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 2021

全球AI醫療影像: 2648.5億美元~

工研院專家傳心法 培育AI醫療影像辨識人才 20210222日【記者林倩玉/新竹報導】為培育AI醫療影像關鍵人才,工研院特舉辦「醫學影像原理特性與處理技術」、「AI演算技術與醫學應用案例」、「醫學影像新興技術與應用案例」等三項主題數位及實體課程,協助相關醫材研發人員及醫療產業人員,在智慧醫療浪潮下搶得先機,及運用AI進行醫療診斷辨識。近年來,AI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領域應用均呈現爆炸性成長,而在醫學領域發展最快的,即為醫療影像的自動辨識。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報告顯示2026年全球AI醫療影像市場規模將達2648.5億美元,帶動的不僅是相關軟硬體設備,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將急遽升高。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指出,2030年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比率將超過30%,臺灣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龐大的照護需求,更需要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等科技的智慧化整合協助,尤其透過AI智慧醫療影像辨識,才能協助醫師更快速、精準的診斷。產業學院此次特別結合多項FDA通過認證的醫學技術案例,運用工研院累積多年的技術開發實際經驗,加速醫療產品與服務開發,增加智慧醫療產業附加價值。擔任講師的工研院服科中心副執行長張傳育以自身經驗,分享醫療影像辨識技術的開發歷程,介紹工研院獨家醫療影像識別技術「自助式輔助眼底攝影技術」。該技術曾獲2019年世界資訊科技大會「傑出醫療應用獎」,提供使用者一鍵式全自動眼底攝影,全程只需3分鐘,輔助醫護人員透過電腦視覺處理技術,有效早期辨識視網膜病變的嚴重程度,節省病患時間,也讓醫生能夠快速完成眼底影像判讀。此設備已在臺灣各地區之醫院、基層診所服務驗證高達1萬多人次。以MRI影像圖示為例,AI醫療影像處理技術使用「影像分割」將左方得到的原始圖,透過將影像細分為多個子區域的過程,讓影像可更容易理解和分析。以MRI影像圖示為例,AI醫療影像處理技術使用「影像分割」將左方得到的原始圖,透過將影像細分為多個子區域的過程,讓影像可更容易理解和分析。

(新冠核酸檢測10萬例) 麗寶生醫 人民幣80元/次

獲陸唯一新冠檢測資格 麗寶生醫吳泓泰:像都更一樣難 2021-02-20 22:48聯合報 記者劉秀珍╱即時報導 麗寶生醫是大陸唯一一家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資格的台商,總經理吳泓泰20日形容,能爭取到「像做房地產中的都更一樣難! 」。為了配合春節大陸民眾返鄉潮,廈門麗寶生醫春節都沒有休息,期間做了逾萬名核酸檢測,至今已累積檢測民眾11萬名。台北經營院理研究院20日邀請剛選出的傑出台商代表,舉辦「2021商機創造與台商布局論壇」論壇,雖然與會者都要全程戴口罩,現場仍吸引了近百人出席。台北經營院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說,疫情當前,很多研討會或論壇都停辦了,但台管院今年不但要繼續選拔傑出台商,為大陸台商加油打氣,也要擴大舉辦健康與經營管理講座,分享傳遞大家的寶貴經驗。由於新冠疫情起伏,嚴重干擾經濟民生活動,今年當選的傑出台商背景特色之一是醫療健康產業。在台灣從事房地產、主題樂園和生技產業的麗寶集團是新傑出台商代表,2018年在廈門自貿片區投資,吳泓泰在論壇中指出,拿到這個證照非常不容易。為什麼可以獲選?他說:「全因麗寶不斷爭取,大陸也不讓外資涉足此一領域,才能搶下機會。」吳泓泰說,去年3月取得大陸核酸檢測資格後,就知道美國前總統川普不會連任,因為川普旗下事業有賭場,卻沒有醫療產業,雖然川普3月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後就知道疫情嚴重,但沒有積極作為,以致美國感染人數履創新高。他分析,中美爆發貿易戰後,大陸出口去年11月達新高,是因全世界許多災區無法復工復產,訂單仍要回到大陸生產;且大陸內部需求強,使大陸出口再攀高。他說,全球染疫人數去年9月達到超級高點後,今年1月已開始下降,他預判,新冠病毒會有流感化趨勢,加上病毒變異,每個人每年都要打疫苗才能出國;今年可能要等到下半年,全球才有機會恢復正常通行。吳泓泰形容,麗寶拿到大陸核酸檢測的資格,以從事房地產業來比喻就像在做「都更」一樣,需要很長的開發等待期,特別是管理政策還沒出來時,業者會面臨很多風險。他建議政府在醫療領域可以儘快公布相關辦法,協助業者,否則市場會被摧毀。麗寶在廈門提供的核酸檢測內容,從採樣、滅活、提取、上機、基因定序、試劑盒分析及報告出爐等,屬一條龍服務。每次檢測人民幣80元(約新台幣320元),8小時即可知道結果。今年由於大陸規定返鄉民眾需具備七天內檢測有效報告,整個春節年假期間,麗寶完全停休。去年開始檢測到今年1月底,已有10萬人案例,春節後至今則快速累積到近11萬人。吳泓泰說,麗寶在參與抗疫的過程中學到很多,在大陸這種超低價的競爭中,一定要有新模式;而精準轉型與台商的靭性精神,將可以發揮到極致。

老人衰弱症 新藥臨床試驗: 臍帶間質幹細胞 (宣捷+雙和)

宣捷製藥報喜 新藥通過美FDA IND申請審查 2021-02-18經濟日報 記者陳書璿/即時報導 宣捷製藥17日宣布,自行創新研發的同種異體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新藥UMC119-06-05用於治療老人衰弱症,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審查,成為亞洲第一家執行老人衰弱症人體臨床試驗的細胞新藥公司。宣捷製藥董事長宣昶有表示,臨床一期試驗將與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合作,待獲得衛福部食藥署新藥臨床試驗核准後,於今年啟動收案,為老人衰弱症患者帶來新的治療方法。老人衰弱症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症候群,臨床症狀為食慾降低、體重減輕、肌肉耗損、骨質流失、疲倦、活動力降低、步態功能異常,甚至發生認知功能障礙,故老人衰弱症是因一連串功能惡化,所衍生之惡性循環,經常導致跌倒、依賴、失能、住院、入住安養機構,甚至死亡。依據內政部統計,到2020年底,我國老年人口(65歲以上)達378萬人;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報告亦指出,2017年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人的衰弱症盛行率為5.4%,約19萬人,而41.5%的老人屬於衰弱症前期,高達146萬人;老人衰弱症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75歲以上老人的老人衰弱症盛行率高達2030%。嚴重的是,現階段尚無有效治療藥物,只能藉由運動及營養補充緩解症狀,解決此一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是全球新藥公司極力投入的研發項目。宣捷製藥委託三華生技執行之自然老化小鼠和誘導老化大鼠,兩種動物模式的功效性試驗顯示,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新藥UMC119-06-05注射給藥四至五週後,可增加脾臟內具有調節免疫功能的淋巴球數量、降低血液中炎症生物指標、提升抗氧化酵素活性之功效。至於動物行為學試驗,藉由抓力測試儀,發現大鼠前肢的瞬間抓握力增加;另小鼠的Y字迷宮與大鼠的水迷宮測試分析,均顯示可改善老化動物記憶與空間辨識能力。綜合以上,動物功效試驗證實,UMC119-06-05具有免疫調節、抗老化、抗氧化等功效,具有治療衰弱症的潛力,為無藥可醫的老人衰弱症患者帶來治療曙光。宣捷製藥多年來專注於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新藥研發,其中UMC119-01研發中新藥,用於治療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症和UMC119-06用於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均已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和台灣衛福部審查,並分別在成大醫院與雙和醫院進行人體臨床一期試驗。董事長宣昶有表示,宣捷製藥致力於細胞新藥研發,並與大學和醫院密切合作,透過產學結盟,互補互利,目前已與多家大學和醫院開展動物功效性試驗,以及新藥人體臨床試驗,為台灣細胞新藥產業帶來新氣象。宣捷製藥立足台灣放眼全球,積極拓展幹細胞生技產業布局,開創細胞新藥藍海市場,藉由加速產品上市,造福全球人類健康福祉。

AI病理檢驗 產學合作: 花慈/雲象/元利

慈濟、元利、雲象 攜手開發AI病理影像診斷系統 教育廣播電台 (2021-02-26) 向精準醫療再跨出一步。元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雲象科技科技有限公司與花蓮慈濟醫院攜手合作,研究開發「雲端數位病理系統及醫療影像人工智慧開發技術」。26日上午,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元利儀器協理蔡旻蒔,以及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代表三方簽下產學合作備忘錄。元利儀器為Olympus臺灣總代理,Olympus顯微鏡及智慧玻片掃描系統,近年被廣泛應用於各大醫院的病理檢驗與教學;雲象科技致力於病理玻片數位化及各類醫療影像人工智慧開發;結合花蓮慈院臨床經驗,初期先以惡性腦瘤進行人工智慧系統的開發。產學合作目的希望發展人工智慧系統,應用在腫瘤病理分型、轉移及預後分析。傳統的方式,要將手術切除的組織送到病理實驗室,經過切片、染色、觀察、送出診斷報告,需時數日到數週。而初期先開發的惡性腦瘤分析系統應用,透過雲端數位病理系統及醫療影像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提高診斷速度,節省時間,彌補病理醫師人手不足,減輕病人等待的焦慮;神經外科醫師則是可以從分析系統中,快速得到病理分析結果,並且根據結果決定下一步的腦腫瘤治療方式。致力於包含腦瘤在內等各項疾病AI智慧醫療影像系統開發,是近年醫療AI發展的主要課題之一。林欣榮院長表示,惡性腦瘤變異度極高,對於AI模組的建立來說是一大挑戰,不過在花蓮慈院醫療團隊治療惡性腦瘤豐富經驗的基礎上,加上元利儀器、雲象科技的軟硬體設備與技術,能為東部AI智慧醫療開啟新頁。

(以色列) 變種病毒侵入 抵銷 疫苗成效

疫苗施打全球最快 以色列確診與死亡病例仍暴增 2021/02/04(中央社耶路撒冷3日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施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的速度全球最快,但確診與死亡病例仍再度暴增,使預測中的疫情反轉延後。以國明天起將擴大接種,以涵蓋16歲以上全體國民。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原本期盼,以色列的快速接種行動連同已進入第6週的第3次全國封城措施,可在本月重啟經濟活動。尼坦雅胡正全力備戰323日國會改選。但重症與死亡病例驟增,主要原因在傳染力強的外國變種病毒已侵入,抵銷了疫苗施打的成效。另一方面,封鎖措施經常有人違反,而且遭到內閣質疑。衛生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以色列至今確診病例累計已達到663665例,死亡病例為4888例。以色列首席防疫專家、艾瑞爾大學(Ariel University)教授艾許(Nachman Ash)接受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Kan Radio)訪問表示:「致病率的降低趨勢已中斷。」衛生部指出,以色列900萬人口中已有35%注射輝瑞藥廠(Pfizer)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研發的疫苗,但每日注射人數增加的速度,在本週平均為2.5%上下,低於上週的3.05%與上上週的3.3%。衛生部並宣布,從明天起,凡是超過16歲的國民都可以注射疫苗。原先的接種資格限定在30歲以上、1618歲之間以及有健康問題或從事高危險工作者。(譯者:曹宇帆/核稿:張佑之)1100203

(新冠疫苗) 台康 提供原液 配合 高端疫苗

高端新冠疫苗合作案 台康說分明 2021223日【時報-台北電】針對媒體報導「台康(6589)喜氣盈門,除了已授權SANDOZ銷售的乳癌生物相似藥第一季將解盲,力拚2022年取得藥證上市外,該公司配合高端疫苗(6547)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案,將提供的原液產線,已開始投入量產,預計未來將可供應一千萬劑疫苗,為營運添加動能。」...台康生技(6589)今日提出說明:(1)有關公司自行研發之藥品研發進度及取得藥證上市等相關資訊,敬請依公司所發佈之訊息為主。(2)與高端疫苗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合作案,台康負責COVID-19疫苗抗原蛋白的製程開發、確效及量產,以公司目前汐止廠及竹北廠的總產能,未來所需之疫苗抗原蛋白供應量無虞;疫苗成品為高端疫苗生產,未來實際供應數量敬請以高端疫苗及政府訂購疫苗政策發佈之訊息為主。(編輯整理:龍彩霖)

(陽交大) 前交大張懋中校長 讓陽「禮讓」校名

「陽明交通大學」正式揭牌!「陽交大」將躍升高教NO.2、打造下階段「護國神山」? / 謝明彧攝影 / 蘇義傑、賴永祥 2021-02-01 陽明大學、交通大學終於併校了!今天(21)在石牌陽明大學和新竹交通大學的大門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八個閃著金光的書法字體,正式揭牌! 這個閃亮招牌,不只宣告「陽明」和「交大」兩大國立頂大的正式合併,也宣告台灣高教金字塔端競爭圈的重新洗牌。 上個月開始,每逢週末,新竹交通大學光復校區大門口,就排起長長的人龍,上百人的隊伍,隨便一等就要一個小時,交大人卻不以為苦,因為這是交大校友們最後一次機會,能與「國立交通大學」六個金色大字的校牌拍照。 陪伴許多交大人大學歲月的校牌,在125日正式拆卸,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新名,隨著21日的揭牌展開新的階段。在今天的揭牌典禮上,新任陽交大校長林奇宏指出,合校後將啟動「一樹百穫計畫」,針對教學創新、科技趨勢、大學社會責任,以至於校歌校徽、校園美學等,邀集師生與海內外校友共同腦力激盪。新任陽交大校長林奇宏。總統府提供圖/新任陽交大校長林奇宏。總統府提供該計畫將在100天後提出一份具有共識基礎的合校願景,也是一份具十年展望前景的三年計畫藍圖,整合原本兩校師生校友對新學校的共同期待。

將超越清大、成大,躍升全台高教亞軍? 如同前副總統陳建仁在典禮上所說,合併後的陽交大將擁有極佳的起點,「可能成為台灣第二個進入全球百大的學校」。兩校合併之後的最大效應,就是大學排名預計將「超清趕成」,從原本交大的全國第四,超越清大和成大,直接攻上全國榜眼,成為僅次於台大的國內大學NO.2!過往,台清交成一直是國內大學的四大天王,排名位置近年也都維持此一順序。以教育界最受重視國際排名之一「QS世界大學排名」為例,台大2021全球排名66名,接著是第168名的清大、第234名的成大,交大以全球第240名位居國內大學第四位,而陽明298名排名全國第六。在《遠見》「最佳大學排行榜」中,交大也是全國大學總榜的第四名,陽明則是國內第十。交大擅長的理工類領域,和陽明專精的醫學類領域,不只剛好都是國際論文評比的強勢項目,兩校研究重點領域又互不重疊。併校之後,可望成為國際評比上的「最強互補」,大大增加未來陽交大在國際高教領域的競爭力。以《遠見》「大學排行榜」中「學術成就」此一評分指標來說,陽明高居全台第三、交大則為全國第五。兩者合併,不管中英文論文數、國際合作論文數、論文國際引用影響度等關鍵項目,都將超越清大與成大。以現有數據試算,將成為全國第二,直接彰顯合併效益。

前交大校長張懋中「禮讓」兩字,踢進併校臨門一腳 陽明交大合校案推動超過20年,前交大校長張懋中提出校名讓陽明在交大之前的「禮讓」,成為獲得陽明合校同意的關鍵。張懋中今天也出席上午原陽明大學的揭牌現場。 對某些校友來說,交大在學生數、排名上、資源量上都贏過陽明,最後卻是像「入贅」般結親,心理上總有點難以言喻的檻,但張懋中在卸任前的採訪中就曾提到,他在意的,是「未來的交大」。張懋中過去曾不只一次提到:「台灣缺的不是聰明的頭腦,而是發明未來的人才。」交大有良好系所、頂尖師資與優秀學生,雖讓交大成為現在的頂尖,卻也讓進來交大的人愈來愈類似,「唯有打破相似性、引進異質性,跨域交流才能產生創新,交大才會真正偉大」。

將以「醫療x科技」打造下一階段護國神山 在今天揭牌典禮上,張懋中以非常開心的口吻發表感言,強調這兩所學校結合有著必要性與前瞻性,他引用圖靈獎得主艾倫.凱(Alan Kai)的話:「The best way to define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定義「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發明它)。他說,未來是不可預料的,對不能發明未來的人,未來永遠不可預料;但對能夠發明未來的人,未來就是他所發明的那個未來。1974年,經濟部由七人組成的「發展積體電路計畫工作小組」進行評估及建議,確認台灣需要半導體工業,成立了工研院電子研究所。這就是「發明未來」。台灣在經過60年後打造出如今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以及聯電、聯發科等一系列的高科技產業。但下一步呢?目前最被看好的,就是醫療科技。全台灣最聰明的腦袋(指醫生)從日治時代起,就都往醫療領域前進,台灣在某些傳染病、癌症醫療項目,更是全球執牛耳的地位。交大有科技研發,搭配新竹生醫園區;陽明有醫學研究,搭配榮總體系臨床醫療場域,有機會搶下高齡社會下最熱門的醫療科技與醫療大數據產業。看見這點,正是交大無論如何都決心要和陽明併校的主因。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在典禮上表示認同,當醫生,最多服務幾萬人;做藥,可以服務幾十萬上百萬;但做人工智慧或電子醫材,可以服務百萬、千萬甚至上億人,交大與陽明結合後,結合科技與生醫的Bio-ICT,有機會將「人工智慧」進一步提升為「人本智慧」,對世界作出更多貢獻。 張懋中感性地說,今天兩校攜手,就是將「同行致遠」(Together, We Go Far.)、「發明未來」(invent the future),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也是兩校一起邁向偉大大學的最好禮物。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