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廠攻CAR-T療法 另闢蹊徑 2018-01-22 00:00經濟日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CAR-T夯,有優勢也有挑戰,且看台廠如何突圍。本月18日,從生技中心分割出來的兄弟公司醣聯、尖端醫公告,兩家公司將開發CAR-T療法,並進行國際授權。據悉,醣聯與尖端醫將以「醣抗原」作為CAR-T的標靶,專家認為,其抗原特異性將可望為台廠CAR-T療法另闢蹊徑,引來國際大廠關注。醣抗原作為癌症標靶,在台灣生醫界並非新鮮事,其中,浩鼎、醣聯等公司,就是聚焦該領域,以開發抗癌抗體新藥,但以之開發CAR-T療法卻仍少見。醣聯表示,目前已有多種已被鑑定的癌症相關醣抗原(TACA),只要找出具有優越的專一性的醣抗原,也就是只表現在癌細胞,而不表現在正常細胞的抗原,即能透過獨特的篩選技術,找到相對應的抗體,開發出優越的抗癌產品。據悉,醣聯的技術顧問箱守仙一郎博士(Sen-Itiroh Hakomori)於1990年代初期在大腸癌細胞表面發現獨特的醣質抗原,目前該項技術及相關專利已由美國華盛頓大學之研究機構The Biomembrane Institute(TBI)全球專屬授權給醣聯。業界指出,目前CAR-T只在血癌領域治療較為突出,譬如諾華(Novartis)、凱特(KITE)已經上市的產品,都是針對抗原CD19作為標靶,但這種抗原卻不僅表現在大多數血癌、淋巴癌細胞上,也表現在正常B細胞上,因此,雖然上述產品在臨床上的數據極為搶眼,其患者治療後的照顧也成了一個重大問題。反觀實體腫瘤,醣抗原就成為主要角色。醣聯表示,該公司已經開發出多種具有特異專一性的醣單株抗體,未來只要結合尖端醫擅長的細胞培養能力,即可發展出針對實體腫瘤的有效CAR-T療法,而他們率先聯手切入的,就是消化系統的癌症,這類癌症細胞的醣抗原表現最多。因此,以醣抗原所開發出的CAR-T細胞療法,其副作用也可大幅降低。此外,特殊抗體改造成CAR-T療法,除了可以提升療效,也可降低毒性(即副作用)。醣聯表示,CAR-T工程改造過的抗體,屬於「單鏈抗體」(scFv)與一般正常的Y型抗體(IgG)比較,與正常細胞的結合力相對較低,換言之,過去失敗的抗體藥,或許也能以此法改造而敗部復活。
多家潛水企業 將浮上檯面 抗體藥開發公司醣聯近日宣布與兄弟公司尖端醫攜手,以各自的專長跨入當紅的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迄今,台灣已經有七家生醫公司陸續宣布跨入此領域;業界指出,國內還有許多CAR-T公司「潛水」,尚未正式浮上檯面,今明兩年,台灣切入CAR-T療法的公司,可望陸續揭開面紗,屆時聚落也將更顯著,面對國際市場也將會有競爭力。在生意模式上,醣聯與尖端醫合作開發CAR-T抗癌產品,只做前段的開發,只要開發出特殊的產品,就授權給國際上有興趣的公司。由於國際上的CAR-T研究在實體腫瘤的開發領域仍少,因此具有利基。近期,國際上掀起一陣CAR-T藥廠的併購風潮,近期繼抗病毒大廠Gilead以119億美元收購CAR-T公司Kite之後,近期也傳出國際大藥廠賽基(Celgene)有意併購另一家CAR-T公司朱諾(JUNO),有分析師認為,併購可能性極大,且金額也可能落在百億美元之譜。業界指出,CAR-T的開發門檻除了須找到具專一性的單株抗體外,另有幾個關鍵,一是透過基因工程,編寫共刺激分子開發專利,以刺激T細胞增生分裂;其二、細胞的培養與放大,第三、在臨床階段,對收案患者的醫療照護,則需投入一定的人力與物力。因此,醣聯與尖端醫的合作屬於優勢互補,並選擇在前段開發後,就授權給國際生醫公司,對台廠而言是相對較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