞所引起,傳統醫療多使用化學性的血栓溶解劑,但其效果因人而異;物理性移除血塊,將是未來更好的醫療選擇。此系統由腦血管栓塞血塊吸引移除幫浦系統與導引腦部血管手術之鎳鈦導絲所組成,前者已獲FDA認證,後者也力拼明年取證。僅0.35mm的鎳鈦導絲前段,運用台灣半導體的晶圓切割技術製成,相較於既有的介入性導管手術所使用的彈簧導絲,更具競爭力。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每2人中就有1人患有退化性關節炎。台生材的「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產品」,將受損的軟骨組織於開刀房中取出,浸泡特殊配方酵素,1小時內即可活化軟骨細胞組織,植回原位,於患者體內再生,只需開1次刀,也無須離開手術室,改善過去先開刀取出自體組織,經過複雜的體外培養細胞後,再開刀植入細胞需開2次刀的作法。這項創新醫材預計今年進行人體試驗,鎖定規模高達59億美元的全球市場。從泡沫式人工腦膜到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台生材專注於臨床手術中未被滿足的需求進行創新醫材研發,整合台灣ICT產業、製造業精密工藝與國際高階醫材製造鏈,建立「台灣研發設計、全球代工製造」的商業模式,讓台灣研發能量被看見,引領台灣成為醫材創新的領導者。1991年創刊的《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為工業技術研究院發行之全院性對外出版品,主要提供工研院重大技術發展、相關產業趨勢、技術移轉成效等內容,為一般大眾接觸工研院的管道之一。工研院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不論技術引進、人才培育、育成中心、技術服務移轉,對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