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生華製藥檢測系統 助早期癌症篩檢 2021/12/03 工商時報 江偉琳 東生華製藥(8432)多年深耕慢性病及癌症領域,日前榮獲「2021中華民國年度十大企業金炬獎」,總經理楊思源也榮獲「中華民國年度十大經理人金炬獎」。東生華液態切片檢測系統為早期癌症篩檢奠定厚實的技術平台,可更全面性的針對循環腫瘤細胞進行藥物療效或功能分析,臨床應用在健康人的遺傳性癌症風險評估,監測到罹癌病人的用藥指引。將藉由此次在南港展覽館所舉辦的台灣醫療科技展,把技術推展至國內外合作的醫院、檢驗所,除了可作為醫療臨床檢驗的基礎,更可加速提升臨床價值。東生華製藥總經理楊思源指出,目前臨床使用的癌症篩檢方法,例如:傳統生化腫瘤指數檢測(CEA、CA153、CA125)或傳統組織切片,較容易受到個人健康狀況及體質影響,敏感度低且特異性差,還有採檢次數、數量或器官組織的限制,無法用於早期癌症篩檢。臨床上有許多癌症因缺乏有效檢測方法,無法早期偵測,往往檢測到時已是末期,如:大腸直腸癌、肺癌、肝癌、胃癌等,大都無法以外觀或是觸診做初步檢測。而循環腫瘤CMx(CTC)平台具專利的表面處理生物晶片,使用3D自動化分注機器架構與其他元件、特製控制模組、軟體,以達成血液中腫瘤細胞的萃取、染色、影像捕捉、分析全面自動化的檢驗過程。血液需求量是目前一般公司的三分之一倍,經由獨創的技術平台即可產出基因檢測報告及完整存活之血液循環癌細胞。
Thursday, December 23, 2021
亞太癌症精準醫療 醫學產 論壇: 楊志新/葉瑋炘/閻雲/楊思源
從基因揪出疾病!台大癌醫楊志新:癌症精準檢測納健保給付 可提升準確性及早治療 呂玨陞科技線上2021-12-03 19:1712月3日在南港舉辦的台灣醫療科技展上,同時舉辦亞太癌症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論壇。在論壇上,產學專家討論精準檢驗新科技,探討如何透過整合癌症檢測精準量能,提升台灣國際醫療吸引力和競爭力。台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提到,過去20年,癌症的醫療手段是生技產業進步最大的領域之一,不管是檢測還是治療,癌症的醫療手段都有長足進步。「在精準醫療的趨勢上,仍是以基因檢測為主」,楊志新舉例,單就國人最常見的肺癌,就有超過十種基因檢測種類。不過目前基因檢測準確性可能只有七成,未來仍然需要提高檢測敏感度和正確性。羅氏藥廠處長葉瑋炘則指出,在臨床醫療上,如何正確診斷病人才是最重要的部分,這同時也是醫生和藥廠在開發治療方法的主要戰場。今年九月才進入台灣的國際醫療檢測大廠因美納(Illumia)台灣業務負責人鄭裕翔表示,預防醫療提早發現,可以延長患者存活年限。楊志新進一步提到,如果健保可以將癌症精準檢測納入給付範圍,就能擴大癌症醫學的資料庫,在臨床實驗及醫療上都可以提高準確性。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前院長閻雲指出,台灣已經有高水準的科技實力,已經有適合將科技導入醫療大數據分析的背景。葉瑋炘則分析,全民健保實施20多年以來,台灣已經累積既廣且深的資料庫,大數據的資料完整,只要適當運用在生技產業上,可以提升醫藥產業的競爭力。葉瑋炘表示,規模變大,成本也會下降,應該將「將健保資源應用在快速成長的領域。」東生華總經理楊思源也觀察到,將早期檢測納入健保,對於及早發現的病人來說,可以減少後續昂貴的藥物療程。東生華開發的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篩檢,藉由液態切片的方式進行基因檢測,比起傳統的子宮刮搔術的安全性就提高不少,應可以提高女性檢測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