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風雲路-建構亞洲人SNP資料庫 成使命2011-05-30 工商時報 生技產業中,Genentech被稱為第一代生技公司,是以單一基因為主,製造各式各樣產品;而第二代生技公司,則以Celera(賽雷拉)為代表,他們是把整個基因體或者一個生命體內所有基因的總組合,全部加在一起而去製造價值。很幸運的,陳奕雄在兩家公司都擔任過要職。他在Genentech待了12年,因為專注基因解碼的領域,被封為「基因定序的老祖宗」(grand daddy of sequencing),只是致力於新藥開發的Genentech,並未把解碼當成核心業務。為此,陳奕雄轉戰至醫療器材製造商PE(Perkin Elmer)集團(後來成為Applied Biosystem,ABI,美商應用生命系統公司),負責研發更先進的基因測序方法,開啟了他風光的歲月。奕雄是在ABI擔任 principle scientist(首席技科學家)時,為了加速定序速度與效率,帶領團隊以他的技術開發出ABI 3700 DNA Sequencer(基因定序儀),這部儀器成為完成人類基因體計畫的最大功臣。讓人類基因體計畫原預計在2012年完成,而提早10年解碼。後來ABI與凡特(J.Craig Venter)決定成立賽雷拉公司與人類基因組計畫競逐人類基因圖譜解碼競賽時,陳奕雄因為發明基因定序儀而轟動一時,為此當Celera(賽雷拉)成立時,陳奕雄理所當然成為賽雷拉的創始科學家之一,被ABI調任成為Celera的技術長,扮演基因定序計劃主持人的角色。在人類基因解碼計畫開始後,陳奕雄已經看到下一步的基因資訊分析開發,才是基因解碼對人類真正的價值。只是這股澎湃的情懷,在每次參加基因體會議時,因為看到全場只有他一位東方面孔,內心無限感慨。陳奕雄說:「一個東方人在一群白人中談論白人的事業」這樣的落差讓他很擔心,中國人會在生物科技領域缺席。因此,在正處於人生事業與聲望最高峰時,他回台灣創業。陳奕雄放棄賽雷拉首席科學家的高位,放棄高薪,也放棄27年天堂般的安逸生活。他說:「從美國到台灣,我不過是上帝的一顆棋子…」。頂著基因定序教父的美名,陳奕雄於2001年回台成立賽亞基因時,未演先轟動,在當時大家還沈醉在基因解碼的熱潮時,賽亞不僅很迅速的就募集了35億的資金,創下國內最大的生技投資案,連董監事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技術顧問團隊也大有來頭。當時為賽亞添加光芒的技術顧問團,徐立之是加拿大首席遺傳學家、世界基因組織聯盟主席詹維康是台灣神隆執行副總(目前是天福生物醫藥公司總裁),方瑞賢則是美國知名生技公司Clontech創辦人。就陳奕雄規劃,賽亞基因要成為亞洲區基因體研究的領導者,尋找亞洲人特有疾病的致病基因與建立亞洲人特有的SNP(單一核甘酸多態性)資料庫為其營運的兩大主軸,並運用所建構的亞洲人SNP資料庫,開發臨床的醫藥基因體技術,同時與世界性大藥廠進行合作研發。不過,賽亞基因的發展並不順遂,10年走得十分寂寞,也十分坎坷!所幸去年賽亞獲國際媒體BioSpectrum頒發「亞太最具爆發力生技公司獎」,而其研發成功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基因定序晶片(Familial Hypercholester olemia,FH),首創國際第一個FH晶片紀錄。另外,賽亞積極研發以基因檢測證明中草藥與通過美國FDA認證的藥物相同療效,為中草藥架構「身分履歷」,開啟特色醫療檢測商機,也逐步獲得生醫業矚目,陳奕雄似乎開始要苦盡甘來。
Sunday, May 29, 2011
因華生技微乳化技術開發口服藥
新劑型 引爆黃金10年商機 2011-05-30 工商時報 東洋集團旗下的智擎生技近日以2.2億美元,將開發中治療癌症用藥的奈米微脂體喜樹鹼製劑(PEP02),授權給美國Merrimack Pharmaceuticals藥廠,掀起劑型改良的新商機。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和生技中心董事長李鍾熙都認為新劑型開發也是台灣製藥的利基,而因華生技董事長許長山更認為新劑型黃金10年來臨!許長山表示,新藥研發通常要耗費12~15年,花費的金額要10億美元以上,而新劑型和藥物傳輸系統的開發約只要5~7年,其花費的金額約3億美元,且成功率比較高,也沒有新藥研發失敗的巨大風險。而台灣的市場規模小,資金也不多,要投入新藥研發的時程太長,很難吸引財團支持,反不如透過製藥技術的精進,投入新劑型和藥物傳輸的開發,來創造契機。因華生技副總經理郝為華表示,就新藥開發領域來看,新成分新藥研究可分小分子新成分、植物性新成分和大分子新成分(蛋白質藥);而類新藥則包括主成分的化學結構的改良、藥物組合(新複方)、新的劑型改良和藥物傳輸系統。由於類新藥可以讓藥效更長,甚至治療的領域更精準,因此,也被美國FDA等機構認可為新藥,智擎投入的PEP02就是因為進入FDA二期臨床,讓Merrimack決議以2.2億美元大手筆買下PEP02亞洲(除台灣外)和歐洲的銷售、生產、開發權,讓這個8年前東洋以幾百萬美元買進的藥品,讓智擎以微脂體的概念開發的新劑型,讓PEP02身價翻了70倍以上。東洋、智擎董事長林榮錦指出,PEP02是智擎透過劑型的改良,用微脂體包覆技術,以半新藥模式進入美國FDA二期臨床,該藥原本是輝瑞藥廠用來治療大腸癌和直腸癌的用藥,年市場規模約10億美元,由於微脂體是一種新技術,能準確找到癌細胞,且可減少破壞正常細胞,未來上市後前景相當看好。新劑型的開發其實是個趨勢,成功的案例也不少,最有名的是專注劑型改良的Kos,它的創始股東Jaharis在1988年以不到3千萬元成立,卻在2006年以37億美元被亞培藥廠高價收購。這個聽起來就很像神話的範例,其實是國內藥廠爭相仿效的目標,目前除了老藥廠中化、永信、杏輝等藥廠都投入相當普及的新複方和長效控釋技術外,東洋和南光都積極專注於微脂體技術的研發,致力於打造鼻噴劑王國的健喬,則發展極具國際技術性之定量噴霧劑(MDI HFA)。健喬董事長林智暉說,MDI HFA是屬於比較利基型的產品,全球現擁有該類研發及生產技術的業者約10家,因此,該產品將進軍亞洲區域,並拓展至全球市場。另外,比較特殊的是因華生技投入的OralPAS藥物劑型,其專利是奈米乳化技術。據了解,該項技術,預估可創造的市場值將達15億美元。郝為華說,自微乳化技術可促進吸收,降低副作用,該公司目前已積極透過此技術將針劑藥改為口服藥,創造商機。
醫美奧運: 世界皮膚科大會!
佳醫放眼日本醫療服務通路 同時佈局兩岸!
佳醫 攻日本醫療服務 【2011/05/30 經濟日報】 佳醫(4104)昨(29)日表示,經董事會通過,將規劃和日本Dynasty控股公司合資50億日圓(約新台幣17.88億元),共同進軍日本醫療服務通路市場,這是佳醫繼大陸市場之後,另一重要的海外布局。佳醫上周五(27日)股價以91.6元作收,上漲0.1元。佳醫今年四月營收約13.82億元,年增率達13.04,該公司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0.95元。佳醫是國內最大洗腎通路,今年起正式和大陸國藥集團合作,正式進軍大陸洗腎及各項醫療專科市場。佳醫表示,董事會決議將與日本Dynasty控股公司合作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由日方持有70﹪股權,佳醫集團本身則持有18.5﹪股權,依持股比重佳醫約計投入3.27億元,另集團成員也將持有11.5﹪股權,共持股30﹪。佳醫指出,此次合資案將在日本成立醫療服務通路,並投入醫材製造事、醫療照護事業。雖然和日方的合作細節尚待討論,目前預估,將在6月底前和日本Dynasty控股簽訂合約,屆時將公布詳細的合作規畫。分析師指出,日本目前為老年化快速的國家,在醫療器材、專業醫療照護及相關醫療通路等,有急切的需求。佳醫近年在大陸拓點有成,尤其在醫美方面,透過轉投資的曜亞作為供應商,上下游整合效益強大。據了解,佳醫的大陸醫療服務通路「御佳醫療」,已和大陸方面合作投入人民幣2億元,內容包括牙醫、醫美、眼科、腎臟科等,專業醫療服務。佳醫表示,中國第一家醫療通路將設在北京,將先進軍醫美市場。法人指表示,大陸醫美市場高達5,000億元,每年保守估計有300萬人進行醫美手術,佳醫與曜亞大手牽小手策略,加上自有通路綜效,將在大陸市場形成寡占局面,潛力可期。佳醫表示,目前北京通路已經開始裝潢,預計在年底前可以完成,此外佳醫將陸續將在上海、瀋陽、天津、杭州、福建、廣州等地,開設據點。法人表示,今年第四季起,佳醫大陸通路應可開始貢獻營收。
台灣觀光醫療有品牌利基嗎??
台灣醫療服務業於中國市場,看的到,吃的到嗎?
ECFA及大陸新醫改「十二五」規劃下 台灣醫療服務業的機會與挑戰 2011/05/30 2009年1月,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審議並通過公布「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意見」,以及「2009–2011年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確立往後3年內大陸醫療市場的階段性目標,中國政府希望到2011年時,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類似台灣全民健康保險)全面覆蓋城鎮居民,普及基本衛生條件及提升醫療服務水準,減輕居民就醫負擔,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新醫改計畫在3年內投入8,500億元人民幣的經費用於醫療改革等計畫,讓許多人看好中國的醫療商機。而2011年的大陸「十二五規劃」以「穩成長、調結構、促消費」為主軸,總方向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其中特別強調扶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服務業。在新戰略性產業政策引導下,大陸高附加價值加工製造業、節能環保、能源原材料、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將逐漸成為重要產業;服務業方面,在放寬市場准入限制、城市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進下,醫療衛生、教育、交通、物流、電信等行業可望有較快發展。經濟成長模式的轉變,尤其醫療保健(醫療服務產業)延續新醫改的精神,產生更多醫療服務需求,帶動產業發展。而在ECFA簽訂後,兩岸經貿與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其中ECFA早收清單中允許台灣服務提供者在上海市、江蘇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設獨資醫院等醫療政策,所以只要在台灣具備醫院許可證照,即可前往中國設立醫療機構並提供服務,這些都是政策面的利多機會。另外,從人口經濟社會等宏觀條件觀察,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眾對醫療尤其是高品質醫療的需求增加,大陸醫療保險的廣度(城鄉差距)及深度(給付項目)隨所得增加而提高。2010年12月發布有關「進一步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大陸本地及台港澳外資)進入醫療衛生行業,尤其指出包括港、澳及台灣在大陸舉辦醫療機構,享有「優先支持政策」,引進資本興辦醫療機構,以降低大陸公立醫院在整個醫療機構中的比重。這將會打破現有大陸占90%以上公立醫院對醫療資源的壟斷,以上這些都是為醫療服務供給者進入大陸創造有利的機會。雖然大陸整體醫療服務量及質呈現「供給不足,需求強烈」的現象,從政策面及人口經濟社會等宏觀條件觀察機會很大,但其實挑戰及威脅也不少,不可以一廂情願,唯有發現機會但認清風險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目前在大陸醫療服務體系中,主要還是以公立醫院為服務主軸,公立醫院所占比例約等同於台灣70到80年代的比例,民營醫院占率約只有10%左右,當地民眾對民辦醫院觀感很差,不信任民辦醫院只相信當地的公立醫院,這對醫療機構經營者而言是社會面的挑戰,十分不利於醫療機構的經營。在經營面上,外資醫院經營沒有官方的補貼,但當地大陸的公立醫院不但有預算補貼而且是完全免稅,外資醫院在各種成本都高於當地醫院的情況下,還得承擔當地衛生醫療法令對公私立醫院的不一致性,使得醫院在定價上處於劣勢。另外,醫療產業在中國具有「不完全競爭」的特性,如果沒有相當深厚的地域關係,還需面臨相當大的營運風險,像是醫療法令對外資醫院嚴格對當地醫院寬鬆的不對等競爭。因此大陸醫療市場商機大,但放眼望去,真正能站住腳的卻是非常稀少,尤其是綜合醫院經營更是明顯,目前在大陸的幾家大型台資背景醫院,一路走來充滿各項挑戰,長久而言,可能終必等到好的發展,但短期內也是要苦撐待變。除此之外,如何招募高素質醫療人員也是醫療機構投入大陸市場的一大難題,中國大陸醫事人員的社經地位,以及民眾對醫師的態度,與台灣地區大相逕庭,這是因為台灣醫學教育採菁英教育,醫師社經地位較其他行業高。相對之下,大陸對岸採行公醫制度,再加上幅員廣大,醫療人員素質嚴重良莠不齊,醫學教育學制多而複雜,現行醫學教育培育出的大陸醫師不見得都能投入醫療行業中,更徨論是護理人員的素質,且這幾年大陸在經濟高度發展中相對醫療服務業服務意識還是停留在過去或進展緩慢,無法提升服務的質與量,民眾感受落差太大導致醫鬧(醫療糾紛)問題特別嚴重,這是台灣醫療界難以想像的事情。醫療是在地化的服務,如果在大陸設立醫療機構要引進台灣醫師到大陸執業,必須面臨人力成本高且穩定性不足的情況,但要召募素質高且有醫療服務理念的大陸本地醫師又受限地域、文化及觀念影響,十分不容易,這也是醫療業前進大陸在人力召募上的兩難課題之一。總之,從大環境觀察,需求是增加的,機會也是存在的,往後10年應該是大陸醫療轉的變快速時期,但在目前情況下,台灣醫療服務進入大陸市場還是要審慎的考量,包括自身的服務定位、是否熟悉當地法令及人脈關係、風險控管等,可能在單科及專科的經營較有機會像是牙科、眼科、婦產科、腫瘤科及健康檢查中心等。
台灣醫美佈局華僑、台僑、陸客市場!
台灣醫美、整形具有品質與價格優勢 吸引國際人士前來
2011/05/30 台灣醫療水平領先各國,近幾年衍生出「高階健康檢查」與「醫學美容」這兩大新興市場,不少旅外華僑藉由省親、觀光或商務行程,特地規劃半天或一天的健檢、醫學美容在行程中,成為目前最「夯」的健康議題。事實上,居住在美加的華人都知道,當地的醫療費用是高的嚇人,就醫也不像台灣這麼方便。反觀台灣的醫療環境,不僅醫療技術高水準、收費合理,加上人性化的服務以及華人市場語言互通的親切感等優勢,不少返台的華僑都是比較過美國與台灣的醫療收費,乾脆安排返台省親、旅遊,並安排健康檢查或醫美療程。以健檢為例,包括: 北部的台大、榮總、國泰、新光,或是中部的彰化基督教醫院、秀傳、中醫大,以及南部的高醫、義大等醫學中心,只要打一通電話預約健康檢查,大概一週左右就能排上檢查,而且早上報到,大概下午就可以完成所有檢查,並且聽取醫師的檢查報告。最重要是的,所有抽血、超音波檢查,甚至是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等高階影像醫學檢查,都在同一棟大樓就可以完成,不用四處跑來跑去,甚至像是新光醫院,針對「健康」的健檢受檢者,安排獨立的檢查設備,也就是採取「一條龍」的服務,節省受檢者的時間,這在美國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最讓僑胞羡慕的是,除了檢查快速、便利、醫療品質好之外,台灣醫院健康檢查合理的收費,在美國硬是高出好幾倍,這也難怪有不少僑胞寧可回台灣健康檢查,加上機票食宿都還比美國便宜。例如冠狀動脈攝影(CTA),包括:新光、國泰、榮總,甚至中部的彰基、秀傳、中醫大等,平均收費都在2萬多元,美國的收費至少在4~5倍之譜。除了健康檢查,醫學美容與整形也是僑胞返台最常選的項目。國泰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吳瑞星指出,不少美加一帶的華僑,經常特地安排回台灣「變臉」,因為美國醫療費用實在貴的嚇人。以割雙眼皮為例,在美國割眼皮約4,000美金(台灣只要2~3萬),拉皮1萬5,000~2萬美金(台灣10~15萬),隆乳8,000~1萬美金(台灣15~20萬),就連雷射除痣,美國光是除一顆痣就要1~2,000美金(台灣只要台幣300~500元)。但是他強調,台灣的醫療水平一點都不輸美國,但價格就是硬比人家貴上好幾倍,實在不合理。所以才有這麼多僑胞寧可回台灣做,又可以順道探訪親友與觀光。至於華僑回台做醫學美容最常見的項目,吳瑞星說: 「還是以做上下眼皮為最多」。他指出,如果是針對50歲以上的退休華僑,第一次嘗試醫學美容,建議先從眼睛開始,而且是先做上眼皮下垂,下次再做去除眼袋,上下眼皮都做的話,費用約在3萬~3萬6,000元之間(約為美國價格的十分之一),第二步才是拉皮(除法令紋、笑紋、雙下巴、雞脖子等),再來是隆乳。吳瑞星表示,即使是只打肉毒桿菌、玻尿酸等微整形,都可以讓年紀少了好幾歲,這也難怪有這麼多僑胞特地返台安排變臉行程。
新光醫院癌症檢出平均年齡早於國健局!
大陸商務人士前往新光醫院體驗高階健檢 2011/05/30 陸客自由行尚未起跑,已有經常往來兩岸的大陸商務人士先來台灣,體驗台灣優質的高端健檢服務。日前新光醫院接待八位來自江蘇省的商務人士,安排做PET腫瘤篩檢以及256切電腦斷層心臟鈣化檢。事實上,這八位來自江蘇的商務人士在台灣停留七天都是商務行程,原本並沒有安排要做健康檢查,是因為在上下午兩場會議中間剛好有大概5個小時的空檔,久聞台灣的高階健檢很不錯,臨時連絡熟悉台灣醫療市場的好友-江蘇省東台市人民醫院院長林鋼,在林鋼院長的安排下,前往新光醫院進行高階健康檢查。林鋼說,因為他本身是骨科醫生,經常來台灣做學術交流等活動,對於台灣健檢市場有一定的了解。他表示,台灣與大陸高階健檢在「硬體」部分差距不大,台灣高階健檢使用的先進設備大陸都有,只是因為大陸人口多,但是醫療專業人力不足,所以高階儀器多半用在治療,較少用在健檢。因此,大陸在健檢方面的服務品質就無法像台灣醫院如此「到位」。他表示,台灣多所醫學中心包括台大、林口長庚、萬芳醫院、童綜合醫院、柳營奇美以及義大醫院,他都參訪過,這些醫院的素質都相當高,但就是沒有到過新光醫院。雖然很多年前就知道新光醫院是台灣導入高階健檢起步最早的醫學中心,而且近幾年在兩岸觀光醫療領域獲得頗高的評價,他一直期待能夠前往新光醫院體驗高階健檢。今年三月,林鋼如願與江蘇省醫療與企業界好友安排來台旅遊與健檢,就安排前往新光醫院做派特(大陸稱PET正子造影掃描為派特)與256切心臟電腦斷層掃描等高階健檢。他說,新光醫院高階健檢儀器不僅先進,最重要是醫護人員非常親切,整個檢查過程讓他印象深刻,超乎他原本的預期。而且PET加上心臟鈣化檢查兩項檢查費用大約四萬元上下,如果在大陸同樣做這兩個項目,費用就要1.2萬人民幣,台灣高階健檢的收費的確較為合理。所以,八位同為江蘇省的企業界好友臨時打電話詢問他要到哪家醫院做健檢,他就推薦到新光醫院,雖然是前一天臨時預約,新光醫院健檢中心即使當天預約要做高階健檢是滿檔,特地挪出中午休息時間,讓這八位來自大陸的「貴客」,得以體驗台灣高端的健檢服務,而這八位企業人士在做完PET與256切電腦斷層心臟鈣化檢查之後,也相當滿意此次的健檢過程。新光健康管理公司總經理洪子仁表示,新光正子中心於2001年四4月成立至今,已檢查服務超過3萬多例,健檢癌症檢出率為1.25%,發現癌症平均年齡為57歲,較國民健康局公布台灣地區癌症發現年齡61歲還提早4歲,確實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民眾健康把關的目的。10年間廣受各界好評及讚許,許多政要名流都曾來此受檢。為了不斷創新精進,結合最新影像科技的發展,新光醫院再度引進全台灣第一台分子醫學級正子斷層造影儀(德國西門子Biograph mCT 64切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預定今年7月起加入檢查服務陣容。最新的mCT正子掃描儀最大特色就是影像解析度提高一倍以上,2mm以上腫瘤即可診斷出來,掃描時間也較過去縮短一半以上,約只要18分鐘。此外,民眾健康檢查最擔心的輻射劑量,也大幅下降50%以上,為全台最低檢查劑量,不僅為台灣民眾健康把關,更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回饋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