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長廖俊智 鼓勵化研為用 推動生醫產業鏈結全球 2019-10-28 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指出,隨著全球科技發展,純學術的基礎科學研究與產業應用研究之間的隔閡逐漸消弭;未來中研院將擴大對「基礎研究」的定義,透過「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鏈結全球生醫產業,進一步建構台灣生技產業的中長程大計。廖俊智表示,能夠「化研為用」是科學界與大眾共同的期待,總希望有一天能夠「研用合一」。近年諾貝爾獎所頒發的科研獎項,即多凸顯出「研不離用」的精神。以化學獎為例,今年頒給鋰電池專家,去年授予「定向演化」(directed evolution)與噬菌體展示(phage display)研究者,都標誌出這種趨勢。從世界的趨勢來看,「從基礎研究到應用,已經變成一個動態系統」,廖俊智說,去年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開幕,也揭示中研院對於本身定位的重新認識。過去,中研院是以狹義的基礎研究為重的機構,未來,基礎研究的定義將擴大,不再只限於漫無目的的自由探索,更要能達到造福人類的應用領域。但「化研為用」並不是中研院將拋卻基礎研究,而是對基礎研究的再定義。廖俊智強調,中研院「以學術研究為主」的定位不會改變,只是在應用方面要有所突破。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的成立是一個契機,廖俊智說,多年前園區由政府委託中研院規劃、建造,後來引進衛福部、科技部、經濟部合署辦公,由中研院生醫轉譯中心執行園區管理與服務工作,但其根本仍在「研究」。至於鏈接全球,廖俊智表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要引進台灣和國際最優秀的案源與團隊、創投資金、專家業師,還包括國際大型合作夥伴,譬如加速器與藥廠等,引進國際人才、資金與資源,串接全台的生技產業系統,讓台灣成為一個大型的生醫育成中心。對於中研院「化研為用」的規劃,廖俊智說,這是「植樹」的工程,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日本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諾貝爾獎得主,這是日本在基礎研究的根扎得夠深。他打趣的說,不能等到要摘果子時,才知道要種樹。過去中研院在基礎研究的扎根工程,就像是種果樹;基礎研究紮實,才有科研發展的能量。他換一個角度指出,「德不孤,必有鄰」,全球的大藥廠研發總部多設立在頂尖研究機構或科技園區附近,未來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也期許能串聯這種國際大型製藥集團,形成一個完整的生醫聚落。
好的 idea 創造獨角獸 生技產業與傳統產業甚至科技產業有個最大的不同點,廖俊智指出,生技業每個階段都有「出場機制」,各階段有各階段的價值,不必等到做出最終產品才能賣錢。一個好的idea(想法)就能創造出獨角獸(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基礎研究仍是關鍵。廖俊智說,一般人多認為基礎研究是「看不懂、沒有用」的研究,但誰會知道,「研究海底生物(如水母)為何發光」會獲得2008諾貝爾化學獎。海底生物發光的奧秘,竟成為治療人類疾病的重要工具,這就是基礎研究可貴之處。從生醫產業趨勢看,下個世代最夯的可能是基因、細胞療法。以基因療法為例,廖俊智指出,這與傳統的藥品型態完全不同,卻是解決重大罕病的重要方法,這都必須從基礎研究著手。因人體非常複雜,要解決基因導致的罕病,仍須先了解人體的運作;知道問題所在,才能找出修正方法。這是基礎研究在做的事情。廖俊智認為,台灣學生很有潛力,新一代研究者能量具足,但「方向」很重要。引領出對的方向,有了機會這些人才就能提出好的idea,發展好的技術。全球大型投資機構就在找好的idea。一個好的idea,僅是技術甚至不須產品問世就能創造極大價值。廖俊智再舉當紅的細胞療法CAR-T為例,當年JUNO公司成立時一年內籌到3億美元,2018年以90億美元賣給Celgene(賽基),今年初,BMS(必治妥施貴寶)為了搶下這個關鍵技術,以價值950億美元併購Celgene。這就是因為有個好的idea。
生技園區 尋找對的方向 廖俊智說,台灣發展生醫產業,要有三部曲:一、建構好產業生態系,二、找到對的創新方向,最後,才能讓世界看見台灣,引入國際大型投資。他指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營運後,台灣生醫產業生態系已逐漸完善,而台灣人才濟濟,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尚未找到方向,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就在扮演「找方向」的角色。台灣生醫產業近年遭逢資金斷鏈問題,業界都感憂慮,認為「台灣沒有一個指標大案」問世,資金當然不來。以棒球運動來比喻,或許大家都在問,台灣生醫產業的王建民(指標大案)在哪裡?廖俊智認為,創造產業投資榮景沒有特效藥,也不是直接去尋找「王建民」,而是將產業生態環境建構好,找出對的方向,「王建民」才能出現。不過,以好環境努力培養王建民的同時,仍要有個認知:「成功一定附帶許多的失敗」,並非一蹴可幾。台灣的科研團隊「很有頭腦」,廖俊智指出,台灣年輕人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沒有「目標」(方向),生技還在準備階段,這個產業日新月異,只要挑對方向,就會有人願意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